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2024-05-17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精选11篇)

篇1: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1.华罗庚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2.科学家有他的祖国 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3.钱学森 一片丹心向祖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5.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6.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7.生物学家 童第周怒斥皮诺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8.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 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9、林肯奋斗的故事

公元一八○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 亚伯拉罕.林肯 的小婴儿,他就是末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

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著我,他成功的关键在於奋发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战。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10、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 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总理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篇2: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篇3: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

When so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we need everyone pulling together to solve our nation’sproblems and to lift up our fellow Americans.And this includes our young people.Today,more than ever,we need their energy,enthusiasm and idealism.

Service groups,non-profits,faith-based organizations,philanthropists,corporations,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s all have a role to play in moving this country forward,and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filling these ranks.

Every day we hear stories of people rising to the occasion and making a real difference:the retiree who volunteers at the local elementary school to help children learn to read;the woman down the block who watches out for her neighbor’s kids after school—providing a snack,some wisdom and a home with a light on until parents return from a long day of work;the mothers and fathers in a neighborhood who coach Little League and soccer and teach kids about good sportsmanship and perseverance and teamwork.

These adults know the value of service and make i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lives.And even more importantly,by being good neighbors,concerned citizens and solid role models,they are helping to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munity leaders.

When I made the decision to leave my job to found Public Allies in Chicago that prepares youth for public service,Irealized right away that I had made the right decision.There are few things more rewarding than watching young people recognize they have the power to enrich not only their own lives,but the lives of those around them as wel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is one of the most socially conscious and active,with61%of 13-to 25-year-olds saying they feel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making a difference.And with the recent passage of the Edward M.Kennedy Serve America Act,we can tap into this enthusiasm and usher in a new era of service in this nation.

This bipartisan legislation promotes the cause of service among young people by investing in service-learning.It is nevertoo early to encourage kids to better their community or begin investing in their own future.

Students such as those at the Collegiate School in Manhattan,led by Avery Hairston,who launched a program called RelightNY.They are working with companies and foundations to acquire energy-saving light bulbs and install them in low-income housing communities,saving on both electric costs and carbon emissions.These young men represen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cial innovators!

The Serve America Act will als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ull-and part-time service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age students by expanding AmeriCorps from 75,000 positions a year to 250,000 by 2017,and providing more than$5,000 a year to help those students pay for college.

Through a new service corps founded in the Serve America Act,students will work on national priorities such as education,health care and supporting veterans’organizations.They will work with organizations such as YouthBuild,an AmeriCorps program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low-income youth to rebuild their communities,learn job skills,complete thei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graduate.

The message of YouthBuild is so important: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is not just an escape for the wealthy or for those students who can afford it;i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mpowering all our young people and making our communities stronger.

And this is what I find so inspiring!From RelightNYto YouthBuild all demonstrate that,given the chance,young people will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their communities stronger.They know that each of us has something to contribute.And they are ready to lead the way.

社会意识、崇高精神以及企业家能力一直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之中,这是一种“我能”的态度,坚信没有挑战是不能被超越的。

当所有人都在为生计挣扎的时候,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解决国家的难题,去让我们美国人民振奋起来。这其中就包含我们的青年。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人的活力、热情和理想主义。"

服务团体、非营利机构、以信仰为基础的组织、慈善家、公司、政府以及个人在推进国家建设的任务中都有各自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加入到建设大军当中。

每一天我们都会听说一些故事,人们应付自如却又发挥重要影响的故事:退休人员自愿在当地小学辅导孩子们学习;社区里的妇女照看邻居家放学的孩子,在他们的父母一整天工作结束之前,为孩子们提供一点小点心,教他们一些常识,为他们提供一个亮灯的家;社区里的父母们指导孩子们的“小同盟”,充当足球教练,教给他们优秀的运动员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团队精神。

这些成年人了解服务的价值,把服务当成生命的主要部分。更重要的是,作为好邻居、关心别人的公民和可靠的行为榜样,他们实际上正在不遗余力地训练下一代的社会活动家。

当我放弃了工作而创办鼓励年轻人进入政府工作的“芝加哥公众联盟”的时候,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青年们拥有的力量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同样也可以使身边人的生活丰富起来,能看着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

研究表明,当前这一代青年人是社会上最自觉、最积极的人群之一,13至25岁的青年人中有61%的人表示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产生影响。随着近来《爱德华·肯尼迪服务美国法》的签署,我们能够发扬这种热情,开创服务国家的新纪元。

这次两党联立的立法通过投注“服务学习”而促进了青年人的服务事业。应该更早地鼓励孩子们为更好地建设社会和发展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像“重燃纽约”活动的开创者艾弗里·海尔斯顿领导下的曼哈顿学校的学生们一样,他们和公司、基金会合作,把节能灯泡安装在低收入住宅区,既节省用电又减少碳类排放。这些青年人是下一代社会改革家的代表!

《服务美国法案》将“美国志愿队”从一年75,000个职位扩展到2017年的250,000个职位,并且每年为学生提供超过5,000美元学费,因此也将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全职或兼职服务的机会。

《服务美国法案》创立了一个新的服务团队,学生们在教育、卫生保健及支持退伍老兵组织等方面,拥有全国范围内的优先服务权。他们和类似于“青年团”的各种组织合作。“青年团”是一个美国志愿队,为低收入的青年提供机会去重建家园、学习就业技能、完成高中学业然后毕业。

“青年团”的寓意非常重要:参与全国或者社区型的服务不仅仅是富人们从富裕生活中的逃离,也不仅仅面向那些能负担得起生活的学生,在授权给我们所有青年人去更好建设家园这项事业中,它占重要部分。

篇4: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惜财之德(李嘉诚)

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珍惜财富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记得小时候父辈们曾教育我们说:惜衣有衣穿,惜钱有钱用。所以节约是美德,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篇5:名人故事: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农的灯油都快用沟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在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他注视着波光点点的伏尔加河,心里感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更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

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

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

篇6:名人的故事李连杰小时候的故事

名人的故事 李连杰小时候的故事

李连杰小时候不是因为过于淘气所以才被送去学习武术,其实那时他是一个很乖的孩子,调皮是从后来开始的。

李连杰的家庭成员有母亲、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他是最小的一个。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母亲从不让他下河游泳或骑自行车。任何冒险活动,哪怕只带有一点点危险都是被禁止参与的。8岁时李连杰才开始上学,不知为什么老师总是很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太听话了吧,老师选他当体育班长,职责是带领一到六年级的同学做课间操。因为李连杰天生五音不全,唱歌老跑调。每次到了音乐课期末考试时,每个学生都必须单独唱一首歌。当老师最后叫到他的名字时,他站了起来。“李连杰,你今天嗓子痛,是吗?那么你可以不参加考试了。坐下,100分。”老师就是这样善解人意地照顾他。

练武源于巧合

李连杰从1971年夏天开始习武,那时暑假放一个月的假,家长不希望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在街上乱逛,于是把他们送进现在的北京体育学院暑假学习班,糊里糊涂地,李连杰就被分在武术班。当9月份学校开学后,包括李连杰在内的20多个人却被通知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回到这里接着训练,其中李连杰是唯一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鲜感过去了训练变得越来越苦,3个月的训练后,又有一部分人退出了训练,20个人中只剩下4个人。一年过去了,9岁的李连杰准备参加平生第一次比赛,实际上,这是“”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这次比赛既不是政府举办的也没有奖金,唯一的奖品就是:最棒的表演者会被公认为“优胜者”。然而,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精英。比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这是李连杰第一次离开家,平生第一次离开北京。离家的那天早晨,李连杰的母亲开始哭起来,但最后他还是去了济南,最后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在面前表演

篇7: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 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 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 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 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 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 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 (chōnɡ) 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 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 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 这十多道关, 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 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 更激励着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 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 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 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 年幼的恩来已筋疲力尽、呵欠连天, 上下眼皮直打架, 但他仍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 心疼不过, 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 妈妈, 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 连忙把头埋进一盆凉水里, 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 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 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 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 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 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 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 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 直到满意为止。

篇8:名人小时候的励志故事

有一天,爱因斯坦去请教一位小提琴老师,老师对他说:“你先演奏一曲让我听听。”爱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却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后,老师问爱因斯坦:“孩子,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呢?”

爱因斯坦说:“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师又问:“那你快乐吗?”

“我非常快乐。”

老师继续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就说明你已经成功了,难道非要成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吗?我认为,快乐就是成功。”

爱因斯坦听了老师的话后深有感触,他明白了快乐比当帕格尼尼更重要。后来,爱因斯坦仍然喜欢拉小提琴,虽然他拉得并不算很好,但他却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篇9:名人小时候的小故事

富尔敦小时候读书不太用功。只爱画画,并且画得挺好,而别的功课可差劲啦!

老师对富尔敦说:“你很聪明,图画得不错。可是别的功课不好,会留级的。”

富尔敦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除了画画就是玩。玩耍的时候,倒是很会动脑筋,碰到问题,还喜欢琢磨。

一天早晨,富尔敦划着小船去钓鱼,船划到半路上,遇上了大风,划起来可费劲啦!他想怎么样能使划船不费劲呢?船为什么顶风就划不动?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行船的办法?

第二天,富尔敦又到河边去玩,他坐在一只空船上,又琢磨起昨天想到的那些问题。他身子坐在船舷上,两只脚不停地在水里搅动。脑子里想呀想……不知不觉,小船儿已经荡到河中心了。多奇怪啊!他惊喜地发现,两只脚在水里不断地搅动,就能把船划动了。

“能不能用机械来代替两只脚的搅动呢?”富尔敦想这是可能的。譬如,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使桨叶在轮子上不断转动,这不是像双脚捣水一样,能使船身前进吗?

篇10:名人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牛顿做风车的故事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牛顿出身于一个平凡的小村子,还没出生父亲就不幸去世了,母亲改嫁,因此牛顿小时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要到风车上磨面,奶奶也不例外。

牛顿从小就聪明好学,经常捣鼓一些小玩意,自己也动手做了很多小工艺,受到奶奶的夸赞,但是牛顿的成绩却不怎好,这让奶奶揪心不已。

有一天,牛顿把自己琢磨好久,做了一个小风车拿到奶奶面前,拿扇子一扇果然风车就吱呀吱呀地转起来了,奶奶开玩笑说,你这风车也能磨面吗,牛顿认真的回答:能。但是奶奶怎么也不肯相信。

第二天,牛顿把做好的风车带到学校,大家都围拢过来好奇地大量这座神奇的小风车,牛顿感到非常自豪,一个同学问牛顿,这风车为什么会转,有什么原理。

牛顿感到莫名其妙,他从来没想过做风车还要什么原理,于是憋了半天也答不上来,大家都哄堂大笑,一哄而散,混乱中有人把牛顿的风车推到地上摔坏了。

牛顿捡起那个破碎的风车,难过的直掉眼泪,但是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风车的原理弄清楚,从此以后牛顿再也不贪玩了,他更加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篇11:浅析《一小时的故事》的文体特征

“《一小时的故事》精炼地概述了在一个静寂的钟头里马拉德夫人对一偶发事件的情感反应和心路历程, 但作者揭示的却是这一妇女形象所经历的婚姻束缚给她带来的情感折磨, 以及自由为这位得到解放的妇女带来的瞬息欢乐” (胡开杰, 2002) 。故事的主人公马拉德太太在被其丈夫的朋友告知马拉德先生因车祸而丧生后, 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失去亲人的悲伤, 相反的整个心灵却由摆脱婚姻束缚的欣喜所统领。然而当消息被证伪, 马拉德先生突然现身楼下时, 马拉德夫人却心脏病突发倒地毙命。医生的诊断结论把小说推向了高潮。

小说语言凝练, 惜墨如金。虽然全文仅有24段, 1011个单词, 肖邦却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跌宕起伏、意味无穷的故事。基于Leech (1981) 所提倡的文体分析方法, 本文试图解析在男性意识占绝对主导的那个时期, 肖邦是如何运用文字的力量奏响这曲婚姻与自由的悲歌, 并促使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名词和名词短语的巧妙运用

开篇读者即获知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疾病”, 这一名词短语暗示了整个故事的不同寻常:这种“疾病”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读者便立即绷紧神经。同时也为下文的叙事做了重要铺垫, 设下悬念, 激发了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这一短语也与篇末的“心脏病”遥相呼应, 通过重复, 一个诡异的怪圈业已成型:它不仅仅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同时也暗示了无论马拉德夫人如何觉醒, 最终都摆脱不了婚姻的羁绊, 因为她悲剧的命运在一开始便早已注定。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 肖邦不同寻常地连用“极度小心”、“断断续续的语言”和“遮遮掩掩”来描述理查德和约瑟芬是如何向马拉德夫人透露其丈夫惨遭不幸的消息的。由此, 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马拉德夫人的家人和朋友一直把她视作一个柔弱而不堪一击的“妻子”角色, 她根本不可能承受得起丈夫出事的冲击。也因此, 读者感受不到一个完整婚姻中另一半 (马拉德夫人) 的真实存在, 因为她所得到的只是别人自以为是的“极度小心”和“遮遮掩掩”、“断断续续的语言”。

然而, 这两位亲戚的举动和马拉德夫人得知坏消息后的真实反应形成了强烈的反讽:“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 一定是手足无措, 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因此, 当其他人都担心她会因心脏病而崩溃或昏厥时, 她只是“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 放纵地大哭起来”而已。

这里, 名词“放纵 (abandonment) ”的引用, 暗示了马拉德夫人对其丈夫死亡的复杂而矛盾的态度:是丈夫的死去让其失去依靠而有“被抛弃”的感觉, 还是真正的放松和自由导致了这种“放纵”, 肖邦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待读者自己作出判断。紧接着, 肖邦把马拉德夫人的反应描述成“哀伤的风暴”, 并且迅速地减弱, 演变成“精疲力竭”。通过这两个名词的巧妙过渡, 肖邦向读者暗示了马拉德夫人的情感历程:她的真实感受与其身体反应无甚关联, 因为“真正的悲伤绝不像风暴一样会迅速消失” (申丹, 2004) 。这一叙述极好地预写了露易丝挣脱束缚, 冲向自由的欲求。

二、反复使用的否定和反讽

Leech (1981) 认为:“当事实和作者、读者或人物内心的期待相反时, 作者常借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肖邦在本篇小说中借用了大量的否定手法来达到一种反讽的效果。

《一小时的故事》中, 否定词“not”出现了八次之多, “no”出现了四次, “never”一次。而隐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汇更是屡见不鲜, 例如“only”一词 (作“不超出, 只不过”解) 出现了两次。此外, 一些带有否定前缀和后缀的词汇也频繁出现, 如“inability”, “unsolved”, “unwittingly”, “countless”, “motionless”和“powerless”。

肖邦为何大量使用这些否定或具有否定含义的词汇?合理的解释是这些否定表述对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否定信念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 也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这是对旧有婚姻观念的否定, 也显露出肖邦对社会习俗和婚姻束缚的些许失望。

更具反讽效果的描写出现在约瑟芬坚持要求露易丝打开房门的时候。因为约瑟芬担心露易丝会“因过度悲伤而病倒”。很显然, 对于露易丝而言, 其姐姐连同理查德始终都是局外人, 他们不可能理解露易丝真实的感受, 也从未踏进她内心世界半步。因此, 他们从未得知露易丝内心深处已然发生的变化。当她喊出“走开!我没把自己搞病!”时, 她已经重新获取了力量, 并开始勇敢地抵抗一切局外人对其自由领地的入侵。这种强烈的否定表达“至少有三种功能:信息功能, 指称功能和表达功能” (彭贵菊, 2003) , 露易丝内心期待三种功能都可以顺利实现, 但是其姐姐仅仅获取了表达功能而已。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再次昭示了露易丝悲剧的命运, 她要么继续被束缚在传统的枷锁里, 要么尽力挣脱——取得“身体和灵魂的彻底自由”, 去向天国。

三、寓意深刻的被动表达

小说的第一句, 肖邦即用一个隐含了主体的被动句来描述“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的事实, 随后我们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大家”指称何人:她的丈夫, 姐姐, 丈夫的朋友。乍一看, 读者会觉得马拉德太太是整个叙事的主体,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此, 肖邦倾向于把她放在一个彻底被动的处境中:她是不自由婚姻的囚徒, 丈夫的附属, 犯有心脏病的脆弱妻子, 因此才需要被格外关照。总之, 她什么都是, 唯独不是她自己。

后文的描述不断印证着上述观点, 当告知其丈夫噩耗的时候, 必须“极度小心”。读者也始终感受不到马拉德太太的独立存在, 直到文章的最后 (第18段) 读者才从其姐姐的口中得知她的真实姓名——露易丝。

小说的结尾更是出人意料, 极具讽刺力量。医生的诊断结论显示, 露易丝被宣告死亡, 病因是心脏病——丈夫的突然出现让她喜极而死。然而对于读者而言, 露易丝实属死于冲出婚姻的牢笼无望, 自由终不可得, 悲极而死。至此, 一个饱受婚姻摧残和折磨的灵魂得以彻底解放, 肖邦对男权至上时代的控诉也达到了顶点。以死去抗争, 不受任何传统力量的束缚, 肖邦为露易丝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婚姻与自由的悲歌。露易丝在死神的注视中, 完成了从被束缚的囚徒到自由灵魂的飞跃。

四、结语

通过名词短语的巧妙运用, 准确的否定表述, 丰富的反讽手段和娴熟的被动表达技巧, 凯特·肖邦呈现给读者的不只是一则精致凝练的短篇小说, 更是一曲荡气回肠, 摄人心魄的婚姻与自由的悲歌。仅从这一层面来讲, 肖邦不仅属于她自己的时代, 而且是20世纪关注女性自由和解放的少有的优秀作家之一。时至今日, 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平等和自由还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灵魂自由仍旧值得大力倡导和礼赞。

参考文献

[1]胡开杰.由《一个小时的故事》看微型小说中浓缩的人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32-35.

[2]彭贵菊.真实的束缚, 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J].外国文学评论, 2003, (1) :130-134.

[3]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 2004, (1) :102-113.

[4]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1-8.

上一篇:林清玄的《海边的白蝴蝶》赏析下一篇:人事部门助理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