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2024-05-13

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共8篇)

篇1: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实质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道路的自觉反思,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论表达.这就决定了随着社会,即人类生存方式的不断嬗变和转型,哲学也要不断改变其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表现为由非市场经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对于哲学视域的`转变,西方哲学由古代无个体、自我的”本体视域“转变为近代的”个体或自我视域“,在现代又走向了”公共领域“. 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在我们看来,真正的或具体的哲学视域应是既包含有”公共性“且又不丧失”自由个性"

作 者:王维国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北京,100101刊 名:榆林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COLLEGE年,卷(期):14(4)分类号:B08关键词:哲学视域 社会转型 经济体制

篇2: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实质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道路的自觉反思,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论表达.这就决定了随着社会,即人类生存方式的不断嬗变和转型,哲学也要不断改变其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表现为由非市场经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对于哲学视域的`转变,西方哲学由古代无个体、自我的“本体视域”转变为近代的“个体或自我视域”,在现代又走向了“公共领域”. 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在我们看来,真正的或具体的哲学视域应是既包含有“公共性”且又不丧失“自由个性”

作 者:王维国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榆林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年,卷(期): 14(4) 分类号:B08 关键词:哲学视域   社会转型   经济体制  

篇3: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一、发展的方法论

发展的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进行发展以及如何达到发展的目的的方法的理论。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方法论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全面地发展观,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全面地分析。这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角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其次是协调的发展观,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既要抓重点又要协调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这是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的角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然后创新的发展观,创新发展有利于民族进步,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这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性角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最后是共同的发展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国家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发展。这是从发展空间实现路径的角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党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以科学的发展方法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幸福,三者是相互统一的。通过全面发展,能够着力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着力解决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党员干部党纪不严、党风不正的问题,这一举措改善了党风,加强了党纪,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党建等问题也深入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把握主次,把握事物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让经济带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还要使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新发展,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生产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共同发展,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要使中国发展起来,而且要使世界各国都得到发展。总之,全面地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创新的发展观,共同的发展观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指导生产发展、生态文明、人民的幸福生活,促使中国梦的实现。

二、发展的目的论

发展的目的论是是关于人们对发展的目标、效果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实践主体对于客体认识和改造成果的理论概括。目的论是一种战略型思维,它告诉我们目的永远高于一切,其他都是服从、服务于目的的途径和手段。目的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连接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实现人民幸福。这就是客体通过被主体认识和改造所直接形成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角度分析。所谓国家富强不仅指国家的经济发达,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建设。民族复兴是与国家富强相联系的,要在历史的基础上复兴起来,屹立于世界各个民族。人民幸福是前两者最终要落在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上,换言之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国梦最终是要实现人民的梦。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回顾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于长期封闭自守,与西方国家有了较大差距,受到外国列强的欺侮和侵略,国家领土不再完整,人民生活穷苦不堪。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不富强,民族复兴就没有保障和基础,中国梦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国家的军队不强大,就会受到别国的欺凌,民族复兴就无法实现,人民的幸福也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独立的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在其它各方面都有了辉煌的成就,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领导人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反响和广泛支持。提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赞同。因此,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终极目的之所在,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人民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最终目的。

三、发展的价值论

人们关于社会发展价值现象或者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就是发展的价值论,具体就是揭示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的理论,就是一切工作以谁为本位,这是原则问题,更是根本问题,这一问题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社会主义社会,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终极价值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理念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的也是如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国梦的实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也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美好的生活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所要奋斗的终极目标。不仅代表了习近平同志一生的革命信念,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追求,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发展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党的一系列发展思想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位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中国梦视域下社会发展思想的灵魂,这一灵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的发展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有让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的物质财富才会创造的越多,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就会越丰富,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生活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因此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人民幸福。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才能幸福,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国梦视域下的社会发展思想不仅是在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而且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

[2]张勇.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高价值尺度[N].南方日报,2012-11-16.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8.

篇4: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关键词】军阀军队;人民军队;社会关系;对比

一、军队与政党关系的转变

1.中国近现代军阀社会军阀的“私人”军事力量性质

军队是为服务统治阶级利益而产生的,是统治阶级维持政权的工具,本身具有阶级性,没有可以超越阶级性的军队。军阀军队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军事力量,它拥有军队的模式,却服务于各个军阀势力争夺的非正义战争。

清朝时期,兵制有八旗、绿营亲疏之分,此时对军权的控制比较严格,更有兵将相隔之法,严防地方势力拥兵自重。咸丰年间因对抗太平天国起义军失败,政府不得不令地方官绅举办团练,并作为部队进行对抗战争。就是这样的机会,使得地方督抚纷纷招募,也就出现了风靡一时的湘军、淮军等地方性武装。

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将旧的宗法制、等级制贯穿其中,一改清王朝时八旗、绿营并将分离的制度,采用由主帅、将领、统领、营官、哨弁、什长、士兵逐级递选办法,建立一个逐级服从的私人军队。这样的军队内部兵将内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兵将相隔变为兵随将转、兵为将有。“湘军的组织和精神传给了淮军,淮军又传给了北洋军”在整个割据局面中各个军阀也都大抵如此,兵权严重下移,中央军权开始旁落,以致时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表示:“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兵,各督抚自卫之,吾兵部安得之。”,难怪康有为发出“夫以兵部尚书而无知全国兵数,况于调遣训练乎?”之问。

国民党在处理军队与政党关系方面是一个败笔。国民党在构筑自己的支持體系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军队人员的拉拢。从历史结果看,造成了对暴力机关过分倚重的后果,难免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詹姆斯·E·谢里登说:“国民党为了和军阀竞争,不得不发展强大的军事权力,在这一过程中军队终于控制了党。”这脱离了国家和军队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2.新型人民军队遵循“党指挥枪”原则

与国民党军队与政党的关系截然不同,新型人民军队坚持“党指挥枪”原则。解放军历来重视和强调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创建之初,就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党委。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明确肯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坚持和维护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解放军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先进性,坚持正确斗争方向的决定因素和可靠保证。我军从成立之日起就扎根农村,这是历史和革命特殊时期的需要,具有城市不可代替的优越性。这样的国情社情决定了早期革命队伍成员大多都来自农村,是一支农民为主力的军事力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性质使得社会上各种思想混鱼龙杂,对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农民军来说,接受哪种思想怎样接受都是问题,加上封建农民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正确的思想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更需要党的领导和培育。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坚持“进行经常的反偏向斗护”使军队成员有效地克服各种不适宜的思想,思想上迷惘没有方向的农民军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就把劣势化为优势,具有一切剥削阶级军队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政治优势。

二、军队与经济关系的转变

1.军绅混合体

纵观整个军阀史,军队与绅士阶层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每个军阀从降生到成熟,都是某些意义上的军绅混合体。

士绅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层,这种重要性长期主要是作为一种社会权威而非法定资格而存在,不具备政治内涵。及至19世纪50年代太平军起义的兴起使清政府不得不下令:“诏令各省兴办团练,以缙绅主之。”使这个阶层开始进入官方权利系统,开始控制团练,成为团练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领导力量。著名历史学家陈志让认为“绅”指代那些受过传统教育、拥有功名的士人,其中有些担任过政府的要职显位,有些拥有田产地产。所谓“军绅政权”就是这两类人的联合政权。把1860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为界分成两个阶段,前阶段称为绅-军政权,后段路为军-绅政权,。就权力结构而言,北洋军阀时代就是从绅军变成军绅的过程,军人成了这一时期发言权最大的人。从政治体制上看,军绅政权主要表现为军国。

军阀军队是属于各个地方势力掌握的私人军事力量,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就没有统一的管理系统,这样就需要各个军事领袖在不同程度上自筹军饷。军队的军官主要考虑的是筹饷来养兵,士兵及低级军官则是想通过从军来谋求一条生路,钱多半来自农业,土地和农民都变成私人军队必须争夺的对象,因此不论绅军政权,还是军绅政权,其权力基础都是土地,由控制土地掌握资源来养兵。

这种军绅混合体性质,使得军队为了各自的“领导”利益而争,军阀混战也即在情理之中。直系军阀为了解决饷需、战费和个人私欲的靡费,就利用克扣军饷、滥报军费、贪污纳贿、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等种种手段敛财,尤其是为了扩充地盘发生过无数次大小军阀的混战。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及至1929年的蒋介石新军阀间的蒋桂战争、蒋冯战争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权势而进行的战争。

2.国家专项经费保障下的统一、规范供给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军费问题上,经济来源也决定着军队的服务对象,现代社会各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军费支出都被作为重要的一项单独陈列。军费的保证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建军以来,领导人就十分重视军队供给问题。1939年4月陈云与彭德怀、杨尚昆致电聂荣臻、贺龙等时指出:“为保证军队供给,客服财政经济困难,各部队应依据各地具体情况……以供给部队需要”;1948年邓小平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央工委电中指出:“其中尤以军队供给标准、供给制度、新区的财经政策、货币问题、节约问题、物资管理制度等为最重要”;陈云明确指出:“军队供给统一于人民革命军事委员军的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总后勤部。

建军以来,不同时期军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在分配上,总体按照统一标准的原则,依据地点时间不同等在特殊的困难时期地方标准可以进行特殊的一定范围内的波动。1931年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2年发布训令,统一规定红军各部队的经费开支标准以统一收支。抗日战争时期,供给经费主要依靠征粮、收税和生产自给。各抗日根据地的所有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仍然过着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生活。关于供给标准,则因各个根据地建立的先后、所处环境和财政经济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现代军队统一采用供给制。供给制是一种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生活待遇,是在长期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非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分配制度。

三、军队与国家关系的转变

1.军队私有化,成为军阀割据的资本

兵随将移,兵为将有是军阀军队的特点,军队归各个军阀私有,听从军阀头目的指挥。从军阀军队的渊源来看,不同于脱胎于明代的鎮戌制度而又有所发展和改变的清代绿营兵制,湘军从招兵、选将到筹饷皆与绿营相反,并逐步替代绿营而使清朝兵制发生根本的变化,过去的兵权握于兵部的世兵制被湘军的“兵随将移,兵为将有”所代替,湘军的将帅亦因兵政大权在握,多为地方督抚,形成督抚专权,中央失控,开启了近代中国分崩割据的局面。

近代军队主要的任务在保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一方面对付外敌侵蚀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一方面对付内敌分割政府统治之下的土地与行政权,“敌”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或负责的机关来决定不是由军队自己决定,而私人的军队则完全听从于个人,而不是整个国家和人民,就使得其进行的战争的性质发生改变。纵观古今中外,但凡军队成为某个集团或个人的私有财产,这个军队对国家来说就是致命的灾难。

军队为私人服务,国家则变成了摆设。军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这么一种特殊的武装力量,成为军阀武装割据的资本。

2.军队国家化

军队国家化,即军队不专属于特定人士拥有,无政党派系分别,属一国之全体人民所拥有的,使全国军队皆受国家的编组,尊重军令与政令的统一,此亦是维持国家安定的关键基础。另一方面,也能视为是否为民主国家的判断指标之一。而相反的情况是军队私有化或是军队党化。其实质是军队不得成为党派或私人干涉和影响国内政治的工具,即不得以枪杆子保卫政党或政权;军人的职责仅为保卫国家,服务全体国民。

3.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我国坚决反对军队国家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共产党一直强调“军队应变为国防军,只为国防服务,不为党派服务,党则全力办政治”,并要求国民党实行军队国家化,结束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指挥枪,以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军队作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重要武装力量,即“用枪杆子巩固政权”,坚决反对军队国家化。军队党化的后果之一即为六四事件。

【参考文献】

[1]张增.试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基本含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1.01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M].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

[3]张鸣.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篇5:论人学视域中的社会转型实质

关键词:社会转型,现实的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用“社会转型”来描述中国的近代化或现代化成为学界探讨中国近现代化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和新方向。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更新都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作为社会转型主体的人也面临着许多价值冲突和心理困惑。本文对社会转型进行人学视角的研究,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的一般分析

从词源上来追溯, “社会转型”一词来源于西方的发展社会理论和现代化理论, 这个概念是现代化理论关于当前世界社会变迁趋势的重要范畴。“转型”是社会学家对生物学概念的借用。在生物学中, transformation为生物演化论, 特指一种物种变为另一物种, 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而西方较早使用“社会转型”一词的社会学家是D·哈利生, 他在其著《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中多次使用“social transformation”这一概念。台湾学者范明哲在其《社会发展理论》一书中把“social transformation”直接译为“社会转型”, 并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我们应该注意, 社会转型这个概念看起来可以用来说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 但实际上在西方现代化理论发展过程中, 社会转型不是一个泛泛而论的社会变迁概念, 而只是被用来说明现代化过程中地社会变迁, 是现代化的社会转型。

国内学界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社会转型概念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总体来看, 将社会转型纳入现代化过程, 强调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是许多社会学者的一种研究取向。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哲学的意义上, 社会转型具有社会进化的意义, 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社会从一种存在类型 (形态) 向另一种更高的存在类型 (形态) 的转变, 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意味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等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罗荣渠先生在他的《现代化新论》一书中专列了“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章节, 来讨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理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早已形成关于‘现代’的科学概念, 马克思虽未使用过‘现代化’一词, 但关于现代化的思想, 事实上早在他的唯物史观形成之初即已提出,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部分正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

二、社会转型的人学视界

在唯物史观的发展史上, 马克思倾注全力分析过两种社会形态, 一个是原始氏族社会, 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分析中, 马克思都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演变和个性发展史的角度, 把全部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第一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 如自然、血缘的联系和直接统治服从的关系;第二种是资本主义社会, 其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种是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是一种“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转型在宏观上是从“人的依赖”的社会向“物的依赖”的社会的转变。马克思说:“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 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没有人, 没有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 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 更无所谓社会发展规律。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自身, 是自己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这是人在物种方面的一次飞跃;人又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改造就的生产关系, 自觉调整生产, 使自己摆脱无政府状态, 摆脱生存竞争, 使自己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到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 这是更大的飞跃。在这些过程中, 都包含着社会转型的内涵。运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可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实践的人。人作为实践主体应照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要求, 对原有社会结构、体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觉转变, 以求实现社会演化的创新, 正鲜明地表现了人参与历史活动的历史主动性。社会转型的主体之所以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实践的人, 首先是因为社会的本质乃是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是单个人的机械相加, 而是能动的个体存在物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 社会转型也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型, 是人类能动的历史实践活动方式的转型。“转型的发端离不开主体的忧患意识;转型的前提离不开主体对历史机遇的自觉撷取;转型的条件离不开主体对变革社会结构的理性设计;转型的发动离不开主体对原型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型的结构变动离不开经济行为主体将社会总量波动向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传递;离不开政治行为主体将社会总量波动向社会政治结构变动的传递;离不开文化行为主体将社会总量波动向社会文化结构变动的传递;转型的过程离不开主体对社会层面的系统整合和调节等等。”从社会学的结构变动到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这是我们研究社会转型的重要转变。我们不但要社会转型本身的规定加以确定, 还要在社会的主体, 即人身上寻找依据。马克思曾把唯物史观考察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表述为:“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出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 而是处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发展过程中的人。”

第二, 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由人的自由自觉的能动的生活过程组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活动领域正是社会转型的活动领域, 人在三大领域中进行的活动组成社会转型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从转型的全过程看应是整体的、全面的。社会转型的整体性正是由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文化转型诸环节的延展来体现的。历史始终是人们活动的历史, 社会是人与人在活动中组成的共同体。那么人的活动有哪些呢?马克思主义同样对此做出了规定。首先, 人要维持生命的存在, 那么, 创造物质资料的活动, 或者说生产, 就有了首要的意义, 构成一个经济活动领域。一个社会的变迁与转型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迁与转型,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的变革过程中产生的。而现代社会又是建立在这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上的, 只不过发达国家是在自发状态下逐步生成市场经济, 后发国家则是在自觉状态下通过制度移植而生成市场经济。不管怎样, 社会转型的首要环节发生在经济领域,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次, 由于生产本身不能像动物那样孤立地进行, 因此, 把人与人组织起来依据一定的规范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就又产生出一种处理公共生活的领域, 即政治。随着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革, 政治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要相应地发生变革。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组织形式则要求有大众化的民主政治作保障才能有效运作,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在本质目标是一致的。除此之外, 人们不断地追求事物和活动的价值意义, 产生了一系列精神表征的方式和专门总是此类活动的个体, 这就是文化领域。社会转型所要建立的一整套的正式规则 (市场体制、民主制度等) 必须形成一个新的文化观念, 以提供精神支持。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正是社会转型的时代,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领域均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哲学一定程度上亦可称作是社会转型的哲学。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更是以社会转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而且有了当代中国甚至也囊括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变化的实践经验, 这是马克思所在的时代所不曾看到的。这实际上导致着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现实的关注。

第三, 社会转型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 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只能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转型包含着对社会发展的应该方向的看法, 其中有对社会现状的价值批评, 也有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期望。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中有两种力量在斗争, 一种是传统的力量, 另一种是现实的力量。传统的力量要求人们保持传统, 现实的力量要求人们告别过去。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内心出现了价值矛盾, 若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会丧失许多利益, 若背叛传统又要受到原有道德的谴责。在这样左右为难的关头, 人的内心感到彷徨苦闷, 价值取向就会变得模糊。因此, 因此, 社会转型本质上“应当是以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多种价值目标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应当始终包含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应当把以实现人的各种需要为目的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视为其根本价值”。这与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一致的。只有明确这一本质, 社会转型才不会迷失正确方向, 人们才不会把转型中的某种特定价值目标、某一发展阶段、甚至发展的手段当作转型追求的目的, 当作发展本身。

参考文献

[1]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 2003 (1) .

[2]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5) .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 2004: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00.

[6]张雄.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J].学术界, 1993 (5)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1) .

篇6: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一、聚焦发展重点,畅通发展的思想路径

1.创新学习方式。贴近工作实际,把中心组学习课堂、专题辅导课堂,前移到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华侨城、世博局这样的发展前沿,做到理论学习有本有纲,实践探索有研有果。

2.建立实践基地。深化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各级党组织学习实践基地,把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推到动迁、拆违、村庄改造的第一线,接受体验教育,放下机关架子,主动融入群众,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要求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干部从“官本位”思想上解放出来,做真正的人民公仆。

3.直面发展问题。从镇党委班子开始,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围绕发展中的问题,经常性开展课题调研和实践讨论,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破解复杂难题,探索建立了园区建设与村级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四位一体”动迁机制、重信重访问题化解机制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解决疑难问题、化解复杂矛盾的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呼应社会转型,自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1.畅通上下沟通的渠道。镇党委加强了上下联系机制的建设,构建了“镇党委委员联系镇党代表、镇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群众工作机制,设立了社区舆情直报点,做到“上情能够下达”,“下情能够上传”,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能够直通到党委班子,问政于民、问事于民、问计于民,集中群众智慧,推动改革发展。

2.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自我转型和自主发展,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全力推进党务公开、民主集中制的试点工作,落实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列席镇长办公会、列席重要专题的调研会等各项制度,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更多的党员代表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参与到重大问题的解决中来,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

3.扩大社会管理的视野。鉴于当前日趋多变的发展形势,以及长期沉淀下来的复杂问题,镇党委引进市场机制,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渣土问题;导入中福会等优质社会资源,很好地解决了社区的优质教育问题;依托企业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动拆迁;建立信访接待志愿者队伍,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借助社会力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党的领导聚集了强大的社会力量,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三、重视组织再造,建设群众满意的基层组织

1.夯实基层组织。镇党委紧贴实际,全面深化联合村党支部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公推直选”,把人民群众认为最好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配强配好村支部“一把手”。针对不断扩大的社区党建,镇党委加强居民区党组织的建设,探索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注重居民自主管理的同时,突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针对新经济组织的党建难问题,镇党委大力推进党工一体化建设,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切实做到组织建设的全覆盖,把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每一个社会组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培育干部队伍。群众对基层干部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会不会做群众工作。镇党委采用差额推荐、票决选拔的任用方式,把熟悉群众工作、群众满意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和干部的交流轮岗力度,建立了科室长竞聘制度、大学生助理制度,把优秀大学生、优秀中青年干部推到群众中去,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不断扩大测评的范围,先行试点干部报酬的民主评议,取得群众的信任,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做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

3.建设民心工程。围绕着党员的形象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镇党委建立了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开通“双困”、“双失业”家庭扶持的绿色通道,做到对困难群众帮扶的常态化;深入开展文明示范窗口的创建活动,让广大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基层单位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党员领导干部挂牌接待,变上访为下访,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加强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推行党员的“设岗定责”工作,在服务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发挥“磁铁”效应,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

四、持续深化改革,永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1.探索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着眼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突出党代会决策地位,镇党委全力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重点解决发挥代表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加大党内监督、推动改革发展等四大问题。深入开展代表培训活动,征集重要议题,落实“两联三会”制度,建立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履职基地,按照“小型、多样、务实、有效”的原则,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构架党群连心的桥梁。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构建规范的工作实绩考核体系,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迎世博”四大重点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新路。

2.探索“三重一大”工作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工作,重在制度建设。围绕着重大问题的决策,建立了会前的征询制度、听证制度以及信访评估制度,会中的票决制度,会后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广泛征询、充分酝酿,科学决策、严格执行。设立了党内监督工作小组,全程监督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规范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落实了内审制度,建立招投标平台,确保对“三重一大”问题的有效监督、民主决策。

3.探索来沪人员的综合管理。来沪人员是浦江镇开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管理中一个复杂问题。为切实解决好这一发展中的难题,探索了“一中心、多层次、全覆盖”的来沪人员党员服务模式。以来沪人员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以镇企联建、社企共建为抓手,切实加强来沪人员的党、团组织建设,发挥组织的凝聚力,把来沪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共同推动本地区的发展。

作者系中共闵行区浦江镇委员会书记

本文由中共闵行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推荐

篇7: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方法论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急剧变化,道德失范现象突出

现代社会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与此同时人们的需求和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此时若没有一个人们共同的遵守价值规范的统筹指导,没有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矛盾就容易被激化。现在我国各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经济领域,不断回收利用的地沟油重新出现在餐桌,威胁着我们舌尖上的安全;汽车不断降价的背后是减配、采用劣质的原料,逼的我们重回到“马背上行走”的年代。政治领域中,有的官员是为了当官而当官,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成为“父母官”为群众办好事;裸官、跑官、贪官经常“周一见”,家族腐败一抓一箩筐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缺乏理想信念、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脱不了干系。因此,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社会意识形态面临的考验依然严峻

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导致的道德失范是我国社会发展、道德进步的“内忧”,而风生水起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峻考验则是“外患”。目前世界格局为我们提供了和平和有利的发展环境,但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还有市场经济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一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其历史传统文化与背景相契合,要同其人民正面临的主要矛盾相结合,同其需要迫切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3、应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妄图把资本主义价值观强加到中国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上。有些西方国家领导人甚至在其竞选演说中将对中政策、如何同化中国毫不避讳地表现出来,当作其政治优势进行炫耀。更有些国家利用互联网、新式宗教进行渗透,培育间谍,企图控制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应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高度的自信,自觉抵制西方的颠覆行为;另一方面要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学习好并传承好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这美丽的宝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密切相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描述了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什么模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导着个人的行为。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性、无产阶级性,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要求。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普世价值观是指一些有限的、所以人类都认同和向往的价值观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普世价值观的某些特性,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来源于我国的实践,并作为最大公约数指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出来的,是针对我国社会急剧转型导致道德失范、社会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应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提出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被实践检验、不断和中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过程。从十六届六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以我国广大人民的实践为背景的,并且适应实践的需要不断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实的人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体现,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有强烈的决心和信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要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少不得人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人民不是被要求的对象,而是参与者、创造者与贡献者。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主动参与,为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献策。同时也要特别注重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要注意实现好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不同要求,严厉打击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特别重视思想教育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口诀、不是咒语,念着念着就会成真、背着背着就会实现,而是要靠无数的人正确地学习、深刻地体会,在行动上将其实践出来。“少年强则中国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应该开设相关课程,也许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是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有朝气、有活力、能动性强的群体,他们领悟力强、有爱国的热情,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应该利用好高校的资源,积极主动地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校也应该发挥好“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大熔炉”的作用,旗帜鲜明、春风化雨,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8:哲学视域的转变与社会转型

我国目前的成人高等学校独立设置的有962所, 办有函授、夜大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311所。除此之外, 成人中等学校大概40万所, 成人初等学校18万所。这些数据足以证明, 成人教育学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学资源。那么, 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教育转型也将成规模。我们来了解成人教育的转型的背景以及现状。

1. 成人教育转型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 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口号。成人教育在响应这一口号时的转型问题亟待解决。

成人教育的学生底子差、缺乏学习主动性, 面对这一问题,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意识是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2. 成人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瓶颈

近些年, 成人教育的招生困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报考人数严重低于高校成人教育计划, 高中升本、专升本的学生在成人教育里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成人教育里, 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 逐渐出现学生独占的局面, 这违背了成人教育设置的初衷。成人教育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落在了成人院校的肩上, 成人院校面临越来越重的压力。

教师除了面对成人教育外还要承担研究生教育和普通全日制教育工作, 工作压力加大, 而且, 成人教育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学习态度明显比不上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相结合, 成人教育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二、如何在学习型社会下实现成人教育的转型

1. 贯穿终身学习精神, 坚持学无止境

以理想教育、习惯教育、勤奋教育为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习惯。贯穿终身学习的精神, 坚持学无止境。举办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科研活动, 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 有主人翁的感觉。进行素质教育, 用制度改变习惯、用活动调动积极性、用信念激励学生,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培养。搭建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的教育平台, 创设沉淀青春喧嚣、凝练人生品质的成长空间, 殷鉴向上, 契真融美。

2. 突出成人教育的成人性, 重视技能培养

突出成人教育的成人性, 加大招生方向的控制, 保障成人教育的初衷。加强对成人技能的培养, 提升成人的工作能力。通过成人教育, 使成人在能力、知识、技术和专业方面有所提高, 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提高。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 打开学员思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发散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在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挥, 让他们真的对学习产生兴趣, 让课堂变得有生命力, 这样, 成人教育的教学目标自然可以达到。

4. 务实代替混文凭, 告别“文凭走天下”的时代

对于很多“混文凭”的成教学生来说, 学习和课堂只是走过场而已, 要真的达到成人教育的目的, 扭转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学习目标的设立就必须务实, 在教学实践里让学生学到知识和能力, 真正地把成教课堂当成学习的地方, 达到成人教育的目的。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 成人教育的阳光化路线是我们要坚持的方向。那么, 从微小的改变开始, 让成人教育真正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 给大家一个健康、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峰.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浅析[J].成人高教学刊, 2006 (4) .

[2]张亿钧.影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3]屈云.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探讨[J].成人教育, 2006 (1) .

[4]张晓辉.关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操作下一篇:公司三方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