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2024-06-06

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共6篇)

篇1: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环境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二章 环境知觉理论

1、格式塔知觉理论

基本观点:知觉的整体性、同型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相对应的关系)、场作用力。

a考夫卡(心理场与物理场);b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

2、生态知觉理论

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例如:寻求生活资源及配偶、预防死亡等。

A基本观点:1)环境的提供 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

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感知觉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视觉悬崖实验

B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愉悦、恐惧、艺术欣赏、信息控制

C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公共场所张贴“眼睛”标志,眼睛标志具有警示作用;“园艺”疗法

第三章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一、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否有效。

唤醒理论的内容/观点:

1、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2、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

3、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并比较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差异。

4、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二、环境负荷理论:又称为刺激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加工过程。环境负荷理论认为:

1、个体对获得的感觉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2、当环境提供的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3、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环境负荷理论认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所以,按环境负荷理论的观点,刺激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

三、环境适应水平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奥尔特曼(1975)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沃尔维尔认为适应水平理论,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温度,噪音等。适应水平理论认为,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它指的是,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

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社会刺激输入,环境的改变运动,这三种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1、强度:环境提供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心理不适。如噪音太多让人易怒,一点声音没有,也会不舒服。

2、刺激的多样性:适应水平理论认为多样性在中等水平是最好的。

3、刺激的模式:或说是环境提供的组织结构和不确定对知觉的限制。

四、行为局限理论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a“局限”:指环境中的一些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环境提供的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

b心理阻抗: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

c习得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

第四章 认知地图

1、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托尔曼 认知地图“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个体对空间环境知识的表征”。

2、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城市认知地图有五个组成要素:路径(旅行的通道)、标志(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3、影响空间定向的因素1空间定向能力的个体差异2环境空间 复杂性、可识别性、直路指示牌、一致性(标准化)

第五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一、个人空间

1概念:个人空间是指闯入者不允许进入的环绕人体周围的看不见的一个区域。

2个人空间的作用:A自我保护的功能(控制攻击性;降低压力)B对环境刺激的调节控制(与“摩登”女郎的距离;适应水平理论;控制理论;调节环境刺激量,维持最佳刺激水平)

3侵犯个人空间的效应(应激水平升高,伴随一系列行为姿态,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一系列生理变化)

4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情绪因素;个人因素:人格、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

5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0-45cm):近段(0-15cm)适合抚爱和安慰,恋人关系,非言语交流距离。远段(15-45cm):亲切的耳语。在公共场合,人们用避免谈话、避免微笑和注视来取得平衡。

2)个人距离(45-120cm):近段(45-75cm)非亲密者(其他异性)进入此距离时,会有较强烈反应。远段(75-120cm)适用于亲属、师生、密友握手言欢、促膝谈心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

3)社交距离(120-360cm):近段(120-210cm)工作,上下级;远段(210-360cm)正式会谈

4)公共距离(360-750cm):这是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

6个人空间的测量:模拟法、实验室止步距离法、现场研究(自然研究)

7座位选择与布置:距离与座位选择;交往类型与座位选择及布置;社会向心/离心环境座位选择及布置;边界效应/依靠性与座位选择及布置。

二、领域性

1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2领域的类型:阿尔托曼将领域分为三类:首属领域、次要领域、公共领域

a首属领域: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如卧室、住宅等

b次要领域:不如首属领域那么重要,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也没有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包括夜总会、邻里酒吧、自助餐厅或休息室的就坐区。

c公共领域:可供任何人暂时和短期使用的场所,包括电话亭、网球场、海滨、图书馆、公园等。

3领域的功能:组织功能、领域性与控制感、领域性与安全防卫(形成易于被感知有助于防卫的领域、自然的监视)4领域性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a性别(男人的个人空间需求大);b个性特点(内向的人个人空间需求大)社会文化因素

5环境设计中应用

1)增进领域感 a领域标志物 b领域感与邻里交往水平

2)可防卫空间a邻里交往b视觉接触(照明水平)c空间开放度(可穿越与否)

三、私密性

1概念 私密性: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私密性并非仅仅指离群索居,而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私密性可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退缩和信息控制。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保留、不愿多交往。

2私密性的作用

a社会交流的保障b控制:习得性无助、私密性与控制感c自我认同感:如果个人感到能有效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就会增强应付环境的自信心和能力。如果不能控制与他人的交往,就会丧失信心和能力。e情感的宣泄 3私密性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A性别(女性自觉私密性较高;女性个人空间要求小;女性有更有效的私密性调节机制;女性是“社

会-情感专家”;女性口头表达能力强)B个体 自尊心低的人,私密性要求更高

2)情境因素 驱力减弱理论;适应水平理论

3)文化因素 中西方对待隐私问题的差异;住宅焦虑阈(陌生人对住宅的接近程度)

第六章 拥挤与环境设计

1密度 一种客观的实际状态,可以用各种方式度量

密度课分为:社会密度、空间密度;实际密度、可知觉密度;内部密度、外部密度

2影响拥挤感的因素:高密度、个人差异、情境条件、社会条件

a个人差异 1)性别差异 对于空间高密度男性比女性更加敏感 2)人格特征:内在人格者(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比外在人格者(认为事件由外力所控制)对拥挤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3)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大小与拥挤感有密切关系。4)适应水平:具有高密度生活经历的人体验到拥挤的可能性较小。监狱犯人关押时间越长,对拥挤的耐受力就越低。

b 情境条件 1)环境性质 高密度所引起的干扰,首属环境中比次级环境中更具破坏性;工作时比娱乐时更容易体验到拥挤感;在有组织的情境中比无序的情境中体验到的拥挤感轻2)人际关系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比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要轻;和熟人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轻 3)暴露时间长短 4)环境应激物 噪音、臭气、温度等同时作用会加剧拥挤感减少拥挤感的措施 空间感的扩大、分隔-减少与其他人接触、唤起和注意中心

第七章 环境物理属性

1噪声:一种紊乱、随机的声波振荡

2噪声分类:1)基于时间特性的分类: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脉冲噪声)2)基于频率特性的分类:1)频率高低;频段宽窄(宽带噪声、窄带噪声)3)基于强度特性分类

3噪声参数

1)客观物理参数声压、声强、声功率 2)主观心理参数 声级或等效声级

响度级每增加10方,正常人耳感觉上增加一倍人对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噪度(N)感觉噪声级(LPN)4噪声的生理效应:暂时性听阈偏移;永久性听阈偏移;爆震性耳聋

5噪声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取决于响度、可预见性、控制感、个人的适应水平和任务的性质。

根据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和唤醒理论,噪声所引起的适当水平的唤醒可以提高任务绩效,而过高水平的唤醒则会妨碍任务绩效。

6简述噪音与操作关系:1。噪音呈现期的影响:(1)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2)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和人格特点等。2。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1)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2)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3。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4。噪音影响的发生。(1)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2)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3)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第八章 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

篇2: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何为儿童心理发展?

何谓“发展”

积极的、有顺序、不可逆、持续时间长的变化,如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的变化。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方向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3、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研究任务 描述:发展的普遍特点与行为模式、差异性

手段:质性(语言描述)、量化(测 量)、影像、作品等。解释:揭示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促进:最优化发展,即最大程度地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2)研究意义

1、为基础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为儿童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儿童心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一)客观性原则: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并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研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客观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中,学前儿童作为反映的主体正是处于迅速成长中。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趋势。

(三)实践性原则:研究应密切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在教育实践中,在儿童的活动中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研究者必须遵循职业道德。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的言谈举止,都必须充分考虑研究工作可能给儿童造成的影响。

5、解释: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指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具体研究时,其重点在于了解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如,林崇德的”双生子运算能力与智力品质研究”;英国西里尔.伯特的”不同血缘关系儿童智商关系研究”。

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研究设计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如:“中美两国儿童价值观比较”、“儿童道德认知差异比较”等。

6、运用观察法和测验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分别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以克服儿童的“反应性”; 局外观察 参与性观察(2)记录要尽量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为了保证记录的速度和质量,可运用录音和录像技术;可事先设计好表格等。(4)不能仅凭一 次观察记录的材料得出结论。

因为早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

性。运用测验法于学前儿童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

不能根据一次结果作为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第二章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一、由简单到复杂

(一)从不齐全到齐全

(二)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一)从无意到有意

(二)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2.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二)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三)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3、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有哪几种?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一)遗传决定论

1、基本观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的发展只不过是先天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2、代表人物

(1)高尔顿(F.Galton,最早的代表人物)及其家谱调查 遗传定律”: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2)霍尔(G.s.Hall,1844-1924))及其“复演说”

把生物学的复演学说不恰当地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重演,个体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

名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格塞尔(Amold Gesell,1880-1961)及其“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成熟势力说”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基因的规定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

(二)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环境教育的结果。

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1878-1958)(三)二因素论

基本观点

认为遗传和环境同等重要,二者共同作用于儿童的发展。

代表人物

吴伟士及其“相乘说”

施太伦及其“辐合论”

(四)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 :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

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影响。

(五)正确理解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1、环境影响遗传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4、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早期隔离实验的研究目的各是什么?

选择性繁殖:通过确定特质是否能够经过选择性配对而对动物身上繁殖来研究遗传影响的一种方法.特雷恩(Tryon,1940)的小白鼠走迷津实验.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越近,心理和行为的相关越大。

“早期隔离实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5.谈谈怎样理解生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一)遗传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生理发展)

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遗传会受到环境的控制

“海豹儿”

身体各大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严格的顺序

6、谈谈怎样理解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环境: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早期隔离实验”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笼统: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

具体: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心理状态等,其中,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

二、发展的真正动力: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新需要与旧水平新需要与旧水平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斗争。

8、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关键期。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成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第三章

1、解释概念

替代强化 守恒 同化 顺应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守恒:指对客观事物具有稳定的本质的认识,而不被其非本质变化所迷惑。

同化(Assimilation):指主体把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已有的图式对外界刺激的过滤和改造,使之变成主体认知结构所能吸收的过程。

顺应(Accomodation):指主体调整或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的过程,也称异化。

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理论

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

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由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一位相互作用论者。

3、简述埃里克森终身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前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个体刚出生时,婴儿状态完全由生物需要和内驱力所决定。他们与护理人的关系影响着他们对他人或整个世界信任或不信任的程度。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得到信任的儿童对未来怀有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交谈,池会了如何抓握和放松。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的训练。这些活动使儿童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同时,意志出现了,儿童可以按意志“随心所欲”地决定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也正因为如此儿童从这里起便介入了自我意愿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肯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事不公正了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便形成意志的美德。

(3)主动性对内疚(童年期)。这时,儿童开始积极地探究和涉猎周围世界。他们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频繁地运用语言,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国。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和行为,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他们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筻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的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而形成内疚。在这一阶段,如果儿童形成的主动性超过内疚。便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在埃里克森看来,这是一种不管前面有多大危险,不管失败与否,执著追求个人目标的德行。

4、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动作经验适应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2)前运算阶段(2—

6、7岁)凭借表象思维适应环境,具有了符号功能,但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思维不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6、7—

11、12 岁)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

14、15岁)凭借抽象推理适应环境,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能提出假设和解决抽象问题。

5、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思维与前运算思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运算: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操作动作的机制。

运算思维与前运算思维的区别:

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

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可逆性; 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性; 运算思维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前运算思维是“自我中心”思维;

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固定性刻板性呆滞性。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行为习得过程的理论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所关心并研究的是后一种行为的习得过程。

2、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如果人们对示范行动的重要特征不注意,或不正确地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所以,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2)保持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如果观察者记不住示范行为,观察就会失去意义。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还给观察者以影响。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因此,高度的符号化能力使人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通过观察来习得。

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另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言语编码系统还以容易贮存的形式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因此,言语编码系统会促进观察学习与保持。

(3)运动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4)强化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把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但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主要是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替代性强化来自于学习者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结果。这种观察到的结果既可促进某种行为反应,也可以抑制某种行为。促进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称为替代性强化;抑制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叫做替代性惩罚。

第四章 1、1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时期。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新生儿期

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

(一)适应新生活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三)条件反射出现,心理正式发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二、婴儿早期(2——6个月)

(一)视觉、听觉发展迅速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要经历的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四)开始认生

三、婴儿晚期(6—12个月)

(一)身体移动动作迅速发展

经历过程: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独走。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形成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1、简单发音阶段(3个月前)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四)依恋强烈

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

些?

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一、真正独立行走

意义:变被动为主动;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

二、学习使用工具 经历的阶段:

(一)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二)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三)主动重复有效动作,表现为比较刻板,不肯轻易放弃以前的有效动作。

(四)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使用工具,并能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三、言语正式发生

四、想象、思维高级心理机能出现

直觉行动思维是此时期思维的典型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抽象性特点。

五、出现初步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4、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幼儿初期(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痛恨大灰狼,把画书上狼的眼睛都戳成洞洞„„)

2、爱模仿(要多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样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用手一块一块地数糖果;画画、捏橡皮泥只能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

因为小班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理解问题,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后果。幼儿中期(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活泼好动

2、爱玩、会玩(角色游戏的高峰期,能计划游戏内容、情节、分配角色)

3、思维具体形象(会算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如果直接问“3+2=?”可能很难回答);“儿子”就是“小孩”,对某个大人是某某的儿子,不可理解)

4、开始接受任务

幼儿晚期(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好奇是幼儿共同特点,但中、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多表现在对事物的表面兴趣上,大班不光问“是什么”,还问“为什么”,且问题广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已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如左右;能简单分类,如白菜、西红柿等是蔬菜;能初步掌握因果关系,如浮沉。)

3、个性初具雏型(开始能控制自己,做事不再“随大流”,比较有“主见”;显现出个性差异: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活泼,有的文静„„)

5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3个月前)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发生阶段

一岁至两三岁,是言语发生的阶段。其中又可分为: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一至一岁半)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一岁半至两三岁)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两三岁至六七岁)2岁以后特别是三岁到入学以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6、儿童“口吃”的概念和原因各是什么?

口吃:语言表达的节律障碍,表现在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

原因:生理与心理原因,以心理原因为主。年龄:2——4岁。2—3岁为口吃的开始出现时期,3—4岁为口吃的常见期。

心理原因:

1、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

2、找不到适当的词继续表达。

3、模仿所致。

第五章

1、什么是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2研究婴儿感知,在方法上有何新突破?

传统的方法:条件反射法;身体运动与面部表情。

近年来的突破:

(一)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研究范式)

(二)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

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长短,了解婴儿对刺激物的辨别能力和图形偏爱程度。

3、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发展有何特点

时间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与当日时序的认知

(三)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

(四)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的参照物

(五)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

(六)学前儿童对时序 的认知经过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4、幼儿观察和注意的发展各有何特点?

注意的特点:

一、3岁前儿童的注意(一)注意的选择性

新生儿已出现注意的选择性

视觉偏好:简单鲜明图案;人脸;

(二)3个月开始,经验在注意中开始起作用。科亨(Cohen,1975)的实验。

(三)动作协调的注意 开始年龄:半岁左右。

二、3—6岁儿童的注意特征

(一)以无意注意为主

1、注意的目的性、稳定性与分配性差。

2、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是:(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2)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的刺激物

(二)幼儿晚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1、开始有了一定的目的性、稳定性和分配性。

2、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3、有意注意在活动中效果好 观察的发展(P93-97)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方法

5、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二)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发展快

(三)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四)逐渐掌握记忆策略 复述

对材料的组织 匹配联想提取策略

6、举例说明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开始萌芽

1、无意想象占优势的主要表现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幼儿晚期,有意想象开始萌芽

在游戏和绘画、手工等活动中,表现更明显。

(二)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生

1、以再造想象为主的主要表现(1)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是想象的重要条件

2、创造想象开始发生

情节逐渐丰富,想象的新颖性增加

(三)想象具有夸张性,晚期,开始注意现实的逻辑性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象与真实 原因:

认知水平的限制 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的制约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7、联系实际论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1—3岁儿童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占绝对优势

(二)3—6岁儿童的思维

1、早期,思维仍然带有直观行动性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征

3、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第六章

1、为什么要重视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动机作用

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二、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儿童的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分化和发展;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作用。

三、对个性形成的作用

1、对自我意识的作用

2、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3、对交往的作用

2、关于儿童情绪分化的理论有哪些?

(一)布里奇斯的理论

观点:婴儿最初的情绪是混沌的,3个月开始情绪分化。

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 斯皮兹的分化理论

(二)林传鼎的理论

新生儿一出生就有分化:愉快与不愉快,第三周开始,情绪快速分化发展。

(三)伊扎德的理论

3、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有何一般趋势

一、情绪逐渐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逐渐社会化 道德感(3岁开始)、理智感(5岁开始发展)、美感

二、情绪逐渐丰富和深刻化 丰富化: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深刻化:

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情绪逐渐初步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4、安思沃斯认为婴儿依恋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种,无顾虑的依恋。母亲离开时,婴儿稍有抗议的表示,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他。但很容易平静下来。

第二种,回避的依恋,母亲离去时不去抗议,母亲回来时不去理他。

第三种,反抗性的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母亲回来时一会依偎着她,一会又推开她。

第七章

1、儿童个性形成有哪些主要标志?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形成

五、心理活动能动性的提高

2、举例说明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一)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

(二)针对儿童气质特征进行引导和教育

3、对学前儿童气质的研究有哪两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一)传统的气质研究

1、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的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2、基本生活活动模式——新的研究视角

切斯(Chess.H.1967)根据儿童生活活动模式特征,提出划分儿童气质类型的9项指标,即: 活动水平

生理机能的规律性 对新刺激反应的敏捷性 对日常变化的适应性 反应的强度 反应阈限 心境的质量 分心情况 注意的坚持性

根据以上9项指标,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划分为:

1、容易型(约40%)。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教育策略:防止今后面临复杂冲突时无法适应

2、困难型(约10%)。他们在吃、睡和一般活动中都不规律。他们是情绪型的。教育策略:充满爱心,耐心引导

3、迟缓型(约35%)。他们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教育策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其余15%为混合性。

4.幼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类型

(二)发展水平

(三)表现早晚

5、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

观点。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提出此理论

1993年出版《多元智能》一书,提出人类思维与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提出七种智能: 语言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 音乐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空间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

1997年,又补充: 博物学家智能 生存智能

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有哪些?

活泼好动 好奇好问 喜欢模仿 容易冲动

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有何特点?

自我评价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了。其特点: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评价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发展到初步客观性评价

第八章

1、解释概念:依恋;观点采择;性别角色;性别恒常性;同伴关系。

依恋:指婴儿与其养育者(尤其是母亲)之间的强烈的情感联结。是儿童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儿童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观点采择的概念

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性别角色: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同伴关系: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性别恒常性所谓性别恒常性即对性别基于生物特性的永久特征的认识,它不依赖与事物的表面特征,不会人的发式、衣着、活动变化而变化

2、论述依恋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有利于儿童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

2、有利于激发养育者更好地抚育孩子 身体发育、认知发展、言语发展 有利于儿童以后同伴关系的发展

3、论儿童同伴关系及其意义。

同伴关系: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意义

(一)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二)提供了互相强化和模仿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形成

(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前道德阶段(5岁前):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自我中心主义思维,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还不能对行为进行一定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1)客观责任感:判断行为的好坏只凭行为的后果,而不管行为者的主观动机;

(2)刻板的道德:遵从权威和规则,规则的神圣性和不可更改性以及执行的强制性。

(3)抵罪的惩罚观:违反规则,必须接受严厉的惩罚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

(1)主观责任感:判断行为的好坏已考虑到行为者的主观动机,而不是仅仅是结果;

(2)对权威和规则:对权威不再迷信,与权威和同伴相互尊重。认为规则是人们约定的,以保证成员的共同利益。(3)回报的惩罚观:对违反规则的惩罚,表现出温和、补偿,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为目的

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何特点?

(一)性别概念的发展

性别概念:关于社会对男性或女性的期望的理解。性别同一(1.5-2岁)性别认同(2-3岁)性别稳定性(4-5岁)性别恒常性(6-7岁)

(二)性别角色知识

性别角色知识呈U型。早期与青春期有性别刻板现象,成见现象。

(三)性别偏好

8、如何理解双性化教育?谈谈你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比姆为代表,认为要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束缚着中解放出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对儿童实施无性别歧视的教育,不强调性别差异。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主意识的觉醒

优点:发挥人的潜能;

篇3:重视期末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一、明确期末复习的主要任务

(1) 查缺漏。通读教材, 对知识进行查缺漏, 对薄弱处进行重点强化。 (2) 加深理解, 使知识系统化, 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 构建体系。对知识举行系统整理归纳。 (4) 强化记忆,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浓缩记忆。 (5) 力求规范。在书面表达和卷面形式上做到简洁规范, 提升应用技巧。 (6) 细化目标, 提高复习质量。

二、具体做法

篇4:期末考试等

四六级作文

小张:“你四级抽到卷子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小李:“《大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课》(A course that has impressed you most in college)。”

小张:“那是什么课呢?”

小李:“挂掉的那一课。”

平时成绩

老师总说最后成绩要把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三七分,要求一定要有出勤率。英语专业某学神算了算,问:“那岂不是只要期末考到85分以上就可以一学期不来上课?”老师听到笑笑说:“对于这么想的学生,我还没说哪个占三,哪个占七呢!”

(陕西理工学院 姜鑫烨)

耳机

六级考试需要自备耳机,见某同学拿着一个黑色的耳暖进了考场,当时我就震惊了!

(天津外国语大学 崔婉欣)

鸡皮疙瘩

毛概课上,老师讲到社会上的怪现象常让自己不适:“我这一身的鸡毛当即竖起来了,掉一地疙瘩!”三秒后,全班爆笑。老师慌忙改口:“不不不,是我一身的汗毛竖起来了,鸡皮疙瘩掉一地。”全班又笑得炸开了锅。

(江苏师范大学 王欣媛)

江湖险恶

期末最后一次课,老师:“划了重点,给了题型,大家对期末考试要有信心!”

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雀跃,“我要去DOTA!”“明天去逛街吧!”

老师在欢呼间隙轻飘飘说了一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江湖险恶哦!”

然后,一片寂静,然后,大家就默默低头继续看书了……

(广西大学 陆丽程)

最熟悉的单词

据我所知,除了yes、no、ok,在我国最被广大学生熟记的单词就是abandon。(四、六级,各种英语考试词典的第一个单词就是abandon)

(幻灭妖僧)

区别

北方的冬天:睡前衣服一脱慢悠悠地换上睡衣再徐徐踱步至床前。南方的冬天:睡前衣服一脱立马向后翻腾一周半侧转两周空中换好睡衣再屈膝落地大跨步跃起滑翔至被窝。

(子在川上)

吃橙子

我:“待我来杀个橙子吃,就是这个橙子比较老。”

师姐:“没关系,老少咸宜。”

我:“哈哈哈,那开吃吧。”

师姐:“嗯,果然吃到了一股阿茨海默的味道。”

我:……

(装大雷)

篇5:《女性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系别成绩

一、简答题:(本题20分)

1.***同学是一个非常爱时尚和漂亮的姑娘,她的观点就是:只要经济许可,她一定要买昂贵、漂亮的服装和化妆品装扮自己,喜欢跟风、追逐时尚。她认为,只要是时尚、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是美的。你认同她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作品分析题(本题40分)

影片作品观摩赏析(以下两道作品分析题,请你任选一题完成它)

(一)青春期女孩在生理、认知和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女孩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联系影片《女孩梦三十》,阐述教师或家长如何根据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正确引导与心理教育。

(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秉承并发扬了原作的主旨和风格,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影片中涉及人物有陈家的四位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卓云,三 太太梅珊,四太太颂莲,还有丫鬟雁儿。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女性,并对她们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阐述现代女性如何实现自尊自爱和自强自立?

三、阐述题:(本题40分)

1、请你联系“华人世界----刘央”,以刘央的故事为例,谈谈新时期的女性如何处理好事业、职业发展与爱情、家庭的关系,成为一名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知识女性?

说明:

1.纸质版和电子版的试卷,纸质版周四晚上必须在8点之前到教室上交.

篇6:教育学心理学期末考试作业

八年级上册 26《 五柳先生传 》 教案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一、目标与要求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二、教与导设计

O学法指导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自己阅读这篇课文主动探究如何吃透本文。,O重点与难点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O问题与方法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二、学与练设计

0识记与理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造饮辄尽()2)箪瓢屡空()(3)晏如也()(4)吝情()2.解释加点的字。

1)亲旧知其如此()2)期在必醉()(3)环堵萧然()(4)短褐穿结()

3.下列句子,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B.亲旧/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兹若人之俦平

4.填空。

常著文章以自娱,____、___。

O巩固与掌握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传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软?葛天氏之民与?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翻译全句。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衔觞()赋诗

2.什么叫做“赞”?第一段记叙性的文字称作什么?

3.这一段中的哪句话和第一段中的“不慕荣利”相呼应?

O拓展与迁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荀巨伯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怕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加点的字。

1)值胡人攻郡___(2)子可去____. 3)不忍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巨伯远道探病,恰逢胡贼入侵 B.友人劝荀避贼,巨伯仗义不肯 C.巨伯重义轻生,胡人羞愧自退 D.胡人班师而退,人民幸免于难

注:运用的教育学心理学方法有: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的迁移。

第二题

我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理解

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1)展开“幻想”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2)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3)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上一篇:安环办第二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季度工作计划下一篇:镇原县两基迎国检档案目录及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