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2024-06-25

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共6篇)

篇1: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的核定

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进行了研究.本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中,容量测算污染因子确定为SO2、PM10和NO2三项,容量测算基准年定为.牡丹江市各郊县均未设置常规监测点位,且未进行功能区划分工作.本次研究工作为牡丹江市合理管理和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牡丹江市进一步进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打下基础.

作 者:朱萍 柳欣  作者单位:朱萍(黑龙江省虎林环境监测站,黑龙江,虎林,158400)

柳欣(黑龙省镜泊湖环境监测站,黑龙江,牡丹江,1584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X3 关键词:牡丹江市   环境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容量   A-P 值法  

篇2: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庆阳地区,A值法

环境容量是对一定时间和区域内,为满足某一环境质量目标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1]。大气环境容量不仅与特定地区的环境质量目标直接相关,还受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气象条件的影响,在计算时,由于大气环境没有确定的边界,所以需要对大气边界进行理想化假设,再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大气容量的估算,通常以箱模型为基础,用A值法对污染物总量进行目标控制。陈金毅,海婷婷[2]等通过A值法计算了某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并指出A值法不仅为API指标的实现提供了支撑,还弥补了API指标的不足;石缎花[3]用A值法对哈密市大南湖矿区西区环境容量,并提出了矿区总量控制要求;王东明[4]、刘正朋[5]等也分别用A值法对各自研究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庆阳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不仅具有黄土高原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相对稀疏等特点,还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但是庆阳地区矿产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从大气污染角度来看,庆阳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小,工业污染源少,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为主。通过A值法对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进行测算,不仅可以控制庆阳地区的污染物总量,还可以为庆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1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1.1 A值法介绍

A值法是以地面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值,以箱模型的基本假设为基础,根据控制区总面积(S)、各功能分区的面积(Si)以及当地总量控制系数A值,计算得到该面积上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T13201—91)[6],利用A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Qak为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Qak J为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n为功能区总数;i为总量控制区各功能区的编号;a为总量(下标);k为某种污染物(下标);S为总量控制区面积,(km2);Si为第i功能区面积,(km2);Aki为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1·(km)-1;Cki为规定的第i功能区某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A为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

按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T3840-91)[6]中我国各地区总量控制系数A值表中A值的取值范围,庆阳地区属于甘肃(渭河以北),A值范围为3.5-4.9×104km2/a。

1.2 庆阳地区A值的确定

按照《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指南》[7]推荐的A值确定原则,以达标率90%为控制目标,A值公式为:

根据庆阳地区总量控制系数的取值范围,取庆阳地区的总量控制系数Amin=3.5×104km2/a,Amax=4.9×104km2/a,代入(2),计算出庆阳地区的总量控制系数A值为3.64×104km2/a。

2 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

庆阳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或者东南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4m/s;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并由南向北呈递减的趋势。根据2007-2012年庆阳市气象局统计结果,庆阳地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分布为269,272,279,286,330,353,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1%,并呈逐年转好的趋势。

2.1 庆阳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现状

根据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需要用A值进行总量控制的庆阳地区划入二类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8]中二类区SO2、NO2、PM10的指标限值,可确定二类区SO2的年均浓度标准为0.06mg/m3,NO2的年均浓度标准为0.04mg/m3,PM10的年均浓度标准为0.07mg/m3。比较庆阳地区2006-2012的SO2、NO2、PM10的年均浓度值和二类区中SO2、NO2、PM10的指标限值,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6-2012年现有的庆阳地区SO2、NO2的年均浓度值远低于二类区SO2、NO2的标准浓度,即SO2、NO2的排放量满足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要求;2006-2012年的PM10的年均浓度有时会超过PM10的标准浓度,即PM10的排放量有时会超出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要求,造成环境污染。从整体上来看,庆阳地区的大气污染以颗粒物污染为主。

单位:mg/m3

2.2 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

用A值法对庆阳地区进行大气环境容量计算,首先要根据庆阳地区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实际情况将庆阳地区主要划分为西峰区、合水县、华池县、环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正宁县八个行政区,行政区内又包括城区控制区,和与城区紧密相连的十个工业集中区(园区)。根据控制区面积,利用公式(1),取庆阳地区A值为3.64×104km2/a,计算得出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庆阳地区SO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9.46×104t/a,NO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7.57×104t/a,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为12.11×104t/a。通过对表1中各行政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可知,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配置不均衡,其中庆城县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其SO2的环境容量为2.48×104t/a,NO2的环境容量为1.99×104t/a,PM10的环境容量为3.43×104t/a;合水县大气环境容量最小,其SO2的环境容量为0.4×104t/a,NO2的环境容量为0.32×104t/a,PM10的环境容量为0.56×104t/a;庆城县的大气环境容量可达合水县大气环境容量的6.2倍。大气环境容量较大的行政区主要为西峰区和庆城县,约占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51.2%。

2.3 庆阳地区各行政区大气环境容量可利用情况分析

2012年庆阳地区PM10的排放量为10.72×104t/a,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为12.11×104t/a,所以PM10的环境容量可利用空间很小,为保证大气环境质量,应加强对PM10的排放量的控制。庆阳地区SO2和NO2的排放量较小,为促进庆阳地区经济发展,可对庆阳地区各行政区的SO2和NO2环境容量的可利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气象局2012年统计资料,庆阳地区SO2和NO2的排放量、环境容量的可利用情况分析见表2。

单位104t/a

可以看出庆阳地区SO2排放以生活污染源为主,工业污染源所占比例较小,主要为采暖锅炉和工业锅炉排放;NO2的排放以机动车排放为主,约占总排放量的72.3%;庆阳地区SO2排放量为1.48×104t/a,NO2排放量为1.48×104t/a,可利用SO2环境容量和可利用NO2环境容量较大。同时庆阳地区各控制区环境容量和可利用环境量差异较大,以SO2为例,庆城县可利用SO2环境容量最大,西峰区次之,分别占庆阳地区可利用环境容量的28.7%、22.9%,合水县SO2可利用环境容量最小,仅占整个地区可利用环境容量的4%。虽然大气环境容量可利用潜力大,但其主要潜力集中在西峰区和庆城县。

2.4 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量现状的比较

根据表2统计结果,庆阳地区SO2排放量为1.48×104t/a,NO2排放量为1.49×104t/a,PM10的排放量为10.72×104t/a,结合庆阳地区大气环境容量,比较结果见表3。

SO2和NO2的环境容量都有较大的剩余空间,可在保证大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利用SO2和NO2的剩余容量,发展工业、煤电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PM10的排放量已经接近庆阳地区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所以在大气环境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加大对PM10的排放量的控制力度,特别是在工业密集区和冬季采暖期。

3 总结

通过利用A值法对庆阳地区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得出SO2的环境容量为9.46×104t/a,NO2的环境容量为7.57×104t/a,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为12.11×104t/a,这为庆阳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的提供了基础性数据;通过比较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得出SO2和NO2的环境容量都有较大的剩余空间,PM10的排放量已经接近庆阳市的环境承载力,为进一步加大对PM10排放量的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庆阳地区各控制区的大气环境剩余容量,指出西峰区和庆城县具有最大的可利用潜力。

参考文献

[1]李云生.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25.

[2]陈金毅,海婷婷,李念,李宛怡,李薇.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在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研究[C].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3248-3251.

[3]石缎花.煤炭矿区大气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分析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67-68.

[4]王东明.基于A值法的北方D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J].科技视界,2014(3):249-249.

[5]刘正朋.新泰城区空气质量及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56-59.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7]李云生等.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9,1-60.

篇3: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关键词】大气环境数值技术;集成;改进;应用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紧缺、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膨胀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大气环境的研究和改善已迫在眉睫。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数值技术的手段对污染物于大气中所经历的各种化学和物理过程进行模拟来研究城市的大气环境的。由于当前各种有关的化学机制不断完善,气象场和排放源的精度和客观性成为了影响大气环境预测和数值模拟水平最关键的因素。

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研究,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市环境评估和预测预警的系统,并为城市的规划和人类的健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及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科学证据,从而以此来调控治理大气污染和预警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空气污染数值的模拟主要是建立在污染源的排放清单和气场数据的的基础上的。但由于污染分布的空间变化比较快且排放强度比较大,因此它给环境数值的预报和模拟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1.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集成

天气系统以及城市污染源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多种污染物在城市尺度范围内具有了相近的变化趋势,但污染源在事件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却极度不均匀,远郊地区的污染源在排放强度方面远远比城市地区低,并且郊区和城市的污染源在极度变化方面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尤其是城市地区的污染源排放的强度在采暖期这一阶段会变得很高。而CMAQ模式能够有效预报城市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并且效果十分显著。由于不同测点的污染物在城市尺度内会具有同步性和同位相的变化特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点与面预报思路的结合,建立起一个中心测点以及其它方位的测点的大气环境污染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中心测点的城市大气数值产品对周围污染物的浓度进行预报。此外,在空气质量的预报方面,要进行在面的基础上进行多点试验,CMAQ-MOS技术的集成在实用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2.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改进

由于现有污染源的排放清单对于城市地区的污染源的变化特征和时空的分布很难作出一个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空气质量在数值预报方面的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由此,我们需要对城市大气污染数值技术进行改进,从而对排放源清单的模式和预报偏差进行修正。例如,可以在城市空气污染的预报中使用MOS的方法,并结合动力统计,形成了CMAQ-MOS技术方法,即在对前期大气状况中数值模式和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尝试预报后期污染物的浓度,这种改进方法在污染物浓度方面,提高了CMAQ模式的振幅。通过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改进,能在排放源问题这方面克服其所产生的预报偏差,使得预报空气质量的水平得到提高和实际应用的价值也大大提升了。

在中国北方的多个城市,过运用污染源“Nudging”的修正模型对有毒气体的排放强度进行修正试验,同时参照有关模式对污染物的观测值和浓度的比例进行模拟来构造出污染源的倾向项,从而利用模式迭代计算的方法对城市排放源的强度进行修正。此外,在污染源的调整过程中,多数城市进行模拟的结果都在不断逼近观测值,达到收敛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少数城市的污染源“Nudging”出现了发散的现象。通过对排放源和Nudging化学物理反应过程对部分地区污染的贡献率进行分析计算可得:对于二氧化硫,当它的排放源污染严重影响到局地的浓度时,则“Nudging”的过程会得到一定的收敛,当传输作用的贡献率最大并且持有与排放源相反的变化趋势时,“Nudging”的过程则会出现发散的现象。而对于二氧化氮,当它化学反应的贡献率最大的时候,“Nudging”的过程会得到一定的收敛,否则,“Nudging”的过程会发散。通过这两者的计算分析表明,“Nudging”修正源的采用能够使得CMAQ模式预报污染物浓度的水平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也能有效改善了对污染物自身的变化趋势预报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3.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应用

城市的大气污染数值技术在各类大气预报和模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通过对修正源“Nudging”结果应用,对上海和北京在某一天的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的模拟,对比了观测资料和模拟结果,可发现模式模拟的变化趋势和浓度会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误差值很小,只是PM10的模拟浓度会相对于实际情况有所偏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本地和其周边的污染源对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污染源的贡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周边对上海PM浓度的贡献率非常高,可高至五分之二,二氧化氮贡献率最低位十分之一,而对二氧化硫的贡献率达到十分之三;而周边对广州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贡献率比较小,为十分之一左右。其次,MM5中尺度的气象模式也可被利用,并结合城市冠层的参数化方案和传统边界层的参数化方案模拟夏季和冬季的大气边界层的热力动力性质并对比相应的观测资料,可以发现城区的温度会因为城市区域的建筑群和下垫面力动力热力的作用而升高,并且风速也会在它们的动力热力作用下减小,增强了端流动能,明显形成了端能增强区、阻风区和增温区着三大区域。而位于城市建筑群附近的高值中心,会逐渐向郊区进行递减,因此它的动力热力效应相对而言会比冬天更加显著。再次,可以利用CMAQ空气质量模式对城市冠层内的污染物的转化、扩散和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可以发现污染物的浓度会在城市建筑群的多尺度的堆积作用下显著增强,并且污染物的分布形状也会与建筑群的布局互相呼应。

关于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应用,就现阶段来看,CMAQ城市空气质量的预报系统已在我国的气象中心建立起来,而该系统的预报方法就是通过“Nudging”修正成果和城市大气环境数值技术的结合实现的。而目前,该模式还处于试运行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这项技术将为我国空气质量的预报提供了更具有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4.结束语

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模拟技术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本文只能简要分析了城市大气环境数字值的集成、改进和应用。对于它的发展前景和操作过程还有待更多的专家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来,从而为对气污染有效准确预报提供一份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大海,朱蓉.大气平流扩散的箱格预报模型与污染潜势指数预报[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1).

篇4: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A值法,总量分配

0 引言

环境容量是指人类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即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的极限。城市环境容量指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即城市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如果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城市的环境容量, 就会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本次测算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区及环境目标, 并根据“A-P”值法, 得出控制区污染物基础允许排放总量。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方法》中, 用A值法进行总量控制, 用P值法控制点源排放, 是我国目前总量控制的标准方法。因此, 本文制定采用A值法计算D市大气环境容量。

1 A值法介绍

气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允许排放量计算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 (GB/T13201—91) 所提供的A值法计算, 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Qak———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n———功能区总数;

i———总量控制区各功能区的编号;

a———总量 (下标) ;

k———某种污染物 (下标) 。

各功能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由下式确定:

式中:S———总量控制区面积, (km2) ;

Si———第i功能区面积, (km2) ;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104t·a-1· (km) -1;

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控制系数Aki由下式确定:

式中:Cki———规定的第i功能区某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mg/m3;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 在本评价区按该标准应为5.6~7.0 (104· (km) 2·a-1) 。

总量控制区内低架源 (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或无组织排放源)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限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bk———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b———低架源排放总量 (下标) 。

各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可表示为:

式中:α———低源分担率。

2 总量控制系数 (A) 的确定

在用A值法计算城市环境总量时, 首先是对容量控制系数A值的确定。根据标准所推荐的系数范围并结合地域特点, 确定D市大气环境容量控制系数A值。D市总面积为262.9km2, 本次容量可测算出D市域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总量。D市大气环境属二类环境质量功能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

单位:mg/m3

本底浓度根据D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2年) 进行确定。

单位:mg/m3

3 D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如下表。

篇5:大气环境立体监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立体监测; 环境光学, 大气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逐年增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起步晚,与很多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建立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因此我国各级监测站纷纷展开了应急监测技术的开发工作。

一、监测技术的应用

1机载遥感监测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基遥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的成熟和完善,这种技术最初是在机载平台的大气环境遥感载荷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地基遥感技术是需要建立空中的监测平台,这种平台与监测实验系统联系紧密,能够实时的监测飞艇、飞机、气球以及无人机的数据。这些数据长期积累起来,能够形成对大气的分析数据,使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气环境进行立体监测。

2星载遥感监测

卫星遥感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有着很强的优势,主要是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而且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够实现快速、多光谱效应,这些特点尤其是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些卫星资料显示的数据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吸收特性反演大气主要化学物质的浓度及分布状况。这些数据都被应用于全球大气化的研究中,除此之外,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够反应大气的整体状况,这项技术对污染物的排放研究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3建立先进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目前主要采用大气细颗粒物探测激光雷达设备对一些大气细颗粒物体进行一些研究,这项研究能够弥补环保监测网络数据的不足,还可以为研究灰霾的形成、演变和区域输送规律、开展雾霾准确预报提供技术手段。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平台可以有效的获得分辨时空分布数据, 为气候变化模式、大气环境评估等研究及其验证提供基础数据.

二、监测工作的开展

1.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数据库

目前,我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个国家也开始逐渐的重视大气环境,因为大气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由此看来,环境的相关监测机构应该足够的重视起来,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环境污染情况要注意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记录都包括有关单位的名称和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污染范围;对于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品要及时预防,大气环境监测站应该定期对危险品进行清查,及时更新和制定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2.重视地理平台信息的建设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要定期开展,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同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GIS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种系统能够在发现污染气体后第一时间进行定位,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处理,在处理信息的同时应该关注该地区的风速以及风向等条件,结合这几种条件来准确的判断污染目标,这样确定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比较准确。

3.增加环境应急模拟演练

通常大气环境的污染比其它的污染要稍微的复杂一些,因为大气环境的污染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为这关系到能否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所以需要大气环境监测站实时的注意和监测,尤其是一些具有污染性的化工企业和建材企业等。及时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必要时可以进行处罚,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可以进行环境污染的应急演练,逐渐的增加演练的难度,这样才会确保突发事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4.监测站要做好上联下达的工作

大气环境监测站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是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大气环境监测站的反应速度十分快,能够第一时间的对污染事件做出调查和监测,第一时间提供有效和准确的信息,由此看来,应该提高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完善监测站的相关设施和设备,地市级的监测站应该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以便发生重大危险事故时能够有效的处理。

5.及时处理污染事故

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应急监测的速度,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在刚刚发生事故时,监测站在数据的提取方面十分看重,这样便于最快速的提取事故的危险源,最快速的监测事故的危险范围,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6.确保监测人员安全

大气环境监测站对环境的监测,监测的最终目的也是确保人员的安全,监测站的工作也应该从人员的安全角度出发,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秩序,做到井井有条,不慌乱,尊重自然科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起到监测作用,同时又确保人身安全,才能使大气环境监测站的职责充分发挥出来。

总结:大气环境污染事件應该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关系到群众的人身安全,国家也应该重视大气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对大气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做好相关的监督和检查,对技术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审批上要严格把关,禁止出现审批上的漏洞。此外,大气环境监测站要对平时的工作做好监督和检查,选择一些优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开展大气环境的宣传工作,增加企业对大气环境的重视,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要追求责任,这样才能真正的使环境监测站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立慧. 新型微脉冲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水平能见度[J]. 中国激光. 2014(09)

[2]王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云和气溶胶类型鉴别方法研究[J]. . 物理学报. 2014(11)

篇6: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容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制约, 进行环境容量核算是实现容量总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我国环保局已经在多个环境保护城市进行了容量核算工作, 对于各个区域的大气容量核算积累了一定的实证经验。本文将在现有的工作进展上, 指出大气容量核算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提出对应的建议。

1 技术方法简介

大气环境核算研究中有多种方法, 主要是讲述核算技术方法以及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是容量的核算技术, 以及容量分配方法[2],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核算技术方法。

1.1 A-P值法

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多源模型, 另一种是A-P值法。大气环境没有确定的边界, 特定区域内以及区域外的污染源相互的影响和传播, 加上气象条件影响因素, 污染物组成的复杂性等, 使得计算某个区域内的大气容量变得十分困难。所以, 在计算时要对大气边界进行理想化假设, 再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大气容量的估算。多源模式主要是用来对已建成的城区大气容量计算, 而A-P值法适用于范围比较大的区域。

A-P值法是先利用A值法测算某一区域的理想环境容量, 在利用P值法确定每个点的最大排放量, A值法中得到的总容量作为目标值, 用来推算污染源中允许排放量。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排放量的确定通过污染源落地浓度与烟囱的高度平方成反比的数学模型, 烟囱的扩散作用被夸大[3]。其中A值法的公式为

在公式当中Qa表示理想控制区内某一污染物的年排放总量限制值;Qai是指第i个区域内的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制值;n是区域个数;i是区域编号;a是下标。

1.2 多源模型

多源模型顾名思义是里面包含多种模型, 这些模型的使用都要借助大量具体的气象资料, 污染物资料, 进行数据参数的验证, 如果涉及的参数比较多, 获得参数的难度会很大。它的优势是可以准确的描述污染源与周围环境影响的关系, 可以计算出某个地域内, 在目标值控制下, 各个污染点的排放量[4]。

2 大气容量核算中的困难

在对城区的环境容量核算过程中多采用多源模式, 但是它的核算结果只能是作为基准年的污染布局, 排放方式, 特定条件的最大值核算, 不是某一个地域的最大污染排放值。对于一些发展变化很大的地域, 使用往年的资料计算出来的环境容量并不能作为某一地域的大气环境容量的指导。

在城市范围的广阔区域内, 使用A-P值法进行大气容量核算, 使用该方法是讲魔衣区域内的气象条件进行简化, 假定周围的污染物质都是处于均匀的状态, 去除了大气污染扩散的情况, 通过此法核算出来的容量与污染源的高度以及位置没有很大关系。

3 大气环境容量核算的建议

在实际的环境管理活动中, 环保部规定排放总量以及把节能减排作为工作中的关键。为长远的环境保护做规划, 容量核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为排量的控制以及节能减排的工作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而容量研究的技术以及资料就需要大量的准备。

首先, 因为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我国对于大气环境容量的探究都是处在落后的状态, 容量的核算都是基于往年的数据验证, 没有把对现在的环境容量核算联系到总量控制以及环境质量的控制中来。一些变化较大的地域, 污染源的布置和排放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长期的容量核算运用在实际中的意义不大, 得出的环境容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环境总量控制。由此可知, 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量, 对于环境容量的计算需要长期的坚持, 不断的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其次, 容量核算所需的气象资料是要经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获取, 获取的难度也很大, 应该为获取资料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 以便于容量核算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而无法正常的估算大气环境总量[5]。

最后, 在进行容量测算时, 将污染物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可以更好的进行研究, 例如由原来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 扩大到微粒物以及碳氧化物, 加大对这两者的污染机理研究, 对于它们的来源仔细解析。

4 结语

控制大气环境容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大气空气质量良好, 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质量控制达到平衡, 想要全面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关键是要将全国的环境测评建立污染源到容量到总量的相互响应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找到最大的, 最严重的污染源, 从而把最主要的大气控制住, 弥补了从全国的总量上或是区域总量上去减排的不足之处, 加强了对重大污染源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房春生, 李娟, 孟赫, 杨杨, 王菊.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及总量控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 2008.

[2]胥清波.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孙雷.城市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应用及实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4]姚立英, 张继东, 王伟, 白文娟, 黄浩云.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有关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上一篇:禁毒展通讯稿下一篇:老师占课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