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2024-06-20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共10篇)

篇1: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软硬件并重的课程。该课程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调动学生对汇编语言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文章中总结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方法;实践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许多大学都开设此课程。汇编语言还是学习“编译原理”“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前序课程。当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高级程序语言,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学习汇编语言的积极性和动力,因为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汇编语言没有用武之地。其实,汇编语言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特性的高效语言,会经常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数据加密、解密、分析和防患病毒攻击等。而且,学习汇编语言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是离计算机硬件最近的编程语言,具有执行效率高的特点[1]。但由于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必须对计算机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由于指令多,有近百条指令,语法规则严格,同时还要熟悉硬件结构,学习过程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汇编语言难学,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实施了一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会使用Debug调试工具

Debug调试工具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调试工具。在Debug调试工具中,根据逐条执行每条汇编指令,大家可以看到每条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对各个标志寄存器的影响以及存储器单元的变化,学生因此清楚了解指令下的执行步骤和作用。学会使用Debug调试工具执行程序段,通过依靠Debug提供的指令来查看存储单元的变化[2]。例如,执行以下指令后AX寄存器的内容是什么?TABLEDW20,30,40,50,60...MOVAX,[BX]在得到答案后,我们怎么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在Debug调试工具中执行完这几条指令,然后通过查看AX寄存器中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得的答案是否正确了。问题的重点是在于调试工具Debug不能直接表示符号地址,那么如何表示出符号地址呢,我们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来实现,先换为具体的存储器的地址,等执行完对应的指令之后,去具体的存储器查看数据,从而判断出答案对错与否。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汇编语言的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之间的区别以及操作数和地址之间的关系[3]。

2通过植入错误,提高调试经验

由于汇编语言采取英文助记符的形式,与高级语言相比可读性较差,因此,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调试比高级语言程序调试更加困难。在调试程序的时候,虽然系统会给出错误提示,但是由于错误提示是英文提示,很多同学由于缺乏专业英语的基础,不明白这些提示的含义,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因此,为了让学生积累调试程序的经验,我们采用植入错误的方法。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在里面设置一些典型的语法或逻辑错误,让学生对其进行调试和修改。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的错误建立良好的认知,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积累调试经验,并通过成功调试而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3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一个细节

例如,当教师讲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地址的概念的时候,由于汇编语言使用分段编程,每个存储空间对应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用逻辑地址表示实际寻址中20位的物理地址,把它分为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当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形成物理地址时,段地址向左移位4位,即乘以16后加上偏移地址。这导致两个段彼此最接近,并且段地址仅相差一个,然而实际物理地址上是相差16,也就是说,段的两个最近段首地址之间的最小距离也是16个字节。每个段的大小应该是16的整数倍,最小的段是16个字节。有些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详细地讲述,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放过这些细节,而应该只用1个字节定义一个数据段,然后在学生的调试命令中向学生展示该数据段实际占用的空间,学生可以明确地看到,虽然只有1个字节的数据段也要占用内存空间的16个字节。讲授内容可以继续引申,空间为17个字节,实际占用的空间应该为多少字节?学生应该不难得出结论17等于16加1,额外的1字节也占用16个字节的空间。因此,该段占用的实际空间应为16加16,即32字节。

4重视实践,加强实验考核

要想学习好一门编程语言,尽可能多的编程实战是必由之路。学习汇编语言也是这样,作者认为编程应用有两个层次,比较低的层次是在学校实验室中应用的汇编语言,指的是汇编语言课程中经典的编程项目和实验环节;较高的层次是汇编语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汇编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汇编语言由于贴近硬件,对中断以及外部设备的控制部分感觉很抽象,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相关实验,让学生逐步对这一问题建立起较好的认知。比如。模拟红绿灯的实验,先在计算机中编好汇编控制程序,然后在计算机的端口连接好8255等外部芯片,通过执行汇编程序来控制外接灯的开关以及开关的时间,从而实现对红绿灯的控制。通过设计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清楚了解汇编语言对硬件的控制方式,还能产生学习汇编语言的浓厚兴趣。再者,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单片机”“微机原理”等课程相结合开发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加强实验考核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反馈以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来看,通过加强实验考核,对提高学生掌握好汇编语言很有效果。实践考核考查的是比较理论和基本的内容,通过实验考核使学生学会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开拓思路[5-6]。

5对比学习,联系记忆,归类总结

汇编语言编程的特点是简短而精确,程序的执行效率非常高,源程序可以直接对应于以前的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是不同的,并且在将其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之后,会生成冗余机器代码。以最常用的“helloworld!”程序为例,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单独编写,再生成可执行文件。相比之下,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上述特征,从而对汇编语言有直观和感性的理解,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兴趣。学习汇编语言时,学生已经具备了高级语言编程的良好基础,使用两种语言比较方法。针对汇编语言指令多、规则多、不宜于记忆的特点,采用联系记忆法和归类总结法[7-8]。例如,把几个工作寄存器的使用方法与寄存器的英文联系起来记忆,将具有类似功能的指令一起记忆等。通过对比学习方式和归类总结法,可以直观地看出汇编语言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汇编语言课程。

6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学校也是大力支持、提供方便条件,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修订上给予足够的权限和自由。即使学生学习汇编语言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在教师讲授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调试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入门关,那么学生掌握好这门编程语言就并非难事,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线互联科技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沈美明,温冬婵.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成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解志坚,张引琼,陈刚.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32):89-91.

[4]曾韵,王立新,司彬彬,等.汇编语言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13):60-62.

[5]张晓亚,唐东成,黎钰珍,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重要性[J].电子技术,(6):70-71.

[6]刘明,苏静.“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11):34.

[7]庞新法.如何轻松学好汇编语言[J].价值工程,(19):193-194.

[8]叶剑芯,彭华林.高职院校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资讯,(3):211.

篇2: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一、前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C语言在以其目标代码质量高,使用灵活,数据类型丰富,可移植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在系统软件开发、科学计算、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在众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竞显风流的当今社会,C语言以其强大的功能仍在高级程序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C语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开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设计过程理念的形成都与C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C语言有着其它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可比拟的优点,同时也有其较难学习的一面。由于现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所以在学习中普遍反映“难学”、“不懂“,这也是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

二、现行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完全分离,不能相互促进。理论课中往往只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分析和灌输,在广度上对知识没有拓展和延伸,必定会影响对知识深度的剖析,也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而实践课程通常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很多时候是在走形式:一方面,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往往用上网来对付实践课;另一方面,老师很难监控到每个学生,了解他们是否都在认真编写、调试程序。这就造成理论课没有起到为实践课打基础的作用,实践课也没有起到巩固、应用理论课的作用。

2.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不深入,严重影响了C语言的学习。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延续性和拓展性非常的强,包含了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相关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课程的知识。在C语言教学中涉及到进制转换、取值范围和顺序存储等基础知识时,发现很多学生还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甚至根本不理解。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C语言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3.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停留在表面、对知识学的一知半解。由于接受的多是课本知识,所以动手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导致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堂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堂课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课,如介绍C语言的发展、特点、优点等内容,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到程序设计部分。其实恰恰相反,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是否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渴望进行后继内容的学习问题,所以绝对不能照本喧科。而对C语言的发展追本溯源,将C语言领域的开发投入、研发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对C语言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C++、VC++进行介绍,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推动后续知识的学习。

2.详细讲解基础知识,深度剖析与后继课程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涉及的数据类型、取值范围、运算符、优先级、表达式等内容虽是基础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却是迈入程序设计大门的第一步。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便无从谈及程序设计,所以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详细。比如遇到整型数据的取值范围问题时,可以适当拓展一些原码和反码的知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链表知识是C语言的难点,这部分内容和数据结构联系密切,所以要深度剖析,尤其是对带表头结点的单、双链表更要讲解的清晰、透彻,为数据结构、JAVA语言等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继往开来,不仅可以巩固以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重点分析程序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很多学生认为,进行程序设计就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源代码,这其实是学习程序设计的一个误区,编写源代码仅仅是完成了程序的编码,而程序设计从问题分析就开始了,它包括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绘制流程图、编写源代码、调试并测试程序,直到取得正确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绘制流程图能使程序员在编程时思路清晰,减少编程错误。利用流程图来分析、查找、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能够一目了然。例如:下面这一简单的while循环结构,用流程图便可以轻易发现错误所在。图1是错误代码的流程图,它使程序陷入了死循环,图2是正确的流程图。所以绘制正确的流程图,是减少代码错误的有效手段。

Main(0

{int i,sum;

i=sum=0;

While(i<=100)

Sum+=i;

i++;

Printf(“1+2+3+…+100=%d’,sum);

}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即使对简单的程序设计的讲解也严格的按照程序设计的过程一步步的进行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4.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体会程序设计全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学生通常在C语言的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但却离实际要求相差很远。因为缺乏了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计算机类学生的通病。为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实验可以说是学习C程序设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故意将赋值符号“=”和等号“= =”互换、漏写分号“;”和大括号“{}“,设置一些待解决的错误,引导学生在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养成编程的好习惯,更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对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5.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来,逐渐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传统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以便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按章节、按阶段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模块化的知识连接起来,系统、全面的掌握所学内容。

四、结束语

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杨路明等.C/C++程序设计教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士元.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3: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基本上是人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了,所有工作都要求任职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从目前的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基本指标中,能够看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必须是在正确理解工作原理的情况下熟练使用计算机。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讲,他们需要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编程能力来达到自动化目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院校相继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有的是必修,有的是选修,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存在,都不可否认C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学习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在不断地编写学习中培养一定的程序修改和调试能力,有利于继续学习的稳定性及以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工作。

但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兴趣并不浓烈,普遍认为这门课程要记很多语法、规则和编写代码,需要数学思维,而且逻辑性也强,加之英语也要好。因此,若没有浓厚兴趣的话,很容易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有的甚至就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学习,考完了就不应用,也就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了在教授与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点。

2 存在于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2.1 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有高低

在高校中,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教育水平也有所差异。笔者在研究调查后发现,针对C语言的学习而言,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有了一定基础,而有的学生是在上大学之后才了解到有这样一门课程存在,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差异,使得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懈怠心理,认为教师所讲的内容是自己已会了的,因而就不再认真去学习、复习,使得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而那些没有C语言基础的学生学习难度则很大,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存在许多不解,而一般一个学期就要把这门课程教完,相对来说速度快,所以,他们只要落下一些知识没有弄清楚,就会导致对后面许多知识不理解,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时间一长,堆积的知识就越多,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动力。

2.2 过于注重应试教学内容

在高校中普遍对C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因而造成了C语言教学内容的狭隘性,教师在上课中重点围绕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内容来展开。每年都是根据考点和范围来讲解,对于其他更深入的知识点则是一笔带过,更谈不上综合编程了。经调查和随堂听课发现有些老师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上,非常重视C语言的语法细节,在课堂上列举的案例基本上是二级模拟题和真题。显然,教学偏离了实用性C语言最初的目标,而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学生只是学习到了一些简单语法规则,难以掌握并应用基本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想,难以在实际应用当中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解决相关问题。

2.3 实践操作水平较低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C语言不但要求掌握基本概念,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编程能力,因此,必须要充分地进行自由上机调试。目前,在大多数实验操作中,通常计算机室中只有一名教师,这就意味着这位教师不但要负责对学生的课堂实践进行指导,而且还需要负责维持课堂纪律,显然,一个教师是不够的,那么多学生难以得到单独实践指导,如当学生将程序写好准备上机调试时,由于学生使用了不同的程序编写方式,那么就有可能有不一样的问题出现,此时教学的这一位教师就需要一个一个解答学生的问题,那么等待教师解答的学生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调试操作,时间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被浪费了。

总的来讲,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笔者认为改革C语言教学的措施应从几方面同时进行,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只有有步骤地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人才。

3 改革措施分析

3.1 改变教学方法

时代是发展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与现代化的人才需求是不匹配的,必须在遵循时代特色的前提下改变相应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只有在分析了大量实例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应用的概念。因而,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有用的知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他们引入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当中。如在课程教学开始以前,选择一些学生认为简单的并且熟知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C语言解决这类问题,并通过计算机来计算这些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真正体会到C语言课程学习的益处。伴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学生积累的C语言知识点逐渐增多,此时可以将学习成绩管理体系、百元百鸡以及自动出牌洗牌等趣味性的题目列举在黑板上,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对这些内容进行程序设计操作。

3.2 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讲,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质量,这要求因材施教、突出实用以及深入浅出。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教师首先会做的是对变量定义进行介绍,随后才会对指令语法的规则进行介绍,最后进行的才是讲解案例,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灌输大量知识,但是,缺点是学生同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课堂教学氛围较差。并且学生在C语言学习之初是抱有极大热情的,但是,在长时间毫无新意地介绍新术语、新概念、新规则以及新名词之下,学生会很快失去学习积极性,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中,即使是有趣的上机课程在学生眼中也会失去吸引力,因而笔者认为若想提升教学效果,其前提是必须改变教学手段。如C语言有着繁多的表达式种类、数据类型以及运算符等,将几种内容一起讲授时,学生很快会厌烦语法、规则和代码的编写。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介绍几种表达式、数据类型以及运算符时,学生不会太快感觉教学内容繁琐、复杂,随后笔者会将短小、简单的编写程序介绍给学生,并安排他们计算一些简单的问题,类似于鸡兔同笼等,最后便能够顺利地将基本的输入输出及函数和算法导入。

3.3 加强上机实践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程序阅读能力,因而,笔者认为教授好C语言这门课程的根本在于更多地提供给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针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其有不同水平的计算机基础,因而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要求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注重全面性,以使学生能够一步一步解决相关实践上机问题。过去单一题型和题目的现象是必须要改变的,在精心挑选每一个上机的题型以后,教师需要对这些题型进行归纳处理,只有在简单性、基本性、新颖性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其视为最终的选题,安排学生进行作答。如笔者在对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进行讲解时,同时讲解三种循环语句(for/while/do while),再将上机作业布置给学生,从简单的1到20相累加的和,随后循环输出N个星号,还可以稍微增大一些难度,在将素数输出以后,需要求出1到N之间阶乘累加的和等。

4 结语

本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改革的措施进行分析,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大家非常重视的,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操作得更熟练,笔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这些问题和改革方法,只有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余丽红,徐存东,林春景.基于CDIO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50.

[2]张素芹,吴连生.独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4):21-23.

[3]王军英,马红梅.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3-64.

[4]黄超,张伟,马怀志.应用型本科视角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32):76-77.

[5]李龙淼.《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38-142.

[6]王重英.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2012(5):111-112.

[7]高春颖,张云峰,马慧敏.《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4113-4114.

篇4: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关键词】语言应用 大专英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14-01

在我国大专英语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仍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且以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为侧重点,未能全面认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以致于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升。基于此,有必要探讨一个有助于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基于语言应用的大专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大专院校人才培养需要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大专院校各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中,积极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科研理念、创新思路,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就要求各专业领域人才不仅要有精湛专业技术,还需掌握并熟练应用第二语言,便于更好的交流和学习,而英语是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一门外语,是新时期大专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传统大专英语教学局限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单单基于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单一,通常学生参与语言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体现。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掌握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1]。

(三)社会经济发展内在需求

现阶段,我国大专英语教学正处在深化改革时期,需要把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方法等不适合新时期国际经济、社会交流需要的模式予以彻底变革,同时要结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基于社会对大专人才需求考虑,必须以培养和提升大专学生英语综合应用力为根本目标,探索新教学模式。

二、从语言应用角度探析大专英语教学模式设计

(一)模式设计

对于大专英语教学,需依照学生专业实施针对教学,同时结合学生未来从事领域的性质,开展英语应用实践力培养,进行专业术语口语、书写等方面的培养[2]。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英语能力是新阶段大专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要在英语教师指导下开展语言应用视角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能应用学到的英语知识。高等教育新课改明确要求,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让学生更多的进行实践从中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基于语言应用视角模式下的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

在上图中,第二处理就是把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转变成无意识内容,即这是逐步往第一处理的转变阶段,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其中,第一处理就是把学生既有的英语知识、技能进行一个调整及改变,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应用既有英语知识,积极参与到英语的教学中;第二处理就是学生在参与中,自然的、持续的调整自身既有知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新的英语知识。基于这两种处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此种教学模式实践中,师生间的关系可是习得输入,也可是习得输入,还是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检测机制,更为注重学生的习得输入。学生在参与教学中,会依照自身语感会自行修正学习的偏差或者错误,大幅提升教学的游戏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在设计基于语言应用视角的大专英语教学模式过程中,检测机制的作用就是确保英语教学有序、有效开展,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营造稳定、有序的环境,让学生英语自身所学知识,同时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二)模式实践

1.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大专学生英语知识及技能等培养。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基于教学内容,对社会经济、国内外各类事物予以筛选,妥善选出和大专英语、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然后设计教学问题,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此不但可把教学内容妥善输出到学生脑海,还可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英语属于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体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不断融入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应充分应用好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展探究式、合作式英语教学[3]。比如:组织学生对某个热点话题开展讨论,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找寻有关知识。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从被动转变到主动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进教学评价。合理、可行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良好达成,同时还可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从中发现教学方法的不足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语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基于语言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各类大专院校积极开展,在此种与时俱进的新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应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结合新时期大专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荣美.构建以语言应用为目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2(4):44-45

[2]张艳艳.以语言应用为目的的高校英语教学设计[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18-20

篇5: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一)多元重构

多元重构是指将现代图形元素或传统装饰形态按照全新的形式进行组织、整合的创意设计手法,其包含分解和重构两个步骤。所谓分解就是以打散、变形、切割、错位等手法对原图形进行解构、分离;所谓重构就是将解构后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原则进行拼贴、叠合、错置、穿插,使之成为新的、形意统一的图形。以我国当代设计师陈放的招贴作品《我们是一个整体》为例,设计师选择了四张年龄不同、肤色不同,甚至材质不同的面部图像作为设计素材,以对称剪切的方式对其进行解构,并将它们两两拼贴成一张面孔。整幅作品视觉上呈现出了一种非理性的、无秩序的时空错置感,形象地传达了各色人种、世界万物是统一整体的主题内涵。

(二)数码合成数码合成是指采用电脑软件技术对图像素材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的创意手法,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延展性,能够对图形元素进行任意改变,使作品呈现出一般图形设计所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可选择客观事物的摄影图像以及虚拟电脑图形等来源不同、制作方式不同、时空维度不同的图片语言参与数码合成,最大限度地提升画面的质感。以戛纳广告节获奖作品——某品牌耳机的宣传招贴为例,设计师选择了美国著名的总统山外景拍摄图片作为创作主体图形,通过电脑软件合成技术的应用,将该品牌耳机戴在了四位“总统”头上,同时设计师还采用数码技术对“总统”们原本严肃的表情进行了微调,使他们呈现出了听音乐时的陶醉情态。整个广告在数码软件技术的应用下,产生了很强的趣味效果,不仅吸引了受众视线,更传达了产品的性能优势,可谓一举两得。

二、文字语言的创意方式

文字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同时也是招贴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语言符号,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意图,更能对招贴画面起到装点、修饰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笔画共用、文字图形化、图像置入、图字重构四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招贴设计中文字语言的创意方式。

(一)笔画共用

设计师可将横、竖等最常见、造型变化较少的笔画作为主笔画,而后通过粗细、长短的变化建立其同周围文字之间的联系,或是在副笔画的点、撇、捺、钩上找到文字之间共有的变化规律,将招贴中的其他字也按照此规律进行创意设计,使汉字结构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效果。以我国当代设计师罗荣为汶川地震设计的公益招贴《济汶川》为例,设计师将“汶”字三点水偏旁中的笔画同“川”字中的竖撇笔画以上下结构的组合方式做了共用设计,这样,“汶川”两个字就恰好组成了一个“济”字,从而巧妙地将呼吁全社会共同帮助地震灾区、“救济汶川”的主题内涵表现了出来。

(二)文字图形化

设计师可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对其进行图形化的表现,或是以实物形状来代表其汉字含义,或是用具象形态来代替汉字中的一部分,等等。这不仅能够保留汉字的识别性,实现其表意功能,还能实现图文并蓄、以形达意,突破地域文化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升招贴文字的视觉效果。以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招贴作品《互动》为例,设计师将汉字“互”中间的笔画环绕成一个眼睛的形状,并在当中加入了圆形进行画龙点睛的补充,不仅实现了作品含义的有序表达,而且触发了受众视觉与行为的联觉反应,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又如,陈幼坚的招贴作品《东西相会》,设计师将英文单词“WEST”翻转排列,组成了一个繁体汉字“東”,乍一看去这一字体组合形似一个张开双臂的人,从而正好寓意了作品敞开怀抱、中西交流的设计主题。

(三)图像置入

图像置入是指在字体结构内部填充符合或象征招贴主题内容的肌理、图形、图像等装饰纹样的创意手法,其不仅能为作品带来更为绚丽的视觉效果,而且能提高招贴信息传达的准确度。以美国电影《勇闯16街区》的宣传招贴为例,设计师将影片三位主角的剧照填充到了阿拉伯数字“16”当中,再配以灰蓝色的背景光色调,不仅简单交代出了主角人物、故事发生地点等影片的基本信息,而且还渲染了影片惊悚、悬疑的氛围。又如电影《无间道风云》的预告招贴,设计师将三位主演的面部特写填充到了影片英文名“TheDeparted”的黑体加粗笔画中,用字母间的空隙将演员面部分离开来,从而制造了一种碎裂的效果,形象地传达出了主人公双重身份这一剧情要素。(四)图字重构图字重构是指将不完整的字形同相关图片或图形进行置换、替代的创意方式,其不仅打破了文字僵化、枯燥的状态,避免了信息表达的歧义,还提升了图片的美感与意蕴,从形与意两方面传达出了招贴设计的主题。以富有中国元素的国际创意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姓氏》为例,设计师陈其泳将姓氏“张”左边的弓字旁替换成了弓箭的图像,既保留了“张”字的基本形态,方便受众辨认,又简明形象地阐明了张姓起源的历史,构思十分精巧。又如,电影《教父》的宣传招贴,设计师将提线木偶图形同影片名“DerPate”进行了组合重构——“Pate”的四个字母分别受制于四根操控木偶的提线,淋漓尽致地传达了教父维托对整个帮派和家族强大的控制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师在进行招贴设计时,要尽可能地把握时尚潮流,以创新思维组合图形、文字等装饰因素,最大限度表现出编排的内涵和作品主题。同时,还要加入多元化的姊妹艺术语言和文化内容来丰富招贴作品,拓宽其艺术风格范围,这样才能有利于设计风格的形成,也才能真正推动招贴设计专业的发展。

篇6: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202 总学时:54学时(含上机24学时)

适用专业:全院管理类所有本、专科专业

一、教 学 内 容

1、数据库基本知识 ①数据库的特点; ②数据库系统分代; ③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④Visual FoxPro文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5 Visual FoxPro的界面和工作方式

2、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①数据库文件的建立,CREATE、APPEND、LIST、DISPLAY;

② Visual FoxPro的命令工资方式,菜单和命令方式、表达式、数组和常用函数;

③修改数据库文件。MODIFY STRUCTURE、INSERET、DELETE、RECALL、PACK、EDIT、CHANGE、BROWSE、REPLACE、SCATTER、GATHER;

④复制数据库文件。COPY STRUCTURE、COPY TO、数据库的结构文件、成批记录的复制; ⑤磁盘文件的基本操作。COPY FILE、RENAME FILE、DELETE FILE、DIR、TYPE FILE;

3、查询和统计

①排序和索引sort、index;

②查询命令locate、find、seek、continue、skip;

③数据工作期、视图文件、表的关联、多工作区查询、库文件的关联; ④SELECT-SQL查询。

○5统计命令COUNT、SUM、AVERAGE、CALCULATE、TOTAL;

4、程序设计初步

①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建立和执行MODIFY COMMAND<命令文件>、DO <命令文件>和菜单方式执行、状态命令设置、INPUT、ACCEPT、WAIT、?、??、; ②程序控制命令。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顺序、分支、循环;

③多模块化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子程序、函数、过程、全程变量和局部变量;

5、窗口设计

①窗口操作命令。窗口的定义与修改DEFINE WINDOW、ACTIVATE WINDOW、MODIFYWINDOW、HIDE WINDOWS、SHOW WINDOW、DEACTIVATE WINDOWRELEASE WINDOW、CLEAR WINDOW、CLEAR ALL;

②窗口着色。颜色对与颜色模式、SET COLOR TO、COLOR SCHEME、SET COLOROFSCHEME; ③BROWSE窗口设计。定义BROWSE窗口、定义功能键。

6、菜单设计

①下拉式菜单设计 ②弹出式选单设计

7、表单设计基础 ① 表单向导 ② 表单设计器

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基本概念、对象的引用)

8、表单控件设计

① 输出类控件(标签、图象、线条、形状)

② 输入类控件(文本框、编辑框、列表框与组合框、微调控件)③ 控制类控件(美丽按钮与美丽按钮组)④ 容器类控件(表格、页框、容器)

⑤ 连接类控件(ActiveX控件、ActiveX绑定控件)

9、表单高级设计

①多表单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界面、表单集)

②用户定义属性与方法程序(用户定义属性、用户定义方法程序)③类(基本概念、用户定义类)④表单/表单集设计实例

10、报表设计

①打印基础。打印准备、打印方法、打印命令 ②传统的打印设计

③报表设计器的基本操作(打开标本设计器窗口、快速制表、标本打印)④报表设计器的高级操作,了解

9、系统开发实例(对本科做基本的讲解)①开发的基本步骤

○2以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

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当今时代,计算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流领域,而数据库技术是这个领域的核心之一。

Visual FoxPro系统是一个优秀的多用户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课程详细地讲解了Visual FoxPro的各种命令、函数的功能,以及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能灵活地应用Visual FoxPro 语言设计程序、进行维护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方面的优越性。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是面向全院所有专业本、专科生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它侧重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简单的程序设计、菜单程序设计、窗口菜单设计以及必须掌握的表单设计和简单的菜单生成程序设计。侧重于计算机对数据的基本处理、表单的数据输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特别是专业中的问题)准备必要的知识;本大纲重点基于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程序设计,为学生学习相应的语言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使用。它是学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以及对计算机对数据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掌握。为学习今后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和高年级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掌握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后,能编制简单的程序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了解Visual FoxPro的基本性能指标,掌握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统计和数据库记录的查询。

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方法和简单的程序设计,这是全书的重点。

掌握菜单设计、窗口设计、菜单设计,对菜单设计,只要求掌握屏幕菜单方式和屏幕生成程序,对命令方式只做基本的了解。

4、实验课程

附实验大纲,按实验大纲的要求完成实验。

5、课程学时安排

学时安排遵循理论重于实践,理论课的学时分配占总学时的60%,实验课的操作,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大纲,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没有完成当天实验课程的任务,学生可以自己找时间自己解决。

章 次

讲 课 内 容

授课

上机 第一部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第三部分 查询与统计、SQL 第四部分 程序设计基础第五部分 菜单设计第六部分 表单设计及基础第七部分 表单高级设计第八部分 报表设计合计

22

6、教学参考资料

《数据库及其应用》 牛允鹏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活学活用》 张佑挺 张锦川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 史济民 汤观全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FoxPro用户参考大全》 金荣得 胡传国等 电子出版社 《FoxBASE数据库应用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FoxPro命令与函数》 张锦豪等 学苑出版社

篇7: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管是汉字、阿拉伯数字或者是拉丁字母,这些符号语言在人类世界里都被赋予了更多、更深层的含义。当今,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语言符号进行编辑加工,进而形成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符号语言。下面将通过分析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来探讨符号语言的意义[1]。

一、符号语言的基本概况

符号学,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专门用来研究社会中符号的生命。符号学的影响比较广泛,基本上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符号载负着信息,同时也传递着信息,它是事物特征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方式。在符号系统中,人们达成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这样看来,符号是信息传达与表现的工具。人类生活的任何方面都有可能成为符号或者是作为符号,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给符号赋予意义,并代替同种事物的其他表现方式。因此,符号语言就是信息的载体[2]。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各行各业都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平面设计也不例外,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国的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它们具有互通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传播。同时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相比,它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大众化,便于识别。所以,越来越多的公司或者公共设施,都优先采用符号语言进行宣传。在采用的一些作品中,有时候一个符号就可以代表一个企业或者是一种交通工具,可见这些都是符号语言的魅力。

二、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分类及应用

1、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分类

在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一般被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直接意指的图像符号,即是能在视觉上有直接的表达效果,能够将简单的.图案及线条共同组成明了的符号语言;第二大类是指示符号,在标志设计、路标、门标等物体中运用,具有直观性,通过这些符号只能浅显的了解指示对象与符号之间的属于关系;第三大类是象征性符号,一般采用比较抽象的手法,将描述的对象用符号语言展示出来,这种类型往往不能准确的反映所指对象。总而言之,这三种语言符号各有优缺点,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作为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符号语言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并明确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才能够把符号语言合理并新颖的运用在自己的设计里,从而创造出高评价的设计作品[3]。

2、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方式

平面设计中运用符号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直接运用式和间接运用式。第一种类型是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直接运用,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其运用的设计主要是以图形设计为主,设计的理念浓缩成了符号语言,具有很高的认知力。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以中国结原型为标志,意在表示联通通信网络的四通八达,同时也可以表示联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第二种类型就是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间接运用,即把符号作为设计的基本要素,一般所代表的是具有固定含义的图形或者实物。比如在设计人的笑脸时可以用标点来组成,这种设计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符号语言具有地域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要确定符号语言的使用,能够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特别是不能使用当地比较忌讳的符号语言。由于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背景不同,符号语言具有地域性,任何符号语言都不会被所有人所接受。因此,设计者对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要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同时也要避其所忌[4]。

三、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重要性

1、符号语言的使用能直接的体现主题、有视觉冲击力、方便记忆

符号语言可以生动形象、比较直接地传达设计的理念,表达出作者所要想表达的想法。同时,与文字相比,符号语言传达信息更加快捷、具体和全面,也比较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由于与文字相比符号语言具有优美的画面直观和鲜艳的色彩,因此在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同类作品中更容易得到观众的注意。比如我国银行标志的设计,就是选择了古代货币为标志,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国农业银行卡的世纪通宝的设计,这样的标志直接、简洁、明了、准确地给受众传达出了金融机构的特征。

2、符号语言的使用是设计师对审美的要求

符号语言要求的是,真实客观的反映存在的事物,运用不同事物形态的不同特点,来组合形成以一个符合,并且能表达出该事物其他意义的图像符号。它来源于生活却又超脱于生活,同时它也是设计师用发现美的眼睛来探索生活的一种体现。只有设计者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才会创造出有质量的好作品。人类本身就有追求完美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对一系列不完整的事物进行自动改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意识和审美要求进行修改,符号语言既满足了设计者的欣赏心理,也满足了设计者对审美的要求。在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能调动欣赏者的主动性,让欣赏着对该作品产生好感[5]。

3、符号语言的使用在国际上不受限制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都普遍地走向世界,同时,也使得各国的文化也都越来越走向融合,具有着互通性。在设计图像的符号表达方式和象征意义的过程中,要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既要求符号语言具有开放性和认知性的同时,也要求所选择的符号语言能准确表达出设计的初衷。因为人们对美的形式及其意义的认知是一致的,并没有国界之分,所以,作为非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平面设计作品要想突破国家之间和种族文化之间的限制,就必须很好地利用平面设计中的符号语言,因为符号语言在国际上使用并不受限制。平面设计中的符号语言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设计者只需把原来的本土化的符号语言向国际化方向改进,就有可能让自己或者团队设计的作品走出国门,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比如,北京奥运会时会徽的设计,里面既有汉字,也包含了英文字母,两者良好的结合,不仅表现出了设计者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

4、符号语言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一个符号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民族,也有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含义。各个地方的符号语言,都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民族地域性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都会有所不同,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都是符号地域化的最好体现。当受众带着自己已有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某一个语言符号时,其也包含着自己对符号语言的理解。并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个符号语言可能会产生差别很大的见解。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符号语言,能更好地体现出地域性和民族性,更好地达到平面设计的预期效果。

四、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在符号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符号语言的质量

在平面设计中,我们要注意符号语言的质量。如果有的符号只是某种事物的替代品,并没有像设计者预期的能够调动受众想象力的效果,那这样的符号语言就是失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只是某种事物的替代品。这样的符号只能被称之为指号,因为它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符号语言的选择及意谓的赋予。

2、平面设计中要注意符号语言的公有意谓

在符号学里,符号语言的公有意谓是指这一方产生的符号,同时也具备另一方产生类似符号所含有的同样的意谓,那这两方之间就有了公有意谓的这种关系。因此,在符号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必须重视相互行为的符号交流。由于有了共同的含义,这样能让该符号语言在设计师与受众之间顺利传递,因此,在新的平面设计评价标准中,指出设计作品必须要具备符号语言的公有意谓。

五、结语

篇8: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一、十六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 激活图式。

对于图式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有不同的定义。卡瑞尔和爱斯特赫尔德认为图式是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框架。阅读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学的核心。作为外语阅读中的图式既有语言的, 又有非语言的文化的。图式具有预期作用, 输入的视觉信息与图式相互作用, 图式被激活, 空位被填充, 就可以完成对材料的理解。相反, 如果读者不具备适当的图式, 或即使具备相应的图式而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使图式发挥作用, 会造成理解障碍。

(二) 巧读精取。

模式中提到的“巧读”即是运用阅读技巧, 完成笔者设定的篇章学习目的。笔者在实践中特别强调阅读的目的——获取信息。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抓文章的主旨, 抓段落的主旨, 抓句子的主旨。但也不忽视对长句和难句的结构分析, 不过, 始终贯彻结构分析是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服务的思想。在学习篇章时, 笔者通常先本着略读的原则, 让学生大概了解文章的框架和内容, 给文章分成相应的部分, 然后以每一部分为单位进行细读。在对每一部分进行细读的过程中, 仍然利用阅读技巧进行略读, 扫读, 细读。这就是“精取”。

(三) 积极建构。

积极建构虽然被列在第三个步骤上, 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笔者鼓励学生背诵一些妙语佳句, 是为输出也即积极的建构打基础。篇章是由一系列词、短语、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的一个有意义的整体。那么学生从建构短语句子入手, 必能最终建构出优秀的文章。

(四) 兼顾课下。

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适合所有学生的, 还有很多学生可能未领会教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内容, 还有很多同学需要对课堂上所接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强化, 所以教师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 认为讲完课就完成了任务。这样就要求教师把相当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课下, 给学生们以指导。

二、实现十六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 以新引旧, 以旧唤新。

在激活图式环节中有时会涉及到单词的学习。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及联想词, 做到以新引旧, 这样学生就不会拘泥于课本上的生词而且有利于唤起学生们的兴趣, 扩展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做篇章阅读的准备时, 恰好与生词学习相反。教师要先挖掘出学生头脑中那些与新内容相关联的旧知识去激活沉淀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这会促进对新内容的理解, 提高阅读速度。

(二)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输出。

学习外语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语言。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遣词造句和写作都是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输出。

(三) 因材施导。

课堂教学的形式决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所有学生都必须以同一种形式来学习同样的内容, 但在课下, 学生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 而且外语学习的工夫在课外。所以要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自学, 因材施导, 为不同的学生划定不同的自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9: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英语;初中;教学应用;教学设计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构建优质学习氛围,其教学理念旨在全面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并在人际交往中进行高效利用。基于此,英语教师需要及时加强自身对其的重视,精心设计教学,以此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不断优化,完善英语教材的利用

当前阶段,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表现即为:理论性知识点减少,对其英语语言应用要求逐渐增加。基于此种教学情况,新课标教学改革对初中教育阶段英语教材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正,以此有效贴合课堂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需求。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需要再谨慎或者拘泥于课本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或者重组。

如,教师在教学初中七年级英语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部分关于音标学习的内容。充分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实际修改教材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本课程知识的语境,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进行精心设计,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侧重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确定一个教学话题“Birthday Dinner”,并围绕这一话题分阶段、逐层递进、由易到难地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场景,如校园、医院、食堂、公园、旅游指南等,借助此种语言情境,使初中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不断积累英语语言能力。

二、精心设计交际性任务语言学习情境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从中获取有效学习信息,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交际性任务语言学习情境的核心在于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如商场购物、购买汽车或者是火车票、问路、人物介绍等。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教案Unit 1 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原文中的情景对话,请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环境中。如:

T:Whats the matter?

then say:I have a headache.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item pricing,promotional merchandise,food store等,要求学习小组自主陈列购物清单,并按照清单进超市选购食材,从而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学习掌握与购物相关的英语句型。

三、表演任务语言教学

表演自身具备较强的直观性、真实性及开放性特点,在创设表演性英语语言学习任务时,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荣誉感,树立学习信心的同时,深入感知英语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排演话剧,在班级或者是校级活动中进行汇报表演,使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的现实生活中。

如,英语教师在教学完祈使句用法以后,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动漫《熊出没》,动漫中隐含大量的祈使句。借助真实形象的语言情境,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教学结束后,将学生科学划分表演小组,自主改变《熊出没》动漫,并在校庆活动中进行表演。学生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学习情绪高昂,并自主分工收集表演所需的资料,共同研讨剧本情节,并准备表演服装及道具,最后进行排练。此种学习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提升学生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利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时,准确掌握新课标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宗旨,深入解析英语语言教学技巧,进而全方面获悉任务型语言教学用法。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评价教学活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雷静.论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小组活动[J].教育与职业,2008(5).

[2]王春岩.任务型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6).

篇10:《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将以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指导学习者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充分利用C语言的结构性好,书写格式自由简洁,数据类型丰富,表达式类型多样化,程序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特点,使学习者养成严谨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在程序设计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建议

(1)弄清概念、注重实践

学习时一定要模仿例题亲自编制一些实用程序,加强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要注意上机实践,把不清楚的问题通过上机一一解决。从而不断增加学习兴趣,提高编程能力。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先学习简单的、容易掌握的部分,以后再逐步掌握C语言的精华——指针及各种灵活的表达式。

(3)着重语言的使用

由于C语言本身比较复杂,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语言的使用上,即如何正确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而不把重点放在算法的设计上。

(4)尽量不涉及太多的硬件知识

C语言既能编写应用软件,也能编写系统软件,而编写系统软件势必需要一定的硬件知识。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尽可能地不涉及太多的硬件知识,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5)忽略非主要细节

不死抠非主要细节,集中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部分的学习上,待建立一定的基础以后再深入到一些非主要细节的讨论。

2.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为熟练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和各类运算符,能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各种数据的加工。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特点,能使用相关语句完成这三种基本程序的设计任务。掌握C语言的常用的库函数的使用,以及用户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初步认识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难点为掌握阅读和分析程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设计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计划中前后课程的联系

C语言比较复杂、较难掌握,学习者应该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C语言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方法、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与工具。

4.考试考核方式

实践和期末笔试考核,比例为 4:6。5.学时

17周,周3学时

6.教材编选的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训》。该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结构清晰,内容安排合理,难度循序渐进,描述准确清楚,各章节配备一定实训题目和一定数量的习题和思考题,重点培养学生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特点。

7.参考书目

1.谭浩强 《C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薛钢等 《C语言实用教程》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徐金吾等 《Turbo C使用大全》 北京科海培训中心 1990

4.王士元 《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5.国家教育考试中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6.牛连强等 《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习题点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7.王洪 《Turbo C 2.0使用指南》陕西电子编辑部(内部参考)1989 8.谭浩强 《C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9.马靖善、秦玉平等 《C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1章 C 语言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C语言的特点,熟悉C环境,熟练掌握C程序的上机步骤,了解C程序的组成。教学重点:

C 程序的上机步骤。教学难点:

C程序的组成。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实践 1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C语言发展及特点。

2.Turbo C上机操作环境。

3.简单的C程序介绍。

4.C程序的上机执行过程。思考题:

1.C程序组成。2.C程序执行过程。

第2章 C语言基础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表示方法;熟练掌握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掌握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熟练掌握有关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

整型、实型、字符型、指针型数据的定义和使用。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指针型数据的定义和使用、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实践 1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常量和变量。

2.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

3.指针类型。思考题:

1.数据类型有哪些。2.各种运算符的使用。

第3章 顺序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清楚顺序结构设计的思路,掌握基本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教学重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各种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难点:

scanf()函数和printf()函数的格式控制字符串。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 2学时,上机实践 1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三种基本结构。

2.赋值语句。

3.输入、输出函数。思考题:

1.三种基本结构的特点。2.输入、输出函数的应用。

第4章 选择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if、switch-case和goto三种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掌握选择结构的特点。教学重点:

if、switch-case语句的应用。教学难点:

if语句嵌套。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实践 1 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if语句的应用。

2.switch-case语句的应用。

3.goto语句的应用。

1.if语句使用的注意事项。

2.switch-case语句中break的作用。

第5章 循环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三种循环语句的区别,掌握穷举法和迭代法的思想及其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三种循环语句的特点及应用。思考题: 教学难点:

穷举法和迭代法的思想及其应用。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 4学时,上机实践 2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while、do-while和for三种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2.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

3.穷举法和迭代法的思想及其应用。思考题:

1.while、do-while和for三种循环语句的区别。2.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应用的特点。

第6章 数组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技巧和初始化方法;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方法;会用字符串处理函数解决字符串问题。教学重点:

数组的应用、字符串数组的应用。教学难点:

字符串数组的应用。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4学时,上机实践 2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方法。

2.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及处理函数。

3.数组的应用。思考题:

1.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区别。2.数组的初始化的特点。

第7章 函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方式;理解变量的存储属性和作用范围;掌握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教学重点:

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的调用,数组名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变量的存储属性。

教学难点:

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变量的存储类别。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4学时,上机实践2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2.参数传递。

3.函数的嵌套和递归调用。4.宏定义与文件包含。5.主函数与命令行参数。6.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思考题:

1.主函数的参数传递。

2.各种方式函数参数传递方式及有关规定与使用技巧。

3.函数中变量定义位置及其作用域之间关系。4.如何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第8章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熟练掌握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链表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共用体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共用体变量的定义和变量成员的引用。掌握枚举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枚举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教学重点: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与结构体指针的定义和引用。教学难点:

结构体数组与结构体指针。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4学时,上机实践2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3.链表的概念和应用。

4.共用体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共用体变量的定义和变量成员的引用。5.枚举类型的概念、定义以及枚举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思考题:

1.结构体、共用体两种类型的区别。

2.链式存储适合的操作对象。

3.函数参数传递中用结构体和结构体指针之间的优劣比较。

第9章 位运算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六种位运算的运算符、运算规则和功能,并能利用这六种位运算符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位运算的应用。教学难点:

位段的定义与引用。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实践1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六种位运算的运算符、运算规则和功能。

2.位段的定义与引用。

思考题:

1.如何测试数字的位数是0还是1?

2.如何实现循环移位?

第10章 文件系统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指针的概念,掌握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等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

教学难点:

文件的读写。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 4 学时,上机实践 1 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文件系统相关基本概念及类型设置。

2.文件打开、关闭函数的使用。3.文件读写函数的使用。4.文件定位与随机读写。

5.文件的出错检测和处理。思考题:

1.文件打开和关闭的含义。

2.哪些文件操作函数会改变文件的内部指针位置。

第11章 综合实训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程序开发的过程,掌握菜单的设计,更加熟练地应用函数,熟练地使用文件,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

程序开发的步骤、菜单的设计。

教学难点:

菜单的设计。

课时分配:

本章讲授 2学时,上机实践2学时

讲授内容纲要:

1.程序开发的步骤。

2.菜单的设计。

3.所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思考题:

1.程序开发的步骤。

上一篇:关于长征诗歌的朗诵稿下一篇: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