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2024-06-23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精选7篇)

篇1: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2011-10-10 15:11:26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作者:袁崇法

城镇化的一路凯歌让人振奋鼓舞,但同时,其引发的“三农”问题也令人十分担忧。如何总揽城镇化与“三农”关系的全局,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针对国情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避免落实工作无从下手或者只治标不治本,必须首先在认识层面廓清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人口为标志的城镇化率不足20%;而截至2010年全国城镇实际人口已经达到49.68%。也就是说,8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大约为年均推进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都相对集中,一般都在30年左右的时间,但人口众多的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成果,仍然让世人瞠目结舌。城镇化的一路凯歌让人振奋鼓舞,同时引发“三农”问题的此起彼伏也叫人十分担忧。耕地大量圈占直接威胁着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大批年轻人外出使农业生产的劳动队伍后继无人,农村资金、人才外流、农业经营效益低下等使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动力;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民财产权益的被侵犯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城乡居民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差别严重阻碍着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总揽城镇化与“三农”关系的全局,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针对国情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才能避免落实工作无从下手或者只是治标不知治本。当然,这其中首先必须在认识层面廓清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转入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城乡居民共同进入现代化社会

城镇化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是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尤其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在工业化前以及工业化的早期,城市和农村是相对分割的两个独自发展单元。工业发展方式的不断变革,使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渗透到人类各个劳动生产和服务领域。农业也不例外,在不断引入机械、化肥等工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不断深化并拓宽着社会的分工体系,通过分工将人类的劳动日益片面化,同时又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劳动分工越细,社会联系越紧。无论是行业、领域还是区域,其独立性都在不断地减弱,而其联系性、依存度都在不断地增强;城乡之间无论经济联系还是社会联系,都不再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互相依存、交错在一起。由此形成的劳动和居住场所的空间格局,也在越来越模糊着城市和农村的边界。总之,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是不由人意志转移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生产方式决定的城乡无边界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

与此同时,生产领域的工业化还渗透到社会的生活领域,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生活质量,都在随着工业化的要求和条件迅速变化。人们获得满足的方式与以往相比截然不同。取代过去以农村为代表的以我为主、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是高度依赖社会服务的现代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得到社会的各种服务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幸福感就越强。而社会服务越多,意味着对他人的依赖也越来越多,意味着人口越来越需要集聚在一起,意味着过于分散、联系不便的农村居住状态就会越来越丧失吸引力。这就是农村人口尤其年轻人大量外出的根本原因。目前全国每年有1.5~1.7亿农民工常年进城打工,这支庞大的队伍通过约30年的更新换代,几乎涉及农村每一个家庭,他们不仅仅从城镇就业中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将城市为代表的现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传递到农村。他们希望进城,是因为城市处处体现着进步,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满足他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他们离开农村,是因为在农村无法挣脱传统的生存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没有追梦的机会。农村的新生代不仅在塑造紧跟社会步伐的人生,而且在影响着他们的前辈,从根子上动摇着以往城乡关系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是因为我国当前存在着城乡差别。收入差别等只是具体表象,根本性的差别是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纳入到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分工体系,是广大的农村居民还没有完全进入到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形成的现代文明还没有融入农村。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只是城镇化、社会进步的有形载体,甚至城乡人口的比例,也不能是衡量城镇化的根本标准。城镇化的真正内涵,应是全社会的生产领域是否构成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社会的人口是否全部进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镇发展只要限于一部分人受惠,即便这部分人比例为大多数,城镇化也不能说是健康的、成功的。

因此,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规律和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战略和社会变革,它要求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将引导、支持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向现代化、使农村和城市社会融为一体,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发展机制而不应该仅仅限于分配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落实相关的发展措施,更需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发展机制。以往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以工业尚不发达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已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体制已逐步由行政计划逐步转向市场调节。市场机制正在按照自身的规律渗透着资源配置的各个领域,不断打破着分割城乡市场的壁垒。可以说,二元发展结构的基础,事实上已经开始瓦解了。然而,由惯性沿习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造就的利益结构仍然顽固存在,相应的二元管理体制和理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发展机制,就是要彻底清除陈旧的二元管理理念和继续维护城乡发展不平等的体制障碍。实现城乡产品市场一体化,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至今也没有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制。国家核定的粮食等主产品的劳动成本远低于市场,土地消耗成本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反映。按照市场规律,稀缺产品大多以成本定价,比如能源、新产品等,但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中根本不反映土地的稀缺性,市场传递给农民的是农产品的廉价信号,越是粮食等主要产品越是如此,这样既导致农业投资效益的低下,又造成农产品消费的大量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引入市场机制,造成城镇土地全面商品化、资本化,由此使得周边土地级差地租甚至绝对地租的土地价值观念迅速形成,在事实上又造成了农村土地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但目前城乡土地属于两个绝然分割的要素市场,由行政法规严格看守。城镇土地属于国家,却可以将使用权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买卖;农村土地无论所有权还是使用权按宪法规定都属于农民,却否认商品属性,不允许农民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只能允许在集体内部转让;而城乡之间土地要素的流动,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市场交易行为。

劳动力流动在城乡之间已经被允许,是因为农民进城能够为城镇创造财富;人口流动、农民进城定居受到阻挡,是因为将影响到城里人口的福利分配。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再分配体制还没有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转型。大批农民工为城镇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能够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地分享发展的成果。阻止农民工分享应该属于他们的社会保障,不管理由有多充分,维护的是“二元结构”城市对农村的剥夺,维护的是社会的不公正。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村户籍人口,他(她)们大部分从小脱离农业甚至农村,有的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镇环境中长大,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和社会渠道不断积累着对城市的了解。可以说,他(她)还没有进入社会,就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同城市联系在一起。有调查发现,新生代的农村户籍青年,对社会公平的诉求,更为注重人格与地位的平等,每个人发展机会的平等,他(她)们把在城市发展机会的平等甚至看得远比拥有农村承包地的权利要重要得多。现代城镇是区域发展中心,首先是各种生产活动的中心,需要依托尽可能大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其次才是消费中心、福利中心。生产型城镇建立于开放系统,消费型城镇则需要城墙封闭,这是现代城镇与以往城堡的根本区别,也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体制面临的基本矛盾。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必然,也是城镇发展的需要。沿习这一发展轨迹,城镇将不会是原来意义的城镇,农村也不再是原来意义的农村,城镇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发展内涵,而农村将不会再是与城镇相提并论的发展单元。

“以工补农”、“以城补乡”、“少取多予”等政策都属于政府的再分配机制,存在的前提是城镇、农村依然是两个独自发展并具有独自利益的经济社会单元,政策本身依然认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但在当前城乡二元利益结构尚未破除的阶段,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的辅助手段,具有积极意义。从根子上破除二元结构,形成全新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必须全方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要靠实践探索、靠群众创造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种可流动性的发展要素都在迅速向城镇集聚,相应地各种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也在城镇集聚产生,农村劳动力及人口的进城、迁徙,正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应当及时抓住机遇清除障碍、理顺体制,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体制的建立。

国家层面应当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求各地首先做到城乡建设、人口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等统一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中央政府应重点运用再分配手段,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领域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待遇差别;通过直接与间接收入补贴,弥补政府干预或市场缺失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积极地、多方面多角度地,首先在一定区域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机制,特别是探索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和房产交易体系、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等制度。鼓励通过试点先行突破;宽容试点中的失误和反复;指导总结试点的成败得失;允许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借鉴试点的经验适时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机制的建立。

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说到底是属于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社会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筹划、规划和指导,但最终要靠群众自己去摸索、去创造。不能随意地将城乡居民按照市场规律追逐经济利益视为盲目、无序,动则强行规范甚至暴力驱赶。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无论中央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的创业和各种解决生计、渴望社会公平的诉求,都只能是引领、引导,积极帮助实现,绝不能颐使气指,大包大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我们一直习惯于从人口比例、收入水平、公共设施配备水平等统计指标衡量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但发展实践表明,群众越来越注重的是发展过程中对待每个人的尊重程度和发展机会的公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和成熟的表现。应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依靠全体城乡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尊重群众实践、鼓励实践创新,必须首先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什么是城乡居民拥有的权益,法律和政府规章如何保护群众应有的权力和权益。目前要加快城乡居民财产确权登记颁证进度,特别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颁证,在法律上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权益尤其农民的土地用益物权,在法律上允许和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交换、处置权和自由迁徙权等。

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要区别制度性差别和社会性差别

城乡产品的定价权利、发展要素的使用处置权利、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权利等差别,是发展阶段的产物,来自我国特定时期形成的二元体制。而来自城乡人群个体或群体素质的差别,无论社会制度如何,社会如何进步,都将存在。前类差别反映的是城乡不同人群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靠市场机制通过发展要素无障碍流动与组合体制才能消除,后类差别反映的是人类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能力差别,靠再分配机制通过社会福利和共济体制来弥补。两者在当前的发展与改革的要求和政策部署中纠结在一起,很容易混淆,需要在评价指标上加以区别,否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创建中,就会失去方向和评价标准。

如何使已经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尽快进城安居,已经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按照原来的农转非办法,地方政府根本无法承受;宣布取消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丝毫不会改变城乡居民在各个领域存在的任何现实差别。如果仅以每年安置多少农民工在城镇定居作为指标,各地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收入的增量解决,不需要触动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考核反映的,只能是城镇人口扩张的规模,并不能证明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任何进展。

构建城乡土地要素统一市场必然涉及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的生产结构,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关系国家的安全,国家明确提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95%以上粮食自给率的目标要求,促进城乡一化发展必须坚决落实这一目标要求,但也不能将此作为障碍。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二元结构同粮食安全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与土地类似,石油对我国来说同样稀缺,同样属于战略物资,涉及发展前景和国家安全,但石油以成本定价,由消费者买单,实行的是市场机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目前还不具条件完全以成本定价,因为城镇人口习惯了食品的低价供给;因为农产品价格一旦反映真实的投入成本和土地稀缺性,其水平一定会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影响到所有产品的价格和国内外贸易结构。粮食等农产品目前还只能由消费需求和购买能力定价,问题是怎样让农业经营者获得利润空间,谁来承受过高的成本?目前国家和地方给农民发放直接补贴、机械补贴、种子补贴,实际是在为农产品生产消化部分成本,但这些补贴针对的是直接投入部分,还没有涉及农民劳动投入的机会成本和越来越清晰的土地成本,离农业经营者的效益预期还很远。国家安全是全民利益,保证粮食安全的成本应该由全民共同承担。保持粮食等产品价格每年一定的增长幅度,由消费者逐步增加支付消化成本,并逐年增加政府的农业补贴以冲减成本,是农产品生产通过综合措施基本实现市场调节的现实途径,也是世界各国处理粮食保障和市场机制关系的基本做法。总之,虽然粮食安全是所有国家、任何体制下、任何发展阶段都需要慎重对待的战略目标,但它不应该是城乡一体化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考核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作者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篇2: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摘要: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正、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司法进行监督的目的也在于维护裁判的公平、正义,防止司法腐败和不公,因而,司法监督和司法独立归根结底是统一的。基于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特殊地位,人大监督应该能够矫正妨碍司法独立的违法行为,为司法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人大监督 保障 司法独立

前段时间,关于人大监督司法的争论沸沸扬扬,有观点认为司法独立本身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也有观点认为为了防止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必须进行司法监督;还有观点认为某些监督特别是人大的个案监督实质上损害了司法独立。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形成人大监督应该发挥保障司法独立作用的相关讨论,而本文以为:从应然意义上讲,人大监督本身包含了保障司法独立的内容,而且在诸多监督形式之中,也只有人大监督才有能力保障司法独立。

一 司法独立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法治社会,司法独立的价值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宪法形式的肯定,据对世界142部成文宪法的统计,有105部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世界各国之所以以根本大法的高度,将司法独立原则确定下来,正由于司法独立对司法活动的运行、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司法独立作为司法活动的一项原则,其本身又是由司法活动的本质所决定和要求的。所谓本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事物总是在一定范畴之内才能进行区别。按照现代政治学的划分,国家的职能大致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块。立法以议事、决策和立制为特征;行政以命令、统筹和执行为特征;司法以中立裁判为特征。这些不同的特点既是不同事物的本质特点,又使这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而成为这一事物,而司法活动不同于立法、行政活动的本质就在于裁判。耶林说:“法律的立场,就如一位公正的调解人,是要评判所有互相竞争的需要及主张。”(2(公正对于司法裁判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法哲学家们通常认为公正在解决冲突这一特殊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价值”,(3(而不公正的司法对一个法治社会的损害无比严重,“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弄坏了。”(1(为保证具有如此重要价值的司法裁判的公正性,要求行使该权力的机关和个人必须中立于争执双方,与争执双方及所争执的问题没有感情和利益的纠葛,更不能从属于或受制于其中的任何一方。美国学者福布森指出:“不论成败,也不论好坏,裁判总是法官的使命。不过裁判的正义总是与中立者联系在一起。”(2(确实,中立并不必然通向裁判正义,但裁判正义必然要求中立,中立是实现裁判正义的必要条件,没有裁判的中立性,就不存在公正的判决。虽然中立与独立不是同一含义,但实现中立要求司法独立。司法不独立,却从属于或受制于他人,法官不得不服从权势者施加的种种压力,司法岂能保持中立?裁判者的居中立场一旦被动摇,公正的判决从何而来?我们知道,公正的裁判以裁判者中立为必要条件,裁判者中立又以裁判者独立为必要条件,换言之,公正的裁判以裁判者独立为必要条件,无法保障裁判者的独立地位就不能保证裁判的公正。

第二:司法独立有利于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法院和法官不仅是私人之间所生争执的公断人,而且还是行政权力乃至立法权力的“宪法裁决人”。司法真正独立能够缓解诸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司法不独立,导致的结果必然与我们希望和追求的效果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在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当事人只要不服法院的裁判,就可以不断地通过上访改变对其不利的裁判;允许当事人向司法机关以外的机关和部门申诉,其结果可能是使一方当事人暂时获得他原来的期望的满足,但是另外一方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手段获得自己愿望的满足,于是纠纷就这样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最后获胜的绝不是掌握真理或代表正义的一方,而是在诉讼方面更有耐心和更有毅力的一方。(((这样不仅无法解决矛盾,反而促使矛盾的激化,长期恶化下去,法律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只会一纸空文,“三级法院 四个判决 八年官司 一张白纸” 的事例也将比比皆是,法律的终极权威性将不复存在,法律不再是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人们将寄希望于非法律途径解决本应按法律程序解决的问题,社会的动荡不安可想而知。只有司法能够独立,才能在公民心目中形成权威,法院才能成为任何团体和个人在受到他人或政府的不公正待遇时的最后选择,独立公正的审判,使败诉方承认失败并接受最后的结果,这就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三:司法独立能够使社会或人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以满足人们对效益的需要。“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中,效益是一个公认的价值。表明一种行为比另一种行为更有效当然是制定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司法过程中,法院、当事人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它们构成了审判成本,而通过独立公正的审判,迅速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的数量和质量就是审判效果,以尽量少的时间消耗和物质的投入,实现更大意义上的公正已成为现代司法一个综合的理想要求。司法独立,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消除了许多不合法的影响裁判的因素,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降低了诉讼成本,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裁判的公正和高效。显然,愈接近于独立的司法愈有利于公平、效率的优化配置;反之,如果司法独立还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司法效益的实现必将受到很大影响。

鉴于司法独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建立各种制度来保障司法独立,人大监督应该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二 监

督和司法独立的统一

从司法独立的运行要求来看,它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但司法不公的现象较大范围地客观存在,在没有建立比较完备的制度来最大程度地预防,抵制司法腐败的前提下,让司法处于没有任何合理监督的状态下,人们将有可能处于更为严重的不安全之中。况且,就我国司法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仍处于逐渐完善的不发达阶段,要使司法处于没有任何监督的绝对独立状态之中,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司法独立和司法监督并不仅仅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两者有其统一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司法应当以公正作为价值取向,不与公正相联系的司法就丧失了现代司法的应有之义。公正与现代司法有着内在的联系。司法活动之所以启动,就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表明法律的公正原则发生了扭曲。这就要求通过司法手段矫正并消除这种法律关系的争议,使争议的法律关系恢复到争议前的状态,即恢复公正。很显然,司法的功能意义在本质上要求司法本身具有公正性。如果司法是不公正的,那么它就不能发挥这一矫正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应看到,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保障。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的、最有效的手段。再者,司法公正有助于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从而为法治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对广大公民来说,对法律公正最直观的认识来源于对司法的公正性的认识,相当多的公众甚至把司法公正理解为法律公正的全部。司法不公正,必然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仰,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实现司法公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系列原则和制度来保障,而司法独立正是这些原则和制度当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关键一环。独立是司法的形式要求,公正才是司法的价值体现,独立的目的在于公正,公正需要独立来维护。总而言之,司法独立既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又为司法公正创造了必要条件。

司法监督同样如此,其目的归根结底也在于保障司法活动按照正常的轨道运行,防止司法腐败和不公。权力不受限制便会被滥加使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权力作了透彻研究后指出“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易被滥用,由权力自身的两个因素所决定:其一是国家权力的特点,即脱离社会的独立性和普遍的强制力。前者使其不受其他力量的支配,后者使其具有威慑一切的效果。两者结合,使其获得迫使全社会服从的权威。其二是国家权力不能自行运转,必须通过具体的,生动的人来行使。尽管这些掌权者是统治者精心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但作为人是有私心杂念的,遇上相应的气候,私欲就会膨胀,从而将手中的为大众谋利益的公权,变成谋私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反仆为主”现象。(((权利的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就能造成国家权力脱轨运行,致使权利的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滥用权力是可以而且能够抵制的。为了防止和抵制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进行制约就成为一种绝对必要的手段。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司法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司法工作行政化等一系列阻碍司法公正的因素还比较多,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的现象也没有杜绝,加强和完善对司法的监督就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对司法进行监督完全有必要,监督的目的在于保证司法的公平正义,而我们追求的司法独立其要旨也在于此,因而,司法独立和对司法进行监督能够做到并行不悖,合法合理的司法监督应当为司法独立提供可靠保障,而不是干扰、阻碍、破坏司法独立。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依法治国要求立法、行政、司法活动都要依法进行,特别是国家机关的一切活动更应该于法有据,按章行事。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也应该合理合法,监督也有合法与非法之分,或者说冠名为监督的非法的东西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监督,而是破坏。这是思考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任何一种合法权力的行使以不损害另外一种合法权力为前提,根据某一法律规定来办事也不能违反其他的法律规定。对司法的监督有法律依据,司法独立同样如此,不能为了行使监督权就可以违反司法独立的原则,这样行使监督权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法了法律规定,成为法所不容的非法监督。从这意义上讲,对推行司法独立原则有任何损害的所谓的“监督”其实并不是监督,只是戴着“监督”的帽子罢了,是披着监督这种合法外衣的对司法进行破坏的阻碍依法治国进程的绊脚石。所以,应该对各种监督进行规范,使监督依法进行,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司法监督和司法独立统一性的内在要求,对维护这种统一性也会大有裨益。

三 人大监督的特殊性

就我国而言,对司法的监督形式大致有: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监察的行政监督,纪委的纪律监督,检查的法纪监督,新闻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在这些监督当中,人大监督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这是由人大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篇3:质疑: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宋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质疑能力的生动体现, 教学中, 让学生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并言之有据, 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小到遣词造句, 大到文本篇章结构的质疑能力, 在质疑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有些教师认为, 学生质疑教材中的错误, 结果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错了, 教材是专家编的, 会这么容易出差错吗?所以, 这种质疑是毫无必要的。笔者认为, 发现错误的过程是自我认识提高的过程, 绝大部分质疑结果虽然是学生错了, 但他敢于质疑, 至少说明他对这个知识有疑问, 没理解透, 通过质疑, 最终弄清了问题, 解了心头之惑, 何错之有?我们常说,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我们的教学要重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学生的质疑能力确实令人担忧, 当然, 教师“功不可没”。现在的学生吃惯了“现成饭”, 在高强度的题海学习中早已进入教师设下的“包围圈”, 问题都是教师按照教参预设的, 学生只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即可, 缺乏质疑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学生是跪着学习的, 教师是跪着教书的, 我们嘴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唯书是从, 对教材、教参顶礼膜拜, 想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多少有点勉为其难了。

曾读过一则美国教师教学《灰姑娘》的案例, 整堂课充满着师生智慧碰撞, 当老师提出“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个高难度的挑战性问题时, 学生丝毫没有认为这是世界名著而不敢言。有学生想了一会儿说:“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 可是, 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教师连声夸奖学生:“你们看, 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所以, 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 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 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这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教学风格不值得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吗?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首先要启迪学生敢于质疑, 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问题是学生被我们养成了池子里的金鱼, 等着喂食, 现在让他们去找食, 习惯吗?

我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是从一堂“非典型”作文课开始的。确切地说, 这是一堂披着数学外衣的随机作文课。一上课, 数学老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李伯伯家养了30只鸡、25只鸭、20只鹅, 李伯伯今年几岁?”就是这样一道完全不靠谱的题目, 班上绝大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75岁。当有学生说这道题不能解答时, 很多人嚷嚷起来:“这是老师出的题目, 怎么会错呢?”当学生知道我们两个老师出题的真义后, 带着自己的思考写下真切感受时就会有感而发。“从来如此, 便对么?”学生在内心拷问。

这堂特殊的作文课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枷锁, “我爱老师, 我更爱真理”的思维方式深入到每个孩子心灵。

质疑并非是给教材找茬, 在学生一次次“我认为”、“我不同意书上的说法”的背后是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 学生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方向, 在思辨中提升对文本的认识, 语文素养能不提高吗?

如, 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 当读到“到了宿营地, 他就到处去找野菜, 和 (huò) 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时, 就有学生认为这里的“和”应该读“huó”, 因为这里是老班长在“和面”, 《新华字典》就给“和面”的“和”注音为“huó”。难道是书本上错了吗?听了我从《辞海》查找到“和”字读“huó”时指“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揉弄, 使有粘性”;读“huò”时指“混合, 拌。”的解释后, 不少学生说, 红军吃的大部分是野菜, 每顿吃到的面是很少很少的, 只能是青稞面混合野菜搅拌后煮着吃。所以读“huò”, 从“huò”这个读音可以知道红军长征很苦。多有意思的一次质疑呀!我想起在师范时曾学过语文教学“一点突破法”, 这不正是吗?

在我的课堂中,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学生敢疑敢说, 不再人云亦云, 很多时候都给我提建议呢!如, 我夸学生读《瀑布》中“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 如雾, 如尘。”把最后三个词语重音都读出来了, 读得好。就有同学认为, 这三个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更好, 一样起到着重效果, 而且更能表达作者如痴如醉的感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学生超越教师, 是教育的幸事;但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 则是教育的悲哀了。学生在质疑文本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发展了创新思维, 教师如果固步自封, 焉能不被学生超越?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做一盏长明灯, 照亮别人, 温暖自己不是更好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也应具有批判精神, 不断提升思辨能力,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疑惑。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真实吗, 是不是有主题先行的嫌疑?同时, 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与教参之外, 还应广泛涉猎各类书报, 让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汇入思想的大河, 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源头活水。当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时, 我们能“胸中有丘壑”, 教学时又能因势利导, 学生质疑的种子能不活泼地发芽、开花、结果吗?

教学相长。真理啊!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的意义,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现状及笔者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做法, 提出了师生在教与学的质疑中共同成长的观点。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

篇4:精神抚慰,赡养老人的应有之义

只给钱不见人法院调解“精神赡养”

【案例】老刘是某国企的退休职工,有一儿一女。2003年,老刘妻子去世,从此他形单影只,深感凄凉。2005年,老刘中风瘫痪在床。子女请了保姆照顾他,并定期给付相关费用,却很少回来看望。在思念与孤独的双重痛苦下,老刘将两子女诉至法院要求儿女“每周探望一次,每次陪护一天以上”。此时接到诉状的子女才得知老父亲的精神苦楚。但是两人都表示在外地工作,不方便频繁来回,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老夫妻和儿女都同意两人轮换着每月探望一次,每次陪护两天。

【点评】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在法律实践中,“精神赡养”是否应该被支持也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深思——即使法院判决支持“精神赡养”,强制执行也是难以操作,在实践中还曾经发生过法院的判决激化父母子女矛盾的情况,原本还偶尔来看父母一眼的儿女被判决“精神赡养”之后反倒再也没有登门。因此,父母子女之间对簿公堂终归都不是上乘之选,子女应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体会父母年老害怕孤独的心理,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不尽“精神赡养”义务母亲撤销赠与房产

【案例】80岁的邢秀兰年轻时老伴去世,一人养育了4个子女。2007年邢秀兰房子拆迁,拆迁补偿85万元。邢秀兰把其中的10万给了其他子女,另外75万给了小女儿田晓丽,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赠与合同,合同写明“邢秀兰将拆迁款75万赠与田晓丽,田晓丽负责照顾邢秀兰的晚年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并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田晓丽原本和母亲同住,拿到拆迁款后就在外面给母亲租了一间小房子,很少去看她,而且还不让哥哥和姐姐去探望母亲。邢秀兰一怒之下将田晓丽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赠与合同,田晓丽称自己“给母亲租了房子找了保姆,完全尽到了赡养义务”。

【点评】田晓丽和邢秀兰签订的赠与合同实质上为附条件的赠与,也就是说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要求受赠人承担一定义务为附加条件,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赡养义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照顾,还有精神方面的抚慰,况且双方还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了田晓丽的照顾包括精神方面。田晓丽拿到拆迁款后就让母亲搬出单过而且不允许其他子女探望,不但没有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抚慰,反而给老人带来了伤害,因此邢秀兰有权撤销赠与。

老夫妻被儿女拆开赡养

【案例】70多岁的张占国和刘爱云夫妇养育了一儿一女。儿女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工作。因为各自生活压力都很大,姐弟俩商量,每人“负责”一个老人,就这样张占国到了北京,刘爱云去了上海。老夫妻从农村到城市后严重的不适应,每天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想搬到一块去住,但是儿子不同意,说俩老人在家不放心,甚至还威胁父亲,“再说跟我妈一起回老家住我就不管你了!”

【点评】“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之后的相濡以沫对慰藉老年人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夫妻,几乎已经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子女为了自己方便把父母“拆开”赡养是对老人精神的一种伤害。我国宪法、婚姻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这个义务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子女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无视父母的精神需求。

防止父亲再婚偷藏户口本

【案例】林修富老先生40岁时妻子去世,为了抚养儿子小林他一直没有再婚,小林长大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家庭,林修富日渐觉得孤单落寞。2009年,他在老年大学认识了同样孤身一人的李秀芳,两人渐渐越走越近。一年之后,两位老人决定正式结婚,没想到这却招来了小林的反对。小林认为父亲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再婚是丢人现眼。为了防止父亲偷偷领证,小林把家里的户口本藏了起来。林修富一怒之下把小林告上了法庭。虽然在法官的调解下,小林把户口本还给了父亲,但是对于父亲的再婚他依然持保留意见。

【法官点评】现代人由于压力大,很少顾及到独身老人的精神需求。老人既需要来自子女的亲情慰藉,同样也需要夫妻之间的爱情。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婚姻自主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即使亲生子女也无权干涉和指责。

篇5: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以来,白河各级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勤劳朴实的白河人民,坚持以人民为本,二十余年修田造地不间断,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以艰苦为先,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联乡、包村、包抓企业或重点工作项目责任制,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出力,问题在一线解决;以创业为荣,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黄姜、烤烟、蚕桑三大主导产业。在长期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过程中,砥砺形成了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

历届县委、县政府将继承和发展“三苦”精神为己任,在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实践中不断赋予“三苦”精神新的内涵。适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县“两会”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白河人民绘制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新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树立在全县人民面前,如何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成为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重大难题。元月25日召开的中共白河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县委果断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并将2011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继续高举“三苦”精神旗帜。县委随即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和督查工作组,召开了作风建设动员会。自此,加强作风建设的新风气、新气象遍布白河大地。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对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形式的再创新,是对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力量的再整合,是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传统的再保持,也是继承和发展“三苦”精神的具体体现。正确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三苦”精神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摒弃作风建设无足轻重的错误思想,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作风建设,有利于“三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三苦”精神一脉相承。

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三苦”精神的形成关键是以白河人民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为保障。没有优良的作风做支撑,就没有迎难而上开山改河的壮举,没有优良的作风做支撑,更不会有上下一心谋求发展的局面。“三苦”精神是抓经济建设与抓作风建设有机结合的典型,学习“三苦”精神,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更要在干部作风建设上做文章。可以说抓好了干部作风建设,就抓住了继承和发展“三苦”精神的精髓。

“三苦”精神的形成,是全县上下奋起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谋求脱贫致富的过程,“三苦”精神的升华,也直接助推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三苦”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着具体而形象的物质展现,指导实践的作用明显,其得到省委、市委的一致肯定和推广,不仅仅因为“三苦”精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明显成效。县委在全县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大背景下,作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目的就是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建立和完善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落脚点也在谋求发展上,与“三苦”精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相一致。近年来,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综合指标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全县又面临实施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任务和目标。面对这样的艰巨而繁重的发展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与“三苦”精神藐视苦难、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相一致。

“三苦”精神绽放着以人为本的光芒,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难,务群众之所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原省长袁纯清在总结“三苦”精神内涵时,对以县委为核心的县级领导班子和全县各级干部的评价。“三苦”精神体现了干群的和谐关系,“三三制”的确立,让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领导干部

带头苦干实干,有力地凝聚了发展的合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目标任务发生了变化,政府的职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干群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广大群众对县委、政府服务职能的需求内容质量化、需求类型多样化、需求内容个性化。加强作风建设,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强化便民服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把干部作风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三苦”精神的内在要求。

“三苦”精神是变化发展的,只有变化发展,才能永葆青春,一成不变的精神早晚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过时。“三苦”精神升华推广以来,白河人民视其为无价财富,以为“三苦”精神发源地为骄傲,以能用实际行动展现“三苦”精神为荣誉,以丰富和发展“三苦”精神为责任。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白河上下不断探索实践科学发展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机制,开山改河建城镇,移山平地办工业,众志成城战洪魔,克难攻坚抓创卫,齐心协力办教育,全民创业谋发展,赋予了“三苦”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今年初,全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实现县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四个翻番”,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城乡统筹、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改革开放“六个跃升”的目标任务,跨越发展迈进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机遇和挑战并存。继续发扬“三苦”精神,把握住干部作风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对助推“十二五”目标任务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新要求。并就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从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大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对“三苦”精神在新形势下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三苦”精神指明了方向。

全县干部群众在长期实践“三苦”精神过程中,保持了优良的作风,形成了红皮书考核、首问负责等一批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谋求发展和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干部教育和管理更加严格。但是根据去年年底县委对干部作风现状的调研了解,当前一些地方、少数单位和部分干部身上,仍然存在开放意识不强、精神状态不佳、落实决策不力、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脱离群众、铺张浪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利于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通过深化认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严格追究等手段,着力治懒增效、治庸提能、治腐促廉、治散强纪,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三苦”精神,是“三苦”精神变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三苦”精神的生命线。

任何一种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而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这就是与时俱进。“三苦”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在求温饱的贫困时期要继承和发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更要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虽然已经泛意义化,不仅仅属于白河人民,被广为学习和发扬,但作为发源地,白河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应该挑起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的重任。而白河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应该成为实践和传承“三苦”精神的表率,成为维护“三苦”精神的坚强堡垒。因此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对继承和发展“三苦”精神尤为重要。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和干部中,广泛开展以“学习一本教育读本,征求一批意见建议,确定一个联系点,开展一把手驻点调研,做好一次公开承诺,开展一次轮岗交流”为内容的“六个一”活动。通过温习回顾“三苦”精神的发展历程、精神内涵,增强对“三苦”精神的认同感和实践“三苦”精神的责任感;开展社会形势学习和教育,不断增强对外部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深刻认识;开门问计,征求意见,准确把握本单位

本部门在推动落实、提升效能、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清晰地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使各级领导和干部不断在加强学习中更新观念,在寻计问策中解放思想,在深入群众中密切干群关系,敢于正视问题和困难,使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始终沿着科学的发展方向。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规范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完善硬件设施,推行“三牌一日记”岗位监督制度,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活动,实行服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使便民服务实现规范化、公开化、效率化、制度化。通过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形式,实行简化审批、网上办理、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便捷服务,延伸为民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满足群众的需求。深入开展“听解帮促”活动,真正的让各级领导和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落实一线工作法,不仅能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拓宽干部接触新知识的范围;创新形势加强实践锻炼,使干部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增长能力;不断健全选拔机制,推行“六个三”的选人用人机制,扩大干部信息公开工作,调动广大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敬业奉献的积极性;推行党务公开等方式,拓宽群众监督的范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努力锻造一支作风优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成为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五个一”,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履行 “一岗双责”,努力形成“项项任务有落实,层层责任有人担,件件工作有人抓,质量效果有保障”的工作格局。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按照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主题教育模式和建设思路,把“三苦”精神、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结合开展督查、严格追究、树立典型等手段,引导广大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六条规定”等法规,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保持良好的生活情趣和政治素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群众谋利益、谋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主动接受监督,做事公道正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调动各级领导和干部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到落实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中来,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把广大群众的利益视为至上,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建设小康社会。激励外出务工能人积极返乡创业,树立典型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好环境,努力在全县形成以谋发展为荣、以创业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作福享乐为耻的良好风气,努力形成不畏艰苦,全民创业的局面。使广大领导和干部自觉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自觉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树立高尚情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篇6: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高洪宾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中国已经被实践了数千年,并反复地被人们所解读。诉讼中的调解是这样,仲裁中的调解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调解本身的功能、价值也发生着变化,然而,调解制度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笔者试就仲裁中的调解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调解是仲裁的应然要求

1.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请求第三方调处纠纷的真实意思表示。其表现有三:双方一旦有纠纷或已经发生纠纷愿意走仲裁之路,这是对其所选择仲裁机构的信任;愿意接受和服从所选择仲裁机构中选定的仲裁员的调处裁决,这是协议所蕴含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快捷、方便解决纠纷的前提下,调解(包括和解)和裁决均不违背其意愿,这是申请仲裁的价值追求。由于仲裁程序的启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据此可以推定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

2.在仲裁过程中调解处理纠纷是“和为贵”传统的体现,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调解过程是在仲裁员帮助当事人分析利弊、换位思考、平衡利益、调和关系的过程,必然有利于矛盾的解决,促进和鼓励双方继续合作,是利己、利民、利国的良策。

3.仲裁中贯穿调解具有法律依据和国际公约的支撑。我国仲裁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由此,仲裁员可以对仲裁案件酌情先行调解,并不违背立法原意。而且,“久调不决”有违立法原意,应及时判决,既包括“可以先行调解”的案件,也包括“应当调解的案件”。由此推断,调解应是仲裁的有效方法和结果。

仲裁过程中贯穿调解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有关和解的精神,只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都有关于当事人提出仲裁后自行和解的规定。这里的和解与调解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我国仲裁实践中,大量的仲裁和解最终都是以调解书的形式处理。这种方式符合我国的国情,易被当事人和公众所接受。

此外,调解有利于执行,便于尽快实现仲裁结果。一般情况下,双方对调解结果都是满意的。双方通过权衡利弊、平衡利益,即使一方有些让步也是自愿的,履行协议的主动性要好得多。

二、仲裁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区别

1.价值取向不同。仲裁调解所追求的更多是和解纠纷,促进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说快速高于正义。协议内容不必严格依照实体法的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即可。而诉讼调解的价值取向更多考虑的是合法、正义,所以现行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调解的方式不同。仲裁调解的启动必须当事人自愿,征询意见的过程,也是一种调解的过程(当事人明确表示反对的除外)。整个仲裁调解过程是不公开的,也不宜请当事人、仲裁员以外的人参加。调解

采取“对席原则”启发当事人谅解、让步,充分体现仲裁的民间性、公正性。而诉讼调解的启动,往往由法官视案情需要以职权提起的较多,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进行,且奉行公开进行原则。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法官处于主导地位。其方法既可以“面对面”,又可以“背靠背”,充分表现了公权对私权的保护。

3.救济程序不同。我国仲裁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现行法律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符合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同时仲裁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不存在救济的问题,也没有重新仲裁(调解)的补救措施。只有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诉讼调解中当事人的补救措施不一样。诉讼调解书与判决、裁定书一样,属于再审的客体,当事人可以通过再审程序进行救济。

4.执行程序不同。仲裁调解书生效后,如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机构的调解书确有错误的,裁定不予执行,并通知原仲裁机构,当事人则需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诉讼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主动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即使一方当事人申请再审,在再审期间只是中止执行,只有在调解书被撤销之后才丧失执行效力。

三、仲裁调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自愿调解、着重调解原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仲裁制度生命力的源泉,只有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才具有公信力、生命力。这里的“自愿”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调解利用的自愿,即调解程序启动的自愿;二是调解方式的自愿,或庭上调解、或庭下和解,或“面对面”、或“背靠背”;三是协议内容自愿,包括履行方式、时间、地点等,还包括调解协议生效方式的自愿。

此外,国内仲裁还应坚持着重调解的原则。200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应当着重调解,鼓励当事人和解。”再一次提出了“着重调解”的原则。笔者认为针对民商事案件的性质,无论是诉讼,还是仲裁,坚持自愿调解与着重调解有机结合的原则,无疑是合理的、有效的。

2.坚持庭上调解和庭外和解相结合。

我国仲裁法第四十九条、五十一条对调解与和解分别做了规定。在仲裁庭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之外达成和解的,应当视为是在仲裁庭调解下达成的和解。经仲裁庭调解达成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书面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事实上,仲裁案件的调解与和解并无严格的区别,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无论在庭上所为,还是在庭外协调,均可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无论是制作调解书,还是签发裁决书,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防止久调不决,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在调解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公平性调解。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能有任何偏袒,如提出调解方案建议,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尽可能做到合法、合情、合理,调解方案与裁决结果尽可能一致或相近。

二是谅让性调解。调解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双方意思和进行充分说理,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尤其对一些履行义务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应有条件地给予宽容。

三是扶正性调解。笔者不赞同调解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错过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的良机,阻滞调解优势的发挥,失去调解的意义。

篇7:质疑: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教学相长

宋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則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质疑能力的生动体现,教学中,让学生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并言之有据,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小到遣词造句,大到文本篇章结构的质疑能力,在质疑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质疑教材中的错误,结果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错了,教材是专家编的,会这么容易出差错吗?所以,这种质疑是毫无必要的。笔者认为,发现错误的过程是自我认识提高的过程,绝大部分质疑结果虽然是学生错了,但他敢于质疑,至少说明他对这个知识有疑问,没理解透,通过质疑,最终弄清了问题,解了心头之惑,何错之有?我们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的教学要重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学生的质疑能力确实令人担忧,当然,教师“功不可没”。 现在的学生吃惯了“现成饭”,在高强度的题海学习中早已进入教师设下的“包围圈”,问题都是教师按照教参预设的,学生只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即可,缺乏质疑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学生是跪着学习的,教师是跪着教书的,我们嘴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唯书是从,对教材、教参顶礼膜拜,想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多少有点勉为其难了。

曾读过一则美国教师教学《灰姑娘》的案例,整堂课充满着师生智慧碰撞,当老师提出“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个高难度的挑战性问题时,学生丝毫没有认为这是世界名著而不敢言。有学生想了一会儿说:“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教师连声夸奖学生:“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这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教学风格不值得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吗?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启迪学生敢于质疑,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问题是学生被我们养成了池子里的金鱼,等着喂食,现在让他们去找食,习惯吗?

我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是从一堂“非典型”作文课开始的。确切地说,这是一堂披着数学外衣的随机作文课。一上课,数学老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李伯伯家养了30只鸡、25只鸭、20只鹅,李伯伯今年几岁?”就是这样一道完全不靠谱的题目,班上绝大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75岁。当有学生说这道题不能解答时,很多人嚷嚷起来:“这是老师出的题目,怎么会错呢?”当学生知道我们两个老师出题的真义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写下真切感受时就会有感而发。“从来如此,便对么?”学生在内心拷问。

这堂特殊的作文课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枷锁,“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思维方式深入到每个孩子心灵。

质疑并非是给教材找茬,在学生一次次“我认为”、“我不同意书上的说法”的背后是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方向,在思辨中提升对文本的认识,语文素养能不提高吗?

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当读到“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huò)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时,就有学生认为这里的“和”应该读“huó”,因为这里是老班长在“和面”,《新华字典》就给“和面”的“和”注音为“huó”。难道是书本上错了吗?听了我从《辞海》查找到“和”字读“huó”时指“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揉弄,使有粘性”;读“huò”时指“混合,拌。”的解释后,不少学生说,红军吃的大部分是野菜,每顿吃到的面是很少很少的,只能是青稞面混合野菜搅拌后煮着吃。所以读“huò”,从“huò”这个读音可以知道红军长征很苦。多有意思的一次质疑呀!我想起在师范时曾学过语文教学“一点突破法”,这不正是吗?

在我的课堂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学生敢疑敢说,不再人云亦云,很多时候都给我提建议呢!如,我夸学生读《瀑布》中“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把最后三个词语重音都读出来了,读得好。就有同学认为,这三个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更好,一样起到着重效果,而且更能表达作者如痴如醉的感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但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则是教育的悲哀了。学生在质疑文本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发展了创新思维,教师如果固步自封,焉能不被学生超越?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做一盏长明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不是更好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具有批判精神,不断提升思辨能力,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疑惑。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真实吗,是不是有主题先行的嫌疑?同时,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与教参之外,还应广泛涉猎各类书报,让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地汇入思想的大河,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源头活水。当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时,我们能“胸中有丘壑”,教学时又能因势利导,学生质疑的种子能不活泼地发芽、开花、结果吗?

教学相长。真理啊!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

[2]《灰姑娘》教学启示.华山.天津教育.2004.2

上一篇:第二学期学区的工作计划下一篇:电信学院文艺部2011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