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2024-07-03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精选6篇)

篇1: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农村建设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或者说建议。

一整体布局统一规划。新农村的建设目前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农村招商引资建立了自己的乡村企业,乡村服务业也随之诞生,但却缺乏整体合理的布局,容易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形成无序的开发,同时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在经济薄弱的基础上,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如农村道路的建设,我们是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以及路面硬化,但在道路管护方面还没有好理想的常效运行机制,这其中既有资金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机制方面的制约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盘考虑,整体布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新农村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每个农村都有自己的独特实际,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但同时也要遵循国家的政策,不能违法建设,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一些农村的土地、生态环境却遭到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能仅考虑到经济建设,同时也要统筹考虑自然、社会的发展。做到统筹兼顾。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我们的发展要不断与时俱进,跟上新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目前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还很滞后,甚至有些地方在阻碍着发展,如我们的农业生产,许多地方还是传统的农作方式,许多地方秸秆处理方式还是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导致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题,也有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事经济上的问题,秸秆还田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在丘陵等地带则法施展,即使在平原上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在一点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守旧观念,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到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前面我就新农村建设谈了我的几点看法,我想这几点建议都遵循一个思想,那就是必须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我想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们新农村具体建设当中的必然要求。

篇2: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唐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素质偏低、设施落后、发展不够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落实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上。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一哄而起、哗众取宠,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不断向远大目标迈进。

一、解决三个问题,打好工作基础

1、班子领队。村级班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村班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将会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准当家人和领头雁。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村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新农村建设成效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和村组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

2、规划先行。农村情况纷繁多样,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体现创新,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人文素质提高、乡土人情发展、村居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繁荣、科学社会进步纳入规划的基本范畴,突出农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有预而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3、文化推动。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文化产业、“文化中心户”为抓手,培育和推广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建于一体的“文化人”,鼓励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宣传普及先进文化,开展“十佳农户”、“文明庭院”、“生态庭院”、“致富能手”创建活动,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理顺三个关系,革清发展思路

1、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新农村硬环境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展示规划科学、建设有序、文明清洁的良好态势。新农村软环境建设就是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治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协调发展。硬环境为新农村构造框架,软环境为新农村增添灵魂,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2、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近期发展的重点是繁荣农村经济,摆脱贫困状况,夯实小康社会建设基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在持续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切实履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智慧,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底子薄、观念旧、条件差等原因,任务重,难度大,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既不能望难兴叹、碌碌无为,更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条件好的可先行一步,条件差的积极工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

三、发挥三个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1、典型示范效应。宏观上,通过办点示范,丰富内容,完善规划,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微观上,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农民群众中的致富典型、建设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一人带出一户、一户带出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建设目标。

2、分类指导效应。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异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在整体规划和发展模式上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在建设进度上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比学赶超。

3、部门服务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经济金融、农业水

利、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担负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职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服务,广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三个结合,务求建设实效

1、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寻找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在规划上,融会贯通,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建设中,合理布局,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稳步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宽经济空间,适度适时培育农产品、工业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后续力,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2、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创优投资环境,引进经营业主,利用民间资本,培育市场机制,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效发挥交通区位、自然生态、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林特土产、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培育亮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总体规划,加大对公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基地的扶贫力度,重点实施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

篇3: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一、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

1、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巨大投资需求的矛盾

目前,赋予农村市场的金融主体主要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上资金投入不足。农发行职能受到限制。南昌市湾里区都没有农发行的营业点,而且农发行仅承担象转发粮食补贴等一些政策性特别强的业务,而且营业点设在南昌市内。因此,在农村真正落实支农货币政策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面对资金需求迅猛增长的广大农村市场,尤其是面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显得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发展和示范园区建设。

2、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创新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

从商业银行层面看,为了控制风险,实行了企业信用评级管理,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本身的弱质与评级有一定差距,很难符合支持条件,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从农村信用社看,目前办理小额信贷的额度一般是一万元,虽能满足传统种养业的资金需求,但对农户发展更高层次的、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则难以满足。同时,由于不少农业项目见效期在一年甚至三年以上,而贷款期限一般限定在一年以内,导致信贷投入不能满足农村和农民需求。

3、农村金融机构承担服务“三农”的任务与其自身实力“错位”的矛盾

近年来,对县区域金融采取了“紧缩”政策,机构收缩,信贷资金向上级行集中,对县区域经济的资金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商业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在县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区原中国工商银行湾里支行现仅成为南昌市都司前支行的一个分理处,原中国农业银行湾里支行也仅是南昌市新建县支行的一个分理处,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点在我区常年是关闭的,没有充分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功能。唯一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不佳,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资金实力有限,无力支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4、农村信贷资金成本高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由于农村大都是小额信贷,农民居住分散,发放和收回资金的人力成本比较高。同时,农村人口收入低,比较贫困。对农村发放的小额贷款如果利率不浮动,农信社的利润空间就太小,甚至资金成本无法弥补;如果利率上浮,农民贷款的负担就会增加。从目前农村来讲,似乎获得贷款比利息更重要。

二、如何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加快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协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人民银行牵头的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后,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正式实施。2004年8月,在反复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试点扩大到29个省(区、市)。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规划》,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都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信贷产品单一,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滞后。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位,加快构建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适应新的农村金融格局,建立起各融资主体资金运作的协调机制。一是根据政府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信息为导向,协调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之间开展分工协作;二是坚持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统筹兼顾,协调国债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使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三是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协调信贷服务机构与农村保险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搞活农村保险业务,有效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中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2、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首先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方向和原则,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着眼和服务于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起以服务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与服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服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组织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内利益联结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推进改革逐步向纵深进展;二是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在县域范围建立起与“三农”发展层次相适应的多种组织模式和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整体抗御风险的能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和监管成本;三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模式进一步规范股权结构,通过量的积累,逐步解决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在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健全和完善之前,要强化各法人机构主要负责人经营管理责任、风险防范和化解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体制运行效率。

其次是完善农业银行机制。应实施银行再造工程,创新管理体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最优配置和与市场对应原则,对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传统的工作结构和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革除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经营层次,创新经营方式。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业务经营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经营方式,同时,要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市、县行的组织体系,逐步将二级分行建成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经营的经营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同时,国家应结合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给商业银行尤其农业银行以优惠政策,鼓励其业务向农村、农业倾斜。

再次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农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长期性开发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要重视发挥政策性农业金融功能,建立农业信贷品种的研究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的运作机制。一是按照“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模式,开办食品加工业贷款;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建设,开办中长期的节水灌溉、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科技研究及试验推广、农村通讯和能源、退耕还林还草、治沙、草场建设等周期长、见效慢的开发性贷款;三是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同时也给农村金融提出了新问题: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显然, 农村金融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适应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多元思考[J].2005年第七期

[2]、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篇4: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以高端的站位勾画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1.1强组织建机构,形成强大推动力 实行了新农村建设 “书记工程”,突出“书记抓、抓书记”的推进机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做到思想、精力、力度“三到位”。区委、区政府各派出一名主管领导专门抓新农村建设,从区到镇(街)和各村,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还组织了工作队,驻村入户帮助推进新农村建设。区委专门成立了正局级建制的农村工作办公室,并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从农业局分离出来,设为常设机构。

1.2大投入壮底气,形成强大支撑力 2008年以来,全区新农村建设总投入累计达15.6亿元,仅2010年总投入就达7.1亿元,区财政列资1000多万元,专门用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仅在2010年年初全区经济工作会上,新农村建设各项奖金就达300多万元,今年又对各村屯补助400万元,保证了江源区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不断提速的发展态势。

1.3抓制度促落实,形成强大保障力 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强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下发了20多个文件,为新农村建設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1.4抓党建固根基,形成强大源动力 首创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三诺一考”的考核办法,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凝聚民心,创新思维,以强大的合力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攻坚热潮

2.1产业发展攻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一是调整方向优化布局。结合江源区的农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主推一个模式,实施四大工程,建设七大园区”的特色农业工作目标。致力于摆脱传统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将发展棚膜经济作为主推模式,着力打造东部山区蔬菜基地。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2010年全区完成食用菌生产4000 万袋,完成1.83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建设,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3.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二是龙头引领促进增收。积极鼓励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打破区域限制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目前全区现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81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45个,带动农户11870户,占全区农户总户数的69.8%,户均增收1200元。三是政策扶持加快提速。区委、区政府出台了《白山市江源区关于农业产业的政策扶持办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无公害基地、新产品开发,对棚膜经济、蓝莓、食用菌人参等产业进行资金扶持。

2.2环境整治攻坚,彻底改变落后的农村形象

一是全区动员,吹响环境综合整治的号角。始终坚持把打造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农村环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以农村环境和“三线一环”的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连续三年坚持不懈。2010年全区共投入1590万元,投入人力8000余人次,出动车辆2000余台次,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合理规划,全面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城。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见缝插绿、露土栽花的原则,在江河打造两岸“生态屏障”、交通沿线打造“绿色通道”,在城镇建设花园式街路、小区、学校、企业,在村屯在农村建设花园式村部和园林式村庄。同时注重突出特色,在村屯绿化上,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建设林中村、生态村、特色村。三是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环境改善长效机制。目前,全区所有的村都组建了卫生保洁队伍,落实了专门的保洁经费,设置了垃圾填埋点,制定了卫生保洁工作制度和村规民约,基本上做到了辖区内的垃圾日产日清,建立了组织、人员、经费、制度、措施“五落实”的长效机制。

3.严格考评,强化落实,以科学的机制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篇5: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XXX县劳务经济发展问题调查

XXX县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96个村、16个居委会,全县6.1万户,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共有劳动力11.5万人(男劳动力6.4万人,女劳动力5.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7万,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5.3万,除在乡镇企业工作和从事二、三产业1.5万人外,可输出劳动力3.8万人,具有较大的劳务经济发展空间。

一、基本情况

XXX县的劳务输出“八十年代刚上路,九十年代迈大步,二十一世纪成气候”,现已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朝阳产业。2003年到2006年四年累计输出劳动力达12.1万人次,创经济收入6.2亿元。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3.7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2027人,创收2.3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26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861元的67.8%,劳务收入撑起农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2006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第一批劳务输出示范县。

二、劳务输出取得的成就和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家乡面貌。2003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15元增加到1861元,净增446元,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增加到67.8%,以2006年为例,全县劳务收入2.3亿,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务工。劳务收入直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县有48%的农民从土墙房子搬进砖混结构的新房。池河镇五爱村80%的农民靠外出务工修起砖混结构房,家里购臵了现代家用电器。

(二)缓解了就业压力。通过劳务输出,为城乡劳动力拓宽了就业门路,全县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8万人,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约3000人需就业安臵。本县就业机会和岗位有限,劳务输出就成为转移就业最有效的途经,2006年全县输出37998人,其中城镇累计外出务工人员达2145人,有效缓解了城镇就业安臵压力。2001年至2006年全县应安排的942名大中专毕业生已有647人外出务工找到就业门路,占应分配人数的68.6%,是近三年已安臵就业人数的2.9倍。通过劳务输出,使我县近年在下岗失业人员集中增长的情况下,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以内。

(三)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更新了观念。外出务工创业造就了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经营管理能力、掌握了大量用工信息,拥有一定资本的劳务输出能人大户和典型。全县有务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能人357人,其中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38户,池河的徐小安、成千,迎丰的邬述清、沈兰军等个人资产达千万元以上。涌现出了务工致富不忘家乡,把务工收入用于家乡的教育、公益事业,修小康路,建致富桥,捐赠希望工程,发展公益事业的王传莉、陈文斌、阮明华等。他们以勤劳、吃苦、诚实、守信的精神面貌走南闯北、艰苦创业,又把外面的先进观念、技术、资金带回家乡,从“洗脚”进城到

“洗头”还乡,成为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代新型农民。

(四)拉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劳务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反哺和拉动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学到了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进程加快,一大批务工人员进城购臵了房产,转入城市生活,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二是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劳务产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一项新产业,本县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创造了2亿多元现金收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技术、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县经济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接轨。三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为退耕还林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运用学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积累的资本,回乡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加快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步伐。四是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训并储备了产业工人力量。一大批务工人员在外地企业学习和工作,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可以直接推动本县相关企业技术革新,一些企业也可以直接招收到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大大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三、劳务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技能素质差,没有形成“劳务品牌”。从文化程度看,我县劳务输出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1%,高中(中专、中技)以上文化程度占15.9%;从技能方面看,全

县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5%,持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更少。大多数务工人员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高技能高素质人员少,难以形成“喊得响、规模大”的劳务品牌,整体质量不高。

(二)组织化程度低,成建制输出人员少。据调查统计,我县有组织输出人员占总输出人员的31.6%,自行在固定地方务工的人员占30%,盲目流动输出人员仍占38.4%。农民工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务工能人大户、村组干部传、帮、带,这部分组织输出人员占输出总人数的19.6%,并呈家族地域集中输出的特点。由于农民工组织观念淡薄,品牌意识薄弱,自由散漫,加之公共职业介绍宣传不到位,致使务工人员对公共职介缺乏信任,政府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组织输出人员仅占12%,我县一个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达职业介绍服务部也因组织不到人员而倒闭,使全县劳务输出组织工作和品牌战略实施举步维艰。按照省上的要求,有组织输出人数要达到50%以上,我县与这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农民工维权难,后遗症较多。外出务工人员维护合法权益难度大,工资被拖欠、工伤待遇难落实、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率低、遭遇黑职介、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超时工作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突出,由于本地人劳、工会、司法部门到外地维权打官司有力不从心、爱莫能助、鞭长莫及的感觉,发生工伤事故后,务工人员一般都采取私了或放弃上诉权,听凭用人单位处臵,留下许多工伤事故后遗症。据调查,务工人员中50%遇到过拖欠工资等劳资

纠纷;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至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3416人,死亡约460人,平均每年受伤244人,死亡34人,死亡一人祸及三代的悲剧时有发生。部分务工人员患职业病或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经济赔偿,伤残回家,成为新的贫困户。

(四)务工人员家属无人照顾,有后顾之忧。青壮年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短缺,工价飞涨,耕地粗放种植或大量撂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留守农村的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辍学、失学人数增多,这部分孩子可能成为未来农村的低素质劳动者。务工人员的父母老人无人照料,年龄大了还不得不在地里劳动,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成为问题。有的村子因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劳动力少,社会治安不稳定,有的夫妻感情不和谐,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财政投入偏少,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我县2006年劳务输出3.7万人,政府投入的组织、宣传、培训、中介、维权费用、专项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总共不足100万元,但一年的劳务收入却达2.3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30,没有任何一项产业效益能与劳务输出相比。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劳务输出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务产业链脱节,维权法律援助不到位,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低,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务工期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孤立无援,就对政府有看法,有意见,甚至是失望和冷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及时改进。

四、发展劳务经济的形势和潜力

(一)外部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

业转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无论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最终都取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减少农民。中央1号文件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70号)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这篇大文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指标和就业比例标准,农业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下,城镇人口应在50%以上,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在25%以下,二、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应在75%以上。XXX的农业人口占81.3%,农村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84.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29.7%(除外出务工人员外),这就足以说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外部环境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一定的空间和潜力。同时,我县现有的劳动工资水平和发达地区、矿产主产区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直接吸引了务工人员外出。

(二)内在动力。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经将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产业来做,在15个乡镇建立了社会保障服务站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落实了专门的工作人员,村组落实了劳务输出信息联络员,县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正在加强,劳务输出按照产业发展模式在运作。其二是已积累了劳务输出四轮驱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宣传发动、能人带动)的成功经验,劳务输出正在稳步发展。其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的实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务输出能人大户和典型的辐射带头作用等都将对XXX的劳务输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为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广大农民为快速致富,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外出务工,劳务输出的潜力将被充分发掘。

四、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准确定位,齐抓共管。把劳务输出定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就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高度,稳定数量求质量,提高质量创品牌,擦亮品牌出效益。建立以政府统筹协调,人劳、农业、工会、计划等部门密切配合,扶贫、财政部门筹措资金,司法、公安部门保驾护航,农业、教育、职介部门组织培训,工青妇共同参与,县、乡、村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出以政府指路,政策铺路,市场引路,法制开路,能人带路,达到人人有出路,人人都致富的目标。

(二)加强培训,打造品牌。按照中央一号文件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将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并入职教中心,开展联合办学培训,部分专业可委托县域有实力、有资质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二是培训机构直接与省内外大中企业签订培训输出订单,实行订单式培训。三是县级财政每年给培训机构预算拨付培训补贴资金,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减半收取培训费用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发放职业等级资格证书,免收职业介绍费,所有培训机构享有同等的培训补贴优惠政策,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补贴一人,让每一个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成为我县劳务人员的一面

旗臶。四是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就业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臵专业,促进培训向“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五是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县域内每一所中学从初一开始都设臵职业培训基础课程,并纳入学校考核。六是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对有培训愿望和要求的农民工,及时纳入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整体质量。七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争取市技术学院在我县设立分院,增强培训能力,方便参培人员;抓紧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扶贫培训、农民培训“温暖工程”等三大培训项目,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XXX特色的培训品牌,从而创出我县的劳务品牌。

(三)建立基地,强势维权。务工增收是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较严重的实际,经过多年探索、思考和借鉴其他市县的经验做法,建议我县应尽快在劳务人员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和矿区建立民工维权服务基地和组织,专门负责劳务信息收集、发布,安臵本县输出人员,与当地劳动、司法、工会等部门联合为本县务工人员提供强势的法律援助,协助解决劳务纠纷和工伤事故,与务工人员沟通感情,增强交流,找准务工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使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有人管,彻底解决劳务输出后续服务脱节的问题。服务基地和组织人员可由乡镇分流人员、县直机关赋闲的主任副主任科员、法律工作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志愿者组成,在不影响原来一切工资福利待遇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并允许工作人员在外取得合法收入。只

有加大财政投入,帮农民工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服务到位,务工人员对政府的失望和冷漠才会有根本改变,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会更强,劳务品牌战略才能顺利实施,劳务经济才能得以更快地壮大。

(四)开拓市场,三路进军。按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和输入地经济发展速度对劳动力素质、规模的要求情况,稳定现有劳务市场,开拓新市场,兵分三路,抢占劳务经济制高点。一是稳住东南沿海和长三角、珠三角劳务市场,充分利用其近几年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和较规范的用工制度等有利条件,特别是苏陕交流、常州与XXX建立友好市县的工作基础,抓好定向劳务输出合作;二是放眼华北、东北,锁定山西、河北、河南,建立劳务输出维权服务组织,重点强化对中原地区铁矿、金矿、煤矿、建筑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合法权益及妇女、未成年工的保障(保护)措施。三是下大力气抢占西北劳动力市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北劳务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专门研究针对这块市场的输出策略,使务工人员尽早在此立稳脚跟。四是在对全县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基础上,从劳动力结构按年龄、文化、性别划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转移输出:对18-30岁左右的劳动力,大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在市场就业竞争中最活跃,最适合未来城镇化建设需要,同时也是外地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重点输往跨省发达地区,以借地生财和发展;对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劳动力,大都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文化水平和技能基本固定,立足本省和邻省各市县区,既季节性打

工挣钱又回家种田,内外兼顾,进退有路;对4050(女40岁、男50岁)人员在本市内就近就地转移,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强化服务,放手发展。只有加强劳务输出各个环节的服务工作,才能让外出务工人员放手拼搏,将劳务收入和经济社会效益放大到最大化。一是加快建设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骨干,村组(社区)联络员为网络,民营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政策、信息免费服务,培训办证指导服务,电话、信函跟踪服务,亲自组织输送服务,维权保障援助服务,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输出环境。二是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对本地的劳动力资源按年龄、文化、专长和就业意愿逐一登记、造册、建卡、入库、上网,按照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布局、网络化运行、信息化传递、社会化就业、一体化服务的要求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劳务信息一天之内到组入户,五天内组织好人员集中输送的信息服务目标。三是实现三个转变:从自发输出向合理、有序、有计划输出转变;从体力型劳务向体力与技术并举型劳务转变;从规模数量制胜型向质量效益并重型劳务转变,最终让政府有形的手将劳务经济推向市场经济无形的手来调节管理。四是要出台“筑巢引凤”优惠政策,让外出务工创业有成的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反哺家乡。要改革户籍制度,让成功人士能优先转入城镇定居,享受外商投资办企业同等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有利于他们

创业,使“借鸡生蛋、孵出小鸡、鸡又生蛋”的劳务经济活起来,严防“杀鸡取卵”。五是要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工作,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务工人员和创业杰出人才,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六是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按照中、省、市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相关要求,做好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清欠、社会保险缴纳和接续、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入托、计划生育服务、卫生疾病控制、户籍迁移、房地产和财产转移、土地流转承包等各项服务工作,让其平等享有和履行民主政治权利义务,不因外出务工而有任何不公和歧视,达到社会公平、和谐。

篇6: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一、长寿区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区始终按照胡总书记“314”重要部署,紧紧围绕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抓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主城发展,力争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的“工业高地、都市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区域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流的生态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2007年,全区完成GDP总量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32 %;农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0.8 %;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同比增长19.5%。

近年来,我区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渐显现,逐步形成了柑橘、蛋(肉)鸡、有机水产品、能源甘薯四大优势产业和蔬菜、生猪等潜势产业。目前,我区已发展柑橘面积21万亩,蛋(肉)鸡500万只,10万亩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进程加快,长寿湖生态鱼已获得绿色有机鱼和国家名牌农产品认证,能源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柑橘产业发展规划》、《蛋(肉)鸡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规划》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区以“生态养殖——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我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条件。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大、加快、加强”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工业的成果武装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化解产业空虚、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大事来抓。

(二)构建完善“五大体系”

1.现代农业装备体系——下大气力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现状,我区及时调整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即: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在最近五年内,区财政将以产业扶持为重点,配套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总投入约5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入1.8亿元,交通建设投入1亿元。

二是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采取“集中财力、集中时间、集中投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薄弱环节。把各部门、各行业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专项资金适当归并,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

根据国际国内、市内市外“农”情形势,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格局,并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打造重庆都市农业基地”,到2012年建成全市农业产业“四个第一”,即:最大的无公害柑橘基地,规模达40万亩;最强的无公害蛋(肉)鸡基地,规模达2000万只以上;最大的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规模达10万亩以上;最大的能源甘薯生产加工基地,年加工生产乙醇60万吨。

同时,我区十分注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打造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这种关联产业链目的是把千家万户的小市场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市内外大市场连为一体,实现农业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需求、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我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我区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对技术队伍的高新技术教育、对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教育,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是尝试实行科技研发课题招投标制。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承包制。三是大力推行校地、企地合作。

4.现代农业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区要重点围绕柑橘、蛋(肉)鸡、水产、生猪、蔬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过程监测、市场准入等手段为突破口,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打造渝东物流中心,促进农产口市场流通,逐步建设起完善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按照我区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批发市场与中转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建设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市场流通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农资产品、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培育造就“一个主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之计。

1.培养新型留守农民

一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或农民学校,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开展大规模培训,或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在家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三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规模经营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的骨干农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种植、养殖技术能手。

2.加强外出务工农民培训

上一篇:一个万元户的逝去美文欣赏下一篇:项目部迎接新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