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2024-06-24

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观潮》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观潮》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⑴、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篇2: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使我们能摆脱传统的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并播放录像引入课文。再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创设情境,鼓励创新。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1、《观潮》一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为了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并用录像引入课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2、“潮来之时”的`景象是全文的精华。教学时我采用变序教学方法,直奔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加深对一部分精彩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我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辩析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潮来时的声间和气势,注重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3、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本节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索“潮水从远处涌来的形态和声音是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并要求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在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等,学生在合作中体现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探讨氛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4、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思考问题,朗读课文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同时,延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讲解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值得探讨的问题:

⑴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充分地交流,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存在着矛盾,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篇3:探寻课文教学的“语文价值”

一、不忘课文教学的“普通价值”:品词析句,积累语言

这里所说的“普通价值”含义有二:一是就语文的学法方面来说,它或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如,读、思、画、议等;或是学生在前一段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语文学法在本文学习中的迁移和运用,即新学法的常规性运用。二是就学习的内容来说,它是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掌握的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中年级的老课文,是许多版本、许多种编写方式的小学语文教材都要入选的课文。其行文结构的条理清晰———按照总、分、总和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这个特点永远是中年级的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在具体描写小兴安岭某一景物时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应该领会与积累的。在人教社大纲版和实验教科书中,它分别被编入第五册的第三单元和三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前者单元专题的内容是“祖国的河山与周围的环境”,学法是前一单元“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运用;后者单元专题的内容是“祖国的河山”,学法是“如何观察与表达”。单元专题的学法虽然有别,但课后“练习与思考”的内容却大同小异———都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积累语言———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品悟文中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造句的准确等等。从不同编排、不同单元专题却有大体相近的学习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语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学科,无论哪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有着大体相近的任务,那就是:品词析句,积累语料。而要完成这些相近的学习任务,又要用到相近的学习方法。这些相同或相近的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课文教学的“普通价值”。在现行语文教材的课后学习提示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普通型”的题目,它们可能和单元学习专题没有多大的联系,对学生新的语文知识的获得和新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许也没有多大直接的关系,但却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形态之一———累积状和习得性。它们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导学系统”,特别是课后的“思考练习”中,也只有这方面的内容,这就相应地造成目前课文教学的共同的重大缺陷:只重视课文教学的普通价值,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价值———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凸显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突出专题,获取新法

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一篇课文在这一学段的这一专题单元,甚至是这一专题单元中所处的位置与类型,所应该体现的独有的教学价值。为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课文教学必须凸显课文教学独有的核心的价值———那就是准确把握课文特征和单元专题的特点,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通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新的语文读写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新的语文学习能力。如前所述,《美丽的小兴安岭》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被编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作为精读课文,专题的学法在教科书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在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却做了提示:“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综合本单元专题内容和学法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这组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学习作者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并抓住特点有条理、具体地表达出来。”“观察得抓住特点,表达得富有条理与具体”是教学核心价值的关键词。再与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我们可以把这篇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具体化为:“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小兴安岭景物的,又是如何把它的特点具体地表达出来的。”体现这个核心价值的教学程序相应安排如下: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条理后)

1. 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

(1)品味用词描写的准确:如,本段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体会“抽”“长”“汇”“欣赏”等词语的准确性。

(2)体会观察选择的准确: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不是只有这些景物?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其他的景物呢?经过讨论后让学生明白:树木是小兴安岭主要的物产,它最能体现小兴安岭的特点,必须写;小溪是积雪融化后小兴安岭春天的新景观,写了能够突出春天的特点;春天天气暖和了,小鹿才会出来散步、喝水,也是春天到了才有的,写了更加体现出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3)相机进行有感情朗读,记忆,积累语言。

3.

自读第3、4、5自然段,填写与第2自然段学习相类似的表格,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

4.

全班交流时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提出学习中的疑难,教师相机引导解决。交流的程序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第2自然段相近。

5. 把所填的表格作纵向的比较,思考: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时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原因是什么?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引导学生领会:每个季节里都写了树木,这是小兴安岭主要的景物,作者又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把它写得各不相同。其他的景物都是小兴安岭在这个季节里所特有的或刚有的。这些都是以作者细致的观察为前提的。

从以上笔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教学主体的设计中,大家不难体会到,我是以单元专题为抓手来体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的。在目前我国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讨论还处在发轫阶段,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未成熟,语文教材的编排还未充分体现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对于基层教研人员、特别是一线老师来说,更有适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只是目前大部分语文教材,除了在“单元导读”中对此有少量的提示外,在具体课文的导学系统或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很难找到能够体现课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说明,“思考与练习”中提示的大部分只是课文教学的普通价值或体现学段学习目标的零散的题目。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深刻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领悟教材的编排特点,作出比较艰苦的、但又是非常有意义的努力。而且,在这个设计中,在努力体现课文教学核心价值的同时,还较大程度地带动了普通价值的实现。这正是笔者这里要表明的第二种观点:以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为主导来设计教学,在突出核心价值的同时把普通价值也融化其中,从而带动普通价值的实现。

三、牢记课文教学的“终极价值”:迁移运用,练习表达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育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大量的文本式的教材又使语文教学实际上只偏重于阅读理解而轻视了运用表达。那么,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之中有没有更核心的要素,如果有,又是什么呢?有学者发现“在语文教学的整体结构中,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以表现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并提出了以“表现表达”为主体的新的语文教学范式。近年来,人们在不断地寻找语文教学的回家之路,那么,语文真正的家在哪里呢?受当代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启发,笔者认为:语文的家,不是纯粹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它只是通往语文之家的起点站;语文的家,也不是一般化的品词析句,它只是通往语文之家的停靠站;语文的家,更不是泛泛的语言积累,它只是通往语文之家的加油站;语文的家,还不是抽象的学法获得,它只是通往语文之家的方向标。语文真正的家,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语言的品味,获得语料的积累和相关的学法后,进行言语的实践运用与表达练习,学生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所以,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语言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获得上。“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主要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阅读理解而说的,更应该是对语言的运用、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而言的。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作者观察得准确与细致,行文表达得清晰与具体,都非常值得三年级的学生多方位学习。教学中,我们在让学生学习了作者的观察、表达的方法后,不但要学生记住这些方法并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以形成阅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环境与情境,把学得的方法运用于相应景物的观察,再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像课文作者一样表现出来。“迁移运用,表达练习”的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1)段的仿写。观察某一地方某一季节的景色,想想:最能体现此地特色的景物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观察后模仿课文的某一自然段写下来。(2)篇的学习。回忆或观察你所熟悉的一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的变化,想想这个地方的主要景物是什么,一年四季中有什么变化或不同,每个季节中除了主要景物外,其他的景物都有哪些?有什么变化或特点?仿照课文写下来。

篇4: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 观潮

一.语文素养与培育

随着当代教育对核心素养议题的关注,我国也初步形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并已正式向社会征询意见,意见较集中地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作为语文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怎样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实践。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语言文字的问题,让学生用鉴赏的视角体会作者丰富多彩而形象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以《观潮》为例,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以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提高思维水平;通过语言的欣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获得美的享受。上述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把被动获得转变为通过实践自己去获取认识。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实践机会和设计实践内容,是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设计《观潮》的教学,希望形成以注重学生语言实践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为特色的教学设计。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篇课文,作者对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奇观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文字不多,却将潮前、潮来和潮退的整个过程清晰列出,观察点由远及近,给予了学生声音、色彩、形状等全方面的视听享受。课文内容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观潮》的教学设计为三部分,一是课前学习设计,二是课中任务设计,三是课后练习设计。每部分设计都将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意念贯彻到底,希望让学生参与此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素养的发展。

1.课前学习设计

(1)读《观潮》课文2遍,思考课后题。

(2)读“资料袋”内容2遍,了解钱塘江秋潮成因,可查阅更多相关资料阅读。

(3)读下面词语和句子2遍,通过查字典或问家长,弄懂词句的意思。

词语:观潮 名称 食盐(盐官镇) 笼罩 灰蒙蒙 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江面 依旧 恢复

句子: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5)霎时,潮头奔腾而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语文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预习作业中首先解决词句的读音和读通读顺课文。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为开展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除此以外,阅读资料袋不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原因,更为下面的课堂语文学习实践做好准备。

2.课中任务设计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重要形式,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实践的任务。

任务一:比较《观潮》课文内容与“资料袋”的介绍有何不同。

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关于“资料袋”内容的理解,以及收获到的其他信息,对照《观潮》课文内容,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没有开始就讲课文,而是以任务形式比较“资料袋”与《观潮》两篇文章的不同,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两篇同是写钱塘江大潮的文章上,比较分析。这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学生首先需要积极的阅读实践,把握两篇文章的内容;其次学生必须反复阅读,积极思考比较,才能发现不同点。其三是任务最终会引领学生发现两文的内容及语言表达的不同。无论找出怎样的不同点,都是他们自己实践所得,也是最宝贵的。

任务二: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顺序被打乱的句子,让学生还原顺序,并说明作者描写潮水的顺序。

操作:(1)体会顺序:学生根据课文中“午后一点左右”、“再近些”和“浪潮越来越近”等时间特征的词语还原句子顺序。(2)理出顺序:师生共同总结出课文描写潮水顺序的两个特点:时间顺序和潮水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三个阶段的场景。

设计意图:有顺序地介绍景物是学生学习课文后需要收获的认知。我希望这个认知是在学生阅读实践中自己收获,而不是老师去传授。打乱顺序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理解去感受体会作者描写大潮的顺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收获认知。

任务三:在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生动、优美?请说明理由。比较三个阶段的描写,哪个阶段写得最具体,请说明理由。

操作:(1)感知美句:学生选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在小组讨论中向组员表达出自己选择这个句子的理由。(2)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一个组员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这组选择的句子(不能重复别人说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理由:“人山人海”一词写出了看潮的人很多,“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写出了人们在江潮没来之前急切的心情,特别是“盼着”二字。

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由:从声音的角度说明了浪潮马上就要来了,“水天相接”说明了气势很大,“沸腾”一词说明人的声音像煮沸的开水,十分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

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由:两个比喻句,将浪潮比喻成战马,将声音比喻成山崩地裂,十分震撼,“浩浩荡荡”说明潮水来势十分汹涌,“颤动”一词也十分形象写出震动的感觉。从声音、颜色和形状三个方面描述了大潮的奇特美景。而且潮来时这一阶段是写得最具体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景色最为壮观。

句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理由:“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从场面和声音两个角度描述了退潮前的情境,两个词非常生动。

(3)全班朗读:全班朗读同学提出的句子,感受当时的壮观场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优美句子的任务,不仅让学生自主欣赏文句,还通过说理由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表达和全班汇报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训练学生学习捕捉别人话语的主要信息,听懂别人的语言,并能进行补充。全班朗读环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升华学生对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任务三:教师展示几张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与图对应的句子,并抄写。

操作:(1)图文对照:学生完成图文对应任务。(2)抄写句子。

设计意图:图文互补,能够让学生达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统一,从而对大潮有更全面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图片呈现,可以比较不同时刻潮水的动态和静态,让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积累语句的时候,脑中有画面感,促进语言感受,提升审美水平

3.课后练习设计

教师展示一组课文未描述的大潮冲击堤岸时壮观景象的图片,要求学生进一步搜寻钱塘江大潮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学习运用课文优美句子的描写,介绍自己了解的钱塘江大潮。

设计意图:课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修养,去感受课文所无法带来的视觉震撼,并能够用文字的形式来描述,让学生跳出课本,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实践反思

《观潮》的教学,以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强化语言实践,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实践,有以下的反思。

1.素养培育的目标内容

选取什么课文内容进行语文素养的培育?这点思考比采取什么手段更重要。经过思考,确定了以下的内容:

语言能力:学生能说出文中比喻句的作用,能释“横贯”“人山人海”“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浪吼”“沸腾”等词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词句,能与同伴交流对课文中语言运用的看法。

思维能力:学生能抓住作者描写景物的先后顺序以及表达方法,能结合字句的描写,展开真实场景的想象,将文句与图景匹配,并比较不同阶段的场景的描写,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审美情趣:学生能以欣赏的眼光,评价文中优美句子的独到之处,用朗读的方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能鉴别钱塘江大潮以奇为美的特点,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且迁移到生活中发现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好的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文化修养:学生能积累经典的写景描述,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方式逐渐形成文化底蕴。

2.学生充足的实践空间

课堂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句子、分析句词的做法,通过三个相互联系的课中任务,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明确的任务驱动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分析作者描写潮水的顺序,还能够在欣赏美句时,准确表述出理由。教师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小组间合作,让学生经历了语言实践过程,提升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发展了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步形成能促进他们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跨学科融合的学习

设计引导学生跨越语文学科限制,与地理学科联系,找到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根本原因,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于此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碰撞中,深切体会钱塘江大潮,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思想感情的丰富。

参考文献

[1]吴新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9):39-43.

[2]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6):4-7.

篇5: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听音乐,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

2、海水有时涨,有时落,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领略的一种自然现

象———潮(板书:潮)

(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面上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3、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跟那里的人们一起观看

一年一度的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 塘江大潮。

(板书:观)(录像)

4、看完这段录像,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汇报收集

到的材料)

5、作者用文字向我们展现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

绝的大潮。说说你在这节课想完成哪些任务?(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感情朗读、如何叙述、解决问题……)老师激励。

二、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

1、自由读文,小组合作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2、老师提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字词,练读。(课件)

三、再读课文 接触内容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潮的?(板书)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读,边读边想像画面。

重点读“潮来之时”

四、回归整体 总结收获

1、自由读文,想想你可以给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

2、希望通过下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篇6: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3、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4、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5、总结写作方法

1)在写作方法上,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作|潮过后”的顺序记叙,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对潮水到来时的景象,课文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具体地描写了大潮的样子、声音、颜色。从多方面展示了这一“天下奇观”。

2)恰当地使用连环比喻:连环比喻是指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相接描写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作者就巧妙地使用了连环比喻。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形成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六、写作小练笔

篇7: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2、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创设情景体会“天下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3、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篇8: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一、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度, 教好略读课文, 必须对略读课文引起高度的重视。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而忽略了略读, 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 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 既熟习了例子, 又定了出发点, 就得推广开来, 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精读是略读的基础, 略读是精读的补充, 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 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 在信息时代, 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 略读比精读应用得更为广泛。

二、明确略读课文的编选意图和教学步骤

面对新课标的要求,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 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 略读课文教学的性质:它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

(2)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 用于阅读实践, 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 略读课文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从内容上讲, 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 一般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 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讲, 教师要更加放手, 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读懂中习得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4) 教学的大体步骤:先由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 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 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 检查读书的效果。

由此可见, 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 目的之一是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 不要求咬文嚼字, 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自己把课文读懂, 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三、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几种认识

我认为不管略读课文的内容是否长短, 都可以一个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小学高年级将淡化拼音、字词的教学, 把这部分内容更多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 略读课文要求不是很高, 只要安排得当, 一节课足矣。所以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明确以下几种认识:

(1) 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 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它的任务比较单一, 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 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 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 学会略读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 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 还要授之以法, 循法而学。

有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 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 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 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

(2) 粗知大意不是浅知。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 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 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 草草了事, 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 不加总结与反刍, 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 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 粗知就是少知, 最后就成为不知了。其实, 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 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项目, 教学目标更为集中, 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但在阅读的方法上, 也不排斥精读, 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 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 综合运用, 通过有层次的阅读, 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里, 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 赋予了“粗知大意”较为丰富的内涵。

(3) 自主阅读不是自学。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 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 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 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 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因为这样, 有的教师就干脆退让一边, 靠门边站着, 一言不发, 任由学生天花乱坠一气, 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 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 似乎这样才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 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又如何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 作为教师就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 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自主阅读并不就是学生的自学,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的自主学习。

(4) “引读”不是可有可无。略读课文前的引读是其与精度课文的联系,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对引读可能会如此处理:忽视不看、简略交代等。我认为既然编者在此安排引读, 目的就是为了指领学生从前一课精度课文过渡到后一课略课文, 并且明确了本课的阅读重点。可以说引读相当于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启明星”, 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有效运用引读会使学生从课始至课终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以“和平”为主题的课文, 精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略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之间的引读是“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首诗, 想一想, 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一句是前文的过渡, 后一句是对本文学习的要求, 这样引读怎能省略?

篇9: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新课程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新课导入和指导学生阅读两个方面来比较,借鉴语文课文教学的可取之处,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指的是以教师为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给予巧妙的导入。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的最初呈现,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 。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导入部分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语文课文教学中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情境创设法、悬念设置法、知识迁移法、歌曲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时尚话题导入法等。

这些导入方法,我都尝试过。其中我最喜欢使用的方法是图片导入法结合问题导入法。科学研究表明,图片是大脑接收信息的最直观的方式。在我所教的大多数课文中,我都使用了这样的方法。例如,在教Star signs这一课时,我会播放西方国家12星座的图片,不是简单的图片,而是真正的星座图。我想学生会对这个更感兴趣的,在学生兴致勃勃讨论时,可以提出类似问题What is your star sign?然后自然过渡到课文。这样就使得课文内容成为学生们迫切想了解的信息,效果自然不错。

课文导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时,进行读前活动,为正式阅读做准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针对中学英语教材课文类型较多的特点,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设计恰当精炼的导入语进行课文的导入。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听有关材料,看有关插图或片段并提问等引入本课话题。

2. 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获得信息的多少,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训练不仅仅是让学生看懂文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等。在语文课文教学中,常常有些课文片段需要精读。对于这些片段,他们往往从以下几步进行教学。首先,精心设计教学导语。精彩的教学导语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使教学过程严谨而不紊乱。学生能更好地集中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然后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读的训练。对课文精读段落的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去阅读课文,反复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让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所欠缺的。早读课,学生只是背诵单词、词组,根本就不读课文。这些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训练。学生即使读了课文也像小和尚念经,读好了课文,但却不知道读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在英语的课文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读懂课文。

3.适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说一说(说说自己的感受)、演一演(演演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我们主要在对话里经常会用到)、辩一辩(阐述自己对文章的不同看法,有些课文联系实际,学生往往有很多话要说)、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等。比如,在 Trailwalker 这一课,我就把这一课当作一篇精读课文来讲。我会要求学生找出能够表现毅行者们“毅”的词汇,并且要求他们说一说他们的感受,辩一辩他们的不同看法等等。总之,学生们都有很多话要说,教学效果也很好。

通过比较我知道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灵活处理教材,仔细寻求文章内容与学生思维相关的切合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如预测、想象、推论、判断、归纳、总结等,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延伸知识。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篇10:观潮课文的教学反思

《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反思本课教学,我觉得能较好的体现以下几点:

一、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1、创设了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

2、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主体学习活动、活动是人们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3、体现了教法学法化的转化过程。

二、较好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篇11:课文《观潮》教材解析

1、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观潮》的内容及语言描写的特点:

本文虽只有二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篇12:观潮课文反思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篇13:高中语文节选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一、“节选”有别, 差异处理

1.明确课文体裁, 注意行文连贯性

教师在节选课文教学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处理其与原作的关系, 而决定是否要借助原作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节选课文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节选课文的文体决定是否向原作靠拢。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要考虑课文篇幅等问题, 因而“那些‘文质兼美’而篇幅稍长的文章或著作, 只有‘节选’其中的某一片段, 才有可能成为教科书中‘适合教学’的课文”[1]。诗歌和散文往往篇幅较短, 大部分内容在编入教材后仍保持“健全”;小说和戏剧一般篇幅较长, 编入教材时常会被“腰斩”, 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唯有鲁迅先生的《祝福》“幸免于难”。节选课文人为地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显得突兀和不协调,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或补充背景, 或出示课文前后被省略的内容, 消除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不适感, 避免出现阅读障碍。

此外, 教师也要根据节选课文前后的连贯性决定是否引入原作辅助教学。节选在控制文章篇幅的同时必定会破坏作品的连贯性, 而前后失联的作品无疑会影响学生的阅读, 有时甚至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值得关注的是, 教师在讲授散文类节选课文时, 一定要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 补充与事件、人物相关的片段, 呈现被省略的内容, 解决学生在节选课文中无从知晓但会影响学生阅读和理解的问题。

2.揣摩编者意图, 参考同类课文教学

教师在处理节选课文与原作的关系问题时, 一定要考虑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特别是这些原作经过编写、加工改造后, 节选课文的“今生”早已“脱胎换骨”, 与其“前世”大不相同。因此, 在节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节选课文身份, 凸显其教学价值。其实, “作为一种语文教材, ‘节选课文’与其他课文之间的共同性是主要的、基本的, 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另立门户”[2]。也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参考节选课文所在单元其他课文进行教学, 明确节选课文所在单元主题, 观察同单元的课文搭配情况, 了解教材中的单元提示以及单元目标, 通过比较节选课文与其他课文的特点确定节选课文在本单元中所承担的任务, 从而确定节选课文的教学内容。例如, 人教版必修2《离骚》, 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呈现已省略的内容, 这是因为该单元的主题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学习目标是“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 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因此, 《离骚》的学习重点在于反复吟咏, 在诵读中观察楚辞错落中见整齐的句式风格, 感受楚辞舒缓但不死板的节奏特点, 体会蕴含于文字中强烈的思想感情。

3.摸清学生水平, 迎合学生阅读需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在节选课文的教学中亦是如此。处理节选课文与原作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根据节选课文自身的特点及教材对节选课文进行定位, 也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需要, 而后者具有决定性。在节选课文教学的准备阶段, 教师不仅要备课文、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 灵活调整节选课文的教学计划。

一般来说, 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 接受能力较强, 但阅历较浅, 阅读经验不足, 特别是对古典名著、中外长篇文学著作的兴趣不浓, 因而教师在节选课文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 补充省略部分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节选课文, 通过节选课文展示原作的价值和魅力, 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突出重点, 释疑激趣

在节选课文教学过程中, 向原作拓展、引入原文要基于节选课文与原作之间的联系, 但节选与原作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 教师教学时必须要有选择性地引入原作内容。

第一, 引入的原作内容必须服务于节选课文的教学重点。正如冯渊所说:“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实现课文在单元中的教材功能, 不能没有语文课程意识作随意发挥。”[3]节选课文虽然具有“节选”的特殊性, 但也具有“课文”的普遍性, 而且“课文属性”是节选课文的本质属性。和非节选课文一样, 节选课文的教学一定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因此, 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引入原作必须服务于节选课文的教学, 必须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达成教学目标。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如何理解“套子”的真实含义, 无疑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无法绕开的重点。当教学活动进行到大家为别里科夫送葬时, 学生根据别里科夫生活中的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对他的形象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但对“套子”的真实含义及其危害性不甚了解。熟知原作《套中人》的教师一定知道, 课文在这里省略了一段描述躺在棺材里的别里科夫的神态的文字, 所以教师要将这段极具讽刺意味的文字补充进来, 让学生明白棺材是别里科夫最后的一个“套子”, 认识到他的偏执、守旧、迂腐是如此之彻底与顽固。结合当时的环境描写, 学生会对“套子”的理解更深刻, 会意识到就像当时阴沉的天气一样,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依旧笼罩在“套子式”的、令人窒息的恐怖之中。这样恰到好处的补充解决了学生理解上的障碍, 那些原本难以攻克的教学重、难点处理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第二, 拓展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对节选课文的深入理解。利用原作辅助教学除了目的鲜明外, 还要操作灵活, 即补充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对节选课文全面、深入、细致的理解。学生理解节选课文需要联系被删掉的内容时才可以补充, 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被删掉的内容中获得思想支援, 否则的话, 是徒劳无益的[4]。当然, 补充的内容不仅仅是删掉的内容, 只要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思维的发散, 及与原作密切相关的内容都是良好的补充材料。

第三, 延伸内容最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毋庸置疑,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节选课文的教学为中心, 但原作的丰富内涵是节选课文永远也无法替代的。以小说为例, 有教师谈到阅读原作的必要性, 认为“学生对长篇小说的整体感悟力不能仅仅依靠课本, 适度地增大阅读量是非常必要的, 应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选文的原本”[5]。特别是对那些阅读经验有限的学生来说, 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更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如果课堂中的补充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节选课文的理解, 还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何乐而不为呢?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红楼梦》中的两大主角在这一回中亮相, “宝黛相会”更是精彩绝伦, 但由于没有前面几章的铺垫, 学生肯定会感到困惑:宝黛明明是第一次相见, 为何却互相眼熟呢?宝玉得知黛玉无玉, 为什么要摔自己的玉呢?学生的困惑无疑是教师进行内容拓展的好机会, 教师不妨出示《红楼梦》作者介绍本书由来的那一段神话, 或展示宝玉的一些“怪异”言行, 加深学生对人物的认识, 吸引他们亲自去感受《红楼梦》的魅力。

三、补充有度, 呈现有时

选择节选课文补充的内容至关重要, 而呈现这些内容的方式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教师在呈现补充内容时要控制补充的数量, 把握呈现的时机。

在补充节选课文相关内容时, 教师要做到适度。适度不仅仅是对数量的限制, 更涉及内容的选择, “如何做到适度、适时, 看起来是教学方法问题, 其实从根本上说还是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因为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要考虑补充的到底是节略掉的哪些内容”[6]。不过, 在进行节选课文的教学时, 教师必须明确一点, 即不管怎样处理节选与原作的关系, 不管是否借助原作辅助教学, 本质都是要实现节选课文的教学价值。因此, 不论原作内容如何精彩和丰富, 也不论节选部分和原作有多么密切的联系, 教师必须删繁就简, 补充的内容或刚刚排除学生阅读的障碍, 或恰恰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临界点, 或稍稍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过度的补充只会喧宾夺主, 因小失大, 教师必须果断取舍。展示出的补充材料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也绝不会偏离节选课文的教学目标, 耽误教学。

此外, 节选课文的内容补充要做到适时。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在学生阅读遇到障碍、理解受到限制时, 适时补充相关内容, 给学生以提示和启发, 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 教师呈现补充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补充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配合节选课文的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重点层层铺开, 切忌在学生理解文意、解读文本前就将补充内容和盘托出, 限制学生的思考。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节选课文为例, 很多教师习惯于在教学开始时介绍作者的相关信息和课文的写作背景, 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迫使学生按图索骥, 语文教学异化为论证演绎式的教学。

四、亲近原作, 阅读全书

节选课文具有原作无法比拟的教学价值, 但节选课文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叶圣陶先生就曾批评教材中的“单篇短章”会“使学生眼花缭乱, 心志不专, 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 看见许多的东西, 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7]。教材编写者本来是希望通过节选课文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但这一目标似乎很难落实, 产生的效果极其有限。因此, 叶圣陶先生倡议“读整本的书”, 因为整本的书往往能够囊括多篇单章的教学内容, 学生“心志可以专一、研究可以彻底”。其实, 课外拓展阅读的作用远不止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重要的是, 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积累学生阅读经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重申“读整本的书”的目标, 它将高中阶段读书的数量量化为至少150万字, 还为学生推荐了许多经典作品。尽管目前学生读书的状况不甚乐观, 但教师必须认识到仅凭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 如果不通过课外阅读去实践课上所学的方法, 那么课文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可言?虽然, 阅读原作不是课程标准的硬性规定, 没有考核的压力, 但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因而, 在节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巧妙地利用节选课文和原作的密切联系,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阅读原作。

五、加强指导, 注重评价

课外阅读虽然以学生为中心, 但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 教师没有采取相应的指导和监督措施的话, 往往收效甚微, 所以要想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教师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 阅读不得法, 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可见, 课外拓展阅读不仅要注重量的积累, 还要讲究方法以促进质的提高。因而, 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可以结合节选课文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明确目的、关注细节, 而非泛泛而读。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是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之一, 许多教师都会在节选课文教学后安排学生阅读原著。然而, 学生对信息量如此巨大的古典巨著往往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即使完成了阅读的任务, 也可能达不到课外阅读训练的目标。因而, 在学生着手阅读原作前, 教师有必要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节选课文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范例。具体来说, 《林黛玉进贾府》的单元提示要求是“着重欣赏人物形象, 品味小说语言”, 人物和语言既是节选课文最为出彩的地方, 也是《红楼梦》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 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和学生一同品味节选课文的语言, 留心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教师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后, 方能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阅读后的评价既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又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作品的认识, 这一活动在教师教学中不可忽略。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写书评、读后感。此外, 教师还可以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 让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用图画、文字、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分享读书的乐趣、交流阅读的成果。由于拓展阅读需要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将拓展阅读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或利用名著中的素材, 或借鉴作品的思路, 或模仿原作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6]彭晓, 胡根林.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0) :21-28.

[2]程永超.关于“节选课文”教学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10) :35-38.

[3]冯渊.如何确定长篇作品节选文本的教学内容——以《边城》为例[J].语文月刊, 2013 (4) :4-7.

[4]张以民.节选课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 (28) :45.

[5]王涛.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 (19) :30.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81.

篇14:试论中学语文课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思考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只要我们走出课文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味训练,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有望得到提高。

上一篇: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考点总结下一篇:描写家乡景色的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