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质量理念

2024-06-22

十大质量理念(共6篇)

篇1:十大质量理念

十大质量理念

十大质量理念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控制应该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田口玄一

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约瑟夫•朱兰

1、质量是兴国之道

【入选理由】

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清楚地看到: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很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列第一位,但高品质的产品却要依赖进口;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要向别人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由于质量不过硬,在对外贸易中,我们的产品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靠什么?质量!质量!还是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其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是兴国之道!”这一口号的喊响仿佛叫醒了沉睡中的“雄狮”,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质量被提到了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质量兴市”、“名牌战略”……一系列质量战略的实施显示了中国以质量振兴经济的决心。如果说2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初步完成了“数量”的积累,那么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正朝着“质量”的高度进发。

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入选理由】

过去的10年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无疑是企业文化理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正在不断验证着它的正确性。重质量者得市场,轻质量者遭淘汰。在谷歌上输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0.17秒就能搜索出640多万条信息,该理念流行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说明了“质量”二字的深入人心。质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道,更是企业的生命所系,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可以说,质量就是企业的全部。

品牌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而质量则是品牌最密切的关联因素。如果将品牌比作一座大厦,质量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没有质量这个坚实的根基,企业建立起来的品牌“大厦”必然经不起市场的风雨洗礼,甚至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纵览近年来叱咤市场的知名民族品牌无疑不是高举着“质量”的大旗:海尔、华为、格力……成功的因素各有千秋,但质量是所有走向成功的品牌共同的法宝。但愿我们的企业继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产品质量,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企业品牌。

3、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入选理由】

在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提出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说明: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1961年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理论(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他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

这句经典的质量理念传入中国,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200年新的《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发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后,质量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4、产品质量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

【入选理由】

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大头婴儿事件、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近年来的食品质量安全话题让人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在对食品问题日益被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像一把利剑高悬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间,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都会让我们的神经紧张起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质量已经不再只是关乎企业的存亡,而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产品质量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考验着政府的监管能力,也考验着厂商的社会良知。近年来,政府为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做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区域监管责任制,食品小作坊监管……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这是一场异常艰辛的攻坚战,不仅要有高责任心、高标准的食品生产加工者,还要有恪尽职守认真执法的相关监督部门的通力合作。构筑食品质量安全网络,任重而道远。

5、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入选理由】

1999年1月4日晚6时50分前后,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造成40人遇难;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大火中一座存在严重工程质量的楼房突然倒塌,夺去了20名消防战士的生命……惨案发人深省,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岂能当成儿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所发布的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保证工程质量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出现质量事故则要受到严格处罚。

当然,这一理念不应该仅仅是工地上悬挂的标语口号,更应该成为深深刻在每位建筑施工人员心里的烙印。当质量和工期、造价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质量,不能为了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而降低质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不成为一句空话。

6、质量是服务的灵魂

【入选理由】

质量存在于人类生存的一切地方。对于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服务质量就是服务的灵魂。“提高服务质量”也成为服务企业叫得最响的口号,虽然这一理念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高质量的服务离消费者却还很遥远:售后服务电话屡打不通,退换货不按国家“三包”规定执行,便民公共设施能用的不多……

理念不是用来展示的,理念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是否能将服务质量真正视作服务企业的灵魂,关键是看服务意识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我为尊。如果不能在思想意识上以顾客为中心就必

然表现在服务过程中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就更无从谈起了,再多理念也是徒劳。

与民航、旅游、通信等服务行业因服务质量差而屡遭投诉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产品生产商已经自觉地把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将生产制造体系上的质量控制全面移植到服务保证体系上,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如此看来,服务企业或许应该向一些产品生产商学习学习了。

7、经济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

【入选理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现代化进程得到迅速恢复,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众所周知,过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GDP增长为中心”,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多年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由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导向,导致社会资源高度向经济集中,社会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被相对忽视,由此带来的中国经济质量的国际差距更加明显。因此有舆论认为:经济质量应该成为未来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经济质量的明确追求,人们可以从中国政府所打出的一整套“组合拳”中,清晰地看到这种努力方向:坚持“双稳健”政策,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严格控制投资增速,调整国际收支状况。这种努力的效果,基本扭转了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加速的势头,使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继续稳定增长。从对数字的顶礼膜拜到寻求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提升经济质量”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进步型的转变,从单纯依靠积累和投资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推动经济质量的进步。

8、过硬的质量是参与竞争的保证

【入选理由】

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中国企业都有一个战无不胜的利器??价格。但是在现代市场中,这一利器越来越失去了锋芒,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已经触到了天花板,走到了尽头。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企业必须要进入一个新的竞争力领域??质量竞争力。质量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质量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管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过硬的质量都是参与竞争的保证。

2004年8月11日,“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通过课题鉴定。这项课题从工业领域入手,提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确立了我国在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该研究成果在宏观层面的应用还将直接测量出我国各地区和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水平,总体显示出质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的话来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

9、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入选理由】

许多年前,胡适先生的名作《差不多先生传》所传达的精神恰恰切中我们中国人的要害,那就是凡事抱着一种“差不多”的态度,而在产品质量上,“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却是“差不多”的天然克星。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这句名言被很多中国企业家奉为圭臬。

产品质量是一个绝对严肃的话题,不存在任何侥幸,也没有任何折中的标准。“100-1≠99”,“100-1=0”。古希腊英雄阿吉里斯的故事正好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阿吉里斯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但全身惟一的弱点??脚后跟却成了他最终倒在对手面前的致

命之处。市场如战场,产品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微的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突破口,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我们必须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用心、用全力做好每一个产品局部的、细微的环节。

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企业正是按照这样的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的。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刚上市时,一位用户在使用洗衣机时不慎被进水口上的一个小毛刺划破了手,就是这样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海尔洗衣机内部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尔人认为,这个毛刺扎伤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手,而是刺伤了用户的心。一个小小的毛刺让“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位海尔洗衣机员工的脑海。10年后,海尔洗衣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入选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10、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入选理由】

有人说:产量是“钱”,质量是“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产量和效益,无异于“要钱不要命”,最终只能是“人财两空”。相反,如果我们重视质量,质量带给我们的一定比付出的更多。有了过硬的质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效益也就水到渠成;企业有了效益,职工的利益也就自然得到了保障。“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揭示了“质量”中的辩证法,而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篇2:十大质量理念

理念一: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理念二: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理念三:凡事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理念四: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理念五:我们珍惜时间,我对我的生命完全负责;

理念六: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理念七: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理念八: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理念九:成功者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他成功;

篇3:论我国国家治理理念的十大内容

一、国家、市场、社会等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治理作用

国家治理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作用。在建国初期国家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是最适合当时国情的治理模式,但随着我国国家力量的逐渐强大,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凡事有利也有弊,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也不例外。长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已经“使社会的自发治理能力遭到破坏”。[2]其进一步的结果就是使市场和社会迟迟不能成熟。因此,在转型深化时期,要转变国家治理理念,逐步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让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作用,让市场和社会中的治理主体渐渐地独立起来。这就意味着要重新调整国家、市场与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市场、社会力量因此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国家的作用主要由政府来承担,这就意味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国家治理主体要发挥各自本应承担的国家治理职能,而不能越俎代庖。但这并不是说这几种治理主体中的若干种不能联合起来解决某种特定的公共事务问题。然而,要想使不同的治理主体发挥协同性的治理作用,就要弄清楚他们的主要职能究竟是什么。

首先,就国家(政府)而言,其主要的职能是通过其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市场、引导社会,在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上,管理基本的公共事务并提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服务。“中共十六大首次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基本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除上述几种职能外,还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这些都是政府行政理念不断优化的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下这些问题,即,1忽视社会发展,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问题;2管制理念,缺乏服务精神的问题;3权力异化问题;4抑制社会的服务功能的问题;5压缩市场机制,审批事项复杂等问题;6政府的社会公信力下降的问题。[5]尽管如此,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因为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完善的科层制度,发达的市民社会”。[6]要想使市场和社会走向成熟,政府必须在引导的基础上逐步放开,而不能以激进的方式一次性地全放开。当前尤为重要的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政府自身的治理,即在完善行政体制的同时完善行政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政府行为;其二是规范市场,防止市场脱嵌于社会;其三是保护环境,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增添可持续性因素。

其次,就市场(企业)而言,市场的主要职能是作为产品交换的平台,为企业为个人的产品交换提供方便。在市场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作为法人的企业,众所周知,企业的主要职能是为自身的发展谋求利润。然而,在国家治理领域,企业还有不可推卸的职责,这就是履行其社会责任。目前不仅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也要建设具有服务理念的企业。企业本来就是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就不能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

再次,就社会而言,社会的主要职能是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人们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潜在的合作增加社会资本,同时也形成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公民社会中的公民是“经济人、政治人和道德人的统一。”[7]公民社会是民主社会。在目前的转型时期,由于人们的公民意识还不强,公民社会难以自发形成,迫切需要国家的引导和培育。这就意味着不能用西方治理理论的那种国家与社会是此消彼长的观点来看我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当前中央政府主张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举措会带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让社会逐渐自立起来,自发地承担一些公共服务,公民社会才会不断地走向成熟。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国家治理过程中,国家或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公民社会在社会发展中也起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二、采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宪法和法律制度始终是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的标尺。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有助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虽然必不可少但却是不规范的治理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自由价值的深化,越来越需要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因为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然而就我国的现实而言,无论是社会制度、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第二次战略转型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8]

因此,在国家治理领域,有人主张用宪法和法律限制公共权力并保障公民权利,就是“基于宪法的治理,它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以民主政治为基石的治理过程。”[9]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性使“政府的行为常常表现为个人意志,导致腐败的产生。”[10]举财政制度为例,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中,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比例非常低,这就说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所以,有人指出,“中国现行财政存在着严重的缺位和越位,公开性和透明性太低。”[11]因此,完善财政支出制度并确立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就很有必要。

总之,国家治理手段的法制化不仅仅是指政府用法制化的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要用法制手段规范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方式,“从制度上让权力与利益脱钩”。[12]

三、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

制度是现代国家最主要的治理工具,它一般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所谓正式制度就是由官方文件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甚至命令。而非正式制度则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习俗、习惯、惯例、道德观念和文化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起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然而,经常被注意到的却是正式制度而被忽视的却是那些非正式的制度。对于很多社会现象而言,表面上看是正式制度在起作用,然而实质上却是非正式制度在起着更大的作用。如果说,正式制度是人们的显性知识的话,那么非正式制度就是人们的默会知识或者说隐性知识。因此,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非正式制度起着更为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道格拉斯·C·诺思把非正式制度称之为非正式约束,认为“非正式约束的出现是为了协调重复进行的人类互动,它们是正式制度的延伸、阐释和修正,由社会制裁约束的行为规范以及内部实施的行动标准(构成)。”[13]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之间的复杂互动,与实施方式一起形塑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引着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现实活动。”[14]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只有相互匹配、相互协调才能对整个国家形成好的治理作用。非正式制度常常是自发演化和变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正式制度以增量式和渐进性的方式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正正式制度。但是,这并不是说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完全是自发性的,作为国家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政府通过文化以及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可以使非正式制度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当前比较重要的任务就是完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制度,用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制度替代那些无效率同时又无效果的制度,特别是那些路径依赖性比较强并且积重难返的无效制度。与此同时,对一些制度中的无效条款或错误条款进行修订,并根据现实需要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总而言之,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要同时使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四、社会的再组织化是国家治理的主导机制

唐皇凤在《新中国60年国家治理体系的变迁及理性审视》一文中指出,“在转型中国,组织是社会调控体系的核心支柱,社会的再组织化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转型的核心主导机制。”[15]之所以重提社会的组织化,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社会虽然逐渐变得活跃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市场有脱嵌于社会的倾向,人们越来越变成“经济人”,渐渐地不受社会规则约束。正如王绍光所指出的那样,“市场机制不仅仅是经济的加速器,它又像一柄利刃,能无情地割断人们与种种社会群体之间的伦理纽带,把他们转化为在市场上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个体。”[16]如果规则约束的程度不够,越是开放的市场越容易滋生一大批利欲熏心的人。另外,如果市场中的竞争约束程度不够,就会破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作。进一步地就会使个人原子化,从而破坏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由此,各种社会组织也会形成条条块块,各不相干,造成碎片化的状况,从而不利于社会整合。

社会的再组织化不仅意味着要用各种规则规范市场行为,防止竞争过激同时也防止过分的垄断,它还意味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和公民精神,让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从而承担一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任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想使社会成为一个有秩序的合作社会就要适当放权,让基层社会自治,让人们能够以更加民主的方式参与部分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尽管如此,社会的再组织化并不意味着要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那种社会高度组织化的状态,使社会组织被严格地控制在政府手中。事实上,正是传统的控制逻辑的延续使得当今的社会组织成熟缓慢,因此限制了社会活力。如果要把社会组织吸纳到国家治理过程中来,就要从控制的管理方式向治理的管理方式转变,不仅要培育公民精神同时还要培育社会组织,这样才能使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治理中支撑起一片蓝天。

五、建立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国家治理结构

这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即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和需要。国家治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是指我国的国家治理结构要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张慧君和景维民在《转型国家的治理结构与策略选择》一文中指出,“建立一种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应当成为转型国家构建的目标。”[17]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深化阶段,从宏观上看,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种治理主体各自规范地并且负责任地履行各自的职责的国家治理结构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是,就现阶段而言,除市场和社会的自治自发作用外,尤其需要政府对它们进行引导。其次,国家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意味着要调整政府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前国家治理结构优化的重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和权限的明确化和规范化。再次,从微观角度而言,国家治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是要优化社会结构,协调社会的利益关系,让社会具有更多的自治性,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逐渐使公民社会组织走向成熟。所有这些内容最终又都依赖于诸如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社会制度、市场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

六、国家治理过程以互动、协商与合作为主

与国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单向式行使方式不同,国家治理更强调民主价值。这种民主价值又不同于传统的选举民主,而是协商民主。具体而言就是强调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中的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协商与合作。这就是说,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地吸纳市场和社会中的法人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的治理主体,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来。之所以强调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参与,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参与有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国家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专家的参与可以提高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因为专家往往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权威;另一方面,通过那些受这些政策影响的公民的参与可以提高政策方案的合理性,因为普遍地反映公民价值和偏好的政策才更符合现实的需要。原因之二就是这样的参与可以监督政府的公共权力行使行为,增加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感,从而才可以使公共政策得到更好地贯彻和执行。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符合公民偏好的政策更容易贯彻而且执行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公众会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18]

组织和公民的参与是互动和协商的过程,而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信息告知过程。任何没有公民发言权的地方都不是公民参与。真正的公民参与必须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和协商过程。互动意味着对话有来有往,协商意味着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共识,而其中的平等则意味着交流过程中不存在压制行为,不是说谁的声音大谁的观点就更有道理。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指出,“有时候那些要求广泛分享决策而发出的巨大声音,可能仅仅代表着少数人孤立的意见,……(而那些)由于声音太低而未被听到的要求,有时恰恰可能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19]所以,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发掘那些最为真实的但未被表达出来的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意见。这同时也意味着,政府“不要忽视那些在决策问题上享有利益却没有正式组织起来的市民。”[20]

国家治理是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形成的合作治理而不是政府单方面的治理行为。伊兰·维戈达认为,“合作治理与官僚治理哲学大相径庭,合作的意涵在于:协商、参与、创新、互助、自由沟通,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等。”[21]合作治理就是把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受益者而且是国家治理的积极参与者,都是国家治理的主体。

七、强调公民权利的同时强调国家的权威或政府的权力

西方治理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极力主张公民权利并限制政府权力。一些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的人把限制政府权力的范围误解为削弱政府权力。实际上,限制政府权力的范围就是使政府权力的使用规范化,这就意味着政府权力更可信,政府权力更有力量,这与削弱政府权力是相违背的。在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国家权威或政府权力。这就是说要同时塑造强的国家和强的社会,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像西方自由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之所以要强调国家权威或政府权力,是因为,在任何国家或任何社会,国家或者说政府都是最主要的治理主体,况且,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公共问题或社会问题都无法通过社会自发的运作得以消解,而是需要国家或政府起带头和协调作用来解决。如果按照西方治理理论的思维,则会造成弱国家强社会的局面,从而使大多数的公共问题或社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另外,强调国家权威或者政府权力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这就要求政府权力行使规范化,只有规范的政府权力才能保障公民权利,而那些不规范的政府权力行使行为则是剥夺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强调公民权利的同时要强调规范的国家权威或政府权力的作用。

八、国家治理的目标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不仅都有秩序而且也都有活力

《决定》提出的我国社会治理的目标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22]其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23]笔者认为,国家治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政府、市场和社会都既有序又有活力。

政府有序是指政府机构和行政程序设置科学合理,政府权力行使规范并且有效,行政人员廉洁奉公而且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地对社会需求做出回应。政府有活力是指行政人员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消除了传统的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有效率。市场有序是指市场参与者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事交易活动,并以负有高度责任感的态度从事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质量过关过硬。市场有活力是指市场参与者能积极地参与市场活动,除必要的规则外尽量放宽约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进性的市场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近,中央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将进一步地激发市场的活力。社会有序是指社会和谐稳定,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协调,贫富差距缩小,人民生活安定。社会有活力是指人们有很强的道德责任感,相互信任,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从事公共活动。

九、强调国家治理的整体性和长远性

我国的国家治理始终强调全局性和统筹性,比如针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如果说这种整体性的眼光是从空间出发的话,那么长远性则是从时间着眼的。从现在向未来看,可持续性发展始终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它包含在科学发展观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比如华北地区的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给该地区的人民的健康带来严峻挑战。正因为如此,中央才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的职能当中。笔者认为,环境问题应该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各个地区的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等都应该协同起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十、强调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唐皇凤在《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一文中指出,“有效性是指国家的治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个体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能够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的各种需求和诉求,反映的是各种治理活动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认可。”[24]笔者认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是指国家治理活动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程度。国家治理的结果越接近国家治理的目标说明国家治理活动越有效。因此,有效性反映的是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国家治理过程上看,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涉及国家治理的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政府机构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政府的能力、国家制度的完善性、市场和社会的活跃性等。所以,要使国家治理有效就要进一步完善政治与行政、经济、市场、社会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公共权力。

十一、结语

好的实践源于好的理念,现阶段我国的国家治理理念主要有以下十大内容:即,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治理作用;采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社会的再组织化是国家治理的主导机制;建立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国家治理结构;国家治理过程以互动、协商与合作为主;强调公民权利的同时强调国家的权威或政府的权力;国家治理的目标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不仅都有秩序而且也都有活力;强调国家治理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强调国家治理的有效性。这些理念对我国今后的国家治理实践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摘要:文章把国家治理理念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范畴来分析,主要论述国家治理理念的十大内容:即,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治理作用;采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社会的再组织化是国家治理的主导机制;建立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国家治理结构;国家治理过程以互动、协商与合作为主;强调公民权利的同时强调国家的权威或政府的权力;国家治理的目标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不仅都有秩序而且也都有活力;强调国家治理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强调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篇4:2006年十大管理理念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发生了很多管理事件,相伴随的是,许多管理理念成为了各界的焦点。《中外管理》在岁末年初之时,为您总结、提炼了“2006年十大管理理念”,算是新春来临之际,送给您的一份小礼。

我们称之为“十大”,而规避了时下流行的“最新”、“最优秀”标签,就在于:管理不相信时髦,而只看实效;管理不存在优秀,而只有适用。因此,我们剥离了洋溢在身边的种种浮躁,而只从2006年对企业认知与实践切实产生影响的角度,推荐了十个我们认为值得您关注的管理理念。

也因此,它们或许并非在2006年刚刚诞生,它们或许还没有成熟为一个理论体系,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对2006年的中国管理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或正在成为备受中国企业界重视的管理核心。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以拼音顺序为序。

产消合一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他2006年的新著《财富的革命》中着力强调的“Prosumer”(产消合一者)本身就是个新造词。它是由“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消费者)两个词汇组成,意指一种生产者即为消费者,或消费者即为生产者的经济现象。

但事实上,“产消合一”理论并非到今日才被发现提出。作为一种几乎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同时诞生的现象,它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论述。但在2006年,托夫勒却在他的《财富的革命》中严肃地警告:“即将到来的‘产消合一’大爆炸,不仅仍然被那些报道商业和金融的各种媒体所低估,还被学术机构和政府所低估。”而所幸,企业界并没有完全忽视它的存在。

在2006年中,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营销、管理、创新中积极实践了“产消合一”。这种利用消费者不计报酬为企业服务甚至创造利润的经济模式,已经让很多企业得到丰厚的回报。但令人惊讶或值得憧憬的是,“产消合一”带给企业界的空间,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想像!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经济现象将在更多领域中被更广泛地开发与应用。

长尾理论

顾名思义,这个理论中有一个“长长的尾巴”。

很多企业或者行业都遇到这样的难题,总有一些产品变得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举例来说,曾经热销的小说或者电影,在掀起的热潮过去之后,就变成了难以消化的积压和库存。“滞销品”真的没有出路吗?美国《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并不这么认为,他在分析亚马逊等网站为何成功的文章中指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这些“滞销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简单地说,“滞销品”所产生的利润就是那根“长尾”。

作为一种在2006年登陆中国的营销理论,“长尾”给很多中国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营销理念突破。这一理论颠覆了被商界人士视为金科玉律的80/20法则——此前的商业理论认为我们只要抓牢20%的畅销品市场,就能带来80%的利润,但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流通的成本急剧下降,使得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小众商品也有了出头之日。

同“产消合一”相似的是,“长尾理论”既是已被成功案例(GOOGLE的广告营销)所证实的理论,也是正在被更多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理论。

丰田Total TPS

2006年是日本经济复苏的第五个年头。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丰田却在年复一年地赚取着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很可能,丰田将根据其2006年的优异表现,而取代美国通用成为全球汽车界的“老大”。值得中国企业思考的是,丰田获取如此丰厚利润的源泉,恰恰就是被一个“微笑曲线”打入谷底的“制造”。

“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早已席卷欧美,不少中国制造业的精英也把学习丰田作为标杆。但在2006年,一方面丰田的利润令全世界惊讶,一方面越来越多在中国制造业深陷“刀片”利润却苦无良策。于是,就在2006年,《中外管理》杂志帮助众多中国企业家迈出了“学习丰田”的重要一步——赴丰田实地考察。

“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量,来生产必要的产品。在2006年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丰田已经将TPS扩展为Total TPS,也就是说从原先生产上从上至下的持续改善,发展到了全员自主的持续改善,全方位的持续改善。

而两次实地考察最重要的收获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向丰田学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学”。事实上,这不仅是发生在“向丰田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多数管理理论,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因地制宜”的学习和复制的方法。

“管理未来”

“在一个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中,他是一个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评价彼得•杜拉克。杜拉克的辞世并未削弱人们对他追捧的热潮。相反,在2006年,他的理论受到了更多中国企业界精英的推崇,成为压倒性的思想偶像(参见本刊2006年11期《中外管理》创刊15周年专刊的中国企业领袖访谈调查)。因为人们发现:许多“今天”的理念都能在他“昨日”的著作中找到最初的身影。而他诸多预见式的理论,正在被现实一一证实。“管理未来”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化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瞬息万变,知识社会到来,创新成为企业最关注的焦点。这些既是今天企业面临的环境,也是“管理未来”理论发生的基础。我们发现:一切如杜拉克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这也是为什么“管理未来”成为2006年的热点。

在信息型的社会中,知识工作者与服务业从业者将成为主要劳动力。明确的任务与绩效评估、不断的学习反思与主动负担责任,将成为知识型管理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未来管理者面临的环境和挑战。在《中外管理》中,杜拉克提出:“远眺窗外”,是观察变化,寻找目标与现实绩效间平衡的最好方法。

活力管理

2005年年底,《中外管理》杂志社做了企业中高层主管的调查,被调查的2500人中,有65%的人将员工缺乏活力列为他们最烦恼的要素。显然,如何提升员工活力,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目标,并实现员工个人的幸福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界的管理难题。

在本次调查中,另一个达成共识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对员工活力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问及那些总是激情饱满、热力四射、积极向上的员工,是什么让他们总能保持工作上的活力时,多数人都是认为是受到企业文化的感召和鼓舞。同时我们发现:这些“活力员工”也成为企业最核心、最具创新力和最不容易流失的成员。他们倾力为实现企业和自我价值而奋斗,却不为更多的报酬、更高的职位或更知名的公司所动。

显然,那些更能调动员工活力的公司,在管理上更容易凝聚人心。在2006年,“活力管理”已经深深触动了管理者的神经,他们必须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员工“工作-生活的平衡”、如何管理员工情绪和效率的平衡,以及如何达成信任和授权的平衡。

企业家的博客式管理

“博客”热潮早在2004年就掀起,到2006年可谓达到一个高潮。很多管理事件、经济事件也从“博客”中爆发。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家、企业高管也纷纷“开博”,建立自己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与其他公众人物开设博客不同的是,企业家们赋予了博客更多的意义,比如:传播企业文化,加深与员工以及客户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借此更丰富自己的公众想像。虽然有些企业家并不在博客上大谈商业和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敲下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他们身后的企业。是的,在2006年,中国企业家通过博客,第一次用自己独立的声音表达自己对于经营环境的见解,也是第一次学会用一种常态方式,通过感染社会大众,从而影响、管理企业内的小众。

但风险也同时存在。“不负责任”的互联网,很容易歪曲和错误地传播信息,如果不想把自己陷入网络的争论,为了表白和辩驳疲于在网络间奔命的话,就要做好“博客管理”。黄鸣在他的博客上是个斗士,向文波更把博客当枪一样使,但在公众能意识到他们至少是“坦诚”的企业家之前,他们还要为各种争论消耗不小的成本。

企业家的自我管理

2006年,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发表了他写给年轻人的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但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尚未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它引发了很多人对价值观和人生梦想的思考。

彼得•杜拉克曾经对企业家们提出5个经典的自我管理提问。和《做最好的自己》相似的是,这些问题让企业家们重新思考个人对企业的贡献,自己在企业和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从2006年开始,《中外管理》所做的管理人物报道中,都将列出这5个提问。

事实上,企业家的自我管理不仅包括价值观上的审视,也包括:个人健康、时间、情绪、公众形象等各方面的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领军人物来说,良好的自我管理,不仅能提高个人的效率、贡献和影响力,也会对企业文化、未来的接班人乃至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

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也绝对是个长期被忽视的话题。在中国企业界“责任”仍被更广泛地认为是一种负担。但在2006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继2005年部分企业公布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之后,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因为他们发现:越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其绩效表现也就越好。

企业管理者们终于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尽管这种利润很难量化,但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就具有更好的公众形象。相比于社会责任缺失的企业,他们能对公众产生更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更大地激发公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恐怕是很多公司正在通过其它渠道,花大力气和大价钱刻意追求的。

自1994年起,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由商业战略智库公司(Sustain Ability)、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以及标准普尔公司(S&P)联合发布。该报告从企业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清晰度、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诺,以及实践中的透明度等方面,对全球近100家候选企业进行严格的评估,最终选出50强企业。这个结果明显影响着入选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这些都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一个空谈的话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命运的要素。

世界是平的

勿庸置疑,“世界是平的”,是2006年度最炙手可热的管理理念。这个理论对于全球一体化最新的阐述,让管理者们在瞬间放大了自己的视野。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地球村”理论的延续,是对全球化的另一种描述。但在“地球村”的理论中,我们只知道世界变小了,全球化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趋于一体化,而“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更趋同的世界,通过各种网络和渠道,我们每个人还被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06年11月,《中外管理》召开了以“管理‘平’天下”为主题的年度恳谈会。在这次盛会上,企业界、学界和政界要人就“扁平化”对各方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企业管理该如何适应这个日趋扁平的世界?扁平的世界中全球化将出现什么样的特点?中国企业将从中得到哪些机会受到什么样的挑战?这些在“管理‘平’天下”中发掘的问题,不仅在2006年,也将在更长远的未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深刻思考。

需求驱动供应链管理

创新已经成为近几年来长盛不衰的话题。2006年,需求驱动创新被广泛关注和应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基于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创新。

由于客户的需求一直在改变,创新的速度也变得至关紧要。更快的开发流程意味着供应链人员必须能够更加快速地反应,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支持。在了解需求之后,供应链的管理人员在采购方面能帮助研发提供最合理的原材料供应,而非由研发人员来直接下订单。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缩短了研发时间。

同时,客户在供应方面变得越来越苛刻,只要需要,他们就希望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收到准确的物品。企业既要保证供应链的准确,又要保证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由于基于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在产品上市之前就已经知道目标客户,就大大减少了订货和交货的时间,这也帮助企业实现了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

篇5:十大教育理念

一、法国成人教育家郎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1965年12月,法国巴黎“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法国成人教育家保尔·郎格朗作报告,题目是《终身教育》。他指出,终身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大家认为,终身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郎格朗说,数百年来都是将人的一生截然分成两半,前一半用来学习,后一半用来工作,这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是个人从生到死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个人及社会的统一教育。

后来出现的终身学习思想,比终身教育思想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1994年11月,意大利罗马,“第一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告诉地球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

就是这个世界终身学习会议还告诉人们:终身学习的原则是“自组织”。我们在这里邂逅分形几何学的术语,感到亲切,感到真切。终身学习,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要由你自己组织。

此后出现的“学习型社会”概念,对我们从事科普事业,也有启发意义。

二、美国心理学家迦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学习理论的重大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迦德纳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人的智能是由多种智能构成的,如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等。

在这以前,人们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出世界第一张智力测验量表。从此,传统的智力测验开始统治心理教育。传统的智力测验结果,称为IQ,即“智(力)商(数)”。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对智能的这种传统认识,是学习理论的重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为所有的人敞开了人生的大门。迦德纳说:“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多元智能理论使所有的人增强了信心。每个人智能的强项、弱项各不相同;每个人组合运用各种智能的方式、特点也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应的领域。

多元智能理论为所有的人指出了发展的方向。走进社会,孩子们会发现,社会衡量人才,并不是用“分数”这把尺子,而往往是用“综合素养”或“和谐素养”来评价,也就是往往注重“多元智能”的综合、和谐发展状况。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指出了方向。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素质教育;要提倡全面发展,培育和谐素养;要因材施教,进行多元评价。

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建构主义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和知识体系的过程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在教学理论方面,他推动了建构主义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期,布鲁纳等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引入美国,推动了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论思想被视为“战后教学理论三大流派之一”、“当代教学理论的革命”。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师传给的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和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为基础,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是指导人生的学习、探索、创造理论。

在国际上,“科学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即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英国学者斯诺的两种文化结合论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能割裂

1956年10月6日,当代英国有影响的作家、科普作家、编辑查理·帕希·斯诺(1905—1980)发表了一篇短文,题为《两种文化》。1959年5月,他在剑桥大学作了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为题的演讲。斯诺认为,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为两极,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已非常严重。

C.P.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家如果背离了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那么,他的科学生涯就结束了。

怎样解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问题?C.P.斯诺指出:“只有一条出路,这就是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组成了完整的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精髓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即人们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972年,美国学者小莫里斯.N.李克特在《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一书中提出,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过程,也是一种发展过程。

五、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的科学观念论

----伟大科学家的思想过程富有启发性

爱因斯坦(1879--1955)在1955年4月3日与I.B.柯亨谈话中谈到,在科学历史的研究与写作中,科学观念的发展历史被忽略了。他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资料的历史——什么时候、什么人干这个等等——而是对观念发展的追踪。比如,去了解牛顿想的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要干某些事,那是重要的。“物理学家不要像古籍收藏家那样去做收集和保藏工作,但是思想确是具有永存价值的东西。”

了解大师的思想,就是学习他们的智慧,学会像他们那样创造。“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制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托尔斯泰)

我们要在科学普及中关注科学思想发展史、科学观念变革史的传播。更重要的任务,是普及科学智慧。

六、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目标

----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1936年,爱因斯坦在《论教育》这篇演讲中,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学校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在其他文章里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和谐的人,是对真、善、美有鉴赏力的人,对价值有判断力的人。

那么,“和谐的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具体的知识。

成熟就是会判断、会选择。通过科普,可以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思考力、鉴赏力、判断力;培养文化上完整、和谐的有创造力的公民。

七、美国科学院院长艾伯茨提出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

----科学教育革命关系到学生个人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世纪之交,美国科学院院长艾伯茨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邀请,在北京科技会堂做报告,题为《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艾伯茨指出,一,科学教育并非只是为了培养科学家;二,科学教育要从儿童开始;三,科学教育不能只给结论,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定稿并出版。它痛切地指出:“没有艺术来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想象,我们的儿童就极有可能带着文化上的残疾步入成人社

会,我们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近年来,国际上和我国兴起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的理念有五个:携手全体学生;追求和谐发展;认识科学本质;体验科学探究;贴近时代生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总目标下,科学教育须达到诸“分目标”要求:过程、方法与能力;概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观念与历史的学习,直觉、灵感与想象力的培育,关乎学生的创造力与可持续发展;培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思考能力,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

----应将认知与情感、意义融合在一起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人,而不仅仅是接受事实。他幽默地说,无意义的学习,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有意义的参与,这种学习与全人类无关。在真正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发现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的人格特征。学习即促进、成为(becoming)完善的人。

他强调,学习活动是将认知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过程。他还认为,只有当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意义学习才会产生。当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历史与时代、深度与能力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学习者才能产生学习动力,才能成为完整的人。学习应是学习者快乐参与、自主选择、自发探索、主动发现、领会掌握、自我评价、建构意义的文化过程。

人生如旅程,情趣在路上。人生情趣,在问学、在审美、在游戏、在创造。问学、审美、创造,是人类的有意义的游戏。问学着、审美着、创造着、游戏着,我们体验着快乐,我们享受着幸福。

九、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快乐+参与+意义=幸福

1998年,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引起学术界轰动,很快就赢得了300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并成为哈佛大学热门的公共课。

什么叫“正面思考”?简单说来就是:在遇到挑战或挫折的时候,产生“解决问题”的想法,并且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战。

与“正面思考”相对立的思考方式,是“负面思考”:一遇到挫折,就被负面情绪打败;一遇到挫折,就责怪自己,责怪环境,最后选择退缩、放弃,或者报复。

研究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挫折时,能真正做到正面思考者不到10%,而这些人多数会在生活、事业上获得成功。

正面思考能力强的人,具有三大特质:1,能坦然面对现实;2,拥有“深信‘生命

有其意义’的价值观”;3,具有很强的‘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人们应该不断地练习改变思路,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

塞利格曼给人们开出了一个“幸福公式”:快乐+参与+意义=幸福。

快乐参与,实际上就是“游戏”,或者席勒说的“审美的游戏”。如果劳动、工作是我们的“快乐参与”,那它们就成为我们的“审美的游戏”了。

我们要普及积极心理学、现代健康观和积极的幸福观;倡导积极心态、进取心态、成长心态;倡导“快乐参与,创造意义,体验幸福”。

十、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学

----科学普及应是双向交流、共建共享的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1946年首次使用“大众传播学”概念。传记作家把他称为“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传播学是探索、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实现希望发生的变化的活动。

篇6:安全管理十大理念

一种文化,需要有理论的支撑,安全文化同样如此,在众多的企业中,有自己的安全文化的为数不多,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必须建立以下几点安全理念。

一是,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与它的原因,我们从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断事故发生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样就需要企业建立安全事故数据库,对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举一反三,将他人的事故作为我们事故,从中吸取校训,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安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建立一把手的负责制度,奖罚分明,他必须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这样就会给他们足够的压力和动力。重庆“12.23”井喷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出现违章现象就是制度执行不利,主要领导就要对其负责,因此迫使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辞职。

三是,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每种设备都有其操作规程,违反了其操作规程就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也就是发生了违章行为。因此,在操作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不能是一纸空文,必须有监督机制使其贯彻实施。

四是,安全是被雇佣的员工条件。安全作为雇佣员工的基本条件也是对员工的基本约束,当安全行为做为了雇佣的条件时,员工就会去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如果不遵守,他就有随时被解雇的危险。既然你的行为不安全影响到了我企业的不安全,那么,对不起,另谋高就。

五是,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首先你要让你的员工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的,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怎么做企业才会对我认可,怎么做会危害企业的安全生产。

六是,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有了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到底有没有实施?实施了,那么实施的怎么样?这些也都是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程度的因素。既然你制定了这么多规章制度,你就要去监督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主管对其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使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得到落实。只有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得到了落实,安全生产才真正的有了保障。

七是,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更正。经过安全检查后发现了问题后必须及时整改,降低其演变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不去整改,那么,我们就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检查。所以安全隐患的整改必须及时彻底。

八是,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工作外安全的概念在国内还很少有企业提到,对于员工不在工作期间的安全,很多企业根本就漠不关心,其实工作外的安全跟工作安全同样重要。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不论什么时间损失了人才,对企业来说都一笔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保障员工工作为安全也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

九是,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安全也可以比喻成一门生意,可是这个生意很多企业不懂得怎么去做,也不会计算这个生意效益。举例说吧,你的企业在5年内发生一次事故,事故损失为500万,如果你保持现在的状况,那么很可能在下一个5年内还会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着500万投入到安全上来?安全得到了保证,其实你并没有损失,而且还能为你的企业赢得更好声誉,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1600字下一篇:政府创业优惠政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