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2024-06-24

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共6篇)

篇1: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兰州市宗教发展现状和问题

摘要:兰州市虽是非自治省区的首府城市,然而其民族的状况及相关的宗教问题却因历史等诸多因素而复杂多样。当前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充分考虑城市内各民族历史和 现状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要。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市建设中的民族宗教问题历史与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法制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兰州/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对策研究

一、兰州市的少数民族宗教概况与城市规划

(一)兰州市的少数民族及其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概况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 查统计,当年兰州市人口中有37个少数民族成分,共约93500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6%。兰州市少数民族的人口普遍较少,超过700人的少数民族只 有7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共有约76000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1.6%。其它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比例依次为:满族 7.7%,藏族3%,东乡族2%,蒙古族1.5%,土族1.2%,维吾尔族0.8%(注:本文所引用的人口和宗教活动场所数字除注明出处外,均来源于政协兰州市委1998年编印的《兰州市手册》。)

兰州市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在兰州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天主教和基督教则是鸦片战争后从国外传入并发展起来的。兰州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众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和维吾尔族群众,而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仰者则主要是汉族群众。截止1997年底,兰州市五种宗教信仰者 约有178000人,其中佛教约57000人(皈依12000人),道教约20000人(皈依5200人),伊斯兰教约80000人,天主教约4500 人,基督教约16500人(已受洗礼8000人)。与此同时,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达219处,其中佛教28处,道教33处,伊斯兰教103处(清真寺81座,拱北22处),天主教4处,基督教51处。与建国前相比,近年来的信教群众和宗教活动场所呈现了明显的增长势头,这一方 面与信教群众的人口自然增长有关,同时也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无关系。事实上,兰州市现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大多数是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恢复重建或新建起来的。

(二)兰州市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区及宗教活动场所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

兰州市的少数民族除回族较为集中聚居在一些街道或乡镇外,其他大多散处市区与汉族杂居。兰州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人的街道或乡镇共有33个,其中城关区 16个,七里河区7个,西固区3个,安宁区、红古区和永登县各2个,榆中县1个;另有3个少数民族村,即:城关区皋兰山回民村、红古区虎头崖回民村和榆中县朱家沟回民村。从少数民族的居住区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布点来看,截止1997年12月底,分布在城关区 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共有42300人,宗教活动场所58处; 分布在其他7个县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和宗教活动场所分别为:七里河区19500人、48处,红古区10100人、23处,永登县8100人、18处,西固区 6200人,20处,安宁区3700人、11处,榆中县3300人、37处,皋兰县不足百人、4处。1998年初,城关区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又被批准增加3处,永登县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增加1处。佛教除安宁区没有外,其他县区均有;道教除永登县和皋兰县没有外,其他县区都有分布;兰州市唯一没有清真寺分布的县区是皋兰县;天主教仅 分布在城关区、西固区和榆中县;没有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只有永登县。由于兰州市各县区信仰各种宗教的少数民族分布不均,因而有的县区缺乏某种宗教场所是难免的。兰州市少数民族的主要居民区及宗教活动场所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可分聚居民族和散居民族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回族是个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居少数民族。兰州市回族居住区与宗教活动区“二位一体”分布格局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兰州市城市的发展历程。回族“围 寺而居”的聚居格局是历史形成的。明天祖朱元璋对回族采取怀柔政策,明成祖(永乐年间)、明武祖(正德年间)都比较尊重回族,并为回族敕建清真寺,开始了 兰州回族“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形成了绣河沿(原称臭河沿)、桥门巷、海家滩和陈官营等几个回族居住区,这可从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兰州臭河沿清真寺得到证 实。清朝统治者对回族施行“毋令聚居,毋近汉人,毋居城市”的禁令,回族的迁移和选择居住地均受到严格的限制。兰州回族只好在城外居住地建寺。清康熙二十 五年(1687年)马国继等八家捐款修建西关寺(在今临夏路西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回族刘姓发起修建桥门清真寺(今西关什字北侧)。乾隆中期 修建了南滩寺(今酒泉路)。此外,据清代举人马士焘《南关重建义学记》所载,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立养正义学时,南关已建有清真寺。光绪十八年(1892年)甘肃孝廉卢政续稿中说,兰州时有26座清真寺,但当时回绅为掩人耳目仅列6座,“一在城内西南隅,一在西关小教场,一在东关,一在西关,一在拱兰门内,一在通济门内”(注:(清)光绪十年重修《皋兰县 志》。)由于清朝统治阶级不让回族聚居市内和靠近汉人,他们只好散居城外。光绪年间除上述6座之外,“其余均在四乡。民国以后,又有骚泥泉、金城关、庙滩、草厂诸处”(注:《皋兰县新志》。)。尽管回民当时被迁出城外,但他们“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随着 新教的逐渐传入,小寺新寺陆续出现。民国十八年(1929年)甘肃发生大灾荒,加之后来日军侵华,外地回族因逃荒逃捐或避战乱而迁兰者渐多。他们为宗教生活而 修建的小型简便的清真寺也逐年增加,由俗称的十八坊寺发展到30多处,即广武门、石成沟沿、西坪、毕家、举院后、河滩、庙滩、沙沟、金鸡岭、东哨门、台 子、耿家庄、上砖瓦窖、下砖瓦窖、河南、皋兰山、桃树坪、刘家拱北和徐家湾拱北等。但因战乱影响等原因,解放前夕兰州市的坊寺数目时有变动,其中14个坊 寺则较稳定,它们是:西关寺、新关寺、桥门寺、绣河沿寺、平番坊寺、骚泥泉寺、畅家巷寺、兰州坊寺、举院背后寺、庙滩子寺、苦鹿湾寺、宝家寺、苏家台寺(注:参见王立中:《解放前兰州清真寺述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张德麒:《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期,第244页。)。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市区内的回民主要聚居在南稍门、东关、西关、桥门街、黄河北、骚泥泉和小西湖一带。这些回民居住区均有清真寺,他们基本上还是保留着“围寺而居”的传统居住格局。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把兰州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在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下,一大批工厂企业迁来兰州的同时,也迁来了一些回族职工及其家属。1958年兰州市回族人口(不包括永登、榆中等地)达2.5万人左右。后来随着兰州建置的变更和行政区 划的扩大,到1964年时,兰州市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白银六区,回族人口达到4.1万人。“文革”期间,兰州辖区虽然扩大到三县六区,但由于部分回民被“遣送”下乡,到1976年底时全市回族人口不足5万人。后来由于平反冤假错案和恢复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一批回族群众返回兰州,加上回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兰州市的回族人口有所增加。1982年增至6.2万人,1990年为7.6万余人,1994年抽查概算为 9 万余人,加上外地来兰经商及暂住人口,目前兰州市的回族人口估计有13万人左右。兰州市回族人口的增多必然会要求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但由于他们特有的宗 教信仰、生活习俗及“围寺而居”历史传统的影响,回族社区的居住用地和宗教用地规模将成为兰州市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根据我们对信教群众、寺管会及民族宗教事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及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经兰州市政府部门批准开放的103 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用地规模和建筑设 施基本上满足了信教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求(注:我们曾于1998年10月23日至12月23日分别实地考察了兰州市南关、绣河沿、西关、桥门、和平台、兰 州坊及西湖等清真寺,并与各寺信教群众、寺管会、城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及兰州市人大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或访谈。他们普遍认为,兰州市 现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上满足了信徒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求。)。另据初步调查,有的新居民区如张苏滩、金港城等地已有不少回族信教群众居住,但当地或附近尚无相应的宗教活动场所设施,这些信教群众今后可能会要求建立相应的宗教活动场所。这在今后的兰州市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对于散居的少数民族而言,兰州市藏、蒙、土等族散居地所在的县区或附近县区基本上都有信教群众所需的相应的宗教活动场所。有的县区虽然没有或缺少某种宗教 活动场所,但随着城市公交设施的不断改善,信教群众亦可以较为便利地到近邻县区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一般不会给他们的宗教生活带来太大的 影响。也就是说,兰州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居住区与宗教活动场所不像“围寺而居”的回族那样要求紧密相连,因而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活动场所对城市 规划中的影响不大。随着兰州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 惠政策的影响,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时,兰州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将会达到15万人左右。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虽呈趋长势头,但信教群众是否亦会相应地 增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除主麻日外,每个清真寺每天礼拜的人数多在三、四十人至七、八十人之间,一般都不超过百人,且多为中老年人参加,年轻人除满喇学 员外很少看到,甚至没有。当然,目前一些信教群众只在家中做礼拜或不做礼拜但仍遵循某些世俗化的生活习俗,这又另当别论并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另据我 们对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场所的实地调查及与有关人士的访谈,他们大多认为现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上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求。据 此,我们认为,兰州市现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及其用地规模在目前甚至将来的一定时期内仍与信教群众的人口规模相适应,未来的兰州市城市规划与建设可以在此基础 上考虑兰州市少数民族的居住用地和宗教用地规模。

二、兰州市城市建设中的民族宗教问题

(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活动场所的用地问题

兰州城的建造历史悠久。根据文献资 料记载,兰州始建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时称金城。此后虽历经沧桑,但直到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正式建置兰州总管府时始有“兰州” 之名。当时的兰州府城在今皋兰山以北偏西山下,宋太宗元丰四年(1081年)在随府城旧址的基础上重修兰州城。并在元丰六年时展筑北城。扩至黄河南岸边。兰州较 有规模的建城是在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时“指挥同治王得,增筑城墙”,东西长一里二百八十步(五尺为一步),南北长一里八十二步,周长六里二百 步(分别约1900米,636.7米和4000 米),并建有4个城门:东为“承恩”,西为“永宁”,南为“崇武”,北为“广源”。清代乾隆,光绪时期又进一步扩建兰州城。至此,兰州城轮廓才基本固定下 来。民国时期,为适应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关当局对兰州城区继续进行改造。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成为抗战大后方,为建设和开发大西北,于1941年7月1日建市,对兰州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当时除扩建城区街道和沿街房屋建筑处,兰州市政府工务局还规划了包括了商业区、工业区、学校区、公园公共场区和住宅区在内的兰州市建设区域(注: 参见余贤杰:《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城建区划》,《甘肃日报》1998年30日第七版。)在历代改造或扩建兰州城区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如佛教 的嘛呢寺(建于1399年)、浚源寺(建于1312年)、卧佛寺(建于1313年)、玉佛寺(建于1847年)和道教的白云观(建于1834年)及伊斯兰 教的绣河沿清真寺和桥门清真寺等的用地与规模虽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或修缮。

建国以来,兰州市的清真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由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兰州市的清真寺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兰州市民委 编印的《民族宗教资料汇编》提供的资料,1958年兰州市的清真寺稳定在34座、拱北14座的基础上,但问题在于,国家建委1954年12月批准的兰州市 1954—1974年总体规划中没有对包括这些清真寺在内的宗教活动场所的用地与规模作出相应的反映。1959年经过民主改革,兰州市仅保留4座清真寺,其它的清真寺改作他用。1962 年调整政策时兰州市经过批准开放的清真寺恢复到14座。“文革”期间,兰州市除个别县区保留有移作他用的清真寺外,其余的清真寺基本上被拆除,原来没有规 定的宗教用地性质自然因之改变。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党和国家恢复落实正确的宗教政策后,兰州市一批各具特色的清真寺陆续建成。这些清真寺仍按方便信 教群众宗教生活的传统,大部分建在穆斯林聚居区。在城关区34座清真寺中,除朝阳村清真寺、伏龙坪清真寺、闵家桥清真寺、皋兰山清真寺和南滩清真寺和东岗 镇清真寺为新建外,其余均为重建。七里河区25座清真寺均为1985—1997年间新建。红古区14座清真寺为1980—1986年间新建。安宁区的安宁 清真寺和沙井驿清真寺分别建于1991年和1995年。西固区的西固清真寺建于1996年,榆中县的14座清真寺中,原有8座,1987—1996年间新 建6座。永登县12座清真寺中,重建、新建各占一半。清真寺的重建,根据恢复落实宗教政策的有关精神是在原址进行。但由于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清真 寺多被移作他用或拆除,原有的宗教用地性质已经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兰州市1954—1974年总体规划和1978年制定的总体规划中均未反映宗教活 动场所的用地性质与规模,无论是新建的宗教活动场所还是复建的宗教活动场所,由于其用地性质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产权的“合法性”。

(二)一些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违章建设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宗教活动场所没有产权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用地性质合法与否之外,恐怕与一些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违章建设不无关系。

如何确定宗教活动场所的用地性质是否合法?由于兰州市1954年和1977年制定的总体规划中均未反映宗教用地的内容,因此,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以历史事 实为根据、以国务院1980年颁布的第188 号文件关于退还宗教团体房屋产权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定。符合该文件规定和历史事实者,当可视为合法。

除用地合法性外,宗教活动场所的建造还必须符合城市建设的有关法律法 规。199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应该遵守《城市规划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兰州市政府1996年 颁布施行的《兰州市宗教活动场管理办法》对此亦有规定。但兰州市的一些宗教活动场所在其建造或修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违法建设的现象。有的以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和民族宗教事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建造修缮为由,在建筑施工等手续不完备或不具备的条件下擅自修建;有的甚至在建设用地不合法的情况下仍自行建造。这些违 法的建设行为,对其产权的合法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需要加强管理和给予纠正的一个重要方面。

篇2: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土木0911班马中骏 0920104127

Timmy’s PC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期末报告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座古老的城市,似乎从古至今都和桥有着不解之缘。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前言:

提到苏州,我们不得不谈到她深厚的历史底蕴,古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漫步在苏州的街头,那纵横交错的河网,又不禁使人想起她另一个别称“东方威尼斯”——苏州又是一座水城,这座古老的城市,从古至今都似乎和桥有着不解之缘。

一、调查目的:

在苏州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对这座城市有着莫名的感情,而桥文化是这座城市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自身的调查学习,对这座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城市桥梁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20号至2012年12月27号

三、调查地点:

苏州市老城区(姑苏区),苏州市工业园区,其余涉及内容来自资料查阅。

四、正文:

(一)、“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浅谈苏州古桥的保护

太湖之畔,河湖密布,水多桥多,唐朝诗人

杜荀鹤的诗句赞美了苏州众多的桥梁。根据记载,到目前为止,苏州桥梁总数已达到3.2万余座,其中清代以上古桥557座。素有“水都桥城”之美誉。

苏州古桥历史之久,可上溯到春秋,下及清末民初。如《吴地记》载:“定跨桥为吴王阖闾造。”另外还有都亭桥、鹤舞桥、临顿桥、剪金桥、胭脂桥等。保存到现在的著名古桥中,建造年代久的要数宝带桥和枫桥。宝带桥:建成于唐代元和年间(1829),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我们现在所见的宝带桥是明代正统年间重新修建的。清咸丰年间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英国和日本侵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略者的破坏,毁损已相当严重。解放后,政府根据明代的规模和形制,修缮了这座古桥。近些年来,对于这座古桥的修缮与保护从未间断过。

枫桥:地处苏州西南端,南北舟车在此交会,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因唐代时在此设卡,每当皇粮北运时,便封锁河道,枫桥又作封桥。枫桥是江南随处可见的一种单孔石拱桥,只是唐朝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的诗作,从而使枫桥名噪天下。枫桥所处地带由于舟车云集、商旅际会而异常繁华,是旧时苏州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如今的枫桥安然的坐落在寒山寺旅游景区的保护范围内,经过多次的修葺,依然默默的陪伴着这座城市。

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得发展,应该说,相较于周边城市,苏州市的古城保护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最初,人们的想法就是一个字——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知的提升,大家发现,拆掉重建的东西就算建的再像,它也永远失去了原来的韵味,慢慢地,到了近些年,人们开始提出“修旧如旧“的说法,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飞跃。相较于国外成熟的经验,例如:威尼斯,我们不难发现自身还有许多的不足。如何在保持古桥梁的实用性的同时又进行有效的保护,或者采取封闭式保护措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思考。

当然,关于苏州古城区的保护与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有相应的方案不断出台,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举例来说,苏州市有专门的《苏州紫线管理办法》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其中就提到古桥梁的保护。

如今,当我们拨开藤蔓纠结、青苔斑驳的古桥石柱,拂拭吟咏那经受水浸风蚀,残缺漫漶的诗句时,这些古桥便似一位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默默地向后人展示着往昔的辉煌,你一定会从浓重的文化品位中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保护她们,留住城市的文化底蕴。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苏州市现代桥梁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座城市对于桥梁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这也就自然而然得催生了大批新的桥梁工程的建设。有着深厚桥文化的苏州当然也不例外,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桥梁,下面举几例作介绍。

苏州人民桥:人民桥位于人民路南端,跨外城河、南门路,与之形成立交,南接人民南路。1950年7月开辟人民路三元坊以南段时破城兴建,1951年9月30日落成。5孔钢筋混凝土结构,宽6.71米,长42.25米。中孔距最高水位4少,1977年重建,5孔钢筋混凝土悬臂T型梁结构,跨外城河二墩三孔,跨度23.40米,左右旱孔跨度各14.60米。桥宽22米,其中车行道16米,左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长62米,花岗石栏。1993年8月6日开工进行部分改建。增桥南坡引道148米,车行道改小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桥北旱孔改为机动车回车道,由一座装配式实心板梁旱孔桥及150米长、24.50米宽的匝道组成。桥北堍新建一条地下人行、自行车通道,由34米长、8米宽的箱型地下通道及4座梯道组成。同年10月30日竣工通车。何山大桥:何山大桥位于苏州市的西北部,桥位处河宽约80m,正是大运河曲线整治段,航运特别繁忙。该桥西接河西新区,东接古城区,北邻著名的寒山寺风景区,西有现代化的狮山大桥。该桥在建造时,要求桥型既能体现苏州文化历史名城和旅游城市的风貌,保护寒山寺风景区,又能体现苏州市的技术水平,线型简洁流畅,还要在充分考虑桥型美观的同时,考虑在确定方案后设计周期尽可能短,所以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较为成熟的桥型结构,最终确定为拱桥。

苏通大桥:全称为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西距江阴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公里,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和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跨江大桥和南、北岸接线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北接线长约15.1公里,南接线长约9.2公里。跨江大桥由主跨1088米双塔斜拉桥及辅桥和引桥组成。主桥主孔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需要。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苏通大桥工程规模浩大:其主跨跨径达到1088米,是世界位居第二大跨径的斜拉桥(目前最大斜拉桥主跨是俄罗斯的跨东博斯鲁斯海峡的俄罗斯岛大桥,其主跨1104米);其主塔高度达到300.4米,为世界第二高的桥塔(第一高桥塔为俄罗斯的跨东博斯鲁斯海峡的俄罗斯岛大桥,其桥塔高超过320米);主桥两个主墩基础分别采用131根直径2.5米至2.85米,长约120米的灌注桩,是世界最大规模的群桩基础;主桥最长的斜拉索长达577米,也是世界最长的斜拉索。主要工程量有:桥涵混凝土149.3万立方米,钢箱梁4.9万吨,钢材23万吨,斜拉索6278吨,填挖方317.6万立方米,征用土地1.1万亩。苏通大桥的建设在技术方面极具挑战性,难度非常大,是我国建桥史上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之一。

迄今为止,古今中外所有的桥梁均按照构造和受力体系分类,大致可分为8种:刚架桥、拱桥、系杆拱桥、简支梁桥、连续梁桥、T构桥、斜拉桥、悬索桥。如苏州古桥枫桥、各种石拱桥、混凝土拱桥(如何山大桥)、钢管拱桥均属拱桥类;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杭州钱江二桥等属连续梁桥类;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西陵长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均属悬索吊桥;武汉长江二桥、芜湖长江大桥、宜昌夷陵长江大桥等均属斜拉桥类。21世纪,随着高强度钢、玻璃钢、铝合金、碳纤维等太空轻质材料的大量启用,桥梁建筑的主要材料将不断更新,桥梁结构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格局。

以上三座桥梁的建设,跨越了共和国的历史,不仅对于苏州,甚至整个中国都是一个现代桥梁史的缩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桥梁发展的趋势:更长、更大、更柔。

五、结束语

苏州,这座美丽而古老的江南水城,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中,不仅有许多新的桥梁不断涌现,还承担着保护古桥梁的重任,可谓任重而道远。从长远来说,继续做好古城区古桥梁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从我的个人观点出发,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条:

苏州市桥梁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⑴、加强已有古桥梁的保护工作,对年代久远的桥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各种限行措施;

⑵、建立健全古桥梁保护法规,对于苏州这样一座古桥众多的水城,可以出台专门的保护条例;

⑶、宣传保护古桥的意义,提高市民的自觉性,努力做到自下而上的保护与珍惜;

⑷、古桥保护理念要创新,修旧如旧的思想可以进一步运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维护住这座城市的底蕴与风采。

与此同时,苏州也应该抓住现代桥梁发展的大趋势——更长、更大、更柔,在将来,吸取现在桥梁建设中所总结的种种经验,努力造出更现代,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为苏州市民以及每一个到苏州来的人提供便利,也为城市增添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桥梁的建设与发展也不能盲目地跟风,个人觉得合理的桥梁建设应该遵从以下几点:

⑴、因地制宜,合理的发展,既要考虑将来的社会发展,又不能盲目地过分建设;

⑵、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的工艺,要确保桥梁的质量,更应该警惕人为的事故,如设计缺陷、工程质量问题;

⑶、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纵观全局;

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苏州桥梁的现在与将来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下,苏州这座城市的潜能将会被最大得激发,我相信苏州桥梁的建设与发展将愈来愈好。

参考文献:

篇3: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中国全民健身事业欣欣向荣, 赣州市市政府依据国务院下达的指令于2011年第一次常务会会议上审议通过《赣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为此, 我们对赣州市民的健身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赣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和检索了相关文献资料, 并进行概括分析研究, 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向赣州市章贡区、开发区、南康区3个居民点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 回收592份, 其中有效问卷586份, 有效回收率97.7%。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O, 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赣州市民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时间、次数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知, 赣州市民每次参与健身活动的时间以30-45分钟为主占39.6%, 其次是46-60分钟占30.4%, 也有每次小于30分钟的锻炼时间占26.6%, 最后仅有3.4%的市民每次健身时间能超过60分钟。这与市民的健身习惯及所选择的健身项目有密切联系, 少部分市民达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知, 赣州市民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次数以2-3次占主体为59.9%, 超过一半的市民有健身意识, 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次数在4-5次的市民有21.2%, 还有12.4%的市民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次数只有1次, 仅有6.5%的市民每周参与健身活动的次数能达到5次以上。

3.2、赣州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场地情况

场地是健身活动的重要保障, 也是保证全民健身计划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表3显示, 32.3%和30.2%的赣州市民选择在公园、空地进行, 18.1%和12.8%的市民分别选择在社区、体育场地参与健身, 仅有4.6%和2.0%的市民选择在学校及除了以上5个常见健身场所之外的地点开展锻炼。表明市民更倾向于环境优美、空气新鲜, 或是离住处较近的场地进行锻炼。

4、对策

4.1、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在社区宣传栏中应设立文体板块, 将最新的相关信息及时告知社区居民, 而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广播的途径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在社区定期开展相关健身活动, 进一步强化落实政府下达的文件精神。

4.2、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在举行重大比赛前给市民进行“赛前热身”, 并适当增设市民可参与其中的健身环节, 调动市民的健身积极性。在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里, 政府可以举办全市各企业单位组织较好的全民健身活动进行评比展示, 能为全市市民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进而让市民能自觉坚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赣州市全民健身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赣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健身现状并联系赣州市群众体育实际情况, 给予相应的对策, 为今后赣州市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关键词:赣州市,全民健身,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全文) [EB/OL].中国新闻网, 2011, 02.

[2]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赣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全文) [EB/OL].赣州市政府网, 2011, 11.

篇4: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关键词 民办 养老机构 发展 现状

赣州市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社会,比江西省提前5年进入老龄社会。至2013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2.8%。今后几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赣州市老年群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并呈现空巢化、高龄化的趋势。同时,需要照料和护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十分紧迫。为进一步了解赣州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选择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深入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一、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目前赣州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335家,养老床位为3万张,每千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26张。其中,县(市、区)综合福利院18家,光荣院和农村敬老院295家,老年公寓、养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等民办养老机构23家。已建成了一批特色民办养老机构。比如,添立养生院疗养康复式养老、杨仙老年公寓“候鸟式”养老等。但是按照“每千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的国际标准,目前赣州市养老床位数量供给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造成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供需矛盾。所以,增加床位供给十分迫切,同时,赣州市老年人口呈不断增长之势,未来床位数缺额将不断增大,在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有限的情况下,需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满足市场需求。

二、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

1、传统养老观念未变

2013年10月,一项由消费者协会发起的有关赣州市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的调查发现,赣州市90%的老年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原因方面,选择机构费用太贵的老年人占比为51.9%;认为符合要求的养老机构太少的老年人的比例达到48.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赣州市老年人及家属的传统养老观念仍没有改变,老年人及家属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

2、缺乏相关扶持政策

赣州市很多规定停留在政策层面,现仅有一项“同级财政每年给予600元/床位的运营补贴”的政策去年才落实到位,大多政策操作性不强。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绝大多数是以租赁或自家房产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租赁房产的租金大大增加了机构的运营成本。从民办养老机构的实际政策需求看,在土地供应、水电优惠、医疗服务保障、贷款抵押、权益保障、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

3、养老法律法规不完善

兴办民办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属于高风险行业,机构需要承担老人意外损伤的风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大部分年老体弱,很容易发生摔伤、跌倒等意外,机构内死亡现象也时有发生,家属在老人出事后基本把责任归咎于民办养老机构,使得机构的利益受到损害。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晰的规定,也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无法保护民办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

4、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近几年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较快,尽管目前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来规范完善民办养老机构,但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仍属于放任状态,有关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居住环境、人员构成等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还很不规范。

5、资金运营困难

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运营收入和自筹资金,机构运营融资难,筹资渠道单一。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在资金运营方面产生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多数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上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没有专项经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第二,由于民办养老机构微利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很少投资方愿意将资金长期投入到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第三,民办养老机构具有非营利和福利性质,我国政策规定民办养老机构不能获得商业贷款,机构的资产不能进行抵押而获得贷款,向金融机构贷款受限。

6、机构入住率低

不同的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地理位置、服务内容、硬件环境等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调查发现当前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相差较大,无统一标准。此次调查的民办养老机构小型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200元,半自理老年人为1800元,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2200元,入住率为40.7%。中型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500元,半自理老年人为2000元,对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2500元,入住率为49.2%。规模较大型的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600元,生活半自理老年人为2000元,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3000元,入住率为52.3%。赣州市2013年老年人的平均退休收入为1995元,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定位基本高于平均退休收入水平,甚至一些规模大,服务条件好的民办养老机构的费用远远超出老年人可以承担的范围,最终导致机构入住率低,运营成本增加。

7、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2013年我市养老机构职工1009人,每个养老机构拥有职工数仅为3人。由于照顾对象的特殊性,工作具有苦、累、脏的特点,造成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因人手不足,不少养老机构不得不聘用一些年龄大的农村及城镇下岗人员。二是服务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养老机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仅占工作人员总数的8%。三是服务人员年龄偏大。2013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47岁以上工作人员占到养老机构职工总人数61.9%,而35岁及以下工作人员仅占22.2% 。四是服务人员福利待遇水平低。调查显示,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在1600元/月左右。五是社会对机构养老的认同度不高。社会地位低是造成服务人员招聘难的重要原因。

基金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张仲兵,徐宪.养老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2):108-112.

[2]刘晓静,张继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3,33(2):123-127.

篇5:泉州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市始终把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摆在“三化同步”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产业化、标准化”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名牌、拓市场”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休闲型、生态型”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全力构建产业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文化“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统一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南昌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勇于探索,我市都市现代农业雏形已初步显现

近年来,我市立足“服务城市、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目标,以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多功能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雏形,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产业布局区域化。通过充分挖掘和发挥区位优势,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品为纽带,深化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培育主导产业,使产业布局向区域化集中,建成了粮食主产核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健康养殖区以及一批优质各类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2、农业经营产业化。按照“提升一批,整合一批,引进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目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以扶持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63家发展到2010年的321家,实现销售收入391亿元,利税20亿元,创汇1.58亿元。

3、农业生产市场化。通过积极推行农超对接、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了以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为中心,其他批发市场为辅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促使农业流通向市场化推进。涌现了国鸿、丛玉菜业、绿滋肴、小洲蔬菜专业合作社、扬子洲长村蔬菜基地等农超对接、直销配送、连锁经营企业和基地40余家。

4、产品质量品牌化。注重农产品安全管理,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品牌化战略迅速推进,培育出如军山湖大闸蟹、汪氏蜜蜂、田昌藠头、煌上煌等一系列在国内市场具有知名度的农业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3个,无公害产品294个,绿色(有机)产品45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

5、农业功能多元化。依托南昌地方资源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休闲多功能转变。截止目前,全市现有各类休闲农业园区、企业157家,小型农家乐、渔家乐889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60家。现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2个,四星级园区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8个。全市休闲农业企业资产总额37.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年营业收入达到22.42亿元,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

二、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虽然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少乡村都实现了“村村通”和“路路通”。但尚有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排涝标准低,不适应都市农业发展要求。

二是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要发展都市农业,离不开高科技和高投入的支撑。近年来,我市逐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现有的农技推广队伍存在着知识老化、人员不稳等问题,在技术服务时,与农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上农业生产效益普遍偏低,许多农民自身认识不足,也纷纷外出务工,造成了全市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都市农业难以快速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少、高度分散等问题,这与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开发和经营运作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性。

三、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借鉴其他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结合南昌实际,坚定不移地加快南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立足全局,规划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图

一是提升流通区。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构筑起符合南昌农业特点的多层次市场与流通体系。

二是做强近郊区。以近郊区为重点,依托近靠城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区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

三是突破远郊区。依托远郊区丰富的农业和自然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及潜力,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为目标,着力建设优质粮食主产区、高效经济作物区、标准畜禽养殖区和健康水产养殖区。

2、服务城市,坚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三种功能协调发展:围绕供给城市,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启动第二轮“菜篮子”工程,着力保证我市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围绕美化城市,突出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紧紧围绕“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目标,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扩大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充分发挥农业的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围绕服务城市,突出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依托城市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大力开发山、水、园、林、庄等农业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农家乐,着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二是坚持四大产业优化发展:稳定粮油生产,大力实施“三良”工程,积极地引进良种,推广良法,大面积建设高标准良田。规范畜禽养殖,坚持“三防并重”,即:防病,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猪腹泻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防污,抓好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合理规划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防“瘦肉精”,减少饲料添加剂,严禁投放“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对全市100多个集贸市场建立检测室。扩大经济作物,启动第二轮“菜篮子”工程,紧紧围绕市民的菜蓝子来进一步扩建菜园子,管住菜摊子,满足菜蓝子。提升特种水产,主在是抓住三条鱼,即:稳住常规鱼,稳定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面积,通过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来主功单产、提高产量;发展特种鱼,要进一步扩大鳜鱼、翘嘴白鱼、军山湖大闸蟹等特种水产品的养殖规模;增加野生鱼,进一步加大对江河湖泊天然水域人工投放鱼苗的力度,恢复增加野生鱼的种群数量。

3、突出重点,谋划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策

一是建设大基地。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标准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将南昌成建制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打造溪霞、黄马、蒋巷等市级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着力将南昌打造成有特色的中国农业公园。

二是培育大龙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政府、证券中介和龙头企业间的沟通联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重组,促使其发展成为上市企业。

三是构筑大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健全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和超市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和集贸市场为依托的连锁网络体系,加快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篇6:赣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一、泸州市市辖区简介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边陲,身处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如图1),是长江出川门户之城。其距省会成都约

278公里,距离重庆仅203公里,深受重庆的经济辐射(如

图2),若仅放在四川省内分析泸州市的产业局限性较大,放在成渝经济区内更适宜,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1-2020)》中对其发展定位为饮料食品、天然气和煤

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交通

节点和港口城市。

市辖区是为直辖市和地级市划定的行政分区,是

城市的重要部分,一般为中心城区,以第三服务业为

主、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泸州市有三区

四县,其中三个市辖区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市辖区总面积 2,133平方千米,人口共145.1万人。

图1泸州位于川黔滇渝结合部示意图

二、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泸州市市辖区在地理上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

盆地过渡的丘陵地段,长江直传其境内,连接川

渝滇黔四省市区域战略优势明显。是长江出川门

户之城,西南南北交通之要道。

在产业经济山,泸州市是西南重要的老工业

基地,是成渝经济圈中南部发展带之上的区域中

心城市和化工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川南城市

群重要的节点地区,在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

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上可以享受成渝经济圈带来有机遇。

在国家层面,泸州市市辖区处于长江战略发展带的上游,依托于长江,其市辖区产业具有很好的对外开放性和吸引投资的优势。其产业的临港性比较明显。在市域层面,泸州市市辖区是泸州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根据第五次全国普查数据,2010年,市辖区有常住人口137万人,占到泸州市域的32.5%。2010年,泸州市辖区经济总量为369.49亿元,占市域的总量的51.7%。市域人均GDP为1,7万元,市辖区为2.7万元。可以看出市辖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市域地区,是泸州市经济核心区。其市辖区内化工、白酒、制造业三大优势产业在市辖区内优势十分明显。

成渝经济区产业状况、同等级城市市辖区对比、市域经济产业状况。

2、自身产业结构分析

1.1产业发展阶段

有图1可见,泸州市市辖区的GDP

上升速度较快,2010年GDP已经达到369.4938亿元,GDP增长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高达17.1%,涨势迅猛。

借助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标准模式来分析泸州市市辖

区产业发展阶段。经计算得,2010年泸州市市辖区人均GDP

为4008.5美元(按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8计算),可得知泸州市市辖区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见表1)。

图2泸州在川渝经济区的位置

1.2产业结构变化

1.2.1产值构成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经

图3泸州市辖区在市域的位置 济比重的比例逐渐下降,向二三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增势迅

猛,其中“重工业化”现象明显,产业开始向资金密集型转

型,工业发展强劲。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及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2010年泸州市辖区GDP的三次产业所占地区经济比例为:第一产业8.36%,第二产业62.67%,第三产业

28.96%,属于“二三一”模式,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起着主要贡献作用。

1.2.2就业构成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发展趋势几乎与产值构成同步。2010年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比例为:第一产业0.26%,第二产业58.2%,第三产业41.53%。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已成为就业的主体。

1.3发展特征总结

(1)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2000以来,泸州市辖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指标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本符合标准模式中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任务基本完成。但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还有待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并无增长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并未达到成熟阶段,有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三、泸州市辖区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泸州市市辖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泸州市市辖区当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其产业情况和环境的深入分析,可得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用SWOT法分析得出影响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的因子。其中有优势四项、劣势五项、优势四项、挑战两项。

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优越,区位条件较好。但是限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带来的发展困境,泸州市当前产业发展遇到了不少门坎,能否转变发展模式,在外部条件上,泸州市现阶段拥有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成渝经济圈带来的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给予了泸州极大的外部优势。同时,紧邻泸州的区域中心城市重庆对泸州的挤压以及附近宜宾、内江、自贡、等兄弟城市与产业竞争都对泸州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判断泸州市产业发展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其战略矩阵为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基于SO战略,加快地区产业发展,快速提升地区产业规模及水平将是泸州市当前的战略任务。产业发展建议

在钱纳里发展阶段对泸州发展阶段判断中,泸州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在SWOT分析中,泸州产业发展为SO战略。根据这两项分析,可以断定泸州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产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领域。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快速提升产业水平,做大做强经济将是泸州市接下来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下笔者根据对形势的判断,依据泸州自身条件提出的几点产业发展建议。2.1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四大优势支柱产业 2010年,泸州市工业增加值为377亿元。格局规划在十二五末,其工业增加值将达到800亿元,其中四大优势产业为600亿元,占75%。这样的目标使得泸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四大产业。泸州市工业四大产业包括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阶段,这四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区位商较高。未来的泸州经济必将依赖于这四大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根据泸州市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末,四大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这就需要泸州市在财政、土地、社会保障上向四大产业倾斜,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四大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2.2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尽快完成重大结构性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市现阶段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完善的对外交通,导致泸州经济被边缘化的危机。如何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是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泸州港的升级、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等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泸州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大(村)铁路和隆(昌)黄(桶)铁路叙(永)织(金)段的完善、泸州航空港的扩容是关系泸州川南经济地位的重大交通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落实。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特别是全国普遍缺电的情况下,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和泸州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电网的组建是接下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抓紧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促进重要能源项目的建设。2.3 放开新兴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新兴产业 现阶段,受制于财力和劳动力素质,泸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不具有优势,几乎没有特别明显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并且因为紧邻产业吸铁石重庆,其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新兴产业显然是不明智的。我建议泸州市采取先放后收的政策,以市场为主体,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适当的放开对新兴产业的束缚,让新兴产业自由发展。在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政府再合适的时机介入,配合市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中选取新的支柱产业。在泸州十二五规划中,泸州市提出了成套工程施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对这些产业我认为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坚决实行放开的政策,等待其成熟之后再介入。2.4 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公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特别是我国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影响之下,地方社会结构的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前,泸州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保障网络不完善,水平也比较低。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很多利益群体的纠纷,特别是土地纠纷,曾在城区内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收入分配的改革、医疗和保险业的完善是泸州市社会事业重要的任务。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不仅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政治任务,还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活力。对于产业来说,稳定的投资环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产业布局

参考资料:

1、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

2、城市规划经济学 甄峰

3、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一篇:春节联欢晚会对联下一篇:开学教师精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