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2024-05-11

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共8篇)

篇1: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与劳动就业

雷慧

摘要:“就业”是对劳动者最好的保障,它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制定政策所依据和密切关注的指标。而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这一方面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受社会制度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供需社会保障政策

1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力供求

1.1在劳动力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在人口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的劳动力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每个劳动力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工作时数。当劳动参与率高,劳动者个人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工作时数也很多时,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量就很大;反之,则不足。

劳动力供给理论实际上就是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它为我们建立了一个考察人们怎样决定工作时间的劳动——闲暇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个人和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最基本的前提之一是,任何改变一个人工资率和非劳动收入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劳动供给,而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正是通过调节人们的非劳动收入或劳动收入影响着社会的劳动供给。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安全网”,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使社会成员在因某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时获得帮助,使劳动者在劳动期间免除了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积极地创造社会财富。所以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积极的。自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失业保险制度,为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对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有重要作用,使劳动者数量和技能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防止出现“钉子”,我国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失业保险金按月发放,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对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长度有所限制,最长为24个月,这些政策促使着劳动者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此外,工伤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对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社会的劳动供给;同时,又通过设置一定的标准防止社会“养懒汉”现象的出现。

1.2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通过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相对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需求的增加拉动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要求企业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障费,从企业方面来说,社会保险费直接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如果保费过高,就会使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市场,进而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劳动者个人来说,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会降低他们的即期消费,因而对劳动力供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就业的问题

2.1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是阻碍劳动力市场流动的制度性限制

“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应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自由流动,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而现实中的劳动力竞争市场却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劳动力流动障碍,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分割。

2.1.1正规就业部门和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劳动分割

在城市正规部门中就业就意味着获得了社会保障,劳动者享有各项合法权利,诸如工资收入、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福利、休假日等。而在非正规就业部门、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招用员工基本上不签劳动合同、不为员工投保,或投保率极低。这样的社保制度阻碍了正规部门劳动者到非正规部门的流动。

2.1.2区域及行业间的劳动分割

我国社保制度的“碎片”化,使不同区域、行业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的保障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保障水平低;政府部门劳动者的保障水平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劳动者次之、企业中劳动者的保障水平最低。从区域来看,社会保障水平高的地区大都是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而社会保障水平低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中西部,这样就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流动,势必会进一步拉大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差距。

2.1.3城乡间的劳动力分割

户籍制度曾一度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目前,它的制约作用正在不断地消减,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却在不断地增加。众所周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很落后,农民仍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尽管有些农村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但水平却很低,人均社会保障费的城乡比例为24:1。低水平的保障显然不能吸引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这一方面不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

2.2 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2.2.1低保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我国规定,失业保险金要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城镇低保水平与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之间的差距不大,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扩大,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增多,出现了有些人宁愿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也不愿意工作,形成了一种“福利依赖”,影响了社会的劳动力供给。

2.2.2保障不足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未能享受充分的保障,使其在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之外,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子女的受教育方面,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他们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结语: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中低收入者居多,所以,从总体上讲,我国国民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愿意多供给市场的有酬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就业问题,然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仅局限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我们还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策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扩大居民需求,从根本上增加就业!

参考文献:

1金岩石.现行劳动工资制度问题及改革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2期陈建国.关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考[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C].2002

3《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编辑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再就业优惠政策专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篇2: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我国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取向--当前我国就业战略转型的思路和构想

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之中,“就业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在加入WTO的`全球竞争背景下,面对严峻的就业趋势,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积极调整我国的发展战略;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和扩大就业,为建立健康、和谐的全而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作 者:王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行政与法英文刊名:PUBLIC ADMINISTRATION & LAW年,卷(期):“”(1)分类号:F241.4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 就业战略 社会转型

篇3: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 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就是保护妇女的就业权, 如果没有就业权, 妇女其他很多方面的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根据全国妇联第二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 城镇妇女的就业率为63.7%, 比1990年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与男性的差距扩大了4.1个百分点, 在同等条件下, 女性失业比男性多, 下岗女职工占总数的60%以上。就当前来看, 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处于弱势地位, 妇女在劳动和劳动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劣势和问题日渐突出,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前妇女劳动就业问题的现状

1. 用人单位录用员工实行性别歧视。

目前人才市场在招聘员工时, 往往对妇女的录用十分刻薄, 要求的条件五花八门, 有些从婚否、籍贯、宗教、肤色、外貌、属相、身高、文化、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考虑, 设下种种关卡, 而妇女往往不被这些招聘单位录用, 不是因为她们的工作能力不强或胜任不了此项工作, 而仅仅是因为某一细节的问题被拒之门外。而我国原《劳动法》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同时, 第十三条还进一步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在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方面, 《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与《劳动法》的规定也是一致的。虽然我国宪法、法律、法规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利, 但我国目前妇女的平等就业还没有充分得以实现。在对我国62个定点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调查中, 有67%的用人单位对女性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

2. 人才市场缺少妇女就业机会。

作为教育、科学、文艺、金融、电子、信息等以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 妇女就业的机会很少, 现在只有在商业、餐饮、保姆、家政服务方面就业的机会较多。这就是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不能够给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妇女自身原因和素质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妇女择业观陈旧方面。不少妇女在市场竞争面前畏缩不前, 缺乏信心, 追求的是“铁饭碗”, 虽然工资少、待遇低, 只要能被长期使用就行。有些妇女对于机械性、现代化生产操作程序难以胜任, 而低文化的妇女只能集中在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部门。

二、解决妇女劳动就业权益的对策

1. 妇女的劳动权益分为平等权益和劳动特殊保护。

妇女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平等地获得劳动报酬、休息、晋职机会、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益。妇女在退出劳动岗位后享有与男子同等获得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及其他相关的权益保护。妇女享有的劳动就业权益和平等就业权需完善法律体系。《妇女权益法》《劳动法》颁布后, 各省、市也都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 这些都有利于对妇女劳动就业的保护。

2. 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妇女就业的主要途径。

据专家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就能增加一百多万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 涉及的领域广, 就业容量大,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并存, 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同时也是妇女发挥特长的优势产业。社会需要和政府推动将使我国第三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而这对我国妇女就业有特殊的意义。

3. 妇女生产价值的补偿要从企业中分离, 由社会承担。

用人单位因局部经济利益而拒绝招用妇女, 或因经济利益而侵犯妇女的劳动权益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解决妇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加速推广适合其生存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原劳动部1994年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其中规定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 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 建立生育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生育内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项目费用确定, 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 但最多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

三、妇女劳动就业权益亟待完善

我国妇女的劳动权利主要包括:一是劳动的权利。《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经济待遇。”二是平等就业或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三是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原《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守按劳分配原则, 实行同工同酬。”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此, 从2010年7月1日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全省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 职工月工资最低600元, 小时工资最低6.8元, 较之以前均有大幅增长, 这是自1995年以来河南省第七次对最低工资进行调整。此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直接受益者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特别是餐饮业, 通过此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将大幅度提高低工资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改善就业环境。

同时, 妇女劳动就业的权利还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等。虽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妇女应享有这些权利, 然而有的地方却没能按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 有的是规避法律、政策, 如男女同工不能同酬、妇女的“四期”没能真正得到保护。

虽然, 我国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不少对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但有些缺乏可操作性, 立法过于原则化, 对现实中一些关键的、容易引起争议的行为, 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如有关妇女劳动权益的不少法律规范只规定权利和义务内容, 而没有规定违反这些义务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或是规定了法律责任但实际上难以知道制裁的效果。

篇4: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进步 劳动就业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45-01

引言

技術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围绕技术进步对就业理论与实际研究产生了两个方向截然相反的效应,即同时存在挤出就业和促进就业两方面的效应。其一是技术进步带动我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对我国劳动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其二是在提高劳动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同时产品价格也随之降低,致使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而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对劳动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失业率相对增加,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是当前尤为重要的新课题。

1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理论

1.1 劳动就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截至2009年底,世界失业人口将从2007年的1.9亿人上升到2.1亿人,全球失业人数首次突破两亿大关。在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因此,中国劳动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1.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受到各种制度、社会性因素的制约

技术进步一方面促进新产品、新机器及新部门的产生,实现了就业补偿。另一方面,又导致部分产业及部门日趋衰亡,并排斥出大量劳动者进入失业队伍的行列。如技术创新带动产品成本下降时,产品价格也能随之下降、工人收入相对提高,那么由此可以促进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产出和就业增加。但是当价格、工资等不能及时有效的灵活调整时,就业补偿机制也就失去意义。当技术进步带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致使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这样技术进步并不能顺利转化为就业的增长,失业率反而会上升。因此,技术进步并不能单方面促进我国就业的良好增长,还需要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完善和合理的运用。

2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持续增长

2.1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全方面人才

技术进步改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收益净现值,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将倾向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而产生就业创造效应、降低失业率。但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负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技术进步及产业分工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一些工人由于自身学识有限,无法适应新技术条件,因而不得不脱离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以及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将采用先进技术,放弃无效劳动力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形成了新的产品生产、服务产业,也就会创造新的劳动力需求。当产品生产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协作关系日益复杂,传统的生产管理也随之由现代的科学管理所替代,那么对新的劳动力素质要求也会随之增高。由此可见,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强人们适应技术变化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国民素质,更能增加就业选择的机会,因此减少失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还可以降低社会的劳动参与率,推迟其参与劳动就业的时间,有效减少我国就业压力。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和技术进步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有力的促进我国劳动就业率的持续增长。

2.2 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求

技术的进步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劳动者收入水平日渐提高,需求层次也会随之提高。在人们要求改善自然环境、生活设施及居住环境的同时,通过享受生活促进了教育、文化娱乐、餐饮、旅游、住宿、商业、等多方面产业的发展,一些新能源的开发,新企业的诞生为劳动者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就意味着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因此,推动经济发展也就意味着就业需求的不断发展。

2.3 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国内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制度设计主要通过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来完成国家的技术进步工作,政府通过政策等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来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不但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改造。要以先进且合适的技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使传统的产业获得新的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与发展,并重新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由此促进劳动就业的增长。对于国家的技术进步工作,必须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加强与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最终实现跨越式技术赶超。

2.4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善就业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扩大就业增长的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就业结构得到了改善,使就业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当前拉动就业增长最大的动力因素。因此,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已经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保持就业合理增长的主要方向。

3 结语

要以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就业发展就应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适应经济结构快的速变化;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就业,提高就业水平的必要条件。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合理的技术进步路线,注意不同技术类型的合理组合,保证技术进步与增加就业的一致性,从而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保障就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利,宿伟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就业:一个文献综述[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05):07.

[2] 贾海霞,于任游.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J].北方经贸2010(05):05.

[3] 陈爱中,赵利.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古典理论、新古典理论及其超越[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06):18.

[4] 王光栋,叶仁荪,王雷.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8(11):20.

[5] 何颖媛.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效应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01):24.

篇5: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率减缓、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成为就业难的障碍;政府的`责任就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政策,并通过实施这些政策,达到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社会稳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的.

作 者:张秀英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社科部,山西,太原,03001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F014.1 关键词:经济   就业   政策  

篇6: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目录 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2

1.1 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呈“M型”....................................................................2 1.2 女性婚后的劳动就业取决于家庭整体效用的最大化...............................2 1.3 女性就业带来的双重角色冲突...................................................................2 我国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现状...........................................................................2

2.1 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3 2.2 就业岗位局限..................................................................................................3 2.3 男女同工不同酬..............................................................................................3 2.4 人为设置女性就业障碍..................................................................................3 2.5妇女权益的不到保障.......................................................................................3 女性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3

3.1 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3 3.2历史上对女性价值的陈旧看法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4 3.3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原则...............................................................................4 3.4智能结构差异...................................................................................................4 3.5女性自身缺陷...................................................................................................4 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4

4.1 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强化社会平等就业意识..............................................4 4.2女性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4.3鼓励各种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5 4.4 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干预力度..............................................................5 4.5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体系,均衡企业负担.......................................................5 4.6 将家庭劳动社会化,减少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6 结论..........................................................................................................................6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摘要: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就业更难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身上,在社会上更是如此。女性就业是女性获得其经济独立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现实生活中,女性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女性在就业道路上所受到的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女性在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女性

就业

性别歧视

近年来,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增长,而就业市场却日渐趋于饱和,在毕业生中广泛流行着“毕业即失业”的说法。然而在这毕业大军中,女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面临着双重的压力。拥有同样的学位的男大学生往往比女大学生更容易就业,同样的职位上的女性往往要比男性有更高的学位才能得以就业。很多招聘现场,或是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男女就业不平等的现象,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海报上明确标明“只招聘男性”、“男性优先”等字样,同时还给出了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解释,如:公司女性比例较高;或者工作岗位需要长期出差,女孩子不适合等等。不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这种状况,在社会上,亦是如此。虽然国家法律明令规定,不得以性别为借口拒绝求职者,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日趋严重。下面本文将就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女性在职场中受到歧视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

与男性劳动力相比较,女性劳动力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在,其就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呈“M型”

因为女性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职责,所以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就有其特殊性。从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看,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呈“M型”。女性在刚参与劳动到结婚生育之间,劳动力就业处于上升阶段,直到结婚生育形成第一个峰顶;之后由于结婚生育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就业下降,形成一个峰谷;35岁左右再次返回劳动市场,形成第二个峰顶;大约50岁以后,劳动力就业下降。女性劳动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劳动供给曲线,在年轻和中年以后分别出现两个峰值,这种现象被称为女性“M型”就业或者“双头就业”。1.2 女性婚后的劳动就业取决于家庭整体效用的最大化

女性婚后作为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劳动就业决策既受其他家庭成员的制约,又影响着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决策行为。家庭中的女性是否就业,是以能否得到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为决策原则的。如果其因就业带来的效用小于其承担家务、照顾孩子等的效用,女性则会留在家中而不选择就业。而且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传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婚后的女性相对是偏重于家庭的。

1.3 女性就业带来的双重角色冲突

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可以从生理和社会两个方面来看。男女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是与生俱来、不可更改的;社会方面的差异是在社会制度及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建立、传递和巩固的,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社会的女性因妇女解放而走向社会就业,在家庭和单位中扮演者双重角色,承担着家庭和单位的双重责任。很多时候,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难以兼顾。大部分女性在事业上升期往往也是其生育的最佳时期,从而决定其必须要退出劳动市场一段时间,提下也会以此为由而不愿招收女性员工。由此,就业公平和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我国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2.1 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大多对求职者提出性别要求。绝大多数提出性别限制的职业和职位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也不属于具有合理性别要求的特殊职业和职位。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广告中没有明确提出性别要求,但最终还是录用男性,有人称这种现象为隐性歧视。因此,女性的就业机会远少于男性。2.2 就业岗位局限

女性职业过于集中和层次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的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教育、卫生、饮食服务、文秘和演艺等行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就越小。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女性人才的全面开发,使女性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并助长某些社会偏见的形成。2.3 男女同工不同酬

在职场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工作男性得到报酬,女性却没有;或者同样的工作,女性得到的报酬比男性少。这种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存在,我国也是一样。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在我国不同的行业中,男女同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由于女性的生理原因决定的。由于女性的生理、性别分工使得女性的负担要重于男性,这导致女性的生产率低于男性生产率,从而企业也必然会做出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选择,使男女员工在工资或其他福利待遇上产生差距。根据全国妇联对六城市女性就业问题的调查,普遍存在女性工资低于男性的现象,并且随着工资收入增加,女性与男性收入差距增大。

2.4 人为设置女性就业障碍

与人为削减女性就业机会相伴的是人为设置女性就业障碍。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女性提出身高、外貌气质、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等与职业客观需要无关的要求,导致现实中发生了一些诸如“就业容貌歧视”和“就业身高歧视”等诉讼案例。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任招聘中对女性求职者明确提出婚姻和生育方面的限制。2.5妇女权益的不到保障

妇女就业劣势使得女性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三资”、个体、私营企业中以及租赁承包的国有大集体中,有些企业将女工劳动保护和妇女保健等开支一减再减压到最低,甚至缺乏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和设施,业主对国家制定的女工劳动保护、女工禁忌劳动范围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在现实中,突出问题为:1.女职工产期、哺乳期、休长假时工作岗位无保障;2.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女性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不加薪;3.低报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4.违规作业,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而不告知;5.随时解雇,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换新人;6.惩罚性克扣工资,借故减少女员工的收入;7.拖欠工资或工资不兑现等。女性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3.1 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

《劳动法》中虽明令规定不得以性别为借口拒绝求职者,但《劳动法》在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这一规定不能被严格执行。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更没有设置相对有效的保障机构,立法仅仅停留在原则内容上,从而无法切实保障女性的就业平等权。对照就业歧视的国际标准,我国的相关立法更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没有专门的反歧视基本法和反就业歧视法。二是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虽然有一些保护女性就业权的条款,但这些条款大多属于纲领宣言式概括性条款,缺少程序性的保障,不具有可诉性。三是现有的法律本身存在制度性歧视。这些歧视性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法律主要体现在男女不同龄退休的相关规定中。四是现有法规有关内容与适用范围与现实脱节,客观减少了女性的就业机会。

3.2历史上对女性价值的陈旧看法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

在影响女性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对男性价值的崇拜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来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思想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上许多人更是对女性存在偏见,认为女性生理、智力、体力均逊于男性。一些官员和经济界人士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对女性持有偏见的不仅限于男性,一些女企业家、女经理身为女性却也对女性存有偏见,不愿雇用女性。这反映出我国公众的社会意识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是很严重的。这些种种对女性的定位和怀疑造成了女性就业困难的现象。

3.3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原则

对雇主而言,要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繁重的家务劳动占用了女性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阻碍了女性接受教育和工作,产生“性别亏损”。企业以追求“利润大化”为目标,机关(事业)单位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日标,它们不愿承担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如生育、抚养小孩、操持家务等),即不愿接受由于性别差异而受到的损失而拒绝接受女性。

3.4智能结构差异

两性在生理、心理和智能结构上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在职业分工和职业选择上的差异性。如女性在总体上体力弱于男性,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高空作业、野外作业等一些特殊岗位;女性在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弱于男性,使得她们总体上在一些职业领域内的成就不如男性等等。3.5女性自身缺陷

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自身存在着相当的缺陷使其在竞职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首先,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就业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当多的女性在择业时习惯于顺从父母意志,依赖他人的帮助,而自我竞争意识较为欠缺;在职业实践中常常关注别人对相应职业的看法,而自我奋斗、全面分析能力却相对欠缺,往往出现盲目跟风;在面对就业决策时,往往因平时缺乏各种积极准备和科学判断能力,以至在面临激烈竞争和多种机遇时,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难下决断,从而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大部分的女性还有视野狭隘、缺乏好奇心和积极性的特点。如果说传统女性因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见识有限,情有可原的话,今天的女性则有众多的开阔视野的机会。但在职场实践中,女性因知识面窄、应变能力不够被拒绝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与女性普遍存在的好奇心较弱有关。缺少好奇心,在面临新事物、新知识时就表现为无动于衷,内在缺乏探索精神的缺陷暴露无遗。加之大部分女性在婚后,尤其在生育后,上进心明显降低,甚至完全安于现状,从而导致在职业工作中得过且过,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这些必然会降低女性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一些错误观念导致女性自我放弃在职场中的奋斗。由于在职业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女性受一些诸如“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错误观念的影响,把心思用在梳妆打扮上,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父母、丈夫、儿女)身上,出现了对专业学习漠不关心的现象。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女性的进取动力,削弱了女性在职场中的竞争实力。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4.1 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强化社会平等就业意识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目前在我国的主流社会意识中,对女性就业的偏见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的,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社会歧视。要消除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平等”现象,从根本上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男尊女卑的思维模式,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必须在全社会进行平等思想和观念的教育,使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男女平等,就业机会平等的意识,为女性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要积极宣传文明进步的女性观,抵制和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努力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女性承担的生育责任属于社会责任,应得到社会的支持,而不应该成为就业时受歧视的原因。“男女平等”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使其深入人心,我们整个社会文化制度还要不断完善。因此,当前应该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平等文明公正的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女性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4.2女性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女性,应该更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增强自身的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体现自身价值,争取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靠自己的能力改变社会传统观念中的女性能力不足的印象。用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证明女性的价值。同时,女性也要认真学习《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有关规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用自己的力量通过法律的途径为自己谋取应得的利益。也要呼吁社会大众都来关心和爱护女性,自觉维护女性权益。4.3鼓励各种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女性都希望找到一份正式、稳定、轻松的工作。也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大部分的女性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当中,这种普遍性的对家庭的强烈依赖心理使大部分的女性缺乏独立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从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这种大部分女性所期望得到的安稳的工作岗位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临时性的、没有确定的劳动关系的。比如一些保洁员、清洁工和自由职业者一类的工作。部分女性认为在这些非正式的岗位就业,虽然获取报酬,但不是正式单位,缺乏保障,从而还是希望得到一份主流意义上的“正规工作”。从这一现象出发,政府应该鼓励各种非正规就业方式,使就业渠道更多样化,女性自身也要摒弃传统就业观念,这将更有利于女性的就业和再就业。

4.4 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针对女性在就业过程中所到歧视的现象,仅靠道德上的自觉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在法律的层面上严格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以确保女性得到公平的待遇。我国目前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虽然旨在保护我国女性的劳动就业权利,但更多的是对男女区别对待或照顾,而对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针对这样的现象,应当制定一部保障女性劳动权利的主体法,提高对实践的指导与操作性,切实保障女性劳动权利。

首先,要尽快制定反歧视法,对各种歧视女性的行为进行定性,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对歧视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其次,要完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确保其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还要完善相应的诉讼程序,为反女性就业歧视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第三,要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通过立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由法律赋予其独立职权,该机构与法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以有效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纠纷,维护女性合法权益。4.5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体系,均衡企业负担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排斥女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要降低成本,雇佣女职工显然要比男职工支付更多的劳动成本。而且女性由于其生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经历的生

基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研究

育子女的责任,这无疑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和损失。女性生育是为人类社会繁衍后代,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因此这一成本应该由社会来承担。但无疑企业是不愿承担这个成本的,那么,国家就应为女性、为企业、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来买单。

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产假和哺乳假制度,承担企业因雇佣女工而带来的利益上的损失,通过把生育成本转移到社会中去,减轻企业负担,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企业在招聘时的女性歧视问题,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应通过降低企业雇用女性劳动力的成本或发放一定的补贴来提高女性就业的竞争力。通过减轻企业成本,或者一定程度上的补贴,使得企业增强录用女性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消除因生理差异因素给女性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创造男女公平竞争环境,增加女性就业机会。4.6 将家庭劳动社会化,减少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女性在家庭中都要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等等。这些责任严重的分散了女性的劳动时间,从而使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相对于男性来讲缺乏相当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比如设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餐馆、洗衣房等等,为家庭提供洗染、缝纫、休息、保姆等服务,从而把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加充分自由的投入到社会劳动中,有效地降低女性就业的机会成本,消除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后顾之忧。结论

女性发展在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就业难不仅关系到女性的生存与发展权益,更关系到两性平等、家庭幸福与社会稳定,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只有消除女性在就业中的歧视,使男女在职场上拥有同等的地位,才能真正的使女性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使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保障女性在就业上的合法地位,从而开辟一个女性生存发展的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使女性的独特魅力得以昭示。

【参考文献】

篇7:我国劳动力的特点

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10国贸班

学号1030601009姓名: 潘中奎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城乡劳动力农民工工资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突出;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举步维艰。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我国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缺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劳动人口数量大但却素质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等。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数量大而素质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

力数量自然也很大,但是也正因为此我国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低素质劳动力已经饱和而高端技术人才却存在大量空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发达国家劳动力分布均匀,高素质劳动力充足,要想增强我国劳动力,必须加强我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向发达国家学习。目前我国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主,低素质劳动力市场已经饱和。我们应该遵循马克思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国情,培养住过需要的人才,个人也一样,要充分的认识世界,然后改变自身条件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劳动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下岗职工和失业人

员再就业问题突出,由于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也不均匀,所以导致我国劳动力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带导致失业,还有就是我国现在劳动力饱和,就业岗位虽然很多但是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同事涌入再加上许多劳动力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没有先进的技术,无法适应新技术导致失业,抑或是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原因,出现的失业国家来不及解决,而且还有很多国家单位下岗员工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方案。而发达国家本身劳动力结构比较合理,再加上对待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待遇和政策比较好一些,这也是因为发达国家人口少,高素质劳动力比较协调。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去解决我国所发生的问题,取其长,避其短。好好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三、中国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而要发展我国的经济光靠农业是不

行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要想发展,我国就要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城镇。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出现了加送的趋向,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平均每年下降1.72,而前26年平均仅下降0.65%。为总体上把握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我们计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就业结构变动率,结果表明,1952-1978年26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27.4%,平均每年变动1.05个百分点,而1978-1988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19.2%,平均每年变动19.2个百分点(见表1.1)。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也由1978年历史

最高值-0.54降到了0.4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要并不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非农业转移的结果。1978-1991年期间,我国城镇经济增长共创造了10601。7个就业岗位,年均约815.5万人。然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增长对吸收农业过剩劳动力只是发挥了非常有限的作用,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由农村转镇自身的劳动力达6064.4万人,占到了57.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

要是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扩张的产物。1978-1991年期间,农村内部从事各种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由3149.5万人增加到8906.2万人,共增长了5756.7万人,年均增长442.8万人,为转入城镇的3.35倍,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8.6%。根据马克思原理分析,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虽然我国的劳动人口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分析其对立面与统一面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我国国情改变我国的现状。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把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制定出一套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方案。

四、我国就业形势险峻,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严重,虽然说

我国要求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许多高校进行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成千上万,还有就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社会所需人才,并且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很严重。而外国的就业模式与中国完全相反,他们是自由创新式就业而我国是传统古板的就业模式,所以导致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端正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善于发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基层干起,首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经过质变和量变,强度大自己等待飞跃。而政府应该搞好就业政策,制定出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神速但是也存在很

多问题,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适时调整我国的就业政策。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动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必须保持民众的和谐安定。不管做什么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的认识我国国情,再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坚持社会主义的宗旨。

篇8:我国的劳动就业教案

虽然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国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却越来越受到挑战: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越来越差;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能以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代替政府支出启动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就可能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这些增加支出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债务混乱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性。所以,必须寻找替代刺激私人部门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出对劳动力需求的无限空间,同时使这些就业量与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的利润目标相独立。由于政府能够将就业目标和利润目标相分离,所以对劳动力无限需求的责任就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但需要指出,这一过程必然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不能够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那样,国有企业成了政府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工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角度看,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也是严重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国有企业不自负盈亏,不讲经济效益,多余的劳动力隐性失业才没有成为社会上公开的显性失业者。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讲究经济效益,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解雇多余劳动力就是必然结果了。与计划经济体制联系的社会主义,失业采取“隐性”形式,而与市场经济体制联系的社会主义,失业采取“显性”形式,失业的内容是一样的。因此,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时,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思维方法:首先,必须放弃以“转移支付”刺激总需求的方法。实际上,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在于收入不足,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劳动的供给来获得,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消费需求能力;其次,消除劳动力参与市场的障碍。创造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竞争环境,消除城乡差别以及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以便形成统一的社会劳动大市场,更好地依靠社会保障全体职工的利益,建立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

2 劳动力充分就业与总供给调整

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看,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本身变化具有替代劳动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从而产生失业现象。此时我们发现,许多公共部门的就业计划优势是私人部门无法比拟的:(1)从不确定性角度看,公共部门很少受到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为公共部门决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投资内容而不是投资数量,例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2)从灵活性角度看,私人部门的灵活性比公共部门低,例如在竞争条件下导致的生产方法、产出构成、资本设备的类型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私人部门都不如公共部门那样灵活,因为私人部门为了生存必须展开市场竞争,所以必须坚持有竞争力的生产方法;(3)从终极目标角度看,私人部门是由纯粹的经济动机--利润决定的,不会追求社会利益,而公共部门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强,往往可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前提。

3 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与措施

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使其实现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这既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在对我国劳动力资源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大力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确立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管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确立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方面,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一些地方仍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开发不够。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清醒认识,高度重视,真正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及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加以战略考虑和研究,通过制订规划,制订政策和措施,加强开发和管理,真正走出一条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路子。(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劳动力就业的市场机制。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开发不够,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甚至导致大量劳动力过剩,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也只能是从以计划为主转为以市场为主配置人力资源。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市场适应能力,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机制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就业机会均等化,以扩大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3)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要靠全社会共同解决。政府的作用就是要站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高度,及时制定完善合理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调节劳动力市场需求,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最大限度地安置就业和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广开就业门路和渠道,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要结合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城镇就业容量;要转变择业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更多地吸纳劳动力就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要打破现有的束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城乡壁垒、区域封锁,促进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在市场机制下进行合理配置。(4)要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的“人口过剩”,实际上表现为低素质人口的过剩,未实现就业的劳动力也多为相对素质较低的劳动人口。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劳动者就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再就业教育培训力度,尽快实现下岗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促进其再就业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预防腐败的具体措施下一篇:《钓鱼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