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

2024-05-26

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共8篇)

篇1: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

大学生恋爱心理结课论文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谈恋爱早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样的独具魅力,拨动我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很幸运,今年的选修课修了这门我们必须面对但总也琢磨不透的大学生恋爱心理。

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傲普遍,而且是有增无减之势。这我可是身在其中,感同身受。我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

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种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

大学生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就走进了恋爱,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拒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级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年轻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而当前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好奇心理 ——由于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里 ——与高校聚集着有才华、风度、美貌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真的很扯淡啊)

3.依赖心理 ——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

4.补偿心理 ——由功利性的恋爱动机所引发,既希望在对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 ——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满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及时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儿。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灵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让人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二是由于恋爱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职业、兴趣爱好、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等,或许只有某方面的相

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儿,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儿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具体地说,因为他们年纪尚低,涉世太浅,缺乏深入地了解和正确的判断与评价一个人的经验;因为他们过于感情外露、行为外向,盲目的一扫过去的以含蓄深沉为美的恋爱方式;因为他们年轻冲动,情爱的发展极易受到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控制;因为他们本身面临的就是多元化人生价值观念的现实社会......所以,恋爱心理困境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

总感觉自己缺乏被爱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

上述心里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自我评价出现误差。这样的学生往往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却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心理相容人品和兴趣爱好更具有吸引性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们对选择对象的条件越来越实际,一般不会再“跟着感觉走”,也不会只在乎“曾经拥有”。

所以,对于有这种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多方面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考方式,用自己的优点和比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悦纳自己;其次,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学期间拥有如意恋人?并不意味着你今后的生活如何,“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须提前消失。

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光晕效应”必然会导致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大胆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多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了解和观察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恋爱期待心理特征,缩短其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差距,调节好恋爱心理的内部期待与外部期待的矛盾,矫正恋爱动机和恋爱价值定向。通俗地说,就是在挑剔对方时也挑剔一下自己,在不能接纳自己时,也找找对方的毛病,多给自己一点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其要诀是:之一,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也没有完美的女人;之二,男人和女人的自尊不能靠对方来肯定;之三,善于讨女人欢心的男人可能使你后悔莫急,反之亦然;之四,选择了理想恋人的期望越高,结局越差,反之,则事半功倍。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人那时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心理冲击。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从这个意义上看,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大多源于自身。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敢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不知如何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

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就我来说,大学生恋爱要慎重,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倘若你真找到了值得你一辈子对她或他好的人,那你真的很幸运,但前提是他或他是你将来要共度一生的人,那么你们在大学期间就要互相扶持,共同进步,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人际交往、日常小事儿等等,度过一个甜蜜但不后悔的大学生活。

又或者,在大学期间你没能找到令你心仪的他或她,也不用觉得自卑,你应该趁这段时间好好的准备自己,培养自己迎接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承受失恋的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恋爱也是如此,尽量不要在爱情来的时候打你个措手不及。

篇2: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大学恋爱问题也层出不穷,恋爱动机多种多样,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发展的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寻找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动机,是大学恋爱问题解决的根本,是大学生爱情的出路。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当今 大学生 恋爱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一些大学生尚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和爱情,在恋爱观上存在某些偏差,甚至导致行为上的过失。大学生婚恋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关系以后的家庭幸福。因此,引导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1、恋爱动机多元化,恋爱意愿并非朝着婚姻走向

大学生的恋爱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并不纯,例如:有的以排解寂寞为目的、有的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有的以追求性刺激为目的、还有的以满足个人需求欲望为目的。有90%的学生认为恋爱不一定会走向婚姻。

2、择偶标准现实理性且有“务实”化倾向

多数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一般会把对方的才能、性格、人品和兴趣爱好放在比较重要的位臵。也有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面对严酷的生存竞争使大学生更为明智,将“学识丰富”放在了择偶标准的第一位的同时,许多大学生比过去务实,对方的健康状况更多地被纳入他们的视线。

3、两性关系随意,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

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西方腐朽思想大量侵入,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社会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趋向宽容,但性别差异明显,男生比女生更赞同婚前性行为。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中已受到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在两性关系上比较随便。

4、失恋现象普遍,承受恋爱挫折能力不强

大学生恋爱由于其客观原因,如缺乏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成功率一直很低,在调查中发现,谈过恋爱的学生中有47.6%的学生经历过失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谈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心理准备,学生恋爱挫折的承受力亟需加强。

5、网络情感沟通频繁,校园“网恋”屡见不鲜

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能够与时俱进。因此,在校大学生中网恋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大学生所追求的潮流之一。但是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并非真心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而多数是从众的、猎奇的和找乐的。

6、性健康教育匮乏,性知识来源渠道复杂

我国的性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中国大学生很少受过系统、规范的性教育。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复杂,掌握不够完整和准确,而且对性的生理、心理等知识、避孕知识、性病防治知识等缺乏系统了解,使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对性知识的了解不全面,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二、大学生恋爱容易出现的问题

1、妨碍了人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大学生一旦坠入“爱河”便将精力、时间错误的转移到恋爱上。既耽误了自己学业的完成,大学期间其他的必要人生经历也错过了。在毕业后,往往就会严重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同时,恋爱中的大学生也容易忽略与其他同学的正常交际,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下降。

2、破坏了心理的健康。一些大学生热衷于恋爱的快乐,认为自己就是幸福和健康的。其实这种不成熟的追求可能破坏爱情在他们心目中的高尚性、纯洁性、恒久性和严肃性,进而形成一种只重个人体验、缺乏贞操观念、忽视爱情道德义务的即时行乐爱情观。同时他们也忽略人生的追求、理想、事业等,使他们的世界观、价值

观、人生观逐渐发生了扭曲,甚至人格的扭曲。

3、败坏校园和社会风气。不少恋爱的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公共道德,竟然在公众场合和异性亲热。不仅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纯洁和风气,更使一些原本安于学习的同学心理失去平衡。进而引发更多的恋爱行为,加重校风的下降。

4、致使恋爱者违法乱纪。在恋爱中越轨发生性行为,或因争风吃醋引发斗殴,或因恋爱对象受人伤害而报复他人,或因恋爱耽误了学习而舞弊等等,这些情况一旦发现,当事人都会受到严肃惩处,甚至会被开除学籍或绳之以法,并终止其成才进程,从而造成当事人的终生遗憾。个别大学生因为恋爱挫折还产生了强奸、自杀等恶劣行为。

5、对女性的生理伤害。一些女生在“ 性自由”思想的误导下心理发生严重扭曲,个别女生在“失身”后就走上堕落之路。而不少女生在发生性行为后往往生理会受到无法逆转的伤害,如怀孕、堕胎等。

6、导致一些经济问题。当代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具有消费性质,一些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富有的大学生为了维持“爱情的甜蜜”不断向父母要钱,结果大大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个别家庭无力满足其要求的大学生甚至走上盗窃、赌博、抢劫等歧途。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应对措施

爱情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了,可促使恋爱双方奋发向上,不断进步。否则容易使当事人沉溺其中,萎靡不振,影响正常的生活,甚至酿成悲剧,错误的婚恋观会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及家庭。

1、加强教育引导,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

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健康向上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大扫黄力度,净化社会大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特别是要借助网络这一有效载体,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强化自尊自爱自重和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充分发挥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特殊示范功能,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技巧和水平,与学校教育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把子女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2、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喜欢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浓厚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大学生也需要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使情感得到心灵交流。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活动,促使大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其感情在课余生活中彼此碰撞,既能增进友谊、培养能力,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都处于定型期。情绪不稳定,缺少直接的社会经验,对爱情的深刻内涵缺乏充分认识,所以恋爱成功率不高。应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使他们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正确方向,摆正爱情与学业的位臵。要认清爱情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大学阶段是学习科学文化、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若不讲学习观念,势必会在未来生存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其次,要引导大学生理智地看待失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失恋是获得的爱情又失去了,因而会使当事人产生特别强烈的挫折感,有的人因此陷入自己设的僵局。其实失去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当遭受爱情挫折后,要学会积极的防御方法缓解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平衡,学会分散转移注意力,以增强信心和勇气战胜失恋挫折,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成熟自我,完善自我。

4、加大性健康教育力度,建立健康性观念

高校开设性教育课,使大学生接受科学而系统的性教育。一是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爱的能力、把握爱的艺术,同时渗透进理性的因素,用恋爱生成的美好情感来净化灵魂,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二是以塑造健康的性心理教育为主线,使大学生能够自我化解矛盾,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三是强化以性伦理道德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婚前保持性纯洁的价值和意义,以提高自我约束力,以负责任的态度克制生理和情感的冲动,遵循崇高的性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四是要以培养性法制观念为手段,向大学生宣传和阐释两性关系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尤其是婚姻法和刑法中的相关内容,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减少和避免性犯罪,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大学生恋爱的自我调整对策

1、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大学生必须把学业放在第一位,恋爱服从学业,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为现代人所接受,如果大学生因恋爱影响了学业,影响的就是双方的学习与成才。这就需要用理智来控制感情的阀门,甚至有必要考虑暂停,只保持一般朋友关系,给彼此一个发展的空间,待将来双方思想成熟了再做考虑。大学生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爱情是美好的,但决非大学阶段的“必修课”。

2、理性对待恋爱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有的大学生恋人过于在乎自我的感受,陷入自我小天地里难以自拔。这样既荒废了学业,又疏远了同学、朋友,远离了集体生活。会逐渐因为缺乏新鲜的人和事物的注入而导致精神生活渐趋单调贫乏,爱情也终将面临困境。其实,和大家融洽相处,积极参与真挚友情的集体活动,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还有利于考察彼此的道德风貌。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3、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

找到并形成较科学合理作息方式,并落实自己的课余活动、爱好等。如参加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学习有目的。

4、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业、职业生涯

大学生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瞄准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除了专业的学习还可以制定一些实用的学习计划,例如考驾驶执照,拿职业资格证书,学好一门外语,假期的社会实践计划等等。

5、大学前两三年尽量不要谈恋爱

这个阶段正是一个大学生良性适应校园的关键时期,如果过早的谈恋爱则往往会出现对校园生活负性适应的后果。而一个在平时就有所追求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是可以与不良恋爱保持距离的。同时也能理智地处理可能出现的恋爱。

6、理智处理感情问题

如果恋爱来了无力避免,则要一如既往的保持合理的学习、生活、娱乐,不要被恋爱打破正常的生活学习模式。理智处理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培养彼此高尚、高雅的情感,发现彼此共同的地方,相互支持鼓励彼此的学业、未来发展等。使恋爱成为有益的活动,而不要影响自己和对方的人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焕梅、谢赛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31卷 第5期,2008年10月

篇3: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首先, 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特点来看, 可以分为恋爱过程简单化、恋爱中片面化、恋爱中浪漫化、恋爱中理想化四点。

1. 爱情过程简单化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我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变得快捷化, 有人戏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社会”。受生活快节奏的影响, 人们的社会活动也变得快捷简单化, 这其中也包括恋爱, 受其影响颇深的当代大学生就表现出恋爱过程简单化的特点。思想上再没有从前的“审时度势”, 男生对待恋爱不再羞涩, 遇到心仪的女孩, 他们会很快表达爱意, 追求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网络和通讯工具。而女孩也没有从前那么矜持, 只要感觉对了, 就可以开始恋情。

2. 恋爱中片面化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状态可以用“来去匆匆”来形容, 今天身边是这个人, 明天可能就换成了另一个, 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在谈恋爱之初考虑的就比较片面。有些恋情开始是因为彼此意外邂逅, 追求一时的刺激, 并不考虑家庭、社会、以及周围事物的影响, 追求的就是一时的感觉。有些恋情是因为大学空闲时间较多, 看见周围成双成对, 自己又不甘寂寞, 虚荣心作祟, 不考虑后果, 而盲目从众。有些恋情开始于同学介绍, 即使是自己不太喜欢, 碍于同学面子而被迫接受,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以上种种现状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 做事不计后果的不良心态。

3. 恋爱中浪漫化

拥有这个社会成年人的最显著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更多注重的是主观感情上的愉悦, 追求活在当下的快感, 片面注重感情的升温, 在校园里,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情人节男生捧着一大束玫瑰花送给女朋友或是男女朋友过生日大摆筵席, 精心准备, 而使对方得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 他们并不注重浪漫的本质结果。追求的是一时的心理满足感。对每段爱情的成功与否并不在意, 甚至认为激情才是最重要的, 恋爱和结婚根本是两码事。

4. 恋爱中理想化

当代大学生多为九零后, 人们都说90后是一个“造星”的时代。什么这个“校花”那个“校草”等。媒体也以校园题材为蓝本, 刻画出许多帅哥配美女、高富帅配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而受媒体文化较深的当代大学生也会以某些蓝本的人物为目标。想象着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以及即将发生的完美恋情, 而事实就是事实, 没有那么多的“高富帅”, 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灰姑娘”。一直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模式去进行交往, 一旦发现实际与理想不符, 恋爱就即将宣告失败。而已经为将来作打算的情侣, 虽然恋爱目的和考虑因素都想到了, 但是又往往把未来规划的过于美好, 这种美好一但遭遇过于残酷的现实, 结果也很有可能告吹。

二.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来看, 存在恋爱的排他性、冲动性、波动性和幻想性。

从恋爱的排他性来看, 当代大学生一旦坠入爱河, 身边的朋友就会迅速减少, 大部分时间与恋人呆在一起, 一起上课, 一起吃饭, 一起学习, 甚至因此而脱离集体。而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多数男生会禁止自己的女朋友与其他男孩子正常往来, 更有甚者, 不允许自己的女朋友与其他男生说话, 而对于恋爱中的女生, 她们会变得多疑, 检查男朋友手机, 对男朋友的男性朋友也表示不信任。而为了维系关系, 双方给彼此砌起了一堵“高高的墙”这堵墙把双方的一切社会正常交往排斥在了“墙外”。实际上这是一种很不成熟更不自信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冲动型主要表现在“性”方面。许多大学生认为除了思想层面的默契, “性”的方面也要和谐, 所以他们过早的性生活, 建立起一种类似婚姻的恋爱关系, 而这种关系使双方在彼此面前如同白纸, 失去了恋爱的神秘感, 最后彼此厌倦, 结果分开。这给彼此的身心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更有大学生天真的觉得恋爱至上, 喜欢一个人就要付出自己的一切, 只有“性”才是维系爱情的根本, 因此在热恋期发生冲动的越轨行为。

恋爱的波动性指的是恋爱期的男女在思想上会发生一定的波动, 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受着过分的宠爱, 性格自然也变得过分个性和骄傲。在遇到问题时, 多数喜欢自己解决, 不喜欢听取他人意见, 一旦与他人发生冲突, 会变得格外冲动易怒。而恋爱的波动性会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热恋中的男女, 上午还是吵架冷战, 下午就变得如胶似漆。其情绪也是大起大落, 长此以往, 不仅耽误学业, 还会严重的影响身心健康。

总结

当代大学生处于后青春期时期, 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 但是心理上还比较幼稚。往往思想无法控制行动, 或是想得多, 做的少。因此在恋爱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正常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动态, 对由于恋爱而使得思想、生活、人际等各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学生, 更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恋爱, 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1]贺淑曼, 《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希廷, 《大学生心理将康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男友恋爱心理隐患测试

在爱情中,你的男友会有下面哪种表现?

A.他是个绝对自我的人

B.他凡事好琢磨,疑心重

C.不太容易动情

D.爱将女友与别的女人相比

测试结果:

A.这种男人把寻找的恋人是否对自己的“前途“有利作为牢不可破的唯一条件。他要求女友能把“优势“时常体现出来并给他带来某种好处。一旦他的期望值没有达到或没有达到的可能,便会怒火中烧,甚至觉得你有负于他。

B.这种男人通常表现为富于联想和多疑。一般把爱情看得很重,但理解狭隘,对恋人的举动非常敏感。一旦女友做出了他不能理解或不高兴的事,便会“浮想联翩”,生搬硬套地找出你和他不同心的证据。

C.这种男人评价、对待女友时,没有同情心,不是设身处地地给予评价和理解。特别是当女友身处困境需要感情移入地对待她时,却退缩或置之不理。他只能和你共欢乐而不能和你共患难。

D.这种男人经常把他的长处与女友的短处相比,或以女友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相比。这种男人在开始和你交往时,能很快发现你的优点并十分欣赏,你们的感情也会直线升温。但如果他发现你身上的优点原是那么不起眼时,对你就会冷漠,而这种冷漠,又常常使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成为一种诱惑,使你愈感神秘。

责编/昕蓉

篇5:广告心理学结课报告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从广告产生到现在,广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广告心理研究是广告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广告心理的研究,可以是广告达到更加好的效果,从而带来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公益广告需要的社会效应还是商业广告的经济利益。

广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广告对于潜在消费者的作用和普遍意义上的购买决策的动机。常被视为研究广告效果提升的市场调研的一个分支领域。广告心理学就是广告中广告与消费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它旨在说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有关广告内容(如产品或服务)心理倾向或品牌态度的影响而并非是购买行为。

广告心理学应主要研究以下八个方面内容:

第一,研究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销售产品,但实质上是要先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因为消费者在受到广告影响后猜才可能采取购买行动。但有时消费者在受到广告的影响之后并没有采取购买行动。因此,广告心理学要研究在广告的刺激下,在这种刺激引起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之前,消费者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从而对以后的广告进行改进,已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但要使广告“说什么”有的放矢,这就要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敏感,哪些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哪些问题会使得他们置若罔闻。从而确定广告的创作方向。在广告诉求过程中除了研究“说什么”,还要研究“如何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广告心理学在研究“说什么”背后的规律的同时,也探讨“如何说”以及“由谁来说”等相关问题的基本心理原则。例如:现在很多的知名品牌的代言人都是影视明星,他们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选取偶像派或实力派来做代言人从而吸引顾客,虽然只是一个“由谁来说”的问题,但是只有选对代言人才会给自己带来高的利益,就如森马服装,它抓住了一个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果断的更换代言人,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对于一个企业,代言人的选择与企业的兴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研究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规律。人们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是从认识外界事物开始的。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从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开始的。所以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过程是广告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对广告的注意、感觉、知觉、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内容。广告是用来广泛传播信息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只是注意还远远不够,让消费者理解、记住广告才是广告的目的。这就需要广告的设计人员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广告。第四,广告媒体接触心理。广告信息是借助于媒体送达消费者的,广告信息能否有效地送达消费者不仅取决于广告本身,还取决于媒体和媒体内容的吸引力。于是了解媒体的心理特性,了解消费者接触媒体的意图、目的以及心理活动,比较各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差异等,也成为广告心理学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就像现在的那无处不在的广告一样,不同类型的广告都有它的特点。

第五,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广告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语言(解说词或文案)、画面(图像和插图)和音响。一般平面广告包括标题、副标题、小标题、图面和正文等。画面包括构图和色彩,构图中又有人物、景物和商品之分。音响包括音响效果、音乐。一则广告作品的构成要素有很多。

广告效果的产生是广告各个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不同的构成要素在广告中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同,对广告效果做出的贡献也可能不一样。因此,探讨各种广告构成要素的作用及其运用原则,是广告心理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领域。

第六,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包含着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广告活动究竟产生了哪些效果,对消费者产生了哪些影响,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另一个是研究广告效力测定的方法和技术。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广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检验和发展广告理论观点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七,消费者的心理差异。广告通常对特定的消费者进行宣传,不同的商品都有它特定的消费群体,研究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心理有怎样的需求及与其他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有何不同,这些都是需要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

第八,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广告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但是消费者如何看待广告也会影响广告活动以及广告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广告业的发展,人们对广告的看法、意见、态度和处理广告的方式方法也会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广告心理学家密切关注和及时了解这方面的。

“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统一润滑油

统一润滑油借伊拉克战争之机异军突起,不仅搅动了中国润滑油市场,还直接将统一润滑油品牌由过去的工业品市场推到大众消费品市场前沿,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飞速发展。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整个世界为之一震。次日,统一润滑油“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广告亮相中央电视台,用词巧妙,耐人寻味,表达了统一润滑油甚至是全体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心声,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

也许,在战争的背景下,在众多呼吁和平的声音中,作为润滑油市场上势单力薄的民营企业,统一润滑油这一借势发起的广告活动不可能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搅动了中国的整个润滑油市场,成为国内润滑油全面竞争的导火索。它不仅开石化产品在大众媒体上大投广告的先河,还直接将统一润滑油这个品牌从工业品市场推向大众消费品市场,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飞速发展。

当然,在统一这次崛起的背后,统一润滑油对国内市场的长期观察与分析,统一润滑油的产品结构改组,以满足国内对润滑油高端产品的需求。这些都为统一润滑油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但是,“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统一润滑油”这一句合乎社会心理需求的广告语,是统一润滑油崛起的关键,就像中药一样,越好的中药越需要药引,“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统一润滑油”就是那必不可少的药引。

“封杀王老吉”,乍看上去好像是针对王老吉,试图整垮王老吉。但是,这却恰恰相反。在汶川大地震期间,CCTV赈灾捐款晚会上,加多宝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捐了一个亿,并且加多宝集团并不是特别赚钱,他的大部分钱都用在了渠道建设和推广上。俗话说“善有善报”,随后一篇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尤为火爆,帖子中写道“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个亿,真的太狠了,网友一致认为:不能再让王老吉的凉茶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的凉茶,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就收王老吉!支持国货,以后我就喝王老吉了,然后王老吉的凉茶不够卖!让他们急去吧!”

篇6: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精华总结】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给我的启示

姓名:张子彪

学号:110113010006

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

篇7:仝倩 人际关系心理学结课作业

《人际关系心理学》结课作业

班级:金融08—2班姓名:仝倩学号:22080770

得分:批改人:

1、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的需求有什么关系?

答:(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本能需求。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2、请结合自身情况,举例说明人格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答:人格常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内外向为例,一般来说,外向者比内向者更能表现出交往的意愿和行动,在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坦率、大方;内向者虽然表现的不是善于交往,但并非都是不愿与人交往。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爱好之一就是交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而如果想交到更多的朋友,自己则必须有一个好的人格,只有这样别人才能愿意和你交朋友。我以前有个比较好的朋友,但是她的脾气比较古怪,班级里的同学多不愿意和她处朋友,不久我忍受不了她百变性格,所以就分开了。所以说人格特征对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心理健康有何意义?

答:(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和人性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丰富我们的社会角色,同时改善我们性格中缺陷。

(2)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类带来安全感与归属感。我曾深刻体会这句话含义,今年8月份我生病住院,在我最脆弱是我的朋友给我带来了欢乐让我的心沉静了下来。其实自己交的朋友在关键时刻总能让自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些心理问题有治疗作用。

4、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的成功有什么关系?

答: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成功打下基础。人际关系是心理发展的土壤,人的发展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的交往使我们真正成了人。人际交往是了解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

和不同的人交往,我们开阔视野,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更了解自己,为自己成功打下基础。

5、人际交往应遵循什么原则?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则什么? 答:(1)诚信原则

(2)平等、尊重原则

(3)交换原则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5)情绪控制原则

(6)宽容原则

(7)适度原则

我认为诚信原则最重要,真诚交往带给双方的是对彼此行为的预见性。通过真诚的交往,彼此深刻了解为交往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人常常失信于人,必然会引起人的反感、厌恶,阻碍正常交往。惟有真诚的态度才有助于交往的有致进行,它能够给人提供一个良好安全自由的氛围,使双方可以放心大胆交往。

6、有效建立自己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有哪些?

答:(1)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所以说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体态、神情。

(2)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3)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在其早期名著《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也根据大量来自实际生活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卡内基总结出来的这些技巧并不难。因为,想到我们每认识一个人就等于多打开了一扇人类世界的窗户,那我们就不难做到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对别人有真诚的微笑;如果我们懂得别人需要有自我显示的机会,我们就能耐心做一个听者,并鼓励和支持人们表现自己;如果我们知道了人需要别人承认他们的价值,我们就可能处处注意对人们的自我价值起支持作用。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些我们自己也同样需要。

7、提高人格魅力的技巧有哪些?

答:(1)充分开发自身资源。

(2)合理地接近他人,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3)管理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4)人际魅力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8、在人际关系中,采取哪些积极措施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人际关系冲突的产生?

答:(1)相信一切人际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2)客观地了解人际冲突的原因;

(3)具体地描述人际冲突;

(4)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人际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5)提出可能的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

(6)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7)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8)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同时应坚持避免人际冲突的原则。包括:第一,尽量避免争论。第二,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第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四,学会批评。

9、请举例说明成见和偏见这两种人际肿瘤,并说明如何防治? 答:人的成见之所以会形成,不仅仅是印刻认知造成,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这个环境包括了我们成长的家庭、生活的团体及社会所依据的规范,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累积的知识经验库,帮助我们能在复杂的生活事物中做抉择、应对、分类,而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以。但是,如果我们既有的知识、经验在不断地累积到了某一种程度而形成了成见,与客观的事件、环境有所冲突的话,那么它就形成了一种“偏见”。

所谓偏见就是指一个用“偏”、“狭”的看法来看人及事物,有以偏概全的效应,比如“瞎子摸象”的故事所展现给大家的状况。比如一些无业的年轻人,相貌长得也不怎么样,但是却在几年之间周旋在数个女人之间,吃香的,喝辣的,这些女人还供他挥霍。理由是因为他们有一部豪华的汽车,身穿笔挺的西装,再加上有一个会说话的嘴巴。从外表看来他真的是“有点金钱”,但事实上却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连车子都是每月租来的。这就是外表使人眼花的偏见造成的后果。

10、应该如何处理号宿舍人之间的关系?

答:(1)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友谊。我们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当缘份把你我他相聚到一个小小的寝室,彼此成为舍友的时候,我们就如同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了。在共同生活的四年时间里,如果你不尊重对方,对方也不会尊重你。一定要记住尊重每一个舍友,包括尊重他们的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真诚地理解他们、接纳他们。

(2)宽容

(3)互助

(4)真诚。不要无味地猜疑舍友,在生活中有什么疑问应该真诚地提出来,说话时注意自己说话的内容是否真实;态度是否诚恳认真,是否能让人体会到你是真心为别人好;情感上表现出关怀与重视。下面是一些具体操作的建议。

(1)统一作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宽容和理解

(2)不搞“小团体”

(3)不触犯舍友的隐私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多交流

(6)赞美舍友

在集体中相处,如果你以个人的利益为重点,那么会很容易被集

篇8:大学生问题恋爱心理探析

一、问题恋爱观的问题透视

只有通过透视当代大学生的问题恋爱观, 分析它们的各自特点, 才能对症下药。通过对大专院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我们发现大学生恋爱现象很普遍, 而他们在恋爱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很普遍。根据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大学生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恋爱观:

精神寄托型: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精力充沛, 而心理与生理发展又很不同步;他们既有极强的创新精神与社会参与性, 与此同时, 他们又会遇到其他社会群体未曾遇到的特有压力与挑战。大学生升入大学, 意味着离开熟悉的高中生活, 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他们要面临人际交往、自主生活与有别于高中的学习与经常性的考试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压力往往引起大学生情绪方面的转变, 这一代大学生大都属于独生子女, 孤独感与挫折感促使他们寻求精神寄托, 恋爱行为则成为他们逃脱现实, 聊以慰藉的主要方式。持此恋爱观的大学生, 不能正视恋爱双方的责任, 往往呈现出寻求庇护要强于给予责任、完全依赖强于自强自立的现象。所以一遇到风吹草动, 视恋爱为生命与生活唯一精神支柱的双方会感到无助与盲目。

一厢情愿型:持这一类型恋爱观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他 (她) 们往往处于单相思的状态中。他 (她) 们在恋爱过程中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 或者说对对方有种错觉, 它之所以被称为问题恋爱观, 是因为这是一种畸形的恋爱观, 他 (她) 们会为这样一种无果的恋爱观付出惨重的代价, 结局往往很受伤害, 因为持这种恋爱观的大学生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处于失恋状态, 对方可能盲然无知或者根本就无动于衷。长此以往, 一方面他 (她) 们会有极强的挫折感, 会产生极度自卑和迷茫心理、消沉心理, 而导致轻生和绝望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 他 (她) 们则会因为遭到拒绝而心存怨恨, 产生极强的报复心理, 给自己与他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甚至于会做出极具破坏力的畸形行为, 这是最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恋爱观。

放纵情欲型:持这一类型恋爱观的大学生对爱情最不负责任, 对感情伤害最严重。这种恋爱观之所以也成为问题恋爱观, 是由于它的恋爱动机不端正。他 (她) 们谈恋爱不是出于感情需要, 不是出于对美好爱情本身的向往, 而是出于自身的欲望需要。这类问题恋爱观成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原因是部分大学生受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影响, 从而在恋爱观上表现为极端的自私自利心理与猎奇心理。另外一种则是由于受到爱情创伤, 反而以极端行为报复爱情, 自暴自弃, 致使沉湎于享乐与刺激之中而麻醉自己。他 (她) 们一边放纵自己的欲望, 一边给对方造成不尽的伤害。

有利所图型:持有这类恋爱观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为“当代的陈世美”, 他 (她) 们之所以谈恋爱是因为有利可图, 他 (她) 们之所以见异思迁是因为有了更大的利益满足。这种恋爱观之所以成为问题恋爱观是因为它的功利性。这种恋爱观过分强调恋爱行为的目的性, 其中没有给予爱情应有的尊重, 而将爱情异化, 爱情成为一方达成某种目的与利益的工具、媒介与砝码。这类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具有鲜明的工具理性特征, 都是为了爱情之外的目的而将爱情本身俘虏。比如说, 为了好的毕业去向, 为了一个好的工作, 他 (她) 们会过多地关注恋爱对象的家庭因素、社会背景因素, 所以会出现以牺牲爱情来达到个人目的, 以浼灭人格来换取个人利益。所以, 他 (她) 们会不顾及双方的感情基础, 会因利欲熏心而无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功利与个人私己目的, 会付出双方的爱情代价, 而且自身的幸福代价就更为惨重。

随波逐流型:持有这类恋爱观的大学生实际上是对爱情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与体验, 仅仅是随大流, 自己对于爱情本质、意义与目的并没有明确的把握。这种恋爱观之所以成为问题恋爱观是因为它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这种恋爱观的成因同样表现为多样化, 或者因为虚荣心理在作祟, 或者因为从众心理在作用。这一类大学生在恋爱行为的互动中表现为等待和期盼, 他 (她) 们没有明确的择偶标准与目的, 因为众人的恋爱行为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催化剂, 促使自身成为恋爱大军中的一员, 所以往往缺乏选择性与主动性, 被动迁就成了恋爱中的主旋律。持这种恋爱观的大学生们, 他们会在盲目跟风与互相攀比中白白浪费他 (她) 们的青春, 在其不知不觉中失去一切对于美好事物的选择机会。

恋爱恐惧型:持有这类恋爱观的大学生实际上是对爱情怀有某种恐惧心理, 他 (她) 们在青春期阶段的异性排斥感带到了大学期间, 他 (她) 们既需要恋爱体验, 又惧怕与异性接触。这类恋爱观之所以成为问题恋爱观是因为它的无知与无助。首先, 他 (她) 们对于异性不够了解, 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有同样的感情需要, 不知道自己的感情表达会不会收到意想的效果。其次, 他 (她) 们对于爱情不够了解, 不知道爱情为何物, 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与责任, 继而畏缩不前。再次, 他 (她) 们或许曾经拥有过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经历, 致使他 (她) 们对于恋爱、婚姻失去了信心, 不敢再次踏进, 这实际上是一种晕轮效应在作祟。另外, 也有可能自身缺乏恋爱技巧, 不知如何与异性正常接触, 更别说恋爱接触了。对于异性的向往与排斥是同时出现在这类大学生的恋爱观中, 所以他 (她) 们会很痛苦, 很压抑, 容易作出极端的言行来, 而实际上他 (她) 们的本质与恋爱观可能并不坏, 只是需要调整与引导。

虚拟网恋型:持有这类恋爱观的大学生由于对现实的恋爱观缺乏信心, 他 (她) 们会利用网络系统的封闭性与虚拟性, 最终步入网恋的行列之中。目前, 身陷网恋之中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然而这种恋爱观并不值得提倡, 因为它最容易将人导入歧途。这类恋爱观之所以成为问题恋爱观是因为它的虚拟性与逃避性。究其原因, 部分大学生或者由于好奇心理作怪, 可能已拥有现实恋爱行为, 却仍然要尝试网恋。或者由于他 (她) 们性格内向、孤僻与自卑,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与人相处, 受到了某种挫折, 而转入网络中与陌生人建立起一种完全虚拟的恋爱行为。网恋危害很大, 因为虚拟的对方往往掩盖与模糊了性别、个性与社会因素的具体差别。长此以往, 持有这类恋爱观的大学生可能对整个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从而完全投入到虚拟社会中, 最终失去人的社会性。

二、树立积极的理性恋爱观

上述各类问题恋爱观在当代大学生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在一些人那里存在, 并发挥着作用, 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正常恋爱观的树立, 从而导致他 (她) 们对于学习、工作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挫败与无助。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如果持有那些不正当的不理性的问题恋爱观的话, 会产生如下一些现象:恋爱的盲目化、恋爱的挫折感、恋爱的私欲性、恋爱的虚幻化、恋爱的被动性、恋爱的无助性、恋爱的畸形化。我们必须本着因人制宜, 以人为本, 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的方针去积极地解决与应对, 绝不可掉以轻心, 听之任之。

1、端正恋爱态度

哪个少男不钟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精神追求, 恋爱是大学生人生当中的最为重要的情感体验之一, 所以我们不能打击压制, 过去坚持“三不”方针, 现在我们则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恋爱观必须是理性的恋爱观。恋爱是充满激情的, 但是却不能完全以激情代替理智。爱是一种权利, 同时爱是相互的双方面的事情, 爱同时又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它需要双方的共同理解, 共同采取积极行动去把握。理性的恋爱观还体现在要正确处理好学业与恋爱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的学生身份就决定了学习是第一位的, 不能因为爱情而耽误了学业。

2、培育恋爱心理。

大学生在校期间, 由于持有上述某一类问题恋爱观,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甚至于产生心理疾病都是有可能的。他 (她) 们既难于启齿, 又渴望帮助。这种无助状态最需要高校教师站出来, 通过讲座、咨询与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 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通与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大学生德育课在新时期都承担着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理性的恋爱心理的重要作用。卢梭认为“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 就是免除秘密。”罗素也认为:“性道德只能为那些懂得这个问题的人所接受, 它的感染力决不能依赖于无知。”通过大量的性道德、性健康教育, 可以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的性心理。既可帮助那些持有恋爱恐惧型的人拥有恋爱信心, 又可帮助持有放纵情欲型、有利所图型的人纠正利欲心理。建立正常的两性交往, 树立理性的恋爱心理。

3、规范恋爱行为。

有一些问题恋爱观是可以通过说服教育以及咨询座谈的形式加以矫正与引导, 但是另有一些问题恋爱观, 比如放纵情欲型、有利所图型、随波逐流型、虚拟网恋型却是顽固不化的, 需要学校采取一些强力措施, 予以坚决控制的, 进而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为此, 学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与规则, 做到有章可循, 对恋爱中出现的不道德、不文明与不负责任的问题恋爱观及其所指导的恋爱行为进行打击与制止, 对于其中违反规定者则坚决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从而达到进一步规范与净化恋爱环境与恋爱行为的作用。

摘要: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常见心理问题, 究其原因是大量非理性问题恋爱观的存在, 这些问题恋爱观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着消极影响。问题恋爱观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与特点:有精神寄托型、一厢情愿型、放纵情欲型、有利所图型、随波逐流型、恋爱恐惧型、虚拟网恋型。通过梳理这些问题恋爱观, 可以透视出大学生存在的非常恋爱心理, 从而解析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无助、无知, 最终寻求问题恋爱观解决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问题恋爱观,原因,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武汉问题少年教育学校下一篇:迷茫的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