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氮

2024-04-09

尿素氮(共10篇)

篇1:尿素氮

1、肾功能失调。肾功能失调,尿素氮会偏高或偏低。偏高的尿素氮,与吃太多蛋白质、感染、发烧、糖尿病、甲状腺亢进有关;尿素氮偏低,可能与蛋白质吃得太少、怀孕、肝衰竭有关。

2、肝功能衰竭。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衰竭,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

3、患者蛋白质摄入不够,再加上因肝功能不正常而大量消耗。

尿素氮的正常值

尿素氮是以氨基酸形成的氨和二氧化碳为基本,在肝脏制造的。从血清成分去掉蛋白,就称为余氮,健康者有50%以上是尿素氮。尿素氮从肾脏肾小球这个器官过滤后排泄到尿中,如果肾脏的排泄机能变差,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会增加。

因此,尿素氮就成为了解肾脏机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尿素氮正常值为2.86~7.14 mmol/L,测定值会因饮食的内容而有所变动。

例如,肾小球的过滤值为 50~60%时,摄取高蛋白食物120公克后,尿素氮会变成35mg/d1,80公克的普通食物,则变成25mg/dl。另外,摄取40公克的低蛋白食物时,尿素氮就会在正常值的范围内。

篇2:尿素氮

1、尿素氮偏低可能是因为肾功能失调

尿素氮并不是一种病症,它其实是肾功能主要指标之一 ,尿素氮的变化对非蛋白氮数值的影响较大,如果出现尿毒低的现象需及时治疗,这就要求对尿素低是什么原因有所了解。下面为您介绍尿素低是什么原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尿素氮偏低的原因可能是肾功能失调。尿素氮偏低,可能与蛋白质吃得太少、怀孕、肝衰竭有关。

2、尿素氮偏低的原因可能是肝功能衰竭

尿素氮偏低的原因可能是肝功能衰竭。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衰竭,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另一个原因是患者蛋白质摄入不够,再加上因肝功能不正常而大量消耗。患者如果出现了尿素氮偏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不能笼统地把尿素氮偏低的原因理解成肾功能失调,从而使自己过度恐慌。

3、孕妇尿素氮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体内的尿素氮偏低在孕妇中并不少见,很多孕妇在查体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大家都知道,尿素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孕妇出现尿素氮偏低的话,一定要及时到肾病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以得到早期诊治并确保胎儿的安全。

利用尿素氮检测疾病的原理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0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值约为10.1,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正常成人空腹BUN为3.5-7.1mmol/L(9-20mg/dL)。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多肾外因素也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

尿素氮偏低的饮食注意事项

1、平时注意饮食要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减少食物总热量。节制饮食,防止过胖; 限制嘌呤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类,扁豆,花生,菠菜等保持充足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多吃绿叶蔬菜,多吃柑桔,苹果; 多吃碱性食物,如白菜,萝卜,胡萝卜,土豆,香蕉,苹果,瓜类,苏打饼干等,必要时可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尿路结石。

2、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极产物,患者平时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蛋白质过多丰富的食物,类似禽肉类,畜肉类,和鱼虾奶类等,大豆制品所含蛋白质也是很高的。还要注意的就是多喝水,这样可以降低血尿素氮。

篇3:尿素氮测定方法的探讨

脲甲醛 (Urea-formaldehyde, UF) 为合成有机微溶性缓释氮肥, 由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缩聚而成, 施到土壤中靠土壤里的微生物将其分解释放出氮素。其肥效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分分子链的长短, 分子链长的肥效期长, 该肥效期可通过调控反应条件来进行控制。

对于脲甲醛缓释肥质量的评价, 国际上采用一种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 其中, 未反应的尿素 (urea free or unreacted urea) ———尿素氮的控制指标为≤5%。行业标准《脲醛缓释肥料》 (HG/T4137-2010) 给出尿素氮的测定方法———脲酶法;在日常的分析检测中, 发现试液加脲酶试剂混匀操作及水浴温度控制未作具体统一规定, 造成分析检测时脲酶试剂用量多, 反应时间长, 精密度及准确度都不够高等现象。本文借鉴《缓释肥料》 (GB/T 23348-2009) 中的养分释放率的测定条件, 对尿素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水浴锅型号SBS40, 英国STUART制造厂

振荡器型号RT10power, IKA

碘量瓶、锥形瓶若干

硫酸AR, 广州化学试剂厂;硫酸溶液0.1mol/L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脲酶 (巨豆) 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脲酶溶液, 浓度1%

1.2 实验方法

进行空白试验, 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0 ml。量取V1ml试液 (相当于含0.1g尿素) 于300ml碘量瓶 (记为A瓶) 中, 加入4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用c (1/2H2SO4) =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灰绿色到紫红色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xml。再量取V1ml (同体积) 试液于300ml碘量瓶 (记为B瓶) 中, 加入A瓶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xml, 再加入8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塞紧瓶塞, 中速机械震荡摇匀2min, 在常温 (25~30℃) 下反应15min, 用水冲洗瓶塞和瓶颈, 再加入4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继续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灰绿色至紫红色为终点, 记录第二次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2ml。

按如下公式计算尿素氮的质量分数:

式中, m———称取样品的质量, g。

1.3 实验步骤

1.3.1 试液制备

称取5~6g脲甲醛缓释肥样品于250ml容量瓶中 (精确至0.000 2g) , 加入200ml水, 在室温下震荡30min, 再进行过滤, 弃去最初20ml滤液, 收集中间部分料液。

1.3.2 脲酶溶液使用量实验

分别向6个具塞250ml锥形瓶中移取1%尿素标准溶液10ml, 按顺序加入3ml、5ml、8ml、12ml、15ml、20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同时做空白试验, 进行尿素氮含量测定。

分别称取约1g脲甲醛样品, 加水溶解, 过滤, 分别加入1ml、3ml、5ml、7ml、10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同时做空白试验, 进行尿素氮含量测定。

1.3.3 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实验

分别移取25ml脲甲醛试液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8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在室温 (25~30℃) 和40℃水浴恒温下进行实验, 分别对不同反应时间尿素氮含量进行测定。

1.3.4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分别移取25ml脲甲醛试液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 再分别加入0ml、2ml、3ml、5ml浓度为1%的尿素标准溶液, 再分别加入8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40℃水浴恒温5min, 进行尿素氮含量测定, 计算加标回收率。

对3个脲甲醛样品, 分别移取25ml脲甲醛试液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 再分别加入8ml浓度为1%的脲酶溶液, 在室温 (25~30℃) 和40℃水浴恒温下进行5次尿素氮含量重复测定, 并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和极差。

1.3.5 新旧测定方法精确度对比实验

移取20ml尿素氮标液 (1ml=0.5mg) , 分别按新旧两种测定方法进行尿素氮含量测定。其中, 旧测定方法为40℃水浴恒温反应30min, 浓度1%的脲酶溶液加入量为25ml。

2 结果与讨论

2.1 脲酶溶液使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 (如图1、图2) 分析, 1%脲酶溶液8ml能够完全转化回收0.1g尿素, 即约等于0.046 7g尿素氮。脲甲醛样品中尿素氮含量一般控制在2%以下;行业标准控制指标≤5%。控制样品中尿素氮在0.05g, 即1g脲甲醛样品参加反应, 只需8ml 1%脲酶溶液即可。与旧测定方法即行业标准中要求加25ml相比, 节省了2/3的脲酶溶液用量。

2.2 反应温度与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 (如图3) 可以看出, 温度对脲酶转化尿素反应有影响, 温度高, 反应速度快。40℃水浴恒温反应5min, 尿素氮含量测定结果就趋于平稳, 表明尿素氮与脲酶反应完全, 反应时间明显小于行业标准里规定的30min。

在室温 (26℃) 下静置15min, 尿素氮含量测定结果就趋于平稳,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均明显小于行业标准里规定的40℃及30min。

40℃水浴恒温反应5min与室温反应15min所测得结果基本一致。从节省成本及安全角度考虑, 常温下反应, 虽耗时长些, 但不需要恒温水浴锅。建议选用室温下反应15min的实验条件为宜。

2.3 新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知, 尿素氮的回收率为98.6%~99.5%。这表明新测定方法准确度高, 符合化学分析加标回收率的要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5次重复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1.3%范围, 具有很好的精密度。

2.4 新旧方法测定结果精确度对比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知, 脲甲醛缓释肥中游离尿素氮含量测定方法, 旧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12%, 而新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08%, 表明新旧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3 结论

改进了行业标准《脲醛缓释肥料》 (HG/T4137-2010) 中游离尿素氮含量测定方法。将原方法温度条件40℃下水浴恒温反应时间30min缩短为5min;或者降低测定实验温度, 在室温 (25~30℃) 下反应15min。同时, 脲酶溶液用量由25ml减少为8ml。

篇4:尿素氮

关键词:番茄;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光合特性;氮代谢相关酶

中图分类号:S641.2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70-06

据调查发现,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每生长季氮素施用量一般在1 000 kg/hm2以上,个别农户近3 000 kg/hm2,超过植株需求量的几倍[1,2],氮素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大。采用控释技术生产的包膜控释氮肥,因其在减少肥料用量,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氮素向环境中的淋失风险,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突出效果[3,4],而成为 21 世纪肥料科学的研究热点。

氮素供应状况与植株光合作用的关系十分密切[5]。有研究表明,施用氮肥可提高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6~10]。硝酸还原酶(NR)活性高低可反映植株营养状况和氮素代谢水平[11]。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处于氮代谢中心的多功能酶,参与多种氮代谢的调节。GS活性的提高可带动氮代谢运转增强,促进氨基酸的合成和转化[12]。卫丽等[13]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控释肥能有效协调玉米吐丝期至成熟期植株体碳、氮代谢,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20%~10.39%, NR活性提高3.22%~32.10%。

综上可见,施氮对作物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方面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结果。控释尿素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已有大量报道,但这些研究均以单一的控释尿素为试材,从应用效果来看,单一的控释肥料很难满足不同作物各生育期的需肥要求,所以应根据不同作物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将不同养分释放速率的肥料配合施用,才能有效调节养分供应速率[14]。故本试验以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混施(即各提供50%氮素)不同用量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混施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试验于2009年8月~2010年2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站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超群粉冠’。供试土壤理化性状为:pH值7.5,碱解氮94.2 mg/kg、速效磷103.5 mg/kg、速效鉀112.9 mg/kg。

2009年8月15日育苗,9月30日选取生长一致的5叶1心幼苗定植,采用盆栽方式。番茄氮肥用量按照每666.7m2施入纯氮45 kg计算,氮、磷、钾肥按N∶ P2O5∶ K2O=1∶ 0.5∶ 1.75施入,每666.7m2按照150 t土计算,每盆(直径30 cm×高25 cm瓦盆)装入风干土11 kg。

尿素(U,含N 46%)分3次施入,用量的50%作基肥, 第一穗果坐住时施入30% ,第三穗果坐住时施入20%。控释尿素 [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各提供50%氮素,硫包膜尿素(SCU,含N 34%,控释期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RCU,含N 42%,控释期6个月)(山东金正大公司生产的控释肥)]一次性施入;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 12%)一次性施入;钾肥(硫酸钾,含K2O 52%)施用方法同尿素。

所有控释尿素处理方式为:将每盆所需肥料(包括磷肥和钾肥)与6 kg土充分混匀后,装入盆中,上覆不掺任何肥料的5 kg土。尿素肥处理方式为:将每盆所需肥料(包括磷肥和钾肥)与11 kg土混匀,装入盆中。每行定植18盆,行距60 cm,株距35 cm,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试验共设7个处理:T1为不施肥(空白对照,CK);T2为100%尿素,T3为100%包膜控释尿素;T4为70%尿素;T5为70%包膜控释尿素;T6为50%尿素;T7为50%包膜控释尿素。每盆具体用量详见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植株生长势的测定:定植后,各处理随机取样5株(作好标记),测定株高和茎粗;然后于定植后30、60、90 d再分别测定上述5株番茄植株的株高和茎粗。

分别于定植后30、60、90 d取上述3~4片功能叶,进行叶绿素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80%丙酮提取法[16]测定。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硝酸还原酶(NR)活性采用磺胺比色法测定[16];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采用Shapiro等[17]方法测定;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采用Jiao等[18]方法测定。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分别于定植后30、60、90 d,用Li- 6400型光合速率测定仪(美国Li-Cor公司生产),于晴天上午9~10时,测定见光一致的植株上数第3片平展叶的净光合速率(Pn),测定时光强约为(800±10) μmol/(m2·s);测定温度为(25±1)℃,CO2浓度为390 μl/L。每处理选取上述标记的5株番茄植株进行测定,即重复5次,求平均值。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 软件处理和绘图,DPS 7.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如图1所示,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后3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条件下番茄株高、茎粗稍低于尿素处理,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T1)。定植后60 d和9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的番茄株高和茎粗均高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且T5处理株高和茎粗增幅与T2基本相同,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2所示,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后3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稍低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定植后60 d和9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定植后6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的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且T5处理增幅与T2基本相同,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3可知,所有取样时期,NR、GS和GOGAT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随之降低,均高于空白对照(T1)。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后3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NR、GS和GOGAT活性均低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定植后60 d和9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的NR、GS和GOGAT活性均高于同等用量尿素处理,且差异显著。3 讨论与结论

氮是植物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19]。硝态氮和铵态氮是高等植物根系吸收无机氮的主要形态,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的氮以呈高度氧化态的硝态氮为主[20]。因此,硝态氮是蔬菜所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硝酸盐进入蔬菜体内,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经过还原才能被用来合成各种含氮有机物,其还原过程主要在叶片中进行。植物叶片中的NO-3在胞质中NR的作用下形成NO-2,NO-2再进入细胞质体中经亚硝酸还原酶(NiR)的催化还原成NH+4,生成的NH+4经GS/GOGAT或GDH途径转化成其它氨基酸[21,22]。本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叶片中NR、GS和GOGAT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而降低;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后3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NR、GS和GOGAT活性均低于尿素处理(图3),其原因可能是尿素前期养分释放较快,供肥充足,而NR与土壤含氮量关系密切,后者越高,植株体内NR活性也越强,氮素代谢也越旺盛[23];赵宏伟等[24]也研究表明,随氮素营养水平的提高,NR活性有增加的趋势。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后60 d 和9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的NR、GS和GOGAT活性均高于尿素处理。定植后60 d,在减氮30%的控释肥处理(T5)条件下,其NR、GS和GOGAT活性与100%尿素(T2)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其前期養分释放较平稳,故在定植后30 d,

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图3)和长势(图1)略低于尿素处理;但在番茄生长的中后期,定植后60 d和90 d,其养分释放规律更有利于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本试验结果与颜冬云等[25]在控释复合肥上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另外,氮代谢亦是叶绿体内依赖于光合电子传递、仅次于CO2同化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光合反应(photosynthetic reaction)[26,27]。本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氮素用量条件下,定植后30 d,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其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亦稍低于尿素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图2);定植后60 d,在减氮30%的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T5)条件下,其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与100%尿素(T2)处理无显著差异;这与番茄叶片内氮代谢关键酶(图3)及株高和茎粗(图1)长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为在番茄生育的中后期,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其养分释放规律与番茄需氮规律基本一致,更有利于其体内叶绿素合成,延缓其降解,进而增强光合作用。

综上所述,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各提供50%氮素混施,一次性基施掺入盆中6 kg土中,上覆5 kg未掺肥的土在番茄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番茄整个生育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劳力。且定植后60 d,在减氮30%条件下,其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与100%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番茄株高和茎粗长势良好。

参考文献:

[1]李俊良, 崔德杰, 孟祥霞, 等. 山东寿光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J]. 土壤通报, 2002, 33(2): 126-128.

[2]Chen Qing, Zhang Xiaosheng, Zhang Hongyan, et al. Evaluation of current fertilizer practice and soil fertility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Beijing region [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4, 69(1): 51-58.

[3]Krusekopf H H, Mitchell J P, Hartz T K. Pre-sidedress soil nitrogen testing identifies processing tomato fields not requiring sidedress N fertilizer [J]. HortScience, 2002, 37(3): 520-524.

[4]马生发,王志旭.大棚番茄控释氮素与磷、钾肥最佳配合施用量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6):267-272.

[5]Shaviv A. Advances in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 Spark D L (eds.). Advances in agronomy [M]. Califormia: Academic Press, 2001, 71:1- 49.

[6]Kouki Hikosaka.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 in the photosynthesis nitrogen relationship: patterns, physiological causes,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 [J]. J. Plant Res., 2004, 117: 481- 494.

[7]Arora A, Singh V P, Mohan J. Effect of nitrogen and water stress on photosynthesis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wheat [J]. Biol. Plant, 2001, 44 (1): 153-155.

[8] Pal M, Rao L S, Jain V,et al .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and nitrogen on wheat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J]. Biol. Plant, 2005, 49 (3): 467-470.

[9]王 东, 于振文, 李延奇, 等. 施氮量对济麦20旗叶光合特性和蔗糖合成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7, 33(6):903- 908.

[10]郭天财, 宋 晓, 马冬云,等.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J]. 作物学报, 2007, 33(12):1977-1981.

[11]张延丽.设施栽培条件下黄瓜的氮素营养诊断研究[D]. 陕西:西北农林大学,2008.

[12]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等.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28(6):743-748.

[13]卫 丽, 王同超, 黄晓书,等. 控释肥对夏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6 (3):773-776.

[14]翟军海, 高亚军, 周建斌. 控释/缓释肥料研究概述[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20(1): 45-48.

[15]Bradford M M.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 [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76, 72: 248-254.

[16]赵世杰, 史国安, 董新纯. 植物生理试验技术指导[M ].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7]Shapiro B M, Stadtman E R. The regulation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in microorganisms [J]. Ann. Rev. Microbiol., 1970, 24: 501-523.

[18]Jiao D, Huang X, Li X,et al.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olerance to photooxidation of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C4 photosynthesis enzymes [J]. Photosynth. Res., 2002, 72:85-93.

[19]Sugar D, Righetti T L,Sanchez E E,et al. Management of nitrogen and calcium in pear trees for enhancement of fruit resistance to postharvest decay [J]. Hort Technology, 1992, 2(3):382-387.

[20]Campbell W H. Higher plant nitrate reductase: Arriving at molecular view [J]. Cun. Top. Plant Biochem. Physiol., 1998, 7: 1-15.

[21]Lea P J, Miflin B J. Glutamate synthase and the synthesis of glutamate in plants [J]. Plant Physiol. Biochem., 2004, 41: 555-564.

[22]Miflin B J, Habash D Z. The role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an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n nitrogen assimila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crops [J]. Exp. Bot., 2002, 53: 979-987.

[23]李 琪. 水分—氮素對玉米苗期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07.

[24]赵宏伟, 马凤鸣, 李文华.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5(3): 276-281.

[25]颜冬云, 张 民. 控释复合肥对番茄生长效应的影响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1): 110- 115.

[26]Kaiser W M, Brendle-Behnisch E. Rapid modulation of spinach leaf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by photosynthesis [J]. Plant Physiol., 1991, 96: 363-367.

篇5:单纯尿素氮偏高的原因

实际上,肾病血肌酐、尿素氮高是以微小循环损伤,肾小球硬化和基底膜损伤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解决尿素氮高,就必须从这种病理原因出发,对因治疗才能彻底。

“三维活肾疗法”以中医辨证与辩病施治相结合,分型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和整体治疗,即针对肾病不同类型、患者不同体质及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中医治疗。

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达到扶正固本、标本兼治目的,没有任何副作用。通过补肾、活血、排毒调节全身免疫功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清除免疫复合物,减轻或消除尿蛋白、潜血。促进肾脏微循环,加速肾脏新陈代谢,激活肾单位,使萎缩肾脏恢复正常大小,增强排毒功能,使血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从小便中排出。

篇6:尿素氮

摘要:有机氮是海洋大气气溶胶和雨水中的重要氮组分,其中的尿素氮由于具有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广泛的自然源和人为源,故其沉降入海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11~12月和年2~3月在东海航次中采集的23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4套安德森分级样品以及10个雨水样品,分析了其中尿素氮、氨氮和硝氮的.浓度.在冬、春季节,气溶胶中尿素氮的浓度分别为0.2~17.7 nmol・m-3和6.5~14.6 nmol・m-3,雨水中的浓度分别为7.8~18.1 μmol・L-1和12.1~35.3 μmol・L-1.在气溶胶和雨水中,尿素氮的浓度均表现为春季高于冬季.相对于氨氮和硝氮,尿素氮在气溶胶中对氮组分的贡献约为5%,在雨水中的贡献接近20%.与氨氮、硝氮的粒径谱分布不同,尿素氮在各粒径段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春季,尿素氮在0.43~0.65 μm细粒子上的贡献稍高,为19.8%,冬季,在3.3~4.7 μm粗粒子上的贡献稍高,为20.0%.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中尿素的浓度在冬季主要来自土壤尘的贡献,春季则主要与土壤中尿素的升华有关.作 者:伯绍毅 石金辉 高会旺 祁建华 乔佳佳 张经 BO Shao-yi SHI Jin-hui GAO Hui-wang QI Jian-hua QIAO Jia-jia ZHANG Jing 作者单位:伯绍毅,石金辉,高会旺,祁建华,乔佳佳,BO Shao-yi,SHI Jin-hui,GAO Hui-wang,QI Jian-hua,QIAO Jia-jia(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100)

张经,ZHANG Jing(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62)

篇7:尿素氮

通过静态水溶试验和草坪施肥试验,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PCU)的养分释放特性及春季一次性施用对高羊茅草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肥料所处环境温度不同导致实验室静态水溶法测定PCU养分释放速度快于其在田问的实际释放速度.田间试验中一次性施用该肥料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整个春季生长对氮素养分的需要;与尿素和市场上的草坪肥料相比,草坪质量无显著差异,且草坪生长速度均匀,草屑量相对较少,起到了减少草坪修剪次数降低养护强度的作用.

作 者:谷佳林 许俊香 徐秋明 边秀举 李会彬 曹兵 GU Jia-lin XU Jun-xiang XU Qiu-ming BIAN Xiu-ju LI Hui-bin CAO Bing 作者单位:谷佳林,许俊香,徐秋明,曹兵,GU Jia-lin,XU Jun-xiang,XU Qiu-ming,CAO Bing(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97)

边秀举,李会彬,BIAN Xiu-ju,LI Hui-bin(河北农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1)

篇8:奶牛尿素氮与繁殖性能研究进展

关键词:尿素氮,奶牛群改良计划,日粮蛋白,繁殖性能

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尿素氮通常指乳中尿素氮MUN或血液尿素氮BUN, BUN其浓度的高低对奶牛的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通过对尿素氮的监测结合奶牛群改良计划 (Diary herd improvement) 中各种监测数据也可以对牛群的营养状况作出精确的评价, 同时可为饲养方案提供正确合理的日粮结构, 从而降低日粮成本。日粮蛋白水平缺乏或过剩, 都会对奶牛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MUN与繁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 MUN也随着升高, 高浓度的MUN能够引起繁殖障碍, 显著降低了情期受胎率, 增加配种次数, 延长了空怀天数。日粮蛋白水平与MUN呈正相关, 日粮粗蛋白含量越高, MUN浓度越大, MUN浓度过高会引发酮病、脂肪肝、产后瘫痪、乳腺炎等营养代谢病和内科病, 更重要的是还可造成奶牛的繁殖机能紊乱, 出现繁殖障碍, 导致产犊间隔延长。

1 尿素氮的产生机理

奶牛日粮主要营养成分通常包括蛋白和能量两个方面, 其中蛋白分为瘤胃降解蛋白及瘤胃非降解蛋白。瘤胃微生物将蛋白水解为肽和氨基酸, 氨基酸降解为有机酸、二氧化碳和氨, 氨可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蛋白质, 但如果产生过多, 过量的氨会从瘤胃壁进入血液, 通过血液循环到肝脏形成尿素。尿素一部分通过尿液排出或随唾液至瘤胃中, 在这一个过程中, 尿素很容易扩散到机体组织及体液中, 包括血液和奶。分解后过量的氨基酸也可转化为尿素,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第二次自由扩散到奶或者血液中。尿素氮监测意义在于瘤胃降解蛋白效率, 通过测定可以监控牛群瘤胃氮代谢的效率、瘤胃中蛋白代谢的有效性等。MUN数值过高直接反映出饲料中能氮不平衡, 蛋白没有有效地利用, 能氮不平衡影响奶牛的繁殖、饲料成本、有效生产性能的发挥, 以及对环境等方面准确评估。营养是奶牛饲养中最大的支出, 利用尿素氮检测来发现最佳最经济的日粮配比是节约饲养成本最有效的途径。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表明尿素氮检测能10倍的获利, 包括饲喂成本和建立相关环境, 日粮调整能把环境负压力降到最小化, 在尿液里过多蛋白被以尿氮排泄是不稳定的, 能帮助奶制品生产者更好地管理资源。

2 尿素氮检测

2.1 启动尿素氮测量

检测尿素氮之前要经过营养学家或顾问指导, 尿素氮水平指导饲养管理措施, 通过至少2~3个月每月取少量的样品检测建立基础数据。考虑尿素氮的变化倾向性, 越多的奶牛检测越好, 分组或全部的奶牛都检测更好。单个牛只的检测或者单个奶样是没有代表性的, 尿素氮的结果太粗糙会使牛群过多饲喂蛋白, 过多饲喂蛋白会导致牛只健康问题。样品中尿素氮含量早晨和晚上的都不同, 因此建议要检测同一时间段的相同水平的奶样, 例如, 要么早晨的, 要么晚上的奶样。用仪器和测试仪每月一次集中采集泌乳牛的奶样, 进行奶产量记录、乳成分析、奶样体细胞计数和尿素氮监测等。检测原理采用了红外技术原理, 根据各成分对红外吸收程度的不同而进行分析, 一些有机分子通过加热都会产生红外发射光谱, 对于不同分子这种光谱是特定的, 而产生的反射光谱强度与分子的浓度是相关的, 利用这个特征可以测定样品中尿素的浓度, 最后将牛号输入与检测结果对号。

2.2 分析尿素氮检测结果

“尿素氮群体平均值”是很多研究者关注和想得到的目标,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表明尿素氮群体平均值100~180mg/L, 肯塔基大学的LARANJA和AMARAL-PHILLIPS研究认为MUN值主要集中在100~160mg/L。具有相同采食量的个体牛只MUN浓度范围=牛群MUN浓度平均值±6。一旦单个群体基数建立, 营养管理策略也就能制定了。高和低水平的尿素氮都应以群体底线为依据。高尿素氮:高尿素氮表明在泌乳奶牛的饮食中含过多的蛋白, 这表明把钱用到没有用的蛋白上, 此外, 奶牛的能量消耗在没有用的蛋白上, 就会减弱奶牛产奶时的能量供给, 因此奶产量比潜在产奶量要低。过多蛋白的影响会减少产奶率, 减少产量和蛋白平衡。低尿素氮:低尿素氮表明没有足够的粗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在泌乳奶牛饮食中。差的预混饲料, 差的TMR运送, 或营养学家将日粮不改变也会影响尿素氮的含量。在饲喂中缺乏蛋白会导致低产奶量、低奶蛋白和过重体重增长。提高底线:尿素氮检测要继续加强, 它是奶生产者最大限度提高泌乳牛蛋白和能量效率的有用管理工具。通过差的尿素氮检测, 营养能被提高。差的营养结果提高新陈代谢健康及更高的奶产量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有底线都需要DHI技术。

3 MUN与繁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日粮蛋白水平缺乏或过剩, 都会对奶牛繁殖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通过MUN与繁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近一步证明可以通过MUN和乳蛋白质的含量判断奶牛蛋白质摄入及能量平衡状况, 同时提供了一种研究日粮蛋白质代谢和繁殖效率间关系的手段。通过奶牛产后MUN含量与其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表明奶牛产后摄入蛋白及能量平衡, 即奶牛产后乳中尿素氮100~120mg/L、乳蛋白>3.0%能更好地发挥其繁殖性能。

此外, 过量粗蛋白可造成产后首次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空怀天数增加、受胎率降低。过量粗蛋白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过量粗蛋白可形成间接产物———氨, 使尿素增加, 影响葡萄糖、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内分泌和黄体功能, 过量粗蛋白对精子、卵子和早期胚胎具有杀伤作用。过量粗蛋白改变组织代谢、影响能量平衡、营养素分配和氨源性-糖源性-脂源性营养要素平衡。过量粗蛋白改变内分泌平衡, 日粮粗蛋白与孕酮含量和繁殖效率呈负相关;高蛋白水平, LH基础浓度上升。

参考文献

[1]张琨, 刘光磊, 张长斌, 等.国内外乳尿素氮参考标准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 2014 (10) :60-62.

[2]张洪涛.第1讲:奶牛疾病防治篇之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一) [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8) :54-55.

篇9:尿素氮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供试肥料为金大正控释尿素(含N46%),供试玉米品种为浚单20。

2. 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①包膜尿素100%;②普通尿素100%;③包膜尿素70%;④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30%;⑤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50%;⑥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70%;⑦CK(对照为不施氮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40平方米。施肥时期在玉米5叶期一次性施入,同时配施过磷酸钙900千克/公顷,硫酸钾300千克/公顷。

3. 试验结果。详见表1和表2。

二、结果与分析

1. 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从表1结果可知,随着控释尿素掺混比例的提高,玉米穗粒数也随之增加,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30%的穗粒数最高达493.6粒,较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50%的穗粒数增加4粒,较普通尿素70%+包膜尿素30%的穗粒数增加5.5粒。

2. 对玉米千粒重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知,随着控释尿素掺混比例增大,千粒重相应提高10~34克,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30%的千粒重最高为315克,较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50%的千粒重提高24克,较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70%的千粒重提高34克。

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分析。从表2实产结果看出,处理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30%的玉米产量最高,为7420千克/公顷,比包膜尿素100%增产140千克/公顷,增产率1.9%;比普通尿素100%增产385千克/公顷,增产率5.5%;比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50%增产630千克/公顷,增产率9.3%;比普通尿素70%+包膜尿素30%增产875千克/公顷,增产率13.4%。

三、结论

夏玉米施用金正大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按一定比例掺混,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达到增加肥效、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目的。夏玉米以70%控释尿素掺混30%普通尿素的施用肥效最佳。

篇10:尿素水联动试车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

二、水联动试车目的――――――――――――――――――――2

三、水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3

四、试车前的准备工作―――――――――――――――――――3

五、水联动流程――――――――――――――――――――――4

六、水联动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

七、冷水联动―――――――――――――――――――――――6

八、热水联动―――――――――――――――――――――――8

九、水联动试车结束后的设备整顿――――――――――――――9

十、水联动试车时间的安排及组织机构――――――――――――10

十一、水联动试车操作控制指标―――――――――――――――11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91

2、《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尿素装置操作指南》全国化肥工业信息总站出版

3、《化工装置实用操作技术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编制原则

1、改造工程投料时间初步定于2008年1月份。综合机械竣工时间、试车时间、投料时间及季节等诸多因素,尿素系统进行水联动试车之前必须按要求完成系统吹除与清洗、机泵单体试车、工艺设备内塔板或填料已安装并进行过强度试验、蒸发系统气密试验和抽真空试验、仪表系统的测试检查,公用工程各项条件均满足水联动试车的要求。

2、水联动分冷水联动、热水联动两个过程。冷水联动要求各岗位操作人员熟悉本岗位每一个设备及阀门、控制仪表的情况,掌握设备性能,熟知岗位操作。在热水联动时合成塔升温工作同时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握掌水量平衡的气水循环运行,不能任意开停运转设备,或在运行中大量补入冷水。

3、水联动试车过程中避免超温、超压和液击现象,保证试车的连续性及人员、设备的安全。

二、水联动试车目的

1、对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管道、阀门、仪表、自控系统及蒸汽保温管路、合成塔检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除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也是对尿素装置的设计和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2、对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训练和熟悉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投料试生产创造条件。

3、调校仪表及自控系统运行正常是水联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一个检测点及每一个调节系统必须经操作人员逐一验收,完全调校合格后才能结束水联动试车工作。

4、通过水联动试车,彻底清洗出系统的脏物、杂物。防止杂物在试生产过程中堵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元件或损坏机泵。

5、检查循环水、脱盐水、一次水、蒸汽、电力电器设备、仪表空气、中低压空气、中低压氮气等的供应和运行情况。

三、水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1、公用工程系统已经运行稳定,循环水、脱盐水、一次水、蒸汽、仪表空气、中低压空气、中低压氮气、供电等能满足全系统联动试车要求。

2、水联动试车方案已经生产管理部门批准,车间指挥机构已建立,各岗位操作人员已学习试车方案,并经考试合格。

3、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水联动试车至投料试生产之间确定岗位组长,负责在本岗位试车期间协助班长组织本岗位全体人员完成车间下达的试车任务和要求。

4、全装置工艺管道、设备已吹扫合格(包括装置内蒸汽管路、蒸汽保温及冷凝液疏水系统管路、检漏系统等)。拆下的调节阀、流量计等管件已恢复。

5、蒸发系统气密试验和抽真空试验合格。

6、全部电气设备、仪表设备检校合格并交付使用,微机系统调试合格具备投运条件。

7、如有管道更改的部分,在水联动前必须完成清出焊渣工作。

8、机泵单体试车合格,具备启动运转条件。

9、安全阀整定合格,具备工作条件。

10、安全和消防设备齐备,工具及记录报表齐全,现场清理完毕,各岗位通讯畅通。

11、水联动试车申请表已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代表签署完毕。

四、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水联动试车时要保持系统水量平衡,循环稳定,并根据各柱塞泵的打液量计算原工艺管路是否够用,若不够用增加临时管路,试车后拆除。

1.1将各氨泵进口阀门关闭,即试车时一段和氨泵进口断开。氨泵进水由蒸汽冷凝液泵送来。

1.2配置DN50临时管线将尿液槽和碳铵液槽连通,使两槽水量平衡。1.3在尿液泵出口配置DN50临时管线至冷凝液槽,目的是将尿液槽中水抽至冷凝液槽,由冷凝液泵将水送至氨泵、二甲泵和氨水泵入口,以保持系统水的循环使用。

2、冷凝液泵、尿液泵、解吸泵、二表泵等离心泵进口加过滤网,以滤去槽中水带的杂物、脏物,在循环时不再抽入系统中,以达到彻底清洗装置的目的。如过滤网发生堵塞,泵出口压力下降,可倒泵处理。

3、检查系统及进入车间液氨、水、蒸汽、脱盐水等管路上及系统吹扫用的临时盲板是否拆除。

4、将清理干净的尿液槽、碳铵液槽、蒸汽冷凝液槽、二表槽、水力喷射循环水箱內充满脱盐水。

5、将CO2压缩机一段进口阀后短管拆除,压缩机侧加细铁丝网,通大气。水联动试车时用空气。

6、水联动试车前尿素装置需清洗和试压 6.1水联动试车前整个循环系统必须进水清洗,如脱盐水供应有困难时,可用清净的一次水充满系统。系统注水时需打开氨冷器A气相、预分离器气相出口管路上的放空阀,以排除系统空气。当水注满至系统最高点放空处后,在装置的最低部位打开排放导淋,将系统的水排净。视排出水的清洁程度确定是否需要作第二次系统清洗。注意:系统排水时最高点放空阀门必须打开。

6.2在气水联动前,尿素合成塔需用脱盐水做水压试验至25.0Mpa,试压完后,合成塔內水不用排放,可接着做冷水联动。一段系统进水,试压至2.0Mpa,有漏点及时消除。二段系统进水试压至0.4Mpa。系统水在试压完后排至水联动时需要水的设备。则水联动时不必重新往系统充液。

7、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板手、钳子、F扳手、胶管等工器具。

8、试车前各岗位做全面检查,各系统间的切断阀必须关闭。

五、水联动流程按正常生产流程进行气水联动试车,但要控制水量和气量进行操作,否则主要的压力调节阀及一、二分液位调节阀因流通量问题,多余的气或水排不出去各段会发生超压事故。即压缩机的送气量和各注液泵的输液量、系统的循环量要根据系统主要调节阀的流通面积而定,各段物流(气和水)量不能任意调节,否则水联动就无法有序进行。

CO2压缩机的空气量根据实践,一回一阀门全开,控制一段出口压力在0.08~0.1Mpa,维持五段出口在14.0~15.0Mpa时,各段温度不超过140℃,但个别段还需开排油水阀放一部分气,以维持该段不超温时的压缩比。循环一段的压力需由付线来维持(不超过1.7Mpa)。若蒸发系统不串入联动,可通过二分塔后排放管线排水至碳铵液槽;也可通过真空预浓缩器排至尿液槽。蒸发系统窜入联动时,则一、二段抽真空,开熔融泵,由出口循环付线排至尿液槽。

六、水联动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运转设备启动前一定要做好设备的盘车并进行油位、阀门开关的检查。

2、压缩机、氨泵、一甲泵须经调度同意后才能启动,并且各机泵须点动无问题后再正式启动,以保证设备的安全。

3、一甲泵、氨泵送合成塔的水量及压缩机送入合成塔的空气量要根据合成塔的压力和PV204调节阀开度及时调节,防止合成塔超压。PV204压力控制在14~15Mpa(表压)。

4、一段循环压力PV301、二段循环压力PV302可用付线阀配合控制,PV301压力控制在1.7Mpa(表压),PV302压力控制在0.15Mpa(表压)。一段蒸发压力控制在0.033Mpa(绝压),二段蒸发压力控制在0.0066Mpa(绝压)。

5、水联动试车冷水联动改为热水联动时,各加热器要缓慢提温,以防止液击。

6、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试车工艺参数做好岗位记录。

7、严格控制各设备的液位,防止系统內空气排不出去造成超压。

8、试车完毕要及时排净设备、管道內的积水,以防止冻害发生。排水时系统的高点放空处于打开状态,防止设备发生抽负现象。

9、合成塔检漏孔的检查,由专人负责。

10、试车查出的设备缺陷要做好记录,并联系相关单位处理。

11、各岗位之间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水联动试车工作。

七、冷水联动

1、由当班班长通知各岗位系统做引水检查工作。联系调度送外线水。

2、启动冷凝液泵、解吸泵、二表泵,向循环一、二冷充液至视镜的50%。

3、以泵的最低速启动二甲泵,通过真空预浓缩器热利用段向一吸塔充液;启动氨水泵通过惰洗器向一吸塔充液;

一、二冷液位分别用HV304、HV305调节保持稳定。当一吸塔液位达到现场视镜的80%,启动3#一甲泵,用付线加压至15Mpa开出口阀向合成塔充液,付线开度保持不变,以保证合成塔不会超压,调整一甲泵转速保持一吸塔液位稳定。

4、引脱盐水入1#氨泵,按正常开车步骤启动1#氨泵,用氨泵付线加压至15Mpa开出口阀向合成塔充液,付线开度保持不变,以保证合成塔不会超压。用氨泵调速器控制氨泵转速,以保证氨泵进出水量平衡。调节HV202开度,保持液氨缓冲槽液位稳定,此液位与进入一吸塔的回流氨进水量共同调整。一吸塔液位的稳定靠氨泵大付线进入液氨缓冲槽的水量再经回流氨管进入一吸塔的量来平衡。

5、启动1#CO2压缩机,用一回一控制一段出口压力保持在0.08~0.1Mpa,五段出口先放空,维持在15.0Mpa,联系好需往合成塔送气时,开五段出口阀往合成塔送气(压缩工注意五段出口压力),此时总管压力会下降,合成塔內压力逐渐上升,高压液氨泵及一甲泵出口压力也逐渐上升,需注意各泵的打液量,必要时可增加转速,以维持各工艺设备的液位。

6、合成塔內压力达5.0Mpa时,可稍开PV204阀,往一段送气,逐渐建立一段压力和二段压力。待合成塔压力至15.0Mpa时,由PV204阀控制全系统各段压力,待一段循环压力PV301达1.7 Mpa,二段循环压力PV302达0.15 Mpa时,将PV301、PV302调节阀投自控。如一、二段循环系统超压可用其调节阀付线放空阀配合控制。用PV204阀逐步提高合成塔压力到15Mpa。

7、当LV302见液位后,开启LV302调节阀和付线阀向二分塔充液,将LV302投自控控制LV302液位在30%。

8、当LV303见液位后,开启二分塔向碳铵液槽排放阀,进行循环系统冲洗置换。

9、蒸发“U”管加水,开水力喷射系统,蒸发岗位抽真空,维持一、二段一定真空度,保持一、二段真空差在0.03Mpa。循环系统置换合格后,关闭二分塔向碳铵液槽排放阀,开启LV303调节阀和付线阀,向蒸发系统充液,同时将LV303投自控控制LV303液位在30%。出二分塔的水进入真空预浓缩器,当真空预浓缩器液位达到现场视镜30%后,启动1#尿素给料泵,开启LV404调节阀,使水进入一段蒸发系统。

10、当二分离下液视镜见液位后,启动1#尿素熔融泵,经熔融泵出口循环付线阀将水打至尿液槽。

11、水联动时系统各段如发生超压,可用现场付线阀调节,并调节进入系统的空气量,如因设备液位过高造成的超压,可用设备排放阀排放部分液体。

12、在冷水联动时,当系统水量、气量平衡时,根据现场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调校微机控制画面中显示的指示值。

八、热水联动

热水联动时伴随着合成塔升温工作,所以进入合成塔的两股水量,每小时提温不超过6~8℃,此时升温从塔底开始,塔温逐渐上移至塔顶,最终使塔顶塔底温度均达到100~120℃,热水联动循环的时间由合成塔升温的全过程决定,冬季在36~48h。升温速率不宜过快,以塔底升温为依据升温,同时观察塔底、塔壁温度上升情况,温差不宜大于40℃。热水联动时要在冷水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如需倒泵倒机,必须按正式开车状态下操作,不能使水量有波动。提温操作过程如下:

1、热水联动时,关闭软水冷却器和一冷、二冷的循环水回水阀,关小真空预浓缩冷凝器、一段蒸发表面冷凝器、二段蒸发表面冷凝器的循环水回水阀。

2、液氨泵注入合成塔的水由液氨预热器中加入蒸汽,温升速率由液氨预热器出口热偶温度TR202-3a/b控制,并做好记录。要控制好氨预热器的蒸汽冷凝液的出水量,防止夹套积水,使合成塔波动。

3、一甲泵注入合成塔的水,来自二甲泵、氨水泵和顶部回流氨管线,只有二甲泵来的水可经过一吸外冷器加蒸汽来提温,此处加热温度要高些,控制一吸塔出液温升6~8℃/h。一吸外冷器产生的蒸汽冷凝液可通过TV302控制排入冷凝液槽。

4、液氨预热器和一吸外冷器蒸汽全部投用后,合成塔底部温升速率不到6~8℃时,可逐步开启一分加热器TV301和二分加热器TV303的蒸汽调节阀,起初时控制出口水温不超过80℃,如提温过快,使一吸塔或二循一冷会发生液击现象。随后将一分加热器和二分加热器水温逐步提至100℃。

5、水经过蒸发系统后,因在真空下运行,热水降温,此时必须由蒸发加热器加蒸汽提温,加温开始不宜过高,以合成塔水温速率为依据。随后过程,两台蒸发加热器提温依据一、二段真空度在工艺指标之内为宜。蒸发加热器提温过高,真空度下降。

6、合成塔在热水联动时,可通检漏氮气,检查每一个检漏点是否畅通。

7、热水联动时,在有蒸汽伴管或夹套的物料管上通蒸汽检查进汽或出液情况。

8、各加热器启用后,检查各加热器疏水器疏水情况。

9、必须详细检查每个排放点、进水点、进汽点、分析取样点阀门是否有内漏情况,并检查工艺流程、设备内件、配管是否合适,有不适之处在联动结束后消除。

10、检查现场温度计指示是否正确,在系统水温达到100℃时,调校各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及微机画面中显示的温度指示值。

11、热水联动结束后,合成塔排水,然后通蒸汽进行合成塔预热,塔内温度均在100℃以上时,合成塔进行钝化,按钝化方案进行。将设备、管道的冷凝液排放干净,系统可充氮气配合排放,以避免留有死角。

12、排净各贮槽內的水,清理干净后重新加脱盐水,以供开车投料使用。

九、水联动试车结束后的设备整顿

1、热水联动试车后,要对设备、管道的每一个法兰的螺栓紧固一遍,不能漏项或漏紧一个螺栓,包括设备上一次仪表安装点和设备视镜上的螺栓。

2、尿素合成塔大盖螺栓和合成塔出料管、入塔三物料管线上法兰螺栓在合成塔预热到150℃后紧固。

3、工艺物料管线上的高、中、低压阀门的阀杆压盖螺栓紧固一次,如阀门填料不足要添加填料后再紧固。

4、对PV204、LV302、LV303等调节阀抽阀头检查是否有杂质堵塞。

5、对一吸塔、二分塔气相出口的除沫网检查是否完整或有杂质。

6、对管路中特设的过滤网和过滤器拆开清理然后回装。

7、拆除冷凝液泵、解吸泵、尿液泵、二表泵进口后法兰增加的过滤网。尿液泵进口后法兰的过滤器清理后回装保留。拆除临时管道。

8、恢复二氧化碳机一段入口阀后短管。

9、对一甲泵、氨泵、二甲泵、氨水泵要拆检单向阀或组合阀,并对柱塞、填料、缸体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

10、对解吸泵、二表泵、冷凝液泵、熔融泵、尿素给料泵、尿液泵,要拆检叶轮与壳体之间是否磨损。

11、对蒸发喷射器要拆检,看喉管是否有杂质。

12、对管道的支架进行紧固。

13、消除二氧化碳压缩机出现的设备缺陷要。

14、在系统处理完毕后,按系统试压方案再次进行查漏,无问题后系统做开车准备。

十、水联动试车时间的安排及组织机构

1、水联动试车按尿素工程总体试车进度表安排。

水联动试车时间:4~5天

2、水联动试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全面指挥1人;技术员6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化工人员若干;检修人员若干。

十一、水联动试车操作控制指标 压力(Mpa)尿素合成塔 14.0~15.0(表)一段循环 1.70~1.75(表)二段循环 0.15~0.20(表)一段蒸发 0.033(绝)二段蒸发 0.0066(绝)温度(℃)

压缩机各段出口温度 <150 初始<80℃,随水温提高而提高,最高120℃ 一段分解温度

~150

二段分解温度 ~120

一吸冷却器温度 ~110

液氨预热器温度 ~120

尿素合成塔底温度 ~110

流量(m3/h)液氨泵至合成塔水量 10~24 用变频调速器控制 一甲泵至合成塔水量 10~12 用变频调速器控制 压缩机至合成塔气量

3600~4500

上一篇:最新青海大学实习报告下一篇:自身存在问题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