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2024-04-19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共8篇)

篇1: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系《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材名称:<>

二、课程总学时:108学时 [理论: 72 学时;实验与上机:36学时]

三、适用专业和开课学期:软件技术专业,第2学期。

四、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概念、语法、算法、编程技术的理解;熟悉C程序设计的开发环境;掌握程序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实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8个实验,使学生经过一定数量的上机训练,了解和掌握C程序设计的环境、程序的数据表示、程序的执行流程控制、程序的整体结构等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

五、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安装Windowsxp,TC2.0等软件的计算机,每生一台。

六、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谭浩强主编,《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成绩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实验占课程总课时1/3,每项实验按该实验说明要求规定的评分标准积分,学期末合计的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8%。

八、实验开出率:100%

九、实验项目与要求

实验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调用编辑程序,输入教材第一章例1.1程序,并进行编译和运行。应了解所用的系统是用什么命令进行编译和连接运行的。编译和连接后所得到的目标程序的后缀是什么形式的?

2.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一章中例1.2。

3.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一章中例1.3,了解如何在运行时向程序变量输入数据。

实验二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格式转换符。

2.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3.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三章例3.6.即: #include void main(){char c1,c2; c1=97; c2=98;

printf(“%c %cn”,c1,c2); printf(“%d %dn”,c1,c2); } 在此基础上 ①将第二行改为: int c1,c2;再使之运行,分析结果。②再将第三行、第四行改为: c1=300;c2=400;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2.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三章习题3.6,在上机前先用人工分析程序写出应得结果,上机后将二者对照。

3.输入并运行习题3.10。即: #include void main(){int i,j,m,n;i=8;j=10;m=++i;n=j++;printf(“%d,%d,%d,%d”,i,j,m,n);} 分别作以下改动并运行: ①将第4行改为: m=i++;n=++j;②程序改为: #include void main(){int i,j;i=8;j=10;printf(“%d,%d”,i++,j++);} ③在②的基础上,将printf语句改为: printf(“%d,%d”,++i,++j);④再将printf语句改为:

printf(“%d,%d,%d,%d”,i,j, i++,j++);⑤程序改为: main(){int i,j,m=0,n=0;;i=8;j=10;m+=i++;n-=--j;printf(“i=%d,j=%d,m=%d,n=%d”,i,j,m,n);}

实验三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句—赋值语句的使用。2.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二、实验内容

1.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int a,b; float d,e; char c1,c2; double f,g; long m,n;

unsigned int p,q; a=61;b=62; c1=’a’;c2=’b’; d=3.56;e=-6.87;

f=3157.890121;g=0.123456789; m=50000;n=-60000; p=32768;q=40000;

printf(“a=%d,b=%dn c1=%c,c2=%cnd=%6.2f,e=%6.2fn”,a,b,c1,c2,d,e); printf(“f=%15.6f,g=%15.12fnm=%ld,n=%ldnp=%u,q=%un”,f,g,m,m,p,q); } 在此基础上,做以下改动: ① 将程序第8-13行改为: a=61;b=62; c1=a;c2=b;

f=3157.890121;g=0.123456789; d=f;e=g;

p=a=m=50000;q=b=n=-60000; 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② 在①的基础上将printf语句改为:

printf(“a=%d,b=%dn c1=%c,c2=%cnd=%15.6f,e=%15.12fn”,a,b,c1,c2,d,e);

printf(“f=%f,g=%fn m=%ld,n=%ldn p=%d,q=%dn”,f,g,m,n,p,q); 运行程序。

2.编写程序,用getchar函数读入两个字符c1、c2,然后分别用putchar函数和printf函数输出这两个字符。

上机运行程序,比较用printf和putchar函数输出字符的特点。

实验四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以0代表“假”,以1代表“真”); 2.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

二、实验内容

先编程序,解决以下问题,然后上机调试运行程序。1.有一个函数 xy2x13x11x11x10 x10用scanf函数输入x的值(分别为x<1、1~

10、≥10三种情况),求y值。2.给出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实验五 循环控制(4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各种算法(如穷举、迭代、递推等)。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输入两个正整数,求其中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2x3-4x2+3x-6=0在1.5附近的根。

实验六 数组(4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用选择法对10个整数排序。10个整数用scanf函数输入。2.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不要用strcat函数。实验七 函数(4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是素数的信息。2.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用一个函数求最大公约数。用另一函数根据求出的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

(1)用全局变量的方法。将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都设为全局变量。

(2)不用全局变量,两个整数在主函数中输入,并传送给函数1,求出的最大公约数返回主函数,然后再与两个整数一起作为实参传递给函数2,以求出最小公倍数,返回到主函数输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实验八 预处理命令(2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宏定义的方法; 2.掌握文件包含处理方法; 3.掌握条件编译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定义一个带参数的宏,使两个参数的值互换。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数作为使用宏的实参,输出已交换后的两个值。

说明:在程序主函数使用宏时只能用两个实参,如SWAP(a,b),不能用三个参数。2.用条件编译方法实现以下功能:

输入一行电报文字,可以任选两种输出,一为原文输出;一为将字母变成其下字母(如‘a’变成‘b’,„,‘z’变成‘a’。其它字符不变)。用#define命令来控制是否要译成密码。例如: #define CHANGE 1 则输出密码。若 #define CHANGE 0 则不译成密码,按原码输出。用条件编译方法来处理。

实验九 指针(4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学会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学会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4.学会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程序(都要求用指针处理)。1.输入三个整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2.将一个3*3的矩阵转置,用一函数实现之。在主函数中用scanf函数输入以下矩阵元素:

1 7133915511 19将数组名作为函数实参。函数调用后在主函数中输出已转置的矩阵。3.用一个函数实现两个字符串的比较,即自己写一个strcmp函数: strcmp(s1,s2)如果s1=s2,则函数返回值为0;如果s1≠s2,返回它们二者第一个不同字符的ASCII码差值(如“BOY”与“BAD”,第二个字母不同,“O”与“A”之差为79-65=14);如果s1>s2,则输出正值;如s1

两个字符串s1,s2由main函数输入,strcmp函数的返回值也在main函数输出。

实验十 结构体和共用体(4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 3.掌握共用体的概念与使用。

二、实验内容

编程序,然后上机调试运行。

1.有5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从键盘输入5个学生数据,要求打印出三门课总平均成绩,以及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平均分数)。

要求用一个input函数输入5个学生数据;用一个average函数求总平均分;用max函数找出最高分学生数据;总平均分和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都在主函数中输出。

2.输入和运行以下程序:

#include

union data {int i[2]; float a; long b; char c[4]; };

void main(){union data u;

scanf(“%d,%d”,&u.i[0],&u.i[1]); printf(“i[0]=%d,i[1]=%dna=%fnb=%ldnc[0]=%c,c[1]=%c,c[2]=%c,c[3]=%cn”,u.i[0],u.i[1],u.a,u.b,u.c[0],u.c[1],u.c[2],u.c[3]);} 输入两个整数10000、20000给u.i[0]和u.i[1]。分析运行结果。

然后将scanf语句改为: scanf(“%ld”,&u.b);

输入60000给b。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十一 位运算(1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位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位运算符; 2.学会通过位运算实现对某些位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上机调试并运行。

1.设计一个函数,使给出一个数的原码,能得到该数的补码,用八进制形式输入和输出。

实验十二 文件(1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以及缓冲文件系统、文件指针的概念; 2.学会使用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操作函数。3.学会用缓冲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将其中的小写字母全部转换成大写字母,然后输出到一个磁盘文件“test”中保存。输入的字符以“!”结束。实验十三 学生成绩管理(4学时)

实验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综合运用C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1.有5个学生,每个学生有3门课的成绩,从键盘输入以上数据(包括学生号、姓名、三门课成绩),计算出平均成绩,将原有数据和计算出的平均分数存放在磁盘文件“stud”中。

2.将上题“stud”文件中的学生数据,按平均分进行排序处理,将已排序的学生数据存入一个新文件“stu-sort”中。

3.将上题已排序的学生成绩文件进行插入处理。插入一个学生的三门课成绩。程序先计算新插入学生的平均成绩,然后将它按成绩高低顺序插入,插入后建立一个新文件。

学生的原有数据为:

91101 Wang 89,98,67.5 91103 Li 60,80,90 91106 Fun 75.5,91.5,99 91110 Ling 100,50,62.5 91113 Yuan 58,68,71 要插入的学生数据为:

91108 Xin 90,95,60

制 订:程世辉 教研室:软件教研室 执笔人:程世辉 审定人:

二00七年八月

篇2: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202 总学时:54学时(含上机24学时)

适用专业:全院管理类所有本、专科专业

一、教 学 内 容

1、数据库基本知识 ①数据库的特点; ②数据库系统分代; ③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④Visual FoxPro文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5 Visual FoxPro的界面和工作方式

2、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①数据库文件的建立,CREATE、APPEND、LIST、DISPLAY;

② Visual FoxPro的命令工资方式,菜单和命令方式、表达式、数组和常用函数;

③修改数据库文件。MODIFY STRUCTURE、INSERET、DELETE、RECALL、PACK、EDIT、CHANGE、BROWSE、REPLACE、SCATTER、GATHER;

④复制数据库文件。COPY STRUCTURE、COPY TO、数据库的结构文件、成批记录的复制; ⑤磁盘文件的基本操作。COPY FILE、RENAME FILE、DELETE FILE、DIR、TYPE FILE;

3、查询和统计

①排序和索引sort、index;

②查询命令locate、find、seek、continue、skip;

③数据工作期、视图文件、表的关联、多工作区查询、库文件的关联; ④SELECT-SQL查询。

○5统计命令COUNT、SUM、AVERAGE、CALCULATE、TOTAL;

4、程序设计初步

①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建立和执行MODIFY COMMAND<命令文件>、DO <命令文件>和菜单方式执行、状态命令设置、INPUT、ACCEPT、WAIT、?、??、; ②程序控制命令。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顺序、分支、循环;

③多模块化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子程序、函数、过程、全程变量和局部变量;

5、窗口设计

①窗口操作命令。窗口的定义与修改DEFINE WINDOW、ACTIVATE WINDOW、MODIFYWINDOW、HIDE WINDOWS、SHOW WINDOW、DEACTIVATE WINDOWRELEASE WINDOW、CLEAR WINDOW、CLEAR ALL;

②窗口着色。颜色对与颜色模式、SET COLOR TO、COLOR SCHEME、SET COLOROFSCHEME; ③BROWSE窗口设计。定义BROWSE窗口、定义功能键。

6、菜单设计

①下拉式菜单设计 ②弹出式选单设计

7、表单设计基础 ① 表单向导 ② 表单设计器

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基本概念、对象的引用)

8、表单控件设计

① 输出类控件(标签、图象、线条、形状)

② 输入类控件(文本框、编辑框、列表框与组合框、微调控件)③ 控制类控件(美丽按钮与美丽按钮组)④ 容器类控件(表格、页框、容器)

⑤ 连接类控件(ActiveX控件、ActiveX绑定控件)

9、表单高级设计

①多表单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界面、表单集)

②用户定义属性与方法程序(用户定义属性、用户定义方法程序)③类(基本概念、用户定义类)④表单/表单集设计实例

10、报表设计

①打印基础。打印准备、打印方法、打印命令 ②传统的打印设计

③报表设计器的基本操作(打开标本设计器窗口、快速制表、标本打印)④报表设计器的高级操作,了解

9、系统开发实例(对本科做基本的讲解)①开发的基本步骤

○2以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

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当今时代,计算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流领域,而数据库技术是这个领域的核心之一。

Visual FoxPro系统是一个优秀的多用户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课程详细地讲解了Visual FoxPro的各种命令、函数的功能,以及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能灵活地应用Visual FoxPro 语言设计程序、进行维护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方面的优越性。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是面向全院所有专业本、专科生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它侧重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简单的程序设计、菜单程序设计、窗口菜单设计以及必须掌握的表单设计和简单的菜单生成程序设计。侧重于计算机对数据的基本处理、表单的数据输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特别是专业中的问题)准备必要的知识;本大纲重点基于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程序设计,为学生学习相应的语言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使用。它是学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以及对计算机对数据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掌握。为学习今后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和高年级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掌握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后,能编制简单的程序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了解Visual FoxPro的基本性能指标,掌握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统计和数据库记录的查询。

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方法和简单的程序设计,这是全书的重点。

掌握菜单设计、窗口设计、菜单设计,对菜单设计,只要求掌握屏幕菜单方式和屏幕生成程序,对命令方式只做基本的了解。

4、实验课程

附实验大纲,按实验大纲的要求完成实验。

5、课程学时安排

学时安排遵循理论重于实践,理论课的学时分配占总学时的60%,实验课的操作,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大纲,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没有完成当天实验课程的任务,学生可以自己找时间自己解决。

章 次

讲 课 内 容

授课

上机 第一部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第三部分 查询与统计、SQL 第四部分 程序设计基础第五部分 菜单设计第六部分 表单设计及基础第七部分 表单高级设计第八部分 报表设计合计

22

6、教学参考资料

《数据库及其应用》 牛允鹏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活学活用》 张佑挺 张锦川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 史济民 汤观全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FoxPro用户参考大全》 金荣得 胡传国等 电子出版社 《FoxBASE数据库应用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FoxPro命令与函数》 张锦豪等 学苑出版社

篇3: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目前, 编程的工具多种多样, 编程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作为最传统的JAVA语言的教学依然重要。它的存在不仅使得同学们习得了一种有效的编程语言, 更在于帮助同学们通过在java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转变自我思维的过程。从C++的面向过程的思维向java的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转变, 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

二、java语言的教学现在与存在问题

1、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学习要求

目前, 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对于java的教学方式依然采用“老师教, 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打消了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计算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在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过程中, 容易产生同学对计算机学习的厌恶情绪, 大大的降低了学习热情, 进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结合其他的课程的教学, 往往是独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科间不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框架。并且, 由于和其他学科的交流不畅, 导致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当中, 很难将各科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由此导致同学们只会按照书本当中所演示的例题进行操作, 在创新与独立处理事件上表现不足。

2、错误的思维模式

Java与传统的教学甚至是其他的编程语言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在同学们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注重的是面向过程的思维模式, 在PB程序设计与网页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的面向结果的思维模式, 而对于java语言的教学, 这两种思维模式都不足以让同学理会java的真谛。同学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因为没有达到java的面向对象的思维模式而达不到灵活运用的水平, 更不用说创新了, 这往往直接影响到同学的就业起点以及工作潜力。

3、基础知识的强化不足

Java编程语言的教学对象往往是程序设计初学者——大学生, 由于全国各个生源地的素质教育差异很大。因此, 对于刚刚入学的同学来说, 对于编程语言的理解情况以及对一些电脑的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情况均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由于教师的无差别教育而导致在初期便出现了严重的成绩分层现象。一些由于基础知识无法满足编程语言学习的同学自暴自弃。失去了对java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新方法的探讨

基于如上的问题与不足, 针对java编程语言的教学必须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以“建立新思维”为教学核心, 以“削弱高低差距”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同学自主学习”为最终目标。在新的教学方法中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做了改进, 通过实践教学的模式来达到以上目的。

1、采用实践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 同学记忆”的模式, 而是从启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锻炼同学运用书本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 这样才能在漫长的编程的学习过程中, 让同学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不断的在生活中得到进步。比如, 在讲解“动态标签”的过程当中, 本人采用的并不是传统的讲解模式, 而是通过“为何采用动态标签”为课程的引题;在让同学们思考为何采用动态标签的过程中, 通过辅助思考的方式将什么是动态标签, 动态标签的意义, 动态标签的作用等相关的概念帮助同学们进行理清。

教材当中对java编程的动态标签是如下定义的:“一个进程就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 而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块内存空间。一组系统资源, 在进程概念中, 每一个进程的内部数据和状态都是完全独立的Java程序通过流控制来执行程序流。程序中单个顺序的流控制称为线程, 多线程则指的是在单个程序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 执行不同的任务, 多线程意味着一个程序的多行语句可以看上去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运行”这个定义隐晦难懂。但是, 经过新教学模式的启发, 在同学的讨论与思考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个可以独立理解的定义。让每一个同学在现实意义上理解什么是java的动态标签。

2、建立面向对象的思维模式

引导同学改进思维方式。由原来的面向过程的思维逻辑转变为从具体的编程技术当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的思考的模式。而在这个抽象模式的过程中, 自发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 是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不考虑问题解决的细节, 把问题的最主要的方面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框架, 集中精力思考如何解决主要矛盾, 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再把问题的细节分割成一个一个小问题, 再专门去解决细节问题。

采用这种面对对象的思维模式, 可以使得由起始到结束这样一个固定结果的标的任务当中, 不限制完成的路径, 仅对结果进行限定。一方面, 即保证了程序的结果的正确性也就是说程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在不限制的过程中, 由于个人的不同而使得选取的不同的过程, 在不同的过程中进行筛选。可以找到更加简洁, 更加有效的, 更加优化的解决途径, 并且在不断的开发过程中发现新的规律与新的程序。

3、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基层知识

针对同学们对计算机以及编程语言的理解不同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过程当中。首先, 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前要进行测验, 充分的了解同学们的不足与知识层次分布。其次, 在课堂中要通过引题的模式来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点, 来确定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最后, 根据课堂反映与试验成绩, 来确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并加以帮助。以重新建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

摘要:本文以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基础, 结合自身的相关教学经验, 总结了java编程语言的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如:教育模式老化无法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 思维模式的错误指向, 基础知识的强化不足等几个方面。根据理论与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对策, 建立了一套新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模式,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java语言,教学,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卫华.Java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S1) .

[2]张宇.浅析系统论在JAVA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10, (17) .

篇4: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培养;语言能力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开端,是孩子学习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速度、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若老师和家长能很好地利用幼儿的这一优势,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思维和语言能力。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现在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出现很大的漏洞,不适合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1.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语言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但是自己却对幼儿语言教学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理解、逻辑方面的能力。若仅仅是把孩子的说话能力作为幼儿园的教学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幼儿园的教育就失去了其教学的意义。

2.选取的教材没有针对性,不适合幼儿的学习

在教学上,老师加强了对孩子语言教学的认识,知道了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幼儿语言的教学上却没有针对性地选取教材。选取的教材不适合孩子的发展学习,大多数幼儿园的教材都是从老师怎样教的层次上入手,进行教材的编排,根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所选取的教材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更多的教材没有实际性的教学意义,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质量

人们总是觉得幼儿园的教育是微不足道的,其实不然,幼儿园教育肩负着众多的责任,它肩负着孩子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培养的重担,还肩负着家长的重托,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要正确地对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教学质量。

1.增强幼儿教师的语言认识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幼儿学习的模仿者、掌舵者。对幼儿园的领导来说,在教师的聘请上要严格地筛选,不仅要聘用有专业证书的人员,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质量。在幼儿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一地以游戏来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单一地让孩子听一些儿歌,教师还应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仔细观察孩子,对孩子的掌握能力进行检测,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2.创新语言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是注重让孩子听儿歌、背诵诗歌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但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孩子的日常交流能力,教师可以拓宽孩子的学习环境,不要将孩子禁锢在教室里,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和孩子一起玩耍,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心和每一个孩子进行交流,在与孩子交流或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对孩子错误的地方不要急于打断,要在孩子讲完后再给孩子讲解、纠正对孩子进行教导,以防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

幼儿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开端,是孩子情商、智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教学中,重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幼儿教师应为孩子、为家长、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蔡婉玲.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初探[J].神州,2013(34).

作者简介:程夕春,女,1967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重庆市璧山区城关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篇5:《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语言(C)》 英文名称: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课程编码: 学

分: 参考学时:64 实验学时:64

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目标及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是我院计算机专业重点课《程序设计语言》的重要组成之一。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 C 程序的基本结构和 C 语言基本的数据结构,熟悉 C 程序的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过程;

2、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熟悉算法描述工具 N-S 流程图的使用及常用算法;

3、能够熟练地阅读用 C 语言编写的程序;

4、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 C 程序;

5、能调试、运行程序。

二、课程学习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上机实践,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熟练简明应用。

三、教学预修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C的基本数据类型及运算、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数组、函数、指针以及结构体的使用。

难点是函数的调用,指针及结构体的使用。

五、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一)总课时数

总课时数为:64*2=128学时,其中,理论为:32+32=64学时;实验:32+32=6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1.C 语言的结构(2 学时)

(1)程序的构成,main 函数和其他函数。

(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3)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4)C 语言的风格。

(5)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步骤及 TURBO C 环境。

实验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2学时)

2. C 数据类型及各种表达式(4 学时)

(1)C 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 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C 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实验二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学时)

3.算法与顺序程序设计(4 学时)(1)算法的概念、特性、算法的描述。

(2)常用算法。

(3)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4)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实验三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4学时)

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 学时)(1)用 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用 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选择结构的嵌套。

实验四 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6学时)

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 学时)(1)for 循环结构。

(2)while 和 do while 循环结构。

(3)continue 语句和 break 语句。

(4)循环的嵌套。

实验五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6学时)

6.数组(6 学时)

(1)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3)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实验六

数组(6学时)

7.函数(6 学时)

(1)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2)函数的定义方法。

(3)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4)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5)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8)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实验七

函数(6学时)

8.编译预处理(建议穿插在各章中讲)(4学时)(1)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2)“ 文件包含”处理

实验八

编译预处理(4学时)

9.指针(10 学时)

(1)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2)变量、数组、字符串的指针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的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3)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4)返回指针的函数。

(5)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main 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实验九

指针(10学时)

10.结构体与共用体(10 学时)

(1)结构体的定义、初始化、引用

(2)结构体数组及结构体数组成员的访问(3)结构体类型的指针(4)结构体型与函数(5)结构体处理链表(6)共用体(7)枚举类型

(8)用Typedef定义类型

实验十

结构体与共用体(10学时)

11.位运算(4 学时)

(1)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2)简单的位运算。

实验十一位运算(4学时)

12.文件操作(4 学时)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磁盘I/O系统)不要求。

(1)文件类型指针(FILE 类型指针)。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函数(fopen,fclose)。

(3)文件的读写函数(fputc,fgetc,fputs,fread,fwrite,fprintf,fscanf 函数),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 函数)。

实验十二文件(4学时)

七、教学参考书目:

1.常玉龙等 《Turbo C 2.0实用大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2.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丽娟 徐军 戴宝华 荣政 《C程序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4.田淑清等 《C语言程序设计辅导与习题集》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5.谭浩强 薛淑斌 崔武子 《C程序设计(二级)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崔培伟 《C/C++语言程序设计》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1 7.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陈朔鹰 陈英 《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集(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9.朱连章等 高级实用程序设计(Visual C++)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 10.方** 宋世发 汤钦林 李太芳 《C语言程序设计》 地质出版社 2006

篇6: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0211003

总学时数:85(理论

51、上机34)总学分数: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全院理工科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专业的公共课,是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二年级第一学期。

C语言程序设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由于其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应用面广,因此实用性很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各种数据类型,基本语句,基本程序设计结构以及常用算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1)C语言概述

C语言出现的背景、特点 简单C程序介绍及上机步骤(2)算法

算法的概念、特性 算法的表示

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3)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常量与变量 整型数据 实型数据 字符类型数据

各种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 赋值运算符和表达式

复合的赋值运算符和表达式 逗号运算符和表达式(4)顺序程序设计 C语句概述 赋值语句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格式输入输出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5)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if语句的三种形式、if语句的嵌套 条件运算符 switch语句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举例(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概述 while语句 do-while语句 for语句 循环的嵌套

几种循环语句的比较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举例(7)数组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字符串处理函数(8)函数 函数概述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方式 对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函数的嵌套调用 函数的递归调用 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别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9)预处理命令 不带参数的宏定义 带参数的宏定义 “文件包含”处理(10)指针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11)结构体和共用体 结构体概述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结构体数组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用指针处理链表 共用体 枚举类型

用typedef定义类型(12)文件 C文件概述 文件类型指针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文件的读写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实践环节。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能自然熟练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学会编程并上机调试通过。

各部分的实践环节和要求如下:

1、了解Turbo C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2、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类型转换的规律;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3、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4、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学会使用逻辑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5、熟练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如穷举、迭代、递推等)

6、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方法;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

7、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8、掌握宏定义的方法;掌握文件包含处理方式

9、掌握指针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能正确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10、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掌握链表的概念,初步学会对链表进行操作;掌握共用体的概念与使用

11、掌握文件和文件指针的概念;学会使用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操作函数;学会用缓冲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

四、教学时数分配: 上课课时分配:

基本内容 C语言概述

数据类型 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 顺序程序设计及简单算法介绍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常用算法设计举例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嵌套、递归调用 局部和全局变量 存储类别 一维、二维数组定义、引用和程序举例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预处理命令

指针和指针变量 指向数组、字符串、函数的指针 返回指针的函数

结构体 链表 共用体 文件操作

课时数 3 4 5 3 3 3 6 6 3 8 4 3

五、其它项目: 上机操作课时分配: 基本内容 课时数 熟悉Turbo C实验环境 2 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的使用 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4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2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 常用算法实验一 2 函数实验 4 数组实验 4 预处理命令实验 2 指针实验 4 常用算法实验二 2 结构体实验 2 文件实验 2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该课程属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上机)。

2、习题:

书面作业布置不少于8次。

上机作业布置不少于8次,通过软盘或网络方式提交作业。

3、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以及对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自学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能编写相应程序并经过上机调试通过。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其它程序设计语言

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VB)、程序设计语言(F90)、程序设计语言(VFP)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C程序设计 谭浩强编著

篇7: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央电大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007年08月29日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数据表示、运算规则、语句定义、函数调用、程序结构、文件使用、编程方法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解决较简单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问题的程序,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的基础。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需要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并具有对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的技能。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3.课程教学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必须在学习中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在上机实践中体会和加深理解,通过实际的上机操作训练,还能够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实际能力。

4.教学主要内容

(1)介绍C语言上机操作环境、程序基本结构,系统函数的使用;

(2)介绍常用输入输出函数的作用;

(3)介绍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数学函数、表达式等的表示与含义;

(4)介绍各种分支语句、循环语句的流程控制功能及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法;

(5)介绍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作用,字符串数组的特殊存储格式与作用;

(6)介绍指针的定义和运算,变量存储空间的动态分配,数组名的指针含义;

(7)介绍用户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值参数和指针参数的使用,变量的作用域,递归函数;

(8)介绍结构和联合类型的定义与应用,结构链表的建立和使用;

(9)介绍文件的概念,文件的打开和关闭,字符文件和字节文件的处理操作。

(10)介绍利用C语言编写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路和方法。

5.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并且逐步递进,具体含义如下:

(1)了解层次:记忆C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

(2)理解层次:掌握C语言中的每个语法成分和语句的定义格式、含义及作用;

(3)应用层次:利用C语言,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分析和编写程序。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1.课程学分和学时

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电视、实验和面授辅导学时各为20、27和25学时。课程中各章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C语言概述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流程控制语句 数组和字符串 指针 函数 结构与联合

内容

电视学时 实验学时 面授学时 3 3 2 2 3 3 2 4 4 4 4 4 3 3 3 3 4 3 八

文件 2 3 4

2.教学媒体设计

(1)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文字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教材要概念准确、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且要包含实验指导和实验内容。

(2)电视课程作为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以及重点和难点。

(3)面授辅导课程由面授教师系统地辅导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进度,检查学习效果,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

(4)CAI课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能够集名师讲授、动画教学演示、作业练习、学习效果检查等为一体,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深受学习者喜爱。

(5)网络资源媒体可以汇集有关教学文件为学生查询提供方便,还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答疑活动,便于师生定期或随时开展。

3.教学过程建议

本课程的电视和面授课堂教学要把知识讲授与上机操作演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练习和指导,使所学知识都能够得到上机运行结果的充分验证。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一)教学内容

1.C语言的特点

2.C语言中的基本语法成分和程序结构

3.常用输入输出函数printf和scanf的作用

4.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二)教学要求

了解:C语言的特点,基本的语法成分,程序的结构,C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的过程。

理解:常用输入输出函数printf和scanf的作用

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一)教学内容

1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2.整数、实数、字符、枚举等常量的表示;

3.使用#define编译预处理命令定义符号常量;

4.变量的定义和分类;

5.各种运算符的表示和应用;

6.数值、关系、逻辑表达式的求值;

7.常用数值函数的调用,如绝对值函数、平方根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取整函数等的调用。

(二)教学要求

理解: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种常量和变量的表示,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的构成,常用数学函数的调用格式与作用。

第三章 流程控制语句

(一)教学内容

1.if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2.switch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3.for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4.while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5.do---while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6.continue和break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7.return和goto语句的定义格式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理解:各种语句的定义格式;

应用:分析程序,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编写出相应程序。

第四章 数组和字符串

(一)教学内容

1.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有关概念;

2.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应用;

3.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应用;

4.字符串的存储和字符与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了解: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有关概念;

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格式,字符串的存储格式,字符与字符串函数的调用格式;

应用:会分析含有数组和字符串应用的程序,根据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问题编写出数组应用程序。

第五章 指针

(一)教学内容

1.指针的有关概念;

2.指针的各种运算

3.数组元素的指针访问方式

4.数据存储空间的动态存储分配

(二)教学要求

了解:指针的有关概念;

理解:指针的各种运算符的含义,一维和二维元素的指针访问方式,动态存储分配与释放函数的含义;

应用:会分析含有指针操作的程序。

第六章 函数

(一)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格式和各个语法成分的作用;

2.函数的调用格式以及调用过程;

3.值参数和指针参数的不同作用;

4.变量的作用域分类;

5.递归函数的概念和调用过程。

(二)教学要求

了解: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与返回的有关概念;

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过程,值参数和指针参数的使用,变量的各种不同作用域;

应用:会分析一个函数定义的功能,根据问题编写出对应的函数。

第七章 结构与联合(一)教学内容

1.结构的基本概念

2.结构的定义与初始化

3.结构成员的访问和结构变量的赋值

4.结构与数组

5.结构与函数

6.结构与链表

7.联合的定义与使用

(二)教学要求

了解:结构和联合的有关概念;

理解:结构和联合的定义格式,结构和联合成员的访问,结构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结构作为链表中结点类型的应用;

应用:会分析和编写使用结构的函数或程序

第八章 文件

(一)教学内容

1.数据文件的概念

2.文件的打开和关闭,3.文件的操作方式

4.字符文件的访问

5.字节文件的访问

(二)教学要求

了解:文件的有关概念;

理解:文件的各种访问方式;

应用:会分析和编写使用文件的程序。

第四部分 实验

篇8: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在多年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有限,英文水平低,看到稍长的程序代码就头痛,课上不积极参与,课后不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询问老师,大多无视实践操作中的逻辑错误与语法错误,有些学生甚至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玩手机、逛网页上,最终课程结束也不会编写简单的程序。

针对以上的问题,并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的改革。

2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2.1 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阅读及调试程序的能力上,因此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以项目实施顺序为导向来安排组织教学内容,根据项目中各模块所含有的知识、能力及职业素质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导出基本语法知识、三种程序结构、数组及函数等相关内容。在教学中重点放在三种基本结构、函数调用、数组等常用的知识点,对程序设计语言中偏难偏繁的知识不讲或少讲,对实际应用较多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强。在选取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引导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除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成绩管理系统”综合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外,还结合相对独立、有趣的小任务进行教学,用以巩固和拓展知识点,课程内容整合如下: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课堂中以项目为先导,推行任务驱动、现场演示、模仿练习、要点剖析、拓展练习的教学形式。由教师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为主体,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这种“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教学方法对高职生学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有着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应遵循“深入浅出、突出实用”的原则,将知识难点分散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后不仅要动手操作编写小程序,还要动笔练习,对课堂上编写调试过的案例和习题,要求课后抄写并加以注释,以加深对程序结构的理解、对程序中英文单词的记忆、对程序语句书写规则的掌握。

2)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量较大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缩减理论讲解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和指针等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生动的课件,降低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将语句、结构及概念等理论知识融合在案例代码中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增加教学信息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件、习题等放到网上供学生自行调用复习,巩固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监督和辅导。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辅导,普遍问题集中讲解,根据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调整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以满足学生知识学习的需要,这过程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杜绝学生开小差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编写程序及程序调试的能力。

2.3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单一的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往往使学生不注意平时上机实践的积累。所以要实现教学目的,要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还应完善考评机制。要调动学生上机操作的积极性,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评分;为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被消化掌握,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作业,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视作业完成的质量记分,如上表所示。提高课堂任务完成和课后任务执行的考核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学生有意识的重视平时的上机操作和课后知识点的复习,这才是学好C语言的关键。因此考核由平时成绩(课堂任务+课后任务)50%、上机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20%三部分组成,多样化考评机制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障C语言课程的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认清教学现状,打破常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重在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来有效培养学生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春兰.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24-26.

[3]隋艳,魏灿欣.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实施课堂项目化教学中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建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2):161-163.

上一篇:让新闻插上诗歌的翅膀下一篇:《贞观政要·诚信》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