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培训总结

2024-06-26

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培训总结(通用2篇)

篇1: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培训总结

1.“四点”感悟

北京市第11中学是国家、地方课程全面校本化的课改示范校。该校的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能走在全国的前列, 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想, 除了学校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条件和较好的办学体制外, 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校有一位有经验、会管理、有思想又务实, 真正在做素质教育的教育专家型校长——李希贵;2学校有一个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分工明确、务实高效的管理团队;3学校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4学校管理科学规范, 考核激励机制既灵活又健全。

2.“四点”思考

湖南省株洲市田心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作为一所区属义务教育初中学校, 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和北京第11中学相比确实不能相提并论, 但两校都是做基础教育的地方, 就一定会有很多能够做到的相似之处。所以, 我从北京培训回来后, 就一直在思考:在我校这样一所区办初中, 如何开设新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人爱好, 让学生在学校能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如何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并考虑到他们的个性和共性?一定可以借鉴北京市第11中学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

3.具体实践

结合学习北京市第11中学的经验, 我校在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 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是如此尝试的:

(1) 形成决定, 制订方案。2013年12月, 我校召开班子成员专题会议, 讨论如何学习借鉴北京市第11中学的成功经验,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并一致达成共识, 形成课程改革初步方案, 并提出“改革求发展, 创新铸品牌”的发展方针, 正式出台《田心中学活动课及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草案) 》。2014年1月, 在广泛征求各年级组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改, 从而作出了全面实施活动课及课程改革的决定。

(2) 积极宣传, 组织实施。在放寒假前, 学校就对2014年春季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组织实施及考核管理等进行了认真的宣传, 让每一个教师初步了解如何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 班主任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在寒假期间提早做好课程申报和积极参与的思想准备, 并制订各年级开课的具体计划。

我们在《田心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制订出了四条保障措施:一是调整部分管理部门, 使其分工更明确。如成立教学部、教研部、课程开发研究部等, 安排专人负责, 落实相关工作。二是调整文化课的课时, 实行“6+2”课时安排, 每天增加一节活动课, 减少一节文化课, 保证活动课的时间。第八节课为全校活动课, 要求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三是实行奖励政策, 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规定凡积极参与活动课教学、课程开发和“体艺2+1”活动的教师, 在评先评优和晋级等方面将适当加分并优先考虑;学校将拿出10万元左右的经费对参与以上项目的教师进行专项资助和奖励, 同时计个人课时, 双重考虑。四是加强检查与督促, 注意细节落实到位。学校将成立检查考核组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促, 并对开展以上活动和研究的情况进行评估。

(3) 明确内容, 全力推进。为了真正发挥我校作为株洲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的示范作用, 我们决心从组织机构、考核奖励制度、具体措施和时间上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让“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每天安排二节课用于开展大课间的“体艺2+1”活动, 上午和下午各一节。“体艺2+1”活动, 内容自定, 形式不拘。要求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 大家一起动起来。下午第八节课为全校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由于受场地和师资的限制, 学校根据学生选报情况共确定了19门校本课程, 保证每一个学生每天能参加一门校本课程的学习, 也做到每一个辅导教师能带一个兴趣班或社团 (15~40人) 。在实施这些课程的过程中, 学校制订了具体考核方案, 其中有阶段性的“诊断”, 有分数的评价, 也有活动和课程教学效果的展示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广大学生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充满自信, 综合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另外, 本学期学校在新课程开发的基础上, 加大了对校级及校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指导,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校级课题研究, 以便共同提高。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组, 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三个多月的改革和尝试后, 教师的积极性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 综合素质普遍得到了提升, 师生的精神面貌也更好了。学校本学期已立项18个校级课题, 已编出了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 另有两本校本课程的教材正在修改编辑之中。

篇2: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培训总结

担任此次培训工作的授课教师包括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赫瑞伯特·皮切特(Heribert Picht)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格哈特·布丁(Gerhard Budin)教授、德国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克劳斯·德克·施米茨(Klaus-Dirk Schmitz)教授、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休·埃伦·赖特(Sue-Ellen Wright)教授和国际术语网副主任肖伯乐(Gebriele Sauberer)博士。主要培训课程包括《术语学理论导言:模型、对象、概念、术语》《术语工作介绍》《术语工作应用理论》《术语工作在线检索及确认》《术语管理的数据分类及模型》《术语管理系统》《个案研究:术语学和技术文件》《个案研究:术语学和软件本地化》等。

此次培训除常规课程以外,在每日正式培训课程开始前,增加了1个小时的专题讨论部分——“术语学家的早餐”: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共同关心的话题集中展开讨论,加深认识。此外,主办方在培训期间还开辟了专题博客,以鼓励学员们相互交流。为期一周的学习和交流,既让学员们获得了丰富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又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上一篇: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下一篇:数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