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2024-06-02

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共6篇)

篇1: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单元教学第一环节:感悟生命 【环节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第一课时 精读指导,感悟生命 一、方法指导

朗读方法:发音要准确、清楚,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速度的快慢要合适,语气语调要合适。

老师抽取片段以多媒体形式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正确的同时注意情感把握;学生在听完范读后自行有感情地练读,再抽一名学生起来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读完后,老师举例指导。此训练旨在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作者情感。

二、精读课文《紫藤萝瀑布》

主问题:哪个语句能够捕捉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三、师生讨论

1、作者是怎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明确:通过写紫藤萝的颜色、外形、香味来描写紫藤萝的特征。(不要求具体展开)

2、作者伫足凝望紫藤花感悟到什么哲理?

明确:作者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像紫藤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作者从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整个句段,感悟作者的心境

四、展示点评 根据主问题,学生组内展示、互评、讨论交流后,班级展示。教师根据各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指导。

五、写作手法借鉴

1、如何写好写景抒情的作文?——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2、如何把景物写得细腻,写得生动、亲切?——修辞运用。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3、如何借景抒情?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第2课时

课外阅读延伸

1、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丛书篇目《石缝间的生命》《生活如蓟》《牵牛花》

2、学生读后推荐妙语佳句,并将每篇文章的大意批注在标题下,展示点拨。

3、写作手法借鉴

1、如何写好写景抒情的作文?——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2、如何把景物写得细腻,写得生动、亲切?——修辞运用。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3、如何借景抒情?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速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描写方法----------心理和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去做。

二、检查预习 闷热()

玩弹子游戏()不能动弹()

全身颤抖()着眼()卜卜乱跳()

连攀带扒()

啜泣()

瘦骨嶙峋()三、三、默读课文,复述大意

归纳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这个故事,注意复述时在事情的经过部分要详细一些。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5、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四、讲解表达方式和描写的方法。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描写 景物描写:

社会

环境

人物描写: 外貌(肖像)

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2、“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3、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找出提示本文的道理的句子。“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 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六:拓展阅读:《在山的那边》、《一件小事》(鲁迅)

我从乡下跑进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⑵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一九二〇年七月。⑶

1、赏析文本,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语句,分析其作用

2、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荷叶》、《生命生命》,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3、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预习了《蝉》、《贝壳》、《荷叶》、《生命生命》后,你喜欢哪一篇,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二、点明由小见大的写法,并解释内涵。小的材料内容展示大的主题意义。

三、问题探讨

1、如何运用由小见大的写法使文章打动人心呢?阅读文章做批注,讨论交流

2、如何写“小”?展示:请大家跟我一起看---------------文章----段----句,我认为这里采用---------方法进行描写,作用是---------------------。总结:捕捉细节,描绘细节,运用修辞或其他手法、发现闪光点。

3、如何见“大”?请大家跟我一起看---------------文章-----段,我认为作者用-----------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悟。

总结:合理想象与过渡,由物及人,升华哲理。

四、学以致用

1、仔细观察一串葡萄,有几颗坏了,你想怎么吃?描绘你看到的这串葡萄,并选择自己吃葡萄的方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阐述你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2、学生自由练笔。

3、展示作品

4、出示投影:钱钟书的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总结:小事莫小看,及时记身边,抓住生动处,深意自然显。

五、课后把这段文字整理成一篇文章。

《虽有佳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4、文章探究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5、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四、拓展阅读

结合注释读丛书篇目《欧阳修苦读》《陆游筑书巢》,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篇文章,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合作学习,交流感受。

单元教学第四环节《感悟生命》(3课时)

【环节目标】

1、以自己经历过的事为素材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细致描写一件事情,记叙文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还要有生活的启示。

2、行文做到结构完整,紧扣题目,重点突出,不少于600字。尽量多的使用能够表达自己切身感受的语句,使叙写的事件蕴含真情实感。

第1课时 写前指导

一、学生读课文

阅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及丛书《三颗枸杞豆》《直播人生》《童年的回忆》,勾画出文章中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注意作者是如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在点滴的小事中体味生活,体味人生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面对考试失败,面对竞赛的失败,我们的心理时怎样想的?举例说明(学生们在七嘴八舌的说中,有了写作的素材)。

二、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事物后的“理”

1、真实经历:切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在平常琐屑的小事中体悟生命的意义及人生哲理。

2、真实形象: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所体现出的爱。

3、真情实感:叙述中的真情实感,描写中的真情实感。

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巧”

1、选材巧:选取最能突出主题的真实事件。

2、结构巧:首尾呼应,前有悬念,后有照应。

3、剪裁巧: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命题巧:设悬念、促联想、明主旨、意蕴长。

5、手法巧:对比手法、描写手法等写作手法。

第2课时 写作训练

学生按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习作。

写作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地叙写故事,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3.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第3课时 自主评改

自评自改:

每人仔细通读自己的文章,词句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中,如需大段删改调整,则在原文中标记后,再在文末改写或说明。

修改完成后,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的文章内容、主题进行概括,并分别针对文中一处亮点和一处败笔进行分析评价。

篇2: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东平四中

夏英巧

课标链接: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4.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5.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复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情况极其历史作用。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2.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和北朝的更替。通过本单元的复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4.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和思想成就。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和思想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复习过程:

一、师生互动,归纳整合 内容

自主复习(课前印制学案,课上发给学生)

教师同步点拨(学法指导和解疑答难)

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复习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自己独立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内相互交流,看谁做得最好。完成表格后用三角形的三个角表现出三国的位置,强化记忆历史地图。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点拨:

1.参照时间记时间。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蜀国建立的前一年,即220年魏国建立,蜀国建立的下一年,即222年,吴国建立。

2.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个重点。注意把握三国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在这里还要注意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中的地理位置。

以少胜多的战役

归纳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3、江南地区开发

归纳整理有关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自己学生独立归纳要点,然后小组交流。(1)背景:(2)原因:(3)表现:(4)影响: 根据学习情况,必要时老师点拨。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小组合作完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1)历史背景:(2)改革目的:(3)主要内容:(4)历史作用:5)成功原因: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点拨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一般要素。

2.组织学生以游戏的形式重温孝文帝的改革。例如:假如你就是孝文帝,你觉得如何想臣民解释改革的原因,改革中遇到阻力如何处理才能体现你改革的决心;假如你是孝文帝时代的一个鲜卑族青年,你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鲜事?从而可以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文化成就。

按以下内容自己列表,归纳该阶段历史中的文化成就:人物,称谓,著作或者成就,地位或者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利用对比的方法记忆人物朝代。例如:顾恺之和王羲之都是东晋人,是否可以设想让他们两个的字和画出现在一个作品中?

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例如,图示、列表,文字串联等方式,梳理本单元的朝代更替的历史,让这段历史顺畅流畅。

二、材料分析

四、沙场练兵,小组互评 第一关

选择题

第二关: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

(1)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2)此段材料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关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措施是什么?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答:相关内容: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意义: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答:

奖励耕战。

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3、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2分)

(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史记》的作者是谁?它的体例是什么?(2分)

(3)请任举两例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2分)

答:(1)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全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2)司马迁(1分);纪传体(1分)。(3)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等。(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五、课堂延伸,拓展提升:

篇3: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大赛由五个环节组成, 分别是朗读、粉笔书写、才艺展示、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所有项目均现场评分、现场亮分。选手们和观摩者一起在紧张、兴奋中走过了整个赛程。

本次大赛有以下四个特点:规模大、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紧贴教学热点。

下面谈谈在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会场的观感。

欢歌迎高朋柳老点龙睛

3月27日上午, 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大赛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 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老师, 我想你》:“春天的花开了, 老师, 我想你, 你的恩泽如绵绵细雨, 滋润我心底。夏天的蝉叫了, 老师, 我想你, 你的教诲似清爽的风, 轻抚我耳际。穿越人生的悲欢离合, 老师, 我想你。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 老师, 我想你。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深情而真挚的演唱, 唱出了学子心中对老师的思念和热爱;最后一曲气势豪迈雄浑的《天路》让我刹那间有了不一样的情怀: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就像一条神奇的天路, 翻山越岭, 历尽艰难, 但最终能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先生致开幕词。他认为当前语文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讲得多, 花样多, 表演多, 练得少, 实效少。倡议语文课应返璞归真, 回归朴实。他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考试压力不是好办法, 批评训斥不是好办法。什么是好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为“读”, 用两个字概括为“熟读”。这不仅是个好办法、而且是个大办法。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方式, 要读得字字响亮, 要读得出神入化, 要重视背功。

他说, 语文是什么?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通过表达交流的生存能力, 是一种发展的能力, 是一种思维的能力;其次是一种素养;最后才是一门知识。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把语文作为单纯的知识点, 讲来讲去, 这是舍本逐末的。柳老强调:小学语文老师素养的提高就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就是国民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 语文老师应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学好语文, 重要一点是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是良师。让学生热爱语文, 教师就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喜欢语文并乐此不疲是我们语文教育者追求的境界。

“声”悦听者耳“形”动观者心

在朗读展示环节中, 我们湖南的参赛选手李红朗读的篇目是《放风筝》, 获得朗读的最高分14.6分, 来自湖南的老师一起鼓掌欢呼!他们仅仅提前10分钟抽签选定朗读的篇目, 却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 带领现场听众一次次走进课文中的美妙境界。

朗读展示后,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曹灿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 所有的选手语音上都没有问题, 但有三个方面值得大家重视:

第一:朗读要有音乐性, 即重音清晰, 有起伏高低;

第二:要有形象性, 结合朗读的内容, 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词达意;

第三:要有行动性, 即心中明确以听者为重点, 而非朗读者自娱自乐。

点评完毕, 曹灿老师现场示范, 模仿了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一段讲话。他一上台, 全场都起立, 掌声雷动。他的表演不仅声音传神, 表情、动作更是惟妙惟肖, 真正集声、形的演绎于一体。我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 我又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真的就应该是一个话剧演员!

书写展风采汉字传文明

比赛的第二个环节:书写展示。15位选手在舞台上同时书写四个四字词语。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在个人素养中, 这也许是我最有信心的一个项目了。但看了选手们写的字, 听了专家的点评, 我觉得我在写字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平时还应该多读帖、勤练字;在板书中, 还要注意章法, 注意布局, 写得美观;有“提笔即练字”的意识。

记得柳斌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手写, 思考在其中, 理念深化在其中, 审美追求在其中。因此, 基础教育阶段应提倡重视手写, 我们可以把写字看作是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

写字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如果从小把字写好, 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很好的熏陶。写字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当你写好之后, 自己也觉得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会迁移到做别的事情的过程中。

讲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第一步就要热爱母语, 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字, 要提倡热爱母语文化;从通用语言文字的角度讲, 应提倡热爱汉语汉字。

这说明更重要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要重视写字教学。

才兼文与武艺通西和中

限时5分钟的表演是最具观赏性的环节。才艺展示不仅展现了选手的艺术人生, 更折射出教师的生活品味, 专业情操。他们有的给动画片、电影配音, 演绎得惟妙惟肖;有的裙裾飞舞, 新疆舞、朝鲜舞, 尽显民族特色;3号选手的竹笛一吹响, 几千人立即凝神静听, 整个会场沉浸在悠扬美妙的笛声中;2号福建选手陈敏经过精心编创, 将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 表演了器乐、歌曲、书法串烧《茉莉飘香》;10号选手梅花的简笔画和书法———咏梅, 双手齐飞, 左右开弓, 一气呵成, 让全场老师忍不住拍案叫绝。

各位选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精彩纷呈的舞台展示, 更显选手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雅的生活情趣, 令所有的观摩老师眼前一亮。会场里惊叹声不断, 掌声不断。

讲台化舞台魅力显真功

选手们的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是比赛关注度最高的环节。因为作为语文教师,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水平, 是语文教师素养的综合体现。各位选手也都拿出了自己看家本领。其实每个选手都不是孤军奋战, 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 更确切地说, 这一环节也是各地语文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和汇报。

高林生老师就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整体点评并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张:教师要知道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是前提, 它决定怎么教。教师要从教材体系、文本、作者、个性研读等角度大胆取舍, 确定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教师要关注教学价值, 教值得教的内容。

最紧张的是知识素养答题环节。每一道题, 我们都和选手共同答题, 答对了我们会喜笑颜开, 答错了则面红耳赤, 这是挑战我们的知识储备, 挑战我们的口头表达, 挑战我们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这一环节, 让我知道了教师要大量阅读。

学者自有范教益留我心

激情的高林生

由于本次观赛的人特别多, 会场里老师分两批先后到餐厅就餐。在等候的这段时间里, 组委会安排了高林生老师谈读书。高林生老师的讲话激情澎湃, 幽默中透露出深刻的见地和智慧。这是智慧与激情的迸发!他,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 竟然能用自己的讲话留住会场里所有的老师!这可是在中午十二点半的时候, 在大家把自己折叠成三截塞在人堆里整整一上午且早已经饥肠辘辘的时候!大家时而眉头紧锁, 时而奋笔疾书, 时而展颜一笑, 时而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儒雅的佟乐泉

佟乐泉是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是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次选手们答题完毕, 他都会站起来点评。这一刻, 大家总会满怀期待, 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话语背后, 总是隐含着深深的哲理。他以沉稳的风度、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切中要害的点评征服了与会的所有老师。特别是好几次因台上的选手答不出题, 会场里很多老师都在讨论, 声音比较大。佟乐泉教授点评选手后是怎样提醒大家的呢?他说, 刚才, 选手在答题思考的时候, 我也在和旁边的评委讨论, 这是不对的, 和老师们共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台上不但没有大专家的架子, 还用批评自己的方式来提醒大家, 这就是大专家的风范!我想到了我们有时候带学生听讲座或者集会, 要求学生不讲话, 但有时候我们会自由地和其他老师说上几句悄悄话, 可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先批评自己。佟乐泉教授的慈爱、亲切、幽默、睿智、谦逊让我深深地敬佩!一个语文老师要拥有他这样的魅力, 还需要长时间的修炼。

犀利的魏南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心直口快, 点评时一针见血得似乎不近人情!她一袭黑裙, 一条飘逸的橘色的丝巾, 往台上一站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的直言不讳让我们在坐的所有老师震惊了。选手们多不容易啊, 我都佩服得不得了了!她嘴里奔涌出来的字句却似利剑, 似解剖刀, 毫不留情!

魏教授说:十五堂课中, 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媚生”现象。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和具体, 切忌笼统和虚假。“你真棒, 你真聪明。”是对人格的赞扬, 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具体的评价, 如果说:“你这个词读得真好!”就要真诚多了。还有一个普通的现象, 教师关注自己比关注学生更多。比如2号选手就过于关注自己。教师要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学生。我们总是强调, 要学生学会倾听, 老师要问问自己, 你倾听了吗?教师尊重学生, 首先要从学会倾听入手。魏教授强调, 教师要增强教态的“交互性”, 真正形成与学生的交往互动, 在交流的碰撞中进行教学。十五堂课的情感交流太冷, 没有达到教学交互的常态。

魏教授丝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十五节课都是就课文讲课文, 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没有个性, 没有整体感知, 不范读, 不书写, 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的不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不是油浮于水, 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魏南江教授还着重评点了选手们的着装、仪表、举止等。因为本届大赛特设了一项“优秀教态奖”, 奖励参赛过程中仪态出众的选手。她指出, 着装不等于穿衣, 教师的职业形象区别于其他职业,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都渗透着你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她毫不客气地点出几名选手着装的不恰当, 包括南京选手中那位穿格子衬衣的帅哥。她说, 教师的着装应该是简洁优雅的。我们的穿着分为三个区域。前区———职场道德形象;中区———休闲生活形象;后区———家里, 那是属于你的个人自由空间, 穿不穿衣由你自己决定。

教师除了要注重仪表, 还要注重体态、仪容。你的面部表情, 眼神, 语速, 所有的态势语都将影响到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素养不仅是内在的, 还在于他的表现形式———仪表、体态、仪容!

篇4: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通常我们写作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首先要建立在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基础之上,因此思路清晰是一篇好文章的前提。当我们确立表达的中心,当片段的材料已经准备就绪时,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将它们进行排列组合,围绕中心有效地发挥作用。所谓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常见的安排层次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组织材料时围绕中心安排详略。比如《再塑生命的人》塑造了莎莉文具有强烈爱心、高超教育艺术的教师形象,表达了海伦·凯勒对她无比的敬爱与感激之情,文章围绕了这个中心,安排组织了“我与莎莉文的第一次见面,她用布娃娃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莎莉文用真实感受:水,引导我理解每个词语的具体含义”“从此以后开启了我的生命历程”等素材,并将它们按照时间有序组合,将莎莉文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我”精神上的快乐与自由侧重先说,重要篇章详细叙写,将“我”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隐含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让读者感同身受。

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常规练笔的时候,不要急于落笔,要先确立一个你特别想要表达的写作主题,根据主题拟好最恰当的题目,然后取舍材料,安排好文章结构,列出提纲,理清文章思路。

写作实践

一 、列出以《_____二三事》为题的作文提纲

一、中心:通过几个事例的叙述,赞扬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开头:体育是一门活动,是一种学问,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促进社会发展,且始终被人们热爱着。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有着体育精神的人,他们坚持不懈、奋勇拼搏。我们班的×××就是这样一位体育健将。

四、结尾: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功的路是需要坚持铺垫的,只有坚持不懈、奋勇拼搏才会成功。×××就是这样,不论在体育上还是学习、生活中,都会一直坚持。

篇5: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课前准备 学生

自读诗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

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理解诗句大意。

(1)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2)集体解疑。

(3)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语言要优美。

四、课文精读 《观沧海》 1.简介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五句都是观海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句中有直接写到人吗? 主要交代了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的勃勃英姿。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 主要写了哪些景色? 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

5.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 能说出这一景象吗? 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

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7.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2.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3.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4.归纳主旨。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5.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五、写作特点

1.《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六、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时间:秋

远眺地点: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近观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想象日月星汉 仿佛在海中运行出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写景叙事:点时令——飘零之感过五溪——迁谪之远抒发感情:表达牵挂,情深意长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齐背前两首诗,巩固以上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李白诗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古诗,一起去体味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现存诗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 1250-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 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 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三、整体感知

1.初读《次北固山下》

(1)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2.听读诗歌,给《天净沙•秋思》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配乐朗读。

四、课文精读 《次北固山下》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颔联写的是什么? 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时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思乡的愁绪中。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天净沙•秋思》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3)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

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探究: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

协调。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的哀鸣,“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这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五、写作特点 1.《次北固山下》(1)内容前后照应。

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如“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经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2.《天净沙•秋思》(1)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2)景色与情思相融。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淡淡乡思愁绪首联 点题颔联 船上所见:“平”“阔”“正”“悬”颈联 写景 时令(残夜)尾联 归雁传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绘景(断肠)人(在天涯)——写人言简意丰 多方映衬 情景交融秋原黄昏行旅图

教学反思

篇6:语文七上第四章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

《秋天的怀念》记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寄寓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散步》的题材及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可以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中年人在家庭中乃至社会中承担的责任。

《散文诗两首》都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有母亲的保护,又是何等的幸福。《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写陈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父子亲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能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自觉培养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继续学习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整体感知文意,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掌握粗读、圈点勾画的阅读方式,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揣摩、品味文章中富有哲理和语言优美的语句,培养初步鉴赏、阅读散文、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学会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继续学习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学会通过揣摩、品味文章中富有哲理和语言优美的语句,培养初步鉴赏、阅读散文、诗歌的能力。

3.初步掌握粗读、圈点勾画的阅读方式,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范围。

4.引导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

四、课时安排

上一篇:夜宿山寺李白下一篇:关于整治吃拿卡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