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2024-07-05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共8篇)

篇1: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我国民主党派是中共领导的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政党。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这个政党格局中,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充分有效地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常论常新、具有极大价值的课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实践证明,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是我国一支重要的民主监督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势。

下面本人就新常态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存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民主监督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监督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在党内和民主党派中,仍有部分人对民主监督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方面,部分党政机关和单位的中共领导人,在党内监督尚需完善的情况下,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有的认为,应通过立法,使民主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确保”执政党接受民主党派的意见。有的则认为,对执政党提意见、提批评,会影响相互关系。还有的认为,民主监督只能“提意见、作批评”,执政党可听可不听,起不到监督的效果,因此可有可无,影响了开展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实行民主监督时,提无关宏旨、肤浅片面的问题多,提触及实质性的问题少;滞后监督多,及时监督少。

(二)协商中民主监督功能发挥不够平衡

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另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在现阶段,前一种方式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比后一种方式弱。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

(三)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民主监督机制是民主监督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但由于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和反馈环节上的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在实践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仍旧遇到“知情不够全面,难以发现和找准深层次的问题”、“沟通不够及时,监督难以到位”、“反馈不够主动,实际效果难以显现”等问题,造成了民主监督整体功能相对薄弱。

(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身素养提升不够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身的思想素养直接影响着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我们有些人对民主监督认识不足;有些人在民主监督中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些人不敢于监督,补善于监督,害怕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有些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政策水平还跟不上时代。

二、基本对策和工作建议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开展和推动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成效,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

(一)必须认识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民主监督意识

民主监督的意义和作用,往往不容易被人们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容易被一些领导人和工作部门所忽视。其实,民主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质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就是民主监督。这种监督是多渠道,多形式的。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之一,其基本方式是提意见作批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和加强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的作用,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共和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多党合作的高度提高对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接受监督和开展监督两个方面的主动性。

(二)必须坚持把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

中央有关文件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将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做到经常性监督与重大问题监督相结合”。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干,三者遵循共同的政治准则,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从内容到形式,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现民主监督的经常化,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成效。对我们已经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应继续坚持,并加以发展。进一步研究中共与民主党派协商中,民主党派所提意见建议采纳和反馈的科学运作程序,以文件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强化协商中民主监督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荐更多优秀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正职,提升民主监督的层面;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民主党派的联系,逐步增加对口联系的部门,使党外人士知情明政更全面,增强民主监督的针对性;进一步健全地方重要问题在决策执行中定期或不定期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的制度,实现决策执行中的民主监督。

(三)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认真清理民主监督的相关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做到在知情环节,确定“知情”的对象、范围、时间和方法,将情况通报、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参与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参与重点案件的审理以及有关重大决策的调查论证等列入其中。在沟通环节,规定沟通的内容、重点、时限和具体操作程序。在反馈环节,明确检查、回复、情况报告、意见征询等具体措施,对于民主党派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改进,不能采纳的部分要做出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做到“条条有回应,件件有答复”。支持民主党派根据自身实际,在各机关明确负责民主监督的部门和人员,细化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本党派民主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运行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凸现民主监督的功能。

(四)必须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

新世纪新阶段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拓宽和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各民主党派根据民主监督工作需要,既可独立地开展监督,也可与其他民主党派联合开展监督,还可以探索与党的纪律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的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的途径和办法。热心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真诚欢迎民主党派监督,为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方便,帮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消除疑虑,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鼓励他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五)必须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

要搞好民主监督,主要是靠人,靠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去做工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

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政治自觉性、责任感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因此,各民主党派应十分重视监督的基础建设,并把此项工作当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要有规划和措施,而且一定要落到实处。要支持和帮助他们举办有关这方面的培训班、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外出考察等等,尤其要重视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高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识和做好民主监督工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篇2: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发布者: 统战部 更新日期: 2015-04-23

参政议政是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制定的方针政策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在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民主和科学。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其在参政议政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具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能够就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够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具有组织优势、群体优势,能够形成合力,在参政议政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篇3: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

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国已经有推行了十几年的历史, 不再算是一项新生事物了, 但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我国财政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在会计监督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在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实践过程中, 服务管理与监督是会计集中核算的生命线, 会计工作人员应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对会计工作质量与会计的服务企业的效率方面再下一翻功夫。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国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会计的集中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的非集中管理脱节, 致使各企业单位出现了新的腐败现象, 即领导者随意处置财产物资。由于会计核算走向集中化, 但是各企业业单位的财产物资等的处置权任遗留在各企事业单位, 这就造成了财产物资的处置与会计核算的完全剥离, 这也就产生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管理的问题。这种情况就给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而无法贪腐的领导者们一个空子可钻, 他们的贪腐的黑手就会向企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靠近。

2. 无法满足现代化科学发展需求

传统的核算体系和物资管理措施逐步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 造成了严重的脱节现象产生。在现阶段的集中核算体系中, 将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都进行了几种处理, 而对相应的实物、资产和合同等概念在经济事项的反应中却未曾集中处理, 这就造成了会计管理制度无法合理的实现, 使得在管理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隐患, 市场会出现没有数量和单价的计量措施和方式。

3. 核算人员少、工作量大

为了避免企业单位出现腐败现象, 企业财务核算开始走向集中化。通过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来严格控制与精确核算企业单位具体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情况, 这项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企业单位人员贪污等腐败现象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欲杜绝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核算体系在具体的应用中还是避免不了一些负面问题的出现。在地区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后, 该地区范围内所有的企业单位的财务核算情况都是由其地区政府的财政部门同意开设账户进行集中核算、集中处理企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周转与支付工作, 企业内部也不再配备单纯的会计人员, 而只配备报账员, 当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时, 该报账员便自行到核算中心进行报账。这样的运作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使得其工作任务变得极为繁重, 而且, 由于核算中心所配备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 当前来报账的企业单位数量过多时, 就有可能出现少量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大量的工作时忙中出错, 给企业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监督作用的发挥

1. 转变会计职能、统一执行标准会计核算中心最能全方位、第一

时间地实施会计监督, 只要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一套系统化的控制标准, 就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控制模式

2. 上下联动, 构筑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核算中心要经常同财政部

门各科室及其他财经纪律监督部门要经常沟通, 使得财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得到迅速传递, 并及时的解决, 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内外结合, 营造会计监督氛围

在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中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能够及时的宣传党的教育和监督工作, 以此在工作中实现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和监督控制力度。其次在工作中的各方面具体操作业务平台上,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难操作性、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流程对知识更新有着重要的难点和难题。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积极效应和现实意义是肯定的, 在会计监督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要不断研究探索, 创出新的工作思路, 以便在工作之中取得较大的工作成果和效益。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 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国家财政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我国自从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以来, 会计的监督作用的功能与成效的提升极为显著。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之处, 这些不完善之处较为严重地阻碍了会计的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在现阶段的工作过程中, 更好地提高会计集中核算中的会计监督作用的功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会计理论界的重要的课题。这个课题对于进一步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 对于进一步加强与深化改革, 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监督的法制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的体会谈几点关于如何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会计监督作用的浅见, 以期为完善国家财政制度与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篇4: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工会;民主管理

工会组织是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组织的“稳压器”,也是企业内部的“润滑剂”。加强民主管理一直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推动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可见,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民主管理,不能把工会工作看成是例行程序。特别是在企业转型的今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深化对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工会组织应在落实职代会有关制度上发挥重要作用。《工会法》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这就清楚地表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怎样。

第二,工会组织要在提高职代会质量上下工夫。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同地方的人代会、政协会一样重要。而职代会开得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会议质量;而质量高低,又取决于会议准备是否充分。一般来讲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都是在召开会议之前,经过酝酿、规划、修改几个环节,然后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工会组织对所涉及的问题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透彻,没有采纳职工群众的正确意见或建议,没有做到充分准备,就会使职代会所做出的决策不符合客观实际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因此,工会在筹备召开职代会时,应直接参与对有关问题的讨论研究,及时反映职工代表大会做出的决策。另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行使各项职权(比如实行无记名投票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工会组织要在完成民主管理的任务上发挥作用。企业民主管理是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杠杆,特别是发电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必须降低资产负债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是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民主管理,落实企业民主管理的各项职权。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把民主管理的职权落到实处。二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工会组织必须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必须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时有效地纠正“三违”行为,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三是开展各种群众经济技术活动,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搞好生产经营。企业民主管理,要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群众经济技术活动。比如围绕审议重大决策,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开展群众监督活动,围绕发电量开展抢发电力竞赛。四是调节内部矛盾,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当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职工收入、劳动就业、两地分居等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社会上的矛盾也会渗透到企业中来。而在企业内部,领导与群众之间,新老工人之间,各岗位之间,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就需要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去调解这些矛盾,解决内部纠纷。特别是对弱势职工群体,更要做到高度重视,多做一些答疑解惑的工作,促进企业的和谐。

第四,工会组织要在民主管理中,注意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很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一年只召开一次或两次。那么,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就应该注意发挥职工代表组长及各位职工代表的作用。一是组织职工代表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或热点问题进行视察,使职工代表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二是经常征求职工代表的议案,并对优秀议案进行表奖。三是发挥职工代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总之,“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会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伐,就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自身建设提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铁首先自身硬。工会组织要想在民主管理中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第一,关键在于工会干部的素质高低,特别是工会主席的能力如何。因此,必须把选人用人作为关键性、根本性的问题来抓。首先,应把握好选人用人的标准。把那些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威信高、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各级工会主席岗位上来。其次实行聘任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对各级工会主席实行年度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量化打分,能者上,庸者下。再次,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基层单位,可以实行由会员直接选举工会主席,以此推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第二,要更新理念。要尊重职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产生的心理诉求,尊重职工更高层次的需要,提高职工满意度。要切实转变观念,纠正认为民主管理会造成不利于统一的思想认识。第三,要创新形式。要充分发挥职工主体作用,实现企务政务公开,通过多种方式让职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广泛征集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更广、更深、更细地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第四,要创新机制。要建立新机制鼓励先进员工,制定增效节能工作的各项奖励标准,设立管理创新奖、合理化建议奖、职工参政议政贡献奖等,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健全职工民主监督机制,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务求实效,避免失真。第五,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民管能力。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民主管理是这门科学的一个分支。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民主管理中发挥应有作用。第六,进一步解决好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职责问题。毫无疑问,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绝不是工会工作的全部。一个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有党政工共同努力协调与配合才能搞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哪一方面工作跟不上来,都会给这项工作带来损失。应强调指出的是,工会在民主管理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勇于担当,与各方面主动配合,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篇5: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东北大学 任丽 季长生

内容提要:高校的民主建设水平是衡社会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民主建设过程中,工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工会应从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几个方面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为高校民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字:高校 民主建设 教代会 校务公开 评议干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它在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中起到一定意义的先导作用。高校的民主建设水平是衡量社会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民主建设过程中,高校工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创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

党委领导、校长行政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我国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而且还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已成为高校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形式。教代会切实保障了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和同自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所具有的知情权、审议权和表决权等,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高校改革发展。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推进校园民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高校教代会具有四项职权。即听取审议权、审议通过权、讨论决定权和民主评议权。通过四项职权的落实,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了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

教代会作为反映民声、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通过教代会提案工作,起到了上下沟通、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积极作用,为高校的稳定团结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审议学校财务预决算、民主评议干部等,强化了对学校行政权力运作的制约和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教代会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些高校,教代会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教代会的职权没有得到全面履行;教代会的长效机制还未能有效建立等,这还需要高校工会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为和谐校园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二、以实施校务公开为重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3月,全国教育工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在高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高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工会肩负校务公开的协调、监督职责,在高校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校务公开是一项关系重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都是校务公开的重点内容。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教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知道。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校务公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势和途径,总和很多高校的经验,主要有: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建立校务公开栏;利用高校电视、广博、校刊等宣传媒体;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建立校长接待日和校长信箱等。

校务公开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抓,纪检监察、工会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注重实效。确定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利于学校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团结、稳定的大局,推进学校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3、突出重点,从具体问题抓起。搞好校务公开,核心是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实行公开,公开的内容应是教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4、实事求是,把握尺度。对于难点问题,有些是领导和群众认识不一致,有些事目前解决起来条件还不具备。先搞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在决定如何公开。那些问题需要公开,那些问题不宜公开,必须加以规范,认真审定。对教职工最关心的热点、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能改的要马上改,多做实事,言行一致,取信于民。

三、以“民主评议干部”为契机,不断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接收群众的监督。胡锦涛指出:“各级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民主评议高校领导干部,是教代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教职工监督的重要渠道,建立教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认真搞好民主评议工作,这既是教代会实现民主监督目标的需要,也是教代会完成民主参与任务的需要,还是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对于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建设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主要是评议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以工作实绩为主。民主评议干部的重点是干部的政治思想、廉洁自律和工作实绩。抓住了这几点,有利于干部改进作风,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一般说来,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工作能力、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评议干部一定要以德为首,以绩为主。民主评议干部已实践多年,许多高校已摸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背靠背开展评议;填写测评表;结合检查工作进行评议;民意测验;投信任票等。

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在高校内部是一项敏感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影响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评议领导干部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使评议人和被评议者正确认识评议的意义,认真对待评议工作。其次,要高度重视评议领导干部工作的质量,坚持评议工作的环节,坚持效果与形式的统一,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第三,要重视民主评议干部的结果。把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的结果和干部的奖惩、任免结合起来。第四,要有具体措施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众评议的意见认真整改。第五,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要严肃认真地批评,但批评不是为了整人,而是诚心诚意地帮助干部予以改正。同时,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应处理好党管理干部和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关系。党管干部体现在要由党决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方案,决定干部考核的办法等重大问题。教代会的职权在于工作过程中的参与和监督,真正做到参与不代替,监督不决定。

在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主建设越来越成为保证社会公正、有序、和谐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民主建设势在必行。这要求高校工会不断探索民主建设的可行性程序和可操作的规范,使民主在高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等方面的工作,在高校形成浓厚的民主政治的文化氛围,以唤起教职工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和规范意识,并把民主政治意识自觉贯彻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育人的方方面面,而且通过培养人才,理论传播等,为全社会的民主进步与和谐发展营造思想文化氛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进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工会主席工作手册/金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7

2、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工会/张宏遵、王彬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2

3、 健全民主制度 促进和谐发展/郭大成主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3

作者简介:

任丽:东北大学工会副主席

篇6: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民主党派作用

新的政协章程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促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等内容,这是总结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实践成果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学习贯彻政协章程,就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基本

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党制度;在实践上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让这一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来看,我国政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民主权原则所谓人民主权原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和行使。人民主权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灵魂,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根本所在。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使其所代表的一部分群众的合法利益和要求得到充分的反映,使他们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和享受,从而多方面地加强党和政府同各阶层人

民群众的联系。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加强。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多党合作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的领域虽然不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它们分工协作、相辅相成,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从政协的性质和地位看,政协是各党派团结合作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也是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和舞台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的由所有合法政党

参加的,并以本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多党合作组织。人民政协如果没有民主党派参加,其地位和作用就会大大削弱;民主党派如果离开人民政协,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互相协商和团结合作的关系。人民政协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参加的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就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党外各界人士协商问题、调整关系的一条重要渠道。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人民政协是党派性的,是党派的联合”。毛泽东指出:“政协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新的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人民政协中,各民主党派以政党为参加单位,可以党派名义开展

活动;可以党派名义在政协会议上进行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可以党派名义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党派提案、开展民主监督。我们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就要进一步发挥好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积极、诚恳、友善的态度,切实搞好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活动,特别是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秘书长联席会议等各个层面的政治协商、使之更加经常化、制度化;要尊重宪法和政协章程赋予民主党派的权利和职责,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鼓励民主党派畅所欲言,为他们发表意见提供充分的机会;要更加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批评监督,认真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他们民主权利;要十分重视并积极办理他们的提案,搞好与他们联合考察和调研,努力为他们参政议政开辟畅通的渠道、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从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看,在长期的革命、建

篇7: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发布日期:2006-1-11 17:32:06 信息来源:人口计生委

1月10日下午,我区举行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建”启动仪式,区直工委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结合工作实际,人口计生委拟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党组书记李福旺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组织建设”为核心做了动员讲话。主任杨振富强调,党建工作要从三方面创新,通过创新确保三方面成果,“三创新”即党建工作形式要创新、党建工作内容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要创新;“三确保”即确保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确保三个文明健康有序发展、确保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村务监督机制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 李兴兵

近年来,五眼泉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村级组织民主监督机制,对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规范村务行为、约束村干权力、保障村民权利”作出了有

益探索。

一、主要作法

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反复酝酿、借鉴经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工作的意见》,从机构设置、产生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监督职责、经费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大胆创新。

(一)创新产生途径,变“举手通过”为“海推直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途径突破传统的由村“两委”内定,代表会举手通过的方式,结合村委会班子推选进行等额“海推”,根据得票多少分别确定主任和委员侯选人,由村民代表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具有群众代表性强、受村“两委”干扰小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对村“两委”的监督。同时,人员组成采取回避制度,明确村“两委”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监委会成员。去年底,全镇各村抓住村级换届契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同步换届和成立工作,作为村级配套组织和配套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村召开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该选举办法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4名,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选举前由村民在村民代表中推荐候选人,投票推荐按得票多少,从高到低分主任和委员职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全体村民代表采用直接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设投票箱集中投票,公开唱票、计票。按照此选举办法全镇11个村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镇55名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政策水平及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较高威望的村务监督员上岗履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创新监督内容,变“单一理财”为“全面过问”。过去,一提及监督,大都将其等同于财务监督。《意见》明确规定将村务监督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全面的村务监督延伸,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涉及村级管理的重要行政事务、村集体经济活动及其它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均行使监督权利。主要是开展七个方面的监督:一是政策执行监督;二是村务决策监督;三是村务公开监督;四是财务收支监督;五是资产管理监督;六是项目建设监督;七是勤政廉政监督。

(三)创新工作流程,变“事后盘点”为“全程跟踪”。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延伸,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马后炮”,监督更加及时、有效。事前超前监督,即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不合制度规定或不合民意的决策及时提出异议,提请村民代表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表决。事中跟踪监督,即参与决策执行过程,抵制不符合制度和有悖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村务行为。事后检查监督,即做好事后财务收支、资产处置和重大投资行为的审查、督促、公示等工作。具体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下八种:一是列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或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以外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把握村级工作安排和工作动态;二是收集民意,联系村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向村党组织、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共同商议,就村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村“两委”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及时纠正;四是提出建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五是拿定主意,对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的凭证进行稽核,对不合规单据严格把关,“拒之门外”;六是现场动意,对村级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过程监督,一经发现问题,现场落实整改;七是民主评议,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协助镇党委做好村“两委”成员的年终考评;八是留下记忆,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推行台帐管理,“干好每笔事,记好每笔帐”。

(四)创新监管机制,变“被动监督”为“主动出击”。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的双重领导。镇党委组建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由镇纪委、组织、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与村纪检委员共同承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意见》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利都有准确的定性,对监督工作的主动性、规范化都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有了制度做支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腰板”挺得笔直,改变了过去被动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乏力的现象,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积极性和成员间的内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争取村“两委”的重视与支持,做到办公有场所、有桌椅、有牌子,主动参加相关会议、安排相关具体监督事项。

(五)创新报酬考核,变“粗放无序”为“绩效问责”。一是规范管理指导。镇组建由纪委牵头的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一季度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半年开展一次工作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村纪检委员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监委会主任负责,对照《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制及百分考核办法》,从自身建设、政策执行监督、村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财务收支监督、资产管理监督、项目建设监督、勤政廉政监督等八个方面规范运行。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村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必须的办公经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补贴由镇定补到村,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000元,有一定资金能力的村,可以适当增加补贴,并纳入年初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其他成员的误工,参照当地农民务工收入水平,实行据实补贴,误工记载和补贴来源由村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问责。镇村务监督指导组年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监督委员会主任享受镇级定补和村级预算补贴;得分在90分以下的,以90分为基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减补贴的10%。其他成员的补贴由村委会、村纪检委员考核发放。对于工作成效突出,富有创新的,镇党委、镇政府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对于履职不到位,群众意见大,个人违规违纪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和提交村民代表会议罢免。

二、初步成效

(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过去,村务监督存在监督不力、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的现象。如今,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日常民主监督职责,将监督工作贯穿于村务工作的始终。群众利益无小事,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围绕群众反映的水、电、路等热点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向村“两委”反映。

(二)优化了村级组织的权利架构。村党总(支)部是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是决策机构,村委会是村务管理和决策的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务的监督机构,改变了过去村务监督委员会隶属于村委会,地位不对称、力量不对等,自下而上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尴尬局面。村务监督委员会瞄准的就是村“两委”的权力。袁家榜村一村干部在社区建设施工中,向群众表态超计划增加一个农户的稻场硬化任务,该村监督委员会成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纠正,一向“自由惯了”的村干部们自然有了压力。龙口子村监委会主任朱家义在该村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向村民代表述职时说:“群众选我,是对我的信任。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好似‘赤脚医生’,‘挑刺’但不‘添乱’,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

村“两委”的工作做得更好。”

(三)提高了村务工作的监督实效。监督制约干部行为,防止干部滥用职权,对村财务的管理和支出实现有效监督,防止村干部营私舞弊、滥支招待费、资金违规出借等问题。响水洞村“两委”主动安排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收支预算管理、工程招投标、现场监理、工程决算。弭水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吸引过去的惨痛教训,下大力气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里大小开支全部采取民主公开方式决定,如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日当天快餐面的采购问题上也采取了现场抓阄确定,有群众反映,“这样的干部我们放心”。反映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的信访一直是农村群众信访的重点。通过监督委员会向群众宣传解释村重大决策和事项,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前几年,袁家榜村因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导致村级管理混乱,人民群众意见大,直接影响了村“两委”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性,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向群众全程公开,向群众征求意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群众有意见的村务接受质询,群众有争议的事务接受听证,使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化解,密切干部关系。

(四)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廉政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扩大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既给村两委干部加上一道“紧箍咒”,又起到加强沟通,解疑释惑的作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镇政府所在地的庙岗村过去也曾由于监督“缺位”,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过上访群众锁政府大门的事件。村书记林大贵说起过去就相当窝火:“以前村干部怕干事,村民总怀疑你从中得多少好处。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里一切事都在监督下进行,就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干事心理负担轻了,听到的赞扬也多了。今年该村陆渔一级公路征地拆迁中,村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征地实物指标调查、补偿额度确定、补偿款的发放,全程监督,该村征地拆迁任务如期完成,无一起因征地引发的上访和纠纷,实现零投诉目标。(作者系五眼泉镇党委书记、镇长)

五眼泉镇:创新村务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眼泉乡以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从机构设置、产生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监督职责、经费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源头上堵塞农村监督体制上的漏洞。

一、创新产生途径,变“举手通过”为“海推直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途径突破传统的由村“两委”内定,代表会举手通过的方式,结合村委会班子推选进行等额“海推”,根据得票多少分别确定主任和委员侯选人,由村民代表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具有群众代表性强,受村“两委”干扰小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对村“两委”的监督。同时,人员组成采取回避制度,明确村两委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监委会成员。今年,全乡各村抓住村级换届的契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同步换届和成立工作,作为村级配套组织和配套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村召开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该选举办法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4名,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选举前由村民在村民代表中推荐候选人,投票推荐按得票多少,从高到低分主任和委员职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全体村民代表采用直接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设投票箱集中投票,公开唱票、计票。按照此选举办法全乡11个村均民主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乡55名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政策水平及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较高威望的村务监督员上岗履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

完善。

二、创新监督内容,变“单一理财”为“全面过问”。过去,一提及监督,大都将其等同于财务监督。我们明确规定将村务监督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全面的村务监督延伸,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涉及村级管理的重要行政事务、村集体经济活动及其它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均要行使监督权利。主要是开展六个方面的监督:一是政策执行监督。重点是对村“两委”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严禁村级新增债务的监督,维护农民利益的监督。二是村务决策监督。重点是决策过程的监督,看决策事项是否合理合法,决策过程是否合理合法,对于群众反对的、不符合政策的、不符合法律的决策事项,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该否决的坚持立场、坚决否决。三是村务公开监督。重点是围绕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公开的全面性、真实性开展监督,杜绝在公开的问题上搞形式、走过场、假公开、不公开的问题。四是财务收支监督。重点是监督年头预算、年终决算、日常开支、制度执行和财务公开。五是资产管理监督。重点是对集体资产的承包、处置进行监督,参与招标竞标、合同订立,协助调处纠纷。六是项目建设监督。重点是对项目建设方案、代表通过过程、招标投标环节、合同起草订立,工程建设质量、竣工验收结帐的监督。七是勤政廉政监督。重点是监督村组干部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进行监督,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听取、收集群众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村两委班子进行反馈,对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向乡纪委报告或举报。

三、创新工作流程,变“事后盘点”为“全程跟踪”。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延伸,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马后炮”。村务监督委员会将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全程跟踪,监督更加及时、有效。事前超前监督,即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不合制度规定或不合民意的决策及时提出异议,提请村民代表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表决。事中跟踪监督,即参与决策执行过程,抵制不符合制度和有悖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村务行为。事后检查监督,即做好事后财务收支、资产处置和重大投资行为的审查、督促、公示等工作。具体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下八种:一是列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或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以外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把握村级工作安排和工作动态;二是收集民意,联系村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向村党组织、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共同商议,就村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村“两委”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及时纠正;四是提出建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五是拿定主意,对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的凭证进行稽核,对不合规单据严格把关,“拒之门外”;六是现场动意,对村级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过程监督,一经发现问题,现场落实整改;七是民主评议,参加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活动,协助乡党委做好村“两委”成员的年终考评;八是留下记忆,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推行台帐管理,“干好每笔事,记好每笔帐”。

四、创新监管机制,变“被动监督”为“主动出击”。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乡党委组建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由乡纪委、组织、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与村纪检委员共同承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利都有准确的定性,对监督工作的主动性、规范化都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有了制度做支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腰板”挺得笔直,改变了过去被动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乏力的现象,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积极性和成员间的内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争取村“两委”的重视与支持,做到办公有场所、有桌椅、有牌子,主动参加相关会议、安排相关具体监督事项。

五、创新报酬考核,变“粗放无序”为“绩效问责”。一是规范管理指导。乡组建由纪委牵头的村务监督工作指导组,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一季度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半年开展一次工作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务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村纪检委员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监委会主任负责,对照《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制及百分考核办法》,从自身建设、政策执行监督、村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财务收支监督、资产管理监督、项目建设监督、勤政廉政监督等八个方面规范运行。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村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必须的办公经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补贴由乡定补到村,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000元,有一定资金能力的村,可以适当增加补贴,并纳入年初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其他成员的误工,参照当地农民务工收入水平,实行计实补贴,误工记载和补贴来源由村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问责。乡村务监督指导组年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监督委员会主任享受乡级定补和村级预算补贴;得分在90分以下的,以90分为基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减补贴的10%。其他成员的补贴由村委会、村纪检委员考核发放。对于工作成效突出,富有创新的,乡党委、乡政府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对于履职不到位,群众意见大,个人违规违纪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和提交村民代表会议

罢免。

关于充分发挥村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几点思考

根据上级要求,在村级建立村监督委员会,目前明光市已有部分村建立了村监督委员会,其他村将陆续建立村监督委员会。如何发挥村监督委员会在加强对村务工作监督中的作用,提高监督效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把好推选关,优化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把选人用人与培养锻炼结合起来,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制约,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首先要把好推选关。村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村监督委员会担负着对村政务、财务等工作的监督职责,是受村民代表会议授权行使职责,成员组成应由村民代表或党员等人组成。要注意推选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有责任心、有文化、懂政策,对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人员实际工作能力。要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在培训对象上重点加强对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也要加强对村务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金融、审计等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要加强对村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实践锻炼,通过参加专项工作等方式在实践中促进监督人员的的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即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关心爱护基层监督人员,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上要关心支持,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并主动予以关心帮助,将组织的关心爱护落到实处。要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宣传身边的典型,激励干部弘扬正气、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要进一步明确村监督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使他们具有独立行使监督的职能。要进一步规范监督职责,提高监督实效。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时间、监督的形式、监督的程序、监督的保障措施等,使其逐步规范,使其便于操作和执行,从而提高监督的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黄店镇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全镇监委会的具体选举工作,由镇纪委牵头,镇民政所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二是注重监委会成员的产生与考核。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民主推荐或选举产生监委会主任及其他成员。监委会成员将接受联户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一次,评议结果当场公开。三是确保2010年9月底前全镇所有行政村都建立村委监督委员会。镇党委、政府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每个阶段工作的落实。届时,镇纪委将组织相关人员,采取重点抽查、督察督办等形式,对各行政村推行监委会制度和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中走过场的行政村,将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甚至设置障碍的村组干部,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赋予职权 监督有效

华县根据民主监督的职能,充分赋予村民监督委员会“四权”:即:参与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四项权利发挥职能作用,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审核不审批、履职不对立,切实当好村民的贴心人,村两委会的好帮手,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提升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村民监督会委员列席“村两委”会,参与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开支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讨论。尤其在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征地款分配、工程建设、低保、计生指标分配等方案的讨论与制定过程中,村民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对方案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及建议,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了村级重大事项少数人说了算现象,维护和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赤水镇辛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在该村480万元莲菜池产业工程建设中,从工程资金的筹集、建设方案的制定、工程的承包、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的监督,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主动深入村户了解村民意愿,收集村民合理化意见建议,并能及时否决两委会不合理决策,切实维护村民利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架起了村两委会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村民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共列席村两委会议52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35余条,其中采纳311条,对360余项(次)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监督,否决违规违纪和不合理事项125件,全县信访量平均下降了56%左右。村民监督委员工作良好的运行,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瓜坡镇对各村地膜玉米种植补贴面积统计,各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坚持不漏一户,不多报、虚报一户的原则,实施有效监督,全镇统计种植面积共计1.8万亩,享受惠农政策补贴36万元。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直接参与,有效化解了多报、虚报引发的矛盾。

融洽了干群关系。以前,一些村干部在村委会选举前向群众“拍胸脯”、“表承诺”,当选后只管“拍脑袋”、“表困难”,由此,干部和群众产生了隔阂,出现误解,甚至引发冲突。还有一些村干部确实是为了村上的事忙前忙后,为集体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但事与愿违,往往被群众怀疑是“别有所图”、“心怀莫测”。可现在村干部普遍反映:“有了监督委员会的公正评说,不必担心那些不必要的麻烦了,烦心的事儿少了,闲话没了,工作的劲头足了,可以放开膀子干大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还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对村级班子成员起到关心和保护作用。

促进了基层民主管理。村民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以来,重点对财务、低保、计生指标分配、集体财产处置、退耕还林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了监督。通过有效实施监督,对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起到了一定的督导和震慑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金惠乡、下庙镇等乡镇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的监督事项以表格的方式进行登记,凡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的村级重大事项,都如实填写《村级重大事项跟踪监督情况》登记表,对监督的具体时间、事项、监督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使监督工作既阳光透明又规范运行。

六合街道“四抓”着力打造“阳光”村务 文章来源:六合街道“四抓”着力打造“阳光”村务 作者:六合 发布时间:(2010-8-19)浏览次数: 一是抓基础,扩展公开内容。注重由针对性公开向全方位公开延伸,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以及本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尤其对村级组织各种经济活动、集体资产经营、宅基地审批、粮食补贴、低保救助等情况都必须公开,把“村务”的议事权交给村民,把“村财”的处置权交给村民,让群众全面了解监督村集体财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同时还将土地流转租金兑现及国家强农惠农补贴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二是抓重点,创新公开形式。把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调整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凡是群众要求知道什么,村上就公开什么,使村务公开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定期集中公开,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村文化大院及群众居住集中、醒目的地方设置公开栏,坚持每月8日-15日,对村务、财务收支情况公示一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民主理财和群众参与意识,增强村务财务管理透明度。垂直对应公开,对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宅基地审批、农村财务审批等属于站所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按照“谁审批、谁公开”的原则,由负责审批的站所直接到村公开。随时点题公开,对不在规定的公开内容之列,但党工委、办事处认为事关重大,或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由党工委、办事处或群众以“点题”的方式提出,村两委按要求及时公开,较好地解决了村务公开中一些不到位的问题,把方方面面的知情权真正交给了群众,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抓关键,规范公开程序。注重由随意操作向按程序公开延伸,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公开内容必须由村务监督小组先行审核,并经村民主议政会议讨论通过后,再进行公布。村务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村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等情况,并及时向村民主议政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严格按照“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评定,先由村两委会提议,经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然后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把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坚持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了党员民主权利和村民自治权利,以严格的程序保证了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积极性。今年来,东坝村实施整村搬迁社区建设工程;梅家村实施了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新合村建成了1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四是抓监督,加大督查力度。对于三议两公开确定的事项,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将工作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并明确完成时限,定期向村民代表公布事项办理进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级组织集体做出的决定“说了算、定了干”。街道督察办每月8日对各村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督察,结果列入村级年终考核。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

华州大地,基层民主清廉,和谐清风吹拂。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健全,推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95亿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63元,增长17.8%。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

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和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落实,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进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9〕37号)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豫纪发〔2010〕3号)要求,我市要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现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就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不断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式方法,逐步在全市农村基层形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有效整合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纪检小组等村级监督形式,2010年7月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所有城市社区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在全市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村务管理和决 策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务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巩固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督促检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不断强化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继续规范农村“阳光工程”建设,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向村级组织延伸,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着眼点,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促进村级组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监督的原则。村务监督委员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依法自治统一于村级组织体制之中,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建立党领导下的村民广泛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监督村务,职责明确、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三)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总结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作机制,既要对村务公开、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也要对村干部民主决策、履职的情况进行监督,创新监督形式,确保监督效果,使村级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由单方面监督向全方位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转变。村务监督委员会助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有效施行,既要成为村干部的保健站,又要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从而使村干部“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身份实现分离。

四、方法步骤

主要采用动员推进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部署(3月1日至4月10日)。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关于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批示和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的目的意义、选举程序和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扩大加强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建立组织(4月11日至7月31日)。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迅速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纪委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9〕37号)中关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产生和考核办法”的规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由村民代表大会或党组织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也可由村民自荐或联名推荐。2008年依法选举产生的村理财小组、纪检小组等成员可以优先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候选人。

2、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在充分酝酿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由乡(镇、办事处)纪委商村党组织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候选人应当是中共党员,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可由村党组织副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

3、审查候选人资格。乡(镇、办事处)党委按照豫办〔2009〕37号文件有关要求,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同意后,提交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与村民委员会同期同届。

4、召开村民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主任。确有实际困难,暂无法召开村民大会的,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选举。选举时,乡(镇、办事处)纪委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到场。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设成员5人(含主任1人),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或人口较少的行政村也可设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产生后,名单报乡(镇、办事处)纪委备案。届中,因工作需要,可以按程序由村民代表大会对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出增补、调整决定。

5、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为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各县(市)区、乡(镇、办事处)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必要保障。一是建立工作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地、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二是建立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依法有效开展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县(市)区纪委牵头,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落实。9月底前,要将全市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轮训一遍。三是建立补贴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给予一定补贴。以县(市)区为单位,结合本地财力实际和各行政村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制定补贴标准。四是建立报告制度。各县(市)区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情况,每年底要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写出书面报告。7月底前,全市城市社区应参照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

(三)检查验收(8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和全面验收。对工作中走过场的地方,要查明原因,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甚至设置障碍的领导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工作中有创新、成绩突出的地方,要总结经验,培养先进典型。

五、工作内容

(一)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条件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法律意识强,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群众信任、熟悉村情、热心公众事业等条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村报账员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应当是中共党员,为便于开展工作,也可由村党组织副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

(二)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

1、监督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监督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的执行情况。

2、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凡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村级重大事项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决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四议两公开”决策实施过程,如发现村“两委”未严格遵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应督促其重新召开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3、监督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情况。凡是上级规定和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村务、党务事项,村“两委”应当全面、真实、及时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认真审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如公开情况不能满足村民要求,应督促村“两委”重新公布,村“两委”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

4、监督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级财务事项发生时,必须取得有效的凭证,由经手人签字并注明用途后,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查签署意见并盖章,再由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后,报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入账。

5、监督村级集体经济合同和项目招投标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村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的公开竞价、招投标活动。按照有关规定,配合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定期检查、审核村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

6、监督村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担负村务监督、民主理财等职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村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并及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报告监督情况。

7、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未在法定时间内启动罢免程序的,可督促村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表决。

8、监督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三)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村务监督委员会享有的权利:

1、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了解掌握村务决策、执行过程。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党组织会议,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全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党组织会议。

2、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获得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办公场所和工作条件,可以查阅、复制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有权要求村民委员会对监督事项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有关材料。

3、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有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村民自治章程,损害村民根本利益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提出批评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向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报告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4、村务监督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与村委会的决定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可建议提请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村务监督委员会需要承担的义务:

1、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监督工作知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活动,不得借监督之名故意刁难。

2、配合支持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引导村民支持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联系村民,广泛听取并收集、整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质疑、建议、反映和举报等监督权利。

3、村务监督委员会应积极协助村民委员会建立村务档案。村务档案包括:选举文件和选票,会议记录,土地发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经济合同,集体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登记文件,基本建设资料,宅基地使用方案,“村务公开大台历”合订本等。村务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4、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正确行使监督权,不直接参与具体村务的决策和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每半年向其报告一次工作,每年年中和年底还要向乡(镇、办事处)党委、纪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四)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办法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接受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评议,乡(镇、办事处)纪委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各行政村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进行一次,确因原则性不强、工作不力等原因,且连续两年被评议为不称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主动辞职;拒不辞职的,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有权罢免,罢免程序参照产生程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必要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抓好工作落实。成立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纪检监察、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要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和各行政村(社区)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强化县(市、区)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的直接责任和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组织、纪检监察、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民政部门负责并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各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综合指导作用,及时掌握各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加大对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产生和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确保我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顺利有序实施,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各县(市)区要加大对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依法依纪按程序办事能力。要引导农民(居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民主意识,在实践中提升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逐步在全市农村基层形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

(三)把握进度,稳步推行。为确保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要求各行政村在7月31日前全面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工作,为下阶段启动监督,深入推进村级惩防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市、县、乡三级要设立举报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定期汇报,创新经验。各县(市)区要及时上报有关工作信息和经验材料。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5日内,要写出阶段性工作小结报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纪委农村党风室)。在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同时,要善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使工作不断有提升、有创新、上水平、出经验。各县(市)区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总结,于2010年9月20日前报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纪委农村党风室)。

河南渑池:探索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

实践与思考

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因监督体制弱化、监督机制不到位,造成个别乡村管理混乱,少数党员干部为政不廉和办事不公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制度管理、执行因素外,监督体制乏力、监督不到位是一项重要原因。村级组织体系里虽然设有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纪检小组等各种监督组织,但因职能交叉,人员分散,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其次,按照现在通行的机制,村级监督组织的产生方式和日常工作模式,因群众基础弱,参与机会少,致使监督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其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刚性的监督制约措施,因此也无法保证监督的经常性和持久性,更不可能把监督渗透到干部权力日常行使的过程之中。监督体制和机制上的这些缺陷,使监督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干部监管体制的漏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程,渑池县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监督体制、改革乡村财务监管机制为载体,遵循《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创新农村监督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创新农村监督体系,着力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监督组织,参与村务机会少、监督手段弱化的现状,整合原有监督资源,集中有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组织地位,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在全县农村初步建立了新的民主监督体系,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

整合监督资源,创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组织体系内,如何形成有效地内部监督,以保证组织的健康有序运作,是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渑池县按照提高权威性、保持经常性、严格程序性的总体要求,创新监督体制,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纪检小组三组合一,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委会成员一般为2-3名,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直接选举产生,设主任1名,实行任期制。在职级待遇上与村委会平级,且同期同届,享受村干部待遇。在人员构成上,监委会成员既不能是村“两委”成员,也不能是其亲属。在工作上,监委会在村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实施民主监督,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接受乡镇纪检部门指导。监委会成员参加村委会议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列席除单一组织活动外的党支部会议,并赋予监委会“三项”职能、“五项”权力和“三项”义务。“三项”职能即:监督村务决策、重大事项执行及财务运行情况,参与村务管理活动;监督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对村务公开清单和财务报帐凭证进行审查;监督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组干部履行职责情况。“五项”权力即:有权对村务活动中不廉、不公、不民主行为,以及影响稳定和发展的事情,向村党支部和乡镇有关组织反映、报告;有权对一切有疑义的村务活动要求村委作出解释;有权对村务活动中的违纪、违法和不合理的事项向有关方面提出否决建议,并督促纠正;有权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村委决定,提出废止建议;有权对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认为不合格的村干部,向上级提出罢免建议,并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三项”义务即: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村务管理制度,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义务;有协调干群关系,支持村“两委”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的义务;有联系群众,收集反映意见、建议,督促反馈落实的义务。

建立监管机构,提高监督质量。加强农村基层监管体系建设,需要县、乡、村三级联动,健全组织网络,形成一体化的监督制约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渑池县为保证民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防止监督断档和缺位,在县纪委建立了农村党风室,设专职工作人员5名,实现了编制、经费、办公场地和设备四到位,加强对乡(镇)、村两级监督组织的督查指导,确保其民主监督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在乡(镇)建立了民主监督中心,设专职工作人员3—5名,中心主任由乡(镇)纪委副书记兼任,具体指导村监委会开展工作,定期对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收集、处理监委会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并对乡直各部门廉政建设情况,以及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村监委会定期向乡(镇)中心报告工作,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形成上下一体的县、乡、村民主监督网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为保证监督组织规范有序运作,渑池县主要围绕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以决策监督、事务监督、财务监督为重点,突出抓好管理和监督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规章制度15项。针对干部作风不民主,拍脑袋决策、搞虚假政绩等,制定实施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听证制度;针对村干部自律意识不强、作风霸道等现象,完善实施了民主评议制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完善实施了村务管理、财务预决算、向村民报告三项制度;针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如:种粮直补、大型项目建设占地补偿等问题,完善实施了公示制度;针对有些村干部离任时交糊涂账、夹生账等现象,制定实施了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针对农村在建校、修路等项目建设中易引发纠纷的问题,制定实施了招投标制度,将造价5万元以上的工程,纳入县招投标中心统一管理,保证了农村集体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加强培训教育,明确监督职能。为解决监委会不懂不会、业务生疏的问题,渑池县通过采取开辟电视专栏、开展经验交流、编印相关资料等措施,对监委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村务监督等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监督重点,规范操作程序,增强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自2005年成立监委会以来共举办专题培训班86期,培训4500人次,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8次,印发学习资料3000余套。目前,各乡村已自觉形成了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听取一次汇报,审核一次帐目,部署一次工作为核心的乡镇民主监督工作例会和村集体办公制度,实现了村务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革乡村财务管理制度,对腐败易发多发部位进行分权制约。

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基层干部产生腐败的易发多发部位。为防范农村腐败的发生,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渑池县按照统一管理、分权制约的基本思路,积极稳妥地在全县推行了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以“归口财政、统一管理”为基点,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机构。一是成立“一个中心”。各乡(镇)依托财税所,成立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作为县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乡(镇)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行政村、村民组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在坚持村、组财务“所有权、支配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办理三级资金结算、统一办理三级会计核算、统一管理三级会计档案。二是落实“两个取消”。即取消乡镇机关及乡(镇)直部门、行政村、村民组三级会计设置,只设一名兼职报帐员,所有收支直接纳入中心管理;取消乡(镇)直部门和村组原有帐户,由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为乡(镇)直部门设立基本户和政策专户,为各行政村设立基本户,在村基本户中为各村民组设立明细帐,实行独立核算。三是统一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在县、乡两级实行一套乡村财务管理软件,统一配置核算软件、数据库、服务器等设施,进一步提高乡村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相互制约、权钱分离”为核心,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乡村财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乡(镇)直属部门的财政供给费用、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及开支等;统一管理村、组转移支付收入、集体经济收入、集体企业、土地、固定资产租赁收入、上级专项拨款和其他收入及开支等,从根本上杜绝了“四乱”和滥支乱花现象。同时,中心实行预算管理和程序审批,严格按照业务流程从预算、审批、报帐、结算等所有环节进行审查,逐步提高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程度。

以“民主理财,集中监督”为保障,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形式。一是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纳入必经程序。在村、组财务支出管理中,实行一事一议和专项开支票决化制度,对公益性、生产性和大额开支预算,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变民主理财由事中、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同时,要求所有票据必须加盖监委会公章,方可准予入帐报销。二是实行全县网络监控。乡村财务服务中心与县财政部门对接联网,县财政部门随时查阅、审检乡村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同时乡(镇)辖区村民凭身份证,可随时到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对本村、组的财务状况进行网络查询,发现疑问或问题,有权要求中心进行说明和纠正。三是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各乡(镇)都成立了由人大、纪检、农经、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对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及纳入管理的单位实施全面监控,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实行集中公开。乡村财务服务中心每季度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对乡、村、组财务状况进行集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开展农村民主监督体制创新和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是新形势下预防农村干部腐败的有益尝试,有效堵塞了乡村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加速推进了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程。

建立村级监督组织,有效解决了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一是形成新的权力制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督缺位、失位问题。通过整合监督资源,变过去农村松散的监督为权威性、经常性、规范性的专门监督,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干部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自己监督不好的问题,形成了村级领导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组织三者并存的权力制衡机制,实现了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村务和所有公共事务监督的转变,由兼职监督向专门组织监督转变,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由垂直监督向水平监督转变,从源头上堵塞了腐败漏洞,使村务、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各村监委会成立以来,共审核纠正不规范票据7860多张,拒付不合理开支103万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四权”的发挥。监委会代表群众参与村内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全过程监督,使群众有了一个行使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载体,拓宽了群众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渠道,架起了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截止目前,渑池县235个村级监委会,共参加各种村务会议760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6530多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30起,督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100个,监委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法院”和农民自己的“纪检委”。三是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洁自律。监委会的建立,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产生了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地解决了决策不民主、村务财务不公开、村干部作风霸道等问题,使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根源上遏制了乡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同时,因新村建设、移民搬迁、占地补偿等各种容易引发信访案事件的比率明显下降。2008年该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较改革前2004年下降56%,各类信访案事件的发生率,较改革前下降近60%。

开展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强化了财务监管,从源头上预防了农村腐败现象的发生。成立乡村财务服务中心,规范财务运作程序,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使监督贯穿于决策、预算、开支、审核、报批、公开的全过程。同时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使财务管理更规范、更科学。乡村财务服务中心自2004年运行以来,共开展业务48.2万宗,涉及金额9.4亿元,纠正不规范票据5320张,拒付689万元。监管机制的规范运作,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类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2008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经济类违法违纪案件较改革前2003年下降45%,经济类信访案件下降52%,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篇8: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促进和谐经济建设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主要工作职责, 广义的参政议政包括“参政”和“议政”两个方面, 狭义的仅指“议政”。从广义角度说, 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参政”和“议政”两个方面促进和谐建设。围绕中共党委和政府的长远规划和当前工作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尤其是热点、难点问题, 发挥民主党派组织里专家学者的资源优势, 深入调查研究, 特别是对产业调整和升级, 项目建设等提供有建设性的决策参考, 同时, 也要保持合而不同的特点, 针对一些事物的负面影响, 加强不可行性研究, 敢于进诤言, 尽心尽力促进社会重大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使经济结构优化和谐,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主监督紧扣干部作风

促进和谐队伍建设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主要的职能, 加强和推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中共党政领导召开的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发表意见;参与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讨论、修改;参与重大决策和重大人事安排的征求意见工作;通过人大和政协两会建言献策;参加中共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组织的调研、专题视察和专题座谈, 就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批评;作为地方民主党派组织, 主要是通过成员参加检察、监察、审计、教育等各行业活动, 通过参加行业风气评议, 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监督。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部门的工作效率, 促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和谐队伍建设。

三、社情民意紧扣民生动态

促进凝聚工程建设社情民意是社会和谐的温度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领域的深刻改革。在这场改革中, 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涌现, 人们在想什么, 拥护什么, 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首先以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出来, 这些反映, 有时会对社会舆论起导向作用, 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由于民主党派组织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具有联系较为广泛的特点, 所处的地位也比较超脱, 民主党派可以及时了解、收集情况, 并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为中共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做到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 保持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施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齐心协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四、服务社会紧扣弱势群体问题

促进和谐普照工程建设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切肤之痛, 中共党委和政府非常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 作为执政党的亲密伙伴, 民主党派风雨同舟, 同样要紧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不仅是加强这方面调查研究, 寻求更多的解决途径, 更需要的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弱势群体, 如民主党派成员创办企业优先安排下岗人员的就业, 安排残障人员的就业;鼓励民主党派成员扶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号召成员积极捐款扶助失学儿童上学, 完成学业;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利用专长开展义诊, 免费为弱势群体看病检查;发动募捐、上门看望特困家庭及有关人员, 积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度过难关, 实现全方位的和谐。

五、自身建设紧扣“三化”

上一篇: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好句子下一篇:尊师_450字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