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2024-06-27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精选8篇)

篇1: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篇2: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今年是广东实行新课程以来的第一年高考,在当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高考命题会更加注重考纲和基础。因此我们的对策是熟悉考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一是温习所学课本,做到拿起课本能知道这本书有哪些内容或知识点,反之看到知识点能知道在哪一本课本的第几章第几节出现。二是对照广东化学科考试大纲的第Ⅲ部分“考试范围与内容”逐条整理,标明与课本对应的章节,然后回顾做过的练习,哪一类属于考纲内容这一条的具体表现形式,即该知识点的命题形式、其解题思路如何?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注重基础,回归课本,理清知识网络是提高高考得分的关键。

研究试题,总结规律 高考试题年年新,但所考知识点都不会离开考纲和课本。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微粒浓度大小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化学原理、盐的水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水的电离、溶液的pH、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等知识点几乎每年都考。因此,高三后期复习应研究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和今年广一模、广二模试题,最好是再做一次,然后反思、总结,列出知识点,总结出解题思路、破题方法、解题的关键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

强化实验,掌握技能 化学实验基础所占分值约22%,题型灵活多变,因而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难点,也是考分拉开距离的题目之一。后期复习的策略是:一是对中学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逐一过关,如看到仪器名称能绘出图形或看到图形能正确地写出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与保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及过滤、洗涤、分液和萃取、蒸发与结晶、物质的鉴别、试纸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操作能正确写得出。因为实验题不管如何命题、形式怎样变化,其设问形式都是这些基本操作的组合。二是回归课本,对课本的实验进行回顾:如何进行的?步骤、现象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做?特别是探究性的实验,应学会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假设、验证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价的方法,总结出应对的方法、规律。三是再做一次近三年的广东高考的实验题和今年一、二模试题中的实验题,练后反思,总结出破题的方法。解答实验题的一般方法是:审题――找出实验目的(即做什么实验)――实验原理(即反应方程式)――选择仪器――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纠错补缺,注重反思 老师在平时常常会说:在考试中不要犯自己犯过的错误,重点大学向你招手;在考试中不要犯自己犯过的错误,也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则清华、北大定能考上;平时考试重在考后能否得满分。因此,在后期复习中,应将高三做错的题目,回顾一下当时为什么会错,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缺憾还是非智力因素?现在会不会做?进而反思,纠正错误。

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刀不磨不快,枪不擦会生锈”。在后期复习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老师的要求,依据高考的时间安排,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建议考生每天练一套化学高考模拟试题,使之适应高考,提高能力。

篇3:高三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1.高考考试大纲对化学用语的要求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构成了化学用语的三大支架。考试大纲对化学用语有如下要求。

(1)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分子式, 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2.化学用语失分原因分析

(1) 许多学生对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认识不够, 缺少足够的重视, 对化学用语掌握不够准确, 书写不规范, 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化学用语区分认识不足, 造成相互之间混淆, 在许多情况下, 电子式写成了化学式, 结构简式写成了结构式, 离子方程式写成了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是缺少了反应条件就是丢了“↑”和“↓”符号, 热化学方程式缺少了物质的状态, 等等。

(2) 化学用语符号性强, 理解记忆难度大, 符号之间关系复杂, 学生不易掌握。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生成物就不同、某种反应物过量或少量生成物又不同, 还有如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判断;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物质该拆成离子形式, 哪些又必须写成分子形式, 电极反应式中要考虑生成的离子能不能与电解液共存等问题, 有一点没有掌握清楚, 写出来的式子就可能要错误。因此, 化学方程式被许多学生称为“第二外语”。

(3) 化学用语不单单出现在客观题中, 还是许多主观题的设问点和赋分点, 而且这些主观题往往从化学用语延伸出去, 涉及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问题等其他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要求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展开计算, 求电极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等等, 学生因为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或不准确而丢分的现象更多、更严重。

3.高三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1) 提高重视程度, 明确化学用语的地位。

化学用语是最重要且最富有特色的化学语言, 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同时, 它还是发展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化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 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学习, 化学用语没有学好, 化学就学不好。

化学用语本身也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 掌握了元素符号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正确的化学式或分子式, 而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要通过离子符号来表示。如果不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不懂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无从谈起, 更不用说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所以说, 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工具, 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重要知识点。

(2) 统筹安排, 分散难点, 阶段落实, 强化训练。

高考前的复习是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 查漏补缺, 形成知识网络, 在大脑里有序地储存起来, 再经过必要的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我认为有关化学用语的训练放在高考前去突击可能太迟, 应该穿插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 分散难点, 把化学用语中的各个知识点分散落实, 从掌握情况来说也会更简单些, 不用在考前急急忙忙地去记忆。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可以放在复习元素周期表时进行讲解, 化学式与分子式的区别书写可与晶体的类型同时复习, 还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在复习元素化学时分段掌握外, 我觉得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进行讲解比较好。

整个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初中时的好几倍, 所以学生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去死记硬背, 记不住就罚抄十遍二十遍的。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 准确判断出产物, 然后配平检查,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中每年的必考内容, 学生书写氧化还有反应方程式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发生反应后的产物, 如KMnO4的还原产物是Mn2+, Cl2的还原产物是Cl-, SO32-的氧化产物是SO42-, 等等, 在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后, 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 化合价升降法配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前的系数, 然后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得出其他物质和它们的系数, 再仔细检查, 从而写出一个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这样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进行分散掌握, 逐步理解, 从而能正确快速书写化学方程式, 甚至一些未曾谋面的化学方程式也能正确快速地书写。

(3) 注重细节, 强调规范, 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离不开平时反复的训练和记忆。化学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正确示范, 不管是在课堂板演上还是在课后解疑过程中, 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规范化书写。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必要时要进行一对一的示范, 直到学生书写正确为止。还有在每一次的评卷过程中, 在化学用语方面也要严格要求, 特别是在评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 对一些学生易忽视的地方, 如“↑”和“↓”符号、反应条件有无漏写、配平是否正确等, 更要从严把关, 对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不能手软, 一定要从严扣分, 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4) 注意收集, 归纳总结, 找出规律, 快速书写。

我在高三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准备一本手抄本, 将易错的化学用语, 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或认为容易忘记的知识点记下来。不断收集, 每天抽几分钟时间去翻一翻、看一看, 避免出现同样错误, 并且把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律、规则提炼得更加简明, 书写更加快速规范, 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化学用语书写技巧。

总之, 对化学用语的教学, 在整个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都不能放松, 要提高重视程度, 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加强训练, 对一些易错点进行收集记忆消化, 多回顾反思, 不能急于求成。

摘要: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的化学文字, 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许多考试题目中的设问点和赋分点。学生在化学用语这个知识点上失分现象很严重, 甚至造成一个主观大题完全丢分。作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并对新课程形势下高三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篇4: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抓基础;树立奋斗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13-01

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高三化学教师要有全局、全盘思想。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考试说明、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经过这几年的高三教学,我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阅读教材,抓基础

我们要善待课本,全面认真阅读教材,夯实双基,彻底查漏补缺,完全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共五本教科书,那么该怎么看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能盲目看书,同时还要要处理好“精读”和“泛读”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宜精则精,宜详则详。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理论的内容整体强,重在理解其原理,若原理真正弄懂,遗忘率一般较低,可以泛读;而一些比较零碎、记忆性强的内容,如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内容要细读。另外阅读的时候不能老是从头开始,因为每次刚开始读的内容最后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每次都从不同的章节开始。

二、选择适合的资料,做好错题集

据这几年的经验总结,一轮复习一定要选择基础性强、贴近考试说明的资料,选择之后同学们一定要用好这种资料,在复习每一章节、每一知识模块之前,都应该先将这部分内容进行预习和知识梳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去听讲,最终达到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在练习中,同学们最好准备一个纠错本,把每一次做错的题进行认真分析,纠错不仅在于要知道正确的答案,关键要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找出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解题中所犯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它花时少,回报却不少,能使同学们储备一些题目,解题时思维更敏捷。

三、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

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同时能够灵活应用,达到高考考高分的目的。如元素守恒原则、电子得失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的移动、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等,要重点回顾,同时这些内容也是重难点。当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就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当然这要求在平时练习中学生要锻炼这种能力。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四、加强计算题的训练

化学计算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掌握化学计算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计算包括:物质的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热、化学式的计算等等!

但是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心头病,学生看到计算题头就发大,从而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很多学生更是把化学计算题打入冷宫,但是高考不可能不考这个内容,所以还要求我们老师要给学生耐心讲解。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反应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它具有情景新颖,信息量大,化学知识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仅能用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逻辑思维的能力。方法是解题的钥匙,掌握好这些方法无疑对化学计算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在解题中往往用到多种方法和技巧,只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加以适当的练习,就能在解题中融会贯通,临危不惧,快速解答。

五、考试认真,重视教师讲评

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一定要认真,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是高考,而最后要把高考当成平时的考试,严格要求自己,在解题速度、解题方法很多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为最后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认为平时考试不重要,到高考时就自然而然认真了,这种思想是不可存在的。高三化学复习要求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对待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树立信心,答题规范

让学生有所进步时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等等,这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满信心,如何增强自信心呢?我引用一位名人的几句话:学会微笑;挺胸抬头走路,不要攀比;在每次做题时,要先做几道容易题,为每次练习奠定顺利的开端;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增强学习实力。”同时规范答题也很重要,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看清题号,并把答案书写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不得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不得擅自更改答题卡上题号顺序,否则答案无效。尤其在作答选做题时,必须注意将自己选做的题号旁边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满涂黑,不能漏涂、错涂、多涂选做题信息点。减少过失性丢分,是我们获得满意成绩的重要保证。

总之,不管高考模式如何改革,试题的结构怎么变化,但有一点我们要坚信,那就是不能离开我们的课本,只要我们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把考试说明研究透彻,打好基础,抓好主干,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坚定信心,努力拼搏,高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学论》2006(6)

篇5:2016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篇6:高三化学复习方法策略

从历年高考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结构式或结构简式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而丢分,这都是考生平时练习不规范而造成的。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时常强调有机化学方程式中有机物一般都要求写出结构简式或结构式而不是写成分子式;同时注意化学键的位置、氢原子的多少;注意反应条件、注意配平;写好后还要查查有机物的氢原子是多了还是少了,苯环上圆圈补了没有?酯化反应产物中的水首先写好,再写相应的酯;注意官能团尽量写名称,若写结构式或结构简式检查碳是否是四价……这些规范的习惯要靠平时严格要求,一点一滴积累,不让“随意”成习惯,养成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篇7: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 —— 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 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三、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四、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高考化学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篇8:浅谈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学生在做题中经常出现思维定势的干扰导致出错, 其主要原因是对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清, 对原理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所以化学复习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 注重问题教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我们复习中应该以问题为指导,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的思维, 而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思维碰撞, 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 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1:分析铝表面的氧化膜

【问题情境1】取一块刚刚打磨好的铝箔, 再加热熔化, 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是为什么呢?进而探究氧化膜的形成机理。

【问题情境2】假如铝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情况又如何?让学生进行铝条的“毛刷实验”,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好奇。

案例2:盐类水解的教学

【问题情境】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吗?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

【提出问题】问题1: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解质?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问题2:酸碱是如何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

问题3:NH4Cl和CH3COONa这两种盐溶于水后显酸、碱性说明什么问题?

问题4:上述盐溶于水的过程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实质是什么?由此总结盐类的水解规律。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越是真实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教师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我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个苹果, 交换一下, 还是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种想法, 你有一种想法, 交换一下, 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想法。”学生最终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思维的碰撞, 这种撞击越厉害最后学生获得的知识越牢固, 就越不容易引起负迁移。如果教师过多地追求了课的容量、密度和进度, 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 会造成学生套结论、背公式的尴尬局面。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教学, 让学生知道其所以然, 真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变式教学和变式训练

案例3:两个Pt电极, 两极分别通入H2和O2, 电解质为氢氧化钠溶液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将例题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硫酸溶液,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变式2】将例题改为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 写原电池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并判断两极p H的变化。

【变式3】将变式2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硫酸溶液呢?

【变式4】将原电池的两个铂电极改为铝电极和铁电极, 电解质溶液改为稀硫酸, 写出原电池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变式5】将变式4的稀硫酸改为浓硫酸呢?

【变式6】将变式4的稀硫酸改为浓硝酸呢?

【变式7】将变式4的稀硫酸改为稀硝酸呢?

通过上述变式训练, 我们可以知道, 学生如果经历某件事情越是多样, 就越有可能把该事情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而容易记住。而变式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某一概念、原理、规律进行剖析, 进而明确适用条件和范围, 以及可能产生的片面理解和错误思考。设计变式训练可以例题为基础, 对例题涉及的知识点加深、拓展、延伸和迁移, 增强面对新情况时找出新旧问题之间存在联系的能力, 从而确定所要解决的新问题采用何种知识和方法。其实我们平时所用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就是变式训练, 强化变式训练有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灵活迁移,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时刻想着运用对比教学

化学中有较多的概念字面意思相近, 但实际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教学时要通过对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 不仅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更加明晰, 并能确切地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概念不清导致记忆不深刻, 从而有利于消除和防止知识的负迁移。比如:“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概念, 在高中的不同阶段出现, 但学生往往忽略它们的区别, 最后混为一谈, 常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复习时能将四个概念组合在一起采用对比教学, 明确同素异形体重在同素 (同一元素) , 针对的是单质;同位素重在同位 (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 , 针对的是原子;同系物重在同系 (同一系列) , 针对的是同类物质的不同物质;同分异构体重在同分 (相同的分子式) , 针对的是化学式相同的不同结构物质。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可防止因混淆关系而导致错误。

总之,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 我们教师要依照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顺序, 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从而提高化学课堂复习效率, 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酒店月财务分析报告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