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本》教案

2024-06-21

《论民本》教案(精选6篇)

篇1:《论民本》教案

《论民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2、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教学难点:

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2、特殊文言句式的规律。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

二、作者及思想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 1 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2、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句读并正音。

板书或投影生字和易错字词正音正字

四、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2、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与周围同学讨论。分别请同学串讲大意,要求直译。一名同学译完,其他同学可指出不当之处。教师适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板书。

第一部分: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第二部分: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斯:那么,就。

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所欲与之聚之: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苟:如果。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部分: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句,译为“把桑树种在那里”。树,名作动,种

衣帛:穿丝织的衣服。衣,动词,穿。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

未之有也:没有这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 3 的人,那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

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五、布置作业。

小结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小结通假字。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各部分大意,教师归纳。

第一部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意思是说,不论是诸侯还是社稷神灵,在百姓面前都不足论起,即使贵为天子,也需得到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而诸侯一旦危害社稷就要撤换他;若社稷之神不能保佑邻国,也要换掉它。唯一不可变的是百姓,其他无论地位多么显贵,他的存现都要以是否得民心,合民意为取舍标准。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民意识,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肯定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老子的名言“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从哲理层面诠释了贵与贱、高与下的本末关系。先秦哲人明确指出:“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吕氏春秋·用众》)。正因为君由民立、国由民兴,所以孟子才有这“民贵君轻”的震古铄今之论;荀子还 4 曾将民与君形象地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第二部分:

主要谈“得民心”与“有天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君王要施仁政,才能吸引天下百姓的心。他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不修仁政的暴君,就像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一样为有道的明君驱赶来百姓。以此提醒国君要“志于人”。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是深远的,像西汉初年从刘邦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和唐初“贞观之治”的种种措施,都是直接地从孟子的思想得到依托。这种思想一直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开明政治家以“仁”大治天下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

主要阐述孟子的王道思想。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领国之民不归顺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他应该放弃战争。其次,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走险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罚惩罚,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应该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有一定的财产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主要继承并发展孔子“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即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二、讨论问题。

1、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举例说明这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这一“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批判性。孟子过分夸大了道德力量在社会历史活动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它一直成为明君贤臣进行自我反省、追求治国安邦理想的理论武器,为其统治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警醒作用。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 5 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 “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2、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始终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只是产生了重民、贵民的思想萌芽,并没有真正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有在政治统治中得到体现。其理想目标是使统治者成为“民父母”,把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转化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同时,孟子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他的学说客观上对百姓有利,但其出发点仍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权。对他的一些学说应一分为二的看,比如孟子认为,百姓与士人不同,士人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常之心;而一般百姓则是无恒产便无恒心。这其中虽有唯物的一面,但歧视百姓的一面也是很明显的。

三、作业。

阅读印发的资料,也可上网自查资料,思考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今天的民主思想有何异同。

篇2:《论民本》教案

前文已经提到,“臣”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治权力的运行。为达此目标,“臣”必须要维系权力秩序中“在上之君”与“在下之民”的和谐。因此,“臣道”也就必须要进行详细的探讨。

“臣”的首要职责是把握好“君命”与“君利”之间合理之度。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荀子·臣道》)。

‘“君利”实际是“国利”、“民利”,这与政治权力的来源相符合。而“君命”在某些时候代表君主的私利。所以“君利”高于“君命”,在某些时候“臣”可以“逆命而利君”。臣之“忠”不是完全听命于君主,而是要以“国利”、“民利”为标准对“君”进行制约。

那么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如何能利君呢?

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荀子,臣道》)。

谏、争、辅、拂是臣在处理与君关系时能达到“利君’’要求的四种形式,各自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作用。真正能将“臣”的使命优秀地完成的最好榜样是《荀子》所推崇的“圣臣”:

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荀子·臣道》)。圣臣将君民关系协调得融洽,将政令教化执行妥当,更能“应卒遇变”、相机理事。他不是一个僵化的执行者,而是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达到这样水准的“圣臣’’的现实榜样屈指可数,如“殷之伊尹,周之太公”,而最高水准的便是“周公”,他的功绩被誉为“大儒之效”。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势次序节然也。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明枝主之义,抑亦变化矣,天下厌然犹一也。非圣人莫之能为,夫是之谓大懦之效(《荀子,儒效》),

周公之所以获此评价,在于他理想地完成了对荀子政治权力构架中的一种设想。周初武王驾崩后,成王年幼而不能理国,但他也不是暴君不至于乱国,故实有荀子所谓“身佚’’的特点。这样一个君主在位,就是臣发挥职能之机会。一方面,权力的运行便可全部交由“臣”周公处理,君主不会专权;另一方面,成王本身正处在需要教化修身的阶段,周公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与良好的品行促使成王不断提高其修为,使其长成以后也不至于专断施暴。而更难得的是周公也并未趁机篡位专权,而是在将各种政事处理完善,教育成王成熟之后又归政于他。自始至终,“君”、“民”及社会的秩序在周公的维系下都以和谐的态势存在。这正是荀子所希望看到的政治权力良好运行的情况。

四、荀子“民本”政治哲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具有“人世”意义的思想,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中包含着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政治哲学智慧。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审视其意义。

第一个方面的意义是历史意义。作为诞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思想,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与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历史联系紧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政治理论上看,作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子“民本”政治哲学堪称儒家政治哲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他对“民本,,传统如何进一步高扬,对政治权力在实际制度中如何平衡地贯彻,对政治体系中民、君、臣等政治主体的地位如何安放等都有较为细致的论述。其理论呈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较好结合的特点。金耀基先生对此有精当的评论:“荀子之中心思想,则依旧守儒家政治哲学之一贯之义——民本思想。其‘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一语,上通孟子‘民贵君轻’之义,下接梨洲‘君客民主’之论,谨此一语,荀子已可堂堂在儒学中占一席崇高之地位”。荀子的这种地位在汉、唐儒者中颇受尊崇。西汉大儒董仲舒即十分佩服荀子,服膺荀子在政治哲学方面的成就,曾“作书美孙卿”。刘向称“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唐朝杨惊专为《荀子》作注,评价荀子“根极理要……名世之士,王者之师”。只是到了中唐以后,儒学内部“心性”理论兴起,政治哲学内容逐渐不受重视,荀子之地位亦随之降低。直至近代,儒学家们开始重新重视政治哲学,荀子方重获尊崇。

从政治实践上看,最大的影响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官方恒定不变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钦定的思想,“规范了的中国社会”。这中间起到直接作用的是董仲舒,而若追溯其源,则荀子与焉,正所谓“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除此之外,荀子所构建的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儒家政治哲学方法对古代政治体制的建立变迁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首先是对皇权的限制与制约。虽然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基本属于君主专制制度,但君主所掌握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即使在有作为的皇帝在皇权至高无上之时,也不是像有些书籍说的那样:君临一勿,权力无限”。“天命,,之权威、“民众”之力量、“贤臣”之职责和仁义道德的要求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过对皇权的制约。这正是荀子“民本”政治哲学中所提到的措施。史实中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唐太宗与大臣的关系。唐太宗明确将荀子所主张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念作为执政的座右铭,非常注意纳谏与纠错。故此,治国较久。其次是相权的设置与发展。荀子“民本”政治哲学中有“臣治”这一维度,他希望借此维度来制约可能出现的“君权”专制。古代政治制度中“相”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荀子的要求。自秦统一开始,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过独相制、群相制、兼相制三种相权制度。这种变化体现的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执掌政权的皇帝不断变革相权制度以达到弱化相权的目的。这从侧面反映了“相”的存在确实造成了对君权的威胁与制约,同时也反映了皇帝不论怎么变革也无法消除“相”的存在。再次,荀子“民本”政治哲学中所强调的重视社会民生、重视执政者道德的修养等理念都不同程度地在古代政治君主的执政中得到实现。虽然这些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起码“在实际上减缓了传统社会专制统冶者对百姓剥削的残酷性”

当然,由于在秦统一以后古代中国所处的社会始终是专制社会,荀子之理想未得到实施之处更多。反而君主们截取其思想的部分内容以为专制服务。这导致荀子思想被后人批判为“君主主义”的鼓吹者。笔者认为这样的批判不是公正的评价。

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来审视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并对其思想精华进行合理的转化与利用,此为荀子思想所具有的第二个方面的意义——现实意义。中国自近代遭受西方力量入侵以来即走上一条追求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道路。这种追求在政治方面即体现为建立民主制度的努力。为实现民主,许多人将儒家思想不加分辨地作为批判的对象,这种做法无疑过于偏颇。更理性的做法是对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进行沟通。“中国固然需要参照、借鉴西方的制度文明和价值理念,并使某些制度与价值真正在中国生根,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助缘;然而,中国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道路与模式,自己的特殊性;……离开了民族化的现代化也是难以成功的”。儒家“民本”政治哲学无疑正是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之一,是可以依靠的优良的理论资源。

其一,从宏观上看,“民本”与“民主”具有能够沟通与融合的属性。按照金耀基先生的意见,“民主”具有“民有”、“民治”和“民享”三个层面(即林肯所说的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含义。其中,“民治”含义为儒家“民本”所无,而“民有”、“民享”则俱为“民本”所有。也就是说“民本”与“民主”两者在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为了人民这两个层面上具有融合的基础,只是在权力由人民执掌与运行这一个层面上“民本”有缺憾。具体到荀子的“民本”哲学,“民有”、“民享”正是其内容之重点所在。即使在“民治”层面,也不是完全不涉及。笔者认为,荀子“民本”哲学的“臣治”维度还是对权力运行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思考的。而“臣”运行权力之目的还在于服务于“民”,故其与“民治”之间也并不是完全不可沟通的。此外,荀子的“明分之道”“划分、确定每个层次、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界限,其最终所指向的就是通过这一途径给予并保障每个人所应得的利益”。其中所蕴含的“应得”观念与西方民主政道的基础“权利”概念有极大的相通性。

其二,从微观上看,荀子“民本”政治哲学中许多具体理念可以直接为我们今天的政治实践所采纳。在历史上的专制社会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荀子关于“民本”的许多有价值的理念无法得到实施,但今天我们有了条件。这些理念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人民作为权力的来源具有神圣性。荀子所讲的“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理念提醒我们,人民作为权力的来源是带有神圣性的。执政者不可只将人民利益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手段,而是必须从根本处对人民的意志抱有敬意与尊重,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二是执政者的个人道德修养不容忽视。荀子认为“修身”是执政者的“为政”之要。对于执政者可能出现的腐败与专权,制度制约固然是必须的手段。但并不能因此就舍弃对于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君子”在位肯定好于“小人”在位。

三是国家权力的执掌与运行应有所分离。在荀子的思想中,“君主”与“臣治”是相互有张力的两个维度。负责运行权力的“臣”可以按照“从道不从君”的原则与“君”相抗衡。这是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一种权力制衡模式。此模式亦可为当前政治文明建设所借鉴。

篇3:论民生与民本

关键词:民生,民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近年来, 民生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 民生与民本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但人们对于民生与民本两者的关系却有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民生与民本, 对于做好民生工作, 促进民本发展, 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生与民本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认清民生与民本两者的关系, 首先必须对民生与民本的内涵进行科学分析, 因为目前在此问题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分歧,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民生和民本的概念仍有一些模糊认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出所谓“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意思就是“老百姓生存的关键在于勤劳, 勤劳才能衣食无缺”。当时“民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勤劳来改善, 民生就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1924年, 资产阶级民本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民生主义》的演讲中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 明确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1]《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因此, 传统观念包括现在大多数人一般都认为, 民生就是指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其实, 民生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 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狭义的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民生的内涵具有时代性, 它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而发展。因此, 我们对于民生内涵的理解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解放前,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主要是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 解决温饱问题, 初步达到小康。但经过近三十多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大多数城乡居民已进入了小康生活, 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现代文明社会里, 民生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温饱, 还在于人应该活得有尊严、有体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狭义的民生来考虑问题, 而是要从广义的民生来考虑和解决问题[2]。

当前我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必须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首先解决好狭义的民生问题, 但不能忽视广义的民生问题, 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民生问题。

“民本”就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渊源流长, 最早出现的“民本思想”, 流行于殷商之际, 《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可近, 不可下;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这里的“本”是根本、基础的意思, 也就是说, 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夯实“民本”这个基础, 政治统治就会稳固, 社会就会安定。此后, 这句话被历代思想家所引用。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仁政”思想, 荀子则提出了著名的“舟水论”即“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表明了民是治政的基础。“民为邦本”、“民贵君轻”这种“民本思想”被奉为古代开明君主的“治政”要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民利民。即在思想上要爱民、重民, 在经济上要利民、富民, 在政治上要安民、从民;二是民贵君轻。政治的主体是人民, 不是国君, 国君得失天下的关键主要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 即所谓“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三是民为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民存则国存, 民亡则国亡, 民既是社会财富的来源, 也是王朝兴亡的决定力量[3]。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中国珍贵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 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认识, 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减轻了人民负担, 在特定时期对警醒统治者、改善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我们也要认识到, 民本思想中的“民”, 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 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是封建专制主义有效对抗民主思想的法宝, 是为了笼络民心, 安抚民心的一种价值理念, 在实践中不可能得到真正地、持久地落实。

二、民生与民本的辩证关系

民生和民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生是目的, 民本是前提。民本保障民生, 民生促进民本。没有离开民生的民本, 也没有离开民本的民生。民生和民本两者不可偏废。关注“民生”是“民本”的一个基本体现, “民生”如果不能实现, “民本”也会变成一句空话。

1. 改善民生体现民本意识。

改善民生, 就是要满足人们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在内。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问题, 也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可以体现公平, 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改善民生有助于缩小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改善民生不仅要重视老百姓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还必须重视老百姓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重视老百姓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 这都有助于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 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权、就业权、劳动保护权等基本权利;改善民生有助于真正了解群众心声, 倾听群众意见, 关心群众疾苦。总之, 改善民生能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因此, 改善民生坚持了以民为本, 是民本意识的真实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共推出了一系列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体现了“为政之道在于安民, 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的民本意识, 民生问题解决的步伐大大加快,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中国走上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从1978—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9 109元, 增长了54.71倍, 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5 919元, 增长了43.17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从25 000多万减少到2 000多万, 贫困人口比原来减少了10多倍。

总之, 善待民生, 关注民意, 这两点真正做到, 才是以民为本, 社会才是民本社会, 和谐社会。如果重心在官员, 在特权, 那仍然是官本社会, 权贵社会。

2. 坚持以民为本促进改善民生。

坚持以民为本, 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 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民为本, 落实民众的各项基本权利, 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真正坚持“民本思想”, 那么关注民生就会成为其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真正坚持“民本思想”, 那么他 (她) 就会时时想着民众, 时时关心民众, 真正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

长期以来, 有些地方, 有些时候, 之所以民生问题的政策走了样, 正是因为民本观念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嘴上一套, 做得却是另一套, 天天高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的领导干部 (原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 居然公开叫嚣 (质问记者) “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竟把党和民众对立起来, 从心底里根本就没有民本意识。

总之, 民生与民本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任何时候, 民生问题都含有民本的意蕴和内涵, 民生与民本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 我们要从民本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以尊重民本的意识和态度去解决民生问题, 通过民生改善来促进民本实现。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802.

[2]林祖华.民生概念辨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2) :163.

篇4:《论民本》教案

[关键词] 民本 重民 治民 启示

在人类历史上,以勤劳、智慧、勇敢著称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无疑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夺目的瑰宝,其中,民本思想无疑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1]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存在形式,从一开始就对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中,民本思想一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而居于首要地位,并且在现阶段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能把传统的东西看成是已经逝去的东西,传统是过去的构成要素,同时又是现在的土壤和未来的因子,传统是现在的根源,未来是现在的信念,现在不能没有根源,也不能没有信念,于现在之中弘扬传统、展望未来。[2]因此,在大力倡导民主政治建设的今天,进一步剖析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实质,积极探究传统民本思想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代启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传统民本思想的渊源追溯

关于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起点,尽管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对于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基本还是普遍认可的。从仅有的文献记载可知,我国上古时代笼罩在神本主义之中,但随着夏、商、周之间的替代,民意民心的作用凸现出来,于是在神本主义的旁边出现了民本思想。[3]但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都还是很初级的形式,思想也十分散乱,主要是一些论断,远没有形成理论,只能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形态。真正的“民本”一词,源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可以说,“民惟邦本”应该就是目前为止明确记载的并被广泛认可的民本思想的理论源头。此外,《尚书》中还记载有大量的关于民本思想的言语,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都是最初民本思想的典型反映。而在其之后的《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就直接提出了“民者,君之本也。”这就出现了“民”与“本”的相辅相配,展现了民本思想的最初契合。但是,这不是说,只有明确包含民本语句的表述才称得上是民本思想的论述,其实,众多涉及君民关系、国家治理和民生发展的思想都可以纳入民本思想的范畴,民本思想本身就蕴含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只是关注政治统治的思想。

总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民本思想,从初现端倪到开始萌芽,再到形成确立,直至发展完善,其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历经商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等发展阶段,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而言,中国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西周时期,初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实验于两汉时期,实施于大唐盛世时期,内化于北宋南宋时期,提升于明清之际,开放于近代时期,超越于当今时代。[5]

二、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本质

(一)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词典中,原本没有“民本”这个概念,但可以理解为是早已存在的“民惟邦本”、“以民为本”等思想命题的缩写。实际上,“民本”一词是现代学术界的创造物,也是已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的学术范畴。但民本思想却并不是虚无的臆想,它是真实的历史产物。[6]所谓民本,就是指一种重视下层民众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7]它是对民在政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确定,即它重视和承认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众供养着统治者并对国家的兴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指出了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必须为民众着想,才能赢得民众的支持,从而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民本思想,也就是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兴邦的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民众利益的政治学说。[8]在当前的学术研讨中,“民本”之义通常以概括并罗列其内容的方式表达。对于民本思想的内涵,学者们各有己见。例如,金耀基先生的民本思想六义说,即人民为政治之主体、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义利之辨、王霸之辨、君臣之际。田广清教授概括的民本思想包含五项主要内容,即尚德治,倡仁政;得民心,顺民意;爱民;利民;取信于民。而韦政通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大概有以下六种涵义:民为邦本、民意即天意、安民爱民、重视民意、民贵君轻、革命思想。”[9]另外,张分田教授认为:“民本思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由这三个基本思路可以推导出民本思想的全部内容。”[10]这些五彩缤纷的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概括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述评,并且也都不同程度地揭示出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内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无疑,本文也是在大量参考和借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本文认为的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内涵,它包括着相互承继而又逐级递进的三层意思。具体是:第一,重民贵民。这可以理解为是对“民惟邦本”和“民贵君轻”思想的解读归纳。“民惟邦本”从民众与国家的关系之角度,来肯定民众的重要地位,强调民众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人心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和社会治乱。这正是“重民”的典型体现。民贵君轻是从民众与君王的关系为视角,来强调了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和作用,并且旗帜鲜明地反抗君王的绝对权威,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第二,惠民养民。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以及“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思想的映照。养民惠民就是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使人民生活相对富足。因为只有民安才有邦稳,只有民富才有国强。第三,爱民亲民。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以民为本”和“君鱼民水”思想的升华,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水平。因为爱民必然重民和富民,重民和富民也必然彰显着爱民。其间体现出了温馨的人文情怀及和谐的共处境界,并以此来消除君民之间的对立与对抗,以寄托理想中的完美君民关系。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概括无论采用怎样的表述都至少包含重民、惠民、爱民这三层基本的意思,它既来自统治者对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又伴随着王权的不断强化而有所发展。

(二)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本质

传统民本思想尽管在我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它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表面上看,民本思想可以视为是古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体察民众疾苦和重视民众力量的一种反映。但从本质上说,传统民本思想终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是封建治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传统民本思想只是君本的附庸,其对民的重视是为了君权的稳固和家天下的长久,在专制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民终究不可能获得和享有真正符合人民身份的权利,更多时候只是代表着人民对理想政治的憧憬和向往。

从出发点来看,传统民本思想不是真正的群众史观,民本思想不是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而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以承认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为前提的,即民本思想始终是以服从君权为前提,建立在君民不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的。从实践上看,传统民本思想的重民、惠民、爱民的主张,往往只能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空想,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制度,其实际效果只能寄托于君王个体的德行。这不仅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且把对一切社会矛盾的解决也都寄希望于统治者的善行和宽仁,其结果就是即使有真实的利民举措也不可能真正持久地得到贯彻和执行。所以,传统民本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所起到的负面作用也是必然的。从理论上看,传统民本思想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是缺少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支撑的,虽然看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弊端所在,但并没有真正找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又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立场局限的影响,往往只能逐其现象而不见其本质,这就必然会夸大精神和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挖掘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本质。总之,传统民本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专制主义条件下,其根源就是专制主义的社会政治体系。这也就决定了传统民本思想实质还是一种治民思想,甚至可以说是封建君主牧民的一种手段,依旧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也就是民本思想自产生以来就具有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根源所在。

三、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启示

任何国家的政治发展都不能脱离其政治文化传承。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体现,对它进行必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吸收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民主政治改革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经验价值。例如,民本思想充分肯定了民在社会变更、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民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国家的根本,并且也鲜明地反对用强权管理国家、用霸道治理社会,而是积极倡导用德治理社会、用爱感化人民。这对统治者有一定的劝导和制约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民本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和消极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局限依旧在于其驭民、愚民本质,这也决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服务的,从而导致了民本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是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再者,传统民本思想过分强调德化和人治,始终没有摆脱封建道义的枷锁和理想主义色彩,以至于从根本上忽视了法治的培育和制度的建设。此外,传统民本思想具有浓烈的重农抑商倾向,甚至可以说传统民本思想就是一种农本思想,它不仅没有看到发展商品经济对于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反而想方设法地压制和破坏新型经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传统民本思想不可能从社会经济发展中找到社会前进的真正方向,更不可能找到推动和实行社会政治改革的现实力量,以致严重阻碍和延缓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总之,任何思想文化都是对各自时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传统民本思想尽管倡导重民爱民,却始终没有摆脱兴亡皆百姓苦的魔咒;传统民本思想尽管主张以民为资本,却始终没能认识到以民为主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建设的关键时期,从实践上推进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待传统民本思想,认清传统民本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沿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实现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升华。

【注释】

[1]韩喜凯《民本·概论篇》(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2000:第1页)

[2]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9页)

[3]卢向国《民主的逻辑》(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第21页)

[4]顾颉刚《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05:第106页)

[5]韩 锴《中国民本思想》(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第19页)

[6]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第27页)

[7]庞 朴《中国儒学》第4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第369页)

[8]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的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第7页)

[9]韦政通《中国的智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第31页)

[10]张分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刍议》(《西北大学学报》2005.2:第116页)

篇5:《论民本》教案

批判与超越--从民本论和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区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

作 者:林耘 LIN Yun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法学系,湖南,长沙,410205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年,卷(期):“”(2)分类号:B222 B503.91 B821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民本论 科学发展观

篇6:关于民本的名言

1.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清·金缨《格言联璧》

2.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明·张居正《张太岳集》

3.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仍不外乎开地利而已。——《晚清文选·(彭玉麟)力阻和议片》

4.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偶然吟》

5.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明·洪应明《菜根谭》

6.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明·方孝孺《瓦铭》

7.大约小变其治,则人为本,法为末。欲变法,先变人。大变其治,则法为本,人为末。——张鹤龄《晚清文选·彼我篇》

8.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0.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宋·文天祥《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

11.道也者,导之也,上导之而下遵以为路也。——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12.得民心者,可以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元·赵素《为政九要》

13.得土地易,得人心难。——《宋史·杨简传》

14.发政施仁,所以王天下之本也。——宋·朱熹《孟子集注》

15.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清·金缨《格言联璧》

16.费千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馁几千百人。——宋·林逋《省心录》

17.夫民以国为本,不思养之,是自拔其本也。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仁也,以博爱为本。——清·康有为

18.富国之术,不在乎聚敛而在惜费。——宋·辛弃疾《九议》

19.公道明,则人心自一,公道废,则人心自二。——《宋史·辛弃疾列传》

20.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明史·周起元传》

21.功成以开疆安民为要,而亦须能树人,能立法。能是二者,虽不拓疆,不泽民,不害其为功也。——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22.民,国之基也。——宋·宋祁《杂说》

23.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清《古今药石·续自警篇》

25.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26.民吾同胞,物为同类。——宋·张载《西铭》

27.民陷水火,如已陷水火。——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28.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八》

29.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宋·苏轼《策别十六》

30.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尔,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1.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清·金缨《格言联璧》

32.念念用之民生,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清·金缨《格言联璧》

33.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朱子语类·卷十六》

34.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小畜集》

3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戊登程口占示家人》

36.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

37.古之所谓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从其所同然之心。——明·海瑞《赠罗近云代丈定安田序》

38.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清·金缨《格言联璧》

39.官之得民与否,去官日见真,幕之自爱与否,去馆日毕露。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幕之自爱,要在廉、慎、公、勤。——清·汪辉祖《佐治药言》

40.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宋·朱熹《孟子集注》

41.国以民为主,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失也。——《武王伐纣平话》

42.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宋·杨万里《壬辰轮对第一札子》

43.行钞先以利民为主,其次则不累民可也。——《晚清文选·(王旒)行钞之功》

44.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45.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46.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侧怛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二》

47.救荒事不可缓也。——《元史·列传第九十》

4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9.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庄元臣《叔笠子外篇·卷一》

50.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宋·朱熹《大学章句集注》

51.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5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53.孙富而父母未有贫者也。——清·王旒

54.所计一身肥,岂望天下活!——清·顾炎武《双雁》

55.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晚清文选·(郑观应)议院》

56.天时不可失,人心不可违。——康有为《政论集·上粤督李鸿章书》

57.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58.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利》

59.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清·梁启超《新史学·第四章》

60.天下之安而后乐——明·吕坤《呻吟语》

61.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朱子大全·文十一·庚子应诏封事》

62.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63.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明·刘基《郁离子·多疑不如独决》

64.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

65.王道以得民心为本。——宋·朱熹《孟子集注·卷一》

66.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宋·汪藻《奏论诸将无功状》

67.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宋·毛滂《玉楼春》

6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张子语录》

69.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宋·程颐

70.无德于民,不足以兴。——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

7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2.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清·金缨《格言联璧》

73.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74.一枝动则万叶不宁,一心散则万虑皆妄。——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5.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宋·张载

76.以天下为己任——《南史·孔休源传》

77.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棉雪歌》

78.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义。——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79.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则所以絜矩而与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宋·朱熹《大学章句集注》

80.与其得罪百姓,宁得罪于上官。——《宋史·吴带传》

81.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宋·苏辙《傅尧俞御史中垂》

8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清·金缨《格言联璧》

83.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

84.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85.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

86.自古未有逆民心而得天下者。——明·薛暄《读书录·卷三》

87.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清·张映斗《咸阳》

8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89.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宋·苏辙《新论下》

90.劝人生,济困扶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91.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宋·杨万里《午热登多稼亭》

92.人聚则强,人散则弱。——清·魏源《默觚·治篇》

93.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明《名贤集》

94.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海瑞列传》

95.人心之于立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96.三代以上,君民相通,但有足民之事,更无足君之事。必百姓足而后君足,犹子三曰惠商,四曰恤穷。——《晚清文选·康有为·上皇帝书第二》

97.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8.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99.使民有常产者,又发政施仁之本也。——宋·朱熹《孟子集注》

100.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清·金缨《格言联璧》

101.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

上一篇: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各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