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捉迷藏游戏

2024-04-09

玩捉迷藏游戏(通用18篇)

篇1:玩捉迷藏游戏

今天,我和几个好朋友玩捉迷藏。猜过拳后,决定小明来捉人。

开始了,我藏来藏去决定藏在床底下,一分钟过去了……突然,有人进来说:“不用躲了,其他人都已经被我捉到了。”起初我还相信他的话,可想了想决定不出去。后来,我听见那个人的脚步声越来越小。他走了,我松了一口气。

已经晚上了,我想:已经晚上了,肯定是回家了,没告诉我。

我一出去,就被捉住了,所以输了。

篇2:玩捉迷藏游戏

星期天的下午,春光明媚,万里无云,小华做完作业约了几个同学去公园玩捉迷藏。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白的、还有紫的……好漂亮啊!小草也发芽了,绿油油的一片,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公园里的小树也都披上了绿装,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一会同学们都到齐了,大家一致同意先由小华来捉,她们藏。大家先用红领巾把小华的眼睛蒙起来,然后大家开始躲。有的躲在大树后,有的躲在石头后面。小华一会跑到这边摸摸,一会又跑到那边摸摸,看着她没有头绪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过了好一会,小华才找到了一位同学,然后又继续去找下一位同学。她们笑啊,闹啊,公园里到处弥漫着她们的欢笑声。

篇3:玩捉迷藏

你可千万别小看她们, 她们跑步的速度可快了, 一眨眼的功夫, 她们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但是, 我可不怕她们。因为, 我可以听到她们的脚步声。我东张西望, 终于发现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 没有风为什么草在动呢?我心想:一定有人藏在草丛中。我轻轻地走过去, 发现她们居然都藏在草丛里, 一下子就被我找到了。

我开心极了, 捉迷藏游戏真好玩。

篇4:动物玩转“捉迷藏”

藏身游戏大挑战

游戏规则:鉴于小编已把图搬上杂志,哥迷们要尽快找出藏在其中的动物玩家(须在0.1秒内),否则被视为挑战失败!

各位需自行掌握时间并自我监督,做好准备,游戏开始!

配【图1】—【图7】。

玩家宣言

1号玩家:最高调的玩法是,不用藏就能达到“藏”的效果。——伊比利山猫的挑战宣言

2号玩家:我是一只蛙,一只不想让你看见的蛙。

3号玩家:相信我,“大块头”照样可以藏得很好!

4号玩家:仔细看看,里面除了岩石,还有我。——爱捉迷藏的松鼠

5号玩家:找找看,谁是卧底?

6号玩家:你认出我来了,但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对吗?——猫头鹰

7号玩家:作为一只角蜥,最重要的就是低调!

(以上图、图说用一种效果展示,以下部分图文需结合,与前者效果有所区别。)

怎么样,够神奇吧?有没有对这些玩家的藏身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想不想立马拜它们为师?

淡定,淡定!听我说,其实大家不必着急膜拜它们,一批“职业玩家”已经纷纷表示,既然大家是朋友,给各位讲讲身边的故事,分享一下自家苦心研究的“藏身术”,倒也无妨!

第2-3页。

【小标题】那些“藏身”的故事

“绿地毯”上的日子

嗨!我是矛翠蛱蝶的幼虫。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刚才又有两只鹦鹉丝毫没发现我的存在,从我身边“飘”过去了。

当时,它俩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聊了好久,不停地抱怨找不到食物,却不知自己得眼皮底下就有我这只体态康健的大青虫呢!不过这也难怪,我藏身的本事绝对是一流水平。看到你身边的这片芒果树叶了吧?我平时就喜欢在叶脉处趴着!

由于我的身体和身下的“绿地毯”几乎无色差,所以藏在这里,安全系数非常高,不会像其他毛毛虫那样,整日提心吊胆地怕被敌人吃掉!

现在,我只盼望自己可以吃得胖嘟嘟的,顺顺利利地变成一只身着碧衣的美丽蝴蝶!

——摘自《玩家日记》(作者:矛翠蛱蝶)

配【图8】矛翠蛱蝶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它的毛毛虫非常善于伪装。

对白:就是要这么“逆天”!

会“隐身”的蜘蛛

和长纺树皮蜘蛛玩捉迷藏,你肯定会输!它们穿着枯黄色的外衣,不喜欢凑热闹,每天只愿趴在树干上做安安静静地做一只成熟、稳重的气质型蜘蛛。

假如身边有蜥蜴或蟾蜍出现,它们会一动不动,等敌人错过“机缘”,渐行渐远。

假如身边有蚊子之类的昆虫,没认出它们,不小心“送货上门”,它们会毫不客气,快速袭击,把猎物收入囊中!

事实证明,这种生活方式很适合它们,不但不易被敌人发现,还能方便捕到美食。

大家现在记住它们的模样了吗?那就来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和它们来一场约会吧!

配【图9】嘘——我就喜欢藏在这里,一般人我不告诉它!

沙漠超级玩家——埃及夜鹰

埃及夜鹰生活在沙漠地带,每天晨昏时段,忙着捕捉各类昆虫。等到白天烈日炎炎时呢?当然是趴在沙子上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

有人说,这太危险了!

怎么会呢?埃及夜鹰绝对有在沙漠上“打地铺”的条件,它们的衣服和身边的沙土地几乎同色,就算有人走到附近也认不出来。

埃及夜鹰的确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它们从来不做巢,就爱在光秃秃的地面上大大方方地睡。甚至到了繁殖后代时也是如此,由于夜鹰的蛋壳上有类似斑纹的“涂鸦”效果,鹰妈妈们不必为此东躲西藏,会直接把它们产在沙地上,小心孵化即可!

配【图10】成年埃及夜鹰体长为35~38厘米,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以及亚洲西南部,通常在低空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猎食。

草原“CS大战”

“是不是只玩捉迷藏不够刺激,捻角羚非要拉上它的死对头花豹,搭配一场‘真人CS’才过瘾?”

对于这样的疑问,捻角羚打算亲自出来解释。

“我没那么贪玩,也不会傻到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当时我正在一条河边河水,谁知远处竟埋伏着一只花豹。它躲在一堆草丛后面,身上的衣服和草融合在一起,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多亏我早有警惕,及时发现了,便赶紧撤离!

对方还是跟上来了,我跑它追,累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接着,我发现身旁有一处高高的草丛,便赶紧躲了进去!花豹随后朝这边追来了,但它在附近迷茫了很久,也没发现我。

嘿嘿,它该不是怀疑我插上翅膀飞走了吧!

配【图11】动物每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些生存机会。

第4-5页

【小标题】玩家攻略大放送

金牌玩家——蛇

俺认为,捉迷藏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致胜的根本就在于一定要让自己和“背景”保持一致!在俺们动物界,这种藏法很普遍。比如俺就喜欢穿的和森林里的草丛、苔藓一个颜色。刺猬大哥和松鼠小弟身上穿的褐色外衣,也是为了和身边的树干、土壤保持颜色一致;另外,海洋里的鲨鱼和海豚,它们身披浅蓝色斗篷,穿银白色肚兜的办法也很巧妙,那样在海里游泳时,别人不论从上面还是下面看,它们和周边环境的颜色都很接近!

配【图12】这是一条睫毛蝮蛇,你还能认它出来吗?

创意玩家——透翅蝶

我喜欢“以不变应万变”,穿一身透明的“隐身衣”,效果很不错哦!不论我飞到花上、树叶上,还是屋檐上,看起来都没有违和感!你们认识的虾虎鱼、葵虾,走的都是我这种路线!

配【图13】对白:“隐形衣”的效果,很不错吧!

“组队”玩家——斑马

如果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就要学会团结合作!

就拿我们斑马来说,虽然大家长着看起来并不隐蔽的黑白条纹,但如果大家在草原上集体活动时,这些条纹变会连成一片,就会产生一种不协调感,甚至让我们的敌人头痛无比:“晕,这些家伙究竟在向哪个方向移动啊?”

而这时,大家早已逃之夭夭。

很多鱼类也掌握了这种方法,尽管身上的色彩看上去显眼,但群体游动时,这些彩色条纹便互相混合,往往令捕食者们头晕目眩!

配【图14】对白:别慌,保持行动一致!

对白:放心,对面的敌人已经被咱们搞晕了!

钻石级玩家——雷鸟

我补充一点:要想成为一名超级玩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好能像变色龙老弟和章鱼哥那样,可以根据周边环境的不同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 当然,这需要皮肤色素细胞的全力“配合”。老实说,此法太难也太麻烦。相比之下,我倒更欣赏自己的做法。

我每年会换好几次装,春天时,我穿栗棕色带横斑的衣服;夏天时,我会把衣服换成黑褐色,到了秋天,植被便枯黄了,我又换成黄栗色,冬天呢?当然是和大地的银装一致啦!你们说,这样我是不是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呀?

配【图15】【图16】【图17】为了保护自己,雷鸟常给自己换新衣。

配【图18】对白:和我玩捉迷藏,你们弱爆了!

现在,各位服气了吧?你们不得不承认,动物们玩起“捉迷藏”来,那叫一个在行!说到底,这些办法都是为了隐藏自己,不让别人发现。其实,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有一些聪明的动物想出了别的技巧。有趣的是,它们不爱捉迷藏,倒喜欢另外一种玩法,那就是Cosplay!

你们想玩吗?那咱就和它们约好,下期不见不散!

【资料框】动物怎样为自己“涂色”

这取决于动物们的生理结构,它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保护色。

有些动物体内含有色素细胞,不同的色素会使动物产生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色素发生变化时,动物的体色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还有些动物通过身体上细微的结构产生某种颜色。这些结构如同一面多棱镜,会通过折射和散射自然光而产生某种混合色。比如北极熊的皮肤本身是黑色,但显示的却是白色。这是由于它的毛发是半透明的,当阳光照到毛发上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形成干扰,让北极熊的毛色看上去是白色。

篇5:玩捉迷藏

这一天,熊熊邀请她的伙伴们:兔兔、猫猫、狗狗、鸭鸭、龟龟、牛牛和马马来到糖果小屋。大家参观完糖果小屋后,熊熊提议玩躲猫猫的游戏,大家都很赞成。猫猫说她要当找人的,可牛牛立刻反对:“哎呀!猫猫,躲猫猫、躲猫猫,那猫猫你肯定要躲起来嘛!算了算了,还是我来当找人的吧!”说完,她就抱起一个大大的沙发垫,趴在沙发上数起数来。熊熊和伙伴们一看,赶紧各自找地方躲了起来。

“1、2、3、4……50。”牛牛数着。

“好!时间到!”熊妈妈帮着熊熊她们喊“台词”,牛牛急忙开始找了起来。不得不承认,牛牛找人的水平真的很高,不到十分钟,她就把所有的伙伴们都找了出来,但唯独没找到熊熊。伙伴们开始讨论了。

牛牛说:“鸭鸭和兔兔分别在两个麻袋里;猫猫用被子裹着自己;龟龟跑到沙发下边;马马在洗衣机与水池中间。”

“熊熊会到哪儿呢?”龟龟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

“肯定在一个很隐秘的地方。”鸭鸭说。

“不会是隐形了吧?”兔兔一边做动作一边问。

“别胡思乱想了!”猫猫警告兔兔。

篇6:玩捉迷藏作文

我与小伙伴们约好在此玩捉迷藏的游戏,却迟迟不见伙伴们的踪影。过了许久,一位体格健硕的少年走了过来,远看像一棵挺拔的树。噢,原来是人称“游戏王”的“老蔡”。橙色的上衣紧贴在他的身上,下身着一条同色系的运动裤,在公园里显得格外耀眼。不一会儿,另一个人缓缓走来,扑闪着一双“卡姿兰”大眼睛朝我们挥手:“嗨!”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吴坑”。喏!又一个人前来报到,用我的脚趾头都能猜着,准是“周老三”来也!他那硕大的肚子随着走动的步伐有节奏地上下抖动,令人看了觉得十分滑稽。他倒一点也不在意,还时不时地原地转圈,似乎在向我们强调他是个灵活的胖子,真是不得不佩服他那强大的心理素质。

人员已集结完毕。我简单地介绍了游戏规则,小伙伴们跃跃欲试,都想在这场游戏中大显神通。我们通过投票选中了“吴坑”作为“猎人”,只见他气定神闲地面向墙角,双手紧紧地捂住双眼,嘴里数着:“1、2、3……”我们四处逃窜,寻找藏身之所。“老蔡”一个箭步越进了茂密的草丛,蹲着身子,警惕地注视着草丛外的动静,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擒个正着;“周老三”却在此刻慌了神,因为他身上的“五花肉”完美地暴露了他的“吨位”,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见他屈膝半蹲,逐渐发力,猛地一跃,跳上了一个用箱子堆成的死角,死死地巴着箱顶不放。至于我嘛,嘿嘿!当然是机智地蹲在“吴坑”身旁的“口”字形石坑啦!都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不禁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地聪慧。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只见“吴坑”刚睁开眼,便瞧见了在石坑里暗暗自喜的我,我顿感生无可恋,无可奈何地走出了“庇护所”。

“吴坑”前脚刚抓住我,后脚便迈进了“老蔡”的“栖身地”。“老蔡”屏气凝神,安静得连一片叶子落下的声音都听得见,但还是被那火眼金睛的“吴坑”看出了破绽――“老蔡”的衣服颜色太过招摇,从而暴露了他的藏身之处。“老蔡”一边懊恼,一边和我“团聚”。

篇7:玩捉迷藏作文

由我开始先躲,我四周环视了一下,又思考了一下,我可以躲在哪里呢?门后面,可是我经常躲在那里,不是很容易被找到吗?于是,我向其它地方走去。忽然,眼前一亮我可以躲在被子里啊,不过,我又思考了一下,躲在被子里太过明显,我灵机一动把一些枕头放进被子里故弄玄虚,让他们找不到。这时我的视线转移到了电瓶车旁,那里有一堆黑色坯布,正好我的衣服也是黑色的,心想:躲在那里应该十分安全吧。

一会儿,他们开始来了个地毯式搜查,把屋子里所有能藏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就是没有我的身影,于是他们大喊:“我们认输了,你快出来吧!”我才不吃这套呢,就是不从我的“藏身处”出来。他们没办法又东找西瞧可是一直没发现我,突然他们摸到了我身上的黑色坯布,此时,我心里好像有只兔子在乱跳,就在这一刹那他们居然没察觉到我,向别处找去了。

篇8:玩捉迷藏游戏

从某种意义而言, 分析他人的心理进而预测他人的行为, 属于对他人进行的“有意图的分析方式”。哲学家丹尼尔·登纳特把这种“有意图的分析方式”分成起始、初级和次级三个分析维度[3]。“起始维度”并不算真正的有意图的分析, 这时儿童还没有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二个维度是“初级维度”。在这一维度上, 儿童已经知晓自己的信念和愿望, 而这时儿童的行动通常只是要影响别人的行为, 并没意识到要影响别人的想法。第三个维度是“次级维度”。达到这一维度的儿童不仅有自己的各种信念, 且能进行自我反省, 他们相信别人也会有信念和愿望。他们的行为不仅要影响他人的行为, 也要影响他人的想法, 更确切地说, 是要通过影响他人的想法来影响他人的行动。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捉迷藏游戏时, 就经常使用这三个不同维度的“有意图的分析方式”, 体现了儿童心智或心理理论发展的不同水平。可简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 (4岁以前) :该阶段幼儿玩捉迷藏的本领还处于初级水平, 只会进行简单的躲藏和寻找。

案例1:一天, 2岁半的豆豆缠着妈妈在家里玩她最喜欢的捉迷藏游戏。一会妈妈就藏好了, 豆豆先找。她在屋里看了一下, 没有人, 然后就去门后找, 也没找到, 于是她就开始哭了。这时, 躲藏在窗帘后的妈妈故意露出脚来, 并发出“喵”的一声, 于是, 豆豆终于找到了妈妈, 乐得哈哈大笑。轮到豆豆藏了, 只见她在妈妈注视下走到窗帘那里, 把头藏在了窗帘后面, 大半个屁股露在外面, 还对着妈妈的方向大喊“妈妈来找豆豆”。妈妈故意找了很多地方, 说:“怎么不见豆豆呢?会藏在哪儿呢?”豆豆在那里动了一下。妈妈最后才走到豆豆旁边扯扯她的衣服问:“这是谁呢?”“豆豆!”豆豆马上回答。两人接着大笑起来……

【分析】从上述游戏中, 可以看出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从“他人思维”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妈妈喜欢藏在哪里?经常藏在哪里?”他们思考问题的哲学常常是“自己看不到的, 别人也看不到”, 因此, 这个年龄或年龄更小的宝宝在玩捉迷藏游戏时, 常常是在寻找者的目光注视下, 要么把眼睛一闭、把脸一盖, 要么大喊着“我藏好了”, 然后就让别人来找, 结果不得而知。这充分体现了该阶段儿童处于“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起始阶段。他们只知晓自己的信念和愿望, 没有意识到他人的信念和愿望, 更不会推测他人的行动。在自己躲藏时, 由于不熟悉躲藏技术或者策略, 当自己看不到对方时, 便认为对方也不会看到自己了。而且,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选择躲藏地点时一般是没有经过自己考虑的, 他们不会考虑这个地方已经被对方躲藏过, 对方知道你可能藏在这个地方等等, 不会从寻找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更不会把对方躲藏的地方看作是个“不再安全”的藏身地, 一旦藏在这里, 则很容易被发现。这些都体现了该阶段儿童的心理理论低, “有意图思维”能力低下, 思维还具有很大程度的“自我中心性”。他们很难理解对同一事物还有其他人观点的存在, 更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事物。他们会以自己的观点、态度或需要作为唯一的衡量事物的标准。这个时期的儿童在捉迷藏游戏中, 更多的是享受这种躲藏和被找到所带来的快感。

阶段二 (4~5岁) :这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阶段, 4岁半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重要年龄转折点[4], 也是“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 儿童逐渐摆脱了“自我中心思维”, 能简单地认识他人心理, 并从他人角度思考推理, 确定采取某种合适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玩捉迷藏时就开始会“耍心机了”。

案例2:一天, 4岁的童童邀请了好朋友萌萌 (4XINLITANSUO心理探索岁半) 和乐乐 (3岁) 来家里捉迷藏。童童先做“找寻者”, 其他两个小朋友都去藏了。童童“耍起了心机”, 眼睛透过手指的缝隙偷看, 他看到萌萌藏在门后。这时萌萌发现他在偷看, 告诫他不许偷看。等童童回过头去时, 萌萌马上偷偷从门后跑到柜子后面藏起来了, 而乐乐则藏在了窗帘后面。都藏好后, 童童开始找了。他在窗帘后一下子就找到了乐乐, 然后又胸有成竹地直奔向门后, 笑道:“哈哈, 萌萌, 你快出来吧!”然而, 让他意外的是, 竟然没发现。“怎么可能呢?”童童说了一句。于是, 他又四处寻找, 半天也没找到萌萌……

【分析】从上述案例中可见,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捉迷藏游戏中的表现有所不同, 3岁的乐乐只会进行简单的躲藏, 且经常躲藏在固定的地方, 也较容易被发现。很显然, 他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的能力, 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会想到如果每次躲藏在同一个地方, 那么对方肯定会知道自己藏在这里, 而很容易被对方找到, 这将是一个“失败的”躲藏地。而4岁半的萌萌则变得会“耍心机了”:发现童童偷看时, 便换了地方躲藏, 故意让童童去门后找自己, 而自己却悄悄地更换了藏身之地, 并且躲藏的地方也较隐蔽。研究表明, 4岁左右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分水岭, 5岁时儿童开始具备“次级思维”的心智概念[5]。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开始考虑躲藏和寻找的策略, 会逐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藏在哪更合适或在哪里更容易找到对方, 这说明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 处于“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初级维度, 部分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孩子还会达到“次级思维阶段”, 即不仅知道人拥有各种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 也会逐渐学会通过影响别人的想法来影响别人的行为。但总体而言, 这个阶段的儿童总体的思维水平还有待继续发展完善。他们在捉迷藏游戏中, 不在于享受躲藏和被找到带来的快感, 而在于享受“成功的找到”和“成功的躲藏”所带来的快感。

阶段三 (6岁以后) :这个年龄甚至更大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更为成熟, “有意图思维”的能力更强, 并可以通过影响他人的思维和想法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研究表明, 年龄更大一点的儿童不仅逐步拥有了心理理论, 而且逐渐学会了如何使用心理理论, 而且这种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比如在说服行为中, 研究发现[6], 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 年龄更大点的9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更多地使用了心理理论这一能力, 而比7岁年龄小点的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而在欺骗行为中, 研究发现, 6岁后儿童在进行欺骗行为时会用更多的心理资源。[7]这说明年龄更大点的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更成熟, 会考虑行为的策略, 会进行更多的“心智的较量”。

案例3:丽丽 (8岁) 很喜欢玩捉迷藏。她告诉哥哥自己一会要藏在一个平时最喜欢藏但又最隐蔽的地方。哥哥来找她了, 他先去妹妹平时最喜欢藏的地方———窗帘后面, 但没找到。于是又在比较隐蔽藏身的桌子底下找, 还是没找到。房间中能躲藏的地方几乎都被他找遍了也没找到。于是哥哥就犯愁了, 他故意屏住呼吸不出声音, 看看能否探测出妹妹藏身的“蛛丝马迹”。这时, 丽丽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 哥哥沿着喷嚏飘来的“线索”闻声而去, 竟然在衣柜里发现了一大堆衣服中妹妹不小心暴露出来的小手。“哈哈, 找到啦!”俩人笑成一团。轮到哥哥藏了, 哥哥藏的地方更妙, 突发奇想藏在床底下。于是丽丽找了好久, 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 还是没找到哥哥, 于是就认输了, 然后只听见哥哥“哎呦哎呦”的从床底下爬出来了, 原来是在床底下面蜷缩的时间太长了, 腿都麻了……

【分析】这个案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 可谓是“绞尽脑汁”地使用各种策略和伎俩来迷惑对方。无论是哥哥故意屏住呼吸的寻找, 还是妹妹躲在衣柜里故意布置成“这是一堆衣服, 不是我”的假相藏身, 抑或是哥哥不惜冒着腿蹲地会发酸发麻的痛苦来迷惑妹妹“我才不会藏在这么矮的地方”的策略, 这些“圈套”的设计, 都反映了他们在寻找和躲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足智多谋。这个阶段, 给对方造成“出其意料的结果”是他们捉迷藏的终极宣言!这说明, 儿童的心理理论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绝大部分儿童的思维已经充分达到了“有意图的分析方式”的“次级阶段”, 已经能够通过改变他人的想法和思维来控制他人的行动。与其说捉迷藏游戏是一个玩乐的游戏, 更不如说它是个“斗智斗勇”的游戏。这个时期, 儿童在捉迷藏游戏中, 更多享受的是“成功”所带来的快感。

总之, 捉迷藏游戏, 看似是一个很简单、很普通的游戏, 但它背后折射儿童认知、特别是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在捉迷藏时, “躲藏者”和“找寻者”都必须猜测对方的心理, 分析他人和体察他人的心理, 调整自己的躲藏策略, 这是一种“心理智慧”的体现, 其背后隐藏着很多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秘密”。因此, 这要求我们的教育:

首先, 成人要学会观察。在儿童玩捉迷藏游戏时, 不仅要观察孩子在玩什么, 更要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的, 这种玩法体现了孩子的什么心理状态以及为什么会这么玩?在生活中, 如果我们用“另一双眼睛”来进行观察和思考, 那我们就会多一扇了解孩子的窗户。

其次, 成人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孩子游戏背后的思维, 想法和心理状态。比如, 年幼儿童在捉迷藏游戏时表现出的“自我中心思维”是很正常的, 没有好坏之分, 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

最后, 成人可以利用捉迷藏游戏帮助儿童提高心理理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或家长尽可能多地创设捉迷藏的环境, 鼓励孩子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经常与孩子交流躲藏的技巧和策略, 使其能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

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 G.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78, (4) .

[2]Wimmer, H., &Perner, J.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J].Cognition, 1983, (13) .

[3]詹尼特·怀尔德·奥斯汀顿.儿童的心智[M].孙中欣译.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16~20.

[4]王益文, 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 .

[5]武建芬, 徐云.帮助儿童学会反思——来自心理理论研究的启示[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6, (11) .

[6]陈健芷, 李巍巍.5~9岁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9, (2) .

篇9:颜色在玩捉迷藏

清晨,我刚醒来,一睁眼,咦,天空怎么不是蓝色的了,变成了迷彩服的颜色?真奇怪,这是什么怪天气?!刚要伸脚穿鞋, 我发现拖鞋的颜色也变成了花花绿绿的,挺有趣的。走到镜子前,天哪,镜子里的人是谁呀?蓝色的眼睛,橙色的鼻子,难道家里换哈哈镜了?

我赶紧下楼,看到电视里主持人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忽然主持人说道:“从凌晨起,颜色开始玩捉迷藏,致使交通事故频发,社会秩序混乱,有关部门正在努力,让它们停下来,恢复正常工作……”我不笑了,难道昨晚的事不是做梦?

吃早饭时,妈妈端着一盘颜色古怪的菜过来,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菜?”妈妈说:“是白菜,我都洗了五六遍,没办法,谁让颜色在玩捉迷藏呢!”我勉强吃完饭,感觉口渴,拿出水杯一揭开盖儿,里面的水像调色板里的颜料,一看就恶心,不想喝了。我打开台灯,翻开作业本,想写作业,天哪,连灯光和作业本都是五颜六色的!这回我可真生气了:“颜色们,不许再玩捉迷藏了,快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好好工作!”

一使劲,我从床上掉到了地上,醒了。噢,原来我做了一个梦!

篇10:玩捉迷藏作文

首先,我们几个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抓,有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同龄的小朋友,首战告捷,一年级的小朋友剪刀石头布输了先找,我们藏好后,小朋友到处都找不着我们,他大声吆喝说:“你们快出来吧,我认输了!”听到这一句话,和其他小朋友跑出来:“哈哈,我们赢了!”

那个小朋友有点沮丧,就提意要重新石头剪刀布,看着小朋友可怜兮兮的样子,我们大点的小朋友故意输给了他,花花说你们去藏吧,我抓,这次这个小朋友没有跟着我一起藏,而是自己藏到了别的教室里,我又藏在了小黑屋里,我正得意,抬头往上一看。竟然有个监控,我赶紧跑到门后,可是呢,花花通过监控看到了我,不动声色抓住了我。

篇11:玩捉迷藏日记

那是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八点钟左右,大院的小伙伴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球场上来了。看看时机已成熟,我们公认的权威人物――青姐发话了:“今晚玩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喊:“捉迷藏!”于是猜拳分组,结果很快出来:班得深和卢周显一组,我和谢悦姐一组,青姐和李玉姐一组,其他六人做一个大组。

游戏正式开始了,卢周显他们组先负责找人,我们就得想办法藏得严实点。我太相信青姐了,居然紧紧地跟在她后面,生怕把她给弄丢了似的。可事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李玉姐的脚步声太大了,很快引来了卢周显这个精明的“猎人”。只听见他那响亮的声音急促地喊出“农锴,青姐,李玉”,我们三个就算是全盘暴光了,真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了一锅鲜汤啊!我正在为自己被抓而懊恼时,我的好搭挡――谢悦姐碰了营,把我给救出来了。我心里对她那股感激劲啊,真是无法形容。这么说吧,如果当时条件允许,我想我会把她当神仙姐姐一样供起来。

佳哥也来加入了,我们重新分组,这回只分成男女两组。猜拳分工的最后时刻,我凭借着“猜拳高手”的称号把即将战败的男组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终于,我们没有沦为“找”的那一组。我们几个男孩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结核大楼,左看看右找找,居然发现一间病房的窗口可以直通球场,这可是一条通向胜利的黑暗大道啊!我们几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就差没叫出声来了。“抓紧时间!“佳哥低声命令。我们蹑手蹑脚地从病房窗口鱼贯而出,直落球场,快速冲向起点地,碰营啦!“哈哈,姜还是男的辣!”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篇12:玩捉迷藏作文

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和我一起玩捉迷藏。我先来躲。只见我鬼鬼祟祟地把鞋放到大房间,然后轻手轻脚地跑到小房间的床底下躲了起来。开始找了,妈妈直接进了大房间,好一会儿都没出来,我听见妈妈自言自语地说:“鞋在这里,人跑哪去了呢?”我得意极了,捂着嘴偷偷地笑。

妈妈终于走进了小房间,我看见她的脚就在我的眼前移动,吓得我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被发现目标。可惜,我最终还是被妈妈像拎小鸡一样拎了出来。该我找妈妈了。我先进大房间。打开衣柜,没有;床底下,没有;门后面,没有;窗帘后面,也没有!我又进了小房间找,桌子底下,没有;阳台上,没有;床底下,没有;门后面,还是没有!我又对客厅、厨房、卫生间进行了“大搜身”,都是空手而归。妈妈藏到哪去了呢?我有点着急了。突然,我听到了妈妈吃吃的笑声。

最后,我这个小傻瓜终于在餐桌底下找到了妈妈。原来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直到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还在捂着嘴偷偷笑呢。

篇13:玩满族游戏看幼儿交往

一、满族娃娃家———创造交往的机会, 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情景:小一班新入园的笑笑又哭了, 罗老师带她到娃娃家, 对玩得正欢的美美说:“美美, 带笑笑一起玩好吗?”美美正在哄悠车中的娃娃, 一边悠着悠车, 一边一本正经地说:“笑笑, 宝宝哭了, 你也来哄哄吧!” 笑笑仍啜泣不止, 虽然身体是拒绝的, 但注意力已然转移到悠车上了。慢慢的, 脚步挪到悠车旁边, 一会儿工夫, 笑笑和美美开心地玩在一起。

思考:新入园的幼儿主动交往的意识不强, 不会主动去找小朋友玩。为了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必须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与周围人特别是同伴交往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一) 因势利导知交往

孩子入园后, 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是让幼儿放松的第一良药, 可以诱发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 调节幼儿交往的伙伴, 使幼儿能积极与人交往。借助故事儿歌情景表演、不定期的调换座位、随机干预幼儿游戏活动等都可以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站在尊重幼儿的角度去处理问题, 用幼儿能接受的方法去引导、教育, 就会让孩子们主动去交往。

(二) 以强带弱乐交往

教师可以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内向的孩子接触, 让能力强的幼儿多带动能力弱的幼儿, 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幼儿有着交往的需要, 在日常游戏中以强带弱,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种既简单又随意的良好途径。

(三) 家园联系促交往

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 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 共同培养,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交往的重要性和方法, 让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 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 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自由的交往环境。在平时家长接送幼儿间隙, 教师与家长多交流沟通, 努力做到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同步培养。

二、满族翻绳游戏———鼓励幼儿共同合作进行游戏,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情景:“花绳新, 变方巾, 方巾碎, 变线坠, 线坠乱, 变切面, 面条少, 变鸡爪, 鸡爪老想刨, 变个老牛槽, 老牛来吃草, 它说花绳翻得好!”随着欢快的童谣, 中班的孩子们在玩翻花绳的游戏。涵涵从来都是独自一人玩游戏, 这次, 他看着旁边的的小朋友两人一组, 每翻出一个新花样后欢呼雀跃的样子, 不知不觉地凑了上来……

思考: 《纲要》 指出, “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 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 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 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 促进同伴间的交往, 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而, 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一) 巧设游戏, 激发合作行为

翻绳游戏多是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 在游戏中, 两人必须相互协商、相互配合、相互鼓励, 才能实现每翻一次都会产生新颖图案, 才会使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游戏的成功, 会加深合作伙伴的友谊, 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会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主动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 是促进孩子主动交往、自愿合作、扩大交往面的有效手段。

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游戏资源, 不把游戏局限于本身, 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

(二) 挑战难度, 营造合作氛围

首先,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 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 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 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 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 为幼儿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其次, 在观察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机会。如让幼儿制作道具, 教师只将任务下达, 并没有足够的提供材料, 幼儿遇到了困难, 就能协商解决, 体验分工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满族运动游戏———结合具体情境, 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规则和技能

情景:“冰额娘, 雪阿玛, 给小妞妞冻窗花……” “小皮筋, 别跳了, 我家小弟睡觉了……”随着一首首满族童谣, 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哎呀, 你都跳错了, 该我了。”“我没错, 我就没错!”“呜呜呜, 你打人, 我告诉老师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儿着各种游戏, 其中不乏你推我搡的动作, 这样的画面在跳皮筋、跳房子、滚圈、打尕等游戏中经常出现, 往往是刚刚平息了这场纠纷, 那边又激发了新矛盾。转过身, 就看见刚刚还哭过闹过的两个人, 又笑着玩在了一起。

思考:楼房隔绝了幼儿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独生子女缺乏家庭游戏伙伴, 电视机、游戏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充满了孩子们的游戏时空;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幼儿自私、任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导致幼儿缺乏交往意识与合作能力。这时, 我们主要引导幼儿学习自己解决游戏中的矛盾, 从中意识到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考虑别人的意见, 加深同伴间的友谊, 增加社会交往能力。

(一) 善用角色分配矛盾, 懂协商

角色分配的矛盾, 往往表现在几个人争当同一个角色, 因而, 要引导幼儿采用轮流, 猜拳等方法来解决。这里, 需要他们自己去协商讨论。有一天, 孩子们准备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需要一个鸡妈妈的角色。这时, 明明和涵涵都想当鸡妈妈, 怎么办?轮流猜拳总有一个人没得当。经过协商, 他们决定两个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个能保护所有小鸡的“强大的鸡妈妈”。协商后大家都同意了, 游戏愉快地开始了。这样, 既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又学会了协商, 在协商中提高了交往的技能。

(二) 解决材料使用矛盾, 知合作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间, 大班新投放了满族射箭游戏的弓箭。太新奇了!男孩子控制不住地争先恐后地去抢, 一张弓的弦断了。这时, 老师引导他们一起讨论, 为什么玩具会坏?玩具坏了都不能玩了, 该怎么做好?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是:“要是大家商量一下, 轮流用玩具就不会坏了。”望着被破坏的玩具, 大家都觉得遗憾, 后悔自己刚才真不该与小伙伴抢玩具, 导致了玩具被破坏。从而认识到:大家都想玩新玩具, 要互相谦让, 互相协商来解决。同时, 也可以引导幼儿另想办法, 另找东西来代替游戏中的玩具。

(三) 引导角色交往矛盾, 学协调

幼儿在角色交往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 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再现。在游戏交往中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 与同伴谦让、合作、协商, 才能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丰富游戏情节。

篇14: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嘁:“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硪!”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有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往前一推,说:“好啦,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传出一阵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用纱巾蒙住杰瑞的眼睛,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这样提迷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敞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影响我休息,我决定去拜访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电影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交谈中,我的眼睛不经意间看到,她身后院子地上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尽管索尼亚看上去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的当儿,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领养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们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这才决定迁居到此。“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友善地笑着对我说。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是这个小区的地图。而索尼亚所说的公路、商场和学校,其实是图画里建筑的称呼。

“不瞒您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看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学校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唧唧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呀。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住这些孩子。我抚摸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眼神里的无忧无虑,大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家的院门时,我轻声对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你还要给他们蒙上眼睛呢?”

篇15:玩捉迷藏作文

今天,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家里玩“捉迷藏”游戏。

我们首先用猜拳来决定谁当“瞎子”。经过了几次激烈的猜拳,我们终于得出了结果,当“瞎子”的人是李梦竹。她用我的旧围巾蒙住眼睛,在原地赚了三圈,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各自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大家都好后,喊了一声:“好了!”此后,整间屋子变得鸦雀无声。李梦竹双手乱摸,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人。他只好翻遍屋子慢慢找。李梦竹就这么摸着走着,向我这边走来了。我紧张极了,心想:“完了完了,怎么办才好啊?”突然,我灵机一动,抱起一个布娃娃躲到了身边一张椅子后面。李梦竹小心翼翼地 扶着周围的东西,慢慢地摸过来。在这千钧一刻的时刻,我猛的把手上的布娃娃塞给李梦竹,然后一转身溜了。哈哈,李梦竹上了我的当,还在那里继续找呢。她见我们如此狡猾,终于使出了杀手锏——讲笑话。后来,我们之中有些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后来李梦竹就立刻向发出笑声的地方摸去。我轻轻地喊:“嘘……”然后立刻离开原来的地方。李梦竹并没有向我这边摸来,而是继续向前走,朝张钰烨那边走去。张钰烨害怕被摸中,就小心地蹲下来,想从李梦竹身边爬过去。可是李梦竹很机警,马上就察觉到了动静,迅速的蹲下身,朝张钰烨爬走的方向爬去。张钰烨被李梦竹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乖乖地让李梦竹捉住了。

“捉迷藏”真好玩,既有趣又惊险,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篇16:玩捉迷藏作文

那一天,在姥姥家附近的广场上,我和朋友在玩捉迷藏。规则是这样的:首先,六个人先分组猜拳,谁输了谁抓;然后倒数五十个数,数完了,就可以去找藏在各个地方的人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没有被找到之前可以去找那个数数人站的地方,摸到之后就赢了,也不会成为下一局被抓的人。如果是第一个被找到的,那就是下一局要抓人的那个人了。

说完规则,我们就赶紧猜拳,分出胜负。我和剩下的人撒腿就跑,就只剩下输的那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个柱子边数数。50、49、48、……紧接着,一个一个清晰而大声的数字从她的嘴里蹦出来,这个声音是让躲藏的那些人最惧怕的声音。那声音震耳欲聋,那声音令人恐惧,那声音让我惊恐万分。听着这个声音,就像在听生命的倒计时。游戏正式开始,所以的人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被找到。出现啦!终于第一个人被找到了,到现在,剩下的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不会成为别人的替罪羊了。就在这时,剩下的人已经开始偷偷摸摸的试着去摸起点的柱子。我们偷偷摸摸、轻手轻脚、心惊胆战地走向远方的柱子,我们像做贼一样往目的地跑,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只能跑。因为,走上这条路就不能回头了。幸好大家都到达了,不过只有那一个人被找到了。现在,他一定非常难过。

篇17:玩捉迷藏作文

我们先剪刀石头布,谁输了,谁就找。结果我输了,我就来找。

我先闭上眼睛,再数三十秒,开始找了,我仔细地找呀找呀,这时,我发现草丛里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原来是一个小伙伴的头发,就这样,我找到了第一个小伙伴。接着,我发现一辆车下面有两双小脚,我赶紧跑过去,原来是两个小伙伴藏在了车后面,哈哈!但接下来就不那么好找了,有一个小伙伴竟然藏在了没人住的小房子里,害我找了好长时间。

还剩最后一个小伙伴了,我心里想:就剩一个了,看来我要赢了。结果那一个小伙伴我一直没有找到,没办法,我最后认输了。结果,那个小伙伴长的很黑,又藏在了一个黑暗的地方,真是太气人了。

篇18:玩捉迷藏游戏

一、案例背景

在体育教学中, 投掷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 单一遵循重复练习的原则往往造成学生练习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佳的弊端。如何采用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 既让学生练习有兴趣, 又能达到教学目标呢?投掷课上, 教师安排了一个比较传统的游戏——“砸沙包”作为投掷教学的辅助练习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掌握投掷技能。

二、案例描述

“砸沙包”这是一个老游戏, 它对于提升学生的掷远和掷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原来的游戏规则大致如下:在10m×10m的正方形场地中, 有若干学生, 场地两端各站一名投手, 用手中的沙包投中间的学生, 中间的学生通过奔跑、闪避不让两端的学生砸中。被沙包砸中或者出界的学生即被淘汰。当中间的学生都被淘汰, 游戏结束。在游戏中, 随着同学们逐渐熟悉固有的游戏规则, 游戏的吸引逐渐下降, 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随之逐渐降低。特别是中间的学生, 总是处于防止被砸的“疲于奔命”, 趣味性太少, 参与游戏的兴趣急剧下降。

此时, 教师适时地加上一条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 中间学生可以在沙包没有落地之前接住它。如果接住沙包则可以续“一条命”, 这条“命”可以自己用, 也可以“救活”已经被淘汰的伙伴。这是一条对中间学生有利的防守规则。对于中间学生来说, 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他们可以通过接沙包来进行防守。游戏逐渐又产生了吸引力。能力强的学生, 他们可以通过接沙包、“营救”伙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规则的改变再次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游戏的热情。两端砸沙包的学生不得不考虑沙包飞行的线路和沙包出手的速度, 避免被中间的学生接到。这条规则的修改大大增加了游戏的锻炼价值。逼迫周边的同学们尝试通过其他手段来改进自己的投掷动作。

随着同学们参与程度的提高, 教师此时可以再次对游戏规则进行有益的修改:边线两侧投掷的学生也可以接沙包。接到沙包后可以发口令“定”, 听到口令后, 中间学生不允许移动, 砸沙包的同学可以用沙包砸中间的学生。被“定”住的学生可以进行防守, 接住砸过来的沙包, 接到沙包同样会增加一条“命”。这是一个对两端投掷学生有利的进攻规则。两侧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一规则, 相互配合, 互抛互接, 增加砸的效率。这一规则的修改, 进一步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两侧的投掷学生可以根据规则, 制定出很多相互配合的游戏战术。中间的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规则, 躲避、接住砸过来的沙包。

游戏到了这里, 规则仍然有修改的空间。笔者又加上一条规则:两侧砸沙包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离沙包落地点最近的一条边线为投掷线。这是一条对于进攻有利的规则。原本规定是场地两端为投掷线。规则修改后, 正方形场地四边都能成为学生的投掷线。这样, 游戏的战术、双方的配合也更加多样, 游戏的强度大大增加, 也使得同学们参与游戏的兴趣持续增强。

三、案例反思

通过对同一游戏内容, 不断增加游戏规则的尝试, 笔者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这些游戏。是什么让同学们对这样的游戏如此感兴趣呢?笔者觉得游戏规则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不断增加游戏规则, 增强游戏趣味性。体育游戏更换过于频繁, 学生常常会应接不暇;长时间不换游戏, 学生又会失去继续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同一游戏内容, 不断增加游戏规则, 让同学们在不更换游戏的同时, 又能有新的感受。在反复的游戏中, 充分发掘体育游戏在增强学生体质中的价值。

(2) 关注游戏中的战术指导, 提升游戏的意义。体育游戏除了能增强学生体质, 还能增进彼此交往。特别是游戏中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游戏规则的增加则为丰富战术安排提供了可能。例如, 教师在游戏中增加了两侧丢沙包的人可以相互配合接沙包这条规则, 大大丰富了丢沙包的形式。在这条规则下, 两边丢沙包的学生可以将沙包抛给队友。队友接住沙包, 可以利用“定”的规则, 让中场学生定下来, 这样砸的准确率比较高。当然, 在两边同学传接沙包的同时, 中间的学生也可以进行“拦截”。

上一篇:建筑学还是城乡规划好下一篇:渡马乡小学消防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