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2024-05-08

幼儿园课程论教案(通用6篇)

篇1: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五)授课课题: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 授课时间: 6月9日 第14教学周 星期六 上课时间8:00-11:00 13:0-16:00授课班级:2011秋、2012春学前教育专科。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国外和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了解国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简要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国外和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简要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

学时安排: 8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引言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授课内容:第三章我们学习了的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这是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两种课程类型,我们掌握了两种课程的特点、设计原则,掌握了两种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本章我们要了解国外和中国著名的幼儿园模式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简要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内容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比较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希望通过这些实例帮助大家更具体地了解实践中的幼儿园课程,并进而更深

入地理解前面所学的一些理论性内容。之后,本章科要展望了国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简要历史过程并同样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动向作了介绍,希望以此帮助大家对幼儿园课程的未来有个初步的把握。

第一节 国外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其基本理念是儿童认知发展是与其社会化的过程不可分离的,托幼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机构分担对儿童的教育职责,它不应被看作“学科”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标应依据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学业成就。

二、直接教学模式 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三、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物质的人。

四、海伊斯科普课程 其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课程不要求购置和使用特殊的材料,作为典型的教育方案,它唯一的花费在于为儿童设置学习环境。

五、方案教学 它不是一种教育儿童的新方法,它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瑞吉欧教育体系 它是一系列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每个孩子在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首先潜力都得到精心 的培育和引导。学校的主要教育手段和工具吸引着孩子们在一些诱人的长期方案中流连忘返,这些方案都是在优美、健康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中进行的。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以五个边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认为生活即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完全根据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果,不像一般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第三节 当前的幼儿园改革动向

一、国外幼儿园的发展趋向 课程多元化;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全纳化;课程综合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二、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和发展动向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3、总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一些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这些方案都包括了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以及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这些课程方案可为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但不应僵化地

被使用。当前国内外的幼儿园课程仍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所以,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

作业布置:

1、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什么?

2、试述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教学后记:

篇2: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授课班级:电大夜班

授课时间:09.20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一般概念,如从不同的定义维度理解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与要素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课程的词源及含义

2、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3、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

4、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1、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三、教学学时

四、所需教具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步骤

(一)导入

观看某幼儿园课程视频

提出问题,什么是课程?学生讨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课程的词源及含义

2、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3、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

4、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1、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补充: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的简单历史回顾

(四)总结内容

板书框架,帮助学生记忆

(五)课堂练习题课本P59

篇3: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一、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分布不科学

1.学科课程比重过大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主要是解放幼儿天性,让幼儿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并且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而从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课程的比重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知识学习还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在幼儿园已经接触到了拼音、算术、认字和写字,而艺术领域课程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其二幼儿教育幼儿的自主性受到了限制,以幼儿教师为主集中讲授,并没有解放幼儿的天性,增加艺术领域课程知识内容;第三幼儿教育用书以知识类型的书籍为主,这也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课程规定的落实出现障碍[1]。幼儿的特点本身就好动,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好奇,幼儿的学习也是在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幼儿课程本身和其他课程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过多的重视学科课程剥夺了幼儿艺术领域课程学习的时间。

2.艺术性课程关注度不够

幼儿教育和其他的教育相比主要的差异就是幼儿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不仅仅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学习,还有一些隐性的艺术性培养,而在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可见的教学计划上,对于幼儿是否学习了技能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幼儿可以学会想象、谦让、礼貌、安全、健康、卫生、自主、求知等,这些都是对幼儿之后的发展影响较大的隐性存在,而在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却没有太大的体现和关注[2]。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重点在幼儿对静态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却没有具体下来,只是在幼儿教育中一带而过。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设计的主要来源都是跟随教材,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学目标宽泛,教学计划不合理,农村幼儿教师并不能完善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小学化,让孩子机械的记忆背诵知识,没有游戏活动,不能展现幼儿的天性,影响幼儿的成长。即使有了一些课程实践,农村幼儿教师也不能体现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灵活性,教学活动合并完成甚至直接跳过,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导致了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评价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大多数人的关心都是是否学习,而不是学的怎么样,这一关注点的偏颇影响了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评价的进行,在农村幼儿园中,近九成的幼儿园不知道如何进行课程评价[3]。

二、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混乱

在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体制混乱是造成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幼儿园的归属权上,有的隶属于村委,有的归园长,原本的幼儿园都是隶属于小学,但是小学整合之后在办学地点和办学条件上都出现了漏洞。幼儿园并没有财力去筹备课程相关的硬件设备,幼儿园仅仅靠着幼儿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的学费和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硬件设施来维持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有限,甚至有的农村幼儿园并没有得到上级拨款,幼儿教师的处境也十分艰难。在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教材的选择上,大都是“向城里看齐”,城市里的幼儿园用什么样的教材,农村幼儿园也用什么样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在编制上并不符合农村幼儿的特点,教材里的内容大都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而农村的幼儿却很难见到,农村的幼儿只能从书本中“看见”这些事物,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待遇和素质有待提高

正式的幼儿教师工资由政府财政拨款,也享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正式的幼儿教师很少,大多数都是临时聘用的合同工,没有固定的工资标准和保障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幼儿教师工资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农村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班教学工作,甚至可能是两三个班,还包括放学之后的善后整理打扫工作,甚至还有的幼儿教师还需要亲自为幼儿准备午饭。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根本不能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为了满足农村幼儿正常的入学需求,农村的幼儿园只能降低招聘幼儿教师的标准,高中学历、初中学历的幼儿教师在农村幼儿园中并不罕见,而且流动率较大。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都和城市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差距,课程改革根本无法进行,农村幼儿教师的关注点大都是在自身的切身利益上,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就是语言和科学,认字、写字、算术或者是讲故事,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在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的理解之中就是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学写字,学算数,并没有给学生做其他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也都是采取教师集中讲授,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幼儿被动的、机械的学习知识。教材中的活动需要较好的硬件设施才能完成,而农村幼儿园本身的硬件设施就不足,在一些教材的活动上并不能实现,这些原因造成了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学科化和小学化,课程资源十分稀缺[4]。

三、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改进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管理的力度

对农村幼儿园的归属问题进行理顺,确定幼儿园的资金拨发,以及幼儿园管理上的管理体系,让幼儿教师的聘用、培训以及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都能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对幼儿园的课程进行指导,更多的带头和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中去,给农村幼儿园带来更多的机遇,让农村幼儿园在专家的指导下有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在对幼儿教师的师资待遇设定上,需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待遇和福利,给农村幼儿教师更多的培训和转正机会,提高能穿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重新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进行设置

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园区的办园条件和位置和城市幼儿园相比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农村幼儿园实际的情况对幼儿园的课程进行设置,在课程设置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集中教育时间不能和小学教育一样在40~45分钟,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变化,在15~35分钟之内[5]。课程设置中,不能采取单一的课程方式,更换不同的活动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内容要均衡设置,语言、科学、社会、健康和艺术需要全面发展,不能有所缺失。幼儿在幼儿园期间要有学习时间、活动时间、游戏时间、生活时间、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这也是幼儿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幼儿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在经验中获取,而不是让幼儿教师直接灌输,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自主的获得经验知识,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同时在课程完成之后需要对课程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的教学,通过课程评价才能找出在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在之后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利用或者改正。

(三)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农村幼儿园的教材需要重新选择,选择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状况贴合较紧的教材,从幼儿生活环境的周围入手,让学生能真正“看见”教材上的事物,用幼儿熟悉的事物来开展教学活动。在硬件设施的选择和配备上,可以利用幼儿教师的创造力,利用农村常见的事物和废旧物品来制作玩具,例如木滑板、草垫、草裙、渔网、泥人、草籽、沙子等。在教学活动的选择上也贴近生活,从田野、野花、大地入手,让幼儿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但是和城市的幼儿园相比,农村的幼儿园教学质量还是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这种上升空间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差距上。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过多的重视幼儿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幼儿教育小学化,同时课程评价并不完善,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幼儿园体制、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上,针对这些原因,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并且完善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村幼儿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保证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成长。

摘要: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幼儿能接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让幼儿园能更好的发挥天性,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农村幼儿园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农村幼儿教师观念、幼儿家长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和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利用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和全方面发展的要求。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需要将对幼儿发展有利的语言、科学、健康、社会和艺术全方面综合发展,本文对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目前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诊断,并且针对农村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有所帮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篇4: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开发和改革 对策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课程,其次才是教师的,即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成为课程的内容,幼儿被推到了前台,教师的行动依幼儿的表现而定。其次,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活动。幼儿园课程作为活动这一本质属性,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共同决定的。幼儿精力充沛,对陌生世界的求知与探索的欲望特别强烈,这些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力量,但同时只有活动才能发挥、发泄、发展幼儿的这些力量,使幼儿身心得到满足;幼儿的直接经验和形象的认知方式与冲动、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一方面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通过幼儿的活动来与之相适应。至于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则更需要通过活动来充分发展幼儿自身,以满足儿童期的自我存在需要,通过发挥儿童期的独特价值来积蓄儿童将来学习与生活所需的能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幼儿园课程的本质认识,并结合影响因素加以改革。

一、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

1.缺乏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课程的开发和改革要求幼儿园必须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以改变以往幼儿园“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它需要幼儿园园长纵向、横向的协调,更需要教师、家长与社会的积极配合。我国现在的幼儿园大多数还是几乎园长说了算, 缺乏民主意识,教师之间更缺少正常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会直接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忽视幼儿的兴趣、特长以及学校的特色,使自己所传授的知识与幼儿的实际水平相脱节,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误导。这时开发出来的幼儿园课程既不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又不能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失去或降低了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价值。

2.幼儿园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早已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工作方式也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课程本身被理解为高于教师、主宰教师的权威,而教师的职责也只是不加质疑地执行课程,尽可能“准确无误”地按照课程设计的“蓝图”将幼儿“铸造”成理想中的完美“产品”。大多数教师将课程狭义地理解为教材,并认为课程是固定不变的,在课程观念和课程开发意识上极其淡薄,不懂得在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生成新的课程。

3.评价与改进机制不健全。评价在教育进程中具有杠杆的作用,是课程改革得以推进的重要环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自主进行的。它的实施效果不可能依赖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检测。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幼儿园较为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尚不健全, 很难保证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正常进行。

4.某些小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存在。入学考试制度的存在是影响幼儿园课程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入学考试制度的存在,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某些幼儿园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保证生源, 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无疑会有意识地向幼儿“灌输”一些知识,使幼儿园的课程过早地小学化,这样做势必会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对幼儿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幼儿园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对策

1.促进教师和园领导的交流和沟通。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仅发展了教师的能力,也在理解这课程中所包含的精神世界,而教师的理解不是平白通过外在力量就达到的,对话和沟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理解的程度。课程发展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包括国家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学校、教师、学生等,只有这些主体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沟通,才有可能进行课程发展。现实中,教师平时和园领导在工作方面交流并不多,最多的交流方式是巡班、开会还有对教师工作计划的审查,平时,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园领导讨论问题,园长对幼儿教师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其上缴的教学计划、自我评价以及在巡班时所见到的各种情景,几乎都是从表象上去理解教师和关注教师的情况,因此,和教师很难产生思想上的交流,在幼儿园中,应该加强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使双方能比较敏锐地感受到对方的思想,在交流中加深教师的理解和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

2.注重建全评价与改进机制。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更多地需要幼儿园自身的科学管理机制, 确切地说是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机制。幼儿园应不断地反思幼儿园课程开发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制、自我鼓励以保证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3.应注意幼儿园课程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市场竞争是幼儿园课程不够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幼儿园走向市场的大趋势下,不能够不注意幼儿园在市场的占有,因此,幼儿园应该注意本园课程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不能盲目,更不能完全不顾市场需求。

4.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达到幼儿园教育的最优化。幼儿园课程资源指幼儿园立足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具体就是指有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前提与支撑。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就是指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需要,把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统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理论建设.2005.3

2.虞永平.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J].课程改革探索.2005.10

3.程方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批判[J].江西教育科研.2006.5

4.何茜.新课程背景下的广西幼儿园课程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5.张丽莉.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

篇5:《地理课程教学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百度百科定义)

2.什么是课程改革?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

(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

(二)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三)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

蕴义: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升基本素质

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1)教材加工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表达能力;

(4)指导实践能力;

(5)开展活动能力;

(6)运用技术能力。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第二章 地理教学论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引入:地理教学法、现代地理教学论、地理学科教育学和地理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教学论》含义: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节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一、研究对象及任务(p9)

(一)研究对象(不同表述)

1.研究对象的发展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系统;

2.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等(p10教学系统结构图)。

(二)研究目的任务(发展趋势)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1)两个极端:重视普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轻视学科综合性的教学理论研究;以具体经验来代替理论研究成果.;

(2)正确观点:研究地理教学系统,从理论上揭示地理教学的本质,解决地理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

(1)教育概念与教学概念的区别

(2)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表现为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

(1)教导研究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论和方法。

(2)学习研究是研究学生学习观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机制.i:如何在大学中学会学习.ppt。

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

既研究地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地图、参考书和软盘等内容,也重视课堂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地理实习等形式的研究。

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

常规研究:地理教学系统的形成、发展,地理教学的地位、功能、过程、形式、手段等,地理课程、教材、教法;教师职责和素养,学生学习能力、心理、兴趣等。

改革研究: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如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估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

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研究现实的、已经或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研究潜在的、尚未引起重视或进行研究的领域。

二、学科属性

从教学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它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二节 现代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

一、地理教学论的发展

(一)中小学地理课程开设的时间

(二)高师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演变历程

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学科教学法——地理学科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育学

(三)地理教学研究成果

(四)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

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

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

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内容(p21)

三、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师范生技能之一)

(一)把握地理学科的系统性,联系各学科进行综合学习;

(二)注重地理课程的实践性;

(三)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关注当前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

(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地理学基础理论学习。

附课外阅读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课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澄等.地理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孙大文等.地理教育学,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

5.刁传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褚亚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附中学地理的新老教材

附国内地理教育学权威专家

褚亚平、褚绍唐、陈澄、袁书琪、刁传芳、王树声、林培英、王民、钟作慈、李晴、李家清、陈实、夏志芳等。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

2.掌握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

3.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4.具体是熟悉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现状,到中学听一节公开课并评析,组织一节中学地理课教案并试教,设计一节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地理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地理教学过程概述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含义

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组成,以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有学者认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课堂教学过程。(对地理教学过程的误解)

其实质是:教师教导与学生学习双边互动的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提高的过程;是师生身心活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下模式:(观看教学录象,分析模式)

启发积极性——感性认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应用知识——检验知识和技能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制定理念、实施效果);

2.大部分组成。

1.2.1.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四

(二)地理教师 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理念、角色转变的界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 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2.怎样凸现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导性。

(四)地理课程资源

1.概念

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五)地理教学环境

1.概念;

2.地理教学环境优化。

国内外教学环境改革的新动态(图片展示)

讨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任何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学

一、地理教学三维一体目标(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初高中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比较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比较.doc)

?

二、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一)按认知层次分类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红线以上为感性知识,以下为理性知识)

? ﹡研究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的教学规律,对地理教学的意义(案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教学.doc)地理感性知识属于认识地理事物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石而地理理性知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发展,属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这两类知识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学地理基础知识体系。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层次构成(二)学科要素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科要素构成(了解知识结构的意义)

(三)按要求层次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其结构图如下:呈金字塔型

中学地理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要求层次

(四)按学科分支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包括综合自然地理知识、部门自然地理知识、地图知识、地理实践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世界地理知识、分区各国地理知识、乡土地理知识等等。? 试一试

? 请每个组依次完成下面问题

? 1.设计下面地名的主要教学方法(1组)

? 洛阳、衡阳、喜马拉雅、呼和浩特、白云鄂博、克拉玛依、广西、湖南、拉萨、秦岭、淮河。

? 2.设计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主要教学过程(2组)

? 3.讨论怎样设计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特征最有效(3组)

? 4.初一地理《海陆变迁》或《锋面系统》的最佳教学设计(4组)

? 5.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最佳教学设计(5组)

?

三、中学地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教学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感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

1.地名教学

目标:在记地理空间实体名称的基础上,掌握该实体包括空间特征的属性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及地理事象的相对位置。

方法:地名的方位意义教学,如江西是“江南西道”,广西是“广南西路”;地名的方言内涵教学,如哈尔滨为“荣誉”(历史上女真语)之意,呼和浩特的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借助地图来开展地名教学;编制地名顺口溜教学;地名的对比教学;从地形结构中开展地名教学;从地理环境演变中启发地名教学;从历史人物或事件中开展地名教学。

2.地理景观教学

学会观察、识别和判断地理景观;描述地理景观;归纳地理景观特征(理性知识)。如: 森林面积、树木密度

3.地理分布和空间形态教学

主要是依靠地图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与临近地理事象的空间关系 纬度位置

绝对位置 经度位置

海拔高度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大区域的部位

4.地理演变过程教学

地理演变的时空尺度变化悬殊,教学难度较大。所以,展示演变过程(含真实或模拟)、观察演变过程至关重要,如用计算机模拟感性动画展示、图表展示、模型展示、手势展示和语音展示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5.地理数据教学

数据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地理意义、体现地理意义、把握地理规律等。

(二)理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地理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教学(特征之间的联系)

外表特征(通过观察归纳而得):景观特征、数量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形态特征

内在特征(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如人口文化素质特征、经济实力特征等。

2.地理概念的抽象教学

空间概念教学为核心,包括地理空间位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空间联系等概念。

3.地理规律的归纳教学

观察法:通过观察一天的现象归纳天气变化规律;归纳法:石油和煤的分布归纳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理法:由日地距离和地球的宇宙环境,推段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4.地理成因的探究性教学

探索地理成因能培养多种学生智力活动,中学地理成因教学,即为因果教学,包括由因导果和由果朔因的教学(初高中的差别)。

? 第三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教学

一、地理教学能力的构成二、地理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意义)

(一)地理学习智能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观察习惯的形成 教师提出观察目的、要求,选择观察目标,提出观察计划和步骤。

(2)观察记录与资料整理

(3)观察方式多样化

(4)调动其他的技能

2.想象能力的培养

(1)奠定想象的基础

(2)充分利用地图展开想象

(3)以形象思维促想象(由表象来实现)

3.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判断能力

概念的正确选用,如领土与国土,土壤与土地,土地资源与耕地资源。如“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多样”是正确的判断;而“荒漠化减少了土地资源”则是错误的判断;力戒判断的绝对化;以错误判断来提高正确判断力,如“人工草场属于草场资源”,“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等似是而非的判断。

(2)推理能力

归纳世界著名畜牧业基地及成因,中国各类自然资源特征,上升为高层次的理性知识;由中国地理学习演绎世界地理学习,不能演绎的例子,如同纬度大陆东西气候的差异等; 拉丁美洲的教学可以用非洲来类比推理。

(3)综合分析能力

对地理要素、地理事象的整体认识为综合;对地理要素、地理因素的关系逐一了解谓之分析。整体特征上的综合,是高度的综合。

(4)比较能力

相反比较,相似比较,特色比较,排序比较等。

4.记忆能力的培养

回忆记忆,理解记忆,意义记忆,压缩记忆,联想记忆等。

5.空间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空间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提取等能力。

(二)地理学习技能培养

1.图像技能

读图习惯,多图像混合使用,图文转换

2.计算技能培养

实验运算,制表运算

3.实践技能培养

? 增加实验、实践机会,实践规范化,实践基地构建。

? 附高中地理技能项目

? 第四章 地理教学模式、方法及设计

第一节 地理教学模式

一、地理教学模式的含义

是基于一定教学思想下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是地理教学方法论研究的最高层次。(用百度“教学模式”搜索共有2750000篇)

二、影响我国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早期,如中国古代

师讲生受——学生重复机械学习

(二)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学家杜威

设置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三)前苏联凯洛夫的“六环节”模式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四)改革开放后的教学模式

1.输入的模式: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贝卢姆“掌握学习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前苏联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模式”。

2.国内新模式:南京师大周靖馨“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武汉地理教育届“地理图象信号教学模式”;成都七中特级教师范学瀚提出“地理读、讲、练教学法模式”。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文章有33篇。

三、中学地理教学的常用模式

(一)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比较多地传授地理知识,并非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自学—辅导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的到体现,但以学生强的自觉性、纪律性和自学能力为前提,教师要有强的组织管理措施。

(三)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引导.doc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3.模式案例 :高一第一册,p37全球大气环流的例

(四)咨询—研究地理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地理教学方法系统一、地理教学方法的含义

在地理教学中,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实施,以协调教学要素关系、有效实 现地理教学目标的活动方式系列,称教学方法。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基础

(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空间分析方法、区域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图示法等。

(二)教育科学理论基础

如:学生心理发展方法、智力开发方法;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发展理论、皮压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等。

(三)心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等学派。它们对教学的实质、过程、规律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四)哲学理论研究基础

如: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地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及其体系问题等等。对这些根本问题,都需要综合哲学的知识作出回答,给人们以理性思维。

(五)脑科学理论

1.注意力:脑科学认为,在任何一个注意时间段里,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最集中的。

2.知识建构:脑科学认为新知识必须与以往旧的知识相加,已有的知识相连,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只有学生自己加工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才是有效的。

3.图表功能:脑科学认为,学的慢的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分类、概括总结,区分现在的知识与过去的知识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知识做成图标的形式,这样经过学生自我加工的记忆才不会产生记忆的误差。4.记忆理论:脑科学揭示了学生对知识的回忆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系列

(一)地理讲授方法系列:地理讲述法、地理讲解法、地理朗读法、地理谈话法等。

(二)地理引导方法系列:地理问答式引导法、地理研讨式引导法、地理辅导式引导法、地理范例式引导法。

(三)地理直观方法系列:地理象征图示直观方法、地理象形直观方法、地理直感直观方法、地理图解直观方法、地理实验教学法等系列。

(四)地理逻辑方法系列:地理比较法、地理分析综合法、地理归纳演绎法等系列。

(五)地理练习方法系列:地理问答练习、地理选择练习、地理读图练习、地理填充练习、地理计算练习等。

(六)地理普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一般地理课题的方法,如地理位置教法、地形教法、气候教法、河流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原理知识,为学习地理特定专题奠定地理方法论基础。

(七)地理特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特定的具体地理课题的方法,如英国地理位置教法、中国地形特征教法、黄河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具体的中外区域地理知识。

四、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法及选择

(一)地理教学组织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1.讲授法:熟悉内容,表达清晰,激发兴趣,交叉应用。

2.谈话法:问题适当,考虑对象,难度适中,谈话精练,结论可靠。

3.讨论法:论题的内涵广泛,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总结。

4.指导自学法:明确自学内容,教师启发,鼓励多种自学方式,复习巩固。

5.练习法:明确任务、练习针对、注重方法、检查反馈、评估效果;

6.探究性学习:含探究课题(问题)组织、引导组织、学习组织三个层面。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选取(依据)(p130)

(三)地理学习的认知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注重采取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有效方法)

1.空间定位与属性分析方法:运用地图、图像、略图和心理地图为空间透视,确定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地理知识。

2.地理观察法:用地理实体、形象教具手段展示地理事象,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观察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逻辑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抽象方法、概括方法等。(掌握比较法的类型及运用的注意事项)

(四)地理教学手段(教学用具及使用方法)

1.地理教科书:正确使用教科书的方法,含教师与教科书、学生与教科书。

2.地理板书:板书的要求、格式与类型。

3.地理教学挂图:类型及使用要求。

4.地理形象直观教具:类型及使用要求。

5.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如地理略图(三山夹两盆),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等。

6.电子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类型及使用要求。

? 第三节 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

一、地理有效教学标准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4个标准

1.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

2.学生发展后劲充足;

3.教学方法兼顾多数;

4.学生知识技能全面。

本人《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发表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对地理有效教学的界定如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塑造地理基本素质,拓展地理科学思维,解决乡土地理问题,奠定未来发展基础。有效教学的方法如下:引入案例教学,实施活动教学,采取引趣教学,设计人机互动式教学,推进和谐教学。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参与式教学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步骤

(一)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步骤

分析教学因子 理清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设计认识方法的体系

确定教学手段 落实相应的组织实施办法 方法调整与平衡

案例:“西双版纳”教学方法设计p153

? 第五章 地理学习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第二章已讲述(地理事实、地理程序、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有所差异。

第二节 地理事实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事实知识

能直接感知或通过语言和符号来传递地理信息而获取的知识,如观察所得的地理属性、地理特征知识,特定情景下有步骤地理活动所获取的知识。

二、地理事实知识的教学设计

(一)判断地理事实,具体地理事实或间接地理事实(目的是选择有效教学的方法)(感知类型);

(二)选取合适的地理事实知识获取途径或平台(感知方式);

(三)有目的、有步骤地感知地理事实(感知过程):

(四)从地理事实中建构地理知识(知识习得):

(五)由地理知识重返地理事实(知识应用)。

三、地理事实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造直接感知地理表象的教学条件;

(二)重视直观教具的灵活应用;

(三)发挥语言在地理事实教学中的效应;

策略)

(四)挖掘地理事实教学的有效资源。地理事实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地理程序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程序知识教学 为建构某一终极地理知识而有步骤地学习一序列有联系知识的过程。

二、地理程序知识教学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变式练习、认知

(一)链索程序知识教学(关联性知识逐步归纳总结)

(二)辨别程序知识教学(差异性知识逐步辩识总结)

案例分析

内容:绘制气温曲线图(初一地理)

(1)什么是气温曲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分类;(2)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3)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训练;(4)绘制气温曲线图。

第四节 地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及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地理概念

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知识的特定符号,可以分为直观概念和抽象概念。

(二)重要性

二、地理概念结构

包括名称(符号)、关键特征、基本含义和概念列举(概念外延)四部分。概念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记忆概念符号,理解关键特征,熟悉概念运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三、地理概念的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的表象教学模式

1.地理概念的表象学习过程(直观概念)

2.教学设计

分析概念结构,引入地理表象,激发学生联系原有知识,总结关键性特征,表达概念的含义,促进概念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案例分析()

(二)地理概念的同化教学设计

1.什么是概念的同化学习(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在掌握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掌握新概念的目的。举例:气候概念学习通过同化天气概念,水体概念是通过同化水质概念;热带季雨林到热带雨林的同化学习;降雨和降水;地势与地形等。

2.同化学习过程(见课本p169)

3.概念同化教学设计及注意问题

呈现新概念定义 复习旧概念 概括新概念关键特征 应用新概念

4.概念同化教学设计案例

附概念教学方面的论文

? 第五节 地理技能的学习与教学策略

一、地理技能的内涵

地理技能是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地理活动的方式与能力倾向。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对中小学地理教育培养技能有五个方面,即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

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能有: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这些多属于智力技能,而不是发明创造的技能,具体表现为:

1.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习得过程

明确技能要求 接受刺激 主动感知 执行操作 反应刺激 反应结果 内在技能

案例:高一地理(p25)制作地理资料卡片,或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学习。

三、地理技能学习的注意问题(个性差别与学习基础)

四、地理技能教学策略(理解策略的内涵)

1.2.3.发现规律)

第六章

教学程序 教给形成地理技能的基础 技能应用 技能熟练 具体的地理技能教学方法 发现法(探究法)教学法、指导法教学、训练法教学 地理技能教学的注意问题(循序渐进、发现并突破难点、学生自主举例:判断南极洲任意两地方位就应循序渐进,时差换算应突破难点。?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导言:课堂教学设计与前面的方法设计、模式设计等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成:目标设计、方法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等。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

一、课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见第二章第二节)

二、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

(一)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

(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的设计过程

1.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因子(圈定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因子的目标层次(含知识目标层次和技能目标层次);

3.描述目标层次的实现过程。

如何进行目标设计的案例一:p195.表6.1;

案例二:高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目标设计讨论。

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

(一)什么是过程与方法

采用的何种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知识和建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过程(具有抽象性)

基本过程:确定教学因子,分析教学因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挖掘教学因子所能发展的主要地理能力项。

1.分析教学因子;

2.确定能力发展项(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

3.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平衡能力结构。

案例: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定义: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构成。价值观是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的重要性或社会主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其有隐蔽性和差异性特征,其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以高中地理为例)。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1.分析教学因子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确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点;

3.描述教育目标;

4.平衡教育目标。

? 第二节 编写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202)

一、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简称教案或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备教材,有学者提出备课标?)

目的是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结构、知识逻辑关系等。

(二)了解学生知识、智能基础,以及学习心理过程(备学生)

(三)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备教法)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教学目的(应该是“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4.教具;

5.教学过程;

6.教学检测和教学反馈。

有些教材还增加课的类型、小结、作业要求和指导等内容,甚至课后分析、主要参考书等。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新论和现论p221)

1.系统化课堂教案(完全的教案)

(1)结构: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教学模式、教学目的及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结构体系、教学过程。实际中“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等往往被省略。

(2)特点:完整,面面俱到。

(3)案例分析:

2.分析式课堂教案(重在分析)

3.过程式课堂教案(重在活动过程与方式)

4.说课式课堂教案(重在说,见新论p225)

(三)地理教案编写举例

三、地理教案编写的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

(二)组织教材,编写讲授提纲;

(三)设计教学方法,准备教具;

(四)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 第三节 怎样有效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

一、备课

1.有效备课的含义

准备教案或学案

2.有效备课的标准

3.有效备课的实现(六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过程、备练习。

二、说课(略)

三、上课(有效教学的主体)

1.一个中心

以学生学有所得为中心(三维目标)。

2.两个基本点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环境为基点。

3.三个代表

任务完成教学良好为代表,师生教学关系和谐为代表,学生智能提高为代表。见评分标准

四、评课

1.含义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2.评课原则(五个是否有利)

(1)利于师生发展

(2)利于教学诊断

(3)利于创新提高

(4)利于教学改革

(5)利于把握问题

3.评课的标准(见)

? 第七章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一节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小组讨论问题.doc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都不会过分;学生和整个社会有权期待教师以献身精神和敏锐的责任感来完成他们的职责。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区别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完善,教师地位的改善,专业组织的建立和自主权力的争取,以及专业标准的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

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构成(见图6--1)

三、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新课程对地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篇6:《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适宜发展性课程

答: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2.生成性目标

答: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4.五指活动课程

答: 五指活动课程: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答:(1)启蒙性。(2)生活性。(3)游戏性。(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2.High/Scope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原则和要求?

答:(1)保持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2)支持幼儿的活动和语言;(3)帮助幼儿进行选择和作出决定;(4)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哪些标准?

答: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以下的标准:(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2)内容的基础性(3)内容的适切性(4)内容各部分的平衡性(5)内容的发展性 4.20世纪20——30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

答:(1)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2)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3)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4)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5)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张雪门的《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幼稚园组织法》;梁士杰的《幼稚园教材研究》等。5.学科活动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A.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

B.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性。

C.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

D.画龙点睛式的作业教学。

E.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效果的经验化。

F.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答: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作为一种著名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早期是针对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而设计的训练方案,虽然后来经过修改的方案也适用于幼儿园年龄的正常儿童,但蒙台梭利法引入中国后,必须要考虑到中国历史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与国外不同的民族习惯等文化差异,即它的适用性与本土化问题。承担蒙台梭利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要透彻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并正确用之于中国儿童的训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当初提出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的是,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的观念。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念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也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既然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敏感期,教育者就应该在不同的敏感期内为儿童提供适宜她敏感期活动的环境,促进儿童敏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万万不能让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错过时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观点具有重要 的意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认为在儿童连续不断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阶段性,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在心理面貌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进而蒙台梭利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几个时期。

(三)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蒙台梭利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活动。她认为,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同时,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活动,认为离开了儿童的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则无从表现和满足,儿童的心理则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蒙台梭利所谓的活动是生命的自我活动,而不是成人干涉下的不符合儿童意愿的活动,她要求成人不能干预幼儿生命的自我活动,把干预幼儿自我活动的教育说成是应该予以废除的旧教育。蒙台梭利重视儿童的自我活动的观点,在当时的教育改革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蒙台梭利从重视儿童活自我活动的思想出发,对当时旧教育压制儿童自我活动的作法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认为旧教育限制了儿童的自我活动,使儿童象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样,被束缚在一个专门的地方,限制和妨碍了儿童的活动,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今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以下观点:(1)终身教育的观点。

(2)知识观:强调了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认为知识是动态变化的,是一个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

(3)学习观:看待幼儿“学习”的开放而宽广的视野,视幼儿学习能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刻展开;能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游戏中大量产生和有效进行;自由、自发的活动对学习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这是一个广义的学习观。

(4)幼儿教师的角色和幼儿教师专业化:规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把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水准”问题提上了我国幼教发展的日程。新《纲要》对我们的启示:

在教育观念方面:应确立改革的整体观念,就以课程形式、方法来说,也必须从整体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利弊,决定其取舍。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健康、开阔儿童知识眼界、重视智力启发、道德训练,又要关心儿童的情绪、意志、兴趣的发展,注意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以上各方面不能有所偏差,同时重视同社会相联系。教材既要吸收新的知识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不断更新教材,又要注意保留经过历史筛选的传统教材,并同时注意教材的国情化和乡土性。在课程模式方面,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

在课程的方法、手段方面,应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个别化。

在师生关系方面,应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对儿童的一切教育行为均要落实于促进儿童发展,而儿童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儿童的心理倾向,调动儿童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结果。

四、应用题(共18分)

1.运用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以“秋天”为主题设计一个中班的单元活动。

答:主题名称:可爱的秋天 执行时间:10月18日—11月12日

主题说明

十月是金色的,也是丰收的季节,从夏季到秋季自然界会发生许多变化,草儿变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子了,天气凉了。这所有的一些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孩子们会问:“为什么草儿会变黄呢?”“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呢?”等等等等许多问题。我们设计这个主题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感受秋天的美。在本主题中,孩子们会通过一些参观活动、简单的劳动了解植物的变化及昆虫的特征;并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秋天大自然的感受。我们还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树叶拼画、插花等活动,提高孩子对美的鉴赏能力。相信小朋友会对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我们将会与孩子们共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儿成长目标

智慧成长:

1、知道秋天树叶花草都枯黄了,认识一些秋天的花草。

2、知道秋天是瓜果、蔬菜丰收、成熟的季节,参与收获活动 审美成长:

1、通过剪剪、贴贴、插插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美。

2、欣赏、表现秋季服装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情趣。创造性成长: 在树叶拼图、插花等活动中能创造性的运用想象作画。情感成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大自然的感受。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述。机体成长:

1、学习穿脱、叠放服装的技能,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在运动前后、午睡前后及时增脱衣服。

2、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社会成长:

1、喜欢周围的自然环境,对秋天常见植物的变化及昆虫感兴趣。

2、感知秋天天气逐渐凉爽,认识各种秋季服装,感受秋季服装的丰富性。

环境创设物质环境: 1.

开辟“生成角”,整理并展示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2.

美工区:布置一个秋天的专栏,利用秋天的花瓣拼图、树叶拼图;也可以用秋天的照片;用各种野花野草插花等。3.

科学区:可以样一些昆虫、做一些花、草、果实的标本。4.

将幼儿设计、描画、折叠出的服装展示在墙面上,组成一次时装展。5.

表演区:提供各种布、纸、绳子、夹子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时装表演。精神环境: 在集体生活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师生融洽和同伴友爱的氛围。

活动安排

第八周: 集体活动:秋天,草了变黄了(语言、科学)五彩的树叶(语言、科学、艺术)奇妙的拼图(语言、艺术)小树叶(社会、艺术)许多树叶(语言、科学、艺术)落叶(语言、科学、艺术)小组活动:追树叶、树叶、花儿找家 游戏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变化。自己动手,开展树叶拼画、插花活动。体育游戏:踩尾巴、小蜈蚣、益智游戏:猜谜语音乐游戏:《小兔乖乖》 保持幼儿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第九周: 集体活动: 小小鸟捡花瓣(语言、艺术)捡桂花、香香的桂花(语言、艺术、科学、健康)小小鱼的桂花发夹(语言、艺术)这些花草象什么(语言、科学 小组活动:插花艺术(语言、艺术、科学)游戏生活活动: 体育游戏:赛龙舟、追树叶、益智游戏:儿歌《哥哥捉蝈蝈》插花艺术、音乐游戏:《小兔乖乖》 1.

组织幼儿秋游,感受秋天的变化,对秋天常见植物的变化以及昆虫感兴趣,并学做标本。2.

继续丰富自然角、提醒幼儿及时浇水、晒太阳。

第十周: 集体活动:瓜瓜会(语言、科学)参观水果店、买水果(健康、语言、社会、科学、高高的苹果树(社会、艺术)奇妙的水果树(社会、科学、艺术)种瓜(语言、科学、艺术)小组活动:摘果子、运瓜 游戏生活活动:游戏:运瓜等、绕口令:七个阿姨来摘果、体育游戏:小老鼠关门、音乐游戏:《小兔乖乖》参观水果店,让孩子参与买卖活动。

第十一周: 集体活动:夏天和秋天的衣服(语言、科学)漂亮的毛衣、画毛衣(科学、艺术)折衣服(艺术)漂亮的花布(艺术)我喜欢的秋装(语言、艺术)小组活动:游戏:穿衣比赛 游戏生活活动:游戏:穿衣比赛散步:秋天音乐游戏:《拉个圆圈》体育游戏:小乌龟顶球

1、平行班进行秋天采撷活动,让幼儿认识几种农作物,体验劳动的乐趣。

2、开展秋季时装展活动。

3、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幼儿正确穿、脱折叠衣服;每次运动前后引导幼儿及时穿脱衣服,逐步培养自觉地根据自身的冷热增减衣服的习惯。家园配合 1.

与家长沟通开展本次主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集体事项。

(1)建议家长带幼儿去野外活动,引导孩子仔细地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捕捉一些秋虫、拍一拍秋天的风景照。(2)结合主题活动要求,丰富幼儿感知经验,带幼儿到水果店观察各种水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水果参与买卖活动,培养孩子与人的交往能力。

(3)教给幼儿正确地穿脱折叠衣裤的方法,并为幼儿提供孩子独立穿脱折叠衣裤的机会。

上一篇:医药行业知识下一篇:调查显示逾六成香港学生有意升读内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