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2024-07-01

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通用10篇)

篇1: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清算是否可以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的批复》已于2012年12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1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2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清算是否可以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

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的批复

(法释〔2012〕16号 2012年1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3次会议通过)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清算是否可以参照适用破产清算程序的请示》(〔2012〕黔高研请字第2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在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参照适用破产清算程序裁定终结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程序后,个人独资企业的债权人仍然可以就其未获清偿的部分向投资人主张权利。

篇2: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1、拟申请破产的企业提交的破产申请;

2、拟申请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破产的意见;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4、企业亏损情况的说明;

5、企业近期财务审计报告;

6、企业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表等有关财务报表;

7、企业至破产申请日的财务状况明细表和有形财产的处所;

8、企业占用的土地使用权证及房屋所有权证书或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房产证明、土地使用证明;

9、企业债权清册。(应列明债务人的名称、住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等、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

10、企业债务清册。(应列明债权人的名称、住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等、债权数额、发生时间和偿还情况);

11、职工安置方案;

12、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企业破产的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13、企业财产抵押、担保情况的说明(附有关抵押合同、担保合同及抵押登记等有关材料);

14、企业在审案件情况的说明;

15、企业所属或出资设立分支机构、全资子公司、三产劳服企业的会计报表、资产情况、债权、债务清册等;

16、企业投资参股企业、联营企业等投资情况的说明及有关合同、协议;

篇3: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制度研究

一、价值目标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然人一般都具有破产能力, 即使该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 在民法学上这两类人也只是不具有行为能力, 而具有权利能力, 因此, 无论是何种自然人群体都应当具有破产能力。自然人的破产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 自然人的身份不因从事商行为而受到任何影响, 都具有破产能力。但是, 相对于自然人来讲, 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则有所不同, 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 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者排出那些特殊行业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 以达到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目的。这些特殊行业包括维持人民大众日常所需的行业, 比如银行、保险、铁路交通、邮政通讯等。

二、破产原因不同

在破产的原因上比较个人破产和企业法人破产也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破产的破产原因很单一, 当企业法人不能偿还到期应当支付的债务时即说明企业法人已经失去了支付能力, 因此自动适用破产程序。而个人破产适用破产程序的原因则较为复杂, 这一点本文将在后面专门谈到。由上可知, 破产原因是导致民事主体出现破产状态的事由。从实践中看, 导致法人破产丧失支付能力、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原因较为单一, 主要是法人的经营行为。但是, 导致自然人破产的原因却相当复杂。在破产法理论中, 有学者把自然人破产分成以下三类。

1、经营性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可以是自然人作为自然人的身份进行经济投资导致的投资性破产;也可以是作为商自然人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导致的经营性失败破产, 比如个体户;还有的人进行黄金期货、证券交易等商事活动导致的投资破产。

2、消费型破产

消费型破产和第一种由于经营产生的破产结果是不一样的。消费型破产是由于个人进行消费活动导致的破产, 比如信用卡消费、生活借贷造成入不敷支, 最后导致破产的状况出现。

3、宣告型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人一般不会主动申请破产, 也不主动从事个人的经营性投资, 自身并不担负债务, 但由于担任了企业或者工厂等单位的领导人, 或者对工厂、企业的破产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而被宣告破产。破产不仅以法院发布公告的形式出现, 而且对被宣告破产的主体有一定的惩罚性的要求和条款, 并且要求在一定期限之内不能重复担任领导人或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等职务。这是三种破产类型之中唯一的被动破产的类型。

三、破产范围不同

破产范围在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同。企业破产以后主体资格随之消灭, 因此无需考虑企业或者法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也不需要考虑企业或者法人的利益问题, 企业全部财产以及法人全部财产应当都归属于破产财产的范围。根据法律相关规定, 企业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财产制度, 而且法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是没有区分的, 所以在法院执行破产财产的时候并不存在无法认定或者分割的问题。

但个人破产有自然人独有的特性, 破产并不意味着自然人的死亡, 民事主体的资格仍然存在, 这就意味着个人破产需要考虑自然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以及自然人在破产时已经用自己全部财产清偿给债权人, 对于善良自然人破产是否给予免除剩余债务的机会。这在世界各国法律中有着不同的概念, 甚至现代破产法理念认为, 破产人除了破产人的身份以外还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 因此仍然需要对其尽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人权的角度来讲, 需要给予破产人一定的可以被自由支配、处置、收益的财产, 帮助破产人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走出破产的阴影。这类财产既可以不用纳入到继续清偿债权人债务的财产, 也可以被破产人留作重新生活的保障。这一制度也是作为自然人独特的制度, 在企业破产立法中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 许多国家的破产立法制度中都将自由财产制度进行专章立法, 以区别破产财产、免责财产。另外, 自然人可以是破产人也可以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当事人, 因此, 对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个人财产的认定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且破产前或者破产期间, 容易发生藏匿、隐匿、转移、借贷财产, 更不方便法院认定是否给予自由财产的权利, 再者, 免责认定的前提也同样应当建立在当事人无可执行财产的前提之下, 因此个人破产比企业破产更难认定范围。

总的来讲, 企业破产是以企业法人等经济实体为主体的破产。企业破产以后, 民事主体资格消灭, 法人、还有企业主体资格随机消灭。因此企业破产不存在与个人破产立法制度相同的财产分配制度, 更加不存在自由财产在债务人之间进行自由分配。破产人被宣布破产以后, 随即将全部破产财产进行公平清偿、分配, 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债权人的利益。再者, 从破产财产进行确认的方式上来讲, 企业破产成立的主体是企业法人, 因此在设立方式上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在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 且法人资产的注册也同样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注册, 如果发生资产的转移也必须进行更改。这都说明法人企业破产时债权债务关系是很明确的, 通过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就能够很快地详细地统计出完整的财产关系。从这方面比较来看, 个人破产在确定债权债务关系上并不如企业破产那样容易, 自然人个人财产、家庭财产以及个人破产财产是很难划分的。自然人因债权债务关系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等行为构成减少或者转移需要清偿的破产财产, 在实施破产程序过程中很难确认。

四、法律后果不同

企业法人破产在执行完破产程序之后就意味着该企业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不复存在, 也就是说企业法人的主体已经“死亡”。但个人破产的适用主体则完全不同, 比如自然人适用个人破产立法, 在执行完毕后仅仅意味着从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终结, 但自然人本身并未死亡, 生活仍将继续。并且, 执行破产程序也并不意味着该自然人民事主体资格的丧失, 自然人仍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民事权利能力。从这一点上说, 两者在法律后果上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仅从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个人破产与企业法人破产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从历史的实证上也同样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在破产法的立法制度之中, 最早开始适用的就是个人破产立法制度, 到18世纪上半叶才出现公司法人制度, 企业法人出现的则更晚。时至今日, 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在全世界仍然是破产立法的基础, 而且在绝大多数国家, 个人破产案件的数目都远远超过企业法人申请破产数量。根据美国Lundqui St咨询有限公司对2005年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 2005年比2004年申请人数增加了31.6%, 已达到2043535人。另外, 美国法院管理办公室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the US Courts) 公布了2006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5292家, 而2005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1952家。从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立法的数据可以看出, 个人破产申请与企业破产申请并不相同。况且从历史上看, 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先有个人破产立法, 后有企业破产立法, 可见, 正是因为有了个人破产立法才带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和完善。我国如果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企业破产立法, 但尚未设立以个人为主体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 因此应尽快设立相关制度, 以此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破产立法是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其中, 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这说明, 目前我国的这部法律仅仅确立了企业法人的破产资格。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实行的既不是商人破产主义, 也不是一般破产主义和折衷破产主义, 而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另外, 根据199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这一章的内容, 确定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人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以上我国现行立法的罗列说明, 不论是新企业破产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都将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限制在了企业法人之中, 排除了包括自然人破产、合伙破产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破产资格。本文认为, 将来制定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可以参照目前我国企业破产立法形成的单行条例, 但涉及到自然人失权以及复权制度的细则可以在其他条款中适当增加有关个人破产的立法内容。

摘要:个人破产在我国尚未形成立法的制度规范, 目前立法所规定的法人破产制度是我国适用破产立法的主流, 本文认为, 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因此, 必须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进行区别和差异研究。

关键词:个人破产,企业破产,自由财产

参考文献

[1]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2]邹海林:破产程序与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 1995.

[3]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4]美国去年个人破产数量创新高[EB/OL].http://218.201.40.123/gb/map/2006-01/13/content858900html, 2006-07-26.

篇4: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美国法院于2013年12月3日作出裁决,宣告底特律正式破产。这意味着,底特律于2013年7月提交的破产保护申请正式通过,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破产城市,负债超过180亿美元。

邱震海:底特律破产,源自其产业布局过于单一,以及汽车产业在美国的没落。破产对中国的深刻教训是:城市的产业布局必须多元化,而且应及时“腾笼换鸟”。对中国政府的启示则是:一个城市的债务不应由中央政府背书,而应让那些债台高筑的城市依照法律自行宣布破产。

世贸组织:

“多哈谈判12年僵局被打破”

2013年12月7日,WTO第9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这是其成立18年来的首份全球性贸易协议。协定被称为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期收获”,主要涉及贸易便利化、农业发展等领域。它打破了多哈谈判12年的僵局,预计将给全球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的贸易收益。

邱震海:多哈谈判步履维艰,不仅让人对WTO及其全球化进程失去信心,也让美国主导的规则重建有可乘之机。一旦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谈判完成,WTO全球化进程将被虚化,中国经济和企业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害。巴厘一揽子协定很可能是挽救世贸组织的“一剂良药”。2014年,中国一方面要严密评估加入TPP的可能性及利弊;另一方面要利用巴厘一揽子协定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进程。

惠誉: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2.9%”

惠誉日前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考虑到发达国家强劲复苏的推动,2014-2015年全球经济将提速,分别增长2.9%和3.2%。根据预测,作为最大的推动力量美国,其经济增长有望从2013年的1.7%提高到2014年的2.6%。

邱震海: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程度和速度,将相当程度决定世界经济的复苏速度和规模。过去五年,美国经济调整和复苏有赖于其自由度和微观创新;但未来一年,美国经济的继续复苏则取决于对其风险的掌控和把握。关键风险就是财政再度紧缩、政府预算和债务上限问题对市场信心可能造成的打击,以及长期美债收益率急升等。

彭博社:

“25%的欧洲人面临贫困深渊”

据彭博社消息,1.25亿欧洲人面临贫困深渊,占欧洲总人口的24.8%。更为糟糕的是,欧元区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欧洲主要国家仅德国的青年失业率低于10%,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主要国家均在20%以上,整体青年失业率为24.4%。

邱震海:欧洲模式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来转的,这是过去100多年欧洲发展进程的优点。但从纯经济意义来说,欧洲模式中的高福利却又是不甚合理的。再加上欧盟的建立首先是出于政治而非经济考虑,其难以为继就不难理解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到底从欧洲模式中学习一些什么?又避免一些什么?这是重要而有意思的问题。

篇5:最高法司法解释:企业破产管理人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实行企业破产管理人名册制

将于今年6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企业破产管理人制度,日前有了严格规范。和企业破产法同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将实行管理人名册制度,并规定了对管理人的指定和监督,从而保证指定管理人的公正性。据介绍,企业破产管理人在企业破产过程中负责债务人财产管理及其他事务,由专业机构和人士担任管理人,有利于破产企业财产的追偿。依照司法解释,管理人名册分为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人名册和个人管理人名册。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应当从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及专职从业人员数量和企业破产案件数量,确定由本院或者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及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均可申请编入管理人名册。经法院审定的管理人名册,要通过全国有影响的媒体公布,同时逐级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该负责人强调,人民法院一般应当按照管理人名册所列名单采取轮候、抽签、摇号等随机方式公开指定管理人。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管理人履行了法定职责,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司法解释规定,由人民法院根据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在一定比例限制范围内分段确定管理人报酬。(吴兢)

篇6: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2006-8-25 【大 中 小】

发文单位:日照市人民政府

文号:日政发[2006]37号

发布日期:2006-8-2

5执行日期:2006-8-25

各区县人民政府,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高等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

为规范市属企业破产重组工作,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及有关人员的待遇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章和上级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解决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依法破产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妥善处理劳动关系

鼓励破产企业职工自谋职业。企业破产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自然解除,由企业破产清算组出具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并发放经济补偿金。职工持有关手续到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失业登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办法和发放标准,参照《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的相关规定,按职工实际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发给1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资计算标准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12个月的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破产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市政府公布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市政府公布的企业最低月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

以破产财产清偿所欠职工工资、集资、社会保险和前款计算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后尚有剩余的,可以适当加发经济补偿金,加发标准仍按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但企业职工人均经济补偿金不得超过1.5万元。

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职工全部经济补偿金的企业,根据所计算的职工个人经济补偿金数额,按比例支付;市政府或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安置就业的职工,不发放经济补偿金,职工在原破产企业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企业的工作年限。

二、妥善做好职工及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工作

企业破产前,职工已参加医疗保险的,欠缴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按规定补缴;职工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其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用及待遇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日政发(2000)64号)和市政府《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日政发(2003)73号)执行。医疗保险费用列为破产财产第一顺序清偿。

企业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一次性10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由原企业主管部门与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签定协议后,可以暂按1.5万元或2万元标准一次性向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退休人员按照实缴费额与日政发(2003)73号文件规定应缴费额的比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本意见施行前已经破产终结并预留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的企业,按此规定办理,医疗保险待遇自缴费之日起享受。

三、积极做好生活困难补助工作

因工死亡和未到退休年龄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生活困难补助(未纳入统筹的),六十年代初精简退职人员并享受生活困难补助的,这部分费用作为企业特殊负债,企业破产时,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一次性清算预留,统一移交给劳动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并由劳动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经本人同意,也可一次性计发给本人。预留标准原则上按职工遗属、精简退职人员个人的补助标准和平均期望寿命计算;因工死亡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子女生活费补助计算到16周岁或中学毕业。特殊情况由企业破产清算组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

因工负伤并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1—4级工伤的职工和职业病职工,工伤保险费用未参加社会统筹的,企业破产时,由企业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预留至平均期望寿命,并移交给劳动保险经办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发放。

四、认真做好职工户籍及计划生育等其它社会管理工作

企业破产后职工的户籍及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到新单位就业的,可移交到新就业单位;自谋职业或失业职工,移交到职工现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或乡镇管理。失业职工档案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破产清算组移交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

五、切实做好企业破产财产及国有划拨土地的评估及变现、处置工作处置企业破产财产前,由企业破产清算组委托具有相应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企业原房产及其它破产财产依法进行评估。破产财产的变现应当以拍卖方式进行;破产财产中的成套设备,一般应整体出售。办理财产过户手续时,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重复评估和拖延。

在资产处置上,由于房产与土地的不可分割性,可根据市政府对国有划拨土地的处置意见和房产等破产财产情况,依法处置。破产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财产,企业破产时,市政府依法收回,纳入政府土地储

备或由市国土资源局直接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出让金上缴市财政。经市政府批准,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处置收入可以用于清偿所欠职工工资、集资、社会保险费用及经济补偿金等,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给企业主管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在拍卖或挂牌出让土地时,应将地上房产等破产财产作为受让国有划拨土地的条件一并处置,并将依附于该划拨土地上的房产等破产财产以评估价在1个月内支付给破产清算组。

六、努力降低企业破产成本和费用

为确保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的落实,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大局出发,适当降低企业在破产清算、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财产变卖、处置、分配、过户等各个环节的收费标准。破产企业资产(含土地、房产、设备等)评估、审计、产权交易、验资等费用按现行最低标准下限的30%以内支付;工商行政管理、土地、房产、车辆等过户收费,只准收取工本费。除此之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企业破产清算组的有关费用。

七、切实加强对企业破产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

企业破产重组工作在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分管该系统工作的副市长负责,组织破产企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工会等部门负责人成立该企业破产重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前、破产清算过程中和破产终结后的组织领导工作,制定企业破产预案,及时处理企业破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企业破产重组的协调指导工作。

企业申请破产,应事先报经该企业主管部门和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经分管该系统工作的副市长同意,组建该企业破产重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认真审核破产原因、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土地资产、相关财产情况及变卖意向、重组预案等,确保企业破产过程中和破产后的稳定,经审查同意后出具相关文件。企业按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破产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本意见适用于依法破产的市属国有、集体企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本意见下发前企业破产案件已经审理终结、对职工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及重组的企业,不再调整。区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日照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篇7: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发布文号】渝委办[1997]65号 【发布日期】2000-05-13 【生效日期】2000-05-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当前破产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渝委办〔1997〕65号)

万县、涪陵市党委和人民政府,黔江地区党委和行政公署,各区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

一、一、离退休职工的有关问题

1.离退休职工的管理

在企业宣告破产前,由企业成立离退休人员管理委员会。宣告破产后,退休人员由主管局代管,重组后也可协商由重组企业代管,待条件成熟,交社区部门管理。离休人员纳入市老干部管理系统。

离退人员人平每月2元活动费由社保部门拨付,管理费用按每50人聘用一名专职人员的办法由劳动局和财政局研究解决其费用,一并拨付给有关管理部门。

2.退休费来源

列入统筹项目的退休费在企业宣告破产前由社保部门核借,宣告破产后由社保局全额拨付;

未列入统筹的32元补贴,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计算退休费的由财政核借,破产终结后纳入养老统筹由社保局支付。

3.医疗费来源

资产未变现前,退休职工医疗费由财政按退休职工工资总额14%核借,离休职工医疗费按特困企业政策执行,并分别交由离退休职工管委会和老干管理部门支付,资产变现后按重府发〔1996〕28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二、在职职工的有关问题

1.生活费

(1)标准:按人平120元计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人平120元的,由职工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补足。民政救济由职工申请,企业证明,街道民政部门核实后发放。

(2)来源:破产企业在立案到宣告破产期间,由财政核借,宣告破产到终结期间由就业部门核借,均由清算组发放。(3)范围:以全厂当月在职职工(扣除财政核借留守人员工资的人数)人数为准。

(4)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破产企业对其职工遗属的管理及生活补助,由当地民政部门接收并继续按规定予以补助。

2.自谋职业安置费

(1)标准:以宣告破产日期为准,按上年全市平均工资(老重庆口径)的3倍计算,各破产企业个人安置费按全厂在职职工总工龄除总安置费乘个人工龄计算(可结合工龄长短适当划分档次),具体由破产清算组组织发放。

(2)来源:资产未变现之前,由市财政借支;资产变现后由变现收入偿还。

3.提前五年退休

(1)破产企业职工退休统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工人退休办法执行。

(2)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规定的特繁工种,连续工龄满10年者,允许在原规定提前5年退休的基础上依次顺推再提前5年。

(3)因公致残或患严重职业病、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职工,按国发〔1994〕59号文规定作为退休职工安置。具体执行标准由劳动部门按有关规定掌握。

(4)连续工龄满30年的职工可以办理退休。

(5)凡符合上述规定的职工退休,原企业欠交的养老统筹金,由企业资产变现后保证依法偿还,个人欠缴部分在补足后可办理退休手续。

(6)持有独生子女证的职工在退休时按重计生发〔1993〕5号文件规定应该享受增加5%的退休金,由社保部门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进入基数。

(7)自谋职业和社会待业职工在自谋职业或失业期间,自愿以个人帐户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可连续计算工龄,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由社保部门办理退休手续,享受有关养老政策。

三、三、破产企业分离公益性机构问题

1.破产企业的中、小学和医院(除重组企业愿接收的以外),由当地政府无条件的成建制接收。

补偿费用以当地政府接收的中、小学和医院职工人数为准,资产变现后,按人平3倍工资拨付。对接收确有困难的,经核实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偿。

2.职工住房由房管部门接收,原企业职工要求购买住房的,由市房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不愿购买住房的职工,按有关规定与房管部门签定承租合同。

3.破产企业学校、医院、住房所有移交手续要求在宣告破产三个月之内办理完毕。

4.收购企业愿代管职工住房、医院、学校等非生产性资产的,其资产可委托管理或转卖,土地作为行政划拨处理。

四、四、水电气等问题

1.电力、供水、供气、邮电等部门要保证破产企业正常的生活、生产需求。破产企业应交纳当期费用。

2.破产企业重组后,水、电、气、邮电、房管、国土、工商等过户变更手续要给予支持,及时办理,除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3.市计委应将破产企业分离水、电、气工程列入市政建设计划。破产企业转供的水、电、气在实施分离时应交由有关部门改为社会直供,有关部门只能收取人工、材料费用,免收增容费、贴费、网点费。费用来源在破产变现资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在市政建设费用中予以补足。

五、五、破产应急费用问题

企业破产立案到终结期间,企业设备保养,职工医疗费,危重病人住院费、留守人员工资,水、电、气开支(生产自救部分除外)、法院诉讼费等应急费用,由破产企业清算组提出,法院核定签章后,向市财政按月核借,在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后偿还。

六、六、破产重组的实施问题

1.破产企业收购方不受地域和所有制限制,主管局和清算组在充分考察收购方经济实力、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按方案可行度和价高者优先的原则确定收购方和收购价,但收购价必须保证破产最低费用和破产企业与银行商定的清偿额。企业收购重组方案须听取破产企业职工代表的意见。

2.破产重组方案由主管局和清算组商法院同意后,经市兼并破产再就业协调小组审定,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批后执行。

3.没有破产重组方案或方案不成熟的暂不宣告破产。

4.对收购重组企业,允许享受重府发〔1996〕92号文件《鼓励上海等沿海城市经济联合协作的通知》中有关政策,实行所得税两年全免,3年减半,6―8年返还40%;三年内增值税、营业税地方部分返还15%的政策。

5.破产变现资产对破产企业在立案前欠财政、税务借款的清偿,拨付给原企业主管局,作为建立再就业中心经费。

七、七、破产责任追究

在破产终结前,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协助清算组切实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和职工稳定。破产终结后,清算组要向法院和市兼并破产协调小组提交对破产原因的书面分析报告。市审计部门要按《破产法》和离任审计有关规定,对17户市级国有工业破产企业进行审计并向市政府和协调小组提交审计报告。市监察、审计部门要核实原因,分清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对企业破产负有重要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担任其它企业的负责人;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九九七年五月十三日

篇8:企业破产重整制度评析

1.1美国的破产重整制度

美国破产法中的重整制度是在20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美国1898年破产法, 除清算内容外, 原来只有和解的规定。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 这种规定只能解决简单的债务和解案件, 为了适应复杂案件的处理, 他们逐步建立了临时接管制度, 并施行多年。

根据美国破产法, 重整程序分为债务人提出的自愿重整和债权人提出的强制重整。债务人提出自愿重整申请的条件与提出清算申请的条件是一样的, 即实际上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债务人认为自己需要整顿并希望进行整顿, 他就可以提出申请。因此, 美国破产法对债务人 (包括出资人) 申请重整没有特别条件限制。

1.2英国的破产重整制度

为了改变以往个人破产程序与公司破产程序相分立的体制, 英国国会于1986年颁布了《1986年无力偿债法》, 把1985年无力偿债法 (关于个人破产) 和1985年的公司法 (关于公司破产) 的有关条文在修改和补充的基础上加以合并, 成为既适用于公司又适用于个人的统一破产法, 其中涉及公司拯救与再建的是第1章“公司自愿偿债安排”和“管理命令”。共包含了20条的第2章是完全新设的, 实际上为一套重整程序, 其基本框架为:陷入债务困境的公司可以向法院申请一道管理命令;法院发出管理命令后, 有担保和无担保的债权人均不得 (或中止) 向公司追索债务;公司得在法院任命的管理人的管理和监督下继续进行营业;管理人提出关于自愿偿债安排的建议, 交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 并报法院认可。同一年, 英国还颁布了《1986年公司董事资格取消法》和《1986年无力偿债规则》, 以作为《1986年无力偿债法》的配套立法。

如上所述, 英国破产法第一章的规定涉及公司的拯救与再建, 即“公司自愿安排”与“命令管理” 。其中, “公司自愿安排”类似于债务人自愿申请重整。根据《英国破产法》的规定, “公司的董事”可以根据规定向公司及公司的债权人提出重整的建议。另外, 管理人 (存在有效管理令的情况下) 和清算人 (在公司解散时) 可以申请重整。显然, 英国破产法对债务人申请重整也没有规定特别的限制条件。

1.3法国的破产重整制度

法国在1967年的破产法改革中, 曾在破产程序的范围内采取过一些保护困境企业的措施, 但收效有限。1984年, 法国84-148号法律修改公司的有关规定, 设立内部预警与和解清理程序, 前者旨在使企业及时发现财务危机预兆并采取措施防止恶化, 后者旨在使企业与主要债权人达成延期偿还和削减债务协议。

根据法国的破产重整制度, “凡不能以其可支配的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 开始进行司法重整程序”, “开始进行该程序的申请应由债务人在前款所致的停止支付之后15日内提出”。 在法国破产重整制度中, 债务人提出重整的申请没有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

1.4日本的破产重整制度

1952年, 在占领军的干预下, 处于战后经济复兴期的日本制定了《公司更生法》, 基本上全面移植了当时美国破产法中的重整制度。该法虽于1967年经过较大修订, 并在施行过程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此外, 在日本可以用于困境企业的再建于复兴的还有《和解法》和商法中的公司整顿程序;不过现在也已经变得有些陈旧。

2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及其缺陷

重整制度因其贯彻“企业拯救理念”已成为现代破产法的重要程序制度, 它赋予了企业重生的机会, 使破产法并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死亡, 更意味着企业的涅磐。重整制度旨在对企业进行法律上的拯救, 它的引进体现了我国破产立法日趋国际化、成熟化的特点。“新破产法”对重整制度的规定, 从整体看较为完善, 但在对其如何正确理解与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

新破产法第2条、第7条规定, 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重整。据此, 重整程序可由债务人方面 (包括其出资人) 提起, 也可由债权人提起, 在特定情况下, 还可由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对金融机构提出重整申请。

在此需特别提出探讨的, 是债务人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问题。一般来讲, 债务人是否提出重整申请, 应当由其权力机构 (如公司的股东会) 以会议决议的形式做出意思表示。但在实践中, 可能出现债务人的部分出资人希望申请企业重整, 而在其他出资人控制下的债务人权力机构却坚持不申请重整的现象。为协调出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少数出资人的权益, 新破产法第70 条第2 款作出“持有注册资本额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提出重整申请的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 债务人的出资人提出重整申请受到两点限制:第一, 出资额须占债务人注册资本额的十分之一以上;第二, 仅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并为人民法院受理后, 才能提出重整申请。此外, 提出申请的最迟时间应在“宣告债务人破产以前”, 由于提出重整申请就是为避免破产宣告, 所以此乃不言而喻的要求。

在对这一规定理解时, 首先应当明确, 立法关于“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额十分之一以上”的规定, 应当包括多人出资额的合并计算。其次,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协调破产法与公司法在“最低出资比例”限制方面的相关规定。新破产法将出资人提出重整申请的出资比例下限规定为“占债务人注册资本总额的十分之一以上”, 而《公司法》第183 条规定有权提出解散公司申请的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由于公司在解散后必须进行的清算也可能会是破产清算, 所以两者应相互协调。这两个规定乍看相似, 实际上却有区别。因为公司的出资人即股东可分为普通股股东和优先股股东, 而优先股股东一般是无表决权的。由此可能会出现出资人的 (合计) 出资比例达到了破产法规定的限额, 但其中存在不具有表决权的出资人, 甚至全部都是无表决权出资人的现象。这时是否允许其提出重整申请, 如允许其提出重整申请是否会影响与《公司法》规定的协调, 是否会出现利用两法间规定的差异规避法律限制的现象, 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确定。

3结论

重整制度是企业拯救制度, 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 立法应对不同主体的利益予以全面均衡考虑。因此, 立法在考虑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债务人中出资人的利益, 放松出资人行使重整申请权的条件限制。笔者认为, 立法应允许债务人的出资人在债务人、债权人未申请重整的情况下申请重整。但考虑到出资人与债务人权力机构的关系, 此时出资人行使申请权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应履行一定的前置救济程序, 证明其已要求债务人权力机构提出重整申请, 但遭到拒绝或者超过合理期限未获答复等。

摘要:2007年6月1日, 新破产法开始施行。以“拯救企业”为理念的破产重整制度首次引入我国破产法, 为我国破产法可谓增添了不少光彩, 也为我国的困境企业获得了额外生机。但是, 重整制度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新生儿”, 还有很多未成熟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考察国外的重整制度入手, 进而探讨我国破产法中对企业重整制度规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企业破产法,重整制度,重整申请权

参考文献

[1]徐永前.企业破产法讲话[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艳梅, 孙璐.破产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篇9: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

资产负债率比较简单的反映了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从理论意义上,它也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不过,在实际的价值分析中,这一指标更多的指向公司后续经营能够继续运用财务杠杆的可能性。

我们的统计发现,极高资产负债率(超过95%)的公司,也同时意味着公司净资产严重偏低,这个时候,公司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壳”,往往有着重组的事项。对于风险偏好大的资金而言,从“极高资产负债率”这样一个角度出发,不妨也是寻找重组类个股的方向之一。

如2013年资产负债率排名第一的厦华电子(600870),资产负债率高达98.74%,2013年末每股净资产不到1分钱。北京谊安医疗借壳厦华电子的说法此前在坊间流传已久,但在厦华电子公告否认后,股价开始连续跌停。极其糟糕的财务数据也说明,厦华电子依靠自身资产价值“止跌”的可能性很低,其股价走向依赖于未来的重组可能。

排名第二的天一科技(000908),资产负债率同样高达98.42%。事实上,天一科技与厦华电子一样,只能算作是“壳”公司。上海景峰制药重组天一科技的方案,此前已经被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审议通过,但后因参与重组方被立案稽查,而被暂停审核。

排名第三的秦岭水泥(600217)则是从2013年12月初开始停牌,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注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相关资产。

以上情形说明,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往往暗含资产重组事项,因此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极高资产负债率往往并非指向“破产”,反而更多的意味着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腾飞”。

篇10:深圳法院破产案件立案指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1 16:45:08

一、本院受理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解案件。

申请破产应提交下列材料:

1、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1)破产清算申请书。载明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请求、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2)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3)债务人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4)债权发生的事实、性质、数额、有无财产担保情况并附相应证据。

(5)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证据。

(6)债务人的住所、办公地址、负责人及联系电话、财产线索。

2、债权人申请重整

(1)重整申请书。重整申请书应列明:债权人、债务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请求、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2)债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3)债务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4)债权发生的事实、性质、数额、有无财产担保等证据材料。

(5)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据或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证据材料。

(6)债务人有挽救希望与价值的证据材料。(7)对债务人重整须经有关行政机关审查同意的,应当提交有关行政机关同意对债务人重整的文件。

3、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

(1)破产清算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请求、申请的事实及理由。

(2)债务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3)主管部门或投资人同意其破产的文件。债务人系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提交股东会决议;债务人系国家出资企业的,应提交对债务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其申请破产的文件。

(4)债务人职工情况及安置预案。应提供在册职工的名单,债务人与职工的相关劳动关系材料,职工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以及职工安置预案。债务人为国家出资企业的,职工安置预案应列明安置障碍及主要解决方案、稳定因素评估及应对措施等。债务人为非国家出资企业的,职工安置预案应列明债务人解除职工劳动关系后依法应对职工的补偿方案。

(5)债务人的亏损情况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机构对债务人审计后作出的资不抵债的审计报告。

(6)债务人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情况等。

(7)债务人的银行开户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账号、银行存款余额等。

(8)债务人的债权情况表。应列明债务人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催讨偿还情况等。

(9)债务人的债务情况表。应列明债务人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权数额、发生时间、偿还情况等。

(10)债务人涉及的担保情况。应提交与担保事宜相关的主合同、从合同以及履行情况等材料。(11)债务人所涉诉讼、仲裁、执行情况。包括债务人作为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涉诉案件,如已作出裁决,应提交相关裁判文书或仲裁文书,以及是否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是否完毕等情况。

(12)债务人的注册资金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有追加注资的,追加部分的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

4、债务人申请重整

(1)重整申请书。重整申请应列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请求、申请的事实及理由。

(2)债务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债务人为国有企业的,应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债务人重整的批准文件;债务人为其他企业的,应提交其开办人或股东会(董事会)同意债务人重整的决议;对债务人重整须经有关行政机关审查同意的,应当提交有关行政机关同意对债务人重整的文件。

(3)债务人的职工情况,包括职工名单、工资名册、债务人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材料、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情况。

(4)职工安置方案,包括职工再就业安排、可行性措施、职工安置费用的来源、筹措情况等。

(5)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6)债务人的注册资金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有追加注资的,追加部分的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

(7)债务人的亏损情况及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机构对债务人审计的审计报告。

(8)债务人的资产平衡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9)债务人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清单、无形资产清单、投资情况等。

(10)评估机构作出的债务人现有资产价值评估报告及动产、不动产产权证明。(11)债务人的银行开户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账号、银行存款余额等。

(12)债务人的债权情况表,包括债务人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催讨时间、催讨偿还情况等。

(13)债务人为他人或他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证据材料。

(14)债务人正在进行的诉讼、仲裁和执行案件情况。

(15)债务人有挽救希望与价值的证据材料。

(16)债务人重整的可行性分析和债务人的重整经营方案、资金筹集方案、资产与业务整顿方案及与债务人重整有关的其他方案。

5、债务人申请和解

(1)和解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请求、申请的事实和理由以及本院认为其他应载明的事项。

(2)债务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3)主管部门及投资人同意其和解的文件。债务人系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提交股东会决议;债务人系国有企业的,应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申请和解的文件。

(4)债务人职工情况及安置预案。应提供在册职工的名单,债务人与职工的相关劳动关系材料,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的依据以及职工安置方案,安置费用的筹措。

(5)债务人的亏损情况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机构对债务人审计后作出的资不抵债的审计报告。

(6)债务人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情况等。

(7)债务人的银行开户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账号、银行存款余额等。(8)债务人的债权情况表,列明债务人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催讨偿还情况等。

(9)债务人的债务情况表,列明债务人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偿还情况等。

(10)债务人涉及的担保情况。应提交与担保事宜相关的主合同、从合同以及履行情况等材料。

(11)债务人所涉诉讼、仲裁、执行情况。包括债务人作为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涉诉案件,如已作出裁决,应提交相关裁判文书或仲裁文书,以及是否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是否完毕等情况。

(12)债务人的注册资金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有追加注资的,追加部分的验资报告或注资证明。

上一篇:调研报告写作下一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