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024-07-09

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共8篇)

篇1: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识农民主体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下,我国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这些主体性作用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提高认识;编制规划;加强引导;扶持农民;尊重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农民群众愿望的惠民之策、民心工程,需要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他们自己的事业,把农民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这些主体性作用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是政治主体。我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被治理的对象。20世纪我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建立乡镇政府,开始筹划乡村社会的自治权,并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是新时期农民确立政治主体地位的重大举措。二是市场主体。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需要农村市场,需要农民这个市场主体,否则将是不可想象的,市场化的改革也将是不成功的。三是创造主体。农民是第一产业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然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一。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从人口结构上看,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其次,农民为我国革命的胜利及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做出了“很大贡献”。据专家测算,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农民手中获取了714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1991年,剪刀差额累计已高达12329.5亿元,相当于丨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22%。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每年差额绝对值都在1000亿元以上。改革开放期间农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建设廉价提供了2亿多亩建设用地,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撑,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再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表现了积极的首创精神,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探索了前进的路径。改开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创造了乡镇企业。第三,创造了劳动力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第四,创造了股份合作制。第五,创建了小城镇。四是价值主体。农民问题,千头万绪,根在一个“利”字。而利益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价值问题,即政府如何对待农民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创造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且还影响着民众与国家的关系状况,乃至于民众对现代化建设的态度问题。因此,能否正确摆好农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地位,是决定着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把农民作为价值主体,最主要的是落实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也就是说落实在把农民当作真正的创造主体上。综上所述,历史与现实的我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必然是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双重角色,它们内在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作用。

2、编制规划。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长期适用的科学规划来指导。落到每个县、乡、村,都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系列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着眼长远。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规划既要着力于即期解决的问题,还要着眼于解决五年、十年甚至更为长远期限的问题。二是规划要立足解决问题。制定规划时,必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水、电、路等抓起,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规划要统筹兼顾。要从各个方面丫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既要从工作上去规划,也要从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经济发展上去规划,也要从社会事业上去规划;既要从“硬件”建设上去规划,也要从“软件”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村镇整体上去规划,也要从农户单元上去规划。

3、加强引导。各级干部应深入村组农户,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讲形势、讲政策、讲道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开拓视野,让农民真正认识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从而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投入建设,尤其要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注意在发展经济、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村民自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现和培育一批典型,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扶持农民。应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失地农民保障为重点,医疗、教育救助为辅助,慈善捐赠、扶贫帮困为补充的救助保障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当前,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财政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力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力度,着力解决农民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让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继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干劲,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5、尊重农民。首先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束缚农民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潜能,让广大农村丰富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活力竞相迸发。其次,要尊重农民的权利,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尊重农民的政治权利,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强化村级政务、财务公开,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再次,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村民自治。农民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农民自己定、自己管、自己办,绝不能越俎代疱,为农民办好事也不能超越农民的承受能力,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或强迫命令。

6、培训农民。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民不懂技术、不会经营有直接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民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培训规划,建立培训网络,落实培训经费。

要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以文化教育、实用技术、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培训。对普通农民,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对经纪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农民骨干,大力开展经营管理、新技术、法律政策等培训,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家政服务、法律知识培训,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7、提高农民。文明乡风的形成,有赖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和诚信体系建设,教育农民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广大农村形成讲文明、讲信用、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抓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鼓励农民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活动。加快转变农村社会风气,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融入到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湖南省双峰县国土资源局退休高级农艺师方忠敬)

篇2: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文章重点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

[作者简介]王才茂,中共长垣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4-0064-00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业仍然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使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平衡发展,防止和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要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通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力转移;通过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的消费和流通,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真正流动起来,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只有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手段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这是对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这是能否取得建设成效的关键。

(一)必须做好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培育新型农民,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成全体农民的自觉行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党和政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执行的农村政策。要想把这项政策长期、正确地贯彻下去,变成全体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做好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是要从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深化农民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增强发展的自信心,提高自尊感,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尤其要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并紧紧围绕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循序渐进、讲求实效

篇3: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 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诸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探讨。在理论方面, 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农村建设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 并在“两个反哺”的背景下引入广泛的社会参与。但是,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情况到底如何, 不少研究者通过深入农村进行访谈、实地观察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探究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过程中不同主体实际发挥作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不同研究者所选取的调查角度各有不同, 而且不同调查针对的农村对象也存在区域差异, 但是从调查实际获得的结果来看, 现阶段中国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具有一致性。

针对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 一般通过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衡量。在认识主体方面, 首先, 绝大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和具体内容知晓, 至少半数以上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要依靠自己, 反映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所增强。其次, 多数农民虽然具有主体意识, 但受到财力的限制, 仍然希望政府能多投入。第三, 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贡献者问题的认识上, 70%以上的农民认为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村干部等, 反映出农民主体意识与行动能力之间的差距。在实践主体方面, 首先,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与农民主体意识增强呈现出正相关的一致性。其次, 在农民自主权的发挥问题上, 一方面农民了解、参与村内事务的渠道比较多, 包括民主公开日、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村内广播等多种形式, 农民自主权在政府与农民协商机制如农民理事会、“一事一议”制度下有一定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却是农民在选举权、知情权等宏观层面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保障的情况下, 决策自主权发挥不足。农村民主决策的机制还需要细化。第三, 农民的组织程度不高,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实际上已经趋于行政化, 而诸如农民理事会等一些组织的力量尚且薄弱, 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大。在受益主体方面, 首先,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主要表现在“硬件”建设发展迅速, 道路硬化、街道整治、垃圾处理、房屋建设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农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其次, 新农村建设开发或新建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生产项目和设施, 如设施农业、民俗旅游、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 农村能源如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等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给农民增收提供了帮助, 由此增加的负担农民基本上可以承受。最后, 目前新农村建设在提高农民的致富技能方面作用尚显不足。这一情况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 贵州省清镇市调查结果显示, 60%的农民说“十五”期间没有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涉农技术指导, 78.1%的农民外出务工是自发行为, 没有经过政府组织和培训。农村人力资本贫乏的状况未能得到有效地改善。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可知, 现阶段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相对不足,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 农民是否具有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如果能力具备那么制约其发挥的因素有哪些?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困境

1. 农民主体的理性选择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说明, 传统农业下农民的行为并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 是非理性的、短视的, 而是农民在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对收益和风险综合考量的结果, 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 而且其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是具有效率的。因此, 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就是使农业所使用的传统要素转变为现代要素, 包括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 前者如机器、化肥、农药等, 后者就是指由知识、技能和判断能力所决定的人力资本。这说明, 无论素质高低, 农民都与其他社会人群一样, 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追求者。人力资本的高低只是制约了农民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能力, 却并不能否认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更何况, 新农村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 在实现自身利益时农民比其他任何试图替代其来决策的人和组织都有更强烈的动机, 也更了解自己的偏好和需求, 自己所面临的局限条件。既然如此, 农民是否具有主体能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寻求改善农民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条件, 激励农民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指引下, 自觉地承担主体作用,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2.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1) 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知。在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 农民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概念, 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农民身份使得农民长期被排除在国民待遇的体制之外, 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由此造成社会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的认识不清的情况, 突出的表现为基层政府和村镇干部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不注意发挥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违反农民的意愿等。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重物轻人, 注重对物的投入而忽视对人的培养, 在提高农民技能、思想道德等方面重视不够, 难以改变农民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 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也不强。虽然相关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但是小农意识、“等、靠、要”的思想以及封建迷信思想等的影响仍然较大。这种情况与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相对贫困落后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2) 农民素质的束缚。据统计, 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 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约占7%, 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31%, 初中文化程度约占49%,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13%。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严重制约了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不仅如此, 在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下, 又有大量年轻、有见识、发展能力强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流。这一部分由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正是农村劳动力存量中较有素质同时又是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最紧缺的那一部分。在各地农村实地考察中, 妇女、老人、儿童和相对更弱质的青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留守主体, 而且, 越是偏远落后的农村越是如此。这种情况更加减弱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群体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另一方面,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较重视的是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培训, 即使这样, 受过技能培训的也只占农民工群体的28%。而对留守农村农民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更未有计划成规模地全面展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就业和致富技能的缺失直接束缚了农民主体性的发挥。

(3)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中国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集团行动的能力不强, 制约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村民委员会作为法定的村民自治组织, 理论上应该成为农民群众的“代言人”和农民利益的维护者, 是国家法律认可的最有效的农民组织形式。但是, 在中国农村中村委会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基层政府的“代理人”, 带有明显的“准政府”色彩, 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甚小。另外, 中国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自治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农民力量分散、声音微弱, 很难与其他利益集团进行抗衡。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得到更好的发挥, 就必须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强化其集体行动能力。曹锦清教授在谈到农民组织化问题时指出:“将缺乏自我表达与自我组织的广大村民引导到能够自我表达与自我组织的现代公民之路上去, 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让千百万村民学会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 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发展目标。”

3.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困境的症结——城乡分割体制

建国以来, 中国建立的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 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将农民排除在国民待遇之外, 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 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分析可知, 上述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包括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农民素质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内的各个方面都直接受制约城乡分割体制。由此产生的问题是, 要改善制约农民主体性发挥的这些因素, 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体制问题, 制约农民主体性发挥的症结就在于此。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选择

2005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表明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村制度供给的重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是具备理性选择的主体, 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受到城乡分割体制的制约。要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需要对体制进行变革, 政府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制度供给的主体。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来说, 农民需要政府在制度设计中弥补自身治理能力的不足, 而政府则应以提高农村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为目标, 并为此设计持久的制度安排。

政府建立和发展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相关制度包括: (1) 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其可以改善农民、农业和农村在公共财政体制中的地位, 以制度的方式, 改变中国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的财政投入机制, 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解决农民对资金需求的难题, 使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财力基础与保障。 (2) 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 促使城乡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制度、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由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变, 从根本上消除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性制约因素, 形成农民主体作用实现的制度基础。 (3) 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使农民不仅拥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知晓权, 构建农民成为公共事务决策主体之一的制度平台。这一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对于弥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失灵缺失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述政府的制度供给保证下, 农民主体行动能力得到保证和强化, 具体体现为: (1) 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和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作用在于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知识水平、科学技术素质, 以及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即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主观条件。 (2) 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吸引力、内聚力。农村财政、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供给, 可以增强农民乃至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这不仅可以留住农村现有人才队伍, 还可以吸引学有所成的农村学子、掌握创业本领的农民工等返乡发展, 也可以带动企业、科技人员和其他社会资源参与新农村建设, 更加优化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 改善农民参与、决策农村公共事务的行动能力。相对于政府而言,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完全的信息, 且农民本身即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 不存在私利的影响, 农民对自主建设新农村可获得的结果具有理性预期。因此, 农民主体行动能力的保证和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优选择。

摘要:关于新农村建设主体的问题, 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调查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得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强、农民主体作用较弱的一致结论。农民具有承担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理性, 却受到认知、素质及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一困境的选择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通过制度供给保障和增强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体制,组织化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 (第12版) 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上册)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篇4: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农民;主体性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来,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建设新农村的一切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建设新农村要求必需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有些地区脱离实际,一味搞形象工程,搞运动化,搞指标化,没有使建设成果惠及农民,反倒加重了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农民成了旁观者,因而影响了建设的实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惠农行为,这种建设扶持只有得到广大农民自下而上的响应,直接的参与和监督,成效才可以期待。否则,政府再怎么设计出美好适用的规划,再怎么增加几十万、几百万的拨款,若离开了农民的主体,就是无米之炊,是完全不可行的。笔者认为,要想使新农村建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实效,关键是尽最大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关系到建设新农村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一、搞好宣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新农村建设观

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是人民群众对此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概念认识不清楚,有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造新房子、建新村庄、修新公路,只要农村经济上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自然建成了;也有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是求“新”,而把经济建设放在一边。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另外,还有大部分农民有误解和惧怕心理,虽然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好事,也非常赞同新农村建设,但在好处还未显现以前,他们担心政府“雷声大,雨点小”,怕收钱增加他们的负担。因此,我们在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应该充分地利用应有的理论储备,进行及时、广泛的宣传,消除这种错误的理解和担心,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当然,宣传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让乡村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向群众宣讲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支农惠农政策,深入宣传各级各部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设立新农村建设咨询台,赠送有关宣传资料和书籍;利用卡通年历制作公益广告,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村容村貌整治要求,用农民喜爱的卡通画形式印制成年历,赠送到每家农户,张贴到村口、集市;在每个村建设2~4个宣传橱窗,主要刊登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及村庄规划、村规民约、卫生、科普等等内容;建立文明村民学校,定期组织人员到各校讲授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让农村中小学生充当宣传大使,使他们成为沟通农户极好的桥梁,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向学生讲授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政府的部分信息也通过学生向家长传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让他们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统一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考虑外在形象的美化,要“通路”“通电”“通气”“通信息”“通水”,村容、村貌要整洁、美观,还要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更要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变成新一代的农民。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普遍低,这是一个事实。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8.6%。缺少专业技能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种种困难,也是新农村建设难以取得高效性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农业技能和科技素质,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既是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具体地说,在培训方式内容上,应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打破以往单纯的“讲课—听课”教学模式,突出培训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变“一锅式”培训为“分灶式”培训,变“被动式”培训为“主动式”培训,变“派出去”学习为“请进来”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还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走进田间地头现场示范等方式。农忙季节,还要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把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上門等等。

三、注重学习,提升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调查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我国有关的调查资料也表明,与文盲相比,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者则可提高300%。因此,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而我国农民素质较低现状则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实效。首先,农民要加强学习,转变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多子多福、小富即安以及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加科技才能致富的思想。其次,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科技、历史、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驾驭市场,在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再次,学习要因人而异,注重方式和方法。农民根据自身的条件可以选择自学,也可以参加各种培训,如果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话,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或大专院校学习,等等。

四、以人为本,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都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很容易成为某些政府官员搞“形象工程”资源,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农民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使自己的意愿成为制约官员行为的重要因素;要建立真正的农民所有和农民所治的社会组织,以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要在实际工作中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农民办些紧要事,实在事;要关心、支持、鼓励农民的创新行为,让一切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源泉竞相进发,让广大农民分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唯有如此,才能建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农村”。

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龚齐珍,杨艳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求实,2006.

[2]王志岚.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措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

[3]吕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培养新农民.四川省情,2006.

[4]秦东升,马钰,刘凤玲,等.建设新农村,关键在村社,主体是农民:访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展.中国城乡桥,2006.

篇5: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首先,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就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其次,这是发挥好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必然要求。经过29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方式、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视野不断扩展、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期待。只有顺应农民的愿望和期待,进一步放宽有关政策,安排有关事项特别是涉及村里有关建设项目时,多与农民群众商量;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再次,这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农民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发展,靠的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仍然要靠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要大力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向农业和农村,促进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只有把亿万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稳步地向前推进。

篇6: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理由: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谁?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人关心、有人支持,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工作能推进、创建能成功、管理能长效。否则,极有可能成为干扰农民生活的“扰民工程”、没有农民参与的“政府工程”或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

一、农民主体作用未真正发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应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国务院综改办明确要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但从目前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来看,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建设的主体依然是村,依然是镇(街道),广大农民依然游离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编制未充分征求农民意见

美丽乡村建设少不了规划的定位和引领,我市各镇(街道)在美丽乡村创建中也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规划,编制后也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但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停留在镇(街道)和村一级,很少征求到村民小组和农户。

2、建设资金农民贡献度低

美丽乡村建设点多面广,需要做的事情多,如道路浇制、绿化种植、河道整治、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污染整治、环境的综合提升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现状来看,只有道路浇制、畜禽污染整治和卫生保洁等,农户拿出了一部分资金,但其他的村民们都不愿出资,都想着依靠政府投资,享受政府财政补助。投资贡献度低使广大农民对建设过程不关心,对建设成果不珍惜。

3、创建过程农民参与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村民自治的角度讲,这些事情是农民份内的事,应该由农民来做。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三种现象:一是村庄整治中很少看到本村、本组农民劳动的身影,看到的只是所在村为建设而出资从其他镇、村、村民组招聘的临时整治队伍。二是部分农民因个人利益得到损害而与村干部谈条件甚至吵架,不配合村庄整治甚至故意破坏村庄环境卫生,与村干部开展起了“游击战”、“拉锯战”和“持久战”,而村干部只能开展“突击战”。三是村干部动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农民在旁观,指手划脚、评头论足。这三种现象突出反映了农民的主体意识较差,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4、长效机制得不到落实

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中虽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但村庄整治后反弹现象比较严重,上一年整治了下一年仍要整治,上一月整治了下一月仍要整治,验收组走了环境就变差,整治成果无法长久保持。这导致村级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击思想严重,喜欢在验收前集中一段时间开展突击整治,不愿意早动手、早安排。

二、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发挥的原因

结合近年来我市村庄整治工作的现状,综合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建设目的不明使基层不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真正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但在实际中,往往将建设目的异化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工作,只为创建而建设。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决定了脱离农民群众是必然的,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急于求成心态使基层不想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足够的时间,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实际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要求基层大干快上,尽快出形象,急于看到质的飞跃而忽略了量的积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了基层在建设中大包大揽,做了原本应该由村组织和农民做的事情,承担了原本应该由村组织和农民承担的资金,这直接剥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农民自身素质影响自身主体作用发挥

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来看,农民自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部分农民的行为习惯急待改变。目前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民行为习惯和环境意识仍然较差,乱扔垃圾,乱泼污水现象随处可见。二是部分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愿望不强。部分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被环境所同化,感觉不到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善环境的愿望不强。三是投工投劳投资的热情不高。部分农民有了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但将改善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基层政府和村组织身上,不愿意投工、投劳和投资,主动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建议、办法和要求:

1、要以深入的宣传引导农民参与。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燃起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营造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与农民互动的生动局面。二是要加强典型示范。开展先进评选,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先进村组和先进人物,组织农民代表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形成学习先进、带头参与的良好氛围。

2、要以素质的提升激发农民参与。通过农民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一是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创作美丽乡村建设题材的文艺节目,让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寓教于乐,在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继续开展各类评创,改进八星级文明家庭评创办法,深化乡风评议,形成以支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为荣的文明氛围,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建设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二是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制定紧跟形势发展、符合本村实际、体现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约束和规范农民的行为,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将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关心支持政府与村组织的工作上来。三是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团员、村民组长在农民中示范带头作用,架起农民与村级组织与基层政府沟通的桥梁。四是要加强教育培训。要整合涉农培训项目,务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的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的带头人和本土化的高层次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中得实惠。

3、要以良好的机制激励农民参与。

一是要建立起多元的建设机制,让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要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体系,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鼓励广大农民自愿投资投工投劳,尊重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引导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和生力军。

二是要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机制,让农民成为考核的主体。农民是美丽乡村真正的受益者,要真正重视农民的切身感受,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主体,让农民来评价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把农民高不高兴、喜不喜欢、满不满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美丽乡村由农民建,建好美丽乡村为农民。

篇7: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

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作用,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进、争优秀。

致富能手“传”经验。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组织专题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邀请农村致富能手讲述致富经历,为群众传授经验、提供增收信息、推广致富技能。建立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切实帮出成效,实现共同致富。目前,已组织致富能手和农牧民群众开展专题座谈会11期,举办培训班36期,受益农牧民800多人次;45名致富能手与90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回乡青年“帮”发展。积极引导优秀回乡青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依托他们见识广、思路新、头脑活的优势,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闯市场、谋发展,走特色种植、养殖之路。有21名回乡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积极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提出合理意见建议34条,参与农业生产、配合农技人员给予农民技术指导52次,引进特色种植、养殖致富项目4个。

大中专毕业生“带”思想。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科技培训阵地作用,举办乡村夜校,聘请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级辅导员,以远程教育平台为载体,结合农村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类实用技术和农村新风尚,引导农民运用科技知识增收致富,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目前,共有23名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农村科技培训辅导员,开展培训12期,宣传教育群众1700余人。

篇8: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指导原则、方式及美德规范

1.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原则——重义轻利

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过程中,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而“重义轻利”则一直是生产发展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价值观。孔子、孟子将“义”“利”之取舍作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自汉以后,儒学既为伦理学界之律贯,虽不能人人实践,而无敢昌言以反对之者,不特政府保持之力,抑亦吾民族由习惯而为遗传性,又由遗传性而演为习惯。往复于儒教范围中,迭为因果,其根柢深固而不可摇也。”[1]

作为个体的农民,轻“利”源于两方面原因。其一,如蔡元培先生所说,“虽不能人人实践,而无敢昌言以反对之者”。虽然是“经济人”,具有经济人的理性,但以血缘家法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等级秩序为本位为实质内容的价值体系,严重抹杀了农民的个人权利、自由和发展,农民不敢言私利。这种“义”的实质是“公”即统治者的利益。其二,农民无法言利。首先是缺乏人身自由,其次是缺乏土地这一载体。农民不仅要负担沉重的税赋、兵役、徭役,甚至被剥夺了为自己劳动的时间和人身自由的权利。“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有很少的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道德规定——田产的私有一直没有制度化的法律保障。虽然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推行“均田制”,但各朝代都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司马迁反对土地兼并的不义之举,认为这种富的方式最下。王安石认为“兼并乃奸回”。各朝代的农民起义口号“等贵贱均贫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不反映农民内心深处的利益诉求,直至民主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也仍然一直激励着农民的斗志。体现出伦理思想、伦理规范与现实伦理生活的巨大差异。

2.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因循守旧的家庭式生产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曾这样描述传统农业生产:“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楝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是对我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简单但最精确的勾勒,这副图谱一直在我国农业生产史上延续了几千年。这种“守”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家庭式生产。“家”是我国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既是生产单位、消费单位,有时甚至是教育单位、军事单位。生产的任务一般由父亲担任,凭借生产的经验及习惯进行组织。家长具有绝对权威,掌握财产权及生产支配权。这种生产模式对家庭成员来说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外则具有排异性。中华民族的重伦理,尊老敬贤等被排斥在经济生产关系之外。虽然尊老敬贤与爱幼可以扩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涉及到经济利益时,界限是清晰的。经济利益上的排异性使生产上的协作少有,更没有协作的经济合作组织或单位,社会信任度较低。这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吻合的。实际上这也是全世界“小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

“守”必然导致缺乏创新。《论语·季氏》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饱读诗书的君子尚畏惧,更何况目不识丁的农民。畏惧必然导致保守、尚古和盲从。加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习惯及传统经验。习惯性和经验性思维取代了思维的主动性。“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了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3]

3.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美德——自强、勤俭节约

我国传统农民,勤劳是其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素质。在农业耕作中,勤劳意味着农业剩余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因为传统农业生产中个体农民自身的经济力量弱,大量的劳动所得被剥夺,没有大量的资金积累与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不太可能,一般也只能在小块土地上,用多投入劳动力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勤劳只是为其自身温饱与冷暖,解决一家的生计问题。勤的同时还必须俭:“治家者,勤苦操作矣,又必节食省衣,夫而后仓有余粮之积,门无索逋之呼”。统治者对节俭是大力推崇的:因为这是农民在缴捐纳税之后维持生活的必需途径。所以节俭与许多美德联系在一起。而节俭的最终目的并非累积财富,仅以俭养德,免除灾祸。无论如何勤俭,“小片的土地、古老的耕作技艺、变幻莫测的气候以及国家强征的徭役、恭金、贡品等,使每个村头都可见到饥饿的幽灵,有时还发生饥荒,他们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生存危机”。[4]

通过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价值观念及生产美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重义轻利、还是自强和勤俭的规范,其本质是统治阶级敛夺社会财富、维护社会稳定的策略性宣传,加上墨守陈规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缺乏足够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自由,阻碍了个体发展。而这些如果沉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必将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农民的现代伦理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可能,很大一部分要依靠农民确立自主创新精神,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把农村、家和国家的建设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树立起自由、自主意识。在经济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生产,创造新生活。

1.落实产权伦理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处理对象化的关系和从事对象化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自由性。自主自为需要以自由为条件,这种自由包括财产自由和人身自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把“所劳”与“所得”匹配起来,使农民成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根本上体现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的关系,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经济发展来说,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刺激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产权,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仍没有得以解决。

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后来的全部免征农业税,是国家站在农民的立场,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使农民有了时间、有了平等的土地使用权,有自主选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方法的自主权利,实现了以“平等、自由”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现了制度改革的动力。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此评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使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可以使农户根据市场、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收入。”三十年过去了,新形势下出现许多新问题。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2年的18.89亿亩,到2004年为18.37亿亩。政府征地及农民基于利益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发的合并、流转、租让,甚至变相出售导致失地现象严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市场经济首先需要的是一个不断扩展并作为其道德基础的关于产权的共识以及信任关系。”[5]家庭承包经营中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权状态模糊,必然带来收益、转让、扩大经营规模等一系列问题,与之相伴随的是生产效率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及社会公正公平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形式,既能兼顾到承包制的长期稳定,又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土地规模经营和流转需求,如何将人权及其合理的实现作为价值建设的基点,真正以人为本,关心群众利益,实现价值构建的人本化,这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2.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能力

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变革,它还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对人们行为的禁锢。上世纪70年代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80年代的“苏南模式”、90年代的“公司加农户”市场运做方式、21世纪开始的东部沿海的乡村民营经济的发展及力量壮大都是我国农民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创新转变的证明。

但大多数农民在分散的土地上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生产的模式短时间内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改变,加之农业文明的保守性又使得农民素质滞后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缺乏相应的文化素质、综合科技技能以及敏锐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创新的精神、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所必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等。这都需要外在的力量及组织形式引领他们走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经营方式。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依靠政府通过各种支持农村的经济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包括创新能力。而适合地方发展情况、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是最恰当的切入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农民能参与的项目和工程建设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另一方面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合作、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觉、自主的主体性意识。

与之相伴随的必然还有人际关系的变革。传统农业社会的熟人社会因市场经济的建设要求需向“开放且抽象社会”的转变。从经济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属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普遍的物质交换和全面的关系等是其基本特征,它必然要求个体寻求亲缘、地域关系之外的劳动协作和经济交易。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陌生人社会”,信任秩序也就成为应有之意,这种转变同样任重而道远。

3.培养伦理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着眼于物质条件的改善或经济收益的提高,还要求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尤其是伦理精神的提升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优质的生活状态。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围绕这一价值导向运用经济杠杆,通过社会主义主体不断调试,减少以致消除人对物的依赖性。

传统农业社会重群体轻个体,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这将人们从长期的对个人利益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得到空前的运用和发展。问题在于因农民社会交往方式单一,道德上具有自私狭隘性,因此需要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培养勤俭、合作、自主等伦理观念。当然,这里的勤俭因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的变化应具有了动机的自足性与决定的自主性。

伦理精神的培养除了上述的项目建设等实践方式,还应该注重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在农村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结合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创新进行文化转换,建立新型的农村文化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6.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3.

[4]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1.

上一篇:工程造价人员业务能力下一篇:有些时候希望你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