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2024-06-08

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通用9篇)

篇1: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企业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它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企业能源审计是一种加强企业能源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的范畴。政府通过能源审计,可以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本地区和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以实现对企业能源消耗情况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组织者、管理者、使用者及时分析掌握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篇2: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

《关于印发〈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质检量联[]247号)

《关于报送能源审计报告及“十一五”节能规划的通知》云经能源〔〕189号

《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云南省统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经能源〔2006〕425号

GB/T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 15316-19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89-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6422-1986 企业能耗计量与监测导则

GB/T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5587-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 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6614-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篇3: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一、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界定

在把这三个概念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是这三者的确切涵义。把一个概念和其他概念进行分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研究其涵义,从最基础的层面考察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

1. 审计证据的涵义

我国《审计法》中对审计证据的定义为: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可以作为审计证明材料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证明应证事物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真相的凭证。在《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把审计证据定义为: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对于国家审计而言,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资料。《国际审计准则》中将审计证据表述为:审计人员在达成据以形成审计意见的结论时所获取的信息。

从上述诸种对审计证据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共同点: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审计也好,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也罢,都是由审计人员在所开展的审计程序之中所获取的各种各样可以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性与真实性的证据,最终来形成审计结论。

2. 审计依据的涵义

审计证据是要用来评判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资料,既然是评判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来界定是非对错。审计理论上就把审计依据作为这样的一种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对审计依据的解释:“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在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中,审计依据被定义为审计人员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或审计项目)经济效益优劣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

审计依据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来保证它的评价标准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审计依据以各种规章制度的形式存在并起着规范的作用。

3. 审计准则的涵义

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有一套标准的系统来指导具体工作的进行,这样的一套标准就形成了审计准则。它需要审计人员遵循和应用,是审计专业行为的指南和规范。审计准则所关注和约束的对象是审计主体,对主体的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审计准则更多的是与审计实务相连的,准则中的规范基本上是来源于实务进而指导实务的。早在184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在其S-X规则中使用了审计准则一词。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内,审计准则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并最终成为审计人员共同遵从的工作惯例。各国的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审计准则的定义不尽相同。例如在蒙哥马利的《审计学》中指出:“审计准则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指南。有时也称其为行动的戒律、准绳或指南,它规定客户和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起码应达到的质量。”欧洲的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准则说明了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希望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日本在二战后按照美国的模式完善了证券交易市场,他们定义审计准则为: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而归纳出来的原则,职业会计师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时都应随时遵循。我国的学者和专家们也对审计准则的定义有着不同角度和层面上的说明。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定义,审计准则被公认为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标尺,对审计组织、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进行要求,控制和评价审计工作的效果。

二、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比较

明确了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三个概念的涵义之后,把三者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相同点

(1)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的相同点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从本审计单位获取的各种各样可以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性与真实性的证据。审计依据同样可以在审计过程中从被审计单位获取,这些依据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标准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等。因此,内部审计依据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被作为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也具有部分相同点。一方面,二者都相当注重时效性。审计证据的效用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审计证据应与被审计事项所形成的时间相一致,只有这样,证据才有效。审计所要弄清楚的是经济事实的真实可靠,主要关注的会计信息是以会计分期为假设前提生成的,从这一点来分析,也决定了审计证据只有以及时作为其有效用的保证。审计依据的时效性体现在对不同时期发生的事项要用同时期的标准去评判。审计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之中。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修订当中,这些都决定了审计依据是非常注重时效性的。另一方面,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都具有相关性。审计证据作为分析和证明的线索,是必须与被审计事项具有相关性的,并且相关性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强弱。只有在用来证实同一目标的审计证据充分且相互印证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一种联系证明力。审计依据亦然,它应该与被审计事项和应证实的目标相关。作为评判的标准,审计依据的相关性直接决定了审计人员所做的结论和审计意见是否正确。

(2)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相同点

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都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在范围上,审计准则不及审计依据所涵盖的范围。审计依据可以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但是审计准则通常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用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都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2. 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不同点

明确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不同之处是做好审计工作,推动审计理论向前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定义和存在形式上看,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很明显的。

(1)审计证据和审计准则的不同点

审计证据与审计准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审计准则是指导性的规则,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规范。审计人员是在遵循审计准则的前提下获取审计证据的。

(2)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的不同点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得的,而审计依据不仅来源于内部,同时也来自于外部,并且通常是外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审计证据的形式不固定,可以是具有证明作用的一切材料,而审计依据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审计依据作为评价判断的准绳对审计证据进行衡量。审计证据只能说明事项的真实情况但并不能直接得出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只有将具有针对性的审计依据与相应的审计证据相结合比较,审计人员才能发表审计意见,才能判断出被审计项目的是非优劣。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利用技术手段收集到的,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用来对审计证据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工具,目的是得到最终的审计意见。审计依据在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3)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不同点

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审计依据针对的是审计证据,它通常为审计人员所用。但审计准则是用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它的客体是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只能遵循审计准则。对于最后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审计依据所回答的是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而审计准则回答的是审计人员是怎样收集的证据,利用怎样的评价标准得到的结论。审计准则也具有评价的作用,但它评价的是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审计依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是能够成为评价标准的一切法规、制度、规范都能成为依据,而审计准则是由专门的部门制定的一套指导体系,对实务进行指导。

三、新形式下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发展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审计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审计新技术的涌现和新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必将有新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

1. 计算机审计的推广应用

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联通了整个世界,给各个经济实体的交易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变革。审计要适应这一发展,必须要找到自身和新技术的契合点,以期更好地利用其为审计服务。计算机联网审计应运而生。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利用网络和相关软件对被审计机关的财务信息实时监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在计算机审计中,审计证据的范围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证据以磁盘或数据库的形式存在,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新的技术应用也需要有新的审计依据作为评价的标准,有关于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管理法规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在这一方面,国内暂时还只是在企业和组织内部有相关的规定和操作规范。国外对这方面的关注发展比较早,也在日趋完善。ISACA(电子数据处理审计协会)已经致力于这方面四十多年,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框架,推动着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也在补充着审计依据在这方面的空白。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新的经济形势不断涌现,企业和组织的交易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多变,审计准则立足于实务,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密切地关注。审计准则指导审计活动的进行,所以它在实务发展的同时思考审计人员如何应对新的经济形式,以此发展自身,推动审计准则的与时俱进。新的审计准则在去年年初颁布,及时体现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趋势,引导审计机构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

2. 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的推广

篇4: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关键词:审计关系;新准则;受托责任

审计关系是审计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新准则制定后,新的鉴证业务三方关系的表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差距,传统的受托责任论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鉴证三方关系。在比较传统审计关系和基于《基本准则》的审计关系异同的基础上,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对审计理论和实务产生的影响,对于认清审计本质、明确审计责任、提高审计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关系的内容

(一)传统审计关系的内容

传统的审计理论认为,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审计业务委托人,审计活动的发生,就是基于这三方关系人发生联系的结果。基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了财产管理的委托人与财产管理的受托人,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对受托人的受托经济责任履约情况进行检查鉴证的需要。

(二)现代审计关系的内容

依据《基本准则》,鉴证业务的三方面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其中,注册会计师是指去的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责任方指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并可能同时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预期使用者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鉴证业务,对有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审计是鉴证业务的一种,关于审计业务中的三方关系,《基本准则》特别指出:责任方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是指企业管理层;审计业务还涉及到委托人,委托人不是单独一方,通常是预期使用者之一,也可能是有责任方担任。

二.传统和现代审计关系的差异

简单的说,传统和现代审计关系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现代审计关系将委托人扩大到预期使用者,反映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扩展和利用相关者理论的影响,强调审计人员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审计的公共产品特征,相应带来了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范围的扩大。

2.强调责任方对预期使用者承担经济责任。预期使用者是企业的众多利益相关者,责任方指企业管理层,他对预期使用者承担责任。

3.强调审计的服务职能,即审计是”使用者导向”的一种服务,体现”着眼于用户”的理念。强调管理层作为责任方也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之一,考虑了责任方与委托方可能的统一,责任方由审计的自发需要。要一次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审计方和责任方之间的关系。

三.审计关系变更的原因分析

(一)审计业务的发展使得旧审计关系的提法不再适用

旧的三方关系人的提法已不能满足执业准则中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重新划分的需要,致使执业准则必须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也就是从整个鉴证业务层面对其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表述,这是新的三方关系人理论产生的形式上的需求。旧的三方关系人的提法已然不能涵盖所有的鉴证业务,比如,不能用审计人、被审计人去定义审阅业务中的关系人,因此用”审计”一词去定义或界定非审计的鉴证业务的关系人在逻辑上本身就是讲不通的事情,因此在鉴证业务关系人方面继续沿用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这三个概念就不能够满足所有鉴证业务的需要,这样在就产生了对鉴证业务关系人进行重新表述的客观要求。

(二)鉴证活动关系人的变化。

当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包括审计活动在内的鉴证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上很普遍的一种活动时,这种活动的关系人客观上也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客观上也需要对这些关系人进行重新研究和认识,这是新的三方关系人理论产生的内在需求。从整个社会的视角去研究、观察在当今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注册会计师鉴证活动中存在的关系人,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关系人,那就是鉴证信息的预期使用者,因为鉴证信息的预期使用者除了委托人之外,还可能是众多的不同利益集团,正因为这些不同利益集团的存在,才使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活动逐渐摆脱了孤立的、个别的活动而使其更加具有社会性。而传统的关系人的说法却不包含鉴证信息的预期使用者。

四.结语

随着《基本准则》的发布,审计关系有了新的内容。理解审计关系,理解注册会计师与审计业务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理解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社会价值。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能够增强预期使用者对于相关信息的信任程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对象信息的可靠性。如果没有注册会计师的参与,则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得注册会计师对信息质量的执业判断。

参考文献:

[1] 陈志强.审计三方关系人的理论嬗变及其解读[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6)

[2] 邵青红.试析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J].特区经济,2007,(03)

篇5: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保证审计质量,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xx县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以省厅选择xx县作为全省审计系统贯彻国家审计准则、执行审计管理制度试点县工作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新审计准则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各种审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审计业务学习和培训。

把《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审计法规的学习做为局干部审计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年初分四个专题对全体干部集中进行了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审计业务学习,并进行交流,定期安排业务骨干、股长分专题对全体干部进行业务辅导,上半年先后派出7名同志参加了省厅、市局组织的审计准则及审 1

计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审计干部的法制意识,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克服和纠正了部分同志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和做法。

二、健全完善各项审计工作制度。

年初制订了xx县审计局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并对审计项目任务一次性下达分解到业务股室、审计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审计工作制度,年内修订、完善、制订了审计现场实施阶段管理,审计工作时限,审计回访,送达审计等20多项规章制度,并在审计工作中抓好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审计行为。

三、结合省厅审计管理制度试点,加强审计现场管理。从今年5月1日起,省厅决定在省审计厅、市审计局全面推行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及《审计组组长、主审管理试行办法》等8项审计管理制度,同时决定在xxxxxx县区审计局进行试点,这为我局进一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搞好试点工作,我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岐山县审计局贯彻国家审计准则落实省厅审计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对贯彻国家审计准则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自今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并将新准则落实情况纳入股室、个人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结合实际,修订印发了xx县审计局《八项审计管理制度》,分别是:审计组组长、主审管理办法,审前学习培训办法,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办法,审计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及考核办

2法,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规定,审计组成员成果登记办法,审计结果公告办法,业务质量控制办法。目前局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调研,计划今年下半年制定出台xx县审计局审计整改管理办法。一系列审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为我局审计管理及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从细节抓起,规范审计文书。

按照省厅及市局要求,及时修订规范了局审计报告等11种业务文书及审计工作定稿等5种审计文本格式,要求审计业务股室、审计组自今年5月1日起全部实行新的审计业务文书和审计文本。

从检查和反馈情况来看,目前审计业务股室、审计组执行八项审计管理制度及新的审计业务文书和审计文本情况较好。

五、完善审计计划管理。

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性环节。年初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紧扣全县工作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调研分析、主动听取县委、政府、人大、纪委领导意见基础上慎重选择审计项目,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并向政府常务会汇报,力求把审计工作的大目标落实到具体审计项目上,增强了审计项目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全年安排的财政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等四类重点审计项目占到审计总数的80%以上。涉及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水利、3社保、环保、灾后重建等8个方面。

六、建立局领导具体参与审计、审结项目季度检查回访制度。

要求局领导每年自始至终具体参与1—2个项目审计,以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上半年局三名领导具体参与3个项目审计,取得指导审计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加强回访检查,以促进审计建议与决定的落实,及时掌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中工作、执行审计工作纪律情况,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建议,督促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

七、开展“严谨细致,提高审计质量年”活动。

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应有的职业谨慎,职业判断能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认真贯彻国家审计准则,在“严、准、实”(“严”即高标准,严要求;“准”即事实准、数字准、定性准、评价准、处理处罚准确恰当;“实”即计划务实、方案实用、取证扎实、底稿真实、报告翔实、建议实在)上下功夫,把“严谨细致,提高质量”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对审计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探索实行审计审理制度,坚持审计项目分级复核,审计业务会议集体审定审计报告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八、开展优秀审计项目和综合报告评选活动。

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局优秀审计项目和综合报告评选活动,年初表彰奖励了2010 年优秀审计项目和综合报告3个。

4并向市局推荐2个优秀审计项目和1个审计综合报告。

篇6: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

——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应用指南

(2010年11月1日修订)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参见本准则第六条)

1.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注册会计师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获取合理保证。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尤其是在下列重要审计环节:

(1)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3)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一)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2.就公共部门实体而言,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通常是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此外,财务报表还可能用于经济决策以外的其他决策。因此,在审计公共部门实体的财务报表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受到法律法规或其他监管要求的影响,并受到立法机构和与公共部门项目相关的公众对信息需求的影响。

(二)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对基准的运用(参见本准则第十条)1

3.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人或净资产);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4.适当的基准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包括各类报告收益(如税前利润、营业收人、毛利和费用总额),以及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通常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人。

5.就选定的基准而言,相关的财务数据通常包括前期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最新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当然,本期最新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如重大的企业并购)和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情况的相关变化等作出调整。例如,当按照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一定百分比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如果被审计单位本年度税前利润因情况变化出现意外增加或减少,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按照近几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加合适。

6.重要性与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相关;如果财务报表涵盖期间超过或少于十二个月(如被审计单位是新成立的或变更财务报告期间),则重要性与涵盖该期间的财务报表相关。

7.为选定的基准确定百分比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百分比和选定的基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是适当的;而对非营利组织,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总收人或

费用总额的1%是适当的。百分比无论是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只要符合具体情况,都是适当的。

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

8.如果小型被审计单位由所有者管理,所有者以薪酬的形式拿走了大部分的税前利润,其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可能一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将扣除薪酬和税金之前的利润作为选定的基准可能更加相关。

对公共部门实体的特殊考虑

9.就公共部门实体的审计而言,总成本或净成本(费用减收人或支出减收人)可能是适当的基准。如果公共部门实体保管公共资产,则资产可能是适当的基准。

(三)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10.下列因素可能表明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如新收购的业务)。

11.在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考虑是否存在上述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了解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看法和预期是有用的。

(四)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参见本准则第十一条)

12.仅为发现单项重大的错报而计划审计工作将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单项非重大错报的汇总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更不用说还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未发现错报。

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根据定义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财务报表中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与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相关的实际执行的重

要性,旨在将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中未更正与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

(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三、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参见本准则第十二条)

13.由于存在下列原因,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

(1)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决定处臵被审计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获取新信息;

(3)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

篇7:审计报告的类型依据与格式

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可以把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性质以最小的“漏损率”传达给信息使用者眉前实务中对审计报告进行类型划分的做法以及报告格式,包括形式和措词的沿革均是会计界为提高与公众沟通的效率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不科学的类型划分和报告格式会降低审计报告的质量,也会给审计意见变通提供便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改进措施。

一、审计报告的类型依据

在确定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时,重要性这一概念扮演了核心角色。在实务中,会计师一般依据经验和判断,确立一个重要性水平,并将已经发现的问题和重要性水平进行对比,如果没有超过重要性水平,则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如果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则问题越严重,出具性质越严重的审计意见。在目前各国颁布的审计准则中,对何时应该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都有一些相应的规定。可以说,对审计意见按性质严重程度进行有色彩梯度的类型划分,这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比性,从而缩小会计师模糊意见的空间。例如,我国修订的报告准则中就对出具无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情况做出了规定,此外还有“重大疑虑”、“重要”、“公允反映”、“不至于”等判断词语。

共识是存在的,但遗憾的是,理论和现实总是存在着那么一段很难攀越和驾驭的距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怅然感觉。“重大”、“非常重大”,这些词语的界限在哪里?不同意见类型之间选择的分水岭和转折点在哪里?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重要性水平并不由注册会计师来决定,而是“存在于社会公众中并被法律认可的一种观念,……实质上是源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或者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而引发的对审计重要性概念及其水平的要求(赵火昌,)。”那么,什么样的信息对报表使用者是重要的,重要性到多大程度才能影响和改变其决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精确界定的问题。另一方面,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总是与个例休戚相关:经营环境、是否面临诉讼,破产、是否面临盈亏平衡点内部控制、管理层的意图、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使用会计报表的目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均可能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最后,事项重要到什么程度,应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延展的空间,不同注册会计师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既为会计师展示其专业能力提供了舞台,也为其进行变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空间。因此,如何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以缩小变通的空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领域。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充分利用实践扰其是法律诉讼的检验力量

各种意见类型之间的取舍标准不仅仅是纯粹理论意义上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改进。公众认可的重要性水平,反映了公众对审计服务质量的期望,是注册会计师确定其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和依据。虽然这个重要性水平非常难以把握,但还是可以通过实践这面镜子窥到其模糊的身影,其中健全的法律诉讼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检验工具。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强法律的可诉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在证明损失和注册会计师过失是否存在着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公众和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认知就得到了直面接触和交流论证。这个检验过程对缩小注册会计师和公众对重要性的认知水平,缩小公众期望和注册会计师现有执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在确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树立更为明确的责任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会计核算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以及会计信息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任何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错报和漏报,更何况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总是对错误留有余地(即至少存在着重要性水平之内的差异)。即使是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准确无误,绝对可信赖的。所以,什么是会计报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笔者认为,从可操作意义上,应该明确规定以现有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会计准则、制4度为准,即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任务是核查两者的符合程度,而不是其他。

(三)考虑在重要性和审计意见类型选取的标准上制定―些可供参照的标准如果注册会计师背离此标准太远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提示和警告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重要性水平运用的巨大差异,一方面表明了会计师执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大部分是不合格的,是一些较为拙劣的答卷,而制定可操作的标准或许可以改善目前的混乱状况。Nichols and Price(1976)认为,如果执业准则规定比较含糊,会计师就可以使其遵从企业意愿的行为合理化,不会担心招致监管部门的惩罚。而如果会计和审计准则更加规范化,执业准则中需要会计师主观判断的内容有所减少,审计职业界在职业判断方面更容易达成共识;同时,监管部门发现并惩罚会计师不恰当行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会计师遵从企业意愿的情况就会有所减少。Michael C.Knapp(1985)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如果公司与会计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在执业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客户可能得到令其满意的结果。因此,对重要性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出具制定较为详细的规定,可以减少审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随意性,减少其变通的空间。

二、审计报告的格式

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模糊性会影响审计意见的效果,审计报告的格式也会对报告的效力产生影响,并成为变通意见的一种技巧。从第一份审计报告到目前使用的“简式”标准化报告这100多年来,审计报告的措词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英、美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语和措词方面

篇8:再论审计报告的类型依据和格式

那么,会计师何时应该出具何种类型的报告?如何表述已发现的问题才能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明白无误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如何减少利用审计意见类型和格式进行变通的空间?这是一份高质量审计报告必须回答的问题,也对会计师这一“专家系统”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审计报告的类型依据和格式两个方面试图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

一、审计报告的类型依据

在确定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时,重要性这一概念扮演了核心角色。在实务中,会计师一般依据经验和判断,确立一个重要性水平,并将已经发现的问题和重要性水平进行对比,如果没有超过重要性水平,则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如果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则问题越严重,出具性质越严重的审计意见。在目前各国颁布的审计准则中,对何时应该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都有一些相应的规定。可以说,对审计意见按性质严重程度进行有色彩梯度的类型划分,这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比性,从而缩小会计师模糊意见的空间。例如,我国2003年修订的报告准则中就对出具无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情况做出了规定,此外还有“重大疑虑”、“重要”、“公允反映”、“不至于”等判断词语。

共识是存在的,但遗憾的是,理论和现实总是存在着那么一段很难攀越和驾驭的距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怅然感觉。“重大”、“非常重大”,这些词语的界限在哪里?不同意见类型之间选择的分水岭和转折点在哪里?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重要性水平并不由注册会计师来决定,而是“存在于社会公众中并被法律认可的一种观念,……实质上是源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或者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而引发的对审计重要性概念及其水平的要求(赵火昌,1998)。”那么,什么样的信息对报表使用者是重要的,重要性到多大程度才能影响和改变其决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精确界定的问题。另一方面,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总是与个例休戚相关:经营环境、是否面临诉讼,破产、是否面临盈亏平衡点、内部控制、管理层的意图、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使用会计报表的目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均可能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最后,事项重要到什么程度,应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延展的空间,不同注册会计师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既为会计师展示其专业能力提供了舞台,也为其进行变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空间。因此,如何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以缩小变通的空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领域。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充分利用实践尤其是法律诉讼的检验力量

各种意见类型之间的取舍标准不仅仅是纯粹理论意义上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改进。公众认可的重要性水平,反映了公众对审计服务质量的期望,是注册会计师确定其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和依据。虽然这个重要性水平非常难以把握,但还是可以通过实践这面镜子窥到其模糊的身影,其中健全的法律诉讼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检验工具。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强法律的可诉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在证明损失和注册会计师过失是否存在着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公众和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认知就得到了直面接触和交流论证。这个检验过程对缩小注册会计师和公众对重要性的认知水平,缩小公众期望和注册会计师现有执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在确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树立更为明确的责任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会计核算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以及会计信息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任何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错报和漏报,更何况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总是对错误留有余地(即至少存在着重要性水平之内的差异)。即使是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准确无误,绝对可信赖的。所以,什么是会计报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笔者认为,从可操作意义上,应该明确规定以现有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会计准则、制度为准,即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任务是核查两者的符合程度,而不是其他。

(三)考虑在重要性和审计意见类型选取的标准上制定一些可供参照的标准,如果注册会计师背离此标准太远,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提示和警告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重要性水平运用的巨大差异,一方面表明了会计师执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大部分是不合格的,是一些较为拙劣的答卷,而制定可操作的标准或许可以改善目前的混乱状况。Nichols and Price(1976)认为,如果执业准则规定比较含糊,会计师就可以使其遵从企业意愿的行为合理化,不会担心招致监管部门的惩罚。而如果会计和审计准则更加规范化,执业准则中需要会计师主观判断的内容有所减少,审计职业界在职业判断方面更容易达成共识;同时,监管部门发现并惩罚会计师不恰当行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会计师遵从企业意愿的情况就会有所减少。Michael C.Knapp(1985)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如果公司与会计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在执业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客户可能得到令其满意的结果。因此,对重要性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出具制定较为详细的规定,可以减少审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随意性,减少其变通的空间。

二、审计报告的格式

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模糊性会影响审计意见的效果,审计报告的格式也会对报告的效力产生影响,并成为变通意见的一种技巧。从第一份审计报告到目前使用的“简式”标准化报告这100多年来,审计报告的措词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英、美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语和措词方面

在审计报告发展的初期,没有对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做统一规定,比如初期英国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都为长式的,且颇具个性,在措词上也是五花八门,通常采用的表达有“全面而真实”(full and true)、 “正确而真实”(correct and true)、“真实而可靠”(true and faithful)、“我们证明 ……”、“我们保证……”等术语。

后来,随着会计师面临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发生的诉讼案件的冲击,职业界逐渐认识到财务报表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客观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其次,企业规模扩大,经营情况日益复杂,现代审计只能是建立在内部控制评估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或风险审计,这种审计技术和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最后,管理层舞弊的隐蔽性和作弊技术的提高使会计师不可能完全发现所有舞弊及其对报表的影响,这些决定了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而用“我们保证……”这类过于绝对的措词对审计报告使用者可能带来误导,容易使会计师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语气趋向于缓和,措词也逐渐客观化。如美国会计师协会(AIA)与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17年联合发布了“统一会计”文件,删除了“我们证明”、“我们保证”等用语;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与美国会计师协会(AIA)于1934年合作推荐了“标准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及“测试”(testing)这一重要概念,并在意见段继续强调审计提出的是意见而非担保;1948年AIA再次对审计报告做出修订,在范围段中增加“以GAAS作为审计依据”,并删除“审计是以检查内部控制为基础”这一术语;1988年AICPA对审计报告进行了再次修订,发布了第58号审计准则公告(report on audited financial statement)。修订后的审计报告:区分了公司管理层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明确审计不能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仅仅是一种合理保证;审计结论中使用“在所用重大方面”代替“符合GAAP基础上的公允表达”和“一致性”措词。

在我国,此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2003年修订的审计报告规范中。1996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2003年修订后的报告准则改为:注册会计师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不再提及“真实性”、“合法性”这些容易引起公众歧义的词语;为了使报表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会计师工作的范围和性质,将原来的范围段分解为引言段和范围段;删除了原来格式中对会计报表“一贯性”发表的意见;将措词强烈、主动、表述不合适的“拒绝表述意见”改为“无法表示意见”;规范了在意见段后加说明段的情形。

(二)审计报告的标准化发展

审计报告从个性化的长式向短式、简式的标准化方向发展是提高审计报告可读性的另一个有益尝试。1917年美国联邦储备局(FRB)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推荐,将美国会计师协会编撰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备忘录”(a memorandum on balance sheet audits)以“统一会计”(uniform accounting:tentative proposal submitted by the reserved board)为题发表,首次建议将审计报告标准化,并列出了短式审计报告的格式;1932经济危机促使SEC规定了上市公司的法定审计,在此背景下,1933年AIA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共同推荐出台了第一份标准审计报告,此报告成为现代审计报告的原型。

三、进一步的讨论

可见,无论是审计报告语气和措词的改变,还是意见类型边界的清晰化和报告格式的标准化,都是职业界为了改进审计报告质量,把问题的性质更加清楚地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尽量减弱由于表述失当带来信息“漏损”而做出的一种不懈努力。这种努力客观上减少了双方交流的障碍,缩小了会计师利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进行意见变通的空间,但是在格式的权衡和取舍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繁”与“简”的取舍哪一个更符合审计报告的目的和原则?

一般来讲,“繁”式审计报告能够把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完整地勾画出来,符合信息充分披露原则。投资者借此可以了解到企业更充分、全面的信息,防止信息误解或理解不全面带来的影响。但是繁式审计报告的缺点也显而易见:过分的个性显示会高估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驾驭能力;繁式的审计报告也容易使会计师把做出决策和判断的权力扔给信息使用者,以推卸其责任,并为会计师模糊其审计意见客观上提供了便利。

“简”式审计报告则以简明性、易懂性克服了繁式审计报告的缺点,但是却不符合充分披露的原则:大量的信息被掩盖在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语言之中,似乎除了表情单一、冷冰冰的面孔外,信息使用者搜寻不到太多期望的信息。在寥寥数语中,更多的问题潜藏在简单的语言下面,注册会计师的变通行为也被更深的遮蔽起来——那么审计报告仅仅是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符号”,还是如科恩委员提出的应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一些解释性说明的内容?

当然,不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对审计报告“繁”与“简”的权衡不仅需要技巧,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达到相对均衡点。因此,在对两者的取舍中,首先要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建立两者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在可能的专业能力和法律责任框架内,尽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其次在对问题反映有重有轻的基础上,既要考虑会计师的判断能力,突出其对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也要考虑信息使用者千变万化的信息需求,把对问题的一些决策权留给信息使用者,让其对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判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从而避免会计师独霸话语权的局面,给双方留下一定的余地。

(二)意见类型的划分:意见的明晰化还是一种武断?

按照准则的要求,目前的审计报告一般分为四种,如果把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算作一种的话,五种。这五种类型是迄今为止职业界的一种经验总结,基本刻画了问题的大体轮廓。但是正如前面所指出的,这几种类型的划分能否达到描述和传递问题的目的?是否过于单一?其科学依据在哪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对意见类型过于简单的划分不仅会模糊企业之间的个性差异,增大相同意见组内的平均离差,从宏观角度来讲,也会降低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和价值,从而降低审计的成本收益率,减少整个社会的福祉。而且类型之间划分留下的罅隙和模糊空间会给注册会计师变通其审计意见留下可操作、却又很难对其行为进行定性的空间。

孙铮、王跃堂的研究表明,会计师在实务中有利用说明段来逃避法律责任的现象。比如1999年竟然出现了两份带说明段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很多审计报告也附加了对许多重要事项的说明。这一方面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规避动机,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注册会计师对改进目前审计报告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当单纯的意见类型不能完全表达注册会计师对问题的关注和忧虑时,把问题交待给信息使用者未尝不是一种良策。因此对注册会计师在报告中加说明段的方式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注册会计师既能把问题和忧虑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又有的放矢,避免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无意义罗列的现象。

进一步来讲,如何在既突出注册会计师鲜明立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审计意见的色彩梯度和信息含量(比如借鉴资本市场信誉等级的评估方法等),增加不同公司问题披露的详细程度,把公司间的个性差异更加准确地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可能是未来审计报告改进的一个空间;其次,可以考虑尽量把发现的问题以数字化的形式呈递给报表使用者,为其留下进一步修正和做出自我决策判断的余地,将更有利于信息的双向传递和交流。

(三)语言与措词的精益求精:继续努力的方向

如何在短短几百字的审计报告中把大量的审计工作和发现的问题准确地表述出来,并让接收者正确理解和接受,确实考验的不仅仅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还有报告者的文字修养和水平。因此,对报告的编撰,语言应该力求准确、客观,尽量采用社会化、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避免用词歧义,引起公众误解。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含糊其辞,推卸责任。结构安排合理,该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要尽量在报告中重要的地方表述明确,特别是那些对使用者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应该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

在审计报告的用语和措词方面,应该重点关注:(1)关于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的表述;(2)对所完成的审计工作和过程的描述;(3)对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描述;(4)对发表意见对象的描述;(5)对所持立场的描述;(6)对审计报告使用范围与责任的描述等。

篇9: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审计;经济安全;理论依据;实现路径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近年来,审计机关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加强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审计监督,有效履行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加,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只有科学把握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履行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市场监管和政策执行角度探讨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主要方式及实现路径。

一、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依据

1.从市场监管角度分析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可能存在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会出现运作不灵,造成行业垄断、恶性竞争、经济外部性等,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生产过剩、经济衰退等问题,使社会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经济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在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经济危机,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对国家经济利益造成根本性伤害。为有效避免因市场失灵引发的经济运行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政府有责任介入、干预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审计是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免疫系统”,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具备直接了解微观和宏观经济状况的有利条件,能及时感知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揭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清除经济肌体上的各种“病毒”,推动完善经济体制制度机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是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2.从政策执行角度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相对于市场不是万能而言,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会出现失灵,政府同样也会出现失败,因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公务员等个人组成的群体,政府人员与普通人一样,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他们在知识、能力方面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这就决定了由政府人员制定出来的政策可能不够完善,政策执行可能不完全到位,在补救市场失灵时就可能出现失败的现象,造成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国家经济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为有效防止政府失败,政府内部必须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有机结合的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有效执行。由于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对稀缺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也就是涉及到对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国家审计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能通过依法评价政府、企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检查政策执行情况,推动政策有效落实,促进政策不断完善,因此在国家治理权力结构体系中,国家审计是防止政府失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

二、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方式

1.监测和预警

国家审计对经济活动的监测与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不同,它不是采取宏观数据统计分析的方式,而是采取专项审计调查等方式,审计机关通过对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经济运行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着手,深入查找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决策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控制和纠偏

国家经济从“安全”到“不安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国家审计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局部性问题,并通过采取措施实施控制和纠偏,及时切断“火源”,防止演变成为趋势性、全局性的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3.修复和完善

国家审计不能“就审计论审计”,要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体制制度机制上查找原因,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从制度层面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实现路径

1.将安全性列为国家审计的法定目标

目前我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的目标包括检查评价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效益,尚未将安全性列为法定的审计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直是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如果经济安全无法保证,就谈不上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将安全性确定为国家审计的法定目标,有利于审计机关更加牢固地树立经济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2.坚持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进行,绝不能“包打天下”、越俎代庖,更不能缺位,应通过向党委政府提供权威的审计报告、信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明确界定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对经济安全的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强调国家经济应具有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使国家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避免“泛经济安全”,避免将经济安全等同于经济稳定、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环节,提高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积极构建大财政审计格局,维护国家财政安全

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财政资金收支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财政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的信用,关系到政府治理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当前我国财政领域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既损害了广大纳税人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公平,也使国家财政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要积极构建大财政审计格局,全面整合审计资源,大力开展“大兵团、多兵种”作战,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积极揭示财政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维护财政安全。

5.高度关注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金融如果不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可以看出金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国家审计要坚持将金融审计摆在重要位置,重点关注影响金融体系安全的关键因素,积极为国家建立健全金融行业监控机制提出建议,努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上一篇:马场镇波那小学食堂食品卫生应急预案下一篇:纪念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