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06-28

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一、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在此次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中我们邀请了校内的心理学专家,他们针对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六方面的要求。如何关注身心健康、如何融入社会、如何走向身心健康、如何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如何拥有正确的心理素质。在整个心理健康讲座活动中专家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使学生党员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使他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党员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积极探索在新形式下培养党员、教育党员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学生党员的心理状况,采取了三个阶段的跟踪调查。通过在第一阶段的心理测试。第二阶段的统计分析。第三阶段的跟踪培养,及时的发现了学生党员的心理问题。为了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培养党员、教育党员的新方法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团体训练,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加强团体合作意识,展现学生党员的新面貌。

三、提高党建工作的感召力、说服力、渗透力,使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及时的了解了党员的心理情况,在第一时间里解决了学生党员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党员能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的参与学校的党建工作。让学生党员作为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入到党组织中,使学校党建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此次“认识自我、健康生活”学生党员心理健康讲座活动中,我们每项活动都较高质量的完成,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使党员们受益匪浅。与此基础上我们拓展了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篇2: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为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提高同学们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汽车与交通学院于2011年4月18日在综合楼A119教室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韩继莹老师主讲。

讲座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写策划书,调研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批教室,与宣传部商量写板报,做宣传等,每项工作明细化,并且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讲座以及讲座内容丰富性,特意组织排练了能反映大学生目前真实生活的小品和一个音乐剧。

讲座当天学生会全体成员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了教室,并按照预期的安排进行会场布置,安顿同学有序的进场入座,接待老师,为讲座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讲座在广大同学的期待中如期进行,一个轻松幽默的小品拉开了帷幕,小品主要叙述了三个性格不同的大学生面对学习及生活时的迷茫的态度。随后,韩老师针对小品中人物的特点,对同学们心里存在的困惑一一作了讲解,韩老师结合心理教育特点,联系自己日常工作和教育经验,列举了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韩老师讲完“人生规划”之后,一个唯美的音乐剧映入了大家的眼帘,通过音乐剧我们看到一对大学恋人由相爱到分离的过程。表演结束后,韩老师又为同学们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爱。讲座中韩老师风趣幽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良好互动的氛围带动了全场的气氛,广大同学积极配合,使整个讲座取得一定的成功。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都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相信这次的讲座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拨正前进航向,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有助于同学们关爱生命,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

此次讲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与此同时工作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以下是具体的要点: 1.学生会各部门不是都很清楚活动的具体流程,虽然活动策划已经将每项工作安排到每个人,但在会场布置时,还是显得有些仓促,不尽如人意。2.讲座当天现场的卫生问题被忽略,没有进行及时的清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师的心情及整个讲座现场良好的氛围。3.由于活动当天策划者忙于进行会场安排布置,对于讲座现场人员混乱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导致无论是学生会工作人员还是参加讲座的同学不能及时的入座安静等待讲座开始。4.讲座所需的设备及人员由于时间的紧迫,都没有提前进行测试和彩排,导致现场意外频频。5.讲座当中现场同学纪律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并且偶尔会打断老师的思路,会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的讲座效果,导致老师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篇3: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一、新时代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 人际关系“缺失”

部分大学生党员进入虚拟网络目的不明确, 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文化信息。他们一般不会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助自己学习进步的文化信息, 自觉接受先进科学思想。只忙于在微博上看贴、回贴, 在聊天室里交友聊天, 或网络游戏。网络沟通多了, 现实沟通就少了, 人际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党员自我感觉良好, 比较自负, 我行我素, 不能虚心接纳旁人的意见。也有些大学生党员由于耗费在党建学习和工作时间较多, 忽视与同学切实交流, 甚至缺乏集体活动, 久而久之被同学排斥孤立。

2.“本我”与“超我”的角色冲突

当个体同时感受到自己多个不一致的期望时, 内心的角色就会产生冲突。不同的社会角色, 都有可能引起内心的冲突。大学生党员既是大学生, 又是共产党员, 具有双重身份。在时代影响下, 他们的“超我”驱使自己尊崇社会所需的行为“准则”, 内心渴望的一切, 包括个人的价值实现, 如每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不断全方位提高自我、表现自我, 但都因“本我”的冲突, 面临着与现实生活中个人心智不成熟、经验欠缺、不善人际交往沟通等因素, 工作效果有时就会达不到自身的期望。

3. 缺乏正确心理支援和引导

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 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责任。但当今这一群体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变, 他们大多“90后”独生子女, 大都在过分宠爱中成长。在现今社会成长的大学生, 对各种社会现象已有自己见解, 更有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喜欢新鲜的事物。进入大学, 自身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 他们脱离了原来生活环境束缚, 在网络信息包围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 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支援和引导, 就容易受到拜金、享乐、个人本位主义等思潮的冲击, 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问题或理障碍。

4.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现今社会流行“逆商”之说。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一个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险阻, 在追求自我过程中, 因故未达到预期是常有的事情, 随之而来的就是挫折感, 这与自我期望水平有密切关系, 其又与满意度成反比。在网络信息时代影响下的大学生党员, 政治觉悟要求较高, 进取心较强, 自我期望值比普通同学要高。他们要求自我全方位的先进性,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社会工作也需较突出, 但如果对自己评价、期望过高, 当预期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挫败感。部分大学生党员面对挫败时, 不会在朋辈中流露自我情感, 不懂科学寻求缓解。

二、网络信息时代的心理健康建设

1. 开设特色党性心理学课程

高校党组织应开设有关心理学的课程, 师资来源包括有党建研究经验的心理咨询老师、心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 以普及学生党员心理学知识理论水平为根本, 提高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为目的, 进行相关的网络专题讲座、网络互动、专题课程、微信在线答疑等活动。这些具有鲜明的学生党员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可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 不但帮助他们塑造良好人格, 增加大学生党员与心理导师、朋辈之间交流, 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关心他人,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等, 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并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2.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力度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辅导者通过在专业心理网站向大学生党员提供心理引导的相关资源, 这就要求心理老师具备相当的基本心理咨询技能、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而高校应为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络建设和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通过网站的互动功能更有效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好的为大学生党员服务。

3. 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时代优势

现今时代影响下, 党员自主性增强, 但流动性、分散性也表现明显, 给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心理引导和实质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化网络便捷给学生党员群体提供了最先进、最具创造力的理念冲击, 始终引导着他们用新的方式接近朋辈、接近社会、接近百姓, 并走在科技的最前沿, 不断吸收最新的信息、科技知识、就业咨询等, 紧跟时代潮流。另外,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 为他们自学、自省和自我提升能力给予了极大帮助, 工作学习生活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广大学生党员可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到鲜活的心理教育案例、新时代党群的流行语言、先进的自我管理理念, 保证了心理引导教育活动贴近时代、生活、人群、和真实的自我。这是一个多维的生活学习空间。激发了这群新生力“取之于网, 用于当下”。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伴随信息技术日益增进, 给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念带来了多元化冲击, 为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新一代党员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课题。对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构建符合网络信息时代特点的心理健康建设探索。

关键词:网络信息,大学生党员,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樟, 徐莉.网络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术交流, 2014年04期.

[2]张温静.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02期.

[3]辛永亮, 胡安妮, 李丽丽.利用网络平台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思考[M].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 (11) .

篇4: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关键词]:基层思想工作 中国共产党 现状 创新 策略

做好基层思想工作是我党光荣的使命和任务,它是全党上下都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党员队伍,从政治、纪律、作风、业务等方面严格要求党员,真正落实基层思想工作。我们要掌握全党人员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基层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其价值。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有一些简单的心得和体会。

一、当前基层思想工作现状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党虽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有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仍然不能提高基层思想工作的效率。低效的基层思想工作无法发挥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就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由于基层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表现出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基层思想工作做得不充分

当前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理论上的工作研究,而不去深入了解基层。比如有的党员忙于任务和应酬,以致于发现问题时,没有意识和精力去解决。同时,基层思想工作具有较强的動态性,经常发展变化,使党员经常临时应付,不能充分考虑到各种变化因素。思想工作做得不充分不仅不利于党员心理的发展,还对全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基层思想工作方法不对症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要符合党员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握行为的出发点,才能够发挥实效。然而在具体的基层思想工作过程中,很多党员为了应付上级,采取不科学甚至极端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使思想工作严重背离生活实际。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影响党内其他方面的建设,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

(三)基层思想工作时效性低

基层思想工作千变万化,有些党员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却由于各种原因置之不理,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去解决。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深矛盾,给以后的基层思想工作增添了难度。党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会使工作的职责、要求及标准不明,甚至出现断层。

二、善于把握党员心理特征,实现思想工作创新

创新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教育,努力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善于把握党员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三观”,不断深化思想意识和觉悟,从而做好基层思想工作,实现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在深化与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党员的个别谈话与说服教育的工作。这种方式独具创新,可以在把握党员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出党员不断变化的思想状况,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致力于基层思想工作,比集中式的讲义效果要好得多。个别谈话要做好以下四点,才可以使基层思想工作取得实效。

(一)掌握党员的个性心理,不可雪上加霜

掌握党员的心理特征,并不是要迎合他们的心理,而是使谈话击中要害,找到党员当前的心理需求。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党员的情绪、言行、态度上的变化,察言观色,控制好他们的思想支配作用。还要运用恰当的内容和方法,使谈话具有一定的说服性,把话谈到点子上,把理讲到心坎里。谈话要善于细致入微,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活动,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具备诚恳的态度,不可居高临下

对党员干部进行个别说服,必须要和他们保持平等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打动他们的思想。比如可以采用启发式、商讨式、指导式以及情感式等谈话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激发做好基层思想工作的动力。实践证明,用商量的语气说话,能给党员干部以轻松愉悦之感,可以使他们更愿意接受道理。具体来讲,启发式谈话可以使党员干部多加思考和回味,从而认真解决思想工作上的问题;商讨式谈话可以对党员干部加以提醒和暗示,方式也有很多类型。

(三)注重谈话的技巧,不可囫囵吞枣

每个党员干部都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此谈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所有党员干部从中受益。要根据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准确表达谈话的目的和意图,使谈话符合党员干部目前的心境。比如运用感知的方式提高谈话的技巧,可以让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和思想内涵。谈话的技巧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党员高度集中注意力,还可以使他们认清改善基层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服务于其中。

(四)突出谈话的中心,不可漫无边际

谈话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党员干部解决当前的思想工作问题,使他们铭记自己的工作任务。基层思想工作不是大杂烩,中心不明确就会导致工作方向与实际偏离,让党员干部无所适从。因此,要在肯定党员一些优秀成绩的基础上,把出现的问题和毛病点明,让党员干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不足之处。比如要让党员勇敢面对,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对策,不能把一时的问题认为是一贯问题,也不能把工作上的问题认为是思想问题。抓住谈话的中心和主题,必定会增强党员干部基层思想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总结: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去改进。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是做好我党基层思想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基层思想工作突出问题和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努力推进基层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进程,提高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并善于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结合有效的创新方法,不断深化基层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信经过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基层思想工作一定可以取得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党的建设更加科学、长效。

参考文献:

[1]胡宏合.对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研究[J].珠江水运,2011(08)

[2]王兴民.把握“两个经常”特点 提高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效益[J].现代教育科学,2008(S1)

[3]杨玲玲.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篇5: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知识,开发自身潜能,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但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给予同学们正确的引导,我特系邀请院心理咨询室桂xx老师为同学们举办一场心理健康知识主题讲座。

此次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都按时到达活动举办地,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并认真地听了桂xx老师讲述的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此次讲座中,桂老师就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潜能。桂老师联系了实际,给同学们讲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重视。比如,她说曾经有一位教科系的女生,腿有残疾,但是他从不自暴自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而这位女生的一位身体健康的同学整日不思进取,反而不如身有残疾的同学优秀。以此来提醒同学们,一个阳光乐观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桂老师幽默而生动的讲述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得到了很深的人生感悟。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能够以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坎坷。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我,关爱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此次讲座也让心理专干们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他们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桂老师总结本次讲座:“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同学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但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同学们到达活动现场后,在等待活动开始的过程中聊天、喧哗,现场有一些吵闹。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部分的同学不遵守会场纪律,聊天、玩手机、睡觉,影响了老师讲述的心情。这些不足也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侧重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以后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大学生肩负着使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使命。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能够给广大的学生一定的启迪,为美丽的人生奋斗不息。

xx系学生分会心理健康部

XX年3月23日 大学生心理协会部长竞选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是XX级应用心理学一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的一名理事,此次我竞选的职务是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部长。

身为心理学专业的一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协会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说真的,刚开始只是因为一份好奇,所以在社团招新的那天选择了咱们协会;也是因为一份期待,所以参加了实践部理事的竞选。但是,在协会待的时间长了,发现自己也越来越喜欢它了。因为它有给我一种家的感觉。在这里,每个人都努力地工作,部长们的认真负责也带给了我很大的感动,我觉得,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不管是在哪做着什么事,都要付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努力。

在大学生心理协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对它的爱,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有很认真地去完成,从我们部刚开始的“齐心协力”活动,到之后的瓷娃娃, 再到心理情景剧大赛,还有我们每次的

手语训练等等,大家都有看到彼此的努力,也希望咱们的协会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

在心协待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每个活动我都有参加,虽然我不是那个做得最好的,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是那个最努力的,以后,我还能更加的努力的。大学生心理协会也是我唯一一个想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协会,因为在这里我真的有学会很多东西,我想在这里继续干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学习更多的东西。

这次竞选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部长这个职务我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或许是我自己不够自信,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是我始终坚信笨鸟先飞这个道理,没有别人做得好就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知识都是靠一点点积累的,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会比别人做得好。

我之所以会竞选这个职位,有以下原因:1我现在是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的一员,对它也是最有感情的,我希望它能够在我的带领下变得更出色,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2我对待事情有满腔的热情,总觉得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得把它做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协会大小事,会让协会更出色的。并且会总结每次活动中的优缺点,只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3我善于与人交往,也希望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然后互相学习,既帮助他人,也有益于自己。我是一个特有耐心的人,也能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让自己在处理突发事情的时候不慌张。我还有身为一个女孩子的细心,了解别人的需要并适时的帮助他人,并且可以很好地分配任务。

如果我能够成为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的部长,我一定会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保证能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协会的大小活动,并且减少协会成员的流失。如果我不能成功竞选为大学生心理协会实践部的部长,我也不会气馁,这只能说明我做得不好,我会努力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很好。

篇6:心理讲座工作总结

--我的大学,我的成长心理讲座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下午两点,工管系分团委心咨部在二号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注大一学生的心理讲座。

本讲座由心理咨询中心的魏荣霞老师主讲,主题是“我的大学,我的成长”,内容包括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健康。康书记出席了这次的讲座,并且给在场的大学生大致讲解了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讲人魏老师幽默风趣,引用漫画形式向大家展示各种心理问题,并且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动了全场的气氛。这次讲座不仅增强了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其自我调节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展开,而且在自我的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得帮助。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心咨部负责准备工作及后备工作,同时团学联的新闻网络中心负责宣传照相,还有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帮助,才使得讲座得以顺利地举行。

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前期的宣传时间比较紧,使得宣传力度不够。这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改进的。对于讲座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出席的人数,这次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体育部和文艺部也在同一时刻举办了活动,导致人员的冲突。不过在主席和书记的调节,文艺部的积极配合下,出席的人还是蛮多的,使整个讲座有一个更活跃的氛围。希望我们以后可以更充分的了解各部门的情况,把握好活动时间,未雨绸缪。

总体上,在领导的带领下,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中,加上我们部门成员的积极工作,这次的讲座还是比较

成功的。希望我们可以把下次的工作办的更好。

篇7:心理健康工作讲座

李旭主任以“春风化雨”为主题,分为三个内容分别是:

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班本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操作。讲座上,李旭主任巧妙地把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班级管理中的实例联系起来,深入浅出,贴近生活,与会人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心理知识的熏陶,也让全体班主任和心理干部理解了“以德育人,以心护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个人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李旭主任展开了交流。

篇8: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心理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支心理学流派, 倡导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它主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 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积极心理学内容主要集中在3方面: (1) 积极情绪体验研究。重点强调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 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 (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 积极人格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 它涉及乐观、勇气、宽容、爱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毅力、个体的创造性等范畴。 (3) 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2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2.1 转变工作理念, 明确工作任务

积极心理学认为, 每个个体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能力, 如果给个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个体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 强调通过挖掘并积极关注身处困境者自身力量可以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积极品质和自我成长潜力的挖掘和发现上,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对于正常学生, 应以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为主;对于问题学生, 应以积极的心态作出解读, 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力量和优秀品质, 有效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

2.2 完善宣传内容, 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2.2.1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 是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偏离了学生发展的中心, 虽然教育内容是学生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但这些内容大多是负面取向, 更多地列举了问题的消极面, 给学生强化的是负面感受, 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关注学生潜力, 引起个体局部改变, 与星星之“变”可达“燎原之势”的良性循环理论背道而驰。

2.2.2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方向

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重心指向人和社会的积极方面, 对人性持积极评价, 强调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品质会使个体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 发挥最大潜力, 取得最大的成绩。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为此,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

(1) 培养阳光心态, 增加幸福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从积极情绪的培养入手。情绪是人心理状态的晴雨表, 在积极情绪下个体易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对负面信息比较忽视, 会更倾向于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毅力, 从而获得幸福体验;而在消极情绪下, 个体易关注失败信息并把它们组织在一起, 从而变得更为急躁、不耐烦, 以致于注意力分散, 思维迟钝, 对个体的行为有抑制作用。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引导学生做到4点: (1) 自信进取, 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2) 接受自己, 肯定自己, 在此基础上一点点地发展自己, 对自己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充满感动。 (3) 懂得感恩, 对生活充满感激, 感谢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失败和痛苦。因为对一切充满了感恩, 对身边发生的失败和痛苦才更易找出积极因素, 寻找到满足和幸福。 (4) 学会宽容。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 不纠结过去, 活在当下。

(2) 形成积极认知体系, 增强快乐体验。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个体的消极情绪并不仅仅与身边发生的事情有关系, 更主要的在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如果个体形成一种积极的认知体系, 那么遇到问题时, 个体会习惯于寻找事物积极的因素, 从而获得心理平静与满足, 变得更加愉快与进取, 更易获取成功;相反, 如果个体存在不合理的认知体系, 遇到问题时则习惯寻找消极信息, 更易绝望、放弃、不满。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善于发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与成长, 善于从失败中找到积极的因素, 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3) 开展目标教育, 增强成功体验。研究发现, 学生的茫然体验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茫然体验是指个体处于目标不明确, 环境不熟悉的境地时产生的一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心理体验。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 许多大一的新生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缺少奋斗目标而感到空虚、迷茫或者无聊;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因为虚度大学时光感到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没学到知识而后悔、痛苦, 对未来就业、前途充满了不安。针对这些情况,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目标教育, 引导新生在全面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制定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 并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 认真落实在每一天的学习中, 同时引导新生及时对自己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调整。这样个体每天都在不断地充实自己, 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就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体验, 激发更大的学习激情, 达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和谐统一。

(4) 开展意志品质教育, 增加自信体验。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奋斗目标、浑浑噩噩, 或有目标而不积极执行, 行动拖延等现象,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开展意志品质教育, 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知道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体能力, 更多地取决于个体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要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自觉制定生活目标;确定目标后要马上采取行动, 不给自己寻找任何逃避和拖延的借口, 围绕目标全力以赴, 充满热情和耐心。以此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增强其自信和幸福感。

2.3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完善工作方法

2.3.1 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塞林格曼认为,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天赋的能力, 无论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存在多大的差异, 个体都有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学校中的一切资源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的。因此, 我们应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校为主体, 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对各级网络成员进行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合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大舞台, 从幸福、快乐、希望、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身的心理发展, 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挖掘自身潜力, 增加幸福愉快的积极体验。

2.3.2 加强辅导员、系 (部) 心理部长、心理委员的培训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对团结、和谐、友爱、进取团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较全面, 能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他们也是联系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的重要桥梁, 在沟通与疏导两方面都较方便;学生干部特别是系 (部) 心理部长和心理委员是辅导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许多日常活动由学生干部直接组织实施, 他们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有相近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历程, 具有更多相同的爱好。加强辅导员、系 (部) 心理干部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为他们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开发学生潜能, 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2.3.3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形成良好气氛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 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班风上。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班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则更直接、更具体。一般来讲, 处在积极向上、宽松友好的班级氛围中, 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因此, 学校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大力推进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 构筑全方位的校园文化体系, 组织开展一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2.3.4 积极创建团结和谐的群体兴趣小组, 增加幸福体验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强调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强调每个人都需要与社会交往, 希望被一个团体欢迎和接纳。在日常教育管理中, 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社会团体、兴趣小组, 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减少自己的分离体验 (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环境) 和茫然体验 (觉得自己不能满足环境的要求) 。

篇9:浅析学生党员挫折心理及对策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在学习、社会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突出,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的良好态势。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综合基本素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强盛。但学生党员比一般同学负担了更多的社会义务,成才期望值比普通同学要高,责任压力较其他同学大,所以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心理挫折感。挫折体验除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之外,又具有一般学生所不同的特点。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学生党员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价值规范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仍然是新世纪党员学生政治价值的理性选择,他们能把爱国热情以更现实、更冷静的态度表现出来,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但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价值多元化的冲突,使得价值规范体系刚刚形成的学生党员心理上自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压力超过可以承受的负荷,就会打破原有的思维心理定势,理想现实难以重合,挫折感由此产生。

学习挫折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各方面表现优秀的群体,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党员的成绩是十分优异的,多是各项奖助学金的获得者,在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方面一般不存在问题。但是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普遍较高,竭尽全力要保住自己名列前茅的优势,一旦成绩滑落,即使获得的成绩在其他同学眼中还是令人羡慕的,但只要与自己预期的目标有差距,就会产生挫折感。

人际交往中的挫折

学生党员多是班级干部、社团的骨干分子、学生活动的领导人物,他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体现自己的能力,各个方面都表现优秀,于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极其认真的态度,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不能接受自己比别人逊色。同时学生党员也具有当代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的一般特征,处处表现得争强好胜,即使在生活的细节上也经常计较高下。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党员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优势和优越感,并常常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更甚者有自我意识膨胀的表现,这样不利于团结同学,不利于群策群力,一旦出现问题常常抱怨周围同学素质

低,埋怨环境不如人意,自然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学生党员在人际关系中的挫折感。

情感挫折

学生党员也是普通同学中的一份子,有着和普通同学一样的情感需求和体验,但学生党员普遍对自己要求高,自我约束性强,往往不会在同学面前流露情绪,而是在自己心中压抑、寻求自我解脱。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党员在恋爱问题上往往是深藏不露,既怕师长发现,又怕别的同学议论,心理压力突然增强,极易产生情感挫折。

挫折面前心理平衡一般会遭到破坏,需要相应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对待挫折。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时,在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自觉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稳定的一种适应性机制,是应对应激场景时的自我保护。心理预防机制主要有积极、消极和中性心理防御。

研究调查表明,由于学生党员一般具有较为坚定的理想信仰,积极而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对较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较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是学生党员相对于普通同学在面对挫折时较为显著的反应特点。

但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党员不自觉地采用了中性甚至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了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非理性的消沉、推诿、逃避、冷漠、压抑等形式,更有极少数采取了攻击性行为和轻生的过激手段。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会使当事人在一种自我欺骗中与现实脱节,降低了适应能力,影响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生党员还是应该树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增强自己的耐挫力,在广大同学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 挫折体验在人生道路上是在所难免的,如何正确地对待挫折是成功成才的关键,也是学生党员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学生党员应树立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体系

挫折心理是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而价值定位是人生态度中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人的动机和需要。所以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挫折的心理问题,从迷惘中走出来,从消沉中解脱出来。

特别是当代学生党员,是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的模范,是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的模范,更应该以共产主义理想为价值目标、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追求,以遵纪守法为行为准则,树立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体系,作为战胜挫折的根本性保证。

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应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挫折具有两重性,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的同时也能使人成熟起來,从中得到锻炼,而平静、舒适的生活也会使人流俗于安逸、失去进取心和斗志。

对学生党员而言,挫折是最好的磨刀石,是使人百炼成钢,登上成功高峰必须面对的。通过挫折学会反思、思考、总结、探索、创造,深化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在思想和行为上走向成熟,为人处事更加谦虚、沉稳谨慎。

重视培养学生党员的抗挫能力

挫折承受力是有效应对挫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而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可以后天锻炼提高的,学生党员要正确的对待挫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自己,在挫折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掌握心理调适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

引导学生党员学会掌握应对挫折的科学方法

简要介绍几种正确应对挫折的科学方法:

1.增强体魄,强健身体。心理学家研究认定:身体健康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更容易承受挫折。

2.适当的宣泄不良情感,摆脱挫折情境,通过语言、动作等心理暗示,转移不良情绪,在身体和精神放松的情况下,可以理智而科学的对待挫折。

3.正确的认识自我,调节抱负水平。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和知识等作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价,愉快地接纳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宜的期望值,学会扬长避短。

篇10:心理健康讲座总结

心理健康讲座总结

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辅导,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更好的处理大学生活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现在更多的青年人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认识,同时激发起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更加真爱自己的生命。同学们大声说出了心里抑制已久的话,为很多人带去了温暖和祝福,也让参与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维护了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避免校园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让同学们敞开心扉,放飞心灵,能与人更好的和睦相处。通过活动,了解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消除困惑,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之间心与心交流的机会,也为了更好的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同时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心中的疑惑。

篇11:疫情心理健康讲座总结

首先,马主任为大家科普了疫情对我们当下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介绍了校园封闭式管理期间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睡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马主任强调特殊时期我们要强化自我管理,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此外,马主任还向大家分享了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焦虑、抑郁、失眠、行动力下降等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张主任指出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理解自己在面对不正常情境中的正常反应。他呼吁大家在特殊时期面对各种问题时要勇于求助,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最后张主任以一首饱含情感的《我和我的祖国》借歌抒情,祝愿大家早日度过疫情难关。他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深刻意识到,国家、学校、老师们永远是当前我们应对疫情最有力的依靠。

篇12: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总结

如此,我们还应该在一些地方加以改善。例如,就讲座的整个内容来看,颇有些单一,主要只是从生理角度来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专家是来自医院的原因。我们以后可以多请其它相关的专家来进行讲座,从心理特点和社会背景等多角度来分析,使同学们理解得更全面,透彻。这样也更符合我们举办这类型活动的宗旨。

从整体上讲,这次心理讲座活动比较成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争取在不断努力中将以后的每一次活动都做的完美起来。总之,我们以后应当多多关注广大同学各方面的需要,并主要以活动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合理的引导,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使同学们对活动既感兴趣,又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能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总结5

为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提高同学们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汽车与交通学院于20XX年4月18日在综合楼A119教室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韩继莹老师主讲。

讲座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写策划书,调研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批教室,与宣传部商量写板报,做宣传等,每项工作明细化,并且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讲座以及讲座内容丰富性,特意组织排练了能反映大学生目前真实生活的小品和一个音乐剧。

讲座当天学生会全体成员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了教室,并按照预期的安排进行会场布置,安顿同学有序的进场入座,接待老师,为讲座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讲座在广大同学的期待中如期进行,一个轻松幽默的小品拉开了帷幕,小品主要叙述了三个性格不同的大学生面对学习及生活时的迷茫的态度。随后,韩老师针对小品中人物的特点,对同学们心里存在的困惑一一作了讲解,韩老师结合心理教育特点,联系自己日常工作和教育经验,列举了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韩老师讲完“人生规划”之后,一个唯美的音乐剧映入了大家的眼帘,通过音乐剧我们看到一对大学恋人由相爱到分离的过程。表演结束后,韩老师又为同学们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爱。讲座中韩老师风趣幽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良好互动的氛围带动了全场的气氛,广大同学积极配合,使整个讲座取得一定的成功。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都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相信这次的讲座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拨正前进航向,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有助于同学们关爱生命,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

此次讲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与此同时工作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以下是具体的要点:

1、学生会各部门不是都很清楚活动的具体流程,虽然活动策划已经将每项工作安排到每个人,但在会场布置时,还是显得有些仓促,不尽如人意。

2、讲座当天现场的卫生问题被忽略,没有进行及时的清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师的心情及整个讲座现场良好的氛围。

3、由于活动当天策划者忙于进行会场安排布置,对于讲座现场人员混乱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导致无论是学生会工作人员还是参加讲座的同学不能及时的入座安静等待讲座开始。

4、讲座所需的设备及人员由于时间的紧迫,都没有提前进行测试和彩排,导致现场意外频频。

篇13: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湖南省永州三中是一所巿示范性高中学校, 生源复杂,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一些家长在外打工, 这些学生生活在爷爷奶奶及叔叔阿姨身边, 缺乏父母的关爱, 成了留守的高中生, 性格孤僻, 不善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学生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习目标不明确, 厌学思想严重, 迷恋上网聊天或玩游戏。有的学生虚荣心强, 过分注重外在形象。由于进入高中以后生理进一步发育, 情绪变得不安和烦燥, 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对这些学生, 班主任若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在工作中非常关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尝试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辅导学生心理。

首先, 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言教不如身教”,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 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老师平时要利用空闲时间多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和文章, 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会去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要善于讲述自己或他们熟悉的人在学生这个年龄段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 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做得好的地方他们可借鉴, 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吸取一些什么经验教训, 使他们少走弯路。学生对老师或名人年少时发生的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在高一时有许多同学英语成绩差, 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 我给他们讲述新东方教育集团俞敏洪的高考故事, 使他们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班主任还要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和规范的行为等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 促使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 多开展班团活动, 给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压力和交流思想的机会。高中学生压力大, 可能尤其表现在升学压力大。班团活动作为课程学习之外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 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主人, 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 有利于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班团活动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一些品德行为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 它能通过班团活动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而修正行为。班团活动还能发展智育,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 编导活动, 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并运用学科知识, 查找书籍、信息, 做试验,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既丰富了各方面的知识, 激发了兴趣, 训练了观察、分析、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培养了合作、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的科学态度。在班团活动中, 学生手脑并用, 大脑和肢体协作能力增强。在运动会中, 学生既紧张激烈, 又轻松愉快, 成功后的兴奋, 失败后的悲伤, 还有跌倒后爬起来的心理调整, 都能让高中生感受较完整的情感体验。在班团活动中, 美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展示, 音乐、歌舞的编导演出, 以及活动场地的布置与活动的化妆, 服饰的搭配, 等等, 使他们于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学会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班团活动多种多样, 如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 每期的为贫困生献爱心, 主题班会, 班级球赛, 拔河比赛, 秋游, 出黑板报, 等等。这些活动不仅释放了压力, 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形成一个学习上你争我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第三,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 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从高一开始就会同课任老师分析本班的实际情况, 分析学情并分析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管理自己;帮助学生改善行为、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尊重与理解”的原则, 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 尊重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时, 学生才会尊重自己, 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学生只有被教师尊重和理解, 才会信任教师, 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能增强自我激励意识, 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自卑、厌学, 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阴影中摆脱出来, 同时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 培养意志、毅力和自控能力。

第四, 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家庭关系、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从学生高一入学开始我就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 家庭关系, 还有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 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 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长, 使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我还引导家长在配合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时, 要尽量设法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因为居高临下的训导只会拉开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我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总是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 同时也能得到家长的协助。

篇14: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

经过长期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烦躁忧郁时,学习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

2.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来自多方面,包括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和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和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简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就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等问题。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所谓的心理问题都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班主任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胜任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同时班主任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衣着和仪表及内在修养,在与学生交往当中,在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当中,要积极、开朗、乐观、干练。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尤其对班级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班主任即便内心紧张,外表也应泰然自若。冷静果断处理。

(二)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我们不能够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方面,营造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学生们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尽量减少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

其次,在自然情境下的过程中展开。

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是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员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进行心理辅导,不过,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条件,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主题班会。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2)“本班的故事”。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学生变得热情、团结,班集体富有凝聚力。

(3)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别面谈更加行之有效(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在开学初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联心册”,字数、内容不限,半个月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觉得是负担,东拼西凑或词不达意。每次我都特意在班级里大大表扬写得好的几位学生。渐渐地,学生敢说知心话了,而我也在旁边认真地回复,这种交流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2.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比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奇思异想”栏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贴上去,然后动员全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中闪现。

3.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分一分上课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化学公开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