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2024-05-30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通用8篇)

篇1: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2013年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在不断深化护理服务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加强医院护理工作,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内涵建设,根据省厅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修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培训,使护理基本理沦、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达100%,有效 提升各级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培训计划:

(一)N1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做好岗前数育,教导爱岗敬业。

(2)抓好“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3)工作中要求掌握核心制度,各班职责,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4)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2.培训方法:

安排各科室轮转,2年内完成脊柱科、关节科、外科、创伤科、康复科轮转。护士长要经常组织召开新护士座谈会,了解其工作及有何困难情况,并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

(1)新入职护士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和服务规范训练。

(2)护士长应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3)须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为主。(4)参加所在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5)新参加工作的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皮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6)出科前由轮转科室负责进行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考核,并就其服务态

度和工作表现作出鉴定。(二)N2护士的培训 I.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3)熟悉对危重病的观察方法,并掌据急救披能。

(4)能规范书写护理文书。2.培训方法:

(1)护理部结合医院情况定出培训内容。

(2)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制订的培训内容,结合临床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学习。

(3)书写护理病历,不定期由护士长检查审核。

(4)科内培训基础护理操作:如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无菌技术操

作等。

(5)组织考试:每月按护理部的部署,组织基础护理操作考试。(三)N3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如监护、康复等),属于定向培养。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管理才干,达到较高的任职水平。

(1)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并精通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

(2)能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不断更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3)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及数学的能力。,2.培训方法:

以护理部培训为主,内容以“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管理学”为主。技术操作以专科技术操作和危重患者抢救技术操作。

(1)科内应安排以危重病人的护理抢救工作为主,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

(2)担任护生及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3)参加院内及科内理论授课。

(4)鼓励自学或参加本科及大专的深造,也可以脱产学习等方法进修。(四)

N4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有计划、分步骤地在ICU、急诊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专科领域为试点,以点带面,开展实施。

(1)掌握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相关临床专科护 理操作技能,具备一定专科教学能力,能够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工作。(2)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备使用专业期刊的能力,能结合专科临

床护理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综述。2.培训方法:

(1)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的专科护士培训。

(2)积极联系到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实地培训3个月以上。

(五)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1、培训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能力强的护理管理人才。

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80%以上。2.培训方法:

(1)集中培训与边工作、边培训的方式相结合,利用业余、护士长例会等时间,组织护士长学习管理知识、管理技能。

(2)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参加省市护理管理培训班。

护理部 2013年1月3日

2013年度在职护士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三基”理论水平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013年度各级护士在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外出进修学习等继续在职教育的基础上,护理部特制定2013年各级护士的“三基”操作及理论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法。

一、培训内容

(一)本科毕业(毕业后一年)

1、培训目标(1)巩固大学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操作,学习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2)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

(3)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4)阅读本学科进展状况资料,能完成临床教学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

(5)参加科研及学术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2、理论要求(1)沟通技巧。

(2)护理服务礼仪文化。(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4)医疗护理法规与规章制度。(5)护理安全防范措施。(6)护理职业安全防护。(7)操作相关理论学习。(8)外语以自学为主。

3、操作要求(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集尿袋更换、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1)护理服务病人满意率达到95%。

(2)理论知识考核≥90分;护理技能考核≥90分(3)出科考核≥90分

4)撰写护理综述或论文1篇。

(5)参加护理部技术培训、业务学习10次。

(6)参加技能指导培训1次/月;参加护理查房≥4次。(7)参与病区质量控制

(8)参与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并参与一项质量管理任务。

(二)专科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专科毕业后1年,中专毕业后1-2年)

1.培养目标(1)掌握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2)掌握一般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

(3)能与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常规治疗的沟通交流。(4)具有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和解决其护理问题的能力(5)具有和其他护士及医务人员合作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知识。2.理论要求(1)基础护理理论。

(2)基础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常规。(3)沟通技巧。

(4)法律法规与护理伦理道德

3.操作要求(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集尿袋更换、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1)护理服务病人满意率达到95%。

(2)理论知识考核≥80分;护理技能考核≥90分(3)出科考核≥90分

(4)参加技能培训1次/月,参加护理查房(中专≥2次;大专≥4次)

(5)参加护理部技术培训、业务学习>12次。

(6)参与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并参与一项质量管理任务。

第二阶段(专科毕业后2-3年,中专毕业后3-5年)

1.培养目标(1)掌握骨科疾病护理及身心护理,具有良好的社会保健知识。

(2)具有临床护理、卫生宣教及疾病预防的能力。(3)思维严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4)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5)通过自学、成人高考等在职学历教育。

2.理论要求(1)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常规。

(2)急救知识。(3)护理心理学。(4)沟通技巧。

(5)参与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并参与一项质量管理任务。

3.操作要求(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集尿袋更换、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1)同第一阶段1-6。

(2)科内实习带教业务学习讲课≥1次。(3)撰写护理综述或论文1篇

四、培训方法 1.对部分本科新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负责制”,全

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理论技能。

2.在规范化培训结束阶段实行临床能力评估,进行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执业态度等临床能力综合评估考核。

3.参加护理部护理业务查房

4.参加操作技能指导培训

五、考核规定

(一)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成培训考核管理小组,分别对参加培训护士进行阶段考核和轮转考核。

1、护理部根据培训目标及内容,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临床实践,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等)和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阶段考核。

2、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科室规范化培训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培训人员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由护士长对其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

(二)参加培训的人员应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

(三)对参加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方法将按护理部“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严格执行。

(四)护理部年终对培训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对不能完成计划及相关要求者,相应延长培训时间。

护理部 2013年1月3日

篇2: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领域的拓宽,对各级的在职护士尤其是新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必须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把握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服务质量,以满足病人所需,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病人满意。现根据护理部规范化培训计划,结合我科特点,制定本科室规范化培训计划,内容如下:

一、培训对象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内的大、中专护理毕业生。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士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达到卫生部及医院规定的护士、护师基本条件

1、热爱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护士素质,遵纪守法,工作认真仔细、耐心,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

2、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善于观察、分析、判断问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完成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专科和中医技术操作的训练,操作程序要达到流程化、规范化。

4、掌握儿科、新生儿科的基础理论,掌握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急危重症病的护理常规、护理应急预案,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5、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进展,能够写出护理综述或个案护理。

6、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担任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工作。

三、培训时间

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年,第二阶段为两年,第三阶段为两年,规范化培训时间其中本科毕业生为毕业后3年,大专和中专毕业生为毕业后5年。

四、培训方法:

1、一年内的新上岗护理人员按《五病区年轻护士素质提高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2、按科内《轮转生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各个班次的临床实践,指定具有5年或5年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带教老师,负责带教并按计划落实。

3、督促并要求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除参加科内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季度一次的护理教学查房,到课率达70%。

4、积极参加医院内外的各类学习和培训,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水平。

5、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常州市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学习讲座和卫生局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

五、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毕业后1年)

1、专业知识:自学《江苏省护理三基本训练标准》基本理论部分、《儿科护理学》,巩固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科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掌握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应急预案,学习为患儿做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的技巧并实施整体护理。

2、专业技能:基本掌握18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13项临床基础护理技能,基本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掌握各种标本采集法,熟悉儿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护理文件书写。

第二阶段(毕业后2—3年):

1、专业知识:掌握《江苏省护理三基本训练标准》基本理论部分、《儿科护理学》,积极参加自考、成人高考学习,巩固第一阶段的专科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学习第二阶段专科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本科室及交叉学科相关辅助检查的目的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自身能力。

2、专业技能:掌握18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掌握儿科、新生儿科专科护理操作常规、中医护理操作常规和临床常用仪器设备,基本掌握科内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和病情观察,能正确书写护理文件。

第三阶段(毕业后4—5年):

1、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江苏省护理三基本训练标准》基本理论部分、《儿科护理学》,熟练掌握前两个阶段培训的专科疾病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要点,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本专科国内外进展状

况,并完成护理论文或综述一篇。

2、专业技能:熟练掌握18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专科及中医护理操作,掌握本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和护理,能够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的、优质的、安全的护理,独立完成整体护理病历和临床教学工作。

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每阶段的培训时间为一年,共培训3年。

六、考核:

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填写《规范化培训手册》,作为全面培训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考核项目:

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劳动纪律、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完成培训计划要求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规定的工作任务(质和量),医学理论和带教能力等。

(二)考核类型

1、平时考核:根据护士平时工作的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劳动纪律、专业知识等相关内容的考核,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长进行不定时的考核。

2、带教老师考核:护士每轮转期结束前由带教老师按培训计划要求,对护士在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全部登记在《轮转手册》上。

3、护士长考核:在带教老师考核的基础上对护士进行抽考,同时根据其服务态度和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并将考核结果登记在《轮转手册》

上。

(三)考核方式:

1、基础理论考核:科内进行专科知识考试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本理论考试,80分合格,不合格者与奖金挂钩。

2、操作技能考核:科内进行专科基础护理技能、专科和中医护理操作考核,带教老师加强平时的科室考核,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操作考试,不合格者与奖金挂钩,并不能参加科内先进的评选。

篇3: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现有的15名产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副主任护师5人, 主管护师6例, 助产士4人, 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 平均 (35.1±2.5) 岁。

1.2 方法:

对上述护理人员均实施规范化培训, 将15名护理人员按职称平均分为5组, 每组3人, 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 学习理论知识。每组以副主任护师为组长, 负责传授护理理论知识, 详细详解疾病理论、急救护理技能, 并与以往发生的有关病例相结合。通过集体讨论并结合产房急救护理要点制定出具体疾病的抢救程序, 之后提交主任和护士长, 由他们负责把关。 (2) 急救操作技能培训。产房急救操作技能主要有静脉留置针、开口器与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加压输液输血方法、气管插管术和新生儿复苏术。各小组组长应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参加上述急救操作技能的训练, 反复进行操作分解练习和整体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细节, 如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行正压通气时是否采用鼻吸位, 面罩与面部是否衔接紧密, 其大小是否合适, 挤压气囊时在频率和幅度方面是否符合要求等。这些细节问题虽小, 但却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成败[3]。护士长可将产房急救中涉及到的细节问题进行详细统计, 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培训和学习, 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3) 模拟抢救演示培训。进行模拟训练时每小组的3个人应做到分工明确, 重点做好“应急”和“配合”工作。以抢救新生儿窒息为例, 可由一人准备相关物品药品, 一人实施急救, 另外一人负责观察其生命体征与病情的变化情况, 接着实施下一步急救措施。经过多次训练后使护理人员熟悉抢救流程和抢救措施, 做到忙而不乱、反应敏捷,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急救操作。

1.3评价标准与观察指标:

于培训后对急救护理操作进行考核, 由主任采用产科自制的考核评估表对护理人员的新生儿复苏、心电监护、心电图、动静脉穿刺等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以100分为满分。对比培训前后产房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 于培训前后随机抽取30例产房急诊产妇做满意度调查, 分别抽取50例抢救病例统计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 对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各计量资料, 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t或χ2对数据比较进行检验, 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房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急救护理操作考核情况:

经规范化培训后, 产房护理人员的新生儿复苏、心电监护、心电图、动静脉穿刺等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培训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产房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工作效率:

培训前后产房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和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3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培训前患者的满意度为80% (24/30) , 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为92% (46/50) , 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为90% (45/50) , 培训后分别为96.67% (29/30) 、100%和100%, 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培训前, 其中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产房急救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和模拟抢救演示培训等内容, 经系统培训之后产房护理人员可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熟悉各项抢救流程, 掌握扎实的急救护理技能, 更好的胜任产房急救工作。

现代急救医学认为, 医护人员应具备果断决策和快速评估病情的能力, 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完成急救操作, 在抢救过程中处变不惊, 熟练完成操作流程, 做到快、稳、准, 切实提高急救护理水平。通过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产房护理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在应急状态下让自己的技术、意志和心智处于最佳状态, 提高实际抢救中操作技术的稳定性。急救服务意识是衡量护理人员急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可培养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操作能力, 增强对病情发展变化的判断能力, 能在医师到来之前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 为抢救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同时, 在模拟抢救中还能充分暴露出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然后在反复模拟训练中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避免在实际抢救中延误时机, 导致抢救失败。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产房护理人员急救护理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方法, 以培养高素质的产房急救护士,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取我院现有的15名产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五组, 每组3人, 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和模拟抢救演示培训等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培训, 比较培训前后产房护理人员各项急救护理技能的考核情况和工作效率。结果 经规范化培训后, 产房护理人员的新生儿复苏、心电监护、心电图、动静脉穿刺等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培训前,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培训前后产房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和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培训前患者的满意度为80%, 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为92%, 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为90%, 培训后分别为96.67%、100%和100%, 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培训前, 其中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施急救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是提高产房护理人员急救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急救护理技能,产房,规范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8 (7) :47.

[2]白建峰.产房护理人员急救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探讨[J].护理研究, 2012, 26 (12) :3345-3346.

篇4: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关键词 层级责任制培训 护理操作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1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是指根据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和临床护理工作具体情况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管理层次,采取层层培训,责任层层落实的方法完成培训工作[1]。2011年1~12月,我院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对全院进行2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有临床护理人员370余人,其中副主任护师8人,主管护师70余人,护师90余人,护士190余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近240人,中专87人。各临床护理单元根据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采取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或扁平化排班模式完成护理工作。由于护理队伍庞大、护理人员工作不规律、培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方法:首先分层级形成培训小组,2011年1月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由一名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出内、外、妇产、儿科等科室的护士长共计6人担任组员。核心培训组负责组织制定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培训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落实并进行全院护理技术的抽考,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培训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培训计划。设立秘书1名,负责组织、记录会议,收集资料。评选院操作培训师,核心培训组在全院范围内评选操作培训师6名。各科室评选护理技术操作骨干2名。培训方法分为3个步骤逐步达到全员、全院培训。将25项基础护理操作分解至季度,每季度根据全院工作量、护理技术操作复杂程度等培训5到6项。操作培训师的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考核组负责。通过学习操作流程、观看操作示范碟片等方式对季度操作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培训,并考核过关。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及护理骨干集中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师负责。将全院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院操作培训师负责,2名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负责组织督促。操作培训师通过讲解、示范、现场指导等方式完成相应小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的培训考核工作。科室培训由护士长负责。各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特点、人员结构及工作情况制定将科室人员分成两个小组。由护士长具体负责,两名护理骨干分别负责一个小组,通过护理骨干-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层层负责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考核方法及效果评价: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于每季度末对阶段培训项目进行抽考。每个科室抽考率为30%(按排班本随机点名,被考者到操作示教室进行考核),操作考核85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由科室护士长继续培训,全院抽考结束一周后进行补考;如补考仍不合格者,暂停科内工作,到操作示教室进行操作训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护理部及操作培训组每季度对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护士长会上通报,对在培训及受训工作中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下季度的整改措施。

培训要求:既要达到操作流程的统一规范,又强调礼仪服务质量,同时灌输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人人参与、人人考核过关。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X±S示,均经过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以前我院采用的操作培训多为科内培训方法,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抽考。因各科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标准、流程不规范统一,科室培训压力大,培训效果欠佳。2011年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全员参与,全院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临床操作小组全年抽考护理人员254人,初次抽考合格者244人(85分以上合格),合格率达96.06%;余者10人在再次考核中均达85分以上。2010年和2011年层级培训模式前后的25项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分)的比较,2010年为85.39±2.35,2011年为95.32±2.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8.45,P<0.01)。

讨 论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有效地缩小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范围,减轻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压力和工作量,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培训的薄弱环节上。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既要参加上级培训,又要培训下级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避免了操作培训中的疏漏之处,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操作水平。此模式的护理培训全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培训过程中除了专业培训,还突出强调人性化服务,规范护士礼仪和文明用语,努力让每位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关怀,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通过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前后的对比观察,使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操作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统计学上具有明显意义。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医院整个护理队伍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升,全年护理部未收到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方面的投诉。

通过初步开展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护理培训,我院护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会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规范层级培训模式,促进全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石群.护理人员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1,24(7):3068-3068.

2 陳晓燕,诸明春.层级培训模式对护士理论操作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4):26-27.

篇5:销售人员培训札记1

查看“习”字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小鸟反复试飞”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会有所偏向。可以表达“演练、练习”的意思,如果强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习、熟练”的含义。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据当时古代的用语习惯和语境来领会他的真实用意。

可见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要表达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行为的变化,恰恰要强调“学”与“习”的差异性!那么,从“学”到“习”的过程,隐含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种归依。这才是孔子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内核!在那个还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这一哲学概念的时代,孔子能用什么词汇来表达出自己对这一真理的领悟呢?既要体现出“实践”的含义,又要与学习到的东西有关,除了“习”,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小鸟反复试飞”这种意境,难道不是他最好的选择吗?可见,在这里,“习”字最佳的解释就是“实践和试验”!

只有学到的能用得上,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才能实现学习者的价值,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学以致用”才是孔子提倡学习的根源和出发点。学习者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验证并丰富对真理的领悟,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才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不快乐吗?这才是孔子“乐”的真谛!

现在的培训基本上没有什么良好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好“学”与“习”的辩证关系。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前者与后者之比至少达到3:7,甚至达到1:9,否则,学员就会如孔子所讲的,学而不思则罔。

所以,我改进了培训方法,在“习”字上做文章,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每次讲完一个完整的课程之后,一定留出时间来布置复习题,然后严格要求销售人员在晚上进行复习,第二天早上进行考试,看看他们对所学的理论掌握得如何?以便自己及时调整讲课的内容与方式。

编写实战演练剧本,让销售人员进行实战操练。虽然演练非常艰苦,内容涵盖了专业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但是,培训效果是明显的。

课后布置培训感悟题目,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再思考培训中所传授的理论。

课后布置实战题目,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运用培训中所传授的理论。

我的感悟:孔子这里的“习”字既可以有温习或复习的意义,更有“演练、试验、实践”等含义,而后者更能体现孔子的思想。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570087706@qq.com

关于作者:

篇6:管理人员培训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培训必须服从一定的战略原则,企业的培训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即服从企业发展战略和()。

A、培训工作的效益原则 B、从战略性角度来开展培训工作C、培训工作的计划原则 D、培训工作的系统原则

2、()不是企业制定培训的基本原则。

A、培训工作的效益原则 B、从战略性角度来开展培训工作C、培训工作的计划原则 D、培训工作的系统原则

3、严格()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A、考核 B、挑选老师C、设计内容 D、考核评估

4、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经常是培训完了就完了,而没有相应得培训评估和严格的考核,我们称这个现象不符合企业培训的()原则。

A、投资效益 B、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C、主动参与 D、长期性

5、企业培训的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的经济核算方式来进行,因为它包括潜在的和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

A、战略的因素 B、社会的因素C、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D、企业员工队伍素质的因素

6、培训激励制度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培训激励制度中,不要包括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等四个方面。

A、培训成绩的衡量标准 B、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C、明确的培训评估标准 D、合适的培训条件

7、员工培训和企业的一种()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收益大小及远期受益,近期效益问题。

A、投资 B、福利C、战略 D、留人

8、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效益大小及远期受益,近期效益问题,我们称之为()原则。

A、投入 B、投资效益C、产出 D、战略

9、在向员工提供培训以前,企业可以和员工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一般不列入这个协议书。A、培训内容和目的 B、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C、培训后的考试成绩 D、培训后的违约补偿

10、企业防范培训风险,可根据()原则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A、利益获得原则 B、利益补偿原则

C、利益分摊原则 D、利益均等原则

11、当我们起草某一个具体的培训制度时,一般需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即制度的依据、实施培训的目的、培训制度实施办法、()和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等。

A、培训制度作用的范围 B、培训制度的核准与实施 C、培训制度的版本说明 D、培训制度的有效时间

12、在培训需求分析的资料中,()有助于确定一项工作执行的频繁程度、重要性和关键步骤。A、硬资料 B、软资料

C、调查资料 D、档案资料

13、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必须使用专业的工具,一般情况下这些工具包括四类,即需求概况信息调查工具、态度知识技能需求信息调查工具、()、外部培训机构和服务商调查工具。

A、培训要素调查工具 B、课程分类调查工具 C、课程内容调查工具 D、课程选择调查工具

14、在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查中,()一方面让他们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往后的执行有所帮助。

A、邮寄调查 B、面谈法

C、调查问卷 D、电话调查

15、通过()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可以获知较为广泛的信息内容,这是影响培训需求信息是否全面的主要因素。

A、档案资料 B、访谈资料

C、调查资料 D、备存资料

16、面谈法作为培训需求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两种操作方法,即()。A、正式面谈法和非正式面谈法 B、个别面谈法和隐私面谈法 C、外面谈法和室内面谈法 D、个人面谈法和集体面谈法

17、在收集培训需求信息时,通过小组讨论或面谈等形式可以使目标人群和他们的()确实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克服对培训的抵触情绪。

A、管理者 B、培训者

C、同事 D、下级

18、()是指培训者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培训需求信息。

A、面谈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C、工作任务分析法 D、观察法

19、重点团队分析法是培训需求分析信息收集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样的重点小组人员不宜太多,一般为()人。

A、2~4人 B、4~6人

C、6~8人 D、8~12人

20、()是一种非常正规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它通过岗位资料分析和员工现状对比作出员工的素质差距,结论可信度高。

A、面谈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C、工作任务分析法 D、观察法

21、()是培训者亲自到员工工作岗位上去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A、面谈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C、工作任务分析法 D、观察法

22、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其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

A、问卷法 B、观察法C、访问法 D、记录法

23、下面的叙述中,()不是培训需求分析的指导方针。

A、审查一致性和准确性 B、使用所有相关信息与数据 C、保守个人信息与数据的秘密 D、进行科学分析

24、对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A、及时性 B、准确性C、全面性 D、一致性

25、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要求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有()。A、类似性 B、差异性C、多样性 D、特殊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培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训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等,最终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B、培训要从组织战略出发,避免为培训而培训 C、培训也是激励的一种手段

D、由于培训的产出回报难以计算,所以对培训的投入产出衡量不是重点 E、培训主要是管理层的事情,因此培训需求是由上级提出来的

2、制定培训制度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战略原则、长期性原则、学以致用原则、()、投资效益原则等。

A、全员教育与重点提高原则 B、主动参与原则C、严格考核原则 D、择优奖励原则 E、按需施教原则

3、培训的配套激励制度主要包括()。

A、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B、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C、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 D、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E、奖惩的执行方式和方法

4、入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条款包括()。

A、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B、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C、入职培训的主要负责人 D、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E、入职培训的方法

5、企业各个方面的培训制度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包括制定制度的依培训的目的或宗旨、培训制度的实施办法、()等。

A、培训的方法与途径 B、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执行C、培训制度的解释 D、培训制度的修订E、培训合同的条款

6、()是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A、面谈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C、观察法 D、调查问卷法E、数学预测法

7、重点团队分析法的实际操作中的步骤为()。

A、设计调查问卷 B、培训对象分类C、培训需求的整理 D、安排会议时间及会议讨论内容E、确定面谈主题

8、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确定培训需求的方法一般有面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A、重点团队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C、工作任务分析法 D、典型事例法E、岗位描述法

9、工作任务分析法是以()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寻找差距。

A、工作说明书 B、工作规范C、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D、访谈记录E、工作评价

10、在制定了培训需求调查计划以后,在调查中要()。A、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B、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C、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能够达到的培训效果 D、分析这些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

三、判断题

1、员工培训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环节,在组织培训时,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发生“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况

2、员工培训是社会和组织保障的一部份,是工资报酬的补充或延续。

3、增强组织或工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是实施培训与开发主要的目的之一。

4、培训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5、全员培训就是对所有员工平均分摊培训基金。

6、培训必须是全员教育,如果有重点,则会导致不公平。

7、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效益大小及远期效益、近期效益问题。

8、培训往往都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提供员工绩效。

9、当员工和企业签订培训协议后,如果在培训后出现违约现象,员工可以不向企业进行补偿,因为为员工提供培训是企业的义务。

10、培训需求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同业工作经历。

11、利用问卷调查员工的培训需求的优点在于,调查结果可间接取得,而且问卷设计、分析工作难度不大。

12、当员工的个人需求完全出自个人发展要求,与企业发展没有联系时,企业也应创造条件为员工安排相关培训。

13、分析培训需求应注意个别需求和普遍需求之间的关系。一般主要是解决个别性的需求。

14、利用资源需求模型有助于明确不同培训项目成本的总体差异,而培训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成本可用于项目间的比较。

15、在公司大规模投入资源进行培训前,可以通过实验性的培训,评价一小部分受训者所获得的收益来确定培训可能带来的收益。

答案:

1、B

2、C

3、D

4、B

5、B

6、B

7、A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B

15、A

16、D

17、A

18、B

19、D 20、C

21、D

22、B

23、D

24、B

25、A

26、B

27、A

28、D

29、A 30、B

31、D

32、B

33、D

34、A

35、C

36、A

37、B

38、C

39、A 40、D

41、B

42、C

43、A

44、C

45、D

46、A

47、D

48、C

49、C 50、A

51、B

52、C

53、D

54、B

55、C

1、DE

2、ABCDE

3、ABCD

4、ABCDE

5、BCD

6、ABCD

7、AB

8、AC

9、ABC

10、ABCDE

11、BD

12、AB

13、ABC

14、ABCDE

15、ABCDE

16、ABCE

17、BDE

18、BCDE

19、BCDE 20、ABCD

21、ABE

22、CDE

23、ABCD 判断题 答案: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11、错误

12、错误

13、错误

14、正确

15、正确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正确

21、错误

22、正确

23、错误

24、错误

25、错误

26、错误

27、正确

28、正确

管理人员培训试题2

1、企业培训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在起草具体的培训制度时,其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3、在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的工作有哪些?

4、用于培训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成果主要有哪些类型?

5、影响员工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1、答:

(1)战略原则;(2)长期性原则

(3)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4)全员教育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5)主动参与原则(6)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7)投资效益原则

2、答:

起草某一具体的培训制度时,其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企业员工评选制度的依据;(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4)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5)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

3、答: 主要的工作有:

(1)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2)培训后勤准备;(3)确认培训时间;(4)教材的准备;(5)确认理想的讲师。

4、答:

培训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成果主要有:

(1)认知成果;(2)技能成果;(3)情感成果;(4)绩效成果;(5)投资回报率。

5、答:

通常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主要有个人的心理特质、生理特质、学历、经历、家庭背景。

篇7: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褥疮:

2、半污染区:

3、稽留热:

4、少尿:

二、填空题:20分

1、为观察高热病人体温变化,常规测温时间为、2、需长期测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

3、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的部位

4、肠梗阻的四大症状

5、骨折特有的临床表现、6、果酱样便可见于

7、青霉素皮试液剂量

8、为病人洗胃灌入胃内液量一般不超过

9、浸泡无菌持物钳或镊子时液面需浸没轴节以上或镊子

10、褥疮的预防要求做到七勤

11、石膏绷带包扎的病人应 等情况

12、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的压力是温度是

三简答题60分

1、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2、破伤风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反应时需如何脱敏?

3、阑尾炎病人术后应如何护理?

篇8:护理人员岗前培训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山西省接受过培训的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地区的临床护理人员,随机抽取202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16份,回收216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3.52%;其中太原63人,晋中46人,忻州40人,阳泉53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设问卷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护龄、最高学历、职称等)、科研认知、科研态度、科研动机、科研行为、科研需求。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由本人自行填写当场收回。

1.2.2 培训方法

本课题组在广泛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护理专家进行咨询,论证了培养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策略。将护理职业价值观、爱心奉献教育贯穿于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了解护理科研的发展历程,明确护理科研未来的发展趋势[5]。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护理人员进行科研重要性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科研的意义、价值、目的、科研选题原则、选题方法、科研步骤、科研设计、论文写作等;第二阶段:进行科研实践指导,让参训人员实地进行临床科研选题、科研设计,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科研实践指导。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描述,由于本次采用培训前后的指标比较,故采用配对的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差值t检验。

2 结果

2.1 参与调查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见表1)

2.2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科研认知状况

2.2.1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护理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情况(见表2)

2.2.2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护理科研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见表3)

2.2.3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对护理期刊作用的了解情况(见表4)

2.2.4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护理科研能否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的认识情况(见表5)

2.3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科研动机与态度

2.3.1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科研动机状况(见表6)

2.3.2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进行护理科研的态度(见表7)

2.4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科研行为

2.4.1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参与科研活动情况

培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申报课题由培训前的1项变为4项。见表8。

2.4.2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查阅护理文献情况(见表9)

2.4.3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在写作前系统查阅文献情况(见表10)

2.4.4 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前后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见表11)

2.5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科研需求(见表12)

3 讨论

3.1 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认知水平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关键靠创新意识,就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以丰富的想象力、独创力、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开展护理研究[1],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及科研知识的了解十分重要。

本次结果显示,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较培训前对科研工作重要性认识、护理科研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期刊作用了解情况、科研作用认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护理科研重要性认识方面,通过培训,所有护理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人员由原来的41.30%提高到100.00%,护龄为20年~38年组由原来的40.54%提高到93.24%,专科及以下组由原来的47.83%提高到93.48%,中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42.31%提高到92.31%。

对护理科研知识的了解程度方面,经培训,所有护理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0岁~29岁组人员由原来的0提高到36.96%,护龄为10年以内组人员由原来的0提高到31.67%,本科以上学历组人员由原来的0.64%提高到28.21%,初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0提高到31.71%。

对护理期刊了解程度方面,经培训所有护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年龄为40岁~59岁组人员由原来的13.70%提高到36.99%,护龄为20年~38年组人员由原来的13.51%提高到35.14%,本科及以上学历组人员由原来的11.54%提高到32.05%,高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2.38%提高到52.38%。

对护理科研是否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方面,经培训,所有护理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年龄为40岁~59岁组人员由原来的43.84%提高到94.52%,护龄为20年~38年组人员由原来的47.30%提高到95.95%,专科及以下学历组人员由原来的36.96%提高到82.61%,中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41.03%提高到94.87%。

说明在培训前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护理科研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学历较高的人员对科研重要性和科研的作用认识较高,但均缺乏对护理科研知识的了解,对期刊的了解程度不高。经过培训,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科研认知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护理科研重要性及科研的作用的认识分别达到了95.54%、92.57%。对护理科研知识了解程度方面,年轻、高学历者提高较多,对期刊认识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历高的护理人员提高较多,这为其进一步开展科研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示:仍需加大科研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可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3.2 通过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动机和态度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在动力。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6]。护理人员的科研动机是分析和研究护理人员开展科研的内在心理状态、意愿或原因,反映护理人员对开展科研的积极性、科研态度。护理人员的科研动机影响着其科研态度,

本结果显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科研动机、科研态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动机,尤其是为护理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增多,另外为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总结临床经验的、对护理科研感兴趣的也有所增加,而为职称晋升的有所降低。在科研态度方面,通过培训所有人员的科研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变了以往对护理科研不感兴趣人员的态度。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人员回答比较积极的由原来的26.09%提高到91.30%,护龄为10年以内组人员由原来的26.67%提高到88.33%,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组由原来的30.77%提高到85.26%,学历为专科以下组由原来的21.74%提高到73.91%,初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30.49%提高到90.24%。

由此可见,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科研培训可改变其科研动机和态度,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护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人员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发挥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优势,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

3.3 通过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行为

护理人员的科研行为与科研动机、科研态度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当护理人员认为科研有价值,值得去研究,并对科研持赞同观点时,就会具有积极的科研态度,从而在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热情、积极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行为。

3.3.1 通过培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与科研活动,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数量

从表8可见,通过培训,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科研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人员由原来的26.09%提高到82.61%,护龄为10年以内组由原来的25.00%提高到75.00%,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组由原来的36.54%提高到80.77%,高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40.48%提高到92.86%。通过培训促进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青年护士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明显增多,培训1年后,申报科研课题由原来的1项增加为4项。不同年龄、不同护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都积极开展了科研实践,培训前仅有5人主持课题,且都是实践经验丰富、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培训后有24人主持课题,增加了参与的人数。参与课题的在培训前是46人,培训后为79人。

3.3.2 通过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查阅文献的习惯,提高了论文写作的水平

从表9、表10可见,经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不查阅文献的习惯,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所有护理人员查阅文献的主动性。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由原来的2.17%提高到67.39%,护龄10年~19年组由原来的8.82%提高到66.18%,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组由原来的13.46%提高到69.87%,中级职称组由原来的16.67%提高到73.80%。另外通过培训,还提高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写作前系统查阅文献的主动性。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由原来的6.52%提高到67.39%,护龄为10年以内组由原来的6.67%提高到66.67%,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组由原来的10.90%提高到62.82%,中级职称组人员由原来的8.97%提高到60.26%。在论文发表情况方面,培训前共有210篇,其中国外1篇,国家级22篇,省级169篇,市级18篇;培训后共有248篇,其中国外3篇,国家级48篇,省级183篇,市级14篇,论文发表的数量与水平有所提高。说明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查阅文献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对提高科研质量及论文写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 通过培训改变了护理人员的需求

从表12可见,通过培训,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科研需求状况发生了改变,其中年龄为20岁~29岁组由原来的15.22%提高到73.91%,护龄为10年以内组由原来的20.00%提高到66.67%,学历为专科以下组由原来的17.39%提高到67.39%,高级职称组由原来的21.43%提高到69.05%。在护理科研活动遇到的困难中,培训前主要为缺乏护理科研知识,培训后变为主要是缺乏护理研究技能。上述结果说明通过培训,护理人员获得了一定的科研知识,对科研产生了一定兴趣,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需求重视进一步的培训,尤其是进一步提高其科研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方案进行培训。结果显示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认知水平,改变了其科研态度,增加了其参与科研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了其护理论文写作水平、科研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但仍需加大继续培训的力度,在进一步做好科研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大科研实践指导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程金莲.护理研究过程及论文写作[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2]蒋乐龙,李定梅,周兰英.在岗护理人员科研素质与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2A):312-313.

[3]王斌全,程金莲,韩世范,等.从五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状况[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14(4):238-240.

[4]柴永萍,程金莲.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5B):1239-1240.

[5]程金莲,楮银平,韩世范,等.培养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12,25(4):8-13.

上一篇:员工行为规范安全守则下一篇:2018小学《法制报告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