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24-04-25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共10篇)

篇1: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 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动干预; 心理障碍; 大学生; 心理健

第一文库网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07-0951-03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直接危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缺乏稳定和统一的标准,当面对社会多重价值并存时,相对其他群体承受能力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状态较脆弱、心理易冲突和情绪性行为等现象。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的现状,寻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寻找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依据,以证明球类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徽省宿州学院级全体学生,对新入学的1 642名学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抽取心理因子≥2的学生,经过体育爱好问卷和信度分析,最终60名学生视为有效测量,确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对比,验证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球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领域包括教学论、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筹学、生理学、体育统计学等方面,力争了解前沿知识,归纳总结文献论点,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调查访问法为了征询专家对本课题的意义和建议,在申报项目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对北体,安师大,淮北煤师院等多位教授、博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进行可行性探讨,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1.4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的组织形式心理因子≥2的学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龄为(20.52±1.04)岁,按照体育爱好分为三组,试验组(男16人、女4人)为球类教学项目组;对照组1(男15人、女5人)为其它运动项目组;对照组2(男17人,女3人)为无体育爱好组。

1.4.2球类试验方案的设计依据系统论、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取球类技术的共性,把球类运动单一技术动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对动作“规范性”不做过高要求,设计出“组合式”教学试验方案,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障碍到有障碍;进而从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最后到实战对抗,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易运用,使之更接近实战,在实战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在运动中强调快乐体育,体会球类运动魅力,从而改变对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照组1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其它非球类项目。对照组2为无体育爱好,被动参与的体育项目组。

1.4.3试验时间及周锻炼次数安排试验周期从9月-9月,跟踪调查持续32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进行心理认知干预。

1.4.4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各种试验条件,使试验、对照组1、2各种影响结果的外因尽可能减少,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教学试验前严格进行了教学试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三组组试验对象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由心理教研室专家负责完成,收集数据经检验,结果P>0.05,表明干预前各项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均衡(表1)。

1.4.5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问卷评定法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试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础上,经国内心理学专家修改而成,更加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和临床诊断,被公认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分为五级评分制,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运动量等级评定法使用《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从参加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测定被测试者运动量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在本调查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Alpha信度是0.731。

1.4.5.3体育爱好问卷评定法为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体育爱好问卷要求与入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进行,所有被测者按照统一规定,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对比通过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1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上,与对照组1基本持平,而明显高于对照组2。如图1显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得分均值分别为:67.89、60.12、39.26。

2.1.2试验后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统计对比对比表3可知,心理各因子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球类做为干预手段,被测试者心理因子产生了积极地变化。

2.2分析讨论

2.2.1运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适宜的运动量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Berger等[1]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高心率60%~75%)并且每次持续时间在20~60 min之间,有助于情绪的改善。Skrinar[2]认为有氧运动提高了体内意识和体能,从而增加或改善了运动者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结合本研究说明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当运动量过小,达不到对机体刺激和运动干预的作用,如对照组2,运动量等级测量均值仅为39.26。而运动量过大,会出现Morgan提出的滥用运动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无节制优先考虑运动,在受伤的情况下也不愿放弃,甚至出现饮食紊乱、情感紊乱、疲劳综合症现象,直接影响运动干预效果。所以在球类运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运动量的大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每次持续30~60 min,每周2~3次,按照运动等级量表在60~85分之间,这样有利于运动干预的效果,亦符合内啡呔释放机制理论,即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类作用,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2.2.2球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球类运动是集体活动,做为干预手段,在运动过程中,既存在心理活动,又有人际间交流。往往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即能完成沟通,产生语言交流的效果,使那些性格内向,郁郁寡欢的人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组合式”实验方案,可以引导受试者自我投入、体验成功的快感,改善人的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作用,增强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本体感觉、高度觉等更为准确,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久能力,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提高[3]。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进而证明了目前国外研究认为的转移机制,即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球类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使人产生愉快感觉。

2.2.3球类干预的特点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有其自身特点,球类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和宣泄性,可以有效摆脱无谓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注重同伴间的愉悦合作和行为的合理性,从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对提高生活兴趣、增进交际信心、宣泄不良情绪,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心理各因子的作用存在差异。

同时应注意,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虽有一定积极效果,但只能做为心理干预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视为治疗手段。

3结论与建议

1) 实验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作用,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 有计划、有规律、适量的球类运动是干预效果的保证条件,建议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干预计划,从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各个运动项目的干预效果各有不同,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gerB G, OwenD R. Mooda lterationw ithy ogaa nds wimming: aerobicexe rcis em ayn otbe n ecessary.PerceptM otSk ills1,992,75(3Pt2):1331-43.

[2] SkrinarG S,B ullenB A,C heekJ M,et al .E ffectso fen durancetr ainingo nb odyconsci ous nessin w omen.PerceptM otSk ills1,986,62(2):483-90.

[3] 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7-50.

[4] 祁国鹰,等.实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

[5] 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3):15-16.

[6] 龚高昌,等.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运动等级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1):17-19.

篇2: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一种病态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不论在情感和意志上都存在未成熟的一面。大学生病态的表现在于:(1)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2)人际关系不良;(3)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4)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和压抑感等。产生这些弊病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问题、学习及环境的压力、专业及职业的选择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恋爱中的矛盾、心理冲突与不良性格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信心丧失,意志减弱,孤独,消沉,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重者可导致自杀和犯罪。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曾有文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2004年教育部做出决定,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时要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做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其实,体育锻炼不仅对大学生的生理上产生积极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积极大于消极。

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定义说法不一,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条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7)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8)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9)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冲动、烦闷和单调,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有益的需要,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放松人们紧张的精神状态,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消除沮丧和失望情绪。这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体育锻炼是一种低消费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体育锻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1、改善情绪状态

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们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控制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一次30 分钟的跑步可以显著地改善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2、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竞赛使学生增强自信,自我激励,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获得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它可以增强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培养不屈不挠的良好意志品质。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比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帮助学生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室外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风吹日晒,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参与者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具有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健康体格,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它能使人们在挫折中崛起。纵观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者,大多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心是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因,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基石。体育竞赛不仅是对手之间的体能、技能和智慧的较量,也是对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考验。在取得体育比赛胜利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即使比赛失败,在经过找差距、找方法、勤学苦练之后取得成功,获得的自信心还会更加坚定。

4、提高智能

长时间地进行脑力劳动后,进行体育锻炼有益于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分析能力等心智能力的健康发展,并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正确对待挫折

体育锻炼中的挫折随处可见,只要比赛就会有输赢,有胜利就会有失败。挫折、失败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以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促进思考和奋起,变得更坚强,它能打破主观唯心的认识和人们盲目追求完美的幻想,运动竞赛的失利、体育运动的失误往往给学生心理留下印记,产生情绪反应。然而挫折即已发生,应该勇敢面对它,适应它.摆脱挫折阴影的纠缠,在反复经历了体育锻炼中各种挫折的磨练后,心理承受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正视现实,激发迎接挑战、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才会摆脱危机,继续前进。

篇3: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随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渐渐发生变化。同时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大学生属于“心理亚健康”高发人群。

本研究主要通过研究球类项目内容的体育教学手段来改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 确立何种体育锻炼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改善有更好的作用;分析EPQ与SCL90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普测发放问卷的对象均华东交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共计800名, 生活和学习条件基本相同, 其中有效问卷758份, 有效问卷率为94.75%。男生为407人 (占53.69%) , 女生为351人 (占46.3%) , 平均年龄20.84岁。

2.2、实验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2.2.2、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

3.1、本校学生SCL90均分两次调查结果

由表3.1可见本校学生SCL90均分第一次与第二次问卷测试结果:前者各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后者, 两者见显著性差异 (P<0.01) 。这一结果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不同球类项目的体育课教学, 本校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标趋于正常化。由于球类项目具有对抗性的特点, 并且对学生灵敏和协调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通过对球类项目一段时间锻炼,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

SCL90第二次问卷测试的学生在8项上的得分高于国内常模 (P<0.05) , 均具有显著性, 该结果与近期的研究比较接近。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不同球类项目教学, 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 各项心理指标低于常模, 趋于正常化。

性别为独立变量作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一次男女学生间在各因子项目数上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p>0.05) 。但以第二次SCL90的男女学生为独立样本进行统计发现, 在F3 (人际敏感) 、F4 (抑郁症状) 、F5 (焦虑症状) 、F7 (恐怖症状) 和F8 (偏执症状) 五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男生的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女生的分数。表明球类项目对男生的干预程度高于女生。

3.2、不同球类项目教学对学生心理干预的研究

3.2.1、网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通过调查得出:在进行网球运动后, 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学生在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分值都下降明显, 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其余各项因子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均有所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

3.2.2、排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通过调查得出:在进行排球运动后, 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除躯体化、焦虑症状以外, 其余七项因子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均有所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学生的焦虑症状分值下降明显, 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3.2.3、足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通过调查得出:在进行足球运动后, 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除躯体化和恐怖症状以外, 其余七项因子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均有所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学生的躯体化和恐怖症状分值下降明显, 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3.3、不同球类项目对SCL90各因子影响的差异

3.3.1、各球类项目与躯干化之间的关系显示:

在躯干化中, 排球的均值分值最高1.43, 与常模均值较为接近, 并且明显高于其他三项球类运动。而其他三项球类项目的均值分值都比较接近。

3.3.2、各球类项目与强迫之间的关系显示:

在强迫因子中, 四个球类项目都小于常模均值, 其中平均均值最小的是羽毛球1.55, 明显小于常模均值和其他三项球类项目的平均均值。

3.3.3、各球类项目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显示:

在抑郁因子中, 四个球类项目中, 网球、排球、足球三项的均值分值比较相同为1.48, 羽毛球明显小于其他三项球类为1.3, 同时四项球类运动明显小于常模均值1.76。

这一结果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不同项目的体育课教学, 本校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标趋于正常化。

3.4、不同性别、专业学生的运动量三要素差异比较:

对所测学生按的不同性别和专业进行区分对运动量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在强度方面, 96.4%的女生集中在轻微运动、小强度和中等强度中;全部的文科学生均集中在轻微运动、小强度和中等强度中。

在运动时间方面, 有46%的男生运动时间超过30min以上, 而63.9%的女生运动时间在30min以内;城市学生在各时间段分布相当, 有40%的文科学生运动时间在31min至59min之间, 理科学生仅在21min至30min活动时间人数分布居多, 其余各时间段分布相当。

从整体上看, 在运动频率方面, 有52.1%的男生和42.5%的女生每周活动1至2次, 每月活动1次以下的男生仅占5.5%。以上结果说明, 女生相对于男生, 其参与运动的特点更趋向于小强度、短时间、低频率。

4、结论

4.1、

球类项目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4.2、不同的项目对心理各因子的干预程度存在差异。

羽毛球对学生的敌对、恐怖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躯体化、焦虑症状方面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足球运动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4.3、女生的运动量存在强度小, 时间短, 频率低的特点。

该特点对改善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女生心理状况不利。文科的学生较理科学生, 参与运动的运动量存在强度小, 时间长和频率低的特点。不利于球类运动项目对文科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3) :15-16.

[2]掌玉宏.球类运动干预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9 (6) :102-104.

篇4: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 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动干预; 心理障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51-03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直接危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缺乏稳定和统一的标准,当面对社会多重价值并存时,相对其他群体承受能力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状态较脆弱、心理易冲突和情绪性行为等现象。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的现状,寻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寻找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依据,以证明球类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徽省宿州学院2005级全体学生,对新入学的1 642名学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抽取心理因子≥2的学生,经过体育爱好问卷和信度分析,最终60名学生视为有效测量,确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对比,验证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球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领域包括教学论、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筹学、生理学、体育统计学等方面,力争了解前沿知识,归纳总结文献论点,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调查访问法为了征询专家对本课题的意义和建议,在申报项目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对北体,安师大,淮北煤师院等多位教授、博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进行可行性探讨,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1.4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的组织形式心理因子≥2的学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龄为(20.52±1.04)岁,按照体育爱好分为三组,试验组(男16人、女4人)为球类教学项目组;对照组1(男15人、女5人)为其它运动项目组;对照组2(男17人,女3人)为无体育爱好组。

1.4.2球类试验方案的设计依据系统论、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取球类技术的共性,把球类运动单一技术动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对动作“规范性”不做过高要求,设计出“组合式”教学试验方案,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障碍到有障碍;进而从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最后到实战对抗,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易运用,使之更接近实战,在实战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在运动中强调快乐体育,体会球类运动魅力,从而改变对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照组1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其它非球类项目。对照组2为无体育爱好,被动参与的体育项目组。

1.4.3试验时间及周锻炼次数安排试验周期从2005年9月-2006年9月,跟踪调查持续32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进行心理认知干预。

1.4.4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各种试验条件,使试验、对照组1、2各种影响结果的外因尽可能减少,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教学试验前严格进行了教学试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三组组试验对象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由心理教研室专家负责完成,收集数据经检验,结果P>0.05,表明干预前各项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均衡(表1)。

1.4.5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问卷评定法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试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础上,经国内心理学专家修改而成,更加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和临床诊断,被公认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个因子和90个项目,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分为五级评分制,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运动量等级评定法使用《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从参加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测定被测试者运动量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在本调查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Alpha信度是0.731。

1.4.5.3体育爱好问卷评定法为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体育爱好问卷要求与入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进行,所有被测者按照统一规定,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对比通过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1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上,与对照组1基本持平,而明显高于对照组2。如图1显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运动量得分均值分别为:67.89、60.12、39.26。

2.1.2试验后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统计对比对比表3可知,心理各因子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球类做为干预手段,被测试者心理因子产生了积极地变化。

2.2分析讨论

2.2.1运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适宜的运动量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Berger等[1]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高心率60%~75%)并且每次持续时间在20~60 min之间,有助于情绪的改善。Skrinar[2]认为有氧运动提高了体内意识和体能,从而增加或改善了运动者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结合本研究说明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当运动量过小,达不到对机体刺激和运动干预的作用,如对照组2,运动量等级测量均值仅为39.26。而运动量过大,会出现Morgan提出的滥用运动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无节制优先考虑运动,在受伤的情况下也不愿放弃,甚至出现饮食紊乱、情感紊乱、疲劳综合症现象,直接影响运动干预效果。所以在球类运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运动量的大小,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每次持续30~60 min,每周2~3次,按照运动等级量表在60~85分之间,这样有利于运动干预的效果,亦符合内啡呔释放机制理论,即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类作用,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2.2.2球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球类运动是集体活动,做为干预手段,在运动过程中,既存在心理活动,又有人际间交流。往往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即能完成沟通,产生语言交流的效果,使那些性格内向,郁郁寡欢的人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组合式”实验方案,可以引导受试者自我投入、体验成功的快感,改善人的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作用,增强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本体感觉、高度觉等更为准确,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久能力,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提高[3]。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进而证明了目前国外研究认为的转移机制,即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球类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使人产生愉快感觉。

2.2.3球类干预的特点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有其自身特点,球类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和宣泄性,可以有效摆脱无谓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注重同伴间的愉悦合作和行为的合理性,从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对提高生活兴趣、增进交际信心、宣泄不良情绪,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如表2所示,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2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心理各因子的作用存在差异。

同时应注意,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得分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干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虽有一定积极效果,但只能做为心理干预的辅助手段,而不能视为治疗手段。

3结论与建议

1) 实验证明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作用,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 有计划、有规律、适量的球类运动是干预效果的保证条件,建议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干预计划,从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各个运动项目的干预效果各有不同,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gerB G, OwenD R. Mooda lterationw ithy ogaa nds wimming: aerobicexe rcis em ayn otbe n ecessary.PerceptM otSk ills1,992,75(3Pt2):1331-43.

[2] SkrinarG S,B ullenB A,C heekJ M,et al .E ffectso fen durancetr ainingo nb odyconsci ous nessin w omen.PerceptM otSk ills1,986,62(2):483-90.

[3] 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7-50.

[4] 祁国鹰,等.实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

[5] 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3(3):15-16.

篇5: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这一学期有幸选到了张伟老师所带的篮球课,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我对篮球这一运动项目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将根据自身体会对篮球这一运动的特点,以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理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三个部分进行阐述,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集体性特点

篮球运动的活动形式是以两队成员相互协同攻守对抗的形式进行的,竞赛过程,集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协同配合,反映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协作风格,才能获得最佳成效。

(二)对抗性特点

由于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竞争是在狭小的场地范围内快速、凶悍的近身进行的,获球与反获球的追击、抢夺与限制、反限制,其拼智、拼技、拼体、拼力,必须有聪颖的智慧,还需要特殊的体能,顽强的意志与必胜的精神。

(三)转换性特点

快速转换攻守对抗是现代篮球比赛的重要特点,因为篮球比赛的规则规定,以进攻得分多少分高低,而进攻又有时间规定,攻后必守,守后必转攻,攻守不断转换,转换又在瞬间,瞬时变化无常,使比赛始终在快速而和谐的高节奏情况下进行,给人以悬念。

(四)智艺性特点

现代篮球运动竞技拼争日趋凶悍激烈的基础是智慧、技艺、体能和默契配合的组合,所以具有特殊的观赏性。如何扬长避短,克敌制胜,除需自身的身材条件、体能素质水平、技能能力、意志作风等保障外,更需人文修养、智慧、,计谋和精湛的技艺作保障,用此调动对方。因此,从事篮球活动需要技艺上精益求精。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智能结构,使自己更聪明起来。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生理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仍然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形态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篮球运动属于集体对抗性很强、很激烈的项目,只有较好的身体机能、素质状况才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包括地上的对抗、空中的对抗。强壮的身体,良好的身体形态与极强的运动机能为自己扩大空间,使自己在对抗中取得优势。对于积极地、凶狠的防守,运动各种跑跳投等动作尽自己的全力进行摆脱与突破。可见,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大学生就能很好地发展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较好的心肺功能使高校大学生在快速激烈的篮球比赛活动中坚持到最后,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性要素。健康的身体不仅仅需要有强壮、宽大的体格,体内的呼吸功能、心血功能等同等重要。由于篮球运动具有时间的持续性,长时间的有氧无氧运动很好的锻炼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心脏促进血液的循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能力,增大肺活量,促进呼吸、心肺功能等身体器官的适应能力。

三、篮球运动与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描述观点归纳总结,六点是重中之重: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和谐、行为合理、人格完善和适应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篮球运动是一场游戏,能够很好调节大学生低落的情绪,内心的烦躁,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忘记自己投入其中,大汗淋漓,感情宣泄,使一些不愉快的心情通过篮球活动得到很好地治愈与释放。篮球运动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信、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篮球运动具有促进团结合作、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篮球运动是一个多数人参与的运动,每个队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才能使自己的技术战术发挥的更好,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能力,通过队长的组织管理,每一位队员明确分工、落位与跑动都达到细致分明,才能减少无用功的付出,高效率的工作而获得胜利。篮球运动的竞争性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篮球比赛,一方面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所需的竞争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自己的风采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形成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在竞技面前,努力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人格。从而能感悟人生,准确认识自己,合适的定位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促进自己心理健康。同时通过练习和比赛,可以有效地让大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自己所具有的中的智慧,学会独自运用技巧和战略来克服困难,克服自己的弱点;再者,能调节情绪、强化情绪,保持心理稳定性,学会在困难面前冷静思考,心态平和。

四.结论

第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机能,完善身体形态。适应健康中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培养独立性、竞争性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及能很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控制情绪的能力;篮球运动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地影响。

篇6: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xxxxxxxxxxxxxx

摘要:野外生存训练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对野外生存训练效果的研究,了解使大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一种途径。本文结合当代大学大学生身心问题及成因与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探究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及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身心健康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野外生存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孤岛等野外环境中,不完全依赖外部提供的生存、生活物质条件,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它以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作为一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将野外生存活动列入体育课程中实践为主要手段,以野外生活为主要形式,使学生从中获取基本知识,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进取的精神。

1.“野外生存训练”的目标:

“野外生存训练”是新拓展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它是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主要手段,来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获取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顽强、创新进取精神和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根据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制定的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分为五个学习领域来确定“野外生存训练”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其中心理健康基本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磨炼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社会适应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发展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发展目标:能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体现良好的行为习惯。

2.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智力水平迅速提高: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日趋成熟,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已接近并达到承认水平。感知能力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深刻行和全面性。记忆力的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意义记忆快速发展并居于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有意性发展突出,能够围绕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思维方式显著变化,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抽象性和理论性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能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争议、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

虽然这一时期的智力水平提高较快,但由于个人阅历睡觉前,知识经验不足,辨别能力尚不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完善,因此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缺乏深思熟虑,从而过分自信,固执己见,易走极端。

2.2情感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处在体力和精力的旺盛时期,因此,他们的情感丰富多彩,有瞬息万变。情感的体验一鉴定、乐观与振奋为主要特征。对美的体验表

现得更为复杂而深刻。情绪的两极化比较突出,极易出现高度的兴奋、激动和热情,或是极端的愤怒、泄气和绝望。

随着和社会生活的接触日益增多,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使大学生逐渐具有了调节和控制

自己情绪的能力,因而他们的情感又往往表现出内隐性和闭锁性,他们或将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起来,表露出一种与内心体验并非一直的情绪状态,或有选择地暴露给不同的对象这就对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3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自我认识和评价水平大为提高。表现在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能根据周围人对自己的各种态度来评价、认识自己,也能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

第二,自我控制的愿望非常强烈、水平明显提高,有了明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逐渐以

社会标准社会期望、社会条件为转移。

第三,自尊心十分突出。别人的批评常使他们感到内疚和羞愧,别人的嘲笑更使他们难以

忍受。

第四,独立意向十分强烈。要求自主和独立,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当这种意向因某些

原因受阻时,会产生不满、对立情绪或反抗行为。

第五,自信心、好胜心增强。在接受新任务时表现为跃跃欲试,不甘人后。

3.野外生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上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野外生存训练的意义,可以看出野外生存训练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向健康的心理发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例如在野外当遇到困难时,人们会努力克服,当一人之力难以胜任时,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也使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又因为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千周,在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健康不良的学生,除了采用心理学方法进行调节、疏通和治疗外,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也是心理健康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野外生存自然对心理疾病治疗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野外是一个变化多端复杂的环境,有很多事先预料不到的意外情况可能发生。如何面

对并处理这些意外是对线一位学生的严峻考验。通过野外生存训练增强学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另外“野外生存训练”能够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朝一个良性状态发展,从而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而且野外生存作为一项户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有以下几点:

3.1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某些人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和压抑等情绪反应,参加野外生存训练可以转变个体不愉快的意识和情绪,因为运动能够提高人的情绪唤醒水平。唤醒水平是指一个人情绪兴奋的水平。当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时就会使唤醒水平提高,使人精神振奋、乐观自信、充满活力。

3.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自主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野外生存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各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活动难度加大、运动损伤等)和主观困难(如惰性、胆怯、畏惧、疲劳等)。所以野外生存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并能够迁移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3.3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强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参加野外生存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野外生存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并且野外生存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与他人紧密协作和配合的过程。

3.4有助于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防治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野外生存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自然对心理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80%认为体育锻炼时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认为应该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由于学校压力和其他方面的挫折因素,焦虑症和抑郁症已成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而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减缓和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4.总结

综上,野外生存将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导向,并能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协作精神等,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作了良好的铺垫。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为学生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任帅钦 《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年第7期

2.叶长青等 《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01期

3.李伟 陈强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姜丽《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01期

5.丁芳盛等 《海岛野外生存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

篇7: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

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探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出建议.

作 者:付芳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体育系,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大众文艺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学校体育 大学生 身心健康

篇8: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实验对象:

1 研究对象

选取长春师范学院大一年级学生180人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实验。采用量表测评法即选用《中国心理卫生》中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ymptom check list 90) 、实验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干预前的现状分析

注:*为有显著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1的结果看, 实验对象在scl—90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的均分经统计检验表明, P>0.05, 即实验对象上述三因子均分与全国常模三因子均分差异不显著;除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外各因子均分普遍高于全国常模的因子均分, 经统计检验表明, 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症状因子上, P值介于0.01与0.05之间, 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上, P≤0.01, 两者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并呈日渐增多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所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2 干预后的效果分析

注: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得分比较:*为0.01

从表2分析结果得出:干预实验四周后与干预前比较scl—90量表各因子分P>0.05, 差异不显著, 这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运动处方干预效用不明显。干预8周后, 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个因子得分上0.01

三、结论与建议

1.干预教育前的数据分析表明, 现代大学生群体中, 心理健康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普遍高于全国普通人群。这表明了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教育的必要性。

2. 实验证明, 运动处方能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除强迫症状因子外其他因子有自然好转趋势, 强迫状况干预前后均无自然好转。可见, 实施干预有助于进强迫状况的改善。

篇9: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相关理论

1.积极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对人的心理过程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将人格或心理问题的特征进行系统影响,从而使人对原定目标的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合理改善和正确地改正错误。

积极的干预,主要是为了激发个人的潜能,并将潜能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其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人的消极状态和心理障碍,而是能够使其长期甚至永远拥有某种积极的情绪和品质。

积极心理,是拥有主观积极主动的认知评价、积极的情感体验、乐观开朗和积极的心理特点。只有积极的心理特征,才会有积极的行为,才能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

2.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正确且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情况,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或者避免心理障碍。”而麦格尔则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快速和快乐地适应环境的人,具有稳定情绪的人的心理,身体健康、拥有智慧、适应力强。”

以上两个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心理健康理能够促进个体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且能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通过个体的状态显示,如身体是否健康、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行为是否积极以及年龄段所体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按照心理活动的特点可将心理健康剖析为两层含义即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要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否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能适应自己所处的任何环境;是否能注重个体性格的完善,而且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诱惑自己的事物能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否对压力有积极的响应,并实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是否能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心理健康的标准,观点较多,笔者确定了九个标准:第一,认识自我,接納自我;第二,品性善良,接受别人;第三,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第四,热爱生活,乐于学习;第五,情感表达适当;第六,诚信友善;第七,知识储备量丰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工作阅历丰厚;第八,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无差距,个人行为与性别相一致;第九,智力水平发育正常,具有正确的认知能力。

二、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

首先选取山东协和学院专科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量,最终确定5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各项积极干预活动。每周通过90分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课下一小时在心理咨询室进行个案咨询,周末组织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不同形式进行积极干预。42名学生为对照组学生,对他们不安排任何形式的干预活动,并不告诉学生他们是本次实验的对象。最后两组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观察干预前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2.研究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没进行积极干预各项活动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各项评分中十个因素得分的差别不是很明显,这表明两组学生他们在心理健康水平相差不大,因此是可以将两组学生做为参照来进行实验。

3.积极干预实验组后测结果与3个月后的追踪统计结果

篇10: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试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几种不同项目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项目不同可以提高不同的心理健康因子,提高的幅度也有所不同,总体都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项目 大学生 心理 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显示,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约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一些研究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为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意识到,能够有效地寻找到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量研究文献表明,适宜的运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有助于情绪的改善,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属于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既有应对心理压力的良好作用。综合现有文献,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的调查和分析上,关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大学生这个处在校园、已为成人、心理相对成熟、处于青春期末期的人群的心理的研究结果还是不多,还很缺乏深入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及成果,尤其缺乏采用体育锻炼不同项目的干预措施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手于体育锻炼,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找出适合大学生整体适合怎样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路子来进行心理教育,以及针对不同心理类别的大学生应进行不同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进而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几组不同体育项目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心理因子比较,得到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验证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分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状况,以求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研究对象

在浙江工业大学随机抽取男100名女100名共200名大学生,其中随即各分25男,25女共50名大学生为一个小组,分为四组。在研究前用方差齐性检验,每组样本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被试实验前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较为均衡的四组样本。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篮球组、体舞组、乒乓组、游泳组。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探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内容涉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等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症状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以分值的高低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当心理因子≥2时,表明有轻度心理问题,当心理因子得分≥3时,表明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得分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2)运动干预实验

以各类体育锻炼项目作为实验手段,进行运动干预每组分别按自己项目组别进行体育锻炼,实验时间共15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两次,每次60min,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依据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各项体育课程的特点,实验在同一指导语下进行,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快乐体育,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从而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实验开始前,SCL-90量表分别对四组进行心理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前数据。一个学期后,再次用前述量表进行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后数据。

评价每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因子比较,可得出此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

(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方差齐性检验

为四个组在运动实验干预前、后的各项心理因子是否具有差异性,将实验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前总体样本的总均分及各项心理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被试实验前各组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即表明了实验前各组样本较为均衡。 2.各体育项目组在干预实验前后结果分析

对各组的实验前后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表1):(1)四个组在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显示出,四个组别都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子分分别有几项比较显著差异。 (2)同组中自身实验前后纵向比较,结果显示篮球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恐怖、人际敏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舞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乒乓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游泳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按症状因子横向比较可见,几个组同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偏执。

体育锻炼本身不仅仅可以使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人的心理的调节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选出四个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首先均具有改善效果,因子分降低,其次,每个体育项目的`不同,由于专项技术或锻炼方式有所差异,对心理方面也有差异性变化。例如篮球是集体项目需要集体之间的配合与个人技术的良好结合,在锻炼过程中队友或教师给予的支持或鼓励、队友的配合以及双方的身体、精神上的对抗;体育舞蹈项目的美感、一致性和表演性;乒乓球项目中的周旋、搏杀、得分;游泳项目中的毅力、技巧等,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

1.体育课程总体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干预作用,从四个不同体育项目的组别来说,对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均为显著,可见体育锻炼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方式,在改善和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体育锻炼的效用不可忽视。

2.从体育锻炼的项目来看,各个项目改善的心理问题侧重点不同,但总体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建议

1.大学体育课程丰富多彩,课外锻炼也必不可少,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极为有益的影响。无论进行何种项目何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2.本研究着重从四个组别进行了实验前后的对比研究,充分表明了体育锻炼中各个不同项目锻炼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希望同仁就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些。或者进行多项目的综合训练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付弈,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5).

[3]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4,(3).

[4]蔡武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6).

[5]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80-84.

[6]FARMER M E.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NHANES 1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AmJEpide,,128(6).

[7]丁庆建,范方.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上一篇:内装修防火设计规范下一篇: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