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

2024-06-26

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共6篇)

篇1: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内外政策的走向及中美关系的前景

一、如何看待美国政治生态与特朗普现象 1.无法理解的特朗普现象 第一,一人与两党的搏杀。特朗普对两个党 但他代表了共和党打败了民主党 来回换党飞典型共和党 只是借其上位 第二,特朗普绕开府会的协商直接签署总统行政令。上台执政 共和党拿到了总统宝座 赢得国会多数席位 总统+国会 应该更好推行外交内政 但是其没有通过国会 只是通过总统令 第三,推特治国。2.分析以上现象的原因

社会政治运动:有许多个体参加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它将导致社会政治生态的巨变,利益格局的重组,释放或加剧各种社会矛盾。(1)美国一特朗普为代表的选举运动非常突出的表现形式 第一,美国中下层对封建派的反叛 第二,白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三,美国农村乡镇与中心城市的对决(2)关于特朗普上台后表现的解释

第一,继续革命、继续攻击封建派(特朗普在就职时说:把权力从华盛顿交给人民)第二,组织上对美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一次清理或者重组 第三,在政策上拨乱反正

二、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走向 1.特朗普对外政策的基本理念

第一,美国当前所有问题是外面导致的

第二,美国总统或者美国政府过度地承担了国际的安全责任,让盟友搭便车,而且这些盟友还要不时的批评美国

第三,经济民主主义。把利益放在首位,呼吁:买美国货,雇美国人 第四,更加注重大国关系 2.对外政策的可能走向

第一,一定程度上放弃国际自由主义的“道统”,即放弃 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必须维护美国领导组建国际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

第二,美国总体的战略态势上继续推行战略收缩政策,就是美国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内 第三,处理美国的外交问题紧紧地围绕国内问题展开。包括经济、移民、安全问题 第四,抓大放小,即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时候,更加重视大国的关系,以达成有利局面。第五,在安全问题上,把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 第六,在贸易政策上,强调“公平贸易” 第七,在全球治理问题踩刹车、甚至开倒车

三、中美关系走向 1.特朗普的中国观(1)“两个中国”

好的中国:大城市、为数亿人提供住房与教育,允许公民旅游,接受教育,创造出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对“好的中国”,特朗普认为可以发展合作,与之做交易。

不好的中国:盗窃美国的就业岗位,放任人民币贬值,进行不公平贸易、盗窃知识产权、在南海和朝核问题上不尊重美国。是美国经济问题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对这样的中国要强硬、施压、惩罚,逼其就范(2)主要从经济的视角看中国

以三重视角看中国:意识形态异质国家、地缘政治竞争者、经济竞争者

特朗普几乎从纯粹的“经济竞争者”视角对待中国。对于特朗普来说,中国对其经济影响最值得关注。

2.中美关系的前景

(1)中美关系面临艰难的磨合期,但也存在转换的空间 第一,中美关系面临艰难的磨合期。

原因:一,特朗普是一个美国政治领域非封建的人

二,特朗普的执政团队中有许多对中国有强烈偏见的人 三,美国总体的对华认识趋于负面 四,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 第二,中美关系也存在着转换的空间

原因:一,关于“一个中国”的问题,虽然美国与中国暗暗较量,但特朗普还是给中国发了贺信

二,两者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核大国,互为贸易伙伴,相互投资迅速增长,金融恐怖平衡。

三,特朗普自己预留了一些转换的管道。正式的包括,驻华大使 布兰斯塔德,非正式的包括库什纳、伊万卡

四,特朗普最重视经济,采取“抓大放小”的思路,具有“交易”的特质(2)双边传统议题重归两国关系的主线

奥巴马时,中美关系的主线围绕两大新领域关系展开,一是,中美邻国关系,二是网络问题 特朗普时,主线重归双边传统议题:一是台湾问题,特朗普将这个问题推到了两国关系的漩涡之中。二是,经贸问题。

(3)周边议题退后,次序可能会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南海、朝核、钓鱼岛,转变为朝核、南海、钓鱼岛。其中,格外要注意朝核问题。

(4)中美俄的权重将进一步上升,是否会出现联俄制中的局面值得关注

特朗普可能在中美俄之间搞一种“反向的尼克松冲击”,即视中国为70年代的苏联,而俄罗斯成为当年的中国。3.政策建议

(1)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

(2)加强沟通,防止出现重大战略意外(3)战略预置,储备各种反制手段

(4)提出增量方案,大规模进口美国能源产品、马云方案、扩大美国服务业进口,主要是指旅游

如何对待特朗普?

一、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既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 认识事物必须从客观对象自身的实际出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其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表现出来的,因而只有观察了全过程才能完全地把握它。但是,认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当前实践的需要,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所关注的认识对象都是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甚至是刚刚出现的事物,其现象和本质远未充分暴露出来,这时人们却不能不探寻它的性质、规律和未来走向,得出某种结论,以便采取应对之策。这是人的认识和实践中固有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这个矛盾使人的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这是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们对特朗普政府的认识,就受到这样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取消认识,不去探求对象的性质,预测其未来的发展,但是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所受到的这种限制,从而更加注意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因可供分析的事实尚不充分而用想象去填补实证材料的空白。

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有区别的。虽然发表言论也是一种行动,但是言论的内容所表达的并不都是已有的行动或必将付诸实施的步骤。发表言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行动,只能作为了解主体当时思想的依据。人们之所以关注特朗普,是因为关心美国政府的走向。从认识美国政府及其最高领导人的意义上说,特朗普在今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之前包括竞选和候任期间所发表的言论,都只是‚言‛,而不能算作‚行‛。因为这些言论并不具有代表一个国家政府的法定效力,也不一定在将来付诸实施。这就意味着,可供分析、了解特朗普政府的‚行‛,只是他今年1月20日之后的所作所为,对于判断一个大国政府来说,这些是非常有限的。

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提出的主张和对选民做出的承诺,在其当选之后往往不能兑现,甚至南辕北辙,因而不能全都当真。有些承诺可能从一开始就只是笼络人心、争取选票的策略之举,并未真正打算实施。有些可能虽有此心,却并无实施之力,就职之后想做但却做不到。也有些可能因为地位发生了变化,从在野变为在朝,地位改变了,主意也随之改变。对于像特朗普这样的从未担任过政府职务因而完全缺乏执政经验,却一步登上最高领导职位的人来说,改变之大、变化因素之多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变数也就更多。因此,上台之前的言论固然是了解其人和解读其上台之后的决策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资料,但不能当作分析、判断现政府执政方向的根据。

从实际出发认识特朗普政府,要把侧重点放在今年1月20日之后,密切关注其作为现任总统的言行,尤其是政府的决策和实施情况,注意新的动向,以此作为分析、判断的客观依据。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矛盾分析方法 社会中没有孤立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在本质上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美国总统是一个国家的正式代表。虽然个人的经历、性格、作风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认识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线索。观察特朗普政府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特朗普的就职演说,是外界观察这位美国总统的第一个窗口,是值得特别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资料。演说中一些看上去带着‚社会主义‛色彩的好像是表达了‚人民‛意愿的言论十分引人注目。比如他说,这一天的权力交接,不只是由一位总统交到下一位总统,由一个政党交给另一个政党,而是‚将权力由华盛顿交接到人民的手中‛。很久以来,‚华盛顿的一小撮人‛攫取了政府的利益果实,‚华盛顿欣欣向荣,人民却没有分享到财富。‛‚政客们赚得盆满锅满,但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工厂纷纷倒闭。‛‚当权派保护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国家的公民。‛而就在他就职的这一天,‚美国人重新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他许诺,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问题都将结束,一切都会改变。他说,这个就职典礼的‚核心是一个重要信念——国家是为服务人民而存在的‛。

人民、权力、利益、国家的主人、服务人民等,这些语词我们都相当熟悉,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政治生活和理论著作中。但是,如果因此忘记了这是一个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式代表发表的政治宣言,而像有些评论文章那样,把特朗普的观点同社会主义中国关于人民的理念混为一谈,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提并论,把特朗普的当选和就职看作是人民的革命,那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对‚人民‛要做阶级分析,反对用‚人民‛概念掩盖阶级的对立。唯物史观把人民理解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认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参加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体现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理念,人民立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唯一宗旨。但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资产阶级从它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起,就以人民的代表自居,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后来也一直把自己说成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所以‚人民‛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常见的话语。列宁指出:‚只有资产者才会忘记,在全体‘人民’反对中世纪农奴制度的利益一致的背后,存在着‘人民’内部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深刻的不可调和的对抗。‛(《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17页)他强调:‚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语时,并没有用它来抹杀各个阶级之间的差别‛。(《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36页)应该看到,特朗普所说的‚人民‛与我们党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的‚人民‛有各自不同的阶级内容。

‚民粹主义‛也是评论特朗普的言论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无论在赞成或反对民粹主义的人们中,都有许多人把特朗普的主张同‚民粹主义‛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俄国的民粹派就是这样。当时列宁、斯大林的党是给了他们以批评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列宁在批判俄国民粹派时尖锐地指出,他们以‚人民之友‛自居,‚其实他们是社会民主党最凶恶的敌人。‛(《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2页)在当代西方学术话语中,‚民粹主义‛的含义显然与此不同。它一般被用来指论者认为在‚平民‛与‚精英‛的区分中倾向于‚平民‛的思想,与‚精英主义‛相对立。但是在我们看来,无论‚平民‛或‚精英‛,都包含着不同阶级的人们。当特朗普的主张被说成是‚民粹主义‛时,他所代表的‚平民‛,主要是没有进入国家机构直接执掌权力的资产者。这一点已经由他当选后组建的‚富豪内阁‛的成员构成明确地显露出来了。当前在美国、在欧洲,各种被称为‚民粹主义‛的思潮此起彼伏,形态各异,有论者还将其区分为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无论在赞成或反对‚民粹主义‛的论者中,都包含了不同阶级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使用这个话语,不能把反映不同阶级利益和愿望的思想观点区分开来。我们应该重视研究当代那些被称为‚民粹主义‛的思潮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但是不宜把这个已经被用得混乱不堪的话语当作表达我们自己观点的概念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语言工具。

国家,不仅就其历史起源来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而且迄今为止,阶级社会中的国家尽管都有社会管理职能,但它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性质并未改变。一个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它是哪个阶级的国家,即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社会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是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而‚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则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综观特朗普就职以来频频出台的内政外交举措,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国家政权正在发生某种‚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的根本性变化。他在就职演说中所说的‚将权力由华盛顿交接到人民手中‛,并没有超越国家政权在资产阶级的不同集团及其政治代表之间传递的范围。有的论者把特朗普当选看作是一场革命。有的论者说,特朗普就职演说的主题就是为了‚人民‛的‚革命‛。这里所说的‚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话语体系中的社会革命不是同一个概念。

列宁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对谁有利?》的短文。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别相信空话,最好是看看对谁有利!‛他说:‚谁直接维护某些观点,这在政治上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观点、这些提议、这些措施对谁有利。‛(《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看看其行为对谁有利,是进行阶级分析、判断一个政权及其领导者的可靠方法。我们不妨看看2月初刚刚发生的针对中国或与中国直接相关的几件事情。2月1日,美国新任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刚刚上任,就声称关注西藏问题,要努力‚促成北京与西藏‘流亡政府’和**喇嘛的代表展开对话‛,并表示要与**见面。新任国防部长马蒂斯刚上任就访问日本和韩国,在日本就钓鱼岛主权问题发表言论,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在韩国重申将继续推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些言行都直接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对谁有利‛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不变中也有改变。我们重视基本的经济关系、国家政权没有改变性质的事实,并不意味着轻视在基本不变的范围内发生的具体变化,轻视对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关系的分析。重视根本制度,不意味着可以轻视体制性问题。应该重视对特朗普当选前后美国社会和政治体制中的矛盾的分析。特朗普原来是一个没有从政经历的地产商,被视为政坛的局外人。他在总统竞选中口无遮拦地抨击美国时任领导人和现行政策,不断发表被认为是突破了底线的言论,却在政坛上层和主流媒体的一片反对声中步步胜出,出人意料地当选,这种颠覆了美国上百年选举一般秩序的现象,反映了美国社会深刻的矛盾。把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的力量,与其说是出自对他的政见的支持,不如说源自对美国现行制度、体制和现实社会的否定,对以希拉里为代表的现政权的反对。特朗普的参选和他对美国社会、政治的猛烈抨击,为社会各阶层民众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为争取改变现状提供了一个机会。他的当选是美国时任政府和主流媒体遭受的严重挫败,是美国社会分裂、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反映,是美国经济、金融危机和各种社会问题导致的民众普遍不满的爆发,集中表达了广大民众要求改变现行制度、体制和社会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句话,他的当选是美国现实政治和社会的一种否定性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这场选举被认为是‚民粹主义‛思潮表现的原因。

特朗普就职后,竞选中政治博弈的双方攻守易位。特朗普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行政举措,把他在竞选时提出的施政纲领付诸实施。当初一个追求执掌权力的资本家的政治主张,变成了一道道现任总统的行政命令。而在另一方面,大批美国政坛人员和主流媒体继续奉行反对特朗普的立场,从斥责和阻击一个觊觎国家权力的地产商人,变成了抨击和阻拦现政府领导人的施政举措。抗议的声浪之大,行政命令遭遇的阻力之强,超过了美国总统权力交接的常规。尤其是1月27日特朗普发布‚移民禁令‛引起的强烈冲击波,震动了美国社会和国际舆论。不仅民众涌上街头抗议,国会参议院民主党议员不予合作,上千名外交官联名上书反对,代理司法部长宣布不为之提供辩护,而且遭遇到司法系统的强力阻击,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罗巴特做出要求在全美范围内停止执行的法庭裁决,使美国陷入了一场其前景尚未可预料的‚法律战‛之中。特朗普上台不到两周时间,支持率就下跌到43%,而不支持率上升到52%。(韩显阳:《特朗普‚移民禁令‛波澜难平》,《光明日报》2017年2月7日)特朗普上任后的政治风潮,以尖锐的形式反映出在他竞选期间已经显露的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危机的新发展。社会中固有的否定自身的矛盾正在继续撕裂这个社会。他的施政行为,已经显示出他试图改变现行政策和体制的强烈愿望和决心,但是他所能运用的体制并不是由他自己选择的,而是在他上台之前就已经确定并按照其固有方式运行的。他只能从现有体制出发去实施自己的主张,并在实施中努力改变这个体制,正如人们即使不满意现有的生产机器,也只能运用它去生产产品,并在运用的同时去改进它一样。这样,他作为现有体制的新领导者和这个体制发生了冲突。一方面,他强有力地甚至是粗暴地使用这个机器,驱动这个体制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机器和体制要求按照自己原有的方式运转,严重地阻碍他的施政行为。这种矛盾,既震撼着美国传统的国家机器、政治体制和制度,又威胁着新任总统的权威、行政执行力乃至于他的执政地位,成为一种对现存社会具有严重破坏性、腐蚀性的力量。社会中的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来创造历史,但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历史的结果与个人的动机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观察特朗普上台的意义,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事件的结果和历史人物的动机做应有的区分。特朗普和他的拥护者、反对者都是一定社会力量的代表。把特朗普推上台的对美国社会现状强烈不满的否定性力量正在继续猛烈地冲击这个资本帝国。就此而论,特朗普上台也许与革命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但这同他想做些什么不是一回事。特朗普执政的时间还很短,又遇到了严重障碍,他在就职演说中以及竞选时提出的许多观点还没有变成施政行为,或者才初露端倪,它们在未来的政治实践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尚有待于根据今后的实际情况去研究: ——他提出的‚美国优先‛‚买美国商品‛‚雇美国人民‛对美国经济的走向以及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意味着什么?

——他提出的‚让美国再次强大‛‚再次富有‛‚再次骄傲‛‚再次安全‛对美国在全球的军事、政治、经济、金融、文化战略和霸权地位意味着什么?他执政期间的美欧关系、美俄关系以及受其影响的俄欧关系将如何变化、发展? ——他和他的竞选团队此前关于民主党用美元支援‚民主自由活动‛是浪费钱应予以终止的言论,在他今后的行政决策中意味着什么,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会发生什么影响?等等。

这些都有待于跟踪观察和研究。

特朗普总统2月8日致函习近平主席,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2月10日在同习近平主席通话时表示,相信中美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新高度,并强调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这些都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赞赏。搞好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中美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应有担当。我们重视对特朗普政府的观察和研究,正是为了服务于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服务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四节 增强核心意识 加强制度治党 第一部分、正确认识增强核心意识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增强核心意识重要性

(1)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实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这是习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实践基础。

其在各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难题

(2)“顶层设计”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整套“组合拳”,是一个政治上的成熟的党中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政治水平基础。历史上三次顶层设计:1.毛:中国社会如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邓:中国社会如何走出“文革”,通过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习:通过“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习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使我们这样大国、大党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所决定的。这是习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的使命基础。

(4)向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说明中央要规模地做到以上率下,敢于接受全党监督,这是习近平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先锋模范基础。

明确习近平的核心地位,是全党的共同意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第二部分、制度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刻转变

党内“法规”有四个层次:风别是 党章 准则 条例 各种规定、细则、意见等

18大以来一系列党内“法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方向,总结时间经验,健全问责机制,扎紧问责的制度笼子,是对党内其他问责规定的归纳提炼,是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

总体来说,十八以来,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主要是党内法规上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形成了“1+4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即:在《党章》统领之下,包括“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四大制度体系。

党章的有机构成,具体包括:党的组织法规制度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 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 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

第三部分、《准则》、《条例》制度治党的新举措

三、《准则》、《条例》制度治党的新举措

(一)关于《准则》的制定

首先,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性质、新年所决定的。

其次,新的形式和任务要求我们修改1980年制定的《准则》 再次,为了解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突出矛盾与问题包括? 1.在党的政治路线方面 2.在党的思想路线方面 3.在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4.在党的群众路线方面 5.在民主集中制方面

6.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方面

(二)《准则》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观点的重大举措

一、坚定理想信念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坚持民主集中制

七、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

八、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九、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十二、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新准则突出的内容:理想信念、党中央权威、群众路线、选人用人、组织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些新内容的重要特点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三)《党内监督条例》的新举措 第一、《条例》出台的背景

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责任不明晰,监督内容不聚焦 二,一把手监督难题亟待有效解决

三,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督制度的操作性和时效性不强 四,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落实责任追究不到位等等 第二,《条例》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举措

第三,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关键少数

(1)《准则》和《条例》都把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为重点监督对象(2)发挥一把手在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件》上的示范表率作用

(3)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组成人员在高级干部中首当其责

(4)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首先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保证权当令行禁止

篇2: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2010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一年。对于两岸的现状,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1,关于两岸政治互信

两岸双方坚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立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其次,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不断深化。2010年7月10日至11日:国共两党在广州共同主办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22项共同建议,为ECFA签署后两岸进一步协商相关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抗转向大幅缓和,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

再次,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2010年签署了3项协议,自2008年以来共签署15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两岸有关职能部门高层进行“业务沟通”,是两会协商的重要补充。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增进国共两党互信、推动两会切商的推动器,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官方、半官方智库频频就两岸共同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为两岸高层决策提供服务。

2.两岸的经济合作互信

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在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上迈出历史性步伐,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两岸还在下半年稳步推进ECFA的后续协商、落实工作,商签包括投资保障协议等在内的“四大协议”,为ECFA1月16日正式生效,6月29日ECFA签署,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出现新的突破。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2010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尤其是ECFA签署及大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之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

两岸贸易快速增长。预计今年两岸贸易总额将达15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自台进口将突破1000亿美元,标志着两岸贸易迈上新台阶。签定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关键是协议内容要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两岸同胞福祉增进,有利于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3.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两岸文教交流领域拓宽,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两岸文化交流内容遍及教育、出版、宗教、民俗、新闻传播、民间艺术,地方特色等各个领域。文化交流的专业性、组织性、机制性不断,如两岸共同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民间法律办公室,共同举办国学论坛、智库论大学校长论坛,共同举办神农文化祭、抗战电影展、简体图书交易会、农博会、妇家山歌大赛、旅博会等。

两岸文教交流层级不断提升以及两岸教育双向交流得到深化。大陆首度开放台湾“顶标级”学生入学,为就读大陆一流高校开启了大门。台“立法院”于2010年8月19日正式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正式承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学,开启了两岸教育的新纪元。同时,台湾还开放陆生以短训生方式赴台就读,“双联学位”制度亦在研讨中,有望于2011年实现。两岸校际互动持续热络,高校辩论赛、夏令营、冬令活动频繁开展。

4.两岸军事互信开展积极探索

2010年,大陆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岸可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的讲话精神,与岛内有关机构、团体,人士积极沟通。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他们以参访、学术研讨会、黄埔校友联谊等方式进行交流。台湾前“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许历农率领由23位退役将领组成的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前“国防部副部长”王文燮率领退役将领参访团来大陆展开交流,为两岸各界大交流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中,4月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是迄今来大陆访问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退役将领团。5月10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台湾举行,这是两岸黄埔校友首次在台举办大型聚会,也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的军事将领交流。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的目标,已经成为两岸双方的重要主张。我们提出,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问题、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务实探讨,表明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姓名:黄明

篇3: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

一、俄朝关系发展历程

1948年朝鲜建立的过程中,苏联提供的军事和政治支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50—1953年朝鲜战争中,朝鲜得到了中国大规模的军事支持。20世纪80年代结束前,朝鲜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寻求平衡的政策。在此期间,苏联和朝鲜的关系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一致的基础上,同时从苏联得到金钱和技术援助。

苏联解体后,最初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政策上实行的是明显的亲西方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俄罗斯官方对朝鲜的定位是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友好国家,对俄罗斯具有一定的威胁,扩散核材料和核技术、贩毒、有组织犯罪和在俄罗斯买凶杀人等。莫斯科要求平壤归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并停止了对朝鲜的大规模金融、技术和人道主义援助。作为回应,朝鲜与俄罗斯减少了外交往来,两国关系降至冰点。由于朝鲜一直未能还清苏联外债,并且仅能提供给俄罗斯小批量货物和范围很窄的服务,两国贸易额快速回落至2.35亿美元,而在1988年苏朝贸易额曾达到85亿美元。1996年俄罗斯曾继续出口朝鲜某些种类的商品和设备,而朝鲜对俄罗斯出口的则是廉价的劳动力。

两国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有所改善,俄罗斯改变其外交政策,决定采取对韩国和朝鲜等距离外交的方针,希望成为朝韩关系的调节人,获取政治利益。

20世纪90年代初,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较大的是朝鲜决定开放罗津—先锋自由经济区(后更名为罗先),但是很多工作开始得很晚。在经济区,对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待遇。但这种自由区项目实施缓慢,不太成功,平壤总是频繁更换地区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战略。俄罗斯虽然有兴趣使用罗津港中转货物,但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大规模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成了对朝投资的主要力量。

2000年初普京执政后,俄朝两国关系显著改善。普京开始大力推行运输走廊项目(连接朝韩境内的铁路)以及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起来的项目。这一项目对韩国很有吸引力,韩国通过这一运输走廊把商品运到欧洲,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并加速了在欧洲的货物交付。当时还讨论了通过朝鲜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和电力线铺设工程。朝鲜通过这些项目可以收取过境费,并且使基础设施现代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朝鲜最初同意了这些项目。在筹备阶段,人们清楚地看到朝鲜铁路网比预期更糟糕的状态,成本增加,技术复杂。尽管该项目存在各种问题和摩擦,但在普京的大力推进下,项目还是准备尽快实施。

2006年开始,朝韩关系恶化,平壤的核武器和导弹发展计划导致严重后果,这个项目的实施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对这条跨境走廊任何投资变得相当困难。俄朝双边关系恶化,因为俄罗斯也谴责平壤的核计划和导弹试验的实施,支持对朝实行制裁。同时,2008—2009年国际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有力地打击了俄罗斯经济,也使俄朝经济关系恶化。

在俄朝贸易额中,俄罗斯的出口占主导地位,2006年两国贸易额近2.1亿美元,达到了顶峰。之后出现了下滑,2009年时下降到4500万美元。2011—2012年又回升到1.1亿美元。然而,在2014年贸易额再次大幅下降到9200万美元,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6300万美元。

应该指出的是,2005年至2014年初,俄朝两国关系取得了一些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008—2014年,俄罗斯在朝鲜进行了重要的投资,在两国边境到罗津港铁路线的现代化重建中,俄罗斯投入了1.71亿美元,在港口货运站的建设中投入了1.09亿美元。2012年,莫斯科同意注销朝鲜100亿美元的90%的债务,其他的10亿美元作为在朝鲜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二、俄朝经贸关系现状

2015年,俄朝贸易额为8430万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俄罗斯出口7830万美元(减少4.7%),进口600万美元(减少40.6%),还未恢复到2013年1.034亿美元的水平,这是最近几年俄朝最高的贸易额。在过去的几年中,俄罗斯在朝鲜的外贸份额中所占比重为1%—1.5%。俄罗斯对朝出口主要是煤和褐煤(58.5%)、石油产品(23.7%)、小麦和面粉(6.4%)、木制品(4.1%)、冷冻鱼和螃蟹(2.6%)。俄罗斯从朝鲜进口主要是衣服(28.3%)、冻鱼(28.0%)和乐器(17.9%)。2015年,两国继续研究如何为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新的动力。4月,在朝鲜举行的两国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讨论了如何促进商业联系,商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新方向问题,在贸易双边合作中的优先方向、能源、自然资源合作等。2015年俄朝签署了国际公路运输与合作协议、电力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朝鲜重点关注的领域是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双方研究了进行双边合作的可能性。

2016年伊始,朝鲜半岛军事政治形势复杂,双方之间的交流暂时被冻结,但在年中又恢复了。2016年4月,在平壤举行了俄朝渔业合作的联合委员会第29届会议,6月,朝鲜召开了俄朝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研究电力合作问题。

俄罗斯在朝鲜最大的投资项目已经取得了进展。哈桑(俄罗斯)—罗津(朝鲜)铁路段现代化和罗津港口3号码头的建设已经顺利完成。这一项目是未来朝韩铁路及其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的统一运输通道的一部分。尽管两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略有放缓,俄罗斯私有企业仍然希望进入朝鲜几乎未开发的市场。

俄罗斯各联邦主体与朝鲜的关系发展历来占据俄朝关系的重要地位。目前,几十个俄罗斯地区在各个领域与朝鲜进行经济合作,包括建筑、林业、农业、渔业、医疗卫生和服装行业。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其中最活跃的是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莫斯科和平壤、纳霍德卡和罗先、圣彼得堡和南浦、元山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和清津,以及阿穆尔州与平安南道省都建立了兄弟城市关系。

俄朝地区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使用朝鲜的劳动力。2013年,俄罗斯调整了吸引邻国劳动力的移民配额。2016年初在俄国工作的朝鲜工人数量(主要在建筑业、林业和农业经营)近3万人。近年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明显增加了雇佣朝鲜工人,建筑、林业和农业、渔业加工中对朝鲜工人的需求明显增加。目前,发展最快的是朝鲜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关系。2015年2月,以朝鲜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了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签署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朝鲜的政府间合作的长远规划。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朝方主动提出在农业领域建立合资企业,种植粮食和饲料作物、大豆和蘑菇。准备在共青城市辖区设立合资企业,并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提供土地雇佣朝鲜农民进行种植。

2015年朝鲜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贸易总额显著上升,原因是朝鲜出口的鱼和海产品数量增加。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15家企业中朝鲜外资企业占总数的2.1%。

三、俄朝经贸关系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后,俄朝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2年开始,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两国经贸关系中一个最主要的障碍———朝鲜所欠外债问题被解决,俄罗斯同意注销朝鲜所欠的苏联时期的外债,110亿美元中的90%,两国的经贸关系得以改善。2014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为俄朝关系快速发展制造了契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势头。

2014年10月和2015年1月俄朝签署了两个大型项目协议。俄罗斯在未来几十年将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朝鲜的铁路和电力网络现代化建设,回报是俄罗斯对朝鲜有色金属和优质煤炭资源的开发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使俄罗斯有机会使朝鲜通信现代化和连接韩国,不需要韩国的投资。据俄罗斯和朝鲜官员估计,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双边贸易,预计到2020年可达10亿美元。铁路部分哈桑—罗津运营一年后,2014年11月俄罗斯开始用罗津货运港出口煤炭。由俄罗斯铁路有限公司参建的朝鲜罗津港口的铁路联运终端项目已经建成,并进行了试运行。2014年11月底,40500吨俄罗斯煤炭经过哈桑(俄罗斯)—罗津(朝鲜)铁路,从罗津港港口经海上航线到达韩国浦项港。著名的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和现代运输公司对罗津—哈桑这个新的物流计划进行了研究。浦项钢铁企业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约200万吨煤,经过朝鲜运到韩国的这一计划是可行的。第一批货物运输试运行的成功,成为通过朝鲜港口进口来自俄罗斯原料的先例,这也是俄朝韩之间富有成效的三边合作的开始。

2015年10月,俄罗斯和朝鲜达成协议,打算建立一个亚洲交易中心,这是为了加强两国商业关系和消除中介活动,将为双边贸易的增长作出显著的贡献。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的结果,为俄朝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双方都需要政治盟友以克服孤立,以及不希望过度依赖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对俄罗斯来说是欧盟,对朝鲜来说是中国。

2014年,对于俄罗斯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立场和收回克里米亚,朝鲜明确表示坚决支持。朝鲜外交部称克里米亚入俄是完全正确的。2014年3月,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谴责俄罗斯的决议时,朝鲜是投反对票的11个国家之一。而2014年和2015年俄罗斯是投票反对联合国决议朝鲜谴责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少数国家之一,并呼吁进行国际刑事调查。俄罗斯做出了一些行动,以强调其更密切的双边关系的发展,其中之一是支持2015年俄朝友谊年的举措。在2014年和2015年俄罗斯和朝鲜官员互访的频率明显加快。

然而,两国经贸合作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实现那些宏伟计划仍很困难。

第一,两国经贸合作受到朝鲜半岛政治军事局势的影响。朝韩之间关系恶化严重制约了朝鲜半岛上任何大规模项目实施的可能性。2016年初,特别是在朝鲜核试验后,朝韩关系严重恶化,韩国推出了参与俄朝之间的项目,通过罗津港至韩国俄罗斯煤炭的供应也被停止。

第二,朝鲜对外政治方针不可预测和俄朝关系不稳定影响了俄罗斯投资计划。在2016年1月莫斯科谴责北朝鲜的氢弹试验,并在2月发射卫星(观察者将其视为朝鲜导弹计划的一部分)。此外,2016年3月莫斯科支持针对平壤的联合国决议,加入了强硬的对朝经济制裁。2016年5月俄罗斯决定暂停与朝鲜的经济联系,停止从朝鲜购买金、稀有金属和其他矿产。这是根据联合国的对朝制裁决议由总统作出的决定。对朝鲜的制裁将影响两国的合作,朝鲜的经济形势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西方的公司和投资者还是对朝鲜抱有兴趣,和他们相比,俄罗斯投资商还是具有一些竞争优势。

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2270号决议中,包括了很多对朝鲜的严厉制裁,俄朝经贸关系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是,其中例外的是俄罗斯依然可以通过哈桑—罗津铁路,利用罗津港的3号码头向第三国转运货物(主要是煤炭)。俄罗斯保留使用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的权利。韩国已经通知俄罗斯暂停使用该路段和港口进口俄罗斯的煤炭。

第三,由于乌克兰危机和西方的经济制裁,俄罗斯被西方孤立,加上石油价格大幅下降,俄罗斯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而摆脱危机又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俄罗斯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朝鲜的项目中。而朝鲜,也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困难,朝鲜经济本身又是低效和过度集中的,也存在朝鲜的运输基础设施状态不佳等问题。两国各自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都是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这些势必影响到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

篇4:美国核能辩论现状与核能政策前景

【关键词】日本核危机 美国 核能辩论 核能政策

【作者简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从利用核能发电只是构想、尚未成为现实的上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国内在是否利用核能发电这个问题上就一直存在争议,持续至今。本世纪初以来,尤其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民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辩论向有利于拥核派的方向发展,成为奥巴马积极推动核能开发的民意基础。但日本核危机的发生使美国的反核力量重新活跃起来,拥核派遭遇重挫,使美国未来的核能政策充满变数。弄清美国历来核能辩论各方分歧所在,日本核危机后辩论的新动向以及美国核能政策的前景,对我国核能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反核派的主要观点

(一)核电成本太高

美电力产业素来由市场来决定使用哪种能源,因此核电成本是核能辩论的焦点议题。反核派认为,核电前期投入大,建设成本高。建设一座有两个核反应堆的新核电站至少需要100亿美元。由于耗资巨大,金融界对核能一直持怀疑态度,不愿投资核电站,因此政府不得不通过提供核能企业贷款担保、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发展核能。奥巴马当选后,力促国会向核电企业提供巨额贷款担保,以鼓励其新建核电站。他提交给国会的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将新建核电站贷款担保提高到540亿美元,是2005年国会批准的贷款担保额的三倍。很多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政府补贴不但加重纳税人负担,扭曲资本市场,导致核电产业对政府的依赖,还会侵占政府对其他新能源的财政支持。

还有人批评核电站的审批手续繁琐,仅审批环节就要耗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需要开发能短期内见效的能源。 核能必须全部完工才能并网发电,而风能、太阳能即使建成一半也能发电,在建设周期上优势明显。

核能的巨额保险费用也广遭诟病。2003年,美国每座核反应堆每年的保费高达3300万美元。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如果发生核事故,政府将成立一个事故赔偿基金,所有核电站运营商需为每座反应堆缴纳近一亿美元,共计约100亿美元。如果事故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超出部分将由美国政府承担。据桑迪亚国家实验室1982年最悲观的估算,一次严重核事故可能造成314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今天的7200亿美元。 这对美国政府来说不啻天文数字,难以承受。如果将保险费用转用于支持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其资本效率可能更高。

(二)核电不安全

反核派强调,核电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核事故,最严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至今遗患犹存。此外,核电站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存在辐射,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核电产生的高放射性核废料衰变速度非常缓慢,钚239的半衰期为24000年,铀235的半衰期长达7亿年,如处置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反核派还认为发展核能存在扩散风险,担心一个国家以发展核能为借口,暗中发展核武器,使发生核战争或恐怖主义灾难的风险加大。有学者以巴基斯坦、印度、伊拉克、伊朗、朝鲜等国为例,证明发展核能和制造核武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此外,很多人担心核电站会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恐怖分子还会用买来或偷来的核材料制造脏弹。

(三)核电不属于清洁能源

与以往不同,近年来的核能辩论增加了关于核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争论。反核派认为,核电站建造和运营、核燃料开采和提炼、核电站退役都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碳排放平均高达66克/千瓦时,远高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不属于清洁能源。

反核派还指责核能耗费大量水资源。从开采铀矿、燃料加工到冷却反应堆,都需要消耗大量水。据统计,每生产1兆瓦时电,采用单程冷却系统的核电站需要冷却水400加仑,高于煤炭的300加仑和天然气的100加仑,如果采用循环冷却技术,则费水更多。 开采铀矿还会污染水源。大峡谷周边地区铀储量丰富,但当地人担心开采铀矿会造成水资源短缺,污染当地水源,从而损害当地经济,因此强烈反对开采。

二、拥核派的反击

(一)核电成本不高

拥核派认为,核电长期运营成本低,核燃料供应充足,价格低廉。核能发电成本每千瓦时约8.4美分,比各种化石燃料都便宜。如果政府通过立法,开征碳税,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发电成本会更高,核电的价格优势将更为明显。风能、太阳能虽可再生,但无法全天候供电,设施占地面积大,而核电站发电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针对核电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的批评,朱棣文撰文指出,微型核电站技术已经成熟,足以缩短核电站建设周期,降低投资和安全风险。

拥核派还指出,从政府补贴与发电量之比看,核电与其他能源相比,成本较低。化石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也得到过政府的补贴。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2007年,政府为太阳能提供的补贴为24.34美元/兆瓦时,风能23.37美元,清洁煤29.81美元,而核能只有1.59美元,远低于风能和太阳能。 核能接受补贴的时间长于其他新能源,但即使将历史补贴总和因素考虑在内,核能还是比其他能源合算。据统计,从1947年到1999年,核能共接受补贴1454亿美元,远高于风能和太阳能,但核能补贴与发电量之比只有12.45美元/兆瓦时,仍远低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核电虽需政府补贴,但根据以往经验,只需补贴初期建造的几个反应堆,后续反应堆的建设费用可以通过并网发电后的盈利来解决。

拥核派还认为,核电站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足以抵消其成本。据统计,每座核电站平均每年为地方社区创造价值约4.3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增加收入4000万美元。建设一座核电站可以创造1400—1800个就业机会,运营一座核电站可以创造400—700个高薪工作岗位。

(二)核电很安全

拥核派认为,做任何事都有安全风险,不能因为核电可能出事故就因噎废食,况且第三代反应堆技术安全标准更高,发生核事故的几率很小。据统计,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单位发电量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是最低的。 核废料处理已不是棘手难题,可以通过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实现再利用或深埋地下处置。

针对核电站辐射问题,拥核派声称癌症与畸形的发生率与是否靠近核电站无关。核电站附近居民一年所受辐射量为0.05毫西弗,而所受自然界辐射量一年为2.95毫西弗,远高于核电站。 与其他能源相比,核电站辐射量也不高,火电站附近居民受到的辐射量是核电站的三倍。 朱棣文曾表示,他宁可住在核电站附近,也不愿住在火电厂旁边。

针对人们对核电站安保问题的担忧,美国核监会指出,核电站安保措施完备,足以抵御类似“9•11”事件的恐怖袭击。 美国的核反应堆通常被两层设有电子监控设备的高墙保护,再加重兵严密把守,即使恐怖分子侵入核电站,也只能破坏设备,导致停运。遭遇袭击时,工作人员只需不到5秒钟即可将核电站紧急制动,而需花费至少数小时才能重启,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人故意泄漏放射物质。对化工厂和炼油厂的恐怖袭击后果同样严重,甚至有时造成的伤亡更多。脏弹问题不足为惧,因为民用核材料的杀伤力较小,与核武器不可同日而语。

(三)核能是清洁能源

拥核派认为,核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想之选。2010年,核能使美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2亿吨,核电占零碳电力的70%。 与核能相比,其他能源产生的废气对健康危害更大。每年有300万人死于汽车和工业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仅在美国,一年就有2万人死于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

关于核电耗费水资源的问题,拥核派认为与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相比,热力发电总体耗水量相对很小,只占美国淡水消耗总量的3.3%,不到生活用水的一半。核电的耗水量甚至低于某些可再生能源。 随着第三代反应堆的推广,核电耗水量将更小,因为第三代反应堆的热效率更高。

三、日本核危机后美国核能辩论的新动向

受日本核危机影响,美国核能辩论的重点转向核能安全。核电站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核废料储存、新建核电站以及延长现有核电站运营期限等问题早就存在争议,但日本核危机后,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一)核电站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日本核事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核事故,因此自然灾害引发核事故的可能性成为美国核能辩论焦点。反核派将日本与美国联系起来,称美国有35座沸水堆,与日本出事的反应堆堆型相同,其中23座甚至与日本的设计相同。他们认为,连最注重安全、技术水平最高的日本在天灾面前都无能为力,无法保证核电站安全,美国更做不到。有人呼吁关闭美国所有建在地震带上的核电站,以免重蹈日本覆辙。经常肆虐美国的龙卷风也会对核电站安全构成威胁,最近迫使北卡罗来纳州的两座核反应堆临时关闭。

为安抚民心,奥巴马保证美国会吸取日本的教训,安全负责地利用核能。他要求核监会对国内所有核电站进行90天的安全审查。经过初步安全评估后,核监管会表示,美国的所有核电站已经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足以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

(二)核废料储存问题

目前,有多达7万吨核废料存放在各个核电站的核废料池中等待处理,有的核废料池承载量已超出其最初设计的4倍,不堪重负。1982年,国会决定在荒无人烟的内华达州尤卡山地区建设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但是,围绕此项工程的争议不断:当地人担心,内华达州是地震多发区,地质构造的改变可能导致核废料污染地下水。但也有人认为,尤卡山地质结构稳定,虽然个别岩石层有裂缝,但距离地下水位足有300米,即使渗入地下水,也将是遥远未来的事情,届时核废料的危害性已经微不足道。奥巴马上台后终止了这项工程的建设,但日本核危机后,核废料池的安全隐患再次受到关注,已有国会议员呼吁重启尤卡山工程。

(三)新建核电站

本世纪初以来,支持核能开发的美国民众越来越多。盖洛普公司去年3月民调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支持新建核电站,达到历史最高。 已有17家美国公司正在考虑兴建核电站,总数多达30多座,核监会正在受理其中20座的申请。 但日本核危机后,反对新建核电站之声高涨,支持新建核电站的比例骤跌至44%。 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联合民调结果与之相似,64%受访者反对新建核电站,47%强烈反对,比2008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 今年6月,加州一个民调显示,58%的该州受访者反对新建核电站,38%的受访者支持,而去年支持者多于反对者。 日本核危机前,反核派反对新建核电站的主要理由是成本过高,但是日本核危机后,更多强调核能不安全这一理由。众议院自然资源委员会少数党主席马基主张推迟在“地震易发区域”新建核电站,甚至包括克里和利伯曼在内的一些拥核派参议员,也主张在对日本核危机进行全面安全评估之前停建新核电站。

(四)现有核电站延长运营期限

美国《原子能法》规定,核电站的运营期限为40年,到期后可最多延长20年。由于美国核电站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已经或即将到期,面临延长运营期限还是关闭的问题。到2001年6月为止,核监会已向66座核反应堆颁发延期运营执照,还有16座的延期申请正在审核中,20座将在未来几年内提出延期申请。日本核危机后,人们担心核电站超期服役会导致设备老化,加大出事故的风险,因此反对声音增加。为打消人们的疑虑,核能协会辩称,当初监管部门为核电站设定40年的寿命是出于经济考虑,因为40年可收回成本,而不是因为设计寿命只有40年。

四、美国核能政策展望

随着国内反核声音的上升,美国核能开发政策的实施将更为困难,核能开发的步伐势必放慢。

首先,核电建设成本上升将加大新建核电站的难度。在历次重大核事故后,为提高核电站安全性,需要增加“深度防御”设计,从而加大建设成本。此外,核事故后,能源企业和金融界投资核电的意愿会降低,导致核电站项目的融资成本上升。美国电力巨头NRG公司决定取消在得克萨斯新建核电站的计划,理由就是“如果继续投资核电,将无法向股东交代”。 据佛蒙特法学院高级研究员马克•库珀研究,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使核电站建设成本上升95%,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核电站建设成本在此基础上再提高89%。 循此规律,日本核事故后新建核电站的成本势必上升。美国政府目前负担高额财政赤字,很难再增加贷款担保。如果成本上升,而贷款担保总额不变,会导致两种后果:或者每座核反应堆的资金缺口加大,或者能得到足够贷款担保的核反应堆的数量减少。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会迟滞核能开发的步伐。

其次,由于美国政治权力分散,新建核电站或其他核能设施不是仅凭联邦政府一纸命令或国会一部法律就可以实施的。即使联邦政府不改变目前的核能政策,批准新建核电站,如果新建核能设施所在的州政府、议会或民众不同意,也是枉然。加州、康涅狄格等东北部和西部13个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通过了限制新建核电站的法令,其中明尼苏达州无条件禁止,其他各州则对新建核电站设定各种条件,如需解决核废料处理问题、选民投票通过、有研究证明新建核电站经济合算等。这些州或者地域狭小,人口密集,有核电安全隐患;或者核电所占比例已经很高,接近饱和;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丰富,因此新建核电站的意愿不强。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核能复兴,伊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等州正在考虑解除禁令,但日本核危机后,各州迫于舆论压力,纷纷推迟解除禁令。

第三,国际舆论的大环境对拥核派不利。日本核危机后,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民间反核团体多次组织大规模反核示威。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政府已相继决定关闭核电站,日本决定不再提高核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美国的反核派也可能受其鼓舞,效仿欧洲民众,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等实际行动,向政府施压,迫使其调整核能政策。

此外,核能开发还会面临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激烈竞争。美国煤炭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五位。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2009年美国已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发展前景乐观。虽然除水电外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比重较小,但发展迅速,2010年已占全美电力供应的10%以上,预计将增长3倍,提供2008年到2035年新增发电量的23%。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美国将向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更多政策、财政支持。近日奥巴马政府决定解除对近海油气资源的开采禁令就是一个明确信号。金融界也将加大对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日本核危机后,美国股市可再生能源股票价格一度飙升。

但从长期看,美国核能政策不会轻易改弦更张,核能仍将是美国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日本核危机后,奥巴马表示美国的核能政策不会改变,核能仍是美国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核电站也足够安全。美国仍将发展核能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美国每年石油进口量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左右。为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奥巴马提出,到2025年,要将美国的石油进口量降低三分之一。同时,由于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提振美国制造业,扩大出口来发展经济,能源需求将继续高涨。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2035年能源需求将比2009年增长24%。 能源进口的减少,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能源产量必须大幅增加。

按照奥巴马设定的“清洁能源标准”,到2035年,美国80%的电力将由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提供,但是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自身存在一系列缺陷,难与核能媲美。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仅能提高2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仅能提高4个百分点,美国电力供应格局总体变化不大。 水电虽还有50%的增长潜力,但最多也只能占到电力供应的6%。如果不能在电力储备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太阳能和风能难堪重任。核聚变、清洁煤等新技术虽潜力巨大,但短期内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很小。

相比之下,核能更具吸引力。美国已开发利用核电几十年,技术已基本成熟,能提供美国20%的电力供应。如果另起炉灶,改用其他能源,则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代价太高。因此,要在减少对外能源依赖的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核能仍是不二之选。

(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

奥巴马当选后,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到2050年比1990年减排80%。约翰•克里等赞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民主党议员也在国会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立法。为换取共和党对气候变化的支持,他们在提出《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2010年美国清洁能源就业与美国能源法》、《2010年美国能源法》等议案时,都将发展核能写入草案。尽管这些法案未获通过,奥巴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受挫,但其减排承诺未变,正试图另辟蹊径,通过设定“清洁能源标准”达到减排的目的。核能占据低碳能源中的大半江山,对实现减排目标意义重大,奥巴马政府不会轻言放弃。

(三)拥核派的游说与支持

核电产业一直采取各种手段影响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奥巴马本人曾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与总部设在该州的核电企业爱克斯龙公司(Exelon)关系密切,该公司曾为奥巴马竞选总统慷慨解囊,奥巴马的前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和艾曼纽尔都曾为该公司工作。 据统计,1999年到2008年间,核电企业及其行业团体——核能协会用于游说和竞选捐助的资金超过6.5亿美元。 仅2010年中期选举期间,两党候选人就接受了核能协会约400万美元政治捐款,伊利诺伊州19个众议员中的14个接受了爱克斯龙公司的捐款,核电企业安特吉公司(Entergy)向纽约州12名议员、密歇根州5名议员以及阿肯色州所有4名议员提供了捐款。 除了竞选捐款,核能协会还采用投放电视广告、为报刊撰写评论等手段,影响引导舆论。日本核危机后,核能协会在国会积极展开公关行动,强调美国的核电站足以抵御重大地震和海啸,希望国会维持现行核能政策。

美国的环保主义组织大多曾经强烈反核,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立场出现分化,反核立场松动。绿色和平组织创始人之一帕特里克•穆尔(Patrick Moore)、环境保护基金会等环保组织从反核转向拥核,塞拉俱乐部等环保组织虽反对新建核电站,但支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留已建的核电站。

奥巴马核能政策还得到了国会两党议员的支持。共和党一直是拥核派。日本核危机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纳尔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坎托等强调核能在满足美国能源需求中的重要作用,表示美国不该对日本核危机反应过度,长期限制核能产业发展。民主党人历史上虽多持反核立场,但近年来和环保组织一样,出于利用核能应对气候变化的考虑,立场出现分化,许多民主党议员开始支持发展核能。

在地方层面,一些州或因其他形式的能源匮乏,或有强大的核能利益集团游说推动,也支持发展核能。目前已有阿拉斯加、佛罗里达、乔治亚等南部和中西部17个州的议会或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支持发展核电。

(四)日本核危机影响有限

篇5:两岸关系的前景与政策

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台湾地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新契机的来临。尽管如此,两岸关系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主权之争仍无共识,两岸和平协议至今尚未签订,台湾人民对大陆疑虑仍存,岛内“台独”势力仍有市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因素仍有很多,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

1982年,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 “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容许主权和领土分割。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致力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发展。近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实施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政策基石,以两岸“和平发展”为主轴,以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理性、务实地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实现的对台方略。自2008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2008年12月15日,在台湾基隆港举行两岸海运直航首航仪式。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三通”梦想基本实现,两岸关系“更上一层楼”,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在这六点意见的指导下,两岸关系取得了新的全面发展:两岸沟通平台多样化,双方互信逐渐增强;两岸交流全面化,和平发展酝酿新突破;海峡两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同时,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总体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且,两岸同胞感情在进一步融洽,心灵上的距离在拉近。大多数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乐见台海局势稳定,支持马英九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不认同民进党采行对抗性的大陆政策。在新形势下,两岸同胞对改善两岸发展、促进交流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摸索的途中仍然是曲折崎岖。在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环趋势、岛内民意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等有利形势下,我们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还面临一系列变数。首先,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民进党在陈水扁倒台后,仍然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打着“维护台湾主权”的旗号,反对国民党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全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其次,两岸政治互信不足制约两岸关系的纵深发展。目前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事务与协商,都是民众最关切、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互信不足,很难达成一致的共识,损害了两岸人民的利益。并且,短期内两岸在军事互信机制或和平协议上达成协议仍然很艰难。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再次,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仍有较深疑虑,对两岸关系重大政治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李登辉和陈水扁在台执政20年,利用行政权力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广为散布“台独”思想,在台湾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两岸长期隔绝,人民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最后,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不会轻易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直奉行“以台制华”战略,维持两岸关系“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以获取战略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反对大陆对台动武,一方面又不断向台出售武器。美国的这些对台政策,严重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现在,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是60年来最好的时机。海峡两岸应把握目前出现的难得历史机遇, 积极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展望未来,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充满憧憬与信心。尽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和挑战,但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趋势不可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讲逐步建立和完善,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高瞻远瞩,两岸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第一,两岸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两岸合作互惠互利,经济发展飞速提升。当前大陆积极推动两岸经济朝正常化方向发展,经济互动将成为两岸交往的重头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建构了一座座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第二,两岸将会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文化教育交流,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将深入展开,陆生赴台、承认大陆学历将逐步落实,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将迈入新台阶。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第三,两岸的政治性议题逐步开展。两岸将来的发展必定会触碰政治性问题,这些政治性议题都受到了不同方面的阻碍。两岸将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不变,努力解决双方在政治上的争端,争取取得双赢的效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仍然会一步一步去实施,争取早日取得祖国统一。

篇6: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摘要:经贸和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座桥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动力,也需要文化动力。而从长远来说,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将触及基本价值观,文化和教育交流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所可能带动的认识与价值观的趋同,将比经贸合作与交流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关键词;全面化、正常化、制度化、和平发展

一、中华文化是两岸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引起两岸人士的强烈共鸣。

千百年来,随着大陆居民不断迁徙台湾,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节日礼仪等早已传播至整个宝岛,使中华文化深植台湾、茁壮成长。

根据台湾当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台湾寺庙及教会教堂计14841座;其中庙宇超过1.1万座,而寺庙最多的是道教,有寺庙9137座,排在第二位的是佛教寺庙,有2281座。在台湾,所谓的“国语”广为流行,即使在偏僻落后的山区也是这样。正是因为“国语”的存在,所以两岸之间毫无语言障碍,相同的语言成为加深两岸感情的纽带。台湾流行的还有“闽南话”、“客家话”。台湾居民中,说闽南话的约占57.1%,说客家话的约占21.4%,讲原住民方言的约为2%,其余则讲其它汉语方言。无论是闽南话,还是客家话,都是由大陆移民带到台湾并流行于台湾的。

在台湾,中华文化已经深入到台湾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台湾的孩子从小就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里长大,小学开始就已经有大量文言文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历史和哲学,而这种教育正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的传统礼仪,民间的生活,民俗的传说和节庆,包括信仰,都和整个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有人开玩笑说,连鬼都是从大陆过去的。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灵魂和脊梁,是所有炎黄子孙共同拥

有的精神财富,是连接海峡两岸最牢固的心灵纽带。两岸因为独特的历史因素和地理条件,在传统中华文化基底之下,各自融入了不同文化元素,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因为这样的同质异貌,在中华文化传统的保存、维护与创新的课题上也各有心得与视野,从而形成在文化交流上优势互补的局面。因其如此,两岸透过取长补短的频繁交流,更有助于刺激文化的新生与发展。

经过30年的交流交往,两岸的经济结合和利益融合已是相当广泛与深入,然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并不必然影响两岸同胞深层次的认同感,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交流,就不能建构两岸同胞的共同认同,这必将有损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二、两岸交流如潮水从未停止

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特别是在两岸青少年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但长期以来,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具有很强的民间性,由于经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使得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成本高,有效性与动力不足,而“台独”势力对两岸交流的排斥、对台湾文化的反向建构——刻意建构“台湾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的“国家”认同感,把台湾主体意识包装歪曲成“台独”意识,更使两岸文化交流全面化、正常化的步履艰难,使两岸同胞之间仍然存在着诸多隔阂和误解。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的趋于正常化,逐渐走向制度化以及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建设性成果,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还显得相当滞后。贾庆林指出:“这种局面应当改变,需要两岸有识之士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共同建议”虽只是论坛交流研讨的成果,却反映出两岸各界的认知和期待,预示着两岸文教交流发展新的方向,国台办主任王毅指出,这对两岸双方研究和制订政策十分有益

三、两岸期盼全面化、正常化、制度化

“现在我们期盼两岸文化交流也能日益走向全面化、正常化和制度化。”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朱新民说,这正是两岸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如何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此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共同建议”凝聚了两岸文化产业界对此的思考与智慧。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如果海峡两岸适时商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将有效地集中双方的资源、资金和

智慧,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由感性交流向理性交流阶段跨越。”

中华文化作为台湾文化的主体,形塑着台湾同胞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百多年来所经历的几度分离与回归,所受到的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多重外在环境的影响,又使台湾文化十分丰富多元,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两岸文化交流的现实。这种现实使两岸文化交流比经贸交流更为复杂,成效也将更为缓慢,因此需要我们更大的耐心和包容。

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不但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是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这个世界的宝贵贡献,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弘扬中华文化,把这种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汇集起来,势必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参考文献】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人民网2009年1月1日 《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

胡锦涛,新华网2011年7月12日 《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上一篇:励志人生的心情说说下一篇:建筑工地5大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