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2024-06-30

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与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

3、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4、解决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苏格拉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交流组织:问好!谈话:同学们爱听故事吗?看来大家都抵挡不住故事的诱惑,那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问一个大学者:“嗯,听说您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了……”

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大学者是谁呀?(板书: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好!上课!

2、板书课题,强调“穗”字的音、形。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谁知道苏格拉底的资料?指名说。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出示。指名读。谁知道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收集的?不看大屏幕再试着说一遍,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过渡: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的态度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好吗?

1、按要求初读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2页,自由地轻声地朗读一遍课文。

要求:读准音、读通句、读顺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解决掉再走。

2、检查初读

过渡:刚才看见大家读得都特别认真,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做到胸有成竹了,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把你的读展现给大家呢?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沉甸甸”(正音,积累ABB式的.词语)

(2)指名读第二至三自然段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出示“挑挑拣拣”(积累AABB式的词语)

“两手空空”(积累ABCC式的词语)

“麦垄”(识记字音、分辨字形、了解字义、进行描红)

“如梦初醒”

(四)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出示“不失时机”、“错失良机”(释义,明白这是一组反义词)

出示所有词语,指名全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按要求默读

过渡:同学们的字、词都过关了,老师相信,通过再一次读课文,你会对这些词语有更深地了解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默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专注。指名回答。

进行评价,借助词语再次进行概括。

3、理清脉络

过渡:围绕这个主要内容,课文时怎们分段的?静下心来,再快速读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意思。指名回答,(随机板书:提要求、找麦穗、悟道理)

4、渗透体裁——借事说理(板书)

四、深度读文,重点突破

过渡:提要求、找麦穗、悟道理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提要求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去第一部分中去看看,苏格拉底提了一个什么要求?找到勾住

1、指名读

2、指导读:如果你是苏格拉底,你想让大家听清你的要求,你会强调哪些字眼?怎么读?

3、质疑: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了这样的要求,你会想什么?

4、齐读。这么多的疑问一定要收藏好,因为它会带领走向成功彼岸,好,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事情发生的背景。

(二)找麦穗

过渡: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了个要求,让大家找麦穗,好,现在我们去第二部分看看。

1、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读?指名读2、3自然段。

出示:“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觉?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读了这句话感觉怎样?对比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

所以中间用什么号?出示分号。那分号在这有什么作用?

注意:分号的停顿比逗号稍长,比句号稍短。谁愿意试试?一起试试

2、作为奖励,你可以叫一位同学来读,指名读3、4自然段。

这段话中苏格拉底说了一句什么话?找到勾住。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指名读

指导读:从文中找答案,这句话该怎么读?用这种强调谁愿意来读一遍。

3、作为奖励,你可以叫一个你的好朋友来读,指名读5自然段。

这儿藏着一个难啃的骨头,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指名读这个句子,谈发现,引作用

指名小组读句子。

指导读“除了”碰见“这个词出现了两次,哪个词还出现了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咱这儿先卖个关子,既然一句话中连续出现两次,可以感觉到它很重要,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三)悟道理

过渡:从提要求到找麦穗,整个感觉就和教学无关、和学习无关,更和人生无关,但这正是苏格拉底的睿智所在。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来,让我们看看弟子们学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对,分号!男生读分号前边的句子,女生读分号后边的句子。

读完之后,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分号前后的句子什么关系?那分号有什么作用?

本文三个分号的句子学完了,回忆一下我们学分号的方法概括一下要想知道分号的作用得用什么方法?

指名读。齐读全段。

五、巩固练习

1、听写

2、想一想:“最大的麦穗”指什么?

六、小结过渡

“最大的麦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下节课请同学们和又帅气又睿智又幽默的杨老师一起继续探讨人生,老师期待大家的表现。

七、板书设计

提要求              16、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         找麦穗

悟道理

篇2: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这篇课文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在这堂课教学设计时就紧扣文本,以故事的结果为切入点,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紧紧相扣,以学生自读自悟为目标。设计了本次教学的三大环节,一是,让弟子们两手空空的难题是什么?二是,造成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是什么?三是,两手空空给弟子们的启发是什么?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感悟,随着故事的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获得思想启迪,获取情感体验,在学文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如第二个环节,对细节描写的指导,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的基础上,自己练习对外貌表情描写的训练。第三个环节,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融入对分号作用的学习。此外,还注重将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练笔的训练,学生入情入境地发挥想象写出假如自己就站在麦地的现场,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听了老师的话,反思自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所写的恰巧是对课文蕴含道理的最好诠释,从而达到了学生自读自悟的目标。有效地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篇3: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首先, 整合教材, 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风采和智慧引出《最大的麦穗》中他向弟子摘出摘穗的要求, 交流、质疑, 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读懂要求”、“读进弟子”、“读出自己”逐层深入品读和相关的语言训练, 让学生感受到看似枯燥的文字背后, 竟然有如此丰蕴的意象和情趣。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中, 享受着语言;让学生用从文本中学得的经验和启示, 速读《一次决择》的补充材料, 进一步感悟理解文本所要阐述的道理, 从而将文本的价值观提升到:“人的一生, 必须实实在在的抓住眼前的机遇, 而不能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真正智慧来自内心, 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传授。完成教材意义的重构。

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感悟的过程中, 通过“读懂要求—读进弟子—读出自己”的逐层深入品读。笔者将看似简单枯燥文本巧妙地融入相关的语言训练, 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读, 有理有据地说, 充满情趣地想, 课堂焕发出语文特质的光彩。

片断 (一) :读懂要求。

出示苏格拉底向弟子提出摘麦穗的话语:

“你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 不出退, 我在麦地尽头等你们!”

师: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听明白了什么?

生:老师要求弟子去摘麦穗。

生:要摘最大的麦穗。

生:而且只许进, 不许退。

师:你从“只许进, 不许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要一直前进。

生:不能半途而废。

生:不能反悔。

师:也就是说弟子们摘麦穗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生:没有。

师:那么生活中“只许进, 不许退”现象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青春年华走过, 就不可能回到少年。

生:时间流逝, 一去不复返。

生: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师:大师的要求“只许进, 不许退”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到麦地里摘麦穗, 机会只给你一次, 错失了不可能再重新找回来, 就如人生一样。

片断 (二) :读进弟子

师:学习文章, 我们必须读进去, 读进人物内心世界, 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你会发现弟子们正躲在文字的后面冲我们微笑呢!大家想尝试一下吗?

屏幕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 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一穗还在前面呢,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好。”

师:你读出什么了?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生:弟子们摘麦穗很认真, 我从“埋头”、“低头”中感悟到的。

生:我从“看看”中看出的弟子们很认真。

生:我从“用心”、“挑挑拣拣”中看出的弟子很认真。

师:这么认真, 摘到麦穗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引读“他们总认为……总以为……”)

生:“埋头”、“低头”寻找是很认真, 但眼界不够开阔。

生:两个“看看”, 两个“摇头”说明弟子们犹豫不决, 不能当机立断。

师:你如梦初醒了什么?

生:唉, 我已经到头了, 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了, 我没有摘到麦穗, 真有些羞愧啊!

生:我总是不能立足眼前, 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我很后悔。

生:没有最大, 只有比较大。

师:弟子们内心十分沮丧, 他们在向老师倾诉着……谁来模仿一下当时弟子们摘麦穗时是怎么做、心里是怎么想的?续读文字, 进行采访。

师:采访很出色, 谁能用上“虽然……但量……”、“……即使……也”说说你对弟子摘麦穗有什么看法?

第二层次的语文训练, 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较深层面, 让学生体会到文字里蕴含的意思, 感受弟子的心绪, 从而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在生活经验帮助下, 将枯燥的文字表述变成内心鲜活的人物形象, 进而在创设的采访情境中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深化对文本理解, 感受到学习语文带给自己的愉悦, 最后让学生练说句段, 感受不同的逻辑组合带来的节奏美。

片断 (三) :读出自己

师:看来, 同学们都读进去了与弟子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我们还要跳出来, 读出自己的理解, 大家想不想挑一下自己吗?

屏幕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 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颗粒饱满“麦穗””, 就不失时机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实实在在的。”

师:人生与摘麦穗有何关系?

生:人生也只有一次机会, 他同摘麦穗一样, 走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师:这两种人生, 你选择哪一种人生, 为什么?

生:我选择第一种, 因为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生:只有立足眼前, 不能放眼未来。

生:抓住眼前机遇, 完成当前任务, 才不会虚度光阴。

师:生活中有第二种人吗?你觉得怎么做?

生:有, 这就是, 以前遇到难题, 就学会放弃。

生:一次选班干, 我却没有自信向大家作介绍, 错失良机。

生:……

师:你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抓住眼前的每一次机遇是最重要的, 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不是好士兵。要想当将军, 必须做好士兵。

生:时间一去不回头, 机会失去难挽留, 把握住现在, 就掌握了未来。

篇4:《最大的麦穗》教学片段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61-02

薛法根说:“具有‘语文味?蒺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语文味”是“品”出来的,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读写结合,品词、品句、品意境,感悟文本的内涵。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篇蕴含哲理的课文,文中透露出语言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智慧: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悟理,并将这一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传递给别人。我们的教学也应如此:不要告诉学生应当学习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到那颗“最大的麦穗”。下面是笔者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中的几个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多角度解读,提炼朗读策略

(一)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大的麦穗”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这是苏格拉底在弟子们找麦穗前提出的要求。

师:老师平时对你们提要求时态度怎样?

生1:态度是严肃的。

生2:老师对要求会再三强调。

师:此时你能读出苏格拉底强调的语气吗?

师(指名读):苏格拉底想要强调什么?(只许进,不许退)

出示幻灯片①:联系生活,结合语境,我们能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弟子们在麦田里找到那株最大的麦穗了吗?(画出文中句子)

(出示句子:“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如梦初醒……”)

师:从句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辅助动作来表示?(双手一摊)

出示幻灯片②:根据文字描述并辅助恰当的动作进行朗读。

(三)师:弟子们听懂了苏格拉底的要求,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寻找麦穗的。

师:默读弟子们寻找麦穗的段落(3、4节),思考:弟子们寻找时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旁边写上关键词。(生交流)

生1:我觉得弟子们很认真,从“埋头……”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师:你来读出弟子们的认真。

生2:我觉得弟子们很专注。

生3:可是我觉得弟子们目光短浅,他们只顾着埋头寻找。

师:真理和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差。你思考得真深刻,能从相对面来解读。

生4:我觉得弟子们很辛苦,从“一边……一边……”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5:我觉得弟子们犹豫不决,从“看看这一株……看看那一株……”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师:老师这时想到了上次去买鞋的经历。试了这一双,款式不新,看看那一双,颜色不好,选了半天都没选成,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

师:是的,我们都希望挑到最好的,就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挑挑拣拣,最后一株麦穗也没找到,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我们心中会充满后悔、失望、难过和遗憾。

师:同一段话,我们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

出示幻灯片③:抓住关键词从不同角度读出不同感受。

【反思】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学习的方法。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朗读策略的教学,不断引导学生越来越清晰地了解读好书、学好语文的方法。

【片段二】智慧碰撞,激发独特表达

(一)师:两千多年过去了,此时如果我们穿越时空站在麦田旁,你会想到什么名言警句或是用什么方式来提醒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请结合自身经历来劝说。(生交流)

师:相机出示幻灯片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生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摘下眼前的这一株,这株麦穗颗粒最饱满。

生2:“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一边走一边摘,到最后比一比,选择最大的。

生3: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了,最大的麦穗就在你的眼前。

生4:抓住机会,快到尽头了……

(二)师:可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不见,“到了尽头两手空空”,这时他们的心情会怎样?说一说他们的想法。

生(失望):为什么我竟然没碰到麦田里最大的一株麦穗?运气真不好!

生(后悔):刚才丢掉的那一株麦穗没想到是最大的,我总以为……

生(难过):老师的任务我都完成不了,真没用。

生(遗憾):我应该摘一株麦穗在手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三)师:面对失望、后悔、羞愧的弟子们,苏格拉底会怎样说,怎样做?请大家选择不同心情的弟子写一写。

1.面对失望的弟子——苏格拉底拍拍弟子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你没遇到最大的麦穗,但可以摘你认为最大的。”

2.面对后悔的弟子——苏格拉底语重心长地说:“你挑挑拣拣,总以为前面还会有更大的,其实最大的麦穗就在你的面前,今后要学会珍惜呀。”

3.面对难过的弟子——苏格拉底深有感触地说:“别难过了,你摘到了又放弃,这对你来说是个教训,今后要牢牢把握手中的,别轻易放弃。”

……

【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或讨论相关章节自学课文,使教材内容不断被发现、创造和生成,学生的知识和价值观不断被唤醒、拓宽、增强。

【片段三】深化认识,激发阅读需求

师:大学者苏格拉底经常用微不足道的东西来教育学生,大家还想知道有关苏格拉底的其他教育故事吗?

出示幻灯片⑤:《苏格拉底的苹果》。

【反思】

拓展阅读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经验,产生阅读的需要,倍增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师生通过对话交流,点燃智慧的火花,使新的感悟不断得以呈现。

篇5:《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思维,发展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对于低年级儿童从小培养他们的朗读尤为重要。

我刚接手一年级,对于新课标还很陌生,而小学低年级语文很短,内容又大都浅湿,生僻难懂的词语不多,象这种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低年级中,我们还应注意在不同的课文中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1)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绪,渲染气氛。(2)分角色读。能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低年级不少课文适合分角色读。分角色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对课外情境的体验。(3)范读。为让学生形成课文所需要的情感状态,进行有感情地范读,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范读可以是老师读,可以是读得好的学生读,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进行。范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朗读的方法还可有引读、散读、轻读、领读等等。

篇6:《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带有深刻哲理的文章,老师的说教讲解分析,学生定会索然无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维的火花,与自己的现实相结合,从而理解其中的“真理”,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上课前我从网上研读了特级教师孙剑锋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的课堂实录,为课堂上老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精辟的分析,教师良好的自我展示及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真正共鸣而赞叹不已。于是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程序纳入了自己的教案,期盼着自己的课堂能一样的精彩纷呈。

课堂上,我套用着孙老师的教学程序,首先让学生展示了他们美妙的读书声,再效仿了孙老师的评价语褒奖了他们一番,接着便放手让他们作批注,准备交流阅读的感受。可是正当我为教学程序进行得流畅而沾沾自喜时,学生却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感到不知从何说起。个别同学的发言也只是摘读课文中的句子,不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见解。此时的课堂陷入了一片沉默。最后我只好自己出来打圆场,草草收尾。

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沉的思考,学生为什么都沉默在那里?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沉默?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沉溺于预先的教学程序,不能采取实际的应对措施;另一个重要方面,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定势作用非常大,思维不够开阔,对老师的问题感到茫然,所以陷入“沉默”。

如果当时我能摒弃预先的教学程序,带着学生再次静下心来感受文本,引领他们回忆已走过的“麦地”,回首那错过的一颗颗“麦穗”,启发他们该如何走向眼前更广阔的“麦地”。学生们一定能打破“沉默”,让整个课堂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篇7:《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作为镇“高效课堂”模式展示课,我该如何构建出较为理想的课堂呢?在钻研教材时,我发现我校 “简真”高效课堂所强调“以学定教、顺序而导”的教学方法和苏格拉底的“点拨式”教育方法不谋而合。苏格拉底创设的麦地课堂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在“课堂”中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这样的课堂是自由的,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这样的课堂更是有延展度的。这样的课堂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吗?

本文的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文中蕴涵的哲理,确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看似轻松愉快,但恐怕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的理解会浮于表面,其价值取向会出现偏差。反复琢磨,决定通过“领受——领悟——提升”三个环节,采用导读法,引领学生与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让学生的生命在“麦地”中拔节。

一、领受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前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文中的主人公正是苏格拉底,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们对苏格拉低独特的教学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激起了他们想当苏格拉底学生的冲动。我还将苏氏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送给每位同学,鼓励同学们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充满自信,做最优秀的自己。这样做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借班上课,我和学生之间不熟悉),可谓一箭三雕。

2、初读文本、寻找主线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苏格拉底说的话。我把这些句子一一呈现在屏幕上,并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二、领悟

1、紧扣主线、层层深入

明晰主线之后,我引领学生紧扣主线、逐步深入。通过第一句话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句仅仅一句话,看似简单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的惋惜和微责。让学生明白了来到麦地尽头的弟子们两手空空,毫无收获,美好年华,白白浪费。学习第三句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能碰见;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才能有所收获。

2、品读感悟,顺序而导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文本来展开个性化的阅读呢?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仅仅能浮光掠影地从文中获得一点大概的印象,有的能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深入体会。如何指导并提高学生“抓关键词句来体会”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例如:在交流“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便随手扔到了”这段话时。我提问: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当学生仅仅说出一点儿体会:弟子们找寻认真时,我继续追问:从这段话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引导他找出关键词:两个“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再读读这几个关键词,并在脑海中想一想、演一演弟子们“用心寻找”的模样,以加深印象;引导学生体会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他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紧扣“埋头”“低着头”感受他们找寻时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这样,学生能“依据文本”,“有感而发”,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而在学生理解比较到位时我这样点拨:他的理解很透彻,关键在于他能细读课文,并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思考,不仅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深刻的体会。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引导,比较实在,效果也好。

三、提升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在结束之前我出示了一组有关机遇的名言和两首古诗,旨在以拓展阅读的形式来增强课堂的延展性,深化认识。由于前面环节较为扎实有效,此时学生的积累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篇8: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直奔主题

1.这节课, 我们继续快乐地行走在这块麦地中, 聆听苏格拉底智慧的语言, 去寻找那———最大的麦穗。

22..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 苏格拉底说了四句话, 找出来读一读。

3.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 是精辟的语言, 是智慧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从这四句话入手, 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

【评析:开门见山, 引导学生直接抓住苏格拉底说的四句话作为本课研读的重点, 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哲人声音, 聆听品读

让我们听听苏格拉底都说了什么?

(一) 品读第一句话

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第一句话。

2.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

3.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4.联系生活谈谈有什么是不能走回头路的, 你会联想到哪些名言。

(二) 品读第二句话

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指导朗读, 突出“苍老的洪钟般的声音”。

2.苏格拉底说这话时, 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3.弟子们没能完成任务, 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找出相应的词句, 用心体会。

4.弟子们这么认真地对待, 为什么又两手空空呢?画出相应的词句, 感悟其原因。

“埋头”的: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

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直摇头的:摘麦穗时犹豫不决, 不能当机立断, 失去了许多的机会。

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 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往后拖, 不能立足于眼前, 把握住现在,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

【评析:布鲁纳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 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从而集中注意力, 积极思维。”教者引导学生自主读文, 画出摘穗表现, 静思默想, 主动探究, 交流摘穗失败的原因, 从而领悟弟子们是由于眼光狭窄, 犹豫不决, 才错失良机。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启发中,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交流的能力。】

5.假如你就是麦地中的一株小麦 (颗粒饱满的, 比较瘦小的, 摇晃脑袋的) , 你会如何“嘲笑”弟子们呢?

6.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 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 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 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评析:这两个环节, 让学生角色互换, 进行情境对话, 让他们在可闻可视的情景中体会苏格拉底语重心长的教诲, 帮助弟子剖析摘穗失败的原因, 懂得“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初步达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情感目标。同时, 这一训练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进一步领悟文本主旨作铺垫。】

7.让我们读读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 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三) 品读第三、四句话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会怎么对弟子们说呢?谁能读好这两个句子?

2.苏格拉底的话里有两个“最大的麦穗”, 他们的含义相同吗?

3.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 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什么?

三、循循善诱, 感悟人生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 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这段中“麦穗”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第二句中间为什么要加分号?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的不同含义。

4.引导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 再读这段话, 看看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2) 教师示范:我的追求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 只有上好每一节课, 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 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 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3) 学生交流, 教师点评。

5.小结: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相信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 听了苏格拉底的话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评析: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将课堂与学生生活“链接”,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体会, 使学生通过课堂充分展现自我, 剖析自我。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 又迎合了学生之间的精神交往;不但实现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 而且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四、总结课文, 深化主题

1.同学们, 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 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 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 你会怎么说?

2.这两句名言让我们共勉: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 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 完全要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 (巴尔扎克)

【评析:出示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是对文章中心的提炼, 并且以拓展阅读为形式, 增强了课堂的延展性。】

五、拓展延伸, 形成积淀

1.把文中最喜欢的语段摘抄下来。

2.小组合作,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我的名言”。

3.选择一题练习。

(1) 如果你见到苏格拉底的弟子们,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请写下来。

(2) 最后一段话, 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 请举个具体的例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评析:这样设计, 旨在引导学生运用积累, 创新实践, 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让课堂走入社会, 拓展了学习资源, 拓宽了学习渠道, 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

篇9: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一、 从“此事”到“那事”

1. 概括复述,理清故事脉络。本文故事内容简洁明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查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概括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理清故事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大致内容。

2. 追本溯源,探究故事细节。理清故事脉络以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故事的细节。因为故事的细节之处,往往是“哲理”的生发之处,是“此事”与“此理”发生联系的地方。我们不妨问学生:“为什么最终弟子们会两手空空呢?”让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努力探究弟子们在麦地中的行为、想法与最后结果的关系。“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为什么对这些麦穗都不满意呢?是因为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是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但事实上,最大的一穗,可能在前面,也有可能就在身边,也有可能已经错过。而麦地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机会也是有限的。弟子们不知不觉走完了麦地,也就用完了所有的机会。所以,弟子们错就错在一直在“挑挑拣拣”,没有及时把握机会。到此,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就呼之欲出了。

二、 从“此理”到“那理”

苏格拉底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这是为什么呢?课文第1自然段说,“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课文第3自然段又说,“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地里的麦穗不计其数,而弟子们在麦地里行走时,所遇到的麦穗其实是有限的。在这一垄行走,看到的只是这一垄的麦穗。在那一垄行走,看到的只是那一垄的麦穗。所以,弟子们未必能遇到“最大的那一穗”。

苏格拉底又说:“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为什么呢?课文第3自然段说,“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第4自然段说,“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显然,弟子们并非不用心,而是因为麦穗实在太多了,麦穗与麦穗之间的区别也并不是很大,所以弟子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苏格拉底还说:“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说,用心挑挑拣拣的弟子们,最后却“两手空空”。与他们相比,只要你摘下了一穗,那么这一穗就是你所遇到的麦穗中最大的,是你所能辨别的麦穗中最大的。“有”跟“没有”比起来,总是“最大的”。更何况,这一穗已经经过你的挑选了呢?

苏格拉底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既然我们不一定遇到最好的,也无法准确辨别,那么不妨把握好自己能够把握的,这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三、 从“此文”到“那文”

学一篇课文,如果就停留在仅仅读懂这一篇课文的文字,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学一篇课文的同时,要努力走向“这一类”课文,这也就是从“此文”到“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阅读本文的方法,迁移到《山谷中的谜底》等其他借事说理类课文的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本课的写法,尝试着写一写借事说理的习作;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集中阅读“小故事大道理”这一类的文本,然后说这一类文本的特点。

篇10:教学反思《最大的麦穗》

尚学——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下课后,我并没有从那片金灿灿的麦地里缓过神来,相反却再一次地深陷其中,愈发地困惑了。在苏教版的第十一册教材中,类似的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两篇,分别是《山谷中的谜底》和《最大的麦穗》。而其中情节性最简,思想性最强的又恰恰是《最大的麦穗》一文。我是一个性情中人,自感擅长于教授情感类课文,但是考虑到班级实情,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我最不会教的哲理性文章,难免会“精讲细剖”违反现在的教育理念。所以扪心自问成功者有二:在本文的教学中情景演绎,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运用智慧碰撞,激发了学生的独特性;失败者有三,分别是:朗读体会一笔带过,未能走出课文,和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

成功处一:情景演绎,触发主动性。

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意味着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故而在引入课文时我设计了三处情景演绎。

第一次:出示“黄灿灿的麦田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的图景,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的场景之中,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我会怎么办呢?在此思虑的牵引下,进而萌发自主深入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念头。

第二次:在学生为弟子们错失良机而惋惜的一刻,让其进行角色转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麦,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站在被错失的——崇德

尚学——

“麦穗”的立场,自然而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说:“唉,何必犹豫不决呢,我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至少我是你现在值得拥有的呀!”有的学生说:“快回来!快回来!我就是你要找的最大的麦穗呀!”着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体会奠定了感情基础。

第三次:在学生理解了不可错失良机,要善于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麦地,当一回现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让你再一次以同样的要求去摘麦穗,你会怎么办呢?”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领会在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他们对于苏格拉底的感悟,对于人生一如“走麦地”的感慨,对于时间、机遇的重新认识,都让他们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边走边比较,不可“埋头苦干”不问世事;有的学生则认为机遇虽然难得,最大更是难求,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精心培育,让自己手中的那个“麦穗”变成“最大”的;更有同学已经领悟了苏格拉底的这种智者的教育的精髓!

成功处二:智慧碰撞,激发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留有多处聆听学生思想,允许磋商的地方。

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在请多位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或和蔼,或严肃地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先谈一谈自己听了摘麦穗要求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简单,而有的学生则抱怨太难。实则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已经袒露在教师

——崇德

尚学—— 的面前。而后提出问题“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为什么呀?”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与困惑,用心地自学课文,或朗读,或圈摘,或讨论相关章节,在明白弟子们没有成功的同时,不免对自己刚才的想法捏了一把汗。

失败处一:朗读体会一笔带过。

在学生回答“苏格拉底的要求高吗?”的时候,原定打算让学生在朗读体会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找寻答案,比如从“大熟”、“满是”、“到初都是”等词中去理解“麦穗多”“难以取舍”为下一步理解弟子的“犹豫”奠定一个伏笔。没想到学生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于是我急于求成,一时就将此处的朗读体会忽略了。没能让学生细细感悟,显出教学处理上的粗糙与随意性。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组织提出了质疑——在值得体味与感悟的地方是不能一味地随意迁就学生的,这不是体现学生自主的表现,而恰恰是放过了一个很好的语文训练点呀!类似的错误我还出现在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这一问题上。本来也要通过圈画词语“看看”、“用心地挑挑捡捡”、“埋头”、“低着头”、“摇了摇头”、“又„„摇„„”、“摘了„„随手扔掉”等来耐心地体会弟子的心理动态的,可是学生的口若悬河又一次让我乐晕了头,我随着学生的回答一路滑下,不知停顿、没有回味更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没能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是我的痛心之处呀!上语文课一定不能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场面的热烈,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而且是每一个孩子!在应当停留的时候停留,应该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驾御了课堂。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游绳的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无实有,无中生有,潜移默化”。

——崇德

尚学——

失败处

二、未能走出课文。

相对于苏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领而言,我的教学简直就是低劣的牵绊,学生随着我的思路说着弟子们的可笑与愚笨,谈着机遇的可贵与易逝,背着现成的名言与诗歌。深入人思想与骨髓的教育才是为人的终生服务奠基的教育,我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了最后一段的话语之外,可想而知是不能在孩子们的头脑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的。我倍感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深感愧疚!

失败处三: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但是我却没能及时地对孩子的精彩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没能对孩子言语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有效的修补。比如,在学生们都在谈自己通过这篇课文学到了珍惜机遇与把握机遇的时候,靳曹柱同学却语出惊人:他谈的收获是对于苏格拉底的智慧的欣赏,可惜我却说:“那么,老师的教学给你的印象就不深了?”这对她的精彩发言是极大的打击,我深感后悔。以上说明本人的教学机智不足,需要多加锻炼,亟待提高。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探究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而后才能在以后的相互研讨中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我想下一次上此类蕴涵哲理性的课文

——崇德

尚学——

篇11:《最大的麦穗》的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这篇课文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在这堂课教学设计时就紧扣文本,以故事的结果为切入点,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紧紧相扣,以学生自读自悟为目标。设计了本次教学的三大环节,一是,让弟子们两手空空的难题是什么?二是,造成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是什么?三是,两手空空给弟子们的启发是什么?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感悟,随着故事的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获得思想启迪,获取情感体验,在学文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如第二个环节,对细节描写的指导,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的基础上,自己练习对外貌表情描写的训练。第三个环节,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融入对分号作用的学习。此外,还注重将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练笔的训练,学生入情入境地发挥想象写出假如自己就站在麦地的现场,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听了老师的话,反思自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所写的恰巧是对课文蕴含道理的最好诠释,从而达到了学生自读自悟的目标。有效地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篇12: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是否悟到了其间的某种教学隐喻呢?如果把一篇课文看作一片麦地的话,我们每天引领着学生走进课文中,品词析句,学“语”习“文”,不就像苏格拉底带着弟子走进麦地中,寻找“最大的麦穗”吗?课文中的弟子们在麦地中行走,是模模糊糊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麦田里最大的麦穗在何处;课堂上的学生们在文本中行走,也是懵懵懂懂的,因为他们也不清楚课文里“最大的麦穗”在何方。可是,智者苏格拉底知道这场麦地行走,“最大的麦穗”就在每一个人的手上;而我们这些引领学生们在“麦地”中行走的教师,是否清晰地知道文本中“最大的麦穗”究竟潜藏在哪里?

每一篇文本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各有各的鲜活内容与别样形式,等待我们在阅读中激活这个“独特性”;每一篇文本中都有一株“最大的麦穗”,聚合着丰富内容与完美形式,静待我们在教学中采摘这株颗粒饱满的“麦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其实就是以教师的独具慧眼,来发现课文中能够举一反三的“言意兼得”核心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素养。

若以此来观照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不难窥见文本中“最大的麦穗”常常与学生们失之交臂。情形一:一节课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繁琐答问,以为教得多就一定能遇到“最大的麦穗”,到头来学生采摘的全是零零散散的细小麦穗,而“最大的麦穗”却在时间里风干了。情形二:一节课中,内容解读,情感体验,思想升华,以文悟道,以为教得深就一定能获得“最大的麦穗”,到头来学生采摘的全是内容方面的意义“麦穗”,只见课文之“意”,不见文本之“言”,“最大的麦穗”在理解中倾斜了。这两种情形是颇具代表性的。知识学得多不一定能遇上“最大的麦穗”,内容读得深也不一定能收获“最大的麦穗”,而在文本的一角,那株“最大的麦穗”孤独地静立着……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校本研修,老师们对《少年王冕》这篇课文中“最大的麦穗”产生了分歧。一些老师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最大的麦穗”自然应该落在“王冕”这个人物身上———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课堂上引导学生读懂人物形象———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样才算是采摘到本文“最大的麦穗”。而另一些老师则有不同观点,认为人物形象是要关注的,但“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两个特点显而易见,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一读就懂,这样教学没有思维的挑战性。而文中第五自然段的景色描写色彩分明,如诗如画,百读不厌,且课后练习要求背诵这一段。因此,这一课“最大的麦穗”不在人物上,而在景色中。

这是一次可贵的争辩,是关于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方向与价值的探究。站在“教课文”这个角度,我们教学《少年王冕》,“最大的麦穗”当然就是王冕这个人,理解得意最重要。然而,当我们换个视角,站在“用课文教”这个角度教学《少年王冕》,“最大的麦穗”则应然地落在了一段内容与形式兼美的语言之中,言意兼得有价值。

我们的语文教学既需要入乎其内,理解内容得意;也需要出乎其外,积累运用得言。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就是在文本内容与形式之间,找到一个“共振区间”,形成一个“读写组块”,实现“言意兼得两相和”。

篇13:语文课文《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一、 以言逮意

引导学生以言逮意,离不开 “读”。首先,从“得意”的角度来看,在朗读中,“意”的形象会越来越饱满、情感会越来越丰富,仿佛文本中的这人、这物、这景、这情,就在眼前。其次,从“得言”的角度来看,言语形式是包含在具体内容之中的,是文本内容一点点地把言语形式给呈现出来的。因而,引导学生“得言”的过程,自然也就离不开文本内容,离不开“朗读”。

【片段1】

师: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

生:槐花很香。

师:能读一读相关的语句吗?(生读。出示:中午……清香、醇香、浓香……)读到哪些词时,你闻到了香味?(生述略)

师:“香喷喷”给你怎样的感觉?(香气直接往鼻子里涌,强调花特别香。)

师:“清香、醇香、浓香”,同样是香,这三个词有区别吗?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读出3种不同的香?(生1读)

师:老师发现你越读越轻,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醉了。

(生2读得越读越响)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香的程度越来越深。

师:真好,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师: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你读懂了什么?

生:更多的香。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香味传递给每一个人,传递到每一个地方。(指读——一缕淡淡的清香,让香气再浓一些;小组读——我似乎闻到了醉人的醇香了;全班读——这真是扑鼻的浓香。)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采用以读解文,以情带读,以演促读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以言逮意,从文本字里行间探寻槐花形象美,槐乡意境美。

二、 循意探言

得“意”的过程中得“言”,是散文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课堂上,宜通过多角度品味,赏析语言因素,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循意探言。

1. 提纲式朗读,摸清行文思路。《槐乡五月》一课长短句式错落,优化了语感的节奏;分总结构的构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提纲式朗读,设置重点问题法,借助板书提纲,用很短时间,摸清行文思路,把握写作思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

2. 对比性品读,体味用词准确。语言准确,是散文的一大特点。教学时应重视语感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读,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片段2】

师:作者连用6个“香”字写出五月的槐乡不仅是一片花海,一片雪海,还是一片“香海”。这段中还有一个字尽管不带香,却也让我们感受到香气无所不在?请默读思考,在你找到的词语旁作批注。

生:“浸”尽管不是“香”字,却写出了“香”,有种泡在“香海”里边的感觉。

师:我们知道,“浸”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泡在液体里。在这里呢?

生:泡在“香海”里。

师:是啊,此时我们深深地浸在了“香海”中,抬眼你看到了什么?

生:满树洁白的槐花。

师:弯下腰,你能随手捡到什么?闻一闻——

生:清香、醇香、浓香……

师:一阵风吹过——

生:香气扑鼻。

师:此刻,这香气萦绕在我们周围。鼻子能够闻得到,身体好像能够触摸到,眼睛能够看得到。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我们的身心泡在这——香海中了,我们更是醉在这——香海中了。让我们一起也在朗读中“浸”到这香海中去吧!美美地闻一闻这槐花香吧!(生齐读)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浸”在这些精妙的语言中,“入乎其内”得其“意”,“出乎其外”品其“言”。

3. 媒体辅助,揣摩修辞效果。比喻,在中年级散文中很常见,能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增强可读性。

【片段3】

师:在作者眼里,槐花仿佛是什么?

生:玉雕的圆球和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什么样的槐花像玉雕的圆球?

生:抱在一起的槐花。

师:什么样的槐花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生: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

师:看过维吾尔族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吗?(出示图片)你们看,槐花一条一条挂着,比喻多贴切!老师有一个问题,同样是槐花,为什么作者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

生:因为槐花千姿百态,每一朵槐花都有自己的姿态。

师:姿态不同。还有吗?

生:人们看的位置也不同。

师:是的,看的位置有远近,角度有不同,有整体、有局部,所以看出了槐花不同姿态。只有用不同的比喻,才能把槐花不同美写出来。

图文对照,前后勾连,揣摩品味,学生不仅感受槐花之美,更体味作者言意共生。

三、 言意共生

巧妙利用文中已有的句式,运用文中的其他内容,迁移写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品出浓浓的语文味,达到言意共生的效果。

【片段4】

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飘香的季节”和“槐乡孩子的季节”说得更具体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五月,是槐花孩子的季节,是小小子们有口福的季节。

巧妙利用文中已有的句式,运用文中的其他内容,移花接木,迁移写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篇14:由《最大的麦穗》引起的思考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我想到《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体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 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体现了人们心灵的丰富性, 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根本规定, 也揭示了个性的根本规定。人类两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而体验学习是联系学生生活、情感等, 启发学生感悟、体会, 直至与文本达到内在精神的交流、沟通, 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 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苏格拉底正是采用了“体验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 在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震撼, 领悟到要把握住眼前的机遇。这种教学方式获得的知识、经验是刻骨铭心的, 值得我们当代教育者深思,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手段、方法, 引导学生体验。

首先, 借助媒体, 营造体验情境。

教学媒体指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 把它们合理使用, 再现文本画面, 营造浓厚的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体验情境, 获得与作家类似的心灵感受, 并能超越作者、超越文本。如教学《草原》一课时, 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原之歌》, 随着优美的旋律伴着女高音歌唱家美妙的嗓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屏幕上映现出一碧千里、翠绿欲流的大草原, 雪白的羊群, 奔驰的骏马、低着头静立不动的大牛、别具风味的蒙古包……学生被迷人的异域风情感染, 体验到文本画面, 教者不失时机描绘你看到的情景吗?能否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吗?这里, 教师没有说理的分析, 没有强烈的抒情, 而是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主动熏陶, 享受审美情趣。再如《螳螂捕蝉》, 教者根据文本, 设计动画, 伴随着具有动感节奏的音乐, 蝉高高在上, 自由歌唱, 享用甘露, 螳螂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 挥动大刀砍向蝉, 黄雀从天而降, 啄食了螳螂, 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瞄准黄雀……精彩的食物链画面, 使学生对“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一道理有了深刻的领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如《大江保卫战》、《卢沟桥烽火》等课文都可以再现画面, 引领学生体验,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其阅读能力。

其次, 走出课堂, 在实践中体验。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 得到发展的主阵地, 但获得的感性经验还是抽象的、零碎的、不牢固的, 尚需亲自实践体验, 方能达到与文本的沟通、感应。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 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完《山谷中的谜底》后, 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到雪松先弯曲后反弹的本领, 对文中的警句有深刻的理解, 不妨让学生到雪松旁, 亲手试一试雪松富有反弹性的枝丫。再如《大自然的文字》, 光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或观看图片远远不够, 必须让学生实地观察, 方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奥妙无穷的文字。

再次, 围绕文本, 演绎情境体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 给我们较好的启发。老师扮成小稻秧, 学生表演杂草, 稻秧据理力争, 杂草气势汹汹抢营养, 在表演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了“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 在演绎文本的同时, 加深了情感体验, 化抽象为形象, 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 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 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半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周旋时紧张的场面以及伯诺德夫人、杰克的表面镇定而内心恐惧的心理, 显示出战争的残酷, 学生对此不能理解, 教者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场景, 再现暗战场面, 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受到感染, 理解了“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烛焰摇曳, 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 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等反应人物紧张心理的句子及当时的气氛, 较好地诠释了文本。

最后, 读评结合, 丰富情感体验。

上一篇:关于组织员工拓展训练的请示下一篇:在国旗下敬礼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