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

2024-05-01

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精选3篇)

篇1: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

一、入社人员的条件?区域范围有什么限制?入社的流程,填写哪些资料?留什么资料给社员什么资料?(可以是县?)

1、入社人员的条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员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要满足要求:入社人员总数中农村户口的总数要在80%以上,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不能超过总成员数的5%。

2、合作社入社人员没有区域范围的限制。

3、入社流程需要填写:(1)入社申请书;(2)(填写并颁发)社员证;(3)成员账户;(4)出资清单;(5)成员登记表;

4、合作社要保留;入社申请书;成员账户;出资清单;成员登记表; 发给社员 社员证

二、农民入社的门槛怎么设置?免费?收10元不退,100-200元退社时返还?付利息吗?发的奖品立即退社怎么办?什么样的给礼品?(利息可给可不给,)

1、农民入社的门槛即:资格股,可以收取,也可以不收取,如果收取资格股,可以退社返还资格股,也可入社发价格接近资格股的礼品,在其退社时,不予退还资格股。

2、关于资格股是否付利息,基本上资格股都在100元左右,付利息年利息也没有几块钱,不付利息也可以。

3、发的奖品立即退社:如果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那合作社要设立门槛即:资格股,如果发完奖品就退社的,不予退还资格股。

4、关于什么样的人给礼品:礼品类别,可选择老百姓常用到的家电、厨房用品、洗衣粉等。

办理入社手续的老百姓:为提高社员入社积极性,可设立一项大奖如液晶彩色电视机,作为抽奖环节的一等奖,在分别设置二等奖…..100%中奖

暂时没有办理入社手续的:发一袋洗衣粉,以体现合作社为全体社员服务的特点。

三、入股必须先成为社员才可以入股吗?怎么动员入股?需要设定股种吗?设置哪几个?区别有哪些?入股的门槛怎么设计?多少钱一股?.1、是的 首先,要与合作社产生关系,(入股、交易量等)都必须先成为合作社的社员,办理过相应的入社流程。

2、怎么动员入股;如果您指的是合作社的发展股,为了能让社员参与到发展股中来,首先合作社应能够让老百姓信任,有好的项目做后盾,保证客观的年盈余,让入发展股的社员能拿到年终分红。如果您指的是资金互助的互助股,在动员入股时需要农村信贷员的支持,首先要做好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取得社员的信任,其次,要充分利用农村信贷员的良好资源,发挥他们的强项,为合作社招揽社员。

3、需要设置股种: 合作社需要设置: 资格股

资格股是合作社社员身份的象征,作为合作社里的一员,需缴纳100元的资格股。(根据当地情况农户接受情况,可设置几十元或者几百元)资格股不参与合作社年终的分红。退社时,可根据合作社设定好的方式,给予退还或者其他处理方式 发展股

发展股是合作社社员股东身份的象征,是社员对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投资。它是合作社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资人可以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承担相应的责任及风险。并且有权参加合作社年终盈余的分红。(每股至少在1000元以上,5000元一股、或者10000元一股等……………….)资金互助部 资格股 固定股

流动股(不建议设置,因为流动性太强,不利于经营管理)

四、农民入社容易,要掏钱入股怎么操作?怎么让农民自愿掏钱入股?

1、要让农民自愿掏钱入股合作社的发展股,首先要让农民把钱放到合作社放心,而且分红的收益比同期放到银行要高。要做到这一点,在做动员的同时,需要合作社有实实在在的服务及可盈利的项目,老百姓才愿意入股合作社。

2、要让农民自愿掏钱入股合作社资金互助的互助股,信任感还是排在第一位,其次,根据当地金融市场的情况,设置合理的利率分红,以农村信贷员为主要动员主体,发挥效应,确保社员收益。

五、有的农民不是社员,若一上来直接入股的话还用免交入社的费用吗?入股的礼品怎么设计?

1、如果社员有意向直接入股合作社,可不用交资格股,直接办理入社手续,因为入股到合作社就是合作社的股东,就是合作社的社员。

2、入股礼品根据一次性入股的金额来定,入股越多的可设置奖励的礼品相对贵重一些。

六、入股的时间段怎么设计?每个时间段的利息怎么设置?入股的金额需要指定时间段吗?比如金额大的要求在6个月以上。

1、入股时间段分成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

2、每个时间段的利息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基准利率。

3、入股金额的期限由社员自愿选择。

七、结息是每月结,还是最后连本加息一次性结清。付息的方式是现金还是转账?连本加息一次结

1、计息方式可参考如下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12×月数

2、付息方式:现金和转账均可。

八、存款期限不到就直接提取,按什么样的利息付? 提前支取的款项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利率支付利息。

九、社员的入社费和投资款缴款方式怎样?放到哪里?基本户吗?代转账的还要再转到基本户吗?

1、社员入社费和投资款均以现金出资,不接受实物。

2、入社费存到基本户。互助金应单独核算,专户管理。

3、代转账的要专户管理。

十、贷款的时间段怎么设置?利息分别怎么设置?借款人的条件区域。怎么设置担保人?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填写哪些协议或借口合同,有样本吗?

1、贷款时间段设置为3个月、六个月和一年。

2、贷款利息不高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

3、借款人须为本社社员。担保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经济独立,在贷款人服务区域内有固定住所;具有合法、稳定的收入。

4、担保人须为本社社员,人数须不低于2人。

5、须签订借款合同。有相应模板。

十一、还款方式,每月等额还?每月只还利息最后还本金?先直接扣除利息,然后等额还本金

1、还款方式可选择:(1)分次还本,一次付息;(2)一次性利随本清。

2、直接扣除利息然后等额还本金是高利贷的做法,建议不采用此种方式。

十二、为借款人做什么样的调查和审批?提前还款怎么设定?

1、借款人应提供身份证明(包括配偶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婚姻状况证明、社员证、和个人收入证明等资料,经办人应对借款人进行实地走访,完成授信报告,并提交资金互助不负责任审批。

2、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本息,应向合作社递交书面申请报告,经合作社同意后,双方应另行签订书面协议,征得同意且还款资金到账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合作社不计收提前还款金额从提前还款日到贷款最终到期日期间的利息;提前还款时应结清已还本金的利息,利息计至提前还款日的前一日;提前还款时若存在逾期贷款或欠息则应先归还逾期贷款或欠息;

十三、对于逾期违约的,怎么保护合作社的权益?

对于逾期贷款,应在约定利率的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的罚息,计提数据由合作社与借款社员协商确定。同时,合作社应做好催收工作。

十四、我们能否按市场分区域的模式做?谁负责那个区域,下面的人员具体到负责哪个村?一个人可以同时负责拉存款和放款吗?给业务人员的提成怎么设计?设定一套业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1、不能

2、可设代办员

3、不能

4、业务人员提层可按其日均存款的一定比例计提。

十五、我们怎么给相关部门解读资金互助是有政策可依的?符合合作社法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专业的术语,避讳哪些敏感的词语?列出与非法集资的区别。1、2004年-2014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开展合作信用合作。

2、合作社法目前未涉及信用合作;

3、避开存款、贷款、利率、利息这样的词语。

4、首先,非法集资活动应当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其次,非法集资活动还应当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需要从这四个方面区别资金互助与非法集资

十六、资金互助怎么做,才能不被冠上非法集资的名义

资金互助想有别于非法集资就要坚持社员制和封闭性原则,资金用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

十七、交易量:主要是农资,农产品,托管收购种子?生活用品可以吗?

交易量可以是农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产品的回收与销售 农机服务等,不能是生活用品,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允许。

篇2: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它是微型金融或者弱势金融的一种类型, 是作为面向城市的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形式出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扎根农村社区服务的特点, 被认为是最贴近农民需求的金融组织。与传统金融相比较, 农村资金互助社基于其信息优势, 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同时, 在组织结构、运作机理、业务经营、利益分配、管理方式等方面与传统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发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基于农户需求的自发金融创新的产物, 本质上属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因而, 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和设立中, 必须尊重市场需求、尊重经济规律, 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2、合作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农民自助合作经济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于1995年通过《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宣言》将合作经济原则概括为七项, 即志愿和开放的社员资格、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经济参与、自主与自立、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间的合作、关心社区。这些原则要求, 农村资金互助社基于社员自主参与和民主管理, 其成立和运作应避免政府有形之手的过度介入;基于互助合作的性质, 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是非盈利金融组织。

3、非正规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出现的, 从资金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看, 仍然保留了许多非正规金融的特征。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政策扭曲和金融抑制的理性回归。在发展中国家, 非正规金融依赖本地的人格化的信息, 能很好的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的发展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资金、人才、技术短缺问题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资金问题, 因为影响着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成为问题的的关键。但囿于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特征, 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是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打破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 扩大有效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农村金融, 组建新一批增量金融机构, 引入有效新型竞争主体, 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是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内在趋势和根本要求。

农村资金互助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 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2007年3月9日, 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 成为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2011年底, 全国已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46家。

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一个有着长期集权和市场不发达的国家, 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起着主要作用。从我国农资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设立和运作的特点来看, 也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对后发国家来说,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经过历时检验的制度安排, 利用后发优势, 积极主动的进行制度变迁, 最大程度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 但供给主导性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进行的, 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 由于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对某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不同, 不可避免的产生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和矛盾。

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践来看, 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明显的偏离了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要求, 表现出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矛盾, 譬如政府过度介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和设立过程, 对其市场准入提出过高的条件和标准, 监管要求过于严苛, 功能定位不够明确等等, 尽管在规范行业发展、避免金融风险等方面可圈可点, 但其在整体上违背了农村合作经济的本质要求, 忽视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农民的自发自主性、互助合作性和非正规金融的特点, 用近似于正规金融组织的设立条件、管理标准提出了过高要求,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1、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作用:引导而非主导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中, 政府的作用随处可见。政府不仅主导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 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1月颁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 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宗旨、设立条件、业务运作、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而且还主导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过程, 例如青海乐都县雨润镇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于2007年3月28日成立, 在该社的设立过程中当地政府起了主导作用:海东银监会负责政策指导, 县里的筹建小组确定了10名发起人, 县财政拨给5万元购置办公设备, 银监部门实行跟进式监管, 多次登门沟通指导等等。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农村金融需求, 由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性金融组织, 在其产生的过程中, 农民基于自身金融需求的考量, 而产生的自发意愿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得以设立的关键因素。春江水暖鸭先知, 穿多大的鞋合脚只有存在切身金融需求的农民自己最清楚, 这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因而, 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由农民主导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和发展过程, 就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

政府过度介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和发展违背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发自愿性, 也使其成为准政府行为, 自其设立始, 就对市场风险缺乏必要的免疫能力, 一旦政府支持缺位, 就会面临倒闭危险。在没有农民合作需求和意愿的情况下, 政府强制推行或积极包办合作社, 通常会适得其反。“即使在改革前, 在非洲通过政府扶植起来的老模式合作社的发展也处于倒闭状态, 政府仅有满足社员的愿望是不可能简单实现其目的的。”

2、农村资金互助社在金融体系中的位置:补充而非竞争

2006年12月, 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 并提出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至此, 我国农村金融的框架体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和目标。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环, 是微型金融或弱势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 微型金融是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微型企业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服务的金融形式。在国际上, 微型金融被誉为削减贫困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突破性革命。而由于资本的趋利性, 以及贫困低收入群体融资能力的有限性, 传统金融组织往往不愿意涉足该领域。微型金融恰恰相反, 它植根于该领域, 在传统正规金融不愿涉足和覆盖不到的地方发展。因而微型金融与传统金融在功能上是互补而不是竞争性的。

农村金融市场总体上属于低端市场, 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一环, 从区域上而言, 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和正规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这就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的发展和布局提出了要求:农村资金互助社应避免与正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的竞争, 避开正规金融机构的势力范围, 在正规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区域, 担负起补充正规金融不足的作用。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 则有悖于资金互助社的制度初衷, 而且面对强大的正规金融机构, 其自身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定位:互助合作而非商业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向商业化方向演进并引进私人投资者, 追求可持续性成为微型金融发展的重大突破。但是私人资本的趋利性通常会导致微型金融机构在商业化进程中脱离社会扶贫的初衷, 从而发生“使命漂移”。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便是教训。

关于是否商业化的问题, 福利主义强调改善贫困人口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以社会扶贫为首要目标。福利主义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 大多不能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来源上, 不依赖市场融资, 主要靠捐赠资金和低息、无息贷款, 坚持成本补偿和取消补贴只会迫使微型金融机构抛弃低收入者。制度主义者首要关注微型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如果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仅仅依靠外部资金的注入, 那么高昂的固定成本阻碍微型金融的持续发展, 从而影响扶贫的实现。制度主义金融机构引入市场机制, 主要依靠收取客户利息和费用增加收入, 实现收支平衡和自身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 作为微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资金互助社必须坚守初衷, 其存在的首要价值在于扶贫, 在于互助合作, 而不是追求任何商业目的。梁漱溟先生认为:“合作如果单纯看成达到经济目的的手段, 则合作社不会办好。做合作运动的人, 必须对合作有信仰, 以合作为其理想追求, 不以其为手段, 而看它就是目的。”对合作具有较高的信仰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参与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同时, 为了保证资金互助社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持、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 并在制度上保证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

4、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规制:市场自律而非政府严管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发性性的、合作性的、非正规金融组织, 政府在其产生、发展、运作过程中, 应扮演一个提供规则、仅起引导作用的守夜人角色, 而不能主导其进程。但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发展、运作过程中, 政府深度介入的痕迹无处不在。

《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商业金融机构为蓝本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构建了过高的运作规范, 没有实际兼顾其特有属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桎梏。其一, 《规定》将农村资金互助社定位为领取金融业务许可证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使民间自发设立的大量资金互助组织在银监会的审慎态度下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其二, 突出的问题是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设立门槛够高, 限制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 例如《规定》第9条比照银行规定了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等方面的条件, 这些要求过多占用了经营资金, 增大了运营成本, 消弱了其经营能力。《规定》第37条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规定了较高的要求。其三, 《规定》第53条规定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持续动态监管。银监会2007年90号文《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督管理的意见》确立了“全面从严监管”的主调。但实际情况是, 大多自发的资金互助组织没有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 且自身分布分散、管理滞后, 政府根本无力监管。实际上,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与银监会将其定位为正规金融机构并对其实施全面从严监管有关。

因而, 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发展和运作, 应将权利交还给农民, 交还给市场, 尊重农民的主体性, 尊重市场规律, 才符合资金互助社互助合作的本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主要依靠市场、依靠行业自身的纠错能力, 政府的监管仅限于资金互助社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有限领域。

四、小结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 它是微型金融或者弱势金融的一种类型, 是作为面向城市的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形式出现的。与传统金融相比较, 农村资金互助社具有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特征。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践来看, 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明显的偏离了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要求, 表现出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矛盾, 同时政府过度介入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发展和运作的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桎梏。笔者认为, 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作用是引导而非主导;农村资金互助社与正规金融机构是补充而非竞争的关系;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坚守互助合作底线而非商业目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制更多依靠市场而非政府严管。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农村金融和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 2005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3]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程恩富, 胡乐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

[5]张德峰.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有限监管[J].现代法学, 2012, (6)

[6]魏先法.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目标定位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13)

篇3: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

关键词: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问题;建议;四川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28-03

一、前言

资金互助组织在国际上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中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农村进行试点。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金融体系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小、急、散”的资金需求难以与整个金融建设对接,四大国有银行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陆续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纷纷走上了商业化改革之路,其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农户贷款交易的高成本背道而驰,欠发达的农村长期处于金融供给不足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农村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为解决农户贷款成本高、融资不足而自发创建并逐步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资金互助组织。随着其试点的逐步推广,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业绩和制度上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农户自主融资并进行贷款,信息的对称大大降低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成本,抑制了民间非法融资,推动了农村金融的有利发展。然而,随之而产生的诸如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少、客户信用度低、还款能力低、经营人才少等农村资金互助社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对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问题的识别成为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川省苍溪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位于苍溪县岳东镇文林乡,成立于2007年7月8日,注册资本32万元,初始社员1767名。单户社员最低入股100元,最高入股30000元。截至2014年5月,该资金互助社社员已增至2001户,7年来为社员累计发放贷款336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63.4万元,提取呆账准备金、一般准备金等大约共计54万元,目前为止存款余额还有1200多万元,发生过的不良贷款累计14万左右。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民提供贷款前,会事先了解农户的家庭收入和职业状况,以此来确定对其的贷款金额上限。对贷款后按时还款的守信的农户,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会给予该农户每年贷款金额的10%作为奖金;对不诚实守信的农户,将组织社员对其催款,下调该农户的守信程度,提高贷款利率,并在村内通报批评。由于文林乡地处西部偏远农村,没有任何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其他商业银行入驻,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承担着整个乡农民金融需求服务的职责。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成立之初接受了政府援助资金为5万元,接受各个村民资源捐款累计10万元,其余均为社员自愿入股形成的经营资金。

二、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隐患

(一) “熟人机制”的封闭运营导致无法律监管的主体与依据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独特的熟人环境有效解决了商业银行在偏远农村开展贷款业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等困难,而政府也较少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干预,从而形成了一种其自有且封闭的运营环境。现行的立法中还没有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针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专门的管理条款,使其缺乏法律监管的主体与依据。法律的漏洞可能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有脱离“合作”的倾向而进行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甚至在异地开设办事处,开展跨区域业务经营等问题隐患。

(二) 农业生产的同质性容易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出现资金挤兑风险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农业生产,大多农户会种植同类农作物、养殖同类牲畜。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同质性使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时间相对集中,还款时间也相对集中,使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较大的资金挤兑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一旦遇到市场行情变化或是恶劣天气、病虫害等影响都会使农户的生产受到损害而无法按时还款,可能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链的断裂。

(三) 缺乏外部资金支持导致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规模扩张慢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具有鲜明股份合作制色彩的独立法人,只能“对由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因而在缺乏存款保险机制的形势下,融资相当困难。且由于缺乏外部金融市场的支持,不能像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样,在资金流动性不足时通过同业拆借缓解支付压力。以国家银行资金投入的方式给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输血”只是短暂的缓解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短缺风险,并不能给其带来长期可持续的成长与发展。且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经济领域的现状暂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资金来源只能依靠根植于农村、土生土长的属于农民自己的中小企业。

三、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出台相关立法,明确农村资金互助社身份地位并对其实行监督管理

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与暂行管理条例,对其性质、产权、治理等问题做出明文规定,将其与“地下钱庄”的非法吸储、非法集资行为严格区分开来,使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尽快明确审批和监管部门,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实行监督,使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运作。同时,也应当明确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作过程中的辅助监督职责。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性质、环境都不同于商业银行,因此政府部门不能将适用于商业银行的那一套监管制度运用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而应实施差别化监督管理,建立具有农村金融合作特色的监管制度,实行分散监管或非审慎监督等。在加强自我监督与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方面,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聘用具有金融从业背景的专业人才从事资金互助社的管理工作。在提升自我监督管理水平的同时,也适应了资金互助社长期发展的需要。

nlc202309040824

(二)出台金融改革措施,降低资金挤兑风险

首先,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按照规定只能吸收社员内部存款,因此可实行差别存款利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存款利率可高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吸引社员将“余钱”存入资金互助社,直接增加社员存款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融资金额。差别利率不仅不构成对外部金融市场主体的冲击,也降低了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成本。其次,用好政府补贴尤为重要。虽然政府补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短缺的问题,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诸如“支农再贷款”,“扶贫贷款贴息”等政策仍将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挥很大的支农助农作用。为使政府补贴发挥最大的支农效力,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农村金融机构对央行发放的支农再贷款贷而不还的道德风险。政府等权威部门应有效引导,搭建有效的捐赠平台,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帮助缓解偏远农村农民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此外,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加大服务“三农”的生产项目投入,走资金与生产联合之路,靠资金将农民联合实行合作生产,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加强与商业银行对接,扩大资金规模与拓宽融资渠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经济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适当开展资金借贷工作。然而商业银行相较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存在极大的环境和政策优势,考虑到自身长远的经济利益,可能不会轻易与农村金融组织合作。但商业银行有理由相信,它们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作博弈,必将也能促进自身的协调稳步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可参股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购入农村资金互助社部分股权后,商业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共担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可适当的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业务指导,规范贷款业务流程,提供必要的账务处理软件、信贷管理的技术支持等。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提供的指导将促进其进一步的规范管理,提高其运作水平。

其次,农村资金互助社可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模较小,且由于农户农业生产的同质性,对资金的需求比较集中,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商业银行可依据自身经营与收益水平确定对资金互助社的信贷额度,实现资金拆借。商业银行向农村资金互助社贷出款项后,应加强与资金互助社的进一步跟进交流,了解其经营状况及资金走向,尽可能及时掌控风险。

再者,农村资金互助社可适当在同村代理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由于商业银行考虑到农村资金需求量小,资金在农村较缺乏流动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在农村开展信贷业务成本极高而不愿注入资金到农村。此时,农村资金互助社便可申请代理商业银行的部分信贷业务,贷款业务资金归还给商业银行的同时,按约定比例收取一些佣金。这相对于直接针对单个农户的交易,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还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带来了一定的业务收入,对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了四川省苍溪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规范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思考与建议。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结论及展望如下:

(一)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从组建到发展,其绩效与风险并存,因此为了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找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隐患尤为重要。

(二)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互助社资金规模小、融资难而使农户贷款供不应求,农业生产的同质性导致出现资金挤兑风险,以及“熟人机制”封闭运营导致无法律监管主体,而偏离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最初的服务宗旨。

(三)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研究主要是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形成原因、运行机理、存在的问题等,而对其发展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例如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需求,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的机制与效果有何差异等等,这些领域还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程红娟,王刚贞.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的对接[J].

金融观察,2012(2).

[2]王建英,王秀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及其防范[J].

金融经济,2009(4).

[3]高杨.农村资金互助社研究文献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10(27).

[4]麻勇爱,章也微.农村资金互助社信用风险与防范[J].云南

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5]腾丹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14.

(责任编辑:石大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入社及资金互助问题汇总】相关文章:

村级互助资金06-03

互助资金协会范文05-27

互助资金总结范文05-27

农村资金互助范文05-30

互助资金借款合同07-04

互助资金自查报告07-04

互助资金工作汇报07-04

互助资金协会职责07-04

互助资金工作汇报04-18

互助保障资金管理论文04-19

上一篇:征税与纳税教案电子版下一篇:2022年公司员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