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

2024-05-18

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精选6篇)

篇1: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

2018-2019第一学期榆树市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学习心得

秀水镇中心小学校 李冰冰

作为一名刚刚担任六年数学老师的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榆树市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形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教材中多次出现求异类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仔细观察,由同副情景去寻求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现独特的见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新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交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所以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

本册教材注重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本册教材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数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其次对教师的作用我有了新的定位: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断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学习,努力具备丰富的知识内涵,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进一步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清晰的认识各年级教材的编排体系,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掌握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要对知识点的生长点及延伸点有清楚的认识,从较高的观点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形成这些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渊博的学识,常握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培养较强的人格魅力,具备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让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持续学习、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数学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一个数学教育观念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数学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不断领悟新课程理念,将其践行到白己的课堂中,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

----中心小学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把我校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计划要点,现将集体备课实施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与反思。

(一)个人初备

1.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每位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

3.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二)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也可以讨论下周上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例如采

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力求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阶段测试(练习)。提倡“统一”不是“一刀切”,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三)修正教案

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教师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教案进行修正,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管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集体备课都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体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填平弱点、克服缺点,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

(四)课后反思和交流

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帮助我们上好一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

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自我监督,回顾得失,积累经验,避免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

三、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方程》由×××主任负责执笔。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由××老师主任负责执笔。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五单元:《认识比》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八单元:《可能性》×××主任负责执笔。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十单元:“整理与复习”。由王信芹老师负责执笔。

第 一周:

1、反思、交流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二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 三 周:

1、反思、交流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二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 六 周:

1、反思、交流第二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三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二周:

1、反思、交流第三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四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四周:

1、反思、交流第四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五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六周:

1、反思、交流第五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六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七周:

1、反思、交流第六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篇3: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

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下, 仅凭个人经验, 单兵作战, 是不能解决很多实质问题的。只有加强集体备课, 发挥集体的智慧, 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真正提高“‘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实效。那么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下,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探讨。

一、集体研读教材, 试听完善备课

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 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六模块’课堂”模式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学生是活的, 思想是活的, 他们在自主质疑时, 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千奇百怪, 一个老师的力量, 是很难考虑周全的。这样, 集体深入挖掘教材, 全面细致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质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就能做到有组织有准备, 一般就不会出现课堂“失语”现象。当然, 教学实效也就显示出来了。

新形势下有效的集体备课应该分两步走:一是集体讨论后, 由一位教师主备教学案, 之后, 要对形成的教学案进一步研讨, 这是集体备课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集体研讨教学案也不能就教学案研讨教学案, 而是先让主备教师在一个班级进行试上, 备课组其他教师集中听课。听课之后, 根据课堂实施、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课堂状况, 再对教案展开研讨, 使讨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学习《陈涉世家》时, 由于文章较长, 课堂上学生该如何展示, 面临哪些困难, 经过试上, 教学案的优劣自然一目了然, 再次讨论修改后的教学案在实施时效果自然好多了。即使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每课时都先试上, 但也要保证一半的课做到, 这对于“‘六模块’课堂”模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意义非凡。

二、学生参与备课, 师生交换信息

“‘六模块’课堂”模式下的教学, 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因此, 集体备课不只是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 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 老师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点子使教学的质量更高;另外, 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可及时向老师传达学生自主学习等情况信息, 这就使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更贴近学情实际, 而不是自我的主观想象。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六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大胆革新, 把过去教师单向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

篇4:集体备课要做到“六到位”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A)—0013—01

研讨出真知,合作出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头戏”。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探究教法、提高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呢?

——规范管理要到位。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和评价制度,调动全校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为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校长还要经常深入备课组,亲自参与集体备课讨论,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提出指导意见,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

——过程监控要到位。教导处要将集体备课纳入总体教研工作计划之中,进行通盘安排。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要拟定出详细的备课提纲,将课题、时间、地点、主备人、参与教师、重点讨论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准备的材料提前通知参与教师,让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一个成员有备而来,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书”,交流有“问”,避免讨论流于形式,而不解决实际问题。

——提前参与要到位。有了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才能提高发言的针对性,从而分享集体的智慧,才能最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主备人要先行一步,认真搜集素材,围绕备课提纲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提出困惑与问题,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其他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也要提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互动交流要到位。“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集体备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求同存异,解决问题,探究教学真谛。集中交流时,可以围绕主备人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进行讨论,随时补充、完善,也可以就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当然,每一位参与者都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姿态,切忌把自己当权威,惟我独尊,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又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骨干引领要到位。由于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诸如品德与生活、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没有专业教师,由其他教师兼教,集体备课在一所学校内很难进行。这种情况下,可以学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主备任务尽量让专业教师承担,为大家提供较为规范的蓝本,以点带面,促进非专业教师成长。

篇5: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

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组长:李梦香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主讲人活动地点

第2周1、整册教材梳理

2、制定教学进度表李梦香六年级办公室

第3周学习备课制度,撰写并交流“怎样备课”的心得体会。周维娜多媒体办公室

第5周1、第一、二单元教学内容反思交流

2、第三单元教学内容研讨交流。王飞国六年级办公室

第7周实践探索阶段: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上传到校研修平台,跟帖交流网上交流

第10周1、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反思交流

2、第四单元教学内容研讨交流毛燕六年级办公室

第13周“理解教材,优化图形教学”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周维娜多媒体办公室

第15周1、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反思交流

2、毕业复习教学内容研讨交流李梦香六年级办公室

第17周校本研修活动总结交流网上交流

备注:

备课组成员:

1、李梦香、毛燕、王飞国

2.组内教师请准时参加每一次活动,如计划有变动,组长另行通知。

篇6: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

今天应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各位老师在一起集备六年级数学上半年的教材,我们应该珍惜在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把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与理解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有不当和不妥帖之处,还望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和见解,我将欣然接受,并达到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 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三、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2、单独安排安排“比”的单元,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把“比”放在分数除法后教学,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等于0)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也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等打好基础。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百分数为什么还可以叫做百分比。在这里有关比的应用,只教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比例尺则放在“比例的应用”中教学。3.有关百分数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材仍单独设一个单元对百分数进行教学。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位置与方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展空间观念。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克服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坐标观念。

“圆”单元教学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圆的特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和体验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统计实例进行,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现实价值。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广角单元,使学生经历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探究过程。充分利用数与形的对应与比较,培养学生利用图形解决数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与美感。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在“比的应用”单元里,通过“你知道吗?”介绍的“黄金比”的知识和以“黄金比”设计的艺术品、建筑物等;数学广角“数与形”,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多个“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和“阅读资料”。(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探究圆的周长时,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同样,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又如“数和形”的教学,教材先安排了数据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这类问题并找到规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规律解决复杂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

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 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 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 思想。

下面我就第五单元的教材分析情况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 积” 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

2.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

3.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4.“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 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 望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具体安排】

1.圆的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性质。利用圆设计图案。2.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3.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应用。例2:圆环面积的计算。

例3: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计算。4.扇形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圆的特征。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和体验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下面我就以《圆的面积》为例,说一下教学流程,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教学内容: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7—68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

教材首先提供了一个在圆形草坪上铺草皮的实际情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圆面积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接下来教材直接提出问题“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圆转化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偶数份如16等份、32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原来的圆的周长、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并自行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里涉及了数学中的逐步逼近的方法。最后,教材也安排了一道已知圆的直径,求面积,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利用课件,并创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由此来引导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教材67页的情境图。

师:求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皮?也就是求什么呢?(圆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理解圆面积的概念

1、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是图形的面积?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圆的面积吗?(课件出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提问:请你猜猜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板书:可能与半径有关)三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2)提问:这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转化)为什么要转化?转化的目的是什么?(板书:化未知为已知)

(3)老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

师:根据你的学习经验,大胆猜一猜,我们可以把圆形什么图形?你觉得在转化时会出现什么困难呢?(把曲线转化成直线。板书 化曲为直)

2、演示揭疑。

老师:如何转化呢?首先怎么做?(沿直径切,再拼。)下面我们来切切看。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师:除了曲线还出现了什么?(直线,化曲为直)提问:可以拼成长方形了吗?(不可以,继续切)(课件演示把圆平均分成4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提问:长方形出现了吗?(板书近似)可以了吗?不可以,继续切。切的目的是什么?(化曲为直)也就是说如果继续切下去,这条曲线会越来越?长方形会越来越?那我们就继续切吧。(课件演示:切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老师:切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切下去,圆形最终将会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提问:转化过来之后它的面积怎么样?(不变板书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1)讨论探究出示提示语。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探究的第一步,把圆形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那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组探究。

课件出示:把圆切成32等份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探究要求:观察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思考:

1、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2、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中推导出计算圆的面积公式吗?尝试用“因为??所以??”类似这样的关联词把你的想法串起来,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完成课本67页的填空,再说一说没问题的同学就直接说吧。

学生汇报结果。(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师引导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课件边演示。)

师随机板书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πr × r

=πr2

S圆=πr2(2)齐读公式强调r2=r×r(表示两个r相乘)。师:这样我们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我们开始的时候猜想,圆的面积可以与半径有关,对吧?

四、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老师:接下来我们就用我们探究出来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半径为5cm圆,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提问:计算圆的面积条件够了吗?也就是说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半径)要求:只列式不计算。个别学生汇报答案。教

师讲解套入公式法。

2、(出示教材第67页的情境图)这是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现在它把直径量出来了。

老师:这道题你们能解决吗?条件够吗?不是说要求圆的面积,就要知道半径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板演。)出示如果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皮需要多少钱?(学生汇报答案,教师列式)

五、练习反馈扩展提高

1、老师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8.84d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

2、羊吃草的问题。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 七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转化:化未知为已知

化曲为直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近似 =πr × r =πr2 S圆=πr2 可能与半径有关

上一篇:地方一中新团员发展计划下一篇:世界宗教史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