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4-17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华山中学 程自强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这篇课文写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来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坏事也可能转化为好事。

教学这篇课文,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再到解决难题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刻体会,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制作并运用了大量的课件,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外,依据教材的内容,我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

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

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

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设计中,我从想一想:爸爸为什么没叫他画小狗?说一说:爸爸的话中坏事、好事指什么?到做一做: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测评训练,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又确定本课的设计特点为: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再到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我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摘选读、角色朗读、悟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读课文、爱读课文。充分让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朗读,在交流中理解朗读的方法,依据学生独特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课文。例如:在教学中,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说出高兴、自豪、满意、激动、兴奋等多种感受,再让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朗读爸爸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话,你会怎样说?可能孩子们会怀着沉稳、高兴、兴奋等多种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读。

(三)联系生活,拓宽资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坏事变好事的情况?说说自己遇到过类似的事。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例如: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课文。这样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但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自我基本功有待加强,特别在语言上,提问应该更加准确,引导应该更加到位等。再有,自我还应该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文化底蕴,这样才可提高自我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学机智方面,我还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究,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深度训练。

篇2:《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从而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但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只知道大哭大叫,或去求助爸爸、妈妈、他人,不知道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或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所启发。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端详’、“动脑筋”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端详”“动脑筋”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玲玲的画》。(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一下,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出示课件)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

板书:画弄脏了——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二、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1、各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

出示课件: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这幅明天就要参加评奖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的笑了。

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 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再到“笑了”,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2、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出示课件: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指名读。

(1)玲玲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从哪个词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端详)

(2)“端详”是什么意思?(“端详”就是仔细地看)

(3)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4)现在同学们也来当玲玲,也满意地端详端详。

(5)谁能读出玲玲的满意?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就在这时,爸爸又在催了。(出示课件: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表演催。

真是位关心孩子的好爸爸,谁能带着对女儿的关心再来催一催呢?(指名读,齐读) 过渡: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说——(出示课件: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4、过渡: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出示课件: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

(1)指名读。(师演示画笔叭的声音掉落的动作)

(2)请你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找出这句话中表示声音的词。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

词,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小狗叫—汪、敲门声—咚、春雨—沙沙)用象声词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此时你是玲玲,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伤心,难过、着急)谁来用这种语气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板书:哭

过渡:哭声惊动了爸爸,爸爸放下报纸问(出示课件:怎么了,孩子?)。

全班同学一起问问——“怎么了,孩子?”

5、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画脏了就脏了呗,哭什么啊?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出示课件: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此时玲玲的心情如何?(伤心、着急)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

6、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那玲玲后来是怎么做的?(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花狗)

(1)爸爸是怎么启发她的?(出示第七段)仔细听老师读第7自然段。用“—”画下来。

(2)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希望玲玲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3)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爸爸是一个会教育孩子的人、遇事冷静的人)

7、学习第8自然段

过渡: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是怎么做的呢?仔细听老师读第8自然段。用“” 画下来。

(1)(出示第八段)从玲玲想了想,你能看出什么?(说明她在爸爸的启发下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2)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到哪些办法?(画只小花猫,画双小拖鞋,挂件衣服??) 板书:笑。

8、学习第9自然段

过渡:爸爸针对这件事是怎么教育玲玲的呢?(出示第九段)指名读,齐读爸爸的话:“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并不是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并不是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

板书:坏事,好事。

(2)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

(3)是啊,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请同学们用心再把爸爸的话默读一遍,把它记在心里。

9、通过爸爸的指点,通过玲玲自己的独立思考,她的画得了一等奖。我们一起来祝贺玲玲。齐读。(出示课件第10自然段)

三、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比如:1、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衣服不小心被钉子钩破了,露出一个洞。

2、美术课下课了,你刚画好的画给弄脏了,出现了黑色的点点。

3、向同学借书看,可是不小心把他的书给弄破了。 在破的地方缝补上一朵美丽的小花;可以把黑色的点画成蜻蜓,画成蜜蜂;弄破的书,可以用透明胶带进行补救。

四、分角色读全文,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分角色读全文。请男同学来读爸爸的话,女同学来读玲玲的话。(练习朗读,读出角色特点。)

五、总结: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以后,我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办呢?对,大家一定要记住——(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读读抄抄”,鼓励背诵)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哭 笑

画弄脏了 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动脑筋

篇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爸爸”说的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培养学生遇事肯动脑筋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小花狗的原因;感悟“爸爸”说的道理。

四、設计思路

通过读、思、议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课堂实录

(一)学习课文一至三自然段(8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至三自然段。(生读)我想请一位男同学扮演玲玲的爸爸,把这部分当中爸爸说的话读一读,谁愿意?

男生1:“玲玲,时间不早了,赶快睡吧!”师:爸爸又在催她了。这里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女生l:爸爸催了两遍了。

男生2:爸爸催了好几遍了。

师:对!这个“又”字说明爸爸一遍一遍地催玲玲赶快去睡觉,那么玲玲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她到底在干什么呢?

男生3:她在看画。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生读1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1自然段,想想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玲玲在看画?

男生4:从:“端详”这个词可以看出玲玲在看画。

师:噢,那么“端详”就是怎么看?

女生2:认真地看。

师:对。玲玲一心想把画画好,她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孩子。这时候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女生3:对自己画得画很满意!

师:正在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突然发生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二)学习课文四至十一自然段(25分钟)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4~11自然段。请所有的男同学读爸爸说的话,请所有的女同学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旁白部分。

师:正在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女生4: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水彩笔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哭了起来。

师:她说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时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男生5:很伤心!师:玲玲一看画被弄脏了,心里非常着急,她都急哭了!看着玲玲着急的样子,你们想不想帮帮她?

生:想!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热心!那就请大家赶快动动脑筋,说说你们的好办法。

男生6:在弄脏的地方画点什么。师:在弄脏的地方画点什么好呢?

男生7: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

师:同学们替玲玲想的办法真多,老师也想了个办法,你们看行不行?既然玲玲把画弄脏了,那就再画一张吧。

男生8:再画一张来不及了,因为时间很晚了。

师:看来在弄脏的地方只能画点什么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画了什么?(指名读8自然段)。

师:(出示玲玲的画)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这个办法玲玲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她为什么在弄脏的地方不画别的,偏偏画了一只小花狗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玲玲的画,说说理由。

男生9:因为玲玲喜欢小花狗。

女生5:因为小花狗可爱。

师:“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真是可爱!“懒洋洋”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来学学小花狗(生做动作)

师:你们猜猜看,弄脏的地方是什么颜色?

女生6:可能是黑色。师:这让玲玲想到了什么?

女生7:弄脏的颜色、形状像小花狗身上的花纹。

师:玲玲就是根据弄脏的地点、颜色、形状,通过动脑筋画了一只小花狗,这样弄脏的污渍不见了,而且这只小花狗给这幅画又增添了生气,还给她的家带来了温馨!玲玲想的这个办法最好!看着修改后的这幅画,玲玲的心情又怎么样?

女生8:对改画后的这幅画非常满意!师:爸爸看了玲玲修改后的这幅画,高兴地怎么说呢?用“——”勾画出爸爸说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生勾画、朗读)谁来展示朗读?

男生10:“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师:(小黑板出示爸爸说的后两句话)玲玲听了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你们明白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更多!

女生9: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师板书: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变好事。

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课文中的“坏(下转第202页)(上接第137页)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呢?

男生11:“坏事”指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不小心把画弄脏了。

师:那课文中的“好事”又指的是什么?

女生10:“好事”指的是玲玲在弄脏的地方改画了一只小花狗,这样一改,玲玲的画更漂亮了。

师:玲玲在弄脏的地方通过动脑筋改画了一只小花狗,这幅画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得了——(生齐声回答)一等奖,“坏事”真的变成了“好事”!看来这儿的“坏事”指的是不小心做错的事,暂时没有做好的事。

(三)课文拓展(6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想对玲玲说些什么?(生说心里话)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学生汇报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师小结(1分钟)

同学们,今后,不论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一定不要着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把事情做好!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课文中爸爸说的话;把玲玲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教学反思

篇4:《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说课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玲玲的画》。

二、教材解析

本课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第二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却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画看上去更好了的故事。揭示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道理。

根据单元目标,课文内容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指导书写“及”“拿”“另”“并”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

3.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故事。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难点:

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故事。教学方法: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叙述,简单明了。引用“情境导入法”和“关键语句、词语的自读自悟法”“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程序:

开课伊始童趣导入(师书写课题)。(出示玲玲的图片)和玲玲打个招呼的情境导入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作铺垫。复习生字,词。(指名读,领读,点读)阶梯式复习,主要达到正音,巩固,激发兴趣的目的,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准备。

接下来读课文,悟情绪。

玲玲是个聪明的孩子,竟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知道为什么?因为爸爸告诉他一个秘诀。(出示ppt: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中心句前置,改变教学顺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重点做准备。学生朗读并画句子。说出坏事是什么事?好事是什么?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玲玲是怎么做到的呢?圈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画零为整,理清思路,抓关键词,为教学难点做铺垫。玲玲得意什么,为什么而伤心,因什么而满意呢?(出示图片)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得意,端详”等关键词的意思,指导朗读,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关键句子和词语的自读自悟,明白玲玲心情变化的原因,为后续的复述故事作准备。识字写字也是低段教学的重点,本课采用随文写字的方法,先观察再范写后评价,完成写字这个教学重点。坏事变好事,玲玲用了什么办法呢?(动脑筋)(师板书)再次出示,巩固教学重点。

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请你说一说。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由于年段特点,只要求说出力所能及的解决困难的事例即可。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突破重点。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难点,(出示ppt)凭借图片和关键词的出现,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思路,再出示填表示心情的关键词的片段讲讲这个故事。由简到难,突破难点。从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的主要内容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列出关键词和句子。

陈 敏

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但本课的教学目标较多,总体感觉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够扎实。但由于是示范课,必须完成既定目标,因此有一些环节较形式化。

突出问题体现在:

1.生字书写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充分观察,减少了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评价方面,教师的评价多与学生的评价,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对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影响。

2.在本课的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方面,一个学生复述完整的一篇课文,还存在难度,应把一篇课文按图片分解,按照得意,伤心,满意三个板块分别叫三名同学复述,降低难度,最后再整体复述,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细节部分的处理,需要平日里多积累经验,多钻研教材,更精准的授课,更好地服务学生。

篇5:《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尚田镇中心小学

沈玲玲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读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个生字字音,通过课文的朗读能读准“玲玲、端详、评奖、弄脏、叭的一下、动脑筋”六个生字所在的词语。通过换偏旁识记“叭”,动作演示理解词语“端详”。通过观察,能正确书写“玲、糟、脑筋”四个生字。

2、通过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理解爸爸的话,知道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校举办了一个画画比赛,有一位小姑娘也要参加,她的名字叫----“玲玲”。亲切地叫一声。(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个“玲”?

2、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让我们去帮帮她。(板书课题: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不确定的请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比比谁能把课文读通顺了。读完之后,圈圈生字宝宝,划划生字宝宝所在的词语,看看谁收获的更多。

1、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哦,把课文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完一遍可以用小手指告诉老师,你读得很认真。

师:动手给课文标标序号,圈圈生字宝宝,把课文中生字宝宝组成的词语朋友们划一划,读一读吧。(夸赞大家的朗读姿势等)

2、师: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然后看看是不是都找到新词朋友了。

3、看词语朋友们忍不住要出来和你打招呼了,认一认吧!玲玲

端祥

一幅画

评奖

催促

叭的一声(趴、扒)弄脏(心脏)

脑筋

1、带拼音读

师:老师发现这个词语特别难懂,你能在课文中找到它所在的句子吗?(读一读,谁 能来说说它的意思呢?仔仔细细地看就叫端详?那你平时会满意地端详什么呢?比如:当你亲手用橡皮泥捏了可爱动物)

2、师:当我们不小心把黑板擦掉地上的时候,会发出“叭的一声”叭是个拟声词,那小朋友火眼金睛,看看这三胞胎。

3、弄清楚多音字

4、哇,真棒,已经和他们交上朋友了,让我们再来记一记吧!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我们默读课文,然后和同桌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可以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短的话说清楚。(笑——哭——笑)玲玲的画———————————。板书:一波三折

玲玲画了(),可是()。后来,在()的帮助下,玲玲在脏的地方(),结果()。板书:

师: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这其中肯定有奥妙在。

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抓住玲玲的心理变化:课文中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发现。(满意(完成画作)------伤心、着急(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哭了——笑了)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满意的神态,端详的神情)指导朗读。玲玲看着自己的画会说些什么呢?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我注意到你读的时候‘哇’这个字读的特别重一些,这是为什么呀?玲玲的心情如何? 哦,画脏了,玲玲哭着会说什么:(指名读2个,齐读)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为什么笑了?(开心,成功了)

(2)抓人物的语言:课文中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很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读一读课文的2-9自然段,想一想。爸爸的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a、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b、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2、你看出爸爸和玲玲都在动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

A、“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可启发学生思考:“仔细地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玲玲想了想„„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会想什么?“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会想些什么?你体会到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好,这只濑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一幅有了生机,有了家的温馨。瞧,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那儿多舒服、多安心啊!连它也爱上了这家的一角,我想:这也是这幅画能够得一等奖的原因吧!

四、书写汉字

过渡:小朋友,玲玲的心情我们读懂了,可谓是一波三折啊!幸运的是,玲玲遇到困难不惊慌失措,开动了她的的脑筋,想出了好办法,让我们也做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样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生字宝宝已经躺在田字格里,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嘛?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肯”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发给学生写字本,练字用。

一、读题

1、板书:玲玲

(指着板书)这是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谁来亲切地叫叫她的名字?(第二个“玲”念轻声。)多么清脆的一个名字!(指着板书)这个名字是男孩还是女孩的?你怎么知道的?(王字旁的字跟玉有关,“玲”指的是玉石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女孩子的声音就像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这个字还跟和“灵巧”的“灵”同音,所以,人们常用这个字给女孩子起名字。)

咱们班谁的名字中带有“玲”字?请站起来。你看,全是女孩。(课前做个小调查,若没有,则不问。)

2、板书:的画 齐读课题。

二、读字

1、玲玲的妈妈很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同学们听,想听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16页,咱们一边看一边听,要看得仔细,听得认真。(播放朗读录音)

2、请大家把课本拿好,咱们也试着来读一读课文。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每个字读准确。自由地读,开始。

3、出示第一组汉字:详 幅 叭 催 脏 糟 谁会读这六个字?

这六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左右结构,他们的部首都在左边。书写时,左边的部分要写得窄一点,右边的部分要写得宽一点。)

4、再看这两个字。出示第二组生字:奖 筋 谁会读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三、读句

1、同学们,玲玲的爸爸也读了这篇课文,读得非常好,只可惜,他有一个字读错了,你能听出来吗?

把课本拿好,要看得仔细,听得认真。(播放朗读录音)哪个字读错了?(叭,读成了pā)

2、希望咱们班的同学读课文,每一个字都能读准确,每一句话都能读通顺,拿好课本,咱们再好好地练一练。

3、出示:

●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谁能读通顺?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这段话中只有一个生字,谁来读?

●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这段话谁能比玲玲的爸爸还读得好?

●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这段话中有一个字,不小心的话也会读错,谁来试试看?(表扬读准“趴”字的学生)出示:叭 趴

第一个字为什么是口字旁,第二个字为什么是足字旁?(“叭”表示声音,所以是口字旁;“趴”是一个动作,脚和身子贴在地上,所以是足字旁。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咱们是手和身子贴在桌面上。

●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段话是课文中最难读的一段话,谁来挑战?读出高兴,读出自信。出示(三个田字格):肯 脑 筋

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月”)这三个“月”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看老师写“肯”。“止”下面的一个横要写长,“月”的竖撇变成了一竖,这个“月”要写得稍微宽一点。

请同学们拿出写字本,打开,拿好铅笔,检查一下自己的握笔,再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保持住,认认真真写两个。

再看老师写“脑”,“月字旁”要写得瘦长,右边留出足够的空间,一点一横长,接下去该写哪个笔画?一撇一长点,最后写竖折,竖。

“筋”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月”字稍短,“月”和“力”的空间各占一半。拿好铅笔,保持正确的坐姿,把“脑筋”两个字认真地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出示:

端详 评奖 弄脏 脑筋 一幅画 小花狗 懒洋洋 叭的一下 趴在楼梯上 看谁读得有声有色?

二、哭了

1、板书:哭了

谁来读一读玲玲“哭了”的一段话? 出示: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自己读一读。

玲玲为什么哭了?(玲玲不小心把水彩笔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她心里一定很——(难受、后悔、自责等)。请你带着难受(难过、后悔、伤心)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

2、同学们,不就是一幅画吗,弄脏了就弄脏了,有什么好哭的!还有什么原因让玲玲哭得这么伤心?

(1)玲玲画了好长时间,画得特别认真。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画了好长时间,已经很晚了,很迟了,很不容易,她画得太认真了。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谁能读出时间长?(强调“时间不早了”“又在催她了”,爸爸都催了好几次,她画得太认真了!)

第二句话,谁能读出玲玲的着急和无奈?(强调“来不及了”)(2)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特别喜欢。

●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从哪看出玲玲喜爱自己的画?(满意、端详)

你知道“端详”是个怎样的动作吗?(仔细地看、反复地看)她太喜爱自己画的这幅画了,把它当作了宝贝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不停地欣赏。指导朗读。读出喜爱、激动、兴奋之情。

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把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弄脏了,把自己喜爱的画弄脏了,心里当然很难受、很伤心、很后悔,所以玲玲哭了起来。

三、笑了

1、板书:笑了

(指着板书)谁来读一读玲玲“笑了”的一段话? 出示: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自己读一读。

玲玲刚才还在哭,现在怎么笑了?(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一点都看不出弄脏的痕迹。)出示前后两幅图画。

你觉得哪一幅更好?(第二幅比第一幅更生动了!)指导朗读。读出喜悦、满意之情。

2、在“哭了”和“笑了”之间画上一个箭头。

(指着板书)同学们,从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自己读一读。

这是爸爸说的一段话。谁来自信地读一读?(板书:坏事 好事)

如果要在这个箭头上写四个字,你会写哪四个字?(肯动脑筋)玲玲刚才动了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想了想)

除了玲玲动了脑筋,还有谁也动了脑筋?从哪看出来的?(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往往”两个字能去掉吗?(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坏事变成好事。)

3、下面,俞老师要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 ● 有一天,你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到别的班级借一本)

●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你忘记了!(打电话给同学或老师,问一问)● 你不小心把家里的白墙壁弄脏了!(在脏的地方放一盘花,或挂一幅图画)● 你的裤子膝盖上磨出了一个窟窿!(用小动物的布料补上去)

4、最后,俞老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出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求助。(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哭了 肯动脑筋 笑了 坏事 好事

(2012年4月20日晚)【课文】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篇6:《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中、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是伤心。那么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是啊,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第七单元,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了解了这个单元着重选了关于哪方面内容的文章?(如何正确看待问题方面)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写在黑板上。

2、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字音。

3、指读,进一步正音。

4、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1、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糟肯脑楼

3、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展示,评议。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积累词语。

篇7:3吴玲玲 桃花心木 第二课时

主备:吴玲玲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用所学的语文来诠释生活,干预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好像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学生读)

[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三、自学指导

(一)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在课文的——

12、13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1、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2、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请他生说时)(三个问题一起解决。当学生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3、学生评价。教师引导: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

[投影二]文中插图。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

(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一定能成材。)

再看这位种树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用一些词来形容大树:如枝繁叶茂、参天大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总结:看来这一笑,笑出了种树人的涵养,笑出了种树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种树人成竹在胸的独到的种树艺术,这一笑,可谓意味深长啊。

4、你们这些种树人可以笑着对“我”说吗?如果再加些动作,你会讲得更生动,我一定会听得更明白。请同桌分别扮演种树人和文中的“我”练一练。

5、请各位种树人一起笑着对我说一说好吗?接读——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学生齐读)

6、总结、过渡:哦,这下我全明白了,难怪你会隔三叉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来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哩,原来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

[投影三]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高兴,我已经学会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来种树人不是不关心我们啊。)

[师:啊,你经得起考验,已经有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的生活中已经深化了对情感的感知,你真是一棵懂事的好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得把根扎得更深,学会自己寻找水源;我要汲好种树人浇一的每一滴水。)

[师:这棵桃花心木苗已经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你真了不起;啊,你已经学会了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怎么能只知道依赖种树人的浇的水呢?)[师:你虽然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但给其它还有你这种想法的桃花心木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啊。]

小结: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四、自学指导

(二)研读14自然段: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请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

2、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并在下面注上

3、总结: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我把这些格言和同学们的热情带给那位姐姐,也希望他的弟弟能像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那样长得优雅自在,勃勃生机,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日成为真正的人才。

五、当堂训练

一、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树()的基业

()的人()的树苗

(基础题)

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题)

板书:

篇8:《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篇9:《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能正确书写生字。理解“端详”、“动脑筋”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难点:明白生活中只有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美。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六、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

1、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

2、首先让我们观看课文动画,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

3、同学们,开始玲玲对她的画非常满意,当画被弄脏了的时候,她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声哭了起来),后来当她把脏的地方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之后,她又怎样?——满意地笑了。(边说边板书:满意——哭了——笑了)这正是课文中玲玲心情的变化。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的情感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指导朗读,深入体会人物情盛的变化

1、请同学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学生往往把这里的“端”字还理解成“举”、“拿”的意思。要引导学生明白“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的意思。)

(2)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3)谁能做出满意地端详的样子?动作表演帮助理解词语,同学们能读出玲玲的满意吗?齐读这句话。

2、我听出玲玲的确很满意,可她为什么又大哭起来了呢?(因为她在收水彩笔的时候,笔掉到了画上。把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所以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3、那么满意的画转眼间就毁于一旦了,好事变成厂——(板书:坏事)如果是你,这时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呢?(伤心、难过、着急)

4、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边哭边说)

5、后来她为什么又破涕为笑了呢?(指板书上的情感线。)

(把弄脏的地方变成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

6、看!这就是玲玲巧变小花狗的画,(出示ppt课件)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样评价这幅画呢?(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参与评价,充分发表意见,可以从构图色彩方面评价,可以从立意思想方面评价,更主要的是认识到小花狗更增添了画的情趣和生机。)

7、教师总结: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幅画更充满了生机,连小花狗都这么喜欢这家的一角,可见这家的一角多温馨呢!所以玲玲满意地笑厂,坏事变成了——(板书:好事)

设计意图:抓住情感变化这根脉,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教学不会显得支离破碎,相反给人感觉一气贯通。

(三)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明白文章揭示的事理

1、爸爸看了,高兴地说什么了?齐读爸爸的话:“孩子,看到了吧,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糟。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现在这句话你们理解了吗?

(1)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2、你看出爸爸和玲玲都在动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

(1)从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看出他在动脑筋想办法。他可能在想什么?(怎样弥补这个污渍呢?)

(2)从玲玲想了想,也能看出她在动脑筋。她可能在想什么?(她在想:画什么呢?)

(3)她当时可能想到要画什么?(学生会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否定自己,认识到把楼梯上的污渍变成花。变成书包、变成衣服、帽子„„都不是很合适,都违背了画的主题,最后认识到,把污渍变成小花狗是最佳选择。)

3、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要引导她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就是这篇课文的主旨所在,但这个道理是从玲玲和爸爸的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抓住“你看出玲玲和爸爸都在动脑筋吗?”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回过头去体会那些零碎的字词句,这样教学就不会显得很零散。

(四)转换角色练习说话,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1、课文中有几组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学们能读好吗?

(1)爸爸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耐心的、语重心长的、慈爱的。)(2)玲玲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大真的,可爱的。)

(3)请男同学来读爸爸的话,女同学来读玲玲的话。(练习朗读,读出角色特点。)

2、做“爸爸”的男同学们:

(1)当你看到玲玲这么巧妙地处理了污渍,你除了对她说了书上的这段话,你还可能对玲玲说些什么呢?(玲玲你真棒,你画的小花狗太可爱了;你把污渍变成了小花狗,这个家呀就更有趣了,更温馨了;玲玲你真聪明,我为你自豪„„)(2)当你得知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以后,你还可能对她说什么呢?(祝贺你得了一等奖,玲玲,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你看,遇到困难往往是好事,更能发挥我们的智慧;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积极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玲玲们,听了爸爸的夸奖和祝贺的话,你会怎么说呢?(谢谢您,爸爸,是您教会我遇事善于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今后,我遇到困难一定善于动脑筋,不要遇到困难就哭鼻子„„)

设计意图: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体会深刻,有强烈的说话欲望。

(五)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是这样,遇到困难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你们想去了解吗?(阅读资料城。资料城中都是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文章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有童话故事,有中外历史故事,有历史人物等。文章有:《聪明的小羊》、《<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冰海脱险》、《寻马有术》,《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狮子和山羊》、《陈平过河》、《八戒智激猴王》等。)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内容丰富,阅读价值高,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为学生的“打写”提供了范例与思。

(六)“打写”创造,延伸主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玲玲和刚才我们了解的这些人这样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吗?请说—说。(指一两名同学练习说。)

2、请同学们进入资料城把你们的故事打写出来,跟同学们分享吧!如果一时想不出来,还有两个题目可供同学们选择。

(1)看图想一想,公鸡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把要吃他的狐狸吓跑的,请你展开丰富的想像,以《聪明的公鸡》为题,编写一个小童话故事。

(2)课文中说“玲玲想了想,拿起画笔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她想了想,她可能想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以《玲玲想了想„„》为题,把它补充写出来。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和课文中的留白以及看图编写童话故事,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学生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不会有畏难情绪。

八、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这篇文章内容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其包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其蕴含的深意是本课文的重点,也是其难点。

我首先让学生观赏动画,回忆第一课时学习的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来抓住课文的感情线索“玲玲心情的变化”,这样就抓住了课文内容的脉络。然后通过追门“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同时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随着问题的解决,课文蕴含的深意“只有动脑筋,勤于思考,才能把有些坏事变成好事”也就浮出水而了。在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的时候,采取了转换角色的策略,创造说话的情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学习课文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其蕴含的道理,我提供了几篇和课文主题思想一致的文章,让学生拓展阅读,开阔视野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了三个打写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网络表达,—个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有没有开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另外两个分别是让学生续编课文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思考,创编故事。应该说,题目的设置考虑了学生的喜好及其能力的差异。

篇10:《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都认识:

出示:玲 详 催 奖 幅 叭 脏 筋

(2)咦,生字宝宝哪去了?找一找,是不是跑到你们的座位上了?哦,原来是跑到词语姐姐那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玲玲 端详 评奖 催人 一幅画 叭的一下 弄脏 动脑筋

(3)顽皮的生字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藏在了句子里,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b、“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d、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4)你们平时是怎么表扬自己的?那你们认为你们刚才的表现怎么样?那就表扬一下自己吧。

2、检查读课文:句子读得这么好,我相信课文一定读得非常棒,谁愿意读?(五名学生分段朗读)

二、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同学们的表现太好了,我奖励你们欣赏一下玲玲的画,玲玲画的是什么?

2、是啊,这幅画画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画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所以,玲玲自己觉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

(2)“端详”是什么意思?那怎样的看才是端详呢?现在你们就是玲玲,请你仔细地端详端详这幅画。用“端详”说一句话。

(3)谁能读好这句话?

3、就在这时候,爸爸催玲玲睡觉,可是,意外发生了?(出示弄脏的画)自己读课文,看看这时候玲玲是什么表现?爸爸又是什么表现?(请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1)这时候,玲玲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难受、着急)

(2)现在你们是玲玲,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从你的语气里和你的表情里读出你的难受和着急。(请2-3名学生读、齐读)

(3)“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

请你们读第八自然段。

(4)谁来说说,玲玲是怎么做的?

a、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你觉得怎么样?这只小花狗真是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b、出示: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了什么?

(5)出示幻灯片,玲玲的心情跟刚画好的心情一样吗?

4、出示爸爸的话。爸爸又是怎么说的呢?现在,谁来当爸爸,跟玲玲说说话?指读。爸爸这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三、总结

1、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玲玲多高兴呀!你是玲玲,你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2、是啊,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谁来说说课文里的坏事指的是什么事?好事指的是什么事?那爸爸的话有道理吗?我们要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现在我们就认认真真抄一遍吧。

四、扩展,小组讨论

我们知道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解决,那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单元主题:

⑴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让人觉得头疼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读读本单元的主题就知道了。

⑵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⑶ 学生在下在自由读,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⑷ 指名学生汇报。

2、引出课题:

⑴ 一个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决的。

⑵ 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识字: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要认的生字。

⑵ 检查识字情况。

⑶ 全班一起先读一读。

⑷ 课件:出示本课要认的生字。

⑸ 开火车。

2、读词:

⑴ 自由读词,说说这些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 指名学生说,可以结合实际举例子谈一谈。

3、读课文:

⑴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⑵ 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理解感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玲玲)讲玲玲干什么?(画画)在画画整个过程中,玲玲都是称心如意的吗?

2、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读,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3、指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高兴──难过──高兴。

4、从哪儿看出玲玲很高兴,很难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读一读。

5、指名学生读,老师指导。

6、思考:

为什么玲玲的心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谁帮助了她。

7、咱们一起把爸爸与玲玲的对话读一读。

8、爸爸说的有道理吗?爸爸说的哪句话给你了很大的启示了。

9、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10、以各种形式读,谈谈你对爸爸这句话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

课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这样的事并能很好的解决,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决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会怎样解决。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玲”、“肯”、“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读单元导语,说说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玲玲画了一幅什么画?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在画画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什么事,是怎么解决的?)

二、初读识字

1、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生字带拼音),然后去掉拼音读。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把这些生字放入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玲玲在画

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画弄脏画小花狗

三、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地笑了。

2、指读第一句,理解“端详”一词,同桌相互做端详的动作。请你仔细地端详玲玲的画,说说画的怎样?

3、玲玲对自己的画多么满意啊!可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怎么样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板书:哭这时玲玲是多么伤心啊!谁能带着伤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哭什么呀,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来不及了)这时候的玲玲是多么伤心,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不光伤心,还很着急,你能读读玲玲说的这句话吗?(指读男女生读齐读)

4、这么伤心、这么着急的玲玲,谁能来安慰一下?

这时爸爸也在安慰玲玲,爸爸是怎样安慰玲玲的?读爸爸的话。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

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玲玲看了现在的这幅画是怎样表现的?(满意地笑了)板书:笑

5、读“想了想……满意地笑了。”这一自然段,“想了想”说明了什么?从“懒洋洋”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玲玲的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们对这幅画满意吗?请带着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6、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住了污渍,更给这幅画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读爸爸说的话。在课文中,“坏事”指什么?板书:坏事这里的坏事还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好事”在文中又指什么?板书:好事这里的好事还指生活中令人满意的事、令人高兴的事。要想把坏事变成好事,我们应该怎样做?板书:肯动脑筋

8、从爸爸说的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背诵爸爸说的这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写“玲、肯、糟”三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先摆好姿势,再在书中田字格内书写。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A 案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àng,心脏的脏。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

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玲、详、幅、奖、催、叭、脏、筋”,写字4个“肯、脑、筋、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玲玲不但聪明可爱,而且还会画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学习四会字“玲”。学生讲字,看到这个字你还会想到哪些字?换偏旁“邻、岭、零、冷”等)。

3、“玲玲”两个字放在一起,第二个“玲”读轻声。玲玲画的是什么?她的画怎么了?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试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这么好的一幅画怎么会弄脏?

自由读文第1——4自然段。指名读文。汇报画是怎么弄脏的?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这四个自然段中有六个生字是我们要认的,请同学们读一读它们在文中的词语。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老师把生字请出来你还认识么?

(字卡出示)详、幅、催、叭、奖、脏。指名读、开火车读。

学生识四会字“叭”,强调字音。

学了这个字,你能填空吗?(叭)的一声,铅笔尖断了。引导学生理解“叭”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叭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叭的一声枪响,________________。

学生齐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2、画被弄脏了,玲玲是怎么处理的?学生读文。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

玲满意地笑了。

(学生汇报)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把弄脏的地方遮掩了。

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三个生字是我们要写的,学生读。

练习:用加一加的方法组成新字,并组词。句(狗)、弟(梯)、娄(楼)

3、看到玲玲的做法,爸爸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文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扩词:糟糕、糟害、糟蹋

“肯、脑、筋”三个字都带有月字旁。你知道月字膀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吗?(和身体的部位有关系)

“肯”为什么也和身体有关系?“肯”在以前是这样书写的(课件演示),它的本意是指“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但是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你知道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你能为它换个词吗?

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玲玲通过动脑筋,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生活中的你,通过动脑筋,解决了什么难题?

学习四会字“筋”,动脑筋也是要花费很大气力的!

4、学习了所有生字,希望同学们能把课文读流利,同桌两个人对着读一读吧!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她通过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四、写字指导。

1、出示9个要写的生字,按结构给生字归类。

说一说不同结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

2、指导写字“糟”。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学生讲字。这个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注意哪些,如: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等等。

注意观察“一、曲、日”怎么写才正确、美观?(先写一,再写曲,曲的两竖要穿透一,写得略比一宽,日字变得比平时矮小一些。重点指导“曹”笔顺。

3、“脑、筋、肯”。学生观察三个字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竖,主笔在横。

“脑筋”两字月字旁的写法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写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示范写字(练写、展评)

四、巩固识字、总结全课。

1、换词认读:玲珑、详细、条幅、夸奖、催促、喇叭、脏乱、筋疲力尽

2、换语境巩固。

玲玲的这幅画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催她到学校展览。可是在家里怎么也找不到那幅画。突然,听到门外叭的一声。她来到楼梯间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画上。她想:糟糕,又弄脏了,这可怎么办?她又动脑筋想起办法来……

看来玲玲真是一个爱脑筋的孩子,也希望同学们能向她学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动脑筋解决。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但往往这样却是我们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很难寻找“闪光点”。在我们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帮助下,最后上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好。

以下是我认为在教学时比较满意的地方:

1、“叭”字的教学设计有梯度;

首先知道“叭”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叭)的一声,铅笔尖断了;然后想一想,还有什么掉到地上发出了“叭”:叭的一声,()掉到了地上;最后展开联想:叭的一声枪响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在完成这三个练习后,从音、义上已完全掌握了这个字。

2、“肯”字带来了语文味。

“肯”中带有月字底,为什么也和身体部位有关系?查找《说文解字》后,才知道“肯”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指“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相关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展出,为识字课堂带来了浓浓的语文味。

3、写字教学扎实、学生写字充分。

学生平时训练到位,写字前已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四观察”:结构、宽窄、头脚、定位笔划。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要注意互相避让,互相包容。“糟”字右边的“曹”分为三部份记忆,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笔顺。

通过这次活动,我成长了许多。在工作室的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取得了点滴成绩。再次感谢的室友们!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不仅大家喜欢画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瞧!(板书:玲玲)快来和她打打招呼吧!你来吧!

师:我发现第二个玲你读的是轻声,读准了,谁还行?齐读。

3、多好听的名字啊![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4、玲是这一课的生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生字,你瞧!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带音节生字]你认识哪几个就领大家读哪几个?(抽生领读)

你们都认识吗?自己快借助拼音读读吧!

[课件:去拼音生字]这样你还行吗?自己先试试。

2、咱们来玩个游戏吧!你看!这是什么?[出示:魔方]生字魔方。

[师抛]怎么读?这个?会玩了吧?在小组里玩一玩吧!玩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

师抛生读。

三、情境中感悟

1.表演朗读,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一开始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句子。(出示句子)分男女读句。

②教师出示玲玲的画实物,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看着自己即将参加比赛的作品心情怎样?

③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表演端详自己的画,感悟玲玲的心情。

④学生带着表演中的感悟诵读,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⑤指名读,全班读。

2.移情体验,感悟伤心。

①指名读玲玲哭了的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分组读句。

③出示课件:(弄脏了的图),引导学生体会:一幅那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多伤心、多难过呀!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移情体验,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

④指导学生感情读。

⑤指名读、男女读、全班读。

3.展开辩论,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又笑了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玲玲为什么又笑了?我们再读读想想!(出示两幅图:图1为弄脏了的画;图2为画上了小花狗的画)

③师:玲玲为什么画小花狗?想想这儿还可以画什么?

④出示了三幅图:第一幅是玲玲一开始画的没有小狗的画;第二幅是弄脏了的画;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画。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⑤学生展开辩论,体会到玲玲肯动脑筋,把画变得更美了!坏事变成了好事!

4.角色表演,体会含义。

①自由读爸爸说的话,在小组中讨论读懂了什么?

②指名答。

③教师扮演爸爸说这段话,祝贺玲玲获得成功,学生扮演玲玲,表达此时最想说的话,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④指导背诵爸爸说的话。

3.角色诵读,深化体验。

(1)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按角色演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l.教师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2.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赠学生名人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7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脉络,抓住关键词“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5课《玲玲的画》初读了课文,结识了生字朋友。今天呢,老师又把他们带来了。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老师请同学开火车读词语,大家认真听。如果她读的不准,我们就一起帮帮她!

师:“真不错,同学们读的字正腔圆”。

2.回顾课文大意。

师: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走近《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一起找找看玲玲有什么特殊之处吧!为什么玲玲的画能够写成一篇课文,而我们的画却只是一幅画呢?

师:根据大屏幕上的三幅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试试看你能不能说出来。(PPT展示图片)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师:通过以上三幅图,我们知道了玲玲的画都经历了什么。下面呢,我们再思考一下,既然精心准备的画被弄脏了,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了。那在这个过程中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我们一起用笔在文中画出来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

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词语,得意。从哪个自然段中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呢?

(1)课件出示:玲玲得意的端详….师:这里,老师有一点不明白,端详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演一演?

生:(同学们做出动作)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

师:嗯,原来通过动作也能学习词语的意思,你们真是厉害。

师:那文中还说了,“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在端详这幅即将参加评奖的画作时,心里会怎样想呢?(明天肯定得第一)。

师:下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

师:嗯,你读的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玲玲本人呢。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句话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师:“又”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之前催过了,爸爸的疼爱,画了很长时间)

师:谁能读一下,体会父亲对玲玲是怎样疼爱的?

师:嗯,你读完之后,让我也觉得玲玲的父亲的确是个好爸爸。

(3)在爸爸又催了一次之后,玲玲终于准备睡觉了。这时,玲玲遇到了麻烦,一起告诉我:遇到了什么麻烦啊?

生:画弄脏了。

师:然后玲玲看到画脏了,就伤心的……哭了!

师:那这,老师又不明白了,脏了,脏了你哭什么啊?再画一幅就行了呗!

生:“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没错,明天就要评奖了,今天却弄脏了,如果是你的话,除了伤心还会怎么样?

生:着急。

师:对,着急。玲玲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现在,同学们谁来朗读一下,读出玲玲的伤心和着急?师:嗯,我听着也怪着急的!

师:那同学们,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作为玲玲的爸爸,自己的女儿又伤心又着急,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爸爸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师:后来,玲玲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原文”

师:最后一句是,“玲玲满意的笑了”。

师: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开心的。

师:下面,谁来读一下这句话!体会一下玲玲有多开心。

师:嗯,那玲玲是开心了,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这个人就是——

生:我的爸爸。

师;爸爸怎么样啊?

生:高兴。

师:说了什么?“…….”

师:好,我们一起把爸爸说的话再读一遍。

师;你们觉得爸爸说的对吗?

三、小结

师: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啊?

生:多动脑筋!

师:好,非常棒!多动脑筋。我们班的同学这么棒。没有什么事儿是动动脑筋还完不成的。对不对?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也希望你们以后像今天说的。遇事不害怕,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四、作业: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下面留一个小作业。

想一想你遇到的,跟玲玲比较相似的事。然后组织组织语言,想想怎么说,将给你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好,同学们,下课!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端详’、“动脑筋”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处,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4、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端详”“动脑筋”两个词语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但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只知道大哭大叫,或去求助爸爸、妈妈、他人,不知道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或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所启发。

三、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复习字词——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都记住它们了。(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自由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第二环节: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

1、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

2、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教师适时板书:画弄脏了——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指导朗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教师出示课件: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这副明天就要参加评奖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的笑了。

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是理解本课的切入点,接下来的分析课文都将以这三句话为中心展开,也正体现了以玲玲的心情为主线贯穿全文。

1、请同学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用 做动作来引导学生明白“端详”就是仔细地看,同时课件出示玲玲的画,让学生 用端详的样子欣赏这幅画,同桌互相做做端详的样子,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个词语。

(2)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3)谁能读出玲玲的满意吗?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2、学习第二个句子

教师引读:是啊,玲玲对这幅画是这么的满意,可是叭的一声,水彩笔掉到画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教师板书:哭。重点通过“叭”、“哇”理解玲玲此时的心情,可让学生们换位思考:此时你是玲玲,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伤心,难过、着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3、学习第5自然段

教师过渡:画脏了就脏了呗,哭什么啊?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明天就要参加比赛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边哭边说)

4、学习第7自然段

教师过渡:此时的玲玲是那么的伤心和着急,你想怎么安慰她一下?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别着急,动动脑想想办法……)

⑴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真了不起,和爸爸想到一块去了。

⑵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要让她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5、学习第8自然段

教师过渡: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是怎么做的呢?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故意丢掉一个词“想了想”。哪个小朋友最细心,听出老师丢了什么?(指名说)

⑴出示课件,从玲玲想了想,你能看出什么?(她在动脑筋)。她可能在想什么?(她在想:画什么呢?)

⑵她当时可能想到要画什么?(学生会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否定自己,认识到把楼梯上的污渍变成花、变成书包、变成衣服、帽子……都不是很合适,都违背了画的主题,最后认识到,把污渍变成小花狗是最佳选择。)

⑶为什么是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你能体会到什么?(小花狗在玲玲家生活的很幸福)

看!这就是玲玲巧变小花狗的画,(出示课件)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样评价这幅画呢?(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参与评价,充分发表意见,可以从构图色彩方面评价,可以从立意思想方面评价,更主要的是认识到小花狗更增添了画的情趣和生机。)

教师总结: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幅画更充满了生机,连小花狗都这么喜欢这家的一角,可见这家的一角多温馨呢!所以玲玲满意地笑了,板书:笑。

6、学习第9自然段

教师过渡:爸爸看了,高兴地说什么了?指名读,齐读爸爸的话:“孩子,看到了吧,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⑴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 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板书:坏事,好事。

⑵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⑶从爸爸的这句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情感变化这根脉,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教学不会显得支离破碎,相反给人感觉一气贯通。

第三个环节:转换角色练习说话,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1、课文中有几组爸爸和玲玲的对活,同学们能读好吗?爸爸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耐心的、语重心长的、慈爱的。)

玲玲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天真的,可爱的。)

2、做“爸爸”的男同学们:

⑴当你看到玲玲这么巧妙地处理了污渍,你除了对她说了书上的这段话,你还可能对玲玲说些什么呢?(玲玲你真棒,你画的小花狗太可爱了;你把污渍变成了小花狗,这个家呀就更有趣了,更温馨了;玲玲你真聪明,我为你自豪……)

⑵当你得知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以后,你还可能对她说什么呢?(祝贺你得了一等奖,玲玲,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你看,遇到困难往往是好事,更能发挥我们的智慧;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积极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玲玲们,听了爸爸的夸奖和祝贺的话,你会怎么说呢?(谢谢您,爸爸,是您教会我遇事善于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今后,我遇到困难一定善于动脑筋,不要遇到困难就哭鼻子……)

设计意图: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体会深刻,有强烈的说话欲望。

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遇到困难,而且也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中低年级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记下见闻和感受,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应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宗旨,设计了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哭 笑

画弄脏了 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动脑筋

坏事 ———————— 好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9

一.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本来花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女孩遇到了麻烦事。她是谁呢?

(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他问好吧,玲玲,您好!

(正音“玲” 指导读轻声,生字卡)

2、看看玲会写了吗?(课件出示“玲”字)

你认识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吗?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听起来悦耳动听。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生:形声字、换偏旁,王字加令……)

3、今天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请读课题。(补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想法这么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课文好吗?看看能否找到你想知道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画下来,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会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没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

3、小组学习,自认生字卡。在小组里找出难读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对方。

4、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

5、把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问得仔细些。

(整体感知,解答前面同学提的问题。教师总结: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画了一条小狗,并获得了奖。)

? 过渡:你们想看看玲玲的画吗?玲玲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她说我们做对了,才可以欣赏她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准字音,并组词。(指名读,全班读)

2、自主识记生字。

小组识记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3、拼苹果游戏。把部首部件拆开,同学上来黑板摆一摆,组成生字。

4、写字。

(1)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糟、楼”,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写法却不一样,是什么?

(2)再出示“梯”与“楼”字组成一个词。说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

(3)范写。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6、展示学生的字、评价。

(四)、小结

今天我们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棒,玲玲准备把她这副得奖的画送给大家。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0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玲”字及词语“楼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白衬衣、绣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习字

1、(出示一件被钩破的衬衣)同学们,昨天李老师在做家务的时候不小心把衣服给钩破了。这是李老师最心爱的一件衬衣,可是现在不能穿了。谁能想个好办法,让李老师重新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学生反馈。预设:在钩破的地方绣上一朵图案。)

2、(贴上绣花)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在钩破的地方缝上绣花,这件衬衣似乎比原来更漂亮了。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也是这个道理。(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4、“玲”字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谁来读读?读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导读准后鼻音)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5、齐读课题。“玲”字还是要本课要书写的生字,谁来教教大家该怎么写?(指导书写“玲”。)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己想办法认记生字。

2、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谁来提醒下大家?(正音)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老师给这些生字都找了个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自由认读、全班齐读。)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认识吗?(分男女读、开火车读。)

5、为了奖励同学们读得好,老师特意为你们找来了课文的动画,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仔细倾听。

6、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7、指名分段朗读,反馈、正音。

8、全班齐读。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2、师生交流、反馈: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①指名回答。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③理解词语“端详”(可以换成哪个词?哪个更好?)

④配动作表演“满意地端详”。(板书:漂亮、弄脏;满意、着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①指名回答。(板书:开动脑筋、画上小花狗)

②对比两张“画”,学生谈谈感受。

③指名朗读爸爸说的话。

④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⑤指导朗读爸爸的话。(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

⑥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从爸爸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①全班回答。

②板书:满意、得奖。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板书:遇到困难,善于思考,坏事变好事。)

3、欣赏“名人名言”

五、指导书写“楼、梯”

1、(出示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板书设计】

玲 → 满意 → 着急 → 开动脑筋 →满意 遇到困难

玲 善于思考的 坏事变好事

画 → 漂亮 → 弄脏 → 画上小花狗 →得奖

【教学反思】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己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迹,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这样,劣势也能转变为优势。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以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思索、铭记爸爸简短语句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换词、出示单个生字等形式,采用指名读、开火车,分男女等方式来学习本课生字,达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通过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导重点句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坏事变好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每个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从中领悟本课蕴含的深刻道理。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2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等生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书写“评、奖、拿、及”等字。

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研读关键句,感受人物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

2、难点: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

1、学校里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位小姑娘要去参加,谁能叫出她的名字?(玲玲)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

2、引导识字:“玲”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王字旁,通常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3、齐读课题。指导书写“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画出生字,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词语

端详这幅画评奖啪的一声弄脏报纸

来不及懒洋洋并不像那么糟肯动脑筋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读好长句,体会心情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就要参加评奖了。(理解“端详”)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得意―伤心―满意)

(三)图文对照,试讲故事

1、出示图片,引导排序:要是把这三幅图当做是课文的插图,应该谁在前,谁在后呢?

2、请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借助图画顺序,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故事。

(四)练写生字,学习小结

1、指导书写“幅、评、奖”。

2、玲玲能把一幅弄脏的画变得更好,是怎样做到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接着学习。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能用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道理。

3.拓展阅读《新主题阅读》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读我诵》中的《祸福相依》,培养语感,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图片导入引发思考”对应的教学过程

1.自学提示:出示前后变化的三幅图,请你为它排出正确的顺序。

2.分享展示。

我认为图片的顺序是(),因为故事的经过是:首先(),然后(),最后()。所以,我认为图片的顺序是()。

过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故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

二、整体感知理解文意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体现玲玲情感变化词语的句子。并用“ ”标出关键词。

2.分享展示。

课文中体现玲玲情感变化词语的句子是(),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3.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爸爸给玲玲建议的句子。

4.分享展示(指导学生把话表达完整)。

5.分角色诵读。

6.你读我诵——师生问答读。

师:玲玲刚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师:玲玲后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师:最后,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玲玲满意地笑了。

7.用关键词复述故事。

(1)关键词:得意端详评奖伤心来不及仔细小花狗懒洋洋满意动脑筋

(2)学生自由运用上面的词语,复述故事情节。

三、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1.拓展阅读:新主题阅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请你用“—— ”画出课文中讲了几件事。

(2)分享展示。

(3)你问我答读。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有天,他家养的马不知什么缘故跑到胡人的地界。

师: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生: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不但自己跑回来,还带来了胡人的骏马。

师:这是一件好事吗?

生:他家有了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了大腿。

师:这是一件坏事吗?

生:这位老人家的儿子因为断了一条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4)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请你“ ”标出表示塞翁情感的词语。

(5)分享展示。

(6)你问我答读。

师:塞翁丢了马,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他却不怎么介意,轻轻松松地说:“丢了马也不见得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师: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不但自己跑回来,还带来了胡人的骏马。塞翁怎么看?

生:他却一脸严肃地说:“不必高兴得太早,这件事说不定会带来灾祸呢!”

师:他的儿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了大腿。塞翁很伤心吗?

生:可他却没看出有多难过,最后这位老人家的儿子因为断了一条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过渡:我们学习玲玲和塞翁的故事,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接下来我们来诵读一首小诗。

2.拓展阅读:你读我诵《祸福相依》

(1)师生(男女)承接读。

师:祸兮,福之所倚。

生:福兮,祸之所伏。

师:孰知其极?

生:其无正也。

(2)古今对译读。

四、课堂小结

在生活中,会发生很多意外。遇到坏事时,我们该怎样做?遇到好事时,又该怎样面对?老师相信你,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是生活的大智慧家。

五、布置作业

把《玲玲的画》和《塞翁失马》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坏事变好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5

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公开课)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 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上一篇:试运行申请书下一篇:北工大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电影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