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表

2024-06-28

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表(精选9篇)

篇1: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表

高三复习进度表

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8月中―3月初)

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使知识系统化。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

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3月初―5月中)

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内部联系。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5月中―5月底)

检验复习,强化记忆。自选模拟题,按考场要求自考,进入考试状态。

篇2: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表

为了迎接2013年高考,实现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本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将认真落实各项教学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教学工作。为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通过本组教师的认真分析与探讨,特制定如下计划。

1、通过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进行单元专题训练及综合训练。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作用。

2、做好尖子生的教学工作。本着为尖子生服务的理念,逐个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应对的方法,针对尖子生的特点,每周出一份尖子生辅导卷。同时针对解析几何学生知识掌握的相对薄弱的情况安排专人精研习题组织专题卷进行辅导。

3、加强高考备考研究。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近期高考信息,密切关注考试动向。

具体执行时间安排如下:

二轮复习

3月6日,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月8日,函数及其性质

3月11-12日,导数及其应用

3月13日,三角函数

3月14日,平面向量

3月15日,数列

3月18日,不等式及性质

3月19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3月20日,概率与统计

3月21日,直线与圆的方程

3月22、25日,圆锥曲线方程

3月26日,立体几何

3月27、28日,考试(估计)

3月29日,选考题

4月1日,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

4月2日,划归与转化

以上时间为大概时间具体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或可适当进行综合训练)三轮复习

篇3:高三化学复习技巧

一、注重课本, 巩固双基, 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 现已相当成熟, 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 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 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 也就是说,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 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 学生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 讲究方法, 注重实效, 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 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 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 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 ‘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思考, 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对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 学生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 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 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学生应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 明确其共性, 认清其差异, 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二、经常联想, 善于总结, 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 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 在高考考场上, 学会仅是一方面, 学生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 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 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 化学学习, 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 化学难学, 要记的东西太多。这话不全对。实际上, 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 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 (氢化物) →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 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 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 “乙烯辐射一大片, 醇醛酸酯一条线”, 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 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 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 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 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 结成网, 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 归纳技巧, 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 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 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 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 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 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推陈出新, 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 联系教材, 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 讲究方法, 归纳技巧, 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 学生要听从教师的安排, 注重做后反思, 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 灵活应用简单方法, 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 支链由整到分散, 位置由中移到边, 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能避免遗漏或重复, 十分快捷, 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 消除盲点, 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 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 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 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 及时反思, 及时纠正, 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 学生要对差错作出详尽的分析, 找出错误根源, 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 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 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 哪些“顽症”尚未根除, 哪些是新犯的“毛病”, 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 要提高复习效率, 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 总结行之有效的招数, 对总复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4: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抓基础;树立奋斗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13-01

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高三化学教师要有全局、全盘思想。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考试说明、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经过这几年的高三教学,我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阅读教材,抓基础

我们要善待课本,全面认真阅读教材,夯实双基,彻底查漏补缺,完全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共五本教科书,那么该怎么看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能盲目看书,同时还要要处理好“精读”和“泛读”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宜精则精,宜详则详。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理论的内容整体强,重在理解其原理,若原理真正弄懂,遗忘率一般较低,可以泛读;而一些比较零碎、记忆性强的内容,如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内容要细读。另外阅读的时候不能老是从头开始,因为每次刚开始读的内容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每次都从不同的章节开始。

二、选择适合的资料,做好错题集

据这几年的经验总结,一轮复习一定要选择基础性强、贴近考试说明的资料,选择之后同学们一定要用好这种资料,在复习每一章节、每一知识模块之前,都应该先将这部分内容进行预习和知识梳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去听讲,最终达到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在练习中,同学们最好准备一个纠错本,把每一次做错的题进行认真分析,纠错不仅在于要知道正确的答案,关键要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找出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解题中所犯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它花时少,回报却不少,能使同学们储备一些题目,解题时思维更敏捷。

三、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

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同时能够灵活应用,达到高考考高分的目的。如元素守恒原则、电子得失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的移动、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等,要重点回顾,同时这些内容也是重难点。当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就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当然这要求在平时练习中学生要锻炼这种能力。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四、加强计算题的训练

化学计算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掌握化学计算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计算包括:物质的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热、化学式的计算等等!

但是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心头病,学生看到计算题头就发大,从而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很多学生更是把化学计算题打入冷宫,但是高考不可能不考这个内容,所以还要求我们老师要给学生耐心讲解。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反应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它具有情景新颖,信息量大,化学知识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仅能用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逻辑思维的能力。方法是解题的钥匙,掌握好这些方法无疑对化学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在解题中往往用到多种方法和技巧,只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加以适当的练习,就能在解题中融会贯通,临危不惧,快速解答。

五、考试认真,重视教师讲评

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一定要认真,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是高考,而最后要把高考当成平时的考试,严格要求自己,在解题速度、解题方法很多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为最后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认为平时考试不重要,到高考时就自然而然认真了,这种思想是不可存在的。高三化学复习要求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对待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树立信心,答题规范

让学生有所进步时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等等,这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满信心,如何增强自信心呢?我引用一位名人的几句话:学会微笑;挺胸抬头走路,不要攀比;在每次做题时,要先做几道容易题,为每次练习奠定顺利的开端;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增强学习实力。”同时规范答题也很重要,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看清题号,并把答案书写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不得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不得擅自更改答题卡上题号顺序,否则答案无效。尤其在作答选做题时,必须注意将自己选做的题号旁边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满涂黑,不能漏涂、错涂、多涂选做题信息点。减少过失性丢分,是我们获得满意成绩的重要保证。

总之,不管高考模式如何改革,试题的结构怎么变化,但有一点我们要坚信,那就是不能离开我们的课本,只要我们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把考试说明研究透彻,打好基础,抓好主干,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坚定信心,努力拼搏,高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学论》2006(6)

篇5: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表

一、复习指导思想

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因此一轮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教学大纲 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理解含义,掌握产生背景、适用条件、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弄清它们的本质,会运用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复习中强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上旬第一轮复习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上旬第二轮复习

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第三轮复习

四、复习方法

1、抓好各环节落实,注重实效

第一轮复习各单元按“读、讲、练、考、评、补”顺序进行,各环节要目的明确,确保实效,实施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读”是在学生对“考纲”要求、知识结构掌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通过学生精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达到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并把“考纲”中要求识记的内容记忆于脑。(为防止学生读书不深入,不仔细,无目的性,走马观花,读后就忘,要求学生看书后完成复习资料中的“自主落实。固基础”。)

“讲”是教师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已初步掌握的基础上,了解摸透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存在的疑点、难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 题精讲,重在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不可过深过难。讲解要突出思维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进行归类,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要参考复习资料中的“考点突破 提知能”。)

“练”分为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种。专题练习要有针对性,讲什么练什么,并进行改变情景、改变条件、改变设问角度的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练习要全面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全面练,重点讲”。练习题要有所筛选,增强其针对性、应用性,要以低、中档题为主,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避免训练盲目拔高,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随堂检测 紧练兵”)

“考”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所必须的。该环节要

注意题量、题型、背景,尽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每单元至少要进行一次检测。

“评”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课要以学生出错多的知识点为突破口,要分析错因,讲评要重点讲、归类讲、变式讲,不要面面俱到。

“补”就是通过考试发现复习中漏掉的重要知识和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点拨、讲解,进行补偿性测试。

2、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各章内容、数量、特点,要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学生读练时间要占各章(单元)总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二。讲一般安排2-3课时,讲评一般安排1-2课时。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作用,调动其复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归纳,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把复习遇到的难点、疑点真实地反映出来,确保教师讲课有的放矢。

五、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二)今年在吸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2013年考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考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根据考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

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6、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7、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六、具体教学进度安排

2013.9(2----— 9)

2013.9(10------17)

2013.9(18------25)2013.9(26------30)

2013.10(4------11)

2013.10(12------19)

2013.10(20------27)

2013.10(28------2)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2讲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实验1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4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5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6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实验3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第8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9讲 抛体运动 第10讲 圆周运动

第11讲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第1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13讲 功 功率 第14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15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6讲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实验4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振动和波

3节2节3节1节1节2节3节3节3节2节1节2节1节3节1节3节3节 3节1节2节1节2节

2013.11(3------11)

2013.11(15-----21)

2013.11(22----28)

2013.11(29------30)2013.12(1------7)

2013.12(8------15)

2013.12(16------30)

2014.1(1------14)

2014.1(15------22)

“一诊”综合训练

第17讲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第18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19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20讲 电容器 电容

第21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22讲 部分电路及其规律 第23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实验6 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7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8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24讲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25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26讲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第27讲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及复合场中运动 “二诊”综合训练

第28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第29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 第30讲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和电路问题 第31讲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 第22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第33讲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实验10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篇6: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沙市五中高三化学备课组2013.9

高三化学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9月初到第二年的1月末第二轮主要按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2014年1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纠错练习,估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5月20号左右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下面就将这一年的复习计划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按章节复习时间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末

目标:使班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指导思想:认真研究“考纲”,仔细分析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高考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高效演练保证复习扎实、顺利推进,圆满超额地完成教学任务。措施:

一、加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研究高考,决战高考

1、积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教案、练习题、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从2013年化学考纲入手,仔细研读,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

3、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从现在开始详细做完2011、2012、2013年高考题,将每一套题按考点归类,合计出每个考点的分数及题型。

二、加强备课调研,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轮复习按课本章节顺序复习,复习应讲究方法.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把第三册的要合并过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同样按节复习.实验复习分两大部份,一部分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另一部分是系统复习化学实验。第一部分按课本复习顺序进行,把化学实验与有关基本

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学生实验,重要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第二部分放在一轮复习最后,按照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鉴别——气体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顺序复习。

三、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说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用相同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针对有效教学我设计了两种类型的复习课模式:

1、知识复习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①复习提问上节课基本规律(记点规律)②讲授基础知识(学点东西)③归纳基本规律(悟点本质)④强化非智力因素(规范学习)⑤当堂练习(巩固基础)。复习课中尽量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精讲不能泛泛地讲,要设置问题,要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有效学习”。每一节课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2、讲评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①对答案(提前印好)②学生自主探究③师生共同解难答疑④教师归纳小结⑤巩固练习。讲评课一定不能上成“对答案——讲题”的死板模式。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选好每个班的重点生,针对化学较差的经行单独辅导.从而使他们的综合成绩提高.五、加强考练及作业批改,搞好平时教学检测,且注重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培养

理科教学脱离了考练不行,我们要定时考练。根据讲课进度,用 一套练习题,一般不使用老题,且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每章至少一套过关题。单元过关试题要求:基础题占80%,中等难度题占20%。

六、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提高学科成绩

化学实验复习要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学生实验,重要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必要时可再次进行实验演示,也可以看录像。备课时要有准备,上课前有一人到准备室准备。化学实验知识不过关,主要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不熟悉、学生的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较差和制取气体的原理、反应、收集、干燥不清,实验装置图不会画。针对这些问题,在一轮复习时要求教师先把课本重要的实验讲清讲透,不漏知识点。要设计问题让学生掌握住这些实验。

课本涉及的演示实验:(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氯气的性质(与钠、铜、氢气、白磷、水)反应。(3)喷泉实验。(4)碘的升华。(5)硫化氢的制取。(6)硫的性质(与铁、铜)反应。(7)SO2的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8)浓硫酸的性质(稀释、脱水、吸水、强氧化性)。

(9)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0)NH3的制取。(11)NH4+的检验。(12)铵盐的分解。(13)硝酸与铜反应。(14)二氧化碳的制取。(15)碳的性质。

(16)钠的性质(燃烧、与水)。(17)过氧化钠与水。(18)吹气生火、滴水生火。(19)焰色反应。(20)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2)氢氧化铝的制取。(23)氢氧化铝的两性。(24)镁、铝与氧气的反应。(25)铝热反应。(26)氢氧化亚铁的制取。(27)氢氧化铁的制取。

(28)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29)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0)甲烷与氯气反应(与高锰酸钾、点燃)。(31)乙烯的制取。(32)乙烯与氯气反应(与高锰酸钾、点燃)。(33)乙炔的制取。(34)乙炔与氯气反应(与高锰酸钾、点燃)。(35)苯的性质(溴代、硝化)。(36)石油分馏。(37)卤代烃的性质(水解、消去)。(38)乙醇与钠,乙醇氧化。(39)苯酚的性质(溶解性、与溴水)。(40)醛的性质(银镜反应、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41)酯化反应及酯的水解。(42)淀粉水解。(43)肥皂制取。(44)蛋白质的性质(盐变性、颜色)

六、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纠错本。

2、指导学生审题、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清晰完整,计算力求结果准确。指导学生怎样形成知识网络.3、在平时的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①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②强化对电子式、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化学反应式等书写训练。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准备采用分块复习,第二轮复习计划于2014年4月初结束。

1、分块复习的知识内容: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

2、分块复习的资料:专题训练试卷和综合试卷。

3、分块复习的主要方法:专题归类,构建网络,专题演练,重点讲评 在第一轮横向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纵向复习,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训练,还有针对专题试卷的讲评。做到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评后,使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概念的理解,融会贯通。

4、分块复习的目标: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块复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做到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统一,从而落实“双基”,发展智力,进一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

第三轮复习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再通过科内综合训练定时完成,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第三轮复习计划于2014年5月底结束。

1、第三轮复习的知识内容:依据教材和考纲,对化学知识体系整体把握,熟练掌握高考考点,不轻易放掉任何一个考点。

2、第三轮复习的资料:各地市质量比较高的化学科内综合试卷、理科综合试卷

3、第三轮复习的主要方法:定时训练,规范训练,精练精讲。

在上述的第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三轮复习前期主要搞好综合训练,后期主要搞模拟测试。前期的综合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讲评应抓住重点,只讲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在后期的模拟测试中,一定要从严要求,加强规范化训练,加强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练习要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不宜过多,不要搞题海战术。

4、第三轮复习的目标:要根据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训练、适应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意志,提高应试能力。

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并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必备的应试能力。但现在高考试题并不单纯是只考知识,同时还要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后期复习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树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半,信心不足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己应有水平的发挥。

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摸规律,增加知识的覆盖面

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做好如下三件事:第一,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本,找规律,归纳总结,发现那些平时忽略了的小知识点;第二,翻看自己的错题本,看看以前做错的题目现在会不会做,从中体会做错的原因,对做高考试题提供警示;第三,最后回顾总结,分析总结一下近年高考题,查漏补缺,对某些高考考点的变化作一个谨慎的预测,新课程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另外,近几年高考化学对难度和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考试中赢得时间就能赢得成绩,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个效果较好的复习过程和复习方法,寻求各种巧解和快速解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双基“知识,求活求新,熟能生巧。加快解题速率,提高解题能力,只有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高考中才能取得好成绩。

复习具体时间安排1、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初:第一轮基础复习2、2013年1月中旬至4月初:第二轮专题复习,学科内综合复习,理综模拟考试。

3、2013年5月初:至6月初:第三轮复习和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提高

篇7:高三化学复习方法

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篇8:高三化学复习浅谈

一、结构导入式

从知识结构入手, 以结构带知识, 先讲后练, 讲练结合, 这种方式适合高三无机的第一轮复习和高三有机的第二轮复习。如高考常考的S、N、Na、Cl等元素及化合物, 有机物的合成等。

以硫为例, 上课可先展示出知识结构, 以结构引导学生复习。

二、问题导学式

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教材, 让学生直接填写或在课本中找答案。

如 (2007年重庆卷) 有机物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为C5H8O2, 有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的碳链无支链, 且1 mol A能与4 mol Ag (NH3) OH完全反应;B为五元环酯。

提示:CH3—CH=CH—R CH2Br—CH=CH—R

(1) A中所含官能团是—CHO。

(2) B、H结构简式为、OHC—CH2—CH2—CH2—COOH。

(3)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E→F (只写 (1) 条件下的反应) :

(4) F的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此题为有机物的推断题, 涉及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而学好有机物的关键是掌握好官能团的性质, 对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在解题前可先让其做好下列填空题:

(1) C=C的化学性质:___;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___;

(3) 醇的化学性质:___;

(4) 醛的化学性质:___;

(5) 酯的化学性质:___;

(6) 羧酸的化学性质:___。

基础好的也可以在完成上述题目后再总结知识点。

三、习题导入式

以题目带知识、知识习题化, 此法在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时尤为适用。如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常考知识点, 对这一知识点的复习就可先由一道试题引入。

例: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无色溶液中, 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

针对此题在解出答案后, 还应给学生归纳出离子共存的三个特点:即一色、二隐、三反。一色就是首先看溶液是否有颜色, 如为无色溶液, 则Cu2+、Fe3+、Fe2+、MnO4-等不存在。二隐就是找隐含条件, 此题中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 表明是抑制了水的电离 (加酸加碱均可抑制) 溶液既可呈酸性, 也可呈碱性。三反则是看所给离子在上述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 ( (1) 复分解反应 (2) 水解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 能反应就不能共存, 不能反应则可共存。此法也避免了二轮复习简单重复的枯燥无味,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复习课的上法多种多样,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复习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复习阶段不同和学生基础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复习, 以求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篇9:高三化学复习

关键词:试卷讲评;互动交流;高三化学;完善知识网络

【分类号】G633.8

进入高三复习以后,练习、测试、统考很多,试卷讲评成了这个阶段的主要课堂形式,讲评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复习和备考的质量,所以上好讲评课至关重要。有些教师试卷讲完(个人认为这样的课只能叫“讲”而不能叫“评”),学生经常只是知道了答案,一堂课下来学生解题能力没能得到再提高,下次碰到类似题目再考再错。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破为目的”的教学原则,笔者在连续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摸索出“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走出了以往低效的“满堂灌”的讲评方式,甚至是无效的“对答案”的教学误区。

“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课堂教学设计结构分为“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辨析——巩固突破”三步的模式。笔者通过“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在连续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指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解题、改卷,统计分析考题的错误率,对学生“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全面掌握,并预设好相应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调整复习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在考后及时让学生校对参考答案,趁热进行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其具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一)学生活动结果交流

1.全班成績整体分析

以某次理综考试化学部分成绩统计数据为例。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每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全班平均分,以及同年级其他班级对比情况。教师可以把握大局,获得本班级同学在年级中学业水平情况。

2.知识模块逐点分析

学生根据每小题得分情况,按照知识模块自己进行分数分析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完成自查知识模板表格:

学生把每次考试后的分析表格收集起来,可以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考后强化巩固。

3.选择题每个选项分析统计

现在的网上阅卷成绩统计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平时考试采用网上阅卷,每个小题的得分情况可以非常详细。比如下表是本校某次理综考试化学部分成绩分析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做题情况,对于精准讲评很重要。

通过详细的统计结果分析,教师可以清楚有效把握学生的做题情况。

(二)教师活动结果交流

1.笼统交流、答案校对

这种方法是把参考答案在考完第一时间投影给学生校对。在学生考完心里没把握的情况下获得答案往往非常兴奋,而且在课间能够引起全班范围的激烈讨论。教师在以这种方式向学生反馈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必须等到所有科目考试完毕后,否则可能引起学生情绪波动而影响其他科目的正常发挥。它的优点是经过校对答案和热烈的讨论,学生往往会带着疑问,甚至带着争论参与试卷讲评。另外学生如果有比参考答案更好的答案,学生会产生自豪感,能够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发言和讨论。经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试题相对较难的考试,及时向学生反馈答案比在课堂上反馈答案更容易引起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而且学生往往会带着相对轻松的心情来讨论试题,因为消极情绪已经在上课前得到宣泄。

2.详细交流、小组分享

这种方法也是课前完成的,教师可以事先将班级学生按成绩、性格差异进行分组,每组设立组长,每组一份详细答案。笔者经常用这种方法交流答案,它的优点是这次给学生的是带有详细分析的参考答案,由其组长负责进行校对、讨论。学生认为每人一份答案更好,但是这样有的同学就不会珍惜这份答案,束置高阁或随意丢弃,而且也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且考后往往教师不布置作业,当天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无事可做,把这种答案交给学生校对,学生能更深刻理解题目。这种方式的反馈答案设置比较详细,如某份化学试卷的第7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参考答案: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等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n值不定,二者分子式不相同);C项、花生油是植物的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这种方式呈现答案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一看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能够自行解决一大部分错题,而且上课时教师不必再花校对每个答案的时间。缺点是教师制作答案时比较困难,答案的准备时间较长一些。

3.精细交流、例题搜索

这种交流方式是比较费时的一种,不过教师付出的精力往往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例题搜索”,这样就能让学生找到试题的母题。学生在考试时,对一些题目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由于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解题思路不明确,而题目实际是有所改动了,所以出现考试时的失误。现在题目越来越多,但很多是在一个试题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考查进行改编,如果教师在给出具有价值试题的参考答案的同时给出一个相关例题,那就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功效了。

原题:……

参考答案:……

同类例题:XX复习资料第X套第X题,XX复习资料第X页第X题。endprint

二、“三步曲”教学模式

(一)第一步:小组讨论、生生互动

划分小组可以按班级成员的多少、成绩和性格的差异进行。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成员都是45人左右,我常常以4至6人为一小组。人数太多场面容易混乱,且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讨论;人数太少,观点和想法就比较少,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也很难激起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学初我就先根据高二期末成绩大概确定组员和小组长,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变化再调整分组情况,这样讨论能够有序有效,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

比如我对于第一次理综考试,考后我已经将详细的答案分发给每位组长,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这是第一次理综考试,大家的情况和老师估计的差不多,绝大多数同学时间来不及,化学部分分数段情况请看屏幕(教师把分析所得的数据投影出来)。课前同学们已经校对过参考答案,下面请组长组织讨论分析以下几个问题(投影):

A.小组成员哪几个选择题错的最多?哪个选项或步骤最容易错?哪个问题虽然猜对了其实不明白?属于哪块知识模块?

B.哪些试题与我们曾经做到过的例题相似,区别在何处?

C.哪些题目是你觉得自己的方法比参考答案好?请写在纸上。

D.经过答案校对你还有哪里没有搞明白的?

一般给学生讨论6分钟左右,期间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对每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合作的情况了然于心。然后组员代表发表意见,这时老师应该通过前面对每个组的情况了解,心中选出有特色的或者存在典型问题的小组首先进行发言。学生发表个性化解题思路或者提出疑问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教师要把握时间并适时进行引导,如果学生还有不普遍的个体想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我们课后再单独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法达到“权力下放”,能让课堂充分活跃起来,学生可以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是“向课堂要兴趣和信心”的最好方式。

(二)第二步:试卷评析、师生互动

这个阶段,教师根据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为学生已经自己进行校对和讨论,但有时还不能把握重点或是对题目理解不够深刻,或者其实是“误打误撞”并没有真正搞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试卷的深刻钻研,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错误点的方法途径,挑选典型错题,进行评析并预设好相应的变式训练。教师进行试卷评析时,切忌“没有重点”或是仅仅“就题论题”,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乏味、不易集中精神。笔者尝试摸索出以下几种觉得可行的方式:

1.错题曝光,避免重蹈覆辙

现在的网上评卷系统,优势在于教师改卷进度明显变快还有详细的统计结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缺陷,就是学生的答卷没有教师的批改,不知道自己的对错,当然及时校对可以改善,但事实上有些书写规范、答题准确性、科学性方面,学生对着答案也把握不好。所以课前,教师根据统计挑选出错误率较高、学生对着答案也不容易真正搞懂的试题,把学生中典型错误答案进行投影。因为试卷没有批改,当学生看到别人错误答案时,能寻找出其错误的地方,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绝对是非常好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领悟方法、熟练技巧、开阔思路、规范答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师发现学生能够在后面的考试中减少重蹈覆辙。以2012年杭州二模有机题为例。

投影:阿明洛芬属于苯丙酸类抗炎药,镇痛效果优于布洛芬。下图是阿明洛芬的一条合成路线。

(1)反应①为取代反应,该步反应物Me2SO4中的“Me”表示 。

(2)E中的含氮官能团的名称是: ,反应②属于 反应。

(3)反应③可以看成是两步反应的总反应,第一步是氰基(-CN)的完全水解反应生成羧基(-COOH),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F的结构简式 。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 。

①苯环上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乙基 ②属于氨基酸

范例答案:(1)甲基 CH3 (2)氨基、酯基

师:请看这些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生1:(1)中甲基的结构书写不规范,少些碳原子上的价键“—”;(3)少写了产物H2O;(6)漏写了几种。

师:那漏写了几种呢?其他都对了吗?

生2:也不对,(2)中只要求写含氮官能团,酯基不用写;(5)少些反应条件“催化剂”。

……

教师在选择投影答案时尽量挑具有代表性的错解,还应当注意不要挑选敏感学生的答案,免得打击信心,有时教师可以自己抄录或者班级交错,学生就猜不出是谁写的。有些学生的性格不怕被点名,点出来反而对他记住错误教训有帮助的就可以公开点名,这种情况对课堂气氛还很有帮助,学生往往会热闹一下,心里对这个错误评析留下更深深刻的记忆。

2.借题发挥,实现归类总结

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引导学生认识试题特性的过程,不断变更所提供的材料或呈现形式,使本质属性保持稳定而非本质性不断变化。这样使学生分析一道题,会解一类题,条件改变对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起点进行提问,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活跃起来,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

例:硫及其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硫酸工业在国民經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2)若实验室在537oC、1.01×105Pa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此时体积为10L,在温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2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SO3体积分数为0.5。

①该温度下,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endprint

②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变式:把“在温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为“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

教师经过不同变式的分析,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充分激发。试卷评析的方法可以变化,但是原则不能变。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中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宁缺毋滥,有的放矢。教师在挑选试题评析时切忌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侧重。一般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那些学生一对答案就明白或太偏太怪的试题只要点到即可。教师在选择具有知识考察代表性的试题时应及时的进行变式训练或做随堂练习,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2)突出重点,目标明确。每一堂试卷评析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突出重点知识板块。教师在选择评析试题时,不要出现太多的知识模块,而是要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如果某张试卷涉及很多知识模块,学生有对其中好几个模块出现掌握不牢固的现象,那么可以将其他重点模块推迟到以后的课堂上讲。因为一堂课学生不可能消化太多的知识点。

(3)理清变化,总结方法。有些试题与以前做过的例题开始一样,其中题干稍有变化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一定要理清变化,让学生讨论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甚至可以进行更多的变式训练,达到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

(4)建构体系,脉络清晰。教师在试卷评析时,一定要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一个试题应该属于哪一知识体系。特别是临近高考,学生如果能清晰掌握知识体系与知识脉络,能够增强信心,并且对每次学到的知识能够条理清晰的归类到某个体系当中。

3.规范答题,提升学科素养

化学是一门科学,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应试者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涵养,体现出应试者顺畅科学的应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从升学角度讲,我们最终要做“人家”的题,让“人家”评卷,因此析题答题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内强素质是自我规范的前提,平日测练我们都要注意各环节的规范,久而久之,规范的“习惯”才会升华成“自然”的规范。所以在平时口头回答和书面解答时,教师都要不断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做到科学、严密。以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27题为例: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答题模版: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试剂),若出现×××(现象),说明×××(肯定回答洗涤干净或没有洗涤干净的结论),反之则×××(与肯定结论相反的结论)

拓展1:如何洗涤沉淀?

答题模版:往漏斗中加×××(合适的洗涤剂)至浸没沉淀,自然滤干,重复2—3次

拓展2:题中第③步往滤液B中加碱生成Ce(OH)3沉淀时,如何确定Ce3+已经沉淀完全?

答题模版: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碱液(原试剂),若清液无沉淀生成(相应现象),则已沉淀完全,反之则无。

化学中还有很多这样需要规范的表述,比如像气密性检验、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热化学方程式的表達方式等。平时规范习惯没有养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容易出错。老师都知道,答题规范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学生题会做,却写不出规范的解答,总是凭自己的想法写,在考试中往往出现“结果对了,却得不到满分”的情况。到了考前,高考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基本都已掌握,如何做到考试多拿分,拿高分,我觉得规范的答题也是重要一环。

(三)第三步:反刍巩固,二次建构

对学生错误率高、理解有困难的题目,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试卷评析后,课后或者几天以后,教师应该让学生重做错题或者类似的试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出一张“巩固练习卷”,有助于学生对刚懂知识或刚学技能的反刍巩固。学生和教师不一样,他们要面对6门课,所以有些知识点和技能即使上课的时候通过讨论辨析已经掌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又忘记或者记忆模糊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一段时间后追加一张应对错误试题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获得知识的消化与提高技能应用的能力。

对这种反刍巩固纠错卷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这必须调动高三整个备课组的团队合力,需要每个老师平时不断整理归纳,共同寻找合适的资料。其呈现的方式可以有两种:可以用PPT的形式呈现或者学案的形式,也可以试卷形式作为课后作业。

三、结束语

好的试卷讲评课教师需要对试卷进行及时的批阅和分析,为讲评课充分地进行教学环节、教学情境的设计,甚至是为了针对某些学生而专门进行问题设计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才能做到抓住典型、突破重难点,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对试卷讲评课及时消化、巩固,积极反思、探索、归纳,才能使自己的化学学习在最后阶段实现突破和超越。

经过笔者多年带教高三的经验,“互动三步曲”试卷讲评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有实效。“互动交流”为课堂讨论做准备,趁学生刚做完试卷,对试题记忆清晰并存在一定的兴奋度时,及时提供学生参考答案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而教师经过仔细的试卷分析,掌握了学生的答题情况,有助于课堂上掌控局势并形成正确的引导。“三步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了轻松自由的心情,一改以往的“师讲生听”的被动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密,《习题讲评促成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二次建构》,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2期

2.计玮炜,《初探“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习题讲评模式》,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5期

上一篇:跨年公司祝福语下一篇:纳税实务期末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