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2024-05-11

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精选8篇)

篇1: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勐腊县教育局处置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恐怖袭击事件应急体系,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教育系统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指导和规范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处置工作,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保护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基本预案》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按照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恐怖袭击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制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

二、适用范围

(一)本预案适用于勐腊县各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学校)。

(二)本预案所指的学校恐怖袭击事件包括:利用生物战剂、化学毒剂对学校进行的大规模袭击;利用爆炸、纵火等手段,大规模袭击师生聚集场所、重要教育教学设施、教师住宅、学生宿舍;袭击、劫持师生,威胁人质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大规模袭击学校师生,或发生重大绑架师生人质,重大枪击,重大纵火,重大投毒,驾车冲撞(闯)及集体自杀、自焚等恐怖活动,造成重大危害的;涉及教育系统的其他针对学校和师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三、工作原则

(一)统一指挥、快速反映原则。各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负责恐怖袭击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形成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有关学校要迅速采取行之有效应急措施,并逐级进行上报,必要时可直接拨打110,不得延误。同时应遵循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各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反恐怖工作协调机构的具体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原则。立足于防范,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恐怖袭击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四)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各相关股室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协助职能股室尽快查清事件真相,及时掌握情况,形成部门联动、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处置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

王明亮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高文彬

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

吉永彬

县教育局纪委书记

龙诗华

县教育局副局长 王

县教育局副局长 李众美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董贤达

县教育工会主席

甘学军

局办公室主任

郑慧珍

局计财股股长 周新强

局安保股股长 周剑平

局人事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安保股。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 任:周新强

成 员:甘学军、丁彩丽、何振秋、邓家新、何永江、柳艳梅 办公室负责制定学校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预案,全面负责协调全县教育系统恐怖事件处置工作,做好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范工作。

各学校参照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结合本学校实际,设立恐怖袭击事件处置指挥机构,领导、指挥、协调学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五、预防及信息报告

(一)宣传教育与防范控制。各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师生预防恐怖袭击的常识,鼓励师生举报恐怖犯罪线索,广泛调动师生参与反恐怖斗争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积极开展以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题的“三生”教育,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二)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防范各类恐怖袭 击的规章制度,加强门卫安全保卫工作,严格门卫登记制度,提高技防设施的使用效率,对重要人员、部位、场所、设施要加强管理,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食品卫生、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等进程,必须做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做到初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

(三)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各学校。

责任报告人:各学校指定的信息报送人员。

(四)报告时限及程序

掌握恐怖袭击事件征兆或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事发地学校要在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报告,同时报告县教育局,不得延误。各学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各负其责,迅速对事件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追踪,并上报事态发展变化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深入研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五)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报告事件的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同时还应尽可能地报告事件初步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伤亡分布及发展趋势等。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在进程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结案报告:报告事件的基本情况、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过程(包括各阶段采取的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等。

六、应急反应措施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各校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迅速启动预案,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一)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协助相关部门尽快查清事件真相,并依法从速、从重惩治制造恐怖事件或企图制造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

(二)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逐级进行上报,必要时可直接拨打“110”,不得延误。事发地教育管理办公室和学校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领导小组要各负其责,迅速对事件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追踪,并上报事态发展变化情况。

(三)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深入研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事发学校应迅速调集有关资源和力量,先行采取紧急处置和疏散行动,迅速开展抢救伤员、安置群众、封锁和隔离相关区域、防止建筑物坍塌、防止水电气泄漏,排除爆炸装置、解除辐射源等救援工作。

(四)事发学校要在教育局防恐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协调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真相,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并严肃宣传纪律。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稳定人心,本着有利于维护教育系统稳定,有利于提高师生防范意识,有利于打击恐怖犯罪分子,有利于维护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原则,组织协调宣传报道和信息发布工作。

七、善后处理

(一)调查及评估

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事发学校应及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客观全面报告事件的基本情况,对造成的人员、财产等损失进行详细汇总,会同参加应急处置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对事件处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总结,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二)人员善后及抚恤

在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完毕后,组织力量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减少恐怖袭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对在恐怖袭击事件中致伤、致残、死亡的师生员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并积极联系保险机构。

(三)责任追究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对拒绝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延误应急处置救援时机、处置不力、措施不当而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

(四)整改

县教育局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校要按照有关部门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整改方案,迅速对本校在预防和处置恐怖袭击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并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和审核。

(五)恢复教学秩序

在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完毕后,各校应采取一切方式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反恐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 保护意识,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及活动。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各学校应成立突发恐怖袭击事件处置机构,具体负责突发恐怖袭击事件的日常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信息技术保障

各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校恐怖袭击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收集和汇总恐怖袭击事件的线索和信息,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更新,同时建立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责任。

(三)人力资源保障

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定期接受相关部门专业的应急管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和演练,熟悉掌握恐怖袭击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提高处理此类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四)物资经费保障

各学校应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恐怖袭击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五)宣传教育保障

严格落实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有关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展板、图片、影视等途径,让师生了解相关恐怖袭击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处置常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

九、附则

本预案由县教育局制定,并负责实施和解释。

二0一四年六月三日

篇2: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援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做好暴力、恐怖袭击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防范各类危害事故的发生,努力在事故来临时将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维护教育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本预案适用范围和启动条件: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或组织其它活动过程中,遇到暴力、恐怖袭击等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发生事件以后,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各班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全面掌握情况,控制局面,形成校、班及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3.区分性质,依法处理。

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四)组织指挥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责:接到突发事件报告以后,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发出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并指挥全校师生积极、妥善地应对。现场负责人为校长→安办主任→后勤主任(领导缺位时依次下延)

2.警戒处置组:

组长:

成员:门卫及保安

职责:携带装备(橡胶棍、干粉灭火器、警用钢叉)等快速赶往事发区域,及时制止侵害行为,并控制嫌疑人,设定警戒区域,设置隔离线,保护好事发现场,便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在制止侵害行为时,原则上应先采用劝说和喝阻的方式,同时还应识别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万一其脱逃可向公安机关提供抓捕的线索。如必须采取暴力方式来阻止,应尽量采用远距离的手段扰乱嫌疑人视线(如干粉灭火器)、控制嫌疑人的动作(如长木棍)。

3.紧急疏散组: 组 长:后勤主任

成 员:全体班主任及当堂上课教师

职责:疏散组长及成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到位,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发生区域确定是否需要紧急疏散,如果需要紧急疏散,要以最快速度确定安全、合理的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与事发区域最接近的班级要首先组织疏散,由班主任或当堂上课教师带领学生朝与事发地点相反的方向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疏散完成后要及时清点并上报各班学生人数。各年级蹲点领导负责在各楼层的楼梯口维持秩序,避免因拥堵而发生推搡、踩踏事件。

4.伤员救护组: 组长:学校校医 邹克根 成员:学校后勤工作人员

职责:应急预案启动后,携带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具立即赶往事发区域,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在120急救车赶到之后,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5.外围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的出入秩序,保证疏散通畅。负责引导公安、医疗、消防等专业部门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五)现场处置方法步骤

1.报警: 拨打110报警电话,简要说明警情,请求增援,然后向指挥组组长报告。如暴力袭击嫌疑人从大门进入,或者警情发生地处门卫附件,门卫是报警责任人。如暴力袭击嫌疑人翻围墙或由其他非正常途径进入校园,则第一目击人要在第一时间以奔走、叫喊的方式,迅速将警情告知校园里的其他人员。获知警情后,离门卫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门卫按报警按钮,拨打报警电话;离学校校长所在处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校长,进行现场应急指挥

2.发出紧急信号:校长接到报告后,视情况发布紧急信号(手动三次铃声),启动紧急预案,然后向管理组和教育局报告。

3.实施应急预案

听到紧急信号后,各小组马上进入工作岗位,履行各自的职责。警戒处置小组首先赶赴现场,处置情况。其他小组根据事态发展,迅速开展相应的工作,努力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指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4.保护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5.应急预案的解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师生情绪相对平稳之后,由校长发布解除应急预案的指令。年级蹲点领导和班主任协同工作,初步了解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情况,逐级上报

(六)善后处理工作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进行处理。

(七)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员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极端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学校要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作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值日护导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可疑车辆等一切可疑情况要果断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4.各办公室要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带有预警性和苗头性信息,密切掌握,及时向校长室或总务处汇报。

5.校园护卫队要做好重点防范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每天巡视至少4次,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校园安全。

6.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要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措施到位,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使学生熟悉紧急情况下逃生的线路,了解紧急性情况发生时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7.学校和班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组织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自护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做好教育进课堂工作,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八)相关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管理组值班室:***

篇3: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关键词:体育赛事,观众暴力,应急预案

一、预案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体育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每年国内外都要举行不计其数的体育赛事, 期间也发生了许多突发事件, 有很多的突发事件事件距今并不遥远, 人们在接受了惨痛教训的同时, 也对处理突发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育比赛中, 危害很大且经常发生的是足球球迷骚乱和暴力事件, 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1985年5月29日, 利物浦与尤文图斯两队在布鲁塞尔海瑟尔体育场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相遇。由于没有足够的警察和工作人员将两队球迷分开, 两边大打出手, 还导致看台倒塌, 当场压死39名尤文图斯球迷, 300多人负伤, 这就是著名的“海瑟尔惨案”。1989年5月7日, 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的英国足总杯半决赛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 比赛前20分钟, 3号和4号这两个看台就已经满员, 比赛开始后, 两个看台又涌入约两倍设计容量的球迷, 后面球迷还继续往前推, 而此时, 球场的警察却站在中线附近防止利物浦球迷攻击森林队球迷。由于大量球迷蜂拥而至, 很多球迷被活活压死。这次惨剧, 造成96人死亡, 1千多人受伤, 警察的无能和无预知的判断是造成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1982年10月的“莫斯科惨案”, 340人遇难;2001年4月“南非惨案”47人丧生, 160多人受伤;2001年5月加纳足球惨案造成126人死亡, 数百人受伤, 等等。据统计, 从1902年4月到2000年7月近100年间, 世界各地共发生了23起球迷伤亡事件, 死亡总人数至少有1380人。在国内, 足球球迷闹事也时有发生。2006年, 在中甲联赛郑州赛区河南建业队与湖南湘军队的比赛结束后, 遭遇河南球迷不文明地向对方队员投掷物品, 湘军外援阿格鲍大为恼火, 捡起地上的物品投向看台观众, 然后又夺下护卫他的警察的警棍, 硝烟随即弥漫整个球场, 后在众警察的竭力劝阻和护卫下才离开球场。[1]无独有偶, 在2008年的中超联赛北京国安与天津康师傅两队比赛中, 两队球员拳脚相向, 赛场一片混乱, 赛后又引发了球迷聚集怒骂的场面。[2]虽然这两起球迷骚乱事件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大型体育赛事虽然为人们搭建了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 但也成为情绪宣泄以致形成球场暴力的导火索。光是2010年8月国内足球比赛就至少发生过以下事件:8月18, 河南建业0比2输给江苏舜天之后, 部分不理智的球迷与警方发生冲突, 导致无辜球迷受伤。8月29日, 成都与沈阳第19轮中甲赛后, 发生了双流体育中心外球迷砸坏客队车辆, 并导致沈阳队员冯绍顺眼部严重受伤的后果。如今冯绍顺虽然眼睛排除失明可能, 但职业生涯恐遭终结。

对体育比赛每一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90%以上都是可以避免的。事件的发生主要是人为疏忽引起的, 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建立起大型体育赛事应急预案。

二、预案设计

1. 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依据球场暴力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采用以源头预防为主, 过程控制为辅, 末端治理为补充的防治原则, 将对球迷的心理引导与行为控制的方略贯穿于整个防治过程中, 使球场暴力事件不论是发生频率还是危害程度都降到最低。

2. 确定事件类型与危害程度分级。

从形式上来看, 球场观众暴力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言语暴力, 即以言语攻击为其早期阶段, 之后逐渐升级, 表现为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损害自尊的言语以及种族谩骂等, 引起他人心理上的伤害;二是身体暴力, 包括所有对他人身体的攻击行为, 表现为殴打以及使用工具进行攻击, 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按暴力地点分类, 可分为球场内和球场外。就暴力发生时的参与人数可分为个人之间的暴力、群体暴力和集团暴力。按暴力性质可分为偶然事件、组织暴力与恐怖袭击。当然球场暴力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 除了即时把握、冷静处理外, 还要预计事件发生的未来, 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最小的冲突和伤亡之内。但我们也要熟悉和了解事件会升级的可能及规律, 及时把握动态信息, 按级处理。

3. 明确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

组织机构:明确主要领导人和领导小组, 明确现场领导人及其责任, 确定救援队伍的组成, 具体指挥机构可列附表说明。大型体育赛事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小组, 由赛事的组织管理者、志愿者、安全保卫等负责人组成。救援队伍必须由培训合格的人员组成。

职责:如写明指挥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本赛事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和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分工:写明各机构组成的分工情况。如, 总指挥:组织指挥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安全负责人:负责事故具体处置情况;后勤负责人:负责应急人员、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

4. 过程控制常规。

过程控制主要是在赛前、赛中和赛后3个阶段, 根据对暴力事件进程的信息反馈, 分别展开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等3种反应性控制。

(1) 赛前的安全控制。加强入场安全检查。通过票务组织与管理将球迷进行安全性隔离, 一般可以采用门票分配制度、观众准入制度及空场制度来得以实现。入场时检查球票, 将没有票的观众挡在场外;禁止观众携带硬包装的饮料、酒水、爆竹及带有旗杆的旗子进入赛场;进入赛场后对入座情况进行最后的检查。此外,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可以采用空场制来确保比赛中的观众零暴力。创建良好的赛场环境。难闻的气味、灼热的空气、鲜红的颜色、强烈的噪音、激昂的音乐等外界环境因素都会使人的情绪亢进, 出现失控行为。安放更为舒服、适用的座椅, 加大座椅间的距离, 使观众更舒服地观看比赛;高温天气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降温手段。

(2) 赛中的管理控制。赛中的管理控制是将行为控制与心理引导紧密结合, 全方位的立体动态监控和合理的警力布置是对球场观众进行行为控制的有效举措。赛事组织管理者指导性控制和球迷自我管理则是对球场观众进行心理引导的具体方法。全方位的立体动态监控, 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球场观众暴力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 每个赛场上都应该安装或配备科技含量较高的现场监控系统, 如摄像机等。合理的工作人员布置。在比赛过程中, 看台布置合理的工作人员控制赛场局面, 对随时发生的暴力事件进行准确的应对, 对于明显的观众暴力行为工作人员及警方应坚决贯彻“零宽容”的指导思想, 采取迅速隔离、重点打击、全面控制的策略。赛事组织管理者的指导性控制。观众的暴力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时性, 即旨在宣泄情绪、排解挫折, 一旦目标对象消失或被排除, 此种行为也就终止了。因此, 有必要对那些即将失去控制的球迷观众进行指导性控制, 清晰地指导他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以及他们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3) 赛后的疏导控制。比赛结束后, 球员及观众退场的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大量人群集中退场, 秩序相对混乱, 加之比赛结果使观众的悲喜之情达到了极限, 这时, 最容易发生球场观众暴力事件, 导致极端恶劣的后果。在观众退场前, 应安排一些工作人员进行防范, 给企图制造事端的人以威慑作用, 避免球场观众暴力事件的出现。另外, 将赛场所有的出口全部打开, 使球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走最短的距离离开赛场;在赛场中安排一些表演, 分散不能马上离开赛场的观众注意力。组织好交通, 迅速分流, 减少集中的人群, 避免出现互动以及一些带有破坏性的从众活动。

5. 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置。大型体育赛事组委会应根据事件特点确定善后工作程序, 成立善后工作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 善后工作小组专职处理人员安置与补偿、污染物的清理、社会救助物资的管理与监督、应急人员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等善后工作事项。

(2) 总结报告。大型体育活动组委会应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总结报告, 全面查清事件起因,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建议。

三、小结

1. 大型体育赛事观众暴力应急处理应根据不同地

区民族文化、风俗的不同及体育场馆建筑结构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预案设计。

2. 预案设计应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应具有时代特点, 特别是要应用现代装备和科学工具。

参考文献

[1]湘军外援夺下警棍撒野欲和河南球迷决一雌雄[EB/OL]. (2006-05-07) .http://sports.qq.com/a/20060507/000058.html.

篇4:当前暴力恐怖事件原因初探

关键词 暴力恐怖 原因

当前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已成为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主要形成原因体现在:

(一)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狼狈为奸,成为臭名昭著的“三股势力”。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时起时伏,几乎从未停止过。民族分裂分子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打着民族独立、新疆独立的旗号,疯狂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就是有一些人想实现新疆独立的梦想,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去破坏新疆稳定的大好局面,阻挠新疆的发展,根本不愿意看到一个繁荣富饶新疆的崛起。

(二)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中可以看出,暴力恐怖分子实施的暴恐活动,无不与宗教极端主义有密切关系。宗教极端势力鼓吹“宗教至上论”,排斥国家现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现代文明成果等,反对一切现代文明成果,排斥传承已久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不能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不准抽烟不准喝酒,有一些卖烟酒的商店甚至都会被攻击,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在青少年中蛊惑煽动说:“学古兰经是穆斯林,学马列主义的是穆斯林的敌人;不学经文的人,死后进不了天堂”,煽动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盲目追随,认为越虔诚越“极端”越敢和异教徒斗就越受人尊敬,以致让一些狂热分子变得良知泯灭、狂热无比,有的甚至丧失理智,铤而走险,走上从事暴恐活动的不归路。

(三)受“东伊运”的影响。“东伊运”全称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被国际上认为是“最凶残、最暴力化的组织”,其宗旨就是通过暴力恐怖活动,妄图把新疆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也可简称为“东突”,是新疆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威胁。2001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该组织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东伊运”极力推行“思想上打入新疆”、“行动上拉人出境”计划,要将“圣战”引向“东方帝国”,并企图建立对我国西北边疆武装渗透的前沿阵地。“东伊运”对国内暴力恐怖分子的影响,目前主要是“境外培训,境内行动,境内破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翻墙技术的日益先进,在网上进行宣传煽动、内外勾连、发展组织、指挥策划、培训力量成为境内外“东突势力”进行渗透破坏的重要渠道。“东伊运”通过不断发布恐怖音视频,对境内暴恐分子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和示范效应,从而加速疆内特殊群体的“极端化”、“暴恐化”。

(四)受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在国际上,国际敌对势力始终把我新疆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地区和突破口,利用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支持、操纵、推动新疆民族分裂破坏活动。公开宣扬“新疆主权未定论”,培植境外“三股勢力”组织,对“三股势力”给予资金帮助、谋略支持、舆论鼓动、活动操纵,打造以“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热比娅为代表的“领袖人物”。一些反动非政府组织、反华议员直接为“世维会”等组织出谋划策,促使“三股势力”活动有恃无恐。他们对于发生的那些恐怖袭击事件往往都是闪烁其词、支支吾吾,搞“双重标准”。一向在反恐和人权问题上叫得最响、标榜客观真实的部分西方媒体甚至为恐怖分子的残暴行径进行辩护、寻找托辞,在报道中态度暧昧,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甚至恶意栽赃,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五)受周边局势动荡不安的影响。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166.4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与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8个国家交界,周边国家有好几个是动荡不安。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恐怖活动频发,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持续不稳,还有南亚、西亚、北非一些地区和国家持续动荡,特别是叙利亚内乱,还有中东一些国家,不是战火纷飞,就是人肉炸弹,这种外部环境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特别是活跃在新疆周边的境外暴恐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六)受国内一些因素的影响。新疆环境特殊,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就业难、收入低,新疆和内地的差距,差距越大,有些人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一些干部作风简单粗暴、社会分配不公、官僚腐败等等,这些问题肯定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使得有的人在现实中仇视党和政府、抵触党的领导和管理,使这些人产生反社会、反政府的极端行为,甚至会组建或加入暴力恐怖团伙,蜕变成恐怖分子。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分裂主义势力、极端宗教思想就比较容易找到市场。宗教极端主义者煽动什么“岗位被汉族人抢走了”、“内地人到新疆来赚走了新疆人的钱”、“新疆的资源被内地人一车一车拉走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就要消失了”等等。

篇5: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校园内的恐怖袭击事件,指导和规范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处置工作,维护我校安全稳定,保护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基本预案》、《辽宁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校内实施恐怖行为、恐怖袭击,给校园安全、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的恐怖袭击事件。主要包括:

(1)利用爆炸手段,大规模袭击师生聚集场所、重要教育教学设施的;

(2)袭击、劫持师生,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

(3)劫持师生乘坐的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4)在校园内纵火、投毒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其他针对学校和师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1.4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原则。在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处、室、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妥善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

(2)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原则。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减少损失原则。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师生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尽快恢复校园教学秩序,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与安全。

(4)遵循法律原则。在处置恐怖袭击事件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和法规政策。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组织指挥体系

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蔡德成

副组长:陈见兴、岳元峰、马浚

成员:王玉清、段长松、贺石秀、刘占滨、董芳、王广武、裴建韬、李淑香、宋秀敏、李贵庭、宋玉顺、王军

工作办公室设在院保卫处,办公室主任段长松。

联系电话:0411—87580187 ***

2.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全校恐怖事件处置工作,派人参与现场指挥;视情况向市高校工委和相关部门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负责传达有关指令和组织落实。

3处置措施

3.1报告

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各相关部门在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校总值班室(电话:87580187)、校处置恐怖袭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告市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指挥机构办公室。

3.2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大规模袭击事件发生后,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各负其责,迅速对事件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追踪,并上报事态发展变化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3现场处置启动

校处置恐怖袭击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率小组主要人员赶赴现场,立即现场组织指挥反恐怖袭击处置工作。校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的具体工作,统一掌握恐怖事件的情报信息,拟定决策建议,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学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应迅速调集本校资源和力量,先行采取紧急处置和救援行动,必要时申请当地政府,调动公安、民政、经济、建设、交通、信息、水利、农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予以支援,开展抢救伤员、疏散人群、安置群众、封锁和隔离相关区域,防止建筑物坍塌、水电气泄漏,排除爆炸装置、辐射源等,控制核辐射、疫情、毒情扩散等工作,及时组织实施现场勘查或人质谈判、解救工作。

3.4善后处置

学校在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完毕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减少恐怖袭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3.5调查评估

在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结束的同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领导小组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配合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4处置工作保障

4.1日常防范

4.1.1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防范各类恐怖袭击的规章制度,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完善落实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4.1.2各部门要加强对重要人员、部位、场所、设施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

4.1.3各部门要加强对各种爆炸物品、放射性、生物、化学等危险品的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严防发生相关物品被盗、被抢、丢失以及相关设施被袭击等事件。

范文网

4.1.4各部门要加强有关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师生预防恐怖袭击的常识,鼓励师生举报恐怖犯罪线索,广泛调动师生参与反恐怖斗争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5附则

5.1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大连翻译职业学院保卫处负责解释。

5.2预案生效时间

篇6: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全市公安机关要时刻牢记“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思想,把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为当前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工作任务。要按照“提高警觉,未雨绸缪,防范在先(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有备无患”的原则,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只能作用,加大预防、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和反暴力恐怖斗争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的持续安定。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市局成立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副市长、××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瞎设情报信息组、通讯联络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预备队、交通管制组、后勤保障组、现场督察组。

三、职责分工

1、情报信息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建立情报信息网络,广辟情报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情报信息。要采取公秘结合,安排专门力量,深入到可能诱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和重点群体中,物色秘密信息员,获取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和行动性的情报信息。特别要发现和掌握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任插手和操纵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动向。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要深入闹事群体,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掌握深层次信息,获取音像等直接证据,未依法处置和大家做好准备。

2、通讯联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收集、汇总、上报情报信息;下达领导指令;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工作和调集警力超过100人时,在经局领导批准后,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组公安。

3、第一梯队。

队长:

副队长:

成员:

职责:负责中心现场的处置工作。

4、第二梯队。

队长:

副队长:

成员:

职责:接应第一梯队。

5、反恐小分队人员及武器装备

队长兼指挥员:

第一组:

组长:◎◎◎

组员:###

###

第二组:

组长:

组员:

第三组:

组长:

组员:

6、预备队。

队长:

副队长:

成员:

职责:负责接应第一、第二梯队,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7、交通管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事件发生后,根据领导指令,对中心现场周围道路实行交通管制,清楚闹事者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路障。

8、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负责所有执勤、备勤车辆的燃料供给,根据情况临时征(租)用车辆;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各种备品;

―――与120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做好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的抢救工作。

―――组织新闻单位对事件进行实地录像、采访,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消除社会影响。同时,搜集音像资料,未领导总结和研究此类工作提供依据。

9、现场督察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执勤民警的现场督察。

四、主要预警内容

1、群体性中级党政首脑机关,围攻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围堵、拦截来我市视察工作的中央、省、市领导车辆的案件。

2、未经批准的请愿、集会、示威、游行等活动。

3、蓄意阻塞交通,扰乱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案件。

4、群体性阻碍执法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

5、企业下岗的军转干部,下岗职工群体上访事件。

6、杀人、放火、投毒、爆炸案件,持枪、持械抢劫金融单位、破坏国计民生要害部门的严重暴力性案件。

7、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案件。

8、“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宗教极端分子进京滋事和又组织破坏活动的案件。

9、大型治安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件。

10、重大偷渡案件和发生在国(边)境地区的重大治安动向。

五、工作要求

1、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群体性治安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表现形式,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处置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很多问题不是公安机关自身能够解决的。因此,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精心组织,周密布置(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防患于未然。要严格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平息事态。

2、要树立强烈的情报信息意识。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和总作制度,发挥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优势,把情报信息工作落实到每个角落,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组,以村治保会、街道居委会、社区民警、派出所为中心勾践情报信息网络,力争做到超前预警、超前报警、超前处置。要严格情报信息倒查制度,对漏报、迟报、隐瞒不报造成重大后果的,除追究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

3、密切配合,整体作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牵动全局的一项整体工作,各单位要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同时,要落实好值班备勤制度,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对各自为政和因推诿扯皮而贻误战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4、把握政策,因情施策。当前大多数群体性治安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处置工作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要多做解释、宣传工作,消除对立情绪,达到分化瓦解的目的;对策划、煽动、挑头闹事的不法分子和过去曾备打击处理的人员,在取得证据的基础上,坚决予以打击。

篇7: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本着防范周密到位,处置及时得当的原则,应对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秩序的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应急小分队

二、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

由于对社会不满,导致情绪失控;由于矛盾激化,以致铤而走险;由于利益冲突,酿成报复泄愤,均可能造成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精神病人的发病以及不法之徒的行凶作恶等,也会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报告程序

第一发现人是教师的,1、学校校长。

2、应急小分队队长。

3、值班教师和班主任。

第一发现人是学生的,1、距离最近的办公室任何一位教师。

2、由该教师迅速报告校长。

校长视情况上报XXX教育局、综治办、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

四、预防措施

l、加强安全宣传及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完善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格外来人员和家长进入学校。

3、加强行政和教师值班制度,细化值班人员职责,以便学校及时发现了解校园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迅速作出反应。

4、高度重视学校内部师生因各种原因而可能产生的矛盾,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工会、德育处、教研组及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矛盾的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并做好登记工作,及时报办公室备案。

5、对校园内有精神病史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监控并给予关心;当发现相关人员有异常言行,及时劝其在家修养,在经济上予以照顾帮助。

五、处置程序

l、学校所有人员发现暴力事件发生,有义务和责任迅速报告副校长或校长或自行拨“110”报警。

2、学校应急小分队队长接获报告后,须第一时间对事件视情况作出处置,尽力控制事态。

3、立即将情况报告XXX教育局、综治办。

4、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的区级以上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5、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学要协调小组成员要尽量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中止犯罪;同时保护好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并迅速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地带。

6、保护好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7、在警方指导下维护秩序,处理善后。

校园防范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一)暴力人员非法入校伤害事故预案:

1.如暴力人员(犯罪分子持刀行凶等)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信息报告员要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110”报警。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警戒保卫组(全体男教工)建立警戒线,使犯

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小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警戒保卫组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4.班主任、科任教师组织学生疏散至安全区域。

5.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应急小组(通讯组、疏散组、救护组、警戒组等)协助公安部门开展紧急救援。

(1)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组长(应急疏散总指挥):张凤祥

副组长(应急疏散副总指挥):唐培星、梁学秋、薛庆国、秦元博、唐淑云

成员:李叶枫、王立娟、陈吉光、赵英军、孙军、王忠新、年级组长、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各组:

1办公室成员:

组长:梁学秋

成员:唐淑云 李叶枫 陈吉光 王忠新

2疏散引导组:

组长:唐淑云

成员:各年级组组长、班主任和所有上课教师

3救护组:

组长:唐培星

成员:学校校委会成员、教研室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网管人员、医务人员、非当班上课教师、图书室管理员、仪器保管员、总务处工作人员等。

4后勤保障组:

组长:秦元博

成员:孙军秦伟 吴汉平

5善后工作组:

组长:薛庆国

成员:李叶枫 王立娟 郑山 李增和 王在祥

6.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救护、社区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组织信息畅通。

7.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8.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内。

9.及时上报教育体育局。

(二)校园治安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调查清楚来电、来信人的身份和意图,维护学校和人员安全。

一、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或学校领导报告。

因个人纠葛收到恐吓电话和信件的人,若事件有可能影响个人人身安全或学

校安全,则必须向学校领导报告。

二、收到匿名恐吓电话时,要保持镇静,对来电人的无理要求,不要马上拒绝,通过商谈的形式延长通话时间,尽可能从对方获得最多的信息。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应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否则可用写字条、做手势的方法示意身边的人员,向电信局查询电话号码,有条件的可对恐吓电话作录音。

二、学校领导(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对恐吓电话和信件进行分析研究:

1.立即派专人在收到恐吓电话的话机旁值班,电话机应装有来电显示和录音装置。

2.若来电来信人姓名、身份和意图明确,对方因个人纠葛失去理智而实施恐吓行为的,学校应当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该事件。

3.若来电来信人匿名,学校领导应通过来电人的口音、音色、口气、语调、语言特征和通话内容,来信人的笔迹、信件内容进行分析,并在学校中发动干部职工提供线索。通过初步推测作案人的动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对于匿名的恐吓电话和信件事件,应当立即向公安局报告,应当争取警方尽快加入事件调查。对于破案的计划和策略要保密。

四、对于与学校及职工无经济或其他纠纷,为勒索钱财或报复社会的人物的恐吓电话和信件,学校除全力配合警方破案外,应当提高戒备,制订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有可能受到袭击的人员和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其安全。

(三)学校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学校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值班主管或学校领导报告。

2.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暴力小组人员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学校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人员应当将其带入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盘问,有条件的学校要封锁大门。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学校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学校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应当把事件情况及时向公安部门或上级部门安检科报告。

(四)学校内发现可疑物品的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

1.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值班主管或学校领导报告。

可疑邮包是指:邮戳异常(寄包人地址与邮戳地址不符)、字体奇特、打印粗劣以及收件人姓名、形状、重量、气味、包装包扎、邮包内的声音都异常。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学校的物品,也从无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学校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应急小组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危险物品,应当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学校应当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学校应当配合警方组织防暴力小组在学校内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学校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学校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校园内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1.获得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2.应急小组应迅速组织防暴力小组(必要时携带防卫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篇8: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昆明所处的云南省经济、文化及互联网发展较为落后, 传播格局的变化使得该地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存在传播主体不明确、传播系统不健全、传播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政府亟须深入研究与转变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机制。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新兴媒介的涌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 并且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兴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开始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信息发布也开始采用多维度模式, 这将有利于健全信息传播模式、优化信息传播框架、提高政府的反应与决策能力。

事件回顾: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 在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新疆分裂势力策划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当日晚, 8名暴恐分子在火车站站台处、候车厅等区域持刀残忍砍杀候车群众, 致29人死亡, 143人受伤。最终, 1名暴恐分子被抓获, 4人被当场击毙, 其余3人于3月3日落网。

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分析

(一) 新媒体传播的路径分析

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的传播路径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 网友爆料, 事件发生后到当地媒体介入前, 网络上呈现的多是零散化、碎片化的信息, 第一条现场微博来自9位网友。第二, 当地媒体关注, 网友发布的信息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及时关注, @春城晚报和@云南网等当地媒体和媒体人迅速发布消息。第三, 官方回应, 当地电视台对事件进行报道, 公布跟进最新信息。第四, 主流媒体跟进, 国内主流媒体深入报道, 引起全国网民广泛关注, 舆论所关注的重点发生变化。第五, 互动平台热议, 国内舆论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网友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事件报道进行转发、评论, 关注度居高不下。[1]

此次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性质极为恶劣, 公众通过微博引发了巨大的讨论热度, 由于主流媒体的及时报道, 公众的言论更趋于理性化, 未对事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 主流媒体的路径分析

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案发生后, 在网上掀起了强大的舆情风暴, 事件话题曝光量和议论量急剧上升。来自乐思舆情监测系统对“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事件的跟踪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3月3日16时, 事件话题曝光量超过62000条, 仅腾讯、凤凰、搜狐、网易和新浪五个门户的事件话题报道就吸引了超过100万网友参与讨论, 跟帖更是高达数十万。[2]以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官方微博为例, 仅一家媒体就对该事件通过三个不同的渠道发布事件报道。

事发当晚, 网友的迅速爆料引起了当地媒体关注, @云南网、@春城晚报迅速核实消息, 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事件信息;2014年3月2日凌晨, 当地电视台即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事件性质的严重性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也通过电视、网站、微博发布信息, 并通过“舆情在线”专栏从专业角度对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新媒体政府信息传播的框架路径

(一) 迅速处理, 控制事态

事件发生后, 火车站警方及当地警方立即赶赴现场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23时左右歹徒已被制服, 昆明火车站售票、进站开始陆续恢复;3月2日零时29分@人民日报迅速发布了第一条警方回应的权威消息, 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当地电视台及国内主流媒体也迅速报道了事件进展情况。政府部门对于此事采取的措施及应对能力基本得到了肯定。

(二) 公开及时, 主动权威

政府在此次暴力恐怖案件中发挥了信息传播的主体作用, 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进展情况, 较为及时完整地报道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启动了正确的应急措施, 较好地安抚了群众情绪, 掌握了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针对网络上的一些不实信息通过警方辟谣, 避免了谣言传播的可能性, 并针对民众关心的核心问题作出回应。

(三) 议程设置, 引导舆论

正当案件宣布告破、民众注意力由伤情转向恐怖主义本身时, 政府在此方面未能很好地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 利用议题引导舆论。网友评论中开始出现民族偏见和地域歧视成分的话语, 部分网友甚至直接将恐怖主义与“新疆人”画上了等号。在事件的高热度敏感时期, 政府部门应率先向民众理清和解读暴恐事件的性质, 控制错误言论的负面影响。此次事件中, 政府及主流媒体未能及时作出反应, 对于事件后续的处理及安抚工作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四、媒体微指数

根据微指数分析, 搜索3月1日至3月3日“昆明火车站”词条, 首爆日词条搜索次数为153196次, 词条搜索峰值出现在3月2日, 达到2120023次, 当月热议指数均值达到105, 最高值为321;三次高峰对应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分别是3月1日事件确认消息发布、3月2日伤亡人数统计、3月3日逃窜暴恐分子落网。

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为例, 3月1日晚23时13分发布第一条关于昆明火车站事件的简短消息;23时24分再次确认昆明火车站有歹徒持械袭击路人, 该条微博共39504条转发, 超过8000位网友评论;在3月2日发布的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祈祷的微博, 超过23万网友转发, 4万多条点赞;3月3日, 官方微博发消息宣布案件告破, 犯罪嫌疑人落网。截至事件告破, @央视新闻共发布41条微博。

五、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 新媒体平台不断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通过新媒体, 公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及时便捷, 也获得了更加开放和自由讨论的空间。

就突发事件的性质来看, 信息传播的速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发展的程度, 将事态推向另一个阶段或层面, 消息得到越快的发布, 政府就能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多元化是媒体发展的趋势,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都需要不断创新, 相互融合, 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这种传播机制有利于帮助政府更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 应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决策, 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六、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可行性

为了全面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政府必须重视提升完成“软任务”的能力, 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采取合理适当的信息沟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政府部门务必要重视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新闻发布和媒体应对工作, 以便尽快公布实情, 抚慰民心, 稳定社会公众情绪, 争取舆论的配合与支持, 通过各种形式发布信息, 为政府迅速有效地实施其他应对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撑。[3]

西部地区政府欲提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面临着比发达地区更大的压力, 但寻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新的发展点是最终趋势。首先, 政府可利用自身优势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发布权威信息, 防止谣言散布, 控制事态发展方向, 同时更能有效防止事件引起不知情群众的恐慌。其次, 新媒体传播范围广, 信息传播的受众定位也更加精准, 结合新媒体发展的大方向, 政府应充分利用微博的优点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就政府健全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方面来看, 西部地区政府可通过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递信息。再者, 微博也应发挥桥梁作用, 做好沟通工作, 总结归纳微博平台中的网民意见、舆论话题, 并向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反馈, 搭建起网民、政府之间的意见交流与沟通渠道。[4]

媒体发展的最终趋势是多元化, 对于突发事件的相关报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会不断进行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协同发展。西部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 不断健全信息传播模式, 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冷朝普, 段金志.云南昆明火车站301暴恐事件舆情分析[DB/OL].天涯舆情, 2014-03-04.

[2]舆情聚焦: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事件舆情梳理[DB/OL].乐思舆情, 2014-03-03.

[3]刘堂灯.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媒体应对策略[J].人民论坛, 2010 (17) :76-77.

上一篇:电影傲慢与偏见赏析下一篇:房地产项目居间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