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

2024-06-25

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精选8篇)

篇1: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

我曾带过这样一个孩子:

学生学习很认真,在小学时她的成绩特别突出。到了七年级,语文、英语等文科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数学成绩却突然下滑,而且她很努力,成绩还是提升幅度不明显,为此学生和家长感觉到很苦恼。

来这之后,我问她:“你觉得初中的数学与小学的数学有什么不一样吗?” “没什么不一样呀,初中的数学学的新知识多,学的难度更深,有时老师讲课我听懂了,但一到我自己做题时,我就是不知如何下手了。”

初中数学学起为什么会这样吃力呢?

主要是不明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学生还是用小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初中数学。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好数学非常困难。其实,在孩子升入七年级的那一刻起,家长和老师就要鼓励孩子扔掉“小学思维”和“小学的学习方法”,用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对待新一阶段的学习。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究竟有何不同?

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小学时,当学习“用简便方法计算公式”时,方法无非就是那样几种,老师也会带着学生多次练习。在这种重复的练习中,孩子很容易就会明白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称得上是记忆式解题,完全照搬)。但到了七八年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也许一节课,为了推出一个概念,老师花了整整一节课,而孩子仅仅就学习了这样一个数学概念:如: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当孩子看到对应的练习题目时还会不知所措,如“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不小于60度,问这个多边形至少会有多少条边。”这是八年级数学中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的考查点只有一个,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它考查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表现出初中数学很高深的样子,以一个简单的外角和运用,将家长学生引入迷局,每个人都会有一颗探究竟的心,使大家跟着你的思维一起前进)

总结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变化:

一、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可举有理数,无理数,相反等。你看看对不对,我不晓得这个小学学过没)

二、从“数”到“式”(例如整数和整式,分数和分式)

三、从“算术法”到“方程”(如下面的例子)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六年来学生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从初一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的,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要用逆向思维,而方程所用的大多是正向思维,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下题就是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翻译成现代语言大意是:笼子里面有一些鸡和一些兔子,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小学的话用算术法是比较简单的:

9423517(只)为兔数,351718(只)为鸡数。(说明为什么这么计算,告诉大家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正如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计算都很迷茫,因为反向思维的确很难懂,更难想到)

而放到一元一次方程中理解就简单多了: 设鸡有x只,兔有(35x)只,列出方程:

2x4(35x)94 解得:x18

35x17(只)

在二元一次方程中同样简单: 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列出方程组:

xy35x182x4y94解之得:y17

用方程解题似看似复杂,但认真分析就会发现,用方程解题,方程简单易懂,不会在理解上出问题,列方程解题就是完全顺着题目所给条件来解,这样方程一目了然,解题中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皆是如此。

根据初中数学的这些特点,可以说,初中数学是一个“换脑”的学科,它能把孩子的“小学生思维”转变成“成人思维”。具体来讲,初中数学的“换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孩子摒弃小学时代的按部就班学习方法,勤思多练,举一反三,养成十分严谨的思维,敢于去创新

2,需要培养孩子灵敏的反应,从题目挖掘深层信息,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看问题,解问题

3,思维需要变得有极强逻辑,前后得当,自成一体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严谨而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此以来,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那时你会发现:原来数学世界是如此奇妙!

初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就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学好初中数学势在必行,学好初中数学你会受用一生!

再介绍你们新趋势的各种优点这个你懂

篇2: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

首先是课程要求的差异,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运算内容要求的差异

小学数学课程中大多数多问题都重在数的计算,即进行具体的数的运算,而初中数学更多侧重于代数式的计算,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思维能力.

2.知识的呈现表现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

小学数学课程的呈现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数学实验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而初中数学课程的知识的呈现,大多数以抽象思维为基础。问题研究的实验不再是以直观直接得结论,而需要在现象上,加以抽象、归纳,才能得结论。

其次是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1.小学数学的学习,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简单问题”的“简单理解”上;初中数学的学习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要能(把课本作为工具)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逻辑分析,学会寻找知识点的“连续性”关系。尤其在几何学习中要求图形与符号语言的结合,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知识的简单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较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初中数学知识的逐渐复杂,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逐步学会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同时,要学会从日常的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思想”,不断寻找数学课学习的门路。

3.初中数学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尤其是对题型的归类,多题一解,以及一题多解,强调思维的缜密性及开放性.知道进行数学证明的重要性,能根据问题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有效的运算途径,通过运算进行推理和探求.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够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从基本图形的性质导出较复杂图形的性质.

克服差异的方法与措施

1.加强新旧知识同化,顺利实现学生升级学习的过度

小学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无论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维活动方面、研究数学的方法方面、完成作业应用的手段方面等,与小学阶段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在备课时就应该认真思考小学课程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差异,切实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仔细捉摸初中课程所研究的问题跟小学课程曾研究过的相关问题,在语言、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别,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让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减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困难。比如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但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将除法的商与分数联系起来,由于习惯性思维喜欢将结果表示成小数,所以老说除不尽,这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让学生养成把商的结果表示成分数的习惯,适应初中数学的要求.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早入门

初中课程的数学知识在完成了数系的推广后,从字母代替数开始,逐渐演变为运用符号语言进行分析和思考,将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进行求解,抽象思维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几何教中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维习惯,形成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早一点找到初中课程学习的门道。例如:初一年级的“方程的应用’ 就是将生活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学生虽然在小学学过方程的思想,但要求不高,学生也不喜欢用方程来解,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明白有的问题用算术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难的,而用方程则非常方便.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找出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恰当的设元,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

3.学会应用多媒体和实验手段,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在动手动脑中培养研究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几何经历了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度,学生只有先有了直观的认识,有了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渴望。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讲,学生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将图形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能够从演示的观察中,学会研究,学会对所表现的现象进行抽象思维,并能归纳结论,从而培养研究能力。把研究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充当“引路人”,让学生来完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使学生从研究中产生兴趣,形成研究习惯,训练研究能力。

4.化整为零,消化知识硬块

针对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硬块”的现象,可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消化那些在思维上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知识硬块。具体可采用编制一些小型的、概念性强、不需要什么计算又针对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训练题,把抽象思维具体化,把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分割成数个简单的思维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差异,化硬块为软块。如:邻补角的概念,对刚进初一的学生就是一个知识硬块。对这一知识才用“分解法”来处理,化为相邻与互补两个概念来理解,既有位置关系又有数量关系,在图形上用让学生补画一个角的邻补角的办法加深学生对邻补角的理解,学生易于接受。

5.加强练习题的讲解,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初中学生,题目做错的现象较为突出。有时是算错,有时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加强练习题的讲解,就成了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习题课教学中应该着重讲思路、讲方法。告诉学生“我的思维过程─—寻找问题现象、分析问题特点、归纳已知条件、确定所用知识、建立解题模型(方程或图形或计算技巧等)、完成具体运算证明。”,让学生明白解题的根据是什么?怎样联想?如何推算?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归纳和演绎?如何进行判断等分析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6.利用好教材工具,加强教材阅读辅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好教材,辅导学生阅读,告诉学生阅读教材时注意去寻找每章每节的知识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寻找定理的成立条件、要素、结果等内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每一章结束后,注意对整章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搞清这些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对学生中出现的有创见的,灵活运用知识的现象要大力提倡表扬。对死记硬背的学生及时纠正,让学生学会读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要充分认识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 首先就要了解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我认为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

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导致差异

当前,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 根据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有的学生能在比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学习, 有的学生却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因此, 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情况不同, 是造成中学阶段学生信息技能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学生家庭条件及重视程度导致差异

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好或家庭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家里能够配置计算机, 平时耳濡目染, 已经初步掌握了较扎实甚至较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 平时基本上没有接触到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只有在学校里才能接触到信息技术知识, 很明显,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及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同导致差异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有的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 不管在课堂上或在课后, 他们都能主动学习、探讨问题、请教老师, 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兴趣浓厚及不断地成功解决问题的情况下, 持续丰富知识、操作能力, 相对的成绩就提高得很快。反之, 如果对本学科不感兴趣, 连鼠标键盘都不愿碰, 一个个陌生的术语左耳进右耳出, 操作的时候变成看着别人动手, 这样对本学科就可能“升级”为毫无兴趣。

面对诸多的差异性,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差异,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采取差异教学手段, 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认清个体差异学生的需求, 铺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及操作能力, 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 全面改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措施。那应该怎样实施差异教学呢?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具体实施策略。

1. 设置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进行此种教学, 首先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摸底, 一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接着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和课堂学习 (操作) 任务分为合格、良好、优秀几个不同水平层次, 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学习目标及相应的课堂学习 (操作) 任务。同时, 也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及时给予学习进步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 从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学习word文档编排的时候, 我对信息技术基础一般的学生, 要求他们能够进行重复练习, 并熟练完成教材案例 (文档内容、图片材料等一致) 操作步骤, 达到和教材案例一样的效果, 完成基本任务。而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 则在完成基本任务后, 给他们一个具体任务, 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其他几份word文档进行编排 (提供文档内容、图片等材料) , 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审美观、创意进行多种编排处理。结果, 不但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基本任务, 而且不少学生都能提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设置不同水平层次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学习目标及相应的课堂学习 (操作) 任务, 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2. 团队协作学习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 以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实施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首先按照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 采取“强弱合作”“强强联手”等分组方法, 以每个小组6~8名学生为宜进行分组。接着使用任务驱动法, 让各个小团队在任务的驱动下, 进行协作式的学习。在“强弱合作”小组中, 水平一般、兴趣较低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 将会寻求水平较高、兴趣较高的学生的帮助。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得到了激励, 也促使能力较高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可以说获得了双赢。这种强弱合作的团队协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团队协作精神,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 针对性教学

鉴于个别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是水平较高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 一般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他们获得真正的“成功”, 这时就必须对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如何把课堂教学与针对性教学结合起来, 而不是单纯地在课堂教学中加进对个别学生“开小灶”的方法呢?这要求我们必须将针对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体现在课堂教学、操作训练等方面, 从而使学生认真、正确地对待信息技术的学习。比如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经常拓展课外知识, 加强操作训练的难度, 并在创意等思维方面进行引导,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要从家庭、兴趣等根本上寻找原因, 找出适合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养成主动学习、探讨的习惯。

对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差异性问题的现象, 我们必须考虑在实施差异教学中找出教学平衡点, 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我们只有将差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并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心灵情感的交流等多方面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才能够促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发展。

篇4: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

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差异研究

1、教学要求的不同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学信息技术启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日常的学习生活,逐渐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初步具备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责任感,同时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的差异

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侧重地尝试一些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热衷于选择寓教于乐、激发式等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鉴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采用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适当留白,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重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有些教学方法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是适用的,如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和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等。

二、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衔接方法

针对以上差异,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而且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相应的指导,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良好衔接。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衔接: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做出符合自己学习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将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分年龄段在小学、初中阶段逐步达成。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学科培养起浓厚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形成初步的信息意识,学会选择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加工和传送、接收,懂得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面对初中和小学阶段相近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知识的层次和难易程度上做好选择。这样不仅解决了当前由于知识重复和交叉给教学带来的困扰,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内容上要向多起点过渡

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上,小学与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有联系的。小学的信息技术提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精设问题让学生参与并合作,以达到培养信息素养与操作能力的目的。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依赖于小学所形成的知识铺垫与基础,初中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和提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推行“多起点”策略: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采用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对于无法避免的部分重叠内容,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实现分层次教学。

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在小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动手去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比较重视创设一个情境,经过兴趣的引导,开始知识的启蒙,学生参与性高,学习是在玩中学,完成教学任务,基础性强。初中教学相对于小学更趋于理性化,设计性、综合性和审美性都较强。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他们兴趣广泛、活泼好问、喜欢群体活动,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设置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小组协作分工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达到培养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的学习技能。

三、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测是检验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必然手段。为规范不同学段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在教材上做相应的调整外,也可以在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等级的水平考核手段,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教”与“学”过程,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技术常识的全面评价。同时,根据小学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小学阶段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而初中阶段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衔接并不只是教材的转换与知识的增多,教师只有加强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差异研究,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衔接,才能较好地实现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平稳过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浅谈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及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十分关注。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灵与秉赋,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性出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进行差异教学。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然后将学生分层,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对学生合理分层

由于学识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每个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作为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冷静、沉着地应对紧急情况,缓解自身的压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

通过课堂观察,根据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能力以及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等,将学生大致分成A、B、C三类层次。分层的情况不向学生公开,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变化而变化。对A类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保证成绩稳步提升;对B类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C类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备课和授课前,教师要对这个三层次的学生可能达到的对所授内容的最大掌握限度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的差异分层对C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识记”、“理解”水平;对B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应用”水平;对A层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分析”“综合”或“运用自如”水平。为此,笔者试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差异分层A基础性目标、B提高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

三、针对学生差异,科学制定教学方法

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一般层学生,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开阔学生思维;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良好层学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基础层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这样,各类学生就能在相互促进、积极主动的氛围中达到获取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课文教学中,前部分时间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的基础层同学上讲台复述前一天上的课文,用半节课左右上当天的新课,而后用剩余的时间由学业相对较好的层次学生准备表演当天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对基础层的同学进行辅导,指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通过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性,然后由较高层次的学生带动和演示于教低层次学生。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个性来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

四、建立科学分层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面也要按照各层次学生的能力,把握重点和梯度的比例出卷考核,每份试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基础层选做、一般层和良好层是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一般层选做,良好层必做的。布置课后作业时,可按学生层次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考核,不光要注重于总体分数,也要具体评价每个细节上存在的问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采取鼓励性评价,寻找、肯定他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喜悦;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多采用激励评价,既指明不足,更指明方向,促使他们比学赶帮超,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谦虚奋进,更加努力拼搏。评价的差异,使评价不但成为矫正学生学习偏差的手段,更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催化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总之,差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从传统教育中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语的,它对与我们教师而言也是一次莫大的挑战,教育观念、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转变和提升。作为一位英语教师能把差异教学用于教学中将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篇6: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差异

一、“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概述及实施意义

目前是信息化、互联网化的社会,这使得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乃至学习方式都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于我们初中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正是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学的起点和重要的资源,它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共享,最终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有以下几点作用:1.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往,能促使每个学生正视困难、懂得求助、学会分享、增强自信,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2.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这一切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也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内涵

“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而开展有差异的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差异教学理论认为,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动态生成是差异教学的三大质性特征。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准备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来主动设计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差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谋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获得相对于自己的学业成功。“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关键是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正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所以学生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也因此才有可能和需要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合作学习,以组内成员的差异为教学的起点和重要的资源,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合作为重要方式,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实现差异教学所要求的“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和“动态生成”提供了可能。

三、“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一般包括下列步骤:

(一)进行差异评估

差异评估是进行差异教学的前提。在开展差异教学前,我们有必要根据初中科学学科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发展水平(包括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乃至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进行差异评估。差异评估的重点是学科发展水平,方式可以是课堂观察、作业观察、访谈、测试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一个学年作为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初,对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差异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并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科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实施动态分层、开展差异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实施动态分层

差异教学强调动态分层,以充分适应学生差异。差异教学所指的动态分层,与传统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层面进行分层、从教学方法策略角度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同,它是从更宽泛的层面进行考虑,强调采用系统的方法策略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例如,不仅强调“同质分层”,倡导“异质合作”,而且还实行动态管理等。显然,这种隐性分层不仅能减少标签效应,而且能更有效地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对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分层,一般可分为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每个小组约6名学生,其中至少包括1名A等生、2名B等生、1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担任小组长)、1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代言人)、1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和1名生活经验较丰富的学生(上述人员可以重复)。在上述分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差异共享。当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故每个阶段应根据差异评估结果,随时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保证差异教学过程科学、合理,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三)开展差异教学

1.制定个性化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关注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每个阶段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确定本学年教学的总体目标的同时,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和学科的具体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学科发展的个体目标;第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教学目标,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体目标,以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设置多元化任务

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教学任务首先表现在所呈现的问题的多元化上,即教师为教学任务所设置的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其次表现在完成任务的方式的多元化上,即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它可以是教师启发式的讲解或提示,可以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如阅读、操作、思考),可以是小组合作性学习(如讨论、分析、实验、探究),还可以是全班性的交流和评价。在多元化的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都有进步和提高的可能。

3.开展合作性学习

差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合作性学习,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实现差异共享,自然成为开展差异教学的关键。在动态分层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科A等生的核心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科B等生和C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比如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在“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环节中,往往是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起引领作用,基础知识扎实或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起辅助作用;在“实验操作”环节中,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突出作用,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实验;在“分析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环节中,则是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挥的作用更多一些。正是通过这种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差异共享,才有可能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

4.进行差异化指导

在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灵活的、开放的。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教师采取的方法应是不同的;其次,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是灵活的,比如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策略,又有面向部分学生的策略(比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提供的策略可能是不同的),同时还有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不同的学生方法也是不同的;第三,即使对于相同的对象,比如同一层次的学生,或者同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

篇7: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11

【摘要】差异教学强调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重视集体作用,强调同学间合作探究,互相帮助。

【正文】

自从2011年,我们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经过几年的学习,认识到数学教学的任务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变被动为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们培养成可不断创新的大脑,而不是储存文件的硬盘。同时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总是千差万别的。

差异教学强调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重视集体作用,强调同学间合作探究,互相帮助。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让他们正确认识分层教育的科学性,这是差异教学的前提。随着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减少,加上上级要求,必须均衡分班,导致农村学校同一班级里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成绩差异较大,显著的差异会给数学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而一个班级的教学在内容、进度上必须一致,如果不实施差异教学,势必会使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差的学生迫于进度而疲于奔命,最终导致较高层次的学生“吃不饱”,较低层次的学生“吃不了”。这样就造成了较高层次的学生感到教师授课内容太浅且速度太慢,在课堂上显得索然无味、无所事事。而较低层次的学生则感到教师的授课内容偏难且速度偏快,学习提不上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的念头。结合个人教学体会,本人认为“差异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差异教学”的情境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

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之美,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任何方案目标的实施,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差异教学中的分层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的差异,而不是人格的差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实施差异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用生活中的事例教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并愉快地学习。

二、关注差异,分层学习,提出数学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教学时要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组内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观点,不同看法,培养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并有意识地将新知识和学习材料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融会贯通、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开阔人脑的思维,使之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思维状态。再通过活跃的思想达到求异、求佳、求新的目的。不管学生数学成绩如何,每个程度的学生都会有想法。学习的兴逐步提高。

三、关注差异,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独立思考,自主探

索,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四﹑实施“差异教学”的具体措施

1﹑建立个人学习成长档案 学生学习档案

姓名 学科 编号 第 周 考试:粘贴一周内最好的一次试卷 作业:粘贴一周内最好的一次作业

评价:家长老师评价学生一周内最好的一次表现

合作:写出一周内与同学或老师共同探究、解决了什么主要问题(仅限数学问题)。

体验:通过一件具体真实事例,写出对自己的评价,对数学的情感体验。积累:收集一周的错题,并改正,写出错误原因。

开始学生不爱做,只是应付,但久而久之,学生从中受益,通过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建立了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在享受尊严的环境中成长。教师往往对学生认识不全面,也不清楚他们有什么特殊需要,通过对档案内容的分析,了解

了学生学习落后的真正原因,这为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定期进行单元测评

考察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知识的迁移能力:举出现实生活中应用本章知识的例子。创造性想象能力:归纳常规题型的常规解法或辅助线的常规添法。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本章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测评方法:学生自己打分或两人一组互评。3﹑尊重差异,采取措施

差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差异拉平,但客观上学生差异过大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困难。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有些差异并不完全是学习能力造成的。例如:认知前提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等。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准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差距就会缩小一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学习,影响知识技能的迁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帮助一些后进的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这样就有利于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的差距,提高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质量。为学生做好认知准备是实施差异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

当学生要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开始学习新知识时,除了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通常在情感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愿意学习;有些学生则将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任务与要求,不学不行;有些学生甚至害怕和讨厌学习数学等。如果前期的学习获得成功,受到成功的激励,具有了搞好学习的信心,在情感方面为后期的学习做好了准备,相反,在前期学习失败的学生,就不可能为后期学习做好情感准备。那些带着兴趣与热情进入后期学习的学生,比没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学得更容易,速度更快,达到的成绩水平更高。因此我认为为学生做好情感准备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又一有效措施。

如果学生在学习前,还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也将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的

巨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的产生不仅为了满足个人的发展与情感需要,还有社会发展的需要因素,还有赖于学生的志向水平与所期待价值观。教学前,可以出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难度适当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又一有效措施。

三、对正确看待差异教学的几点反思

1、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差异

大千世界莘莘学子,个性特点千差万别,能力水平、习惯、作风各有不同,且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作为教师要正视现实,承认差异,进而客观公正,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

2、在心态上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虽存在着知识层次结构上的差别,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时候,老师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而不要轻视漠视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授课时,要用规范礼貌的语言对学生讲话。讨论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上人人平等。无论学生说得对与不对,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用“你真行”“想一想”“肯定能说出来”“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等语言,给予鼓励。平等的对待学生是教师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所在。

3、在教学态度上要尊重学生

实施差异教学,就要求教师要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观察学生和接纳学生,寻找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潜能。教师如果能够真心地去尊重一个孩子,换来的不只是孩子对教师的尊重,还有对教师的信任以及对学习的热情和学会怎样去尊重别人。有时候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教育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

总之,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已经为每一位教师所接受。面对现实中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努力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总之,课程改革在教学上的变化,不在于知识点的增减或教学形式的更换,而在于教育理念、培养要求和教学定位的变化,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目前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如何对待差异学生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被程式化的倾向,这样的形式变化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教师只有真正从理念上得到转变,才能带动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

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

省(市):单位:

姓名:

电话:

西省

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中学李关清

***

篇8: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分层教学

差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出发, 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 以促进每个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语 (2011年版) 》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实施差异性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由于对差异性教育理解不深入, 目前, 在实施初中英语差异性教学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将英语差异教学等同于分层教学

很多教师因为对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把英语差异教学等同于英语分层教学, 以为在教学中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层次, 在作业布置中布置不同的作业就是差异性教学。差异性教学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必须从知识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 尽管教师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仍然是以知识为中心进行的, 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课堂的时间和精力过度集中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 高估了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能力, 淡化了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没有关注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二、教学设计与差异教学原则不符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是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 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 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它强调照顾学生的差异, 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去达到他的学习目标, 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 但绝不是齐头并进。学生是有鲜明个性特点的, 学习基础、类型、风格各异, 要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几乎同样的学习水平是不现实的。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很多, 希望按既定计划完成任务, 希望通过反复的讲解和强调让每一个学生达到几乎同样的学习水平, 课堂内容一统到底, 不符合差异教学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讲授与差异教学方法相左

常规英语教学中, 每个阶段, 每个学年, 每个学期都有较为固定的教学任务。一个学期多少教学周, 一周多少教学课时;一学期教材多少个单元, 每个单元需要多少个课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又会以教材为媒介按照单元, 小节, 并以课时的形式出现在师生面前。在现行的大班额平行班授课制, 以及中考高考指挥棒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 单元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任务仍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在第一位的东西。这样的观点依然占有主导地位:我没讲, 你不懂, 那是我的事;但若我讲了, 你不听你不懂, 那就不是我的事了。初中英语差异教学要求为照顾学生的差异, 应有弹性地处理教材, 以适应学生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需要。

四、差异教学策划过于刻板

对于初中英语差异教学来说, 如何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时间, 这是初中英语差异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保障。一学期的新授课时间有多少, 复习课的时间又有多少, 每堂课的集体教学时间需要多少, 这些都是学科教学必须提前计划好的内容。除此以外,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还需要在每一个阶段, 每一个课时都有实施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的时间安排, 即集体教学多少时间, 个体教学多少时间, 这个比例如何划分等。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任务能在大纲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往往会按照既定时间, 以全班学生70-80%的通过率来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然而这样的方式, 往往只适合某些学生, 而不适合另一些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也往往只是利用课堂中很少的时间和部分学生个别交流, 如个别提问和指导, 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摆脱不了以往的评价方式

上一篇:绩效考核的流程是什么下一篇:工程监理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