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2024-06-11

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共8篇)

篇1: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一、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目的:

1、解决贫困村贷款难;

2、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3、在村民之间建立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

4、促进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与完善;

5、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探索适应贫困乡村的新型金融组织新式,为贫困农户提高金融服务;

6、创新农村扶贫新模式。

二、互助资金基本概念和要求:

1、贫困村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的生产发展资金。

2、互助资金由贫困村组建的扶贫互助社(以下称互助社)负责管理。在互助合作社内封闭运行,有借有 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支持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3、互助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及其增值部

分归所在行政村的全体村民所有;村民交纳的互助资金归其本人所有。互助资金的使用权属互助组织全体成员所有。

4、互助资金以股份形式分配给互助组织成员。财政扶贫资金以向贫困农户赠送股权和向一般农户配送股权的形式将使用权交给村民。配股金额不得高于农户自愿交纳的互助资金额度。

5、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引导,每村投入15万元左右。由省财政厅、省扶贫办根据扶贫开发规划和计划将财政扶贫资金以村为单位专项安排到县,由县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村。

6、拨付财政扶贫资金须具备的条件:村级互助社正式成立,在金融机构开设专用账户,建立了财务制度和配备了财务管理人员。

7、财政扶贫资金拨付方式:由村级互助社提出申请,经乡镇审核后报县。经县财政、扶贫办验收合格后,将所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一次拨入互助社专用账户。

8、互助社员交纳的资金作为互助资金的依托,由互助社员直接向互助社交纳。互助社收到交纳金后,发给交纳人股权证,以作收款依据。互助社员交纳的互助金要全额存入互助社专用账户。

9、社会捐赠资金作为互助资金的补充,在不附加任何条件下,由捐赠人直接向村级互助社捐赠。捐赠资金要全额转入互

助社专用账户。

三、贫困村互助社组织机构介绍:

在村支两委领导下的社员大会是互助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的理事会与监事会是互助社的管理机构。其中,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为:

1、会员大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制定组织章程、选举会长或社长、推荐会员代表人、审议资金计划;

2、代表大会:选举理事会与监事会、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负责章程解释、会员入会退出的审批,资金计划制定、分红和不良资产的处理、制定召开会员大会计划;

3、理事会:负责组织日常事务,如会员股份管理、会员申请贷款的审批、互助资金发放回收管理、协会或社资产管理、内部财务管理、定期向代表大会汇报财务状况、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4、监事会:负责对互助资金使用、运行、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向代表大会汇报监督检查情况。

四、互助社基本概念和要求:

1、互助社是在村支“两委”指导下,村民自愿参加的、村级互助合作非营利性组织,并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互助社设在行政村内,不得跨行政村设立。

2、互助社组建,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

原则,自我制定互助社章程,建立社员大会制度,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健全互助资金管理机构(理事会、监事会)。

3、加入互助社的社员中,贫困户社员不得少于60%,并要鼓励妇女入社。

五、加入互助社的条件:

1、在本村有常年居住户口的农户,每户有一人成为互助社社员;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

3、承认互助社章程,自愿申请加入;

4、自愿交纳互助资金,贫困户免交互助资金;

5、承诺愿意在互助社内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愿意参与联保小组,给组内成员提供担保。

六、加入互助社的要求

1、承认章程各项条款与规定,在吸收新社员时一定要让他们完全了解《互助社章程》的所规定,并承诺按照章程要求去办;

2、一般贫困户和农户入社必须出资入股,表示诚意;

3、入社社员必须有互帮互助精神,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同谋事、干事,必须承诺愿意加入联保小组,愿意为联保小组内其他社员提供担保;

4、所有社员要有发展生产的愿望与能力,有一定信贷需求。

七、互助社社员的权利与义务

1、有互助社管理机构成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申请从互助社借款的权利;

3、有自愿申请退出的自由;

4、恪守互助社章程,交纳互助资金;

5、按时归还借款本金与占用费;

6、为其他社员提供生产帮助和借款担保。

八、联保小组的建立:

1、联保小组是互助社组成的重要环节,也是成败与否的关键,要把建好联保小组作为机构建设的重点;

2、每个入社成员必须参与联保小组,这是入社的先决条件;

3、联保小组组成必须自愿结合,可以考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以产业联组,也可以实行亲友联队,但决不能强行拉派,造成内部不团结;

4、每个联保小组内必须有贫困户参加,不能搞“强强联合”,这也是成立小组必须条件;

5、联保小组是借款的基本运行单位,它决定借款规模与借款安全,要求组规模稍大一些;

6、如果联保小组内出现无人担保,造成资金无法借出,就视为失败,全组退出互助社;

7、每个联保小组的组长都要进入理事会或者监事会,便于参与决策。

九、资金互助合作形式:

资金互助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

1、互助资金的股权由三部分组成:权益股、收益股和流动股。其中,权益股由国家资金与募捐资金配送,并由会员按配送股等额配股;收益股是会员超出配股的股份以及龙头企业参股;流动股是会员短期定额分红股。贫困农户享有配送权益股及其自增收益股;一般农户除享有配送权益股及等比收益股外,还可自购收益股和自购流通股;专业户、大户、公司等则可购准入收益股并自购流通股。

2、股权转换

(1)股权属性:国家和社会募捐资金转换成社员的权益权属于使用权转换,所有权属于村级;收益股与流通股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社员自己。

(2)股权转换成借款权:通过股权转换借款权或授信权,每个社员的国家配股与个人股之和等于其授信权,股权越大,授信都越高,无须担保的信用借款额度越大;

(3)股权转换成担保权:担保人可以用配股与自己的购股权益为联保小组成员进行担保。

3、互助资金使用比例分配

在互助资金总额中,有90%—95%为流动资产,作为周转金在会员内周转使用;其余5%—10%为不懂资产,作为风险金,即烂帐准备金。

十、互助资金操作程序

1、借款人条件

(1)所有互助社社员均可向互助社提出借款申请;(2)非互助社员不能借款;

(3)互助社内贫困户有限获得借款,每年贫困户借款人数不得低于入社贫困户的50%;

(4)借款以联保小组为单位,每个互助小组的借款社员要控制在50%以内,互相轮换,借款额控制在小组股权的80%以内。

2、借款条件

(1)借款原则上用于周期短、见效快、能稳定增加收入的产业发展项目。借款人不得随意改变借款用途,不得转借他人,不得用借款资金偿还其他债务;

(2)互助资金的借款为小额借款,单笔借款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借款期限一般在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期限长取高费率,期限短取低费率;一般农户取高费率,贫困户取低费率。费率标准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但最高费率不超过当地信用社贷款利率。

3、担保人设臵

(1)联保是会员的义务与职责;

(2)每户必须参与一次以上为他人担保;

(3)可以在会员内设臵联保小组,实行轮流坐庄制;(4)担保人参与担保资产,视同借出;(5)担保人不得向借款人收取保费;

(6)出现连带责任后,理事会有权硬行处理股权

4、联保设臵

(1)联保人资格: ①本会会员户;

②股份金额大于担保金额; ③自愿与借款户建立联保关系。

(2)联保方式: 用联保人的股份进行担保

(3)风险责任: ①借款出现风险后,首先用贷款人的股份承担;

5、借款担保

(1)借款人所借金额在所授信内(股权内)不需要担保;(2)借款人所借金额超过授信范围,须办理借款担保;(3)借款担保采用社员联保形式,由联保小组社员用自己的授信权(股本金)担保;

(4)为他人担保等同借款,在被担保人偿还借款钱,担保人不能申请借款;

(5)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借款,由担保人用授信权(股权)清算偿还。

6、社员借款程序

由借款社员提出申请报告后交由理事会审核,申请报告中须说明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及担保人。如借款超出授信范围,则须由联保小组成员签字同意担保。理事会审核后,同意或否决借款申请。借款的审批及发放情况,理事会应

②不够部分用联保人都股份承担

及时向社员公告。

7、还款方式

(1)借款时要制定还款计划;(2)鼓励提前还款;

(3)对期限长或额度大的借款应采取整借零还,分期还款方式。整借零还可采取一下两种方法:

①平均还款法,即:

借款总额÷借款期限(月)+当月应付利息=当月应还借款额;

②契约还款法,即:

按借款约定本月应还本金额+当月应付利息=当月应还借款额(4)对期限短或额度小的借款可采取整借整还,到期后一次偿清;

(5)还款时,互助社须开具还款收据;(6)到期不能还款的要办理展期手续。

8、借款展期

(1)因发生人力不能控制的重大自然灾害或借款人家庭成员发生重大变故(包括意外事故身亡、残废、重病)等,到期借款不能按时偿还,可以展期一次;

(2)展期期限一般为原期限的一半,最长不得超过原借款期限;

(3)如有担保的,须担保人同意;

(4)展期借款利率可以提高,也可保持原来不变,不能降

低;

(5)借款展期由借款人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9、逾期处理

(1)借款不能到期偿还,且不符合展期条件或没有及时办理展期手续的,按逾期借款处理;

(2)逾期借款要实行提高资金占用费率处罚,处罚费率要按逾期时间长短决定,逾期越长处罚利率越高,由理事会决定;

(3)借款逾期超过原借款期限的,或借款展期期满后仍不能偿还的逾期借款,启动联保清算程序;

(4)如有担保的,在启动清算前要征求联保小组与联保人的意见。

10、呆坏账核销

(1)对于呆账甄别与处理要相当慎重;(2)县财政、扶贫办要制定严格的标准;

(3)只有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导致项目失败与损失,造成借款无法偿还的,可作为呆坏账处理;

(4)呆坏账认定和核销,须提交互助社全体社员大会讨论通过;

(5)经村委会审核,报县扶贫、财政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进行处理。

11、收益分配

(1)借款占用费收入可用于运行成本、公益金、公积金和社员股份分红分配。

(2)运行成本包括办公成本和管理人员误工补助。成本控制方案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3)公益金按占用费收入的10%提取,主要用于贫困户或村内公益事业,具体用途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4)公积金按占用费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公益金和社员分红后剩余部分作为公积金转入本金。(5)社员入股部分可按股份分红。

12、经营成本控制

(1)经营成本组成:会员会议费用、会计费用、办公费用、监事会主要成员的误工补助费、收款补助费。

(2)经营成本控制:控制总成本,节约奖励,超支自负;会计、社长(会长)兼职,实行误工补助,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当地民工工资标准;收款实行提取法,收多补多。

(3)严格监督管理:支出财务账目清楚,编制季度收支表在会内公布,定额补助由监事会负责人签字认定,收款提取实行先收后补,不能预支。

13、财务管理规范

(1)财务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理事长全面负责村级互助社财务管理,内设会计和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得由同一人担任。财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变动时,必须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要有相关负责人在场监交,并由移交人、接收人和监交人签字。

(2)会计职责:会计主要负责互助社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及项目有关要求,进行会计制单、总账与明细账的记账;负责个人借款台账的建立和登记;负责财务业务的审查与复核、计算互助社的本金和占用费的回收;负责财务凭证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和财务档案管理;接收财务审计与监督,及时向理事会或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反馈财务活动和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3)出纳职责:出纳负责具体办理现金收付、保管与银行结算业务。负责使用财务票据,办理其领用和注销手续,对所开票据按时登帐;及时进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会计对账,做到手续齐备、日清月结,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负责互助社内部个人借款的催收。

(4)会内财务设臵:

①总账——包括资金流入:股本金、资金占用费收入、银行利息收入、其他应付款项;资金流出:借出资金、经营性支出、其他支出、其他应收款项、银行存款;

②往来明细账——包括到户往来:按户编制资金流向(流进流出);占用费收入明细;支出明细和其他往来明细;

③建立台账——按照时序、以户以组为单位记录资金流水账;

④借款形态报表——包括累计借款数(借款发生额之和)、借款余额(某一时点借户手中借款总额)、到期借款回收率[累计回收借款数÷(累计回收额+余额中到期贷款数)]余额形态分析(逾期借款、呆滞借款、烂账借款)。

(5)印章与印鉴管理。互助社使用的印章包括:行政公章、财务专用章、财务预留银行个人印鉴。所有印章要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行政专用章由理事长保管,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保管,银行预留个人印鉴由会计、出纳分别保管。银行预留印鉴和支付款项的全部印鉴严禁同一人保管。

(6)现金管理。现金提取须经理事长同意并签字。每次收回的现金须在当天或次日存入专用账户。提存现金须由出纳和至少一名理事会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库存现金不得超过500元。(7)银行存款管理。互助社应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按照规定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严禁签空头支票。理事会与监事会应定期检查银行账户的使用情况,核对银行对账单。

14、互助社退出机制

(1)运转不正常:违反基本原则的、没有按章程规定管理和使用互助资金、互助资金到位6个月后没有启动的、借款比例低于互助资金总额50%的、不良借款超过15%的、互助资金净值低于互助资金总额75%的、没有扶贫的,均属于不正常运转,必须退出。

(2)退出社由县报省,省报财政部与扶贫办。

(3)退出要进行清算,由县派人查清原因,分清造成损失原因,如果不是不可抗拒原因,损失要由责任人负责。

(4)资产处理:首先退出社员交纳的股金,剩余部分收回处理。

(5)对出现退出现象的地方要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果是村里经营问题,由村里负责,原则上不安排其他相应开发项目;是县里管理问题,由县里负责,原则上不安排相应开发项目。

15、监测管理

(1)组织运行监测:主要监测互助社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会议制度、理事监事会工作;

(2)财务管理监测:财务制度健全、会计出纳职责、银行资金与会计账务、报表等;

(3)资金运行监测:借款(新增借款、累计借款和余额)、还款(当年当月还款、累计还款)、借款余额形态(正常借款、逾期借款、展期借款、呆滞借款)、分析:到期借款偿还率、不良借款率、呆滞率。

(4)收益监测:占用费应该收入、实际收入,成本支出和应付款。

十一、互助资金运行管理

1、建立班子:试点县要成立管理协调机构,由县领导挂帅,财政、扶贫部门牵头,妇联、青年团和乡镇参加。

2、加强培训。扶贫部门要重点是对互助社骨干培训,财政部门要重点对会计出纳财务管理技能培训,要做到培训后才能上岗。

3、专项指导服务:选派专人定村服务,要以自愿者、扶贫专干等为主体,实行包村服务。

4、加强监测:要建立严格的月报制度,要逐步建立电脑联网监测,特别是四个重点县一定要建立网络监控,每半月报一次,实行零报制度,时刻掌握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加强各项工作配套:要把互助资金管理与其他扶贫开发措施结合起来,如两项制度衔接、产业开发、信贷扶贫等,要以互助资金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附:

几种计算方法:

1、累计数:累计借款指从开办社来,所有借款数的总和;累计回收指从开办社来,所有收款总和。

2、借款余额:指、季度、月份某一时刻在社员手中的借款数,它也是累计借款减去累计回收数的差。

3、资产形态:指借款余额中正常与非正常状态。正常借款指:未到期借款,非正常借款指到期未偿还的借款;

4、呆滞借款:属于非正常借款中难以偿还借款,一般是展期后仍难以收回的借款。

篇2: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为农村反贫困而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扶贫开发工作仍旧任重道远。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出现无疑点燃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但怎样把梦想变成现实,让贫困群众真真正正的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盘活贫困村互助资金是关键。

贫困村互助资金实际上是国内社区基金的一种特殊的模式。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并由政府部门组织和发动。它的目标是在农村金融市场暂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暂时介入信贷市场并通过农户互助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信贷服务。目前有两种合作方式:一是金融机构向互助社批发资金,由互助社负责发放、回收和管理。二是将互助社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和农户入股资金)作为抵押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一定的倍数放大贷款额度,发放给互助社社员,资金的发放、回收和管理由金融机构负责。

至2006年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以来,有些村互助资金入不敷出,有些村互助资金库存超过万元没有有效利用,有些村拖欠借款不偿还等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在发展互助资金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政策机制,为互助资金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发展好贫困村互助资金,需要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微观层面的创新落实。

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是互助资金有效运行的前提。互助资金应对风险能力低,还款方式主要利用熟人社会的压力来偿还,不走法律程序,很容易出现欠款不还的现象。必须要有严格健全的准入机制,要筛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试点村,可以结合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诚信社会的要求,用“诚信”作为考量试点村的准入条件,将“钱”浇到根子上。同时在建立退出机制时不能实行“一刀切”,要通盘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全面分析后,对没有能力发展的互助社,一是在试点村采取重组,二是解散试点村的互助社。

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互助资金有效运行的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互助资金的良性运行需要制度的约束,特别是对试点村互助社的监管尤为重要。在贫困群众素质不高、知识面不广的普遍情况下,如何畅通互助社的监管渠道,让群众有实现监管的表达途径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对试点村的群众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其次政府部门要有一套完善的关于对互助社的监督、考评机制。最后政府部门要引导互助社走向更民主、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篇3: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1 开展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农村在子女教育医疗、人情往来、赡养老人、农资购买等方面开支都非常大, 一半以上农户虽有心干事创业但却无钱落实行动。一方面, 小有积蓄的农户大都选择定期存款这一单一理财方式, 资金使用不灵活、不便利, 有限的资金难以及时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农民贷款难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障碍。

2 开展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领导重视、制定措施, 保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规范运行。

建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是一项创新的事业, 对于临沭县的干部群众来说, 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做好这项事关农民群众发展大计的工作, 该县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及各乡镇党委、政府, 集思广议, 精心操作。他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结合外地先进经验, 充分听取试点村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制定了《临沭县2007年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批准, 初步制定了《村民发展助资金合作社章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努力做到试点工作有章可依, 规范运作。被上级列入合作社试点县后, 临沭县决心把试点工作作为创新扶贫机制的有益尝试、解决低收入农户“贷款难”问题的重大举措和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 精心作好这篇文章。然后, 县政府很快成立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 县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责任包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将试点工作列入县目标综合考评内容之一。

2.3 广泛宣传发展互助资金的政策和意义。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乡镇的广大机关干部表现出了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政治觉悟, 通过召开召开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 广泛宣传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政策和意义,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合作社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2.4 政府确定享受增股和配股的农户。

确定哪些贫困户享受政府的赠股和配股, 是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人员认真调查、核算, 切实将入社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搞清楚, 把贫困户区分为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 并建档立卡, 做到区别对待, 有的放矢。对建档立卡的绝对贫困户给予赠股, 限增一股;对低收入贫困户给予配股, 限配1股。上级补助的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农户的赠股或配股, 股金确定1000元为一股。其他农户自愿入股, 每户最多可入2股。赠、配股的贫困户严格按民主程序, 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2.5 村民自发组织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为壮大资金规模, 降低运作成本, 便于监督指导, 加入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村联合成立一个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由本社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 负责借款的审批、发放、回收等具体事务, 并积极向社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

2.6 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对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支持。

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成立后, 县镇农业、畜牧、科技、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试点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对试点村发展产业的资金、技术、信息、法律等需求提供帮助、指导, 组织试点村农民参加信贷、科技、法律知识培训和农民互访等农业生产经营学习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跟踪服务, 了解合作社运作情况, 指导合作社立足当地实际, 扶持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并监督合作社互助资金的安排和规范动作。

3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意义及试点工作经验总结

3.1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建立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在组织新合作社试点的同时, 也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3.2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落实了农民致富的资金问题, 改变了当前农户想富不能富, 致富无门路, 无资金的现状。

篇4: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路径分析

【关键词】贫困村互助资金;问题;解决方案

宁夏作为全国第一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省区,自2006年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以来,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到他们解决的方案。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互助资金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先天不足。

一是资金互助社的资金融通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员往往是村委干部。基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这对于实现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带来了困难。

二是互助资金的所有权名不副实。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村民缴纳的互助资金归其本人所有,其他资金,诸如财政扶贫资金、捐赠资金和增值部分资金归全体互助社社员所有。这种权属关系的安排对于贫困户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该享有的收益额、没有得到保障,很可能被一些村干部将属于他们的收益划分到集体所有中。

三是互助社在法律上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据统计,尽管有82%的互助社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组织”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至今还是有18% 的互助社仍然是没有办理任何登记手续。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

1.互助资金运行的风险较大。由于资金运行有很强的金融属性,而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大都是对金融毫无概念的村委干部,无法有效的保障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2.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没有发挥应该有的效率。经过调研发现,一方面是贫困户缺乏启动资金;另一方面是账户内还有资金剩余,这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3.部门地区使用互助资金的使用成本过高。资金互助社本是为了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一种非盈利性质组织,但是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看,发现有些互助资金占用费率要高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此外,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贫困户需要3到5户联保,这样贫困户从申请到贷款的时间就需要7天以上的时间,手续繁杂而且时间成本太高,对于贫困户借贷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障碍。

4.资金的使用对象精确程度不够。资金互助社的资金使用对象应该是贫困人群,但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种种程序阻碍了贫困人群贷款的积极性。使得贫困人群的使用比率减小,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当地的贫困人群。

二、针对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

1.将村民缴纳的那一部分资金退还给原来的持有者,而政府及其他组织配套给贫困村互助社的那一部分使用资金是集体所有的。这个方案适用于那些发展较为成熟、基础性设施已经完善的互助社,能够充分的让资金回归民享、民有、以及民受益的本质,最大程度的避免资金的过于集中的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就在于由于资金的总体量减少,所以在避免相对风险的同时也造成收益的减少,缺点就是资金无法保值增长,这样就会造成基础设施的欠账大以及欠账快的特点。

2.将互助资金转化为风险补偿金,按照一定比例使得银行向贫困户贷款

由于这个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募集到大量的资金,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目前已经在广大地区开展实施了。他的优点也比较显而易见,就是利用有限的互助资金能够贷到更多的资金,贫困户可以有更多资金发展生产。缺点就是引入了银行贷款手续的这个环节,加大了贷款手续的繁琐性,不如互助资金贷款来的方便、简洁。

3.以县为单位将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社组建为扶贫资金互助社联合社

这种由于没有得到相关法规的认可,所以至今没有实行,但是这个方案对于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资金实行集中式的管理,不仅增加了资金的总量,而且能够将本来闲置的资金进行有效的使用,这样就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实际收获的效益。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容易造成贫困互助社团体太大,这样就与《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有些规定相违背,而且扶贫资金互助社的扩大只能够将资金进行集合管理,但是并不能够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

4.将具备条件的互助资金改组为具有农村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这个方案可以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实施,依托国家扶贫资金组建符合《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扶贫互助社,面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便利服务。这个方案既可以解决由于没有专业人员造成的资金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而且能够使得扶贫互助社有一个正统的法律地位,可以在银行开设公众账户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杜绝了贪污腐败的根源。但是他的缺点在于农村由于地方小,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而对于村委会干部来说,他们缺乏管理的经验,而且也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很难胜任这个工作。而如果聘请专业人才的话,就会增加其运用的成本。

三、结语

我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了数十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尤其是对于沿海开放城市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但是对于内部地区来说,他们仅仅是解决了吃穿的问题,所以消除贫困无论是从去全局战略还是从区域经济上来看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陈媛,刘炳胜.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1).

篇5:贫困互助资金答辩题目

1、什么是贫困互助资金?

答:贫困互助资金是指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据,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损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的生产发展资金。

2、我本人对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宗旨、目标和原则的理解?

答:宗旨,利用贫困互助资金的运行来发展生产。

目标,使贫困村的贫困农户利用本资金发展生产,使之脱贫。

原则,坚持贫困户优先原则,优先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1、什么是贫困村互助资金贫困优先原则?

答:要得到贫困互助资金的支持,首先,必须是贫困村,而优先使用资金的必须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户。

2、怎么坚持贫困村互助资金贫困优先的原则? 答:在使用贫困互助资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要对贫困户的确定上坚持公开、公证的原则,要充分发挥互助社内部监事会的职能,加强监督,每一次得到资金支持的贫困户都要公示一周,无异议的可以得到资金支持,但必须用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㈢我村具备以下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竞选优势:

1、我村村民民风纯朴,有强烈的发展意愿,辛勤劳动,用劳动致富的思想坚定,几年来,一直受到资金缺乏的制约。

2、本村水资源丰富,发展保护地蔬菜最为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

3、两委班子工作团结,工作作风廉洁,在村民心中有较高的威望,近几年来,被评为维稳村。我们村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利用互助资金将我村打造为星村。

4、在竞选前,我们村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经过宣传、动员,村民积极性高,对于得到互助资金支持抱有很大希望,各种组织也在建设中,各种规章也在完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互助资金支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㈣此次我村有幸能确定为试点村,就资金管理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做以下陈述。

1、资金管理:如果竞选成功后,我村将不折不扣地执行《锡林郭勒盟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管理办法》,我村在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管理外,还要经过村民一致推选出大家信任的项目负责人专职管理资金。完善资金管理章程,加强监督,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2、资金效益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互助资金扶贫的成效,我村将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救村民意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使用资金的村民进行项目引导,时刻注重资金使用效果,对使用资金的农民进行项目注册,并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使用资金时不走弯路,以确保收入的前提,安全使用为基础,市场行情为引导,形成产业化链条。我们有了上述思路一定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我村将以本次扶贫为契机,抓住机遇,努力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实事求是地推进项目进程,充分了解市场,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将这次贫困村互助资金争取工作作为起点,在今后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篇6: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为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有效缓解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我积累、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据云南省2008年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和云南省扶贫办、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云贫开

办发〔2008〕12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试点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围绕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这一目标,积极探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思路:按照“创新机制,突破瓶颈,搭建平台,强化抓手,形成长效”的思路来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创新机制就是要通过试点工作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突破瓶颈就是要通过建立“互助资金”突破群众缺发展资金的瓶颈;搭建平台就是要搭建好试点村生产性项目的产业平台;强化抓手就是要强化无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激发群众的发展意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整合县级涉农部门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多方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形成长效就是要坚持把“扶持与扶智、发展产业与科技推广、促进经济发展与培养新型农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促进农村发展的长效措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三)试点目标

1.帮助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放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量,有效缓解贫困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和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2.探索建立“互助资金”与农民的生产、技术、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在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有效的同时,促进贫困村生产要素相结合,提高贫困村生产经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3.在“互助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发展能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丰富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4.总结经验,探索路子,培育典型,示范推广,为今后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立起“互助资金”奠定良好基础。

二、试点的宗旨、原则和条件

(一)宗旨

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原则

1.互助资金由贫困村组建的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管理小组设在村民小组内。

2.农户加入互助组织自愿,退出互助组织自由。

3.加入互助组织需缴纳互助金(又称入互费)。

4.加入互助组织以户为单位,每户1人加入。

5.互助资金在互助组织内封闭运行,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不得私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6.坚持贫困户优先扶持原则。

7.互助组织不得吸储和从事其他未经许可的金融和经营活动。

(三)条件

试点村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正在或已经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建设的村;二是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两委”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较强,村民自愿,有发展意识、发展愿望,村风民风淳朴,对开展试点工作有积极性;三是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潜力;四是村小组农户入互率可达80%以上,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入互率可达三分之二以上。

三、试点村组及实施时间

为确保实施效果,根据试点村应具备的条件,县人民政府决定将2009年“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涉及的马白镇新堡寨、落却、田湾二村,仁和镇白果村,木厂镇腊哈、水头村作为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村寨。结合项目村实际,采取有偿低息的借款方式,第一年向部分群众发放一定额度的产业发展资金,鼓励和扶持发展种养业,第二年将第一年的借款收回后进行再投放,使互助金在自然村内轮流滚动使用。其中:在马白镇新堡寨村投放互助资金10万元扶持67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450头;在马白镇落却村投放互助资金20万元扶持163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600头;在马白镇田湾二村投入互助资金10万元扶持全村57户农户发展种养业;在仁和镇白果村投放互助资金30万元扶持60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400头,养牛20头;在木厂镇腊哈村投放互助资金20万元扶持78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300头;在木厂镇水头村投入互助资金10万元扶持全村43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250头。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从2009年1月1日起正实施,第一年放款工作要在2008年3月1日前结束。通过扶持发展进一步扩大项目村种养

业发展规模,实现年户均出栏生猪10头以上的发展目标。

四、互助资金的管理

(一)互助资金的来源

一是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二是试点村农户自愿缴纳的入互资金;三是社会各界以扶贫为宗旨无附加条件的捐赠资金。2008村级互助资金项目主要依托“整县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的100万元互助资金作为基本金,试点

村农户自愿缴纳的每户200元的入户资金参与基本金运作。

(二)互助资金的使用管理

1.入互费的收取、资金使用对象和范围:试点村缴纳入互资金的农户才具有借款资格,每户的入互费为200元。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营销项目。不能回收的项目或修路修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非生产性项目(如农户用于企业入股、子女上学、治病、改善居住条件等)不得使用互助资金。

2.互助资金一律存入农村信用社或农行,由试点村管理小组的出纳管存折,会计管密码,县财政将上级财政补助建立互助资金的资金划入试点村在当地农村信用社或农行开设的专户,取款时,必须经试点村管理小组的组长签字,组长、出纳、会计三方到齐才能取钱。互助资金不得以谋取存款利息收入为最终目的,不得对外村放贷,不得变成地下钱庄,不得用于有关培训、管理小组工作经费等支出,更不得私分、平分。

3.借款额度和借款期限:为确保试点村入互户的借款机会,同时降低资金风险,每户农户一次借款不得超过10000元,每轮放款户数不得超过入互户总数的50%,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一方面可以发挥未借款户的监督作用,同时保持资金的有效动态运转。

4.借款审批:借款户借款数额的多少,由试点村管理小组全体成员讨论审批,管理小组成员讨论通过,组长签字后才能借款。审批借款时,实到会人员达到或超过应到会人员的三分之二方能召开会议,实到会人员中一半以上的同意方能借款。

5.借款程序和还款方式:村民借款必须写出书面申请,同时还要担保人。担保人至少应由2户以上本村入互有偿还能力且未借款的农户签字担保,每户担保人同时只能为1户借款户担保。借款时,借款人和担保人分别向村管理小组签定借款合同和担保书。借款人借款到期时不能还款或不愿还款的,由担保人偿还。对出现不诚信的借款人和担保人,由村管理小组负责追回欠款,同时终止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借款资格。还款方式可以是1年到期一次性还款。借款户还款时,管理小组应开具还款凭证,及时注销借款。

6.借款占用费费率和占用费支出:借款占用费费率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上不得低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70%,也不得超过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一般年费率按5%计。借款占用费收入的50%要纳入本金滚动发展,其余部分可以用于管理小组成员补贴或其它与互助资金管理相关的合理开支。

7.建立资金管理公示制度:要把公示作为“互助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发生资金收支后应及时进行公示。

(三)试点村互助资金管理小组的组成和职责

1.管理小组的组成和职责:试点村要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有管理能力的村民组成互助资金管理小组。管理小组一般由5人组成,即组长1人、会计1人、出纳1人、监督员2人。管理小组负责资金的审批、发放、回收、管理等具体事务,如小组成员对工作不负责,群众有意见的可适时调整。

2.管理小组成员的条件:一是入互户;二是长期在家;三是公道、正派、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四是在本村有一定的威望,群众信赖;五是有一定经济管理能力和相应的文化水平。

3.管理小组的办公费用及成员补贴:借款占用费收入中不超过50%部分可用于管理小组成员的补贴和其它与“互助资金”管理相关的合理开支。借款占用费费率和管理小组成员的补助标准均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确定。

4.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小组要召集村民参与制定互助资金管理办法,且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才能组织实施。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小组成员的条件、产生、职责分工;农户入互资金数额;贷款审批的条件、程序和权限;借款的对象、借款用途、金额和期限;占用费费率、还款措施、公告公示等。管理小组接受上级党委政府及扶贫、财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管理。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领导,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章 杰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 林 县扶贫办主任

罗晓波 县财政局局长

成 员:查广福 县农业局局长

杜礼坤 县林业局局长

王家虎 县水务局局长

张红斌 县畜牧兽医局局长

杨自斌 县科技局局长

张祥华 县农行行长

王卫松 县信用联社理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扶贫办,由李林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具体职责是:

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办):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审报、组织实施及协调服务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宣传和上报各种数据和材料等。

县财政局:负责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工作,对试点工作的相关人员开展财务培训,指导试点村制定“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对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农、林、水、畜、科技等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发挥自身优势,指导农户发展产业,推广新品种,提拱信息服务。并根据各试点村确定的主导产业,按照发展项目种类,抽调人员组成科技下乡组,定期或不定期在试点村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工作,组织实施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农行、信用社:认真履行金融部门的职责,为各试点村互助资金存、取款提供便捷的服务。

项目实施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好试点村项目,抽调人员驻村开展工作,及时反馈试点村运行情况,完成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安排的其它工作。

项目乡镇财政所:负责做好互助资金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并按要求按时上报各种表册。

六、总结评比,表彰奖励

试点工作告一段落后,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试点乡镇和村进行考核验收,对试点工作开展措施有力、管理到位,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管理不严、措施不力,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

附:村级互助资金管理制度

村组互助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在本小组实施好互助金项目,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确保互助金长期安全有效运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全体互助金小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制定本小组互助金管理制度。

一、村组基本概况

乡(镇)村组互助金小组共 户 人,劳动力 个,外出打工人数 个。有农田 亩,旱地 亩;主要经济作物有 等,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人均年纯收入 元。

二、资金来源

为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帮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2008年在我村民小组实施互助金项目,支持基本金 元。为了增强互助金成员对项目的关注,经全体村民大会讨论每户自愿配套资金 元,参于基本金的运作。

三、成立互助金管理小组

本村民组共有 农户,其中 户志愿加入互助金项目小组,成为互助金项目小组成员。

经年月 日村民组全体村民大会讨论,民主推选产生了有 等 人组成的 村民组互助基金管理小组,其中女性 名。

1.管理小组成员具备以下条件:

团结群众、组织能力强;

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至少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不谋私利;

有威信、群众拥护、信任;

责任心强、办事公平、公正、公开;

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愿意担任小组管理工作。

2.管理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

组 长:(男或女);

会 计:(男或女);

出 纳:(男或女);

监督员:(男或女)、(男或女)。

组长负责定期组织召开管理小组例会和全体成员大会,定期向上级汇报基金运作情况,监督制度的执行和遵守,组织联络等;

会计负责做账,公布账目,监督出纳等;

出纳负责现金的流动和管理等。出纳平时保存的现金不得超过1000元,还款户归还的现金在出纳处保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7天;

监督员负责监督组长、会计、出纳办事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互助金成员是否执行和遵守制度等。

管理小组所有成员都要负责资金的发放和回收等管理工作。

3.管理小组更换和工作职责

管理小组在任期内,如有成员外出打工或不能胜任小组工作,要及时召开全体成员大会讨论更换和调整,并报扶贫办和乡镇备案。

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帮助贫困户策划发展项目。

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管好用活资金,个人无权私自动用资金,无权批准除发展生产以外的项目借款。

管理小组成员不得有3人以上(即同一批次只能2人)同时借用资金,需用款时应在不同批次轮流借款。

定期召开例会。管理小组每月至少要开一次例会,主要是汇总资金发放回收情况,商讨有关问题等;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例会,主要是公布资金的借还款以及使用情况,讨论一些重大问题等。每次会议必须有记录。

管理小组职责:一是组织互助金的发放和收回,借款需经集体讨论,并由3户会员担保,实行整贷整还;二是组织会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三是讨论会员在生产中遇到的个体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寻求互助集体成员的帮助;四是商议决定下一时段中需要开展的其他活动;

五、对管理人员和互助金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和评议。

有关项目的重大事情,管理小组不得擅自作主,必须经全体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管理小组要在每月5日前,向辅导员汇报互助金运作情况,互相反馈有关信息。

四、互助金的使用程序

本互助金 万元(包括农户配套)只允许在本村参与互助的全体成员范围内有偿周转使用。

1.借款额度:每户借款最高不得超过10000元。

2.借款期限:借、还款限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可提前还款。对于特殊情况不能到期一次性还款的,经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同意,也可以采取本期借款结转的办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还款,但必须办结转分期还款手续,同一借款户不能连续两次发生结转还款。

3.借款户比例:每次借款的总户数要始终少于未借款户的总户数。特困户和妇女有优先借款的权利,但必须是有信誉户。

4.审批权限和还款规定:借款xxx元以内由组长审批;xxxx元由管理小组x人共同审批;xxxx元由全体成员会议审批。在审批权限范围内,谁审批的借款,到期由谁负责催收。借款户若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互助组全体成员大会可以讨论决定可延期 月。若遇到个别不讲信誉户,全体成员将按照抵押物和担保人的约定方式处理。

5.借、还款手续:村民借款,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先填写借据,夫妻双方签字,一方外出时可由另一方签字。采取抵押物担保方式,应注明抵押物名称,抵押物必须是可比价的不动产物;采取担保人担保方式,至少应由2名以上(含2名)未借款人签字担保,担保人必须有偿还能力,借款户不能按时还款,担保户应积极帮助还款。借出款及时入账。借款户还款时,应开具还款凭据,及时注销借款。

五、互助金使用基本范围

1.此项基金主要用于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其它发展经济的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不支持富裕农户使用本基金,不可挪作他用,特别不准许将基金的本金用于公益事业。

2.发展项目不得违反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不准破坏环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3.积极支持困难户和妇女,帮助他们策划项目。

4.遵纪守法户和信誉户,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借款。

5.资金周转在2-3批内,所有想借款的农户包括贫困户至少应得到一次借款机会。

6.管理制度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经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后,适时地修改和完善,并及时报上级部门备案。

以上制度经年月 日全体成员会议共同讨论制定,并一致通过,户均一份,共同信守和执行。

篇7: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模式分析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延河镇新发村为例

颜华 张鹤 米多

 2012-08-27 10:10:30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6期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延河镇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从资金组织形式、入社与退社管理、贷款还款制度、互助社日常管理及监督机制分析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其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金互助社,运行模式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10C014)和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是中国扶贫部门为突破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约束,实现贫困农村地区发展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其基本做法是以贫困村为单位,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户入股资金相结合形成滚动基金的方式,向农户提供手续简便的小额信贷,以解决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在发展生产时所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宁夏,2010)。自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下发《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通知》以来,各省积极开展本地扶贫互助资金的扩大试点和全面推广工作。目前关于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问题指向、地位与作用、发展措施等方面,对于其运行模式的研究主要有张德元,张亚军(2008)通过对全国各种典型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小井庄实验”的体会,提出了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措施。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延河镇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分析其发展模式,力求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共性问题和基本发展规律作初步总结。

一、新发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延河镇新发村位于黑龙江省延寿县县城西部21公里处,为贫困村,该村人口总数930人,农户总数23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数63户,贫困人口总数189人,领取低保的农户共有23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000亩,林地面积1000亩。

延河镇新发村村级发展生产互助资金协会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共79人出资组建,于2007年9月20日成立,注册资金41.1万元,其中政府配股、赠股30万元,村民投股11.1万元,互助社规定每个成员最多认购2股,该资金互助社坚持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社员数目“只减不增”的原则来经营管理资金互助社,现拥有社员73人。该社社员主要从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的种植,农民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经营。

二、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模式

(一)资金组织形式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资金组织主要体现为资金来源,是否量化为互助资金成员个人股份,以及互助资金收益能否用于对成员的分红三个方面。

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由政府带动成立,投入财政资金30万元,农民入股11.1万元,资金互助社将社员的投入资金量化为成员的个人股份,同时根据成员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普通社员,享有每1000元一股的量化标准,而对于贫困户社员,享有赠股的优惠,即买一股赠一股。新发村资金互助社将收益的80%用于股东分红,而将其20%用于管理费用的支出(其中的70%作为公积金,30%用于财务人员的报酬及表簿、账本等办公费用)。同时,该互助社的分红额度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280元/股。

(二)入社与退社管理

新发村资金互助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并且规定遵守资金互助社章程,有民事行为能力且长期居住本村的村民,经审查批准在缴纳一股股金的条件下就允许加入资金合助社,成为资金互助社的会员。在退出机制上,新发村资金互助社要求社员在入股3年后才可以自愿转让和自愿退股,在3年内不能自由退出。而针对社员中的贫困户,他们相对普通社员在入社标准以及月占用率上并无不同,资金互助社对其的优惠政策体现在股份的赠与上,贫困户社员享有买一股赠一股的优惠政策。

(三)贷款还款制度

资金互助社贷还款制度规定了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占用费率、还款方式、是否需要担保以及担保方式等。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放贷业务仅针对本社的社员,而对非社员并不提供贷款业务。互助社社员贷款的上限一般为5000元,但如果由组长大力担保或者以往的信誉等级很高,也允许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该资金互助社的最长贷款期限为12个月,月占用费率为8‰,而还款方式为到期偿还。在担保方面,该资金互助社采取“五户联保”的方式,即在成员农户中设立互助小组的办法,由成员农户自由组成五户为一组的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农户缴纳的互助金成为本互助小组资金,成员农户的贷款也由所在小组互助资金提供,其贷款上限为所在小组互助资金总额;互助小组一般还具有为本小组成员农户互助资金贷款提供小组联保的责任,小组成员的互助资金贷款由全体小组成员农户共同担保,当某一户贷款无法按期偿还时,由其他四户均摊进行偿还,并且小组其他成员农户在小组贷款未能及时还清时不能获得新的贷款。互助小组成员农户之间一般都有亲友或邻里的亲密关系,相互之间更为熟识,共同利益更为明确,监督动力也更为强烈,因此小组联保制度是一种更为严格且安全的担保制度。除“五户联保”的担保方式外,贷款社员也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以及国家给予该土地的优惠政策及补贴均作为抵押。

(四)日常管理

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由社员进行自主管理,资金互助社管理人员的确定、岗位责任、社员的权力义务以及其他日常运作的大小事务均由社员大会投票决定。该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组织机构较为健全,管理人员、监事会人员的确定是通过社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均实行一人一票制。一年一度的社员大会在年末举行,大会对当年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营业利润向社员报告,并针对资金互助社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并对下一年资金互助社的运营进行计划和安排,互助社有较为完善而详细的章程。

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是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出来的,部分管理人员领取一定的报酬,这部分报酬会记入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成本费用。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会长并不领取报酬。

(五)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监管具体体现为资金互助社所采取的各种资金安全与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借款发放地点、是否采用集中的借款日或还款日、是否开设银行法人帐户等均是出于对大量资金特别是现金流动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的预防措施。而是否运用计算机进行互助资金财务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在逾期贷款达到一定程度情况下会对全部资金予以冻结)和是否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冲抵由于贷款无法回收所可能造成的资金损失)则体现为互助资金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风险的预防措施。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的借款发放地点均设在村委会办公室,且在当地的信用社也都开设了法人账户,而还款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20日至12月31日。而在信贷安全措施方面,该资金互助社均没有使用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仍然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但新发村资金互助社管理人员表示,他们今年已经购入一台电脑并准备在今年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财务管理。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该资金互助社已从占用费收益中提取了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准备金。

2、外部监管。新发村资金互助社接受由县扶贫办、财政局、村党支部、村委会组成的监督机构的随时监督。对贫困村互助社的外部监管主要包括对互助资金的注册管理、规范审查、财务监督、风险预防、技术指导与能力建设,其目的是赋予并保障贫困村互助资金的法人资格,保证贫困村互助资金的规范运行、安全运行,并提升其益贫与推动农村发展的能力。然而,在外部监管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出现监管不严以及监管的错位、越位等问题,严防监管机构的过分干预尤其是行政部门的干涉,充分保障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管理的民主原则。在财务管理方面,地方财政局会定期进行相关指导,而当地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及上级协会均没有专业人员对资金互助社进行财务管理指导。而当地的财政局也会定期到资金互助社进行财务审查和监督,但对于资金互助社的内部的相关管理并没有太多的干预,而是让互助社社员进行了自主管理。

三、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新发村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生产资金短缺的矛盾,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贷款额度的限制、资金不足、法律缺失等方面。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充足的资金是资金互助社业务的前提保证,应引导本村村民投资,这样不仅可以让小额贷款需求的村民的贷款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让有较大金额的村民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2)定期对社员进行管理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3)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地位,尽早出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4)持续给予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村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并帮助贫困村村民脱贫。(5)加强对资金合助社业务指导和监管。

参考文献:

[1]孔祥智等.农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阐释——基于江苏省步凤镇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案例分析[J].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2010

[2]宁夏.贫困村互助资金:操作模式、绩效差异及两者间相关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梅兴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M]北京:金融出版社,2000

[4]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发办[2008]37号文件,2008

[6]侯翔.资金互助社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0

篇8:贫困村互助资金基本操作程序

一、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情况

2006年, 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滨海县自2007年10月到2008年12月, 相继开业运行5家村级资金互助社。目前, 这5家村级资金互助社资金总规模为205.64万元,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配股75万元, 农户交纳互助资金130.64万元;加入互助社农户总数为781户, 其中贫困农户数232户, 首笔借款额度为3000元, 最高借款额度为10000元, 期限以短期为主, 最长不超过1年, 收取贫困户资金占用月费率为0.6%, 一般社员资金占用月费率为0.8%, 还款方式以到期一次性还款为主。资金占用费收入首先按银行存款利率结算给入社农户利息, 然后按规定提足风险准备金等费用后, 再进行股金分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 滨海县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发展经济所需的启动资金问题, 该县5家互助社所投放的165.10万元互助金全部是用于农户生产发展上, 主要用于生猪养殖、草鸡养殖、蔬菜大棚建设以及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有力地促进了5个村的农民增收, 使107户贫困户在08年脱贫。其次,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户的信用建设。因为该县各互助社借款都要有2名以上社员担保, 这样, 不仅增强了借款农户的还款信用建设, 同时也提高了担保社员的担保信用建设。第三, 为农民提供了一条自我教育的途径, 有助于农民的能力建设, 如借款时, 农民需提出明确的发展项目, 担保人先要对该发展项目进行研究, 然后资金管理小组评估, 看其是否可行。这有助于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第四, 促使全体社员合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借款期间, 担保人和其他社员为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转, 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就会督促借款农户还款行为, 尽力帮助借款农户解决生产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千方百计帮助借款农户找到好的产品销路。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金融网点少、农民贷款成本高等问题, 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率低, 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改进和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起到了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互补市场作用, 建立多层次资金融通体制, 满足农户多层次融资需求。

二是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2007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 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村信用社向商业化加速改革, 农村合作金融出现真空,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将建立起适应合作经济发展要求的合作金融体制。

三是有利于建立农村商业银行资金回流农村机制。如前所述, 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分散的农户, 并且受交易额小、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抵押品等因素制约加大了经营的成本和风险。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建立在农村的熟人社区内, 能有效利用信息对称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这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以同业拆借的形式批发给农村资金互助社, 将交易成本和识别风险转移给农户内部市场, 这样就实现了商业银行面向农村市场规模经营问题, 实现商业银行经营利润, 保持可持续发展。

四是有利于优化银行体系结构, 降低系统性风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国内银行业的大多数金融资源和业务。并且,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与供给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系统性风险极易爆发。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适当发展将会有利于改善银行体系结构, 有助于在完善银行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分散系统性风险。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分流过度集中于大、中型银行机构的社会资金,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资金市场, 可以较好地分散来自经济与金融层面的冲击, 进而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是可以有效地遏制民间非法金融的蔓延和发展。据当地人民银行监测, 2009年农村民间借贷年率最高达到30%, 远远高于国家法定利率。民间融资之所以有较大盈利空间,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资金融通不畅, 很大一部分农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培育和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一方面可将民间融资纳入国家正规的金融渠道之内, 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提高民间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利率的农村民间借贷失去需求的空间。

二、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地位不明确

目前, 国家尚未出台组建互助社的政策文件或法律法规, 致使互助社开展业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以滨海县为例, 虽然互助社得到了当地农户的一致赞成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至今未在任何行政部门注册, 其法律地位尚未明确。因合法身份不明,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相关业务得不到国家政策和法律保护, 如果发生债权债务纠纷, 互助社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政策不明朗, 互助社发展缺乏规划性和长足性;无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账户 (目前采取变通措施, 把互助金存在农村信用社, 也有部分互助金存于私人活期存折) 等等。

(二) 监督管理存“空白”

互助社业务是由县扶贫办、财政部门主导、乡 (镇) 、村积极推动并组织开展, 日常业务监管由县扶贫办承担。目前国家对互助社的监管主体和具体的监管细则还没有出台, 因此, 监管力度、监管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县扶贫办相关人员的个人认知和实时把握上。同时, 对其资金经营的安全防范措施, 贷款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监管存在“空白”。

(三) 业务开展有障碍

从调查情况看, 互助社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社基本原则, 主要以会员加入的股金为资本, 主要服务对象是互助社社员, 主要的运作目的是帮助解决贫困会员因为小额、短期、频率高而出现的贷款困难, 弥补部分农民流动资金的不足。对于流动资金较多、生产规模较大, 基本不需要贷款的农民来说, 由于大家在合作社内共同经营同一品牌或同一行业, 拿出钱来参加互助社也是对自己经营风险的一种防范。但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导致互助社的资金用途单一, 在互助社借的钱必须共同用于发展某一特定的行业或农副产品, 即“买油的钱不能用于打酱油”。

(四) 持续发展受制约

互助社主要是为社员服务, 并以入股资金为限封闭运行, 无信用放大的权限。目前互助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员股金、财政注资和部门专项资金, 如果没有其他资金的介入, 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将出现困难。由于受自有资金的制约, 只能解决部分农民临时性的小额资金需求, 对于产业更大规模发展的资金需求, 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受服务对象和资金总量的限制, 借贷规模难以扩大,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和壮大。

(五) 管理水平待提高

调查表明, 部分互助社缺乏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会员的进入和退出没有严格的条件与约束, 随意性较大, 影响了互助社的稳定发展。同时, 由于互助社设在行政村内, 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已外出打工, 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金融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整体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互助社良性发展之需。

三、稳步推进资金互助社工作的建议

滨海县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起步较快, 加上当前国家金融政策的放宽与支持, 如果加以规范引导和政策扶持, 条件成熟的可参照有关设立条件发展成农村资金互助社, 那么, 互助社的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在缓解农村资金供给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

(一) 立法明确地位, 引导其发展

目前, 互助社的业务开展主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但该部法律并未明确互助社的金融功能。为此, 建议尽快出台《民间金融法》, 规范管理农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对农村互助社金融组织的性质进行明确定义, 确立其合法地位, 让其“归位”、“正名”。同时, 对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业务范围、监督管理、终止清算等予以明确规定, 为互助社业务发展筑造合法平台, 促进其规范、良性发展。

(二) 提供优惠政策, 扶持发展

由于互助社的业务经营范围仅限于本行政村内的会员, 且资金来源有限, 因此, 其后续资金成为互助社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对此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建立与正规金融机构对接机制, 解决互助社的资金来源。可推行三种模式:一种是“政策性银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模式。即将国家对“三农”的部分资金投入 (如农田水利改造资金、扶贫开发资金等) 通过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转贷 (或委托) 给农民。第二种是建立“商业银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政”模式。即商业银行通过将适合的信贷产品批发给互助社, 形成规模市场, 取得规模效益;财政通过给予互助社必要财政贴息或减少开办费用解决成本。第三种是人民银行给予政策支持, 适当投放支农再贷款, 缓解互助社的资金供给压力。

(三) 科学管理,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引导互助社树立依法、合规和审慎经营理念, 逐步完善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社员 (代表) 大会和监事会的作用, 防止少数人控制互助社经营, 造成信息不对称和经营风险发生。坚持自愿入股原则, 尊重社员对经营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健全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等制度办法。为有效防止经营出现风险造成存款损失和由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贷款损失, 可以多向合作的方式推动农业保险转移风险和通过联合经济提高抗拒市场风险能力。同时, 要创造条件加大对互助社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其能够真正成长为“守法纪、明政策、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复合型人才, 为互助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同时, 为保证互助资金的使用安排, 各合作社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权、拨付权、使用权、监督权的“四权”分离制度。在互助社自身成立监督小组的前提下, 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既要参与监管, 又应邀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成员的利益, 促进资金互助合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9, 01.

[2]陈岷.重视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制度建设[J].中华合作时报第2394期.

[3]刘勇.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与发展模式研究——弱势金融的一个观察视角[J].中国财经, 2007.

[4]新浪网:2007年新词语 (经济类) [M].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8-04-11.

上一篇:公务员法心得下一篇:完整财务状况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