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

2024-04-12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精选6篇)

篇1: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

师德师风演讲稿: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为人师者,无论是绿荫下的交心,还是与同事闲侃,总能听到“现在的孩子调皮,贪玩,难以驾驭,……”的慨叹。的确,为人师者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态度不端正,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上课时捣蛋,下课了打闹……,即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让老师头疼,让同学心烦,更让家长心焦!

问题学生几乎存在于第一个班级,这是不争的事实,“十个手指不等长,手心手背都是肉”,问题学生,我们也不可能丢下不闻不问。爱是教育的前题,爱是教师的天职,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努力,耗精力又费时间,可结果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究竟是为什么呢?俗话说得好:“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承认,而身心正在迅速成长的学生这种心理更为突出,哪怕是点滴的肯定,对他们来说,都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动力。下面我谈谈个人在转化问题学生方面实施内外兼攻方面的一些初浅的实践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论多么令人头疼的学生,老师都不能把师生关系弄糟糕。一般说来,学生非常信任和依赖教师。当他们得到老师关心的时候,内心会感受到爱的温暖,从而更乐于学习,克服困难,不断进步。他们通常会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学科上,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最终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取得可喜成果。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

更为明显,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靠教师维护。在生活中,教师应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争取得到与学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机会;应信任每一个学生,对其充满爱的期待;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并施之以爱的教育。上课时,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答一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下课了,拍一拍他们的肩膀、整一整他们的衣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生日时,在班上组织学生给他们唱一首生日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拿他们另眼相看,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二、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自尊心人人皆有,后进生的自尊心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们对于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才能使他们进步,他们不是所有方面都差,我们要全面分析,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比较优异的地方,哪怕是特别微小的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以发掘他们优点的的方式,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面对荣誉,我们要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同时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努力,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给后进生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只有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才会增强自信心,继续努力,不断进取。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

教师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要遵循严肃、认真对待的原则。现在很多学校的后进生大都喜欢跟社会不良青年来往,他们往往不被同学重视,老师也不喜欢这样的学生,从而在另类人群中寻找归属感。为遏制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倍加努力,创设教育学生的情境,悉心教导,精

当他们有较为优异的表现的时候,要及时予以肯定、赞扬。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他们的不良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如果有特别好的转机出现,不良行为能得到彻底消除。教师还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而后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彼此协调,最终达成一致看法,学生的看法得到认可,学生的心灵得到慰藉,这样才能真正感化学生。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尽量不要在众多学生面前批评他们,把他们叫到自己办公室或僻静一点的地方予以批评教育。

四、倾注耐心,反复教育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塑造一个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决不可能是一躇而就的,更何况是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后进生。因此,说服教育要循循善诱。后进生的思想行为与一般学生有差异,他们通常在老师面前总是紧闭心靡.如果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缺少一份耐心三言两语,说说就散了怎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呢?因此我们要有耐心,态度亲切、低声慢语、多方设喻开启他们的心灵的大门。要细心观察后进生生活的各种细节,注意其间的微小变化,哪怕是看来极为微不足道一点点的进步,也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赞扬,与此同时,还应指出他们所做的哪些地方是比较好的,哪些地方是不足的,然后对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加以赞扬,对做得不足的地方加以纠正,鼓励他们转向好的方向转化,并要求他们长期坚持。只有教师严格要求他们,再施之以正确的引导,他们的种种毛病才会不断减少,直至消除。一定不要因他们数次犯错误,就不对

他们报希望了。我们应该遵从孟子的教导,即一个人只有常常犯错误,才能够改正错误。古人的教导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应深刻认识这一教导。

五、融入爱心,以情感人

爱心是冬日的阳光,能给处于寒冷中的人以温暖,爱心是黑夜里的明灯,能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以光明。后进

生就好似那些处于寒冷中、黑夜里的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应该给予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在学习上,多过问他们的学习,耐心地讲解一道难题,多问几次他的学习成绩,给他提点学习建议和方法,多和他谈谈心。这些虽然都是看起来不起眼的点滴小事,但在这些点滴小事中却饱含着老师对他们的深切关爱。有句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来使学生感到温暖,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活力是十分旺盛的。只有爱能做到这一点。

爱是春风,能吹拂内心的荒地;爱是春雨,能润泽内心的干枯;爱是阳关,能照亮灰暗的心灵;爱是催化剂,能使内心发生质的改变;爱是珍贵的钥匙,能成功开启教育的大门;爱是美丽的手指,能弹起生命的乐曲;爱更是师生之间得到有利沟通的纽带,它能建立起师生

之间民主、平等、融洽的关系。只有有了爱,教育才能开展下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施以学生爱的教育,只有有了爱,才能促进后进生的良好转化。后进生更加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关心,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跟他们沟通、交流,用爱点亮他们的心灯。只有有了爱,才会有希望,希望是人前进的动力源泉,我始终相信,爱能够改变一切。文/李小波《师德师风演讲稿: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篇2: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

九成宫中心小学

何林英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认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来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通过几次和她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知心的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近段时间在班里能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 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学习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班长,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小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钢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添采”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篇3: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关键词:后进生,感化,转化,优化

教育类教科书中这样定义:“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 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 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在班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 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 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 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当其受到某种伤害, 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 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 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 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 离校逃学。凡此种种,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 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 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 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 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 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 不当众揭丑, 不粗暴训斥, 不冷嘲热讽, 不变相体罚, 用爱心融化他们冰冻的“心理防线”,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中学时期的后进生最大的特点是观点和思维方式还未成型, 很容易冲动。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 是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 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使我真切体会到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 即要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 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与学生做朋友, 取得他们的信任

事实证明, 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 相反, 在一定意义上, 他们是淘气、调皮的聪明孩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下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 在教育工作中, 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 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 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 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 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 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 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 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 在教育工作中, 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教师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 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 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 也就是持有欢迎的取向和态度时, 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 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 也不退缩。反之, 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 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 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 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 而后者则是体验到了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 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曾有一个学生王坤, 他爸爸开长途车, 长年不着家, 妈妈在乡下镇上开店, 依托奶奶照顾生活, 作业拖拉, 长得人高马大。初二时是全校有名的后进生, 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就想办法去接近他, 发现他较喜欢打球、唱歌, 他就多次去篮球场上陪他打球, 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 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篮球方面的事, 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 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 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王坤说, 他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发泄一些不满, “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 表示理解, 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篮球打得那么棒, 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姚明’呢?同样可以出名, 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顶撞老师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 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打一场球, 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 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好吗?”

在交谈中, 我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 而且教会了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地爱他, 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 那颗冰冷的心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他变得主动接近我, 还参加了学校篮球队, 积极组织参加了元旦联欢会, 并被选举成了主持人。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给学生希望, 产生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 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 信其道, 效其行, 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 “润物细无声”, 就能改变班风、学风, 就能转化后进生, 使他们茁壮成长。“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 “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对后进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 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 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 要使他们认识到, 老师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 正是对他们的信任, 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 从而使他们培养自己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 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 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 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 而要严之有度, 严中有别, 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 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 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 分设几个台阶, 使他们“跳一跳, 摸得着”, 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 在新的起点上, 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后进生来说, 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 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陈刚的后进生, 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 我动之以情, 消除其戒备心理, 尊重信任, 唤起其自尊心, 晓之以理, 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 我主要创设情境, 锻炼其意志, 持之以恒, 反复教育, 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 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 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 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 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 不定期地向陈刚的家长反映他近期的进步表现, 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让陈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陈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 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 选举他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 陈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 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 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 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从此陈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 成绩也大有进步, 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团员”。

当陈刚稍有违纪的时候, 我也决不姑息, 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 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陈刚同学已对我产生好感和信赖, 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 他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树立自信, 积极进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实践证明, 后进生先是被“感化”, 后是得到“转化”, 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 这样的转化就不会持久, 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 一般都会出现反复, 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 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 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经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 就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 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如有个名叫李勇的后进生, 原先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十分僵, 经过我对他的“感化”、“转化”后, 改善了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老师和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他有点沾沾自喜了。我瞅准这个时机, 及时对他进行“优化”教育。我利用周末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名家画展, 趁势引导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学习信念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并结合实际协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常给他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 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名人的事例, 让他树立起学好的自信心, 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使他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当李勇同学一出现反复的苗头时, 我就用温和而严厉的目光提醒他, 有好几次都使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家长、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严格督促和帮助下, 他逐渐有了学习自觉性, 学习成绩有了可喜的进步。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 要抱着满腔热忱,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 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 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 “所谓教育, 应在于学校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也许今天后进生没有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 但总有一天会收获成果的。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 使我深切体会到, 教育要“以人为本”, 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 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 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 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 是后进生转优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4: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在每一个班级里,都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或者顽皮好动,惹是生非,或者胆小怕事,萎靡不振,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令各科教师头痛不已。对这些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教育。

一、找清原因,对症下药,用爱心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

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十分复杂,老师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后进生的落后情况,找出其落后的原因,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对这些学生多给一些偏爱,因为他们不像优秀学生那样集百般宠爱于一身,不能充分享受爱的阳光雨露,我们要将更多的师爱分给更大的需求者,用爱心激励他们求知上进。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李力,学习成绩落后,每天得过且过,惹是生非。对此,我多次批评,但是收效甚微,等到我再次找到他时,他又诚惶诚恐、手足无措,我想我不能再采取简单粗暴的措施了。通过认真分析后发现李力并不笨,很可能是由于教师的冷落导致了他的落后,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试着给予他更多的关注,积极找出他的优点长处,多加鼓励和表扬。通过一学期的偏爱教育,李力的各科成绩全部及格,成了一名合格的学生。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爱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起自身人格的尊严

我们教书育人,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做到心与心的沟通。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和尊重,真诚地关注和帮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为后进生树立积极上进的榜样。

后进生虽然学习差、纪律差,但是对于他们正确的言行,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不能意气用事,给他们冷嘲热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本来成绩就不太好的张强同学上课总是分神,作业更加马马虎虎。我便找他谈话,他也是一副不予理睬的模样,抵触情绪很大。我便找其他同学了解,原来是因为有一次上课让他回答问题,他没答上来,我在班上严厉批评了他,因为那个问题是我上堂课反复强调过的,很简单的知识点。而他上堂课由于生病请假没上,我忘了。我的批评使他委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知道了症结所在,我便主动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将他未听到的课给他重讲了一遍。张强很感动并保证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对得起老师。由此可见,老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是多么重要。

三、心理沟通,情感交流,用爱心架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学生是有感情的人,因而老师不能只是一架教学机器,而应把情感渗透到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一座情感之桥。对后进生来说,各科教师的冷落,会使他们的情感自封孤岛,与世隔绝,只能是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这就要求教师要捧出爱心,与他们建立一种平等、信任、无隔阂、无畏惧的朋友关系,以情感的交流为纽带,去激发后进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做好家访,联合家庭,用爱心建立起教育学生的联盟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靠班主任自身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班主任密切联系家长,以求双方齐抓共管,达到1+1>2的教育效果。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长会,一种是家访。对于后进生来说,我们更要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做好转化工作。在家访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场,让他们亲自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部分后进生中,他们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冷落、父母离异、家有病号、父母不支持学习等。对此,我们要及时地了解和帮助。所以在校内,我们要给予他们爱的补偿,在课余,我们要做好家访工作。

五、循序渐进,刚柔并用,用爱心建立起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非朝夕之功,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以说服教育为主,但是对于若干后进生的某些缺点,仅靠说服教育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一些刚性的举措,对其病灶坚决予以切除,才能纠正其不良的行为,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学生赵龙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经常出入电子游戏厅,导致学习、纪律出现问题,多次教育之后,收效甚微。为了坚决制止其出入游戏厅的不良行为,我与其家长建立了联系簿,让家长如实填写其上离家、放学回家的时间,并让班干部监督其放学后的活动。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该生出入游戏厅的坏习惯慢慢得到了纠正,其学习、纪律也大有好转。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教师要抱着满腔热忱,因材施教的原则,更需要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才能转化他们落后的状态,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篇5: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

文/毛以国

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转化后进生。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年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

篇6: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师德师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在我们手中传递》

通过师德师风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也让我知道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德师风演讲稿――让爱在我们的手中传递

。也是从学习中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爱就是无私的奉献,站在三尺讲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哪怕青丝化白发,教师依旧在奉献着。愿所有的学生超越自己,面对满园春色,只是欣赏,从不占据;遍野的桃李,只是培养,从不索取。如春蚕吐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生命的金丝编织祖国的明天。

大海是小溪的目标,爱学生是我们的目标。大海辽阔无边,波澜壮阔,犹如我们对学生的爱,有一种雄壮的美;小溪曲折宛转,源远流长,恰似我们的工作,有一种平淡的美。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种伟大的爱而变得不平凡。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谁将这星火播撒,将人类文明传递?是教师。

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薪传之道,求知的火把传了出去,发光发热,火烧得比原来的更旺,让学生比自己更好,而且教育是有教无类,明知学生顽劣,也非教不可。我们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有:“历尽艰难不悔,只是许身献孺子”的信念。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全身心的无私无悔的`爱,这种爱是师德之本,师善之流。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单调的,每天按时上下班,课堂讲授,课后批改与辅导,业余谈心帮助学生,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渗透着对学生的爱。师爱就如溪流,清澈甘甜,润泽学生的心田;师爱如诗如画,意韵深远,陶冶学生的情操;师爱如露珠,滋润吐艳的花朵;师爱如泥土,无私奉献养分。

在我们身边,关心爱护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不胜枚举,一颗心被点燃,被照亮,这个世界就多一分光明与温暖,我想这应该是师爱的力量吧。师爱是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同时,我们教师也可以借助师爱获得丰硕的教育成果。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不关心,不爱护学生的教师,是不会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不是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学生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人格品行会潜移默化的发生着作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着教师的人格品行的影响,从而凝结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可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爱的教育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在平常生活中要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自省、自察、自纠,自己做到再去要求学生,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学校,以前校园环境卫生不是很好,零食口袋、废纸片等随处可见。为改变这一现象,学校为师生划定了环境区,并制定了卫生细则。规定出来后,我校教师身体力行,每天保持教师环境区整洁干净,校园内有垃圾,老师主动捡起来丢入垃圾桶。陈校长多次带领学生清扫垃圾池以及校门囗的下水道,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教室窗户明净了,校园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可见身教是多么重要啊!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教师良好的师表风范,展现当代教师的师表新风,从而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学习的标兵。

上一篇:夏至养生是否吃阿胶糕下一篇:跟冬至有关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