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老子小时候的故事

2024-06-25

历史名人老子小时候的故事(精选18篇)

篇1:历史名人老子小时候的故事

历史名人老子出关的故事

历史名人老子出关的故事

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是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篇2:历史名人老子小时候的故事

历史名人老子为人的故事

老子是怎样一个人?

我国古代着作,常常把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相提并论,而他们的生平事迹材料,流传下来有关孔子的,虽有一些后人附会的传说,还能看出一个大概。至于老子的,却大多是道家之徒的夸张之词,难以凭信。司马迁作《史记》,汇集见到的材料为老子作传,全文不过500 字,却说得惝恍迷离,致使来聚讼纷坛。

老子是哪里人氏?《史记》说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对他的籍贯,历来有一些争论,不过分歧不大。《史记》接着说,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这就引起了不少争议。既然老子姓李名耳,为什么要称他为“老子”?汉代郑玄在《礼记。曾子问》的注中说:“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三国吴人葛玄则说他“坐而皓首,故称老子”。还有的人说“老子老而隐,故自称老子”。再有一种说法,“老”是姓,古代有老姓,如《左传》中载,宋有司马老佐,鲁有司徒老祁。那为什么《史记》说他姓李呢?太史公没有解释。为《史记》作索隐的司马贞据葛玄所说是因为老子的母亲姓李,又说“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据考查,整个春秋一代240 年中没有李姓,要到战国时才有。这样说来,老子的母亲又如何姓李呢?

所以这一说也不可靠。另外有些人认为老子本姓老,后来因为一声之转,音变而为李,可也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更有一种说法,老子姓李只是承袭《史记》所说,先秦古籍没有记载,而《史记》的文字有后人羼入、改动的部分,因此,老子性不姓李尚有待于确凿的证据。“聃”,据《说文》和《广韵》的解释是耳漫无轮。有的书上说老子生得“长耳大目”,这倒是符合古人取名适字相因之义的。《老子音义》、《列仙传》因此说他名“重耳,字伯阳”。字称“伯阳”,其他古籍不载,《史记索隐》也认为“非正也”。很可能是道家之徒的故弄玄虚,借以把老子附于西周的太史伯阳,甚至是唐、虞时传说人物伯阳,以夸耀老子的长寿,是神仙一流人物。

老子的事迹,《史记》本传中提到的只有两件:一是“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二是老子出关,遇关令尹喜,“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言五千余言而去”。这就是《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

孔子向老子问礼,以老子为师这件事,历代不少人认为是为了抬高道家、压低儒家而捏造出来的,正如晋代人伪造《老子化胡经》以贬低佛家一样。主张此说的人,提出很多论据证明老子晚于孔子,和孔子不是同时代的人,要从根本上否定孔子问礼这件事;有人以《史记》中老子对孔子的一段话来看:“……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认为孔子是圣人,不会像老子所说那样会有这些缺点。当然,这样的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确有其事,先秦古籍如《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载有此事。即使是儒家的着作《礼记。曾子问》中也载有孔子自述问礼于老子的事四则。不过,他们之中对孔子问礼的地方、年代等各有不同的.说法。

关于《老子》一书,争论的问题就更多。最主要的是成书年代。主张老子早于孔子的人,认为作于春秋末,但书中有后人附加的部分。而主张后于孔子的人,认为从书中思想内容、文体风格以及用词等,论证为成于战国中期,或者末期,甚至有人认为出于汉初。这就连带而及老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关于这个问题,司马迁《史记》的说法,有点含糊其词,先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又说见战国时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即老子,可是接着又说:“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于是,有些人把太史儋也看作是老子,“聃”“儋”音同通用,就是论据之一。如果这样,那末,前后跨越200 年左右,谁会相信老子有这么大岁数?虽然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可是,只要看到书中的“或言”,就可明白太史公不过是录而存疑而已。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根据和今本文字、内容不同之处,证明《老子》成于战国,而太史儋正是战国时人说,他是《老子》的作者,多了一个力证。历史上早就有过一种调和的说法,说春秋时代确有老子其人,他的学说思想传到战国时,为太史儋采纳写成《老子》。把老子和太史儋说成是两个人。是耶,非耶?也无从论断。

我们今天见到的通行本,是从宋刻本流传下来的。帛书《老子》比宋刻本要早15左右,它的篇次、章节次序和文字同宋刻本已有很多出入。由此推想,先秦时的《老子》,经过长期流传、辗转抄写而成的汉代帛书《老子》,其中文字的讹脱衍误,以及改动,都在所难免,只要看帛书《老子》已有甲乙两种文字有异的传本,就可了解帛书《老子》的文字肯定会有很多不同于先秦的《老子》,而先秦的《老子》已无从得见。这样,后人如果凭《老子》的后世传本,去推断它的成书年代,是不是有点像刻舟求剑?

何况再据此去论断作者其人。

篇3:老子的自然观及历史作用

《道德经》开头之语:“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关于“道”, 我们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

1.道是物质。“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这么说, 道是物质的, 是生在天地之前的, 但又不是实体的物质, 它在恍惚之中有物, 有象, 有精。它是“视之不见, 名曰夷, 听之不闻, 名曰稀;博之不得, 名曰微。”根据这样的解释, 我们可以得知, “道”是物, 又不是具体的物, 是看不到听不到拿不到的物, 是物的抽象的概念, 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而又区别于任何实体的物质。这种道, 可以实可以虚, 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既是表象的又是虚拟的, 是看不见而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2.道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固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道是无声无形的, 独立存在, 不停运转, 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它独立存在而永不枯竭, 它循环运行, 永不怠倦。“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所以说, 道可以为天地母, 也是产生万物的基础。

3.道是运动着的物质, 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 故强字之曰道”。这种运动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故勉强叫做道, 或叫做大。

4.道是自然的规律, 社会的规律。“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十五章) , 以自然规律为法则。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而能“惟道是从”的话, 就能够“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七章) 。

综其以上四点, 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基母, 万物的一生一灭, 就是道的循环运动。依此来解释, 道就是自然规律。掌握这种道, 并运用到社会中, 实行“惟道是从”那么这个道, 就成为可以认知的社会规律, 运用这个道, 就能治天下。道既然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能支配万事万物的产生变化, 那么遵循道, 顺应道, 让社会在自然规律中自由成长发展, 不要强为之, 不去破坏道的运行规律, 就能够治理好国家。怎样把道运用到治国上,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二、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 但他所说的自然并无近现代大自然或自然界的涵义。从古文字学看, 自然是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先秦并没有自然界或大自然的概念, 与之相当者是天地或天地万物。

要准确地把握老子所说的自然的主要涵义, 应当考察他在有关章节中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在《老子》中, “自然”一词共出现5次, 分别见于“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七章) 。“希言, 自然。” (二十三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十一章) ,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 (六十四章) 。

现在就以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为例加以说明。道是“独立而不改”的, 是“自本自根, 自古以固存” (《庄子·大宗师》) 的。道是原本的物质的实体的, 道不依赖于任何外力, 也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左右它, 完全是自然的, 这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道法自然”的意思是说, 道以自然的样态为依归, 以自己的内因决定了自身的存在及样态, 亦即以自然为法则;就道对万物而言, “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 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 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 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由此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表示宇宙万物的本性和本然状态的范畴, 它所强调的是人与物依据自身的本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 亦即不受外在人为因素的无端干预和任意宰制而独立自主。率性而为, 自我发展, 自己成就自己就是人生的自然存在。因为自然是事物总体状态的自然而然的和谐, 这种自然而然的和谐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它以个体自由、个性解放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和谐为最高价值。老子所提倡的“自然”的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 成为人们常识的一部分, 它对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深刻的影响。

三、老子自然观的历史作用

1.老子最为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保持和万民的命运。

他以人生命的本真状态与合理的生存状态为“自然”, 以对人生命的本真状态与合理生存状态的无端干涉和宰制为“反自然”。老子之所以提出“自然”范畴, 是因为他看到统治者“反自然”的行为太过, 而广大民众活得太不“自然”了。因为对于万民来说, 自然莫过于“民自化”“民自富”的实现之时;从万民自富过程和结果来看, 它是生产劳动、生活生存的社会自然状态, 只有在这种自然的情况下和过程中, 才有真正的自然而然的心态和生存状态;而万民“自化”“自富”的最大障碍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任意妄为。自然的对立面是人为, 故老子反对人为而提出无为, 在治国之道中就是无为而治。

2.老子思想成为汉初统治者实行政治统治的理论基础。

文帝“初即位, 施德惠天下”“除诽谤妖言之罪”“赏赐长老, 收恤孤独, 除田之租税”。在对待与匈奴关系问题上, 采取“和亲”政策, “不发兵深入, 恶烦苦百姓” (《史记·孝文本纪》) 。景帝时, 农民田租只收一半, 并下诏:“禁官吏不奉法令, 以货赂为市, 朋党比周, 以苛为察, 以刻为明”, 而且“减笞法, 定箠令”“欲令治狱者务先宽”。后又下诏:“不受献, 减太官, 省徭赋, 欲天下务农蚕, 素有蓄积, 以备灾害。” (《汉书·景帝纪》) 这些均是汉初统治者在政治统治方面以老子思想为指导的具体体现。

3.老子思想是汉初统治者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良方。

老子思想反映在经济方面, 就是以民为本的清静寡欲, 劝课农桑, 减省赋税, 与民休养生息。《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关梁开放, 山泽弛禁”, 盐铁私营普遍, 富商大贾全国可见。工商业和农业、畜牧业生产也迅速恢复和发展。文、景之时, 由于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 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治世”。“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国家亡 (无) 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 仟陌 (阡陌) 之间成群, 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众。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 先行谊 (义) 而黜愧辱焉。于是罔 (网) 疏而民富”《汉书·食货志》。彻底改变了当年的那种“天下既定, 民无盖藏,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的困境。

可见, 汉初以老子思想为指导, 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 对于恢复和发展汉初经济起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摘要:道是什么?《道德经》论道, 道是物质, 是万物之母, 是循环往复的, 是自然的规律。老子的思想最为重要的是自然和无为, 老子的自然观对社会影响极大, 汉初采用老子的思想理论使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道,自然观,无为,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出版社.

[3]道德经.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11.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1964.10.

篇4:老子与孔子历史观念的比较

关键词:历史观;老子;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02—02

历史观——历史哲学,不论是从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认识,还是从对哲学研究的深入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历史哲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历史哲学研究之所以薄弱,一方面,与历史发展过程自身的特点有关。人类历史进程是由无数有主观意愿的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结果。由此可见,历史通常是不符合任何人的意志的,历史成为人们难以把握和认识的偶然性领域。有鉴于此,人们不是把历史看做上帝或各种神意的体现,就是视为少数肩负神秘历史使命的天才的意志产物。神的意志是不能认识的,而天才人物的出现及其意志也是难以把握的。另一方面,历史哲学之所以薄弱,还与它的学科交叉性质相关。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资源的国家,同世界其他许多文明古国,如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相比,中国是唯一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国家,其悠久的文明一直完整地保存到今天。中国古代的学者、政治家们对于社会的兴衰治乱之因是非常关注的。从上古的尧、舜、禹禅让制,到夏、商、周以来的“家天下”,王朝政治的运数不断更迭,促使人们去思考诸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动力等问题。

春秋战国之际,正值中国天下纷争群雄并起之时,残酷、急迫的现实问题更促使思想家们去思索人类历史演进的问题。笔者在此试就老子、孔子的历史观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以求厘清两者的区别及其所带来的历史影响。

一、老子历史观

道家思想在地域上属于楚文化,与代表中原文化的儒家思想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儒家思想一般注重对社会礼乐文明制度的构建,具有重制度文明的特点;道家之精神是,重天道自然,认为人类社会文明之建构,与天道相合,反对文明制度对人性的异化,认为历史过程是“道”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老子及其《道德经》崇尚天道之自然,认为有一种根本的存在,它先天地生,混混沌沌,亘古亘今,独立长存,循环往复,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根本。对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存在,老子称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五章》)天下万事万物之所以生成,有其原因,这就是道;万物生成之后,各具其本性,这就是德。德是道的体现,是道的殊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五十一章》)道先天地而生,但道又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逐渐具体化,因而有了天地和万事万物。这就意味着老子肯定历史的存在,具有历史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老子所谓的历史主要是道演化的历史。道是一个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道由潜在向现实的过渡,也是现实向道自身的回归。

道是历史的源泉、基础和推动力,历史不过是道的产物。从自然到人类社会,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这皆由道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并不认为历史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并道之用”,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正因为道亘古亘今,所以我们通过执掌远古的道,就可以驾驭当今的万物。通过洞察万物大化伊始之情,就能把握大道造化万物的规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十四章》)

老子认为,道的外化以及外化之物向道的复归,历史不是经验的历史,而是道的逻辑演化的抽象历史。老子不是要从历史本身发现普遍的道,他是要将道加于具体历史发展之中,具体的历史发展只是道的体现。这样,人类的历史发展就变成了抽象的“道”的历史。

二、孔子的历史观:“礼治”、“德政”、“和谐”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周王室已经式微,诸侯纷起争霸,周王所确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时代。对于这种社会现状孔子是不满意的,要进行改造,认为首先应致力于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那么怎么缓和矛盾,使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得到满足?在孔子看来这就要靠“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但是,“礼制”只是一种外在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保持社会的和谐是必要的。但要正直使“礼”发挥作用,还得需要一种内在的道德来进行对人进行约束,以便更有效地推行“礼制”,这种对人内在的道德约束即“仁”。由“仁”发而在外,则有“忠恕”、“孝悌”、“礼”、“义”、“德”、“信”等各种外在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仁”是各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形式和内容、外在与内存需要有机的统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孔子的思想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他的学说对统治者来说,是一个约束,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当然,孔子这个思想还不能算是“民本”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认为统治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角,老百姓只是被统治者,这仍然不出英雄史观的窠臼。孔子的这一思想后来一直被儒家传承下来,非常注重统治者,认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造就贤明君主,而把广大民众当成是社会历史的配角。在整个儒家看来——其思想颇类似于伯拉图的《理想国》,要把统治者培养成“哲学王”,而把广大民众培养成驯服的顺民,这一点无疑是消极和落后的。

孔子作为春秋战国之际——这个离乱之世的哲学家,当然必定会对人类社会的演进是否存在规律这一命题作出思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百世,可知也。’”(《论语·公治长》)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以贯之的内核?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有没有延续性,这种延续和发展是什么?对此,孔子作出了回答。在他看来,每个历史时期并不孤立,一个历史时期总和以前的社会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损,一是益,但损益都是建立在“因”的基础之上。因就是因循、因袭的意思。所以,当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十世是否可知时,孔子的回答是百世都可知,其历史观是一种历史发展中的改良主义。

对于孔子的社会历史观,通常人们认为是一种倒退的历史观。“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之所以人们认为是一种倒退的历史观,是因为孔子要“从周”,这不是要维护没落的奴隶制吗?笔者认为要作具体的分析。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它们所实行是礼乐制度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他对这种损益是持肯定态度的。既然有所损益,就不是完全不变,原版照搬。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孔子就是要退回到西周去。在孔子看来,继周而起者,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有和夏、商、周三代相同的,亦即历史不变的因素在其中。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认为自己能够对十代、甚至百代之后的政治和社会情况进行预测的原因。那么,这些不变的因素是什么呢?显然孔子指的并不是夏、商、周三代的那些具体的政教制度,因为政教体制本身是可以损益的;不变的只能是那些政教制度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也就是孔子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仁”的思想。夏、商、周三代政教体制就是以这种文化精神为基础,根据不同时代、社会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损益的。因此孔子并不是要保持古代奴隶制不变,而是希望他的理想的文化精神能对社会发展有所引导。对于文化精神的继承和保持,不能简单地看做复古主义和倒退的历史观,因为这种文化精神在孔子那个时代乃至在孔子之后,直至今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衡量孔子的历史观,就会发现后世必然是更加“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在人类的历史上一直沿续。纵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中都有一些不变的因子、特质在其中,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岁月的变迁,又能所剩有几呢?况且孔子的后继者们,将孔门学术改头换面变成了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御用哲学,把上述提到的这种历史文化的内核的作用的地位无限夸大了,使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以至不断遭到后人的诟病。倘孔老先生泉下有知,必是痛心不已。

上文分别就老子与孔子的历史观作了粗浅的分析,笔者窃以为要对这二位先哲的历史观作一比较,论其孰优孰劣实属不易,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评判——在那个世事飘零的年代,他们的学说各有其合理性。老子力图从解构整个宇宙、世界、人类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判断,其社会历史观建立在较高的哲学维度上。因此,他的社会历史观不易把握,亦不可言说,所以对于现实社会的统治者来说玄远而不可及,所以最后只能作为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社会理想而跌落到宗教中去了。而孔子的历史观显然没有老子那样具有哲学高度,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基于解决迫切的现实问题而寻找出的一种人文精神,而为了培养这种人文精神,孔夫子又设计了一整套具体可行的方案,而这一点老子的学说中是没有的。所以战乱时期孔子的思想方案虽然难以实施,但一旦到了和平、统一时期,孔学必成为显学甚至被独尊。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应证了孔子的那句话“……其或继周,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历史观中认为不断延续的人文精神内核得到了历史的证明。

参考文献:

[1][德]布罗伊尔,等.法意哲学家圆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93.

篇5: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

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

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

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

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篇6:历史名人李白小时候逃学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白小时候逃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极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这位伟大的诗人小时候就很聪明,不过却很贪玩,不爱学习,常常趁老师不注意,溜出学堂,四处捣蛋。

一天,李白又逃学了,调皮的他带着弹弓,准备去后山打鸟。路过山下的小溪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正吃力地磨着一根粗粗的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微笑着说:“磨铁棒呀,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将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怎么可能啊!”小李白脱口而出,惊讶极了。

这时,老婆婆停下手中的动作,信心十足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天天磨,总有一天能将这铁棒磨成绣花针的。”

篇7: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乔治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 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篇8: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 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 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 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 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 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 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 (chōnɡ) 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 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 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 这十多道关, 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 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 更激励着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 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 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 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 年幼的恩来已筋疲力尽、呵欠连天, 上下眼皮直打架, 但他仍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 心疼不过, 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 妈妈, 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 连忙把头埋进一盆凉水里, 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 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 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 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 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 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 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 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 直到满意为止。

篇9:浅析老子,还历史一个清白

文中对于老子的一些点评有他合理并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作者说看到老子对文化与文明的恐惧,说“文化、文明的进步,往往是以传统的崩溃至少是痛苦变革为代价的。老子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些,所以,他在他的理想国中扬弃了文化与文明。”我对此不免有些愤慨,替老子感到委屈。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艺术大师范曾在《老庄新解》中称之为“阴柔的进取”,颇为准确。老子的“小国寡民”也不是要倒退、回归远古时代,而是要表达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对大国争霸、战乱频仍时代的矫枉过正。作者对此的评价不免过激了一些。

文中还有一句相当经典,大体意思是:老子是一个阴谋家,他心怀陷阱诡计,老子是一个心怀诡计又纯洁质朴的人。这是对老子人格的蔑视,老子提倡的是“上善若水”,又怎会心怀诡计。美德如水,水能使万物获益而无所争,它可以安处人们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事要能安于卑下,言谈要能坦率真诚,精神要能保持沉静,交友要有爱心真情,办事不刻意作为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政并不逞能而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行动能顺应客观时势。正因为能做到像水一样与世无争无夺,所以,没有差失没有过错。当代毛泽东更是对水情有独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舒”。他用“水”劝喻更显豁达情怀:“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盛过富春江。”水性滋养的是人们的善性与美德。在老子看来,水的特性最能体现自然无为的哲理。它圆融通达,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物赋形,与物无争。众人好高远而恶卑下,而水独处之;众人好洁雅而恶污浊,而水独居之。因为水具有这些品德,所以能“几于道”;而具有崇高美德的人,一样“几于道”。这才是历史上的老子,一个像水一样具有崇高美德的老子。

文中还说,“为了人性的纯洁,他已经什么都不顾惜了”,“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愤慨不满的激愤之辞罢了”,甚至说“有专制,必有老子思想。正如有专制,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的扭曲与变态。”这岂不是对老子的深刻控诉。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老子的哲学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设喻做譬,给人丰富的联想和自然的启迪。如果法家严酷似冰雪、儒家厚重似高山、墨家亲切如大地,那么道家老子就像浩瀚江海让人豁然放达。作者显然是抹杀了老子真正的人格,赋予他的是当时社会黑暗。可这黑暗终究是属于社会,过错并非在于老子。

老子背负着看透历史的痛。“在我走进血红的夕阳之前,我留下这五千言的凌乱缄言,在世纪的废墟中如散落的子弹,愿你们仔细收捡。当一切都已堕落,一切都已不可为,你们就去玩子弹。”老子是哲学家,是在预言着人性倒退的路上前进。在这颠倒的世界与哲学里,孤独的他负担的是历史的痛楚。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哲们是寂寞的,这种寂寞在当今时代已经无法被我们完全参透。他们依旧值得继续去探索、去领悟。

篇10:名人的故事李连杰小时候的故事

名人的故事 李连杰小时候的故事

李连杰小时候不是因为过于淘气所以才被送去学习武术,其实那时他是一个很乖的孩子,调皮是从后来开始的。

李连杰的家庭成员有母亲、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他是最小的一个。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母亲从不让他下河游泳或骑自行车。任何冒险活动,哪怕只带有一点点危险都是被禁止参与的。8岁时李连杰才开始上学,不知为什么老师总是很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太听话了吧,老师选他当体育班长,职责是带领一到六年级的同学做课间操。因为李连杰天生五音不全,唱歌老跑调。每次到了音乐课期末考试时,每个学生都必须单独唱一首歌。当老师最后叫到他的名字时,他站了起来。“李连杰,你今天嗓子痛,是吗?那么你可以不参加考试了。坐下,100分。”老师就是这样善解人意地照顾他。

练武源于巧合

李连杰从1971年夏天开始习武,那时暑假放一个月的假,家长不希望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在街上乱逛,于是把他们送进现在的北京体育学院暑假学习班,糊里糊涂地,李连杰就被分在武术班。当9月份学校开学后,包括李连杰在内的20多个人却被通知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回到这里接着训练,其中李连杰是唯一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鲜感过去了训练变得越来越苦,3个月的训练后,又有一部分人退出了训练,20个人中只剩下4个人。一年过去了,9岁的李连杰准备参加平生第一次比赛,实际上,这是“”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这次比赛既不是政府举办的也没有奖金,唯一的奖品就是:最棒的表演者会被公认为“优胜者”。然而,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精英。比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这是李连杰第一次离开家,平生第一次离开北京。离家的那天早晨,李连杰的母亲开始哭起来,但最后他还是去了济南,最后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在面前表演

篇11: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邓先圣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老先生看见邓先圣脸圆圆的,还长着个圆圆的鼻头,宽宽的额头下是浓浓的眉毛,皮肤白白的,个子不高,文文静静,挺有精神,看着看着笑了,就喜欢上这个孩子了。老先生觉得孔老夫子才是圣人,先圣这名字要改。邓文明觉得有道理,就请老先生给孩子取个名字。老先生想了想说:我看就叫邓希贤,希望他将来成为贤人。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好多年,直到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时候,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后改名邓小平。

在私塾读书时,邓希贤非常聪明,又很用功,老师讲过的功课,他很快就能记住,课文背得非常流利,老先生非常喜欢他。他的毛笔字写得也很好。当时老师对写的好的字就在字上打个“O”,学生们把它叫做“鸡蛋”,邓希贤的毛笔字作业每次都得很多“鸡蛋”。一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儿子得这么多“鸡蛋”,非常高兴,就到厨房真的给他煮了一个鸡蛋吃,作为鼓励。在当时这是不错的奖励了。

邓希贤在私塾学习了一年多后,父亲又把他送到离本村三里路的北山小学读书,从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是土路,一下雨路就很不好走。可是无论严寒酷署,还是刮风下雨,小希贤都坚持上学,从未误过课。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放学时间过了很久还不见儿子回家。又过了很久才看见浑身是泥的邓希贤,母亲一把拉过儿子,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怎么啦?”邓希贤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我摔了几跤”,“摔坏了吗?”,“没有,你放心!”说着把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

第二天一早,雨还在不停地下,邓希贤收拾书包又要上学去,母亲拦住他说:“娃儿,下这么大雨,路不好走,今天就别上学了。”邓希贤听了,急忙说:“那可不行,我不能旷课。”说着就要走。母亲拦不住,就掏出两个铜板塞给儿子说:“中午就别回家吃饭了,省着路滑摔跟头。”可是等到下午放学回来,邓希贤从书包里又掏出了那两个铜板交给了母亲,母亲忙问:“你怎么又拿回来了?”他调皮地摸着肚子说:“我一点不饿,中午就没吃。”母亲眼圈红了,她知道,儿子舍不得吃,是在为家里节省啊!后来碰到下雨天,母亲就在家里煮好饭托人带到学校去给儿子吃。

邓希贤不但聪明,而且好学,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拔尖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在北山小学他读了4年。

19,邓希贤考上了广安县高小。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容易的,广安县只有这么一所高小,每年只招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广安离家20多里路,只得住校,每周回一次家。

一天,在邓家老院子里,邓文明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的好事,快点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邓文明在查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希贤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递到父亲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邓文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母亲想要拉住,一看邓文明那张铁青的脸,没敢说话。

邓文明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水在眼睛里转来转去,他想到平时这孩子很知道节俭,给他零花钱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于是他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你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小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母亲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说,让我们都急死了呀!”邓希贤看着母亲眼里的泪珠滚滚落下来,才说出其中的原委。

篇12: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篇13:浅析《一小时的故事》的文体特征

“《一小时的故事》精炼地概述了在一个静寂的钟头里马拉德夫人对一偶发事件的情感反应和心路历程, 但作者揭示的却是这一妇女形象所经历的婚姻束缚给她带来的情感折磨, 以及自由为这位得到解放的妇女带来的瞬息欢乐” (胡开杰, 2002) 。故事的主人公马拉德太太在被其丈夫的朋友告知马拉德先生因车祸而丧生后, 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失去亲人的悲伤, 相反的整个心灵却由摆脱婚姻束缚的欣喜所统领。然而当消息被证伪, 马拉德先生突然现身楼下时, 马拉德夫人却心脏病突发倒地毙命。医生的诊断结论把小说推向了高潮。

小说语言凝练, 惜墨如金。虽然全文仅有24段, 1011个单词, 肖邦却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跌宕起伏、意味无穷的故事。基于Leech (1981) 所提倡的文体分析方法, 本文试图解析在男性意识占绝对主导的那个时期, 肖邦是如何运用文字的力量奏响这曲婚姻与自由的悲歌, 并促使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名词和名词短语的巧妙运用

开篇读者即获知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疾病”, 这一名词短语暗示了整个故事的不同寻常:这种“疾病”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读者便立即绷紧神经。同时也为下文的叙事做了重要铺垫, 设下悬念, 激发了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这一短语也与篇末的“心脏病”遥相呼应, 通过重复, 一个诡异的怪圈业已成型:它不仅仅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同时也暗示了无论马拉德夫人如何觉醒, 最终都摆脱不了婚姻的羁绊, 因为她悲剧的命运在一开始便早已注定。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 肖邦不同寻常地连用“极度小心”、“断断续续的语言”和“遮遮掩掩”来描述理查德和约瑟芬是如何向马拉德夫人透露其丈夫惨遭不幸的消息的。由此, 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马拉德夫人的家人和朋友一直把她视作一个柔弱而不堪一击的“妻子”角色, 她根本不可能承受得起丈夫出事的冲击。也因此, 读者感受不到一个完整婚姻中另一半 (马拉德夫人) 的真实存在, 因为她所得到的只是别人自以为是的“极度小心”和“遮遮掩掩”、“断断续续的语言”。

然而, 这两位亲戚的举动和马拉德夫人得知坏消息后的真实反应形成了强烈的反讽:“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 一定是手足无措, 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因此, 当其他人都担心她会因心脏病而崩溃或昏厥时, 她只是“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 放纵地大哭起来”而已。

这里, 名词“放纵 (abandonment) ”的引用, 暗示了马拉德夫人对其丈夫死亡的复杂而矛盾的态度:是丈夫的死去让其失去依靠而有“被抛弃”的感觉, 还是真正的放松和自由导致了这种“放纵”, 肖邦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待读者自己作出判断。紧接着, 肖邦把马拉德夫人的反应描述成“哀伤的风暴”, 并且迅速地减弱, 演变成“精疲力竭”。通过这两个名词的巧妙过渡, 肖邦向读者暗示了马拉德夫人的情感历程:她的真实感受与其身体反应无甚关联, 因为“真正的悲伤绝不像风暴一样会迅速消失” (申丹, 2004) 。这一叙述极好地预写了露易丝挣脱束缚, 冲向自由的欲求。

二、反复使用的否定和反讽

Leech (1981) 认为:“当事实和作者、读者或人物内心的期待相反时, 作者常借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肖邦在本篇小说中借用了大量的否定手法来达到一种反讽的效果。

《一小时的故事》中, 否定词“not”出现了八次之多, “no”出现了四次, “never”一次。而隐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汇更是屡见不鲜, 例如“only”一词 (作“不超出, 只不过”解) 出现了两次。此外, 一些带有否定前缀和后缀的词汇也频繁出现, 如“inability”, “unsolved”, “unwittingly”, “countless”, “motionless”和“powerless”。

肖邦为何大量使用这些否定或具有否定含义的词汇?合理的解释是这些否定表述对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否定信念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 也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这是对旧有婚姻观念的否定, 也显露出肖邦对社会习俗和婚姻束缚的些许失望。

更具反讽效果的描写出现在约瑟芬坚持要求露易丝打开房门的时候。因为约瑟芬担心露易丝会“因过度悲伤而病倒”。很显然, 对于露易丝而言, 其姐姐连同理查德始终都是局外人, 他们不可能理解露易丝真实的感受, 也从未踏进她内心世界半步。因此, 他们从未得知露易丝内心深处已然发生的变化。当她喊出“走开!我没把自己搞病!”时, 她已经重新获取了力量, 并开始勇敢地抵抗一切局外人对其自由领地的入侵。这种强烈的否定表达“至少有三种功能:信息功能, 指称功能和表达功能” (彭贵菊, 2003) , 露易丝内心期待三种功能都可以顺利实现, 但是其姐姐仅仅获取了表达功能而已。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再次昭示了露易丝悲剧的命运, 她要么继续被束缚在传统的枷锁里, 要么尽力挣脱——取得“身体和灵魂的彻底自由”, 去向天国。

三、寓意深刻的被动表达

小说的第一句, 肖邦即用一个隐含了主体的被动句来描述“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的事实, 随后我们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大家”指称何人:她的丈夫, 姐姐, 丈夫的朋友。乍一看, 读者会觉得马拉德太太是整个叙事的主体,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此, 肖邦倾向于把她放在一个彻底被动的处境中:她是不自由婚姻的囚徒, 丈夫的附属, 犯有心脏病的脆弱妻子, 因此才需要被格外关照。总之, 她什么都是, 唯独不是她自己。

后文的描述不断印证着上述观点, 当告知其丈夫噩耗的时候, 必须“极度小心”。读者也始终感受不到马拉德太太的独立存在, 直到文章的最后 (第18段) 读者才从其姐姐的口中得知她的真实姓名——露易丝。

小说的结尾更是出人意料, 极具讽刺力量。医生的诊断结论显示, 露易丝被宣告死亡, 病因是心脏病——丈夫的突然出现让她喜极而死。然而对于读者而言, 露易丝实属死于冲出婚姻的牢笼无望, 自由终不可得, 悲极而死。至此, 一个饱受婚姻摧残和折磨的灵魂得以彻底解放, 肖邦对男权至上时代的控诉也达到了顶点。以死去抗争, 不受任何传统力量的束缚, 肖邦为露易丝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婚姻与自由的悲歌。露易丝在死神的注视中, 完成了从被束缚的囚徒到自由灵魂的飞跃。

四、结语

通过名词短语的巧妙运用, 准确的否定表述, 丰富的反讽手段和娴熟的被动表达技巧, 凯特·肖邦呈现给读者的不只是一则精致凝练的短篇小说, 更是一曲荡气回肠, 摄人心魄的婚姻与自由的悲歌。仅从这一层面来讲, 肖邦不仅属于她自己的时代, 而且是20世纪关注女性自由和解放的少有的优秀作家之一。时至今日, 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平等和自由还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灵魂自由仍旧值得大力倡导和礼赞。

参考文献

[1]胡开杰.由《一个小时的故事》看微型小说中浓缩的人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32-35.

[2]彭贵菊.真实的束缚, 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J].外国文学评论, 2003, (1) :130-134.

[3]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 2004, (1) :102-113.

[4]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1-8.

篇14:孔融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天,孔融的伯伯、叔叔、婶婶带着孩子来做客。孔融高兴极了,因为孔融长到6岁还没见过他们。孔融一一给他们行了见面礼。

这时,母亲让人端(duān) 上一盘又大又香又嫩(nèn)的梨来,孔融数了一下,只有6只。孔融正要分梨,父亲拦住了:“慢!孩子,你把梨子分给堂兄妹,每个人一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只!”几个堂兄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了主意,心里在想:这样分梨,我们6个人中总有1个人吃不到梨子呀!

孔融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鼓励(ɡǔ lì)孔融:“孩子,动脑筋好好想想呀!你一定能分好的。”

孔融的眼珠子骨碌碌(ɡū lù lù)地转动着,他看了看盘子,又看了看梨子。忽然,他高兴地拍着小脑瓜儿说:“有办法了。”孔融端起盘子,把5只梨子分别递(dì)给5个堂兄妹,这时,盘中只剩下1只梨子了,那个最小的妹妹双眼盯着盘中的梨子,眼中滚着委屈的泪珠。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行。孔融微(wēi)微一笑,把剩下的1只梨子和盘子一起端给了那个最小的妹妹。

父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分得很对,能不能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分?”

孔融认真地说:“每个人分一只,说明6个兄弟姐妹都得分到;盘子里还要留一只,也可理解为只要有一只梨子放在盘子里就行,所以我这样分是符(fú)合题意的。”

大家顿时恍(huǎnɡ)然大悟,都夸孔融聪明。

孔融10岁那年,全家搬(bān)到了洛(luò)阳。当时,洛阳有个姓李的人,多才多艺,拜访他的人非常多。看门的人很傲(ào)慢,只有那些社会名流和李家的亲戚(qī),他才给通报。孔融几次央(yānɡ)求父亲带他去见见那个大官,父亲怕他不懂(dǒnɡ)事,惹出麻烦,不想带他去。

这一天,孔融瞒(mán)着父亲,一个人来到那个大官的门口,向守门人行了个礼,响亮地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

看门人见他长得聪明伶俐(línɡ lì),又懂礼貌,是个读书人家的子弟,就进去通报了李大人。

孔融进了客厅,李大人觉得不认识他,就问道:“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呀?”

孔融答道:“说来话长,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祖先老子有师生关系,因此我和您自然是亲戚了。”

见这个孩子这样从容不迫,能说会道,在座的宾(bīn)客都感到很惊奇。李大人更是高兴地说:“好口才,真是个神童啊!”

这时,有个大官陈大人大摇大摆来到客厅,听见大家都在赞扬一个小孩子,便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不一定有什么出息。”

大家都觉得他说话很难听,但又不好反对,都沉默(chén mò)不言。

孔融不慌不忙地对陈大人说:“我想,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伶俐吧。”

陈大人想:这不是用我的话来反驳(bó)我吗?他说我小时候聪明,不就是说我现在是个笨蛋吗?不由羞(xiū)得脸色通红。

篇15:名人小时候的励志故事

有一天,爱因斯坦去请教一位小提琴老师,老师对他说:“你先演奏一曲让我听听。”爱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却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后,老师问爱因斯坦:“孩子,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呢?”

爱因斯坦说:“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师又问:“那你快乐吗?”

“我非常快乐。”

老师继续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就说明你已经成功了,难道非要成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吗?我认为,快乐就是成功。”

爱因斯坦听了老师的话后深有感触,他明白了快乐比当帕格尼尼更重要。后来,爱因斯坦仍然喜欢拉小提琴,虽然他拉得并不算很好,但他却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篇16:名人小时候的小故事

富尔敦小时候读书不太用功。只爱画画,并且画得挺好,而别的功课可差劲啦!

老师对富尔敦说:“你很聪明,图画得不错。可是别的功课不好,会留级的。”

富尔敦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除了画画就是玩。玩耍的时候,倒是很会动脑筋,碰到问题,还喜欢琢磨。

一天早晨,富尔敦划着小船去钓鱼,船划到半路上,遇上了大风,划起来可费劲啦!他想怎么样能使划船不费劲呢?船为什么顶风就划不动?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行船的办法?

第二天,富尔敦又到河边去玩,他坐在一只空船上,又琢磨起昨天想到的那些问题。他身子坐在船舷上,两只脚不停地在水里搅动。脑子里想呀想……不知不觉,小船儿已经荡到河中心了。多奇怪啊!他惊喜地发现,两只脚在水里不断地搅动,就能把船划动了。

“能不能用机械来代替两只脚的搅动呢?”富尔敦想这是可能的。譬如,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使桨叶在轮子上不断转动,这不是像双脚捣水一样,能使船身前进吗?

篇17:名人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牛顿做风车的故事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牛顿出身于一个平凡的小村子,还没出生父亲就不幸去世了,母亲改嫁,因此牛顿小时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要到风车上磨面,奶奶也不例外。

牛顿从小就聪明好学,经常捣鼓一些小玩意,自己也动手做了很多小工艺,受到奶奶的夸赞,但是牛顿的成绩却不怎好,这让奶奶揪心不已。

有一天,牛顿把自己琢磨好久,做了一个小风车拿到奶奶面前,拿扇子一扇果然风车就吱呀吱呀地转起来了,奶奶开玩笑说,你这风车也能磨面吗,牛顿认真的回答:能。但是奶奶怎么也不肯相信。

第二天,牛顿把做好的风车带到学校,大家都围拢过来好奇地大量这座神奇的小风车,牛顿感到非常自豪,一个同学问牛顿,这风车为什么会转,有什么原理。

牛顿感到莫名其妙,他从来没想过做风车还要什么原理,于是憋了半天也答不上来,大家都哄堂大笑,一哄而散,混乱中有人把牛顿的风车推到地上摔坏了。

牛顿捡起那个破碎的风车,难过的直掉眼泪,但是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风车的原理弄清楚,从此以后牛顿再也不贪玩了,他更加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篇18:历史名人老子小时候的故事

空间问题一直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 但文学领域中关于空间问题的探讨却少之又少, 直到1945年, 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在此文中, 他提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问题。他认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形式上 (不只限于小说, 也包括诗歌等) 是空间性的, 他们用空间的共时性取代时间的顺序性或系列”。这是首次谈及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 为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研究开辟了先河。现代法国思想大师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 认为空间不仅仅是静止的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平台, 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同时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他把空间区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空间一个看似抽象的术语,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一、 物理空间

《一个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中一共提到了三个物理空间:楼下客厅、楼上房间以及房子以外的世界和四个主要人物:布兰特雷·马兰德、马兰德夫人、马兰德夫人的姐姐约瑟芬以及马兰德先生的朋友查理兹。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场所主要在房子内部的两个空间, 场景的安排也是随着人物的活动而设置的。虽然事件发生的物理空间环境非常单一, 但这却并不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在有限的空间里, 通过作者对场景的精心布局和巧妙结合, 丝毫没有减轻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欲望和对故事进展的好奇心。文中虽没有大篇幅的描写自然空间, 但我们仍可以从有限的信息中得到这样的结论:对房子以外自然环境的描绘远多于房子内部陈设布置等的描绘, 这更加突显出小说空间布局的别有用心之处, 也为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买下了伏笔, 为主旨的叙述提供了预设。

二、 心理空间

除了用物理空间来体现空间特征之外, 人物心理的立体展现也是体现小说空间形式的一个要素。《一个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中, 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和心境描写撑起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和结构。从马德兰夫人独自走进房间开始, 全知叙事的讲述方式把她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她的想法蔓延。文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预设着马德兰夫人心情的悄然转变, 例如在马德兰夫人独处时, 文中提到她所感受到窗外的景色是:“透过窗口。她可以看到屋前广场上的树梢在新春的气息中兴奋地颤抖着, 空气中弥漫着芳香的雨的气息窗下的街道上, 一个小贩正在叫卖他的器皿远处依稀传来飘渺的歌声, 数不清的麻雀也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唱歌不停。”这段对窗外景色的描写与马德兰夫人在刚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所应有的心境极不相称。人物心理空间与自然物理的强烈反差映射出马德兰夫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展开, 我们可以得知马德兰夫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她想到以后再也的不到丈夫的关爱而感到难过, 另一方面她又沉寂在获得绝对自由的巨大欣喜中, 而恰恰是这份巨大的惊喜迅速掩埋了所有失去丈夫的悲痛。人物的心理空间相比物理空间在这篇小说中更能突显出小说的主题。

三、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的空间。构成社会空间的不仅有事物还有各种关系推进物质对象和信息之间的流动。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通篇并未提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时间, 但随着故事的上演, 我们几乎可以推测出小说发生的年限和背景。那是一个仍由男性主导的世界, 女性在这样一个父权社会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有些读者可能对马兰德夫人丧夫后的内心活动不尽理解, 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回归她当时的处境, 想必就可以感同身受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女性需扮演的角色都是绝对服从丈夫的好妻子和理应为孩子着想的好母亲。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马德兰夫人来说, 感受到的只能是压抑和束缚, 久而久之丈夫对她的关爱或许都成为了一种负担。喃喃自语中从她心底呼唤出的只有自由。就像文本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未来的岁月里, 她不再为了别人而活着, 而只为她自己。那时她不必再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专横的意志。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有权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无论其动机是善良的还是残酷的, 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马兰德夫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却被故事快结束时由丈夫打开的那扇大门隔开了, 而这扇门的钥匙一直被丈夫把持着。小说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结尾, 也预示着在当时的社会传统下, 马德兰夫人想要冲破束缚, 获得完全的自由是几乎不可能的。

结合物理、心理和社会三层空间的分析, 透析了《一个小时的故事》的思想主题和艺术价值。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封闭使渴望自由的马兰德夫人最终走向死亡。三层空间的叠加推动故事走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无限思考和想象。

摘要: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 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对小说思想主题的升华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空间叙事,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Frank Joseph.Spatial Form in Modern Literature[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上一篇:关于建党99周年心得体会下一篇:五年级日记一则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