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

2024-05-10

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共9篇)

篇1: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

一、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一)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决定了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已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其重要的竞争战略就是低成本战略,企业必须在不断提高或不降低产品(劳务)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产品(劳务)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越来越重要,也即成本会计越来越需要,相应地,成本会计人才也越来越需要。高职教育的宗旨是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其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训教材是高职学校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随着成本会计越来越重要,成本会计实训教材也越来越重要。

(二)成本会计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成本会计是为企业服务的,而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各异,导致了成本会计有一定难度,有诸多成本核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且每种方法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和计算公式。如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而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又分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其中分步法又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分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和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逐步综合结转分步又可按实际成本结转或按计划成本结转,而且由于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成本的构成情况,还需进行比较麻烦的成本还原工作。面对如此繁多的方法,高职学生们大多是一片茫然和混沌。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理清思路,巩固理论知识,必须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这也决定了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三)成本会计实习难度决定了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比较而言,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难度是较大的,对成本会计的实习更难。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是较难落实的,有的学生即便落实了实习单位,也由于实习时间短或单位业务少,难以熟悉成本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甚至根本没有成本会计方面的业务,达不到成本会计实习的预期目的。另外,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对成本会计的内容涉及的`也很少很简单,同样难以达到成本会计实习的目的。为了解决成本会计实习难的现状,唯有加强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四)成本会计师资现状决定了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实务知识,特别是成本会计教师,实务知识更是欠缺,很难把理论和实务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较差。尽管高职院校都试图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会计教师实务水平和能力,如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或引进企业会计人员,但是,与成本会计学生难以真正走进企业实习一样,在校成本会计教师真正走入企业的难度也很大,而靠引进个别教师也难以改变大局。因此,成本会计师资缺乏实务知识的现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这也决定了高质量高仿真的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重要性。

二、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现状

(一)缺乏综合性

简言之,成本会计就是从费用到成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本核算基本方法的确定是关键,确定成本核算具体方法后,就要遵循核算流程进行一系列的费用归集和分配工作,各项数据之间有严格的承接、勾稽关系,这决定了成本会计实训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而目前大多数实训教材恰恰最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教材中的各个实训单元或模块的内容是割裂开来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生完成所谓的实训后,对数据的来龙去脉、对成本核算流程、对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仍然根本没有概念,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还是支离破碎的。

(二)缺乏实践性

既然是实训,即有实际训练之意,要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由于学生不能真正走入实际的企业,通过实训教材看到的实训内容更应该具有实践性,最起码应该具有仿真性,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目前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设计的实训内容在实践性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与实际生产情况脱离较远。教材中的企业是假设的“某企业”,且每个实训单元或模块都预先给出了大量假设数据,学生无需一步一步归集和分配费用,只需依照教材中的公式或例题套一下即可。这种实训教材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习题集,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收效甚微,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成本会计都有现成的数据等在那儿,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面对实际的成本核算问题时,就显得无所适从。

(三)缺乏职业性

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目前绝大部分成本会计实训教材都忽视了这一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没有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的介绍,不利于学生了解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职责及其在财会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只重视成本计算工作,忽视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方法,更没有融入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内容,不利于训练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三,缺乏对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过程、工艺以及企业成本管理要求的介绍,不利于训练学生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标准。

三、改革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思路

(一)总构想——编写成本会计案例实训教材

成本会计案例实训是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实训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许多教学领域,特别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更是闻名于世。为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针对目前成本会计实训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必须是案例实训教材。

(二)改革思路

1. 选取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

为增加案例的仿真性、可信度,方便介绍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笔者认为必须选取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当然,考虑到成本会计的很多资料属于企业商业秘密,教材中的数据可以模拟。

2. 校企合作编写教材

为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改变编者闭门造车的现状,必须由校企合作编写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笔者认为,这种合作可以是广义的,有企业人员参与即可。先以学校教师为主提供主要编写思路和大纲,企业人员辅助介绍企业概况、工作流程和岗位分工职责,提供各种真实的单、证、票、账等资料,再由教师加以整理和变通后,变成实训资料。

3. 案例应具备综合性、一体化

真实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会计人员面对的资料是庞杂的,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原材料领料单、职工考勤记载、固定资产卡片或登记簿、水电费通知单等,不可能有那么多现成的数据。因此,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案例必须是综合性、一体化的,是“从一而终”的,除提供原始的模拟数据(可以比实际情况简化些)外和必要的经济业务外,每个实训环节或模块都不得再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学生要利用这些原始数据,结合企业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归集和分配方法完成材料费用、薪酬费用、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模块的实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工作,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尽管为了训练需要,要分成多个模块,但整个实训是一个综合实训,各个实训模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是不可分割的,数据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勾稽、逻辑关系。

4. 要适当介绍企业

成本会计之所以比较难,其主要难点在于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繁多,如成本计算有三种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有六、七种之多。为什么存在这么多方法?是因为不同企业的企业规模、所在行业、业务流程、组织形式、成本管理要求不尽相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方法。在成本会计案例中介绍企业的目的,除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训练学生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的能力,这是作为一个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 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意义

这里所说的典型意义,不是指案例企业的规模或名气,而是指案例企业的生产特点。其典型意义体现在,通过对该案例实训后,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笔者认为,选取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较具典型示范作用,因这种方法是比较复杂、综合的,基本能涵盖成本会计的知识要点,能比较全面训练学生的成本核算能力。

6. 要尽量融入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

由于目前很多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实训内容和要求很简单,让学生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回事(甚至以为成本会计不需要审核凭证、不需要登账),以为领用材料、自制半成品的数量、价格以及职工薪酬等都是现成的数据,是不需要计算的。为消除这种误会、全面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尽量融入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除让学生遵循会计核算流程审核和编制会计凭证、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外,还应训练学生确定领用材料数量和价格的方法、计提折旧的方法、计算职工薪酬的方法等,甚至可以融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成本会计中是没做重点介绍的,但并不表明在成本核算中用得不多,因此必须加以训练。

7. 教材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

成本会计的核算本来就比较复杂,案例实训因其综合性,更增加了实训的难度,整个实训如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内容有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先简要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让学生先回顾理论知识,为进入案例实训做理论准备,否则学生面对庞杂的原始资料时根本无从入手;然后再进行先导案例实训,这个实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方法——品种法,为综合案例实训打下基础;最后才是综合案例实训。只有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成本会计实训的目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真正掌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永欣.高职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与改进[J].价值工程,,(7).

[2] 孙革新,张利.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建设的研究[J].北方经贸,2009,(4).

[3] 郑秀芳,彭舒翎.案例教学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和产业,,(1).

[4] 徐岩,冯文红.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理论研究,2009,(7).

篇2: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的现状,结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化建设的研究内容,提出改革方案,构建实训教材的体系化建设,同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提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增强实训内容的仿真度等。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实训教材 体系化 改革

随着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项目的深入开展,各高职院校实训教改工作也全面开拓,配套实训教材的同步成为其中的一个掣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根据近几年实训教学的经验提出实训教材的改革方案,为实训教学改革建设抛砖引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现状

1.1 实训教材种类繁杂,但很难具有普适性[1]。工商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涉猎的管理内容复杂而全面,各个高校实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而各种实训教材比比皆是,有创业类的实训教材比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系列教材《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教材》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创业综合模拟实训教程》;也有模拟企业经营的实训教材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工商模拟市场实训》;还有管理单项实训教材,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实训》;当然,最多的还是配套电子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的相关教材,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教程》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指导教程》。这些教材各有其特色,但从实训目标、课时安排以及课程设置上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校的要求,为了对外公开发行,实训教材必须保证通用性,在内容上难免广而全,这就使得教材难以具有针对性,不可能有适合所有学校的实训教材,这就是为什么众多的实训教材销路不畅的原因,学校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训要求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实训教材。

1.2 实训教材与实训课程内容契合度低。如此众多的实训教材,教学中当然可以选取较为合适的几本来满足需要,但常常会出现为了适应教材内容,改变之前实训教学目标、调整实训课时的情况,或者只选取教材中一小部分内容实训,其他的内容以学生自修等方式来妥协,这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实训课程设置来配合实训教材,而不是让教材来契合实训课程,本末倒置,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专题实训教材偏多,综合实训教材偏少。工商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多元化,大部分的实训教材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一个项目撰写的专业实训教材,而要开展多种实训就必须购买众多的实训教材,事实上,高校开展实训教学的课时有限,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有一个时长三个月的实训周期,其中校内实训一个月,校外实训两个月,校内实训要进行四个项目: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人力资源实训、ERP实训和物流管理实训,这几个项目分配课时并不相同,多则十天,少则五天,如果要分别配套教材,学生的负担过重,所以长久以来没有给学生配套教材,只由教师上课讲解实训内容,学生常常实训前感觉茫然,实训后也没有复习依据,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各个高校在开展实训时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适合高校具体实训安排的综合性教材。即使有部分教材在内容上编排的较为全面,但也未必能适合所有高校的实训课程设置。

1.4 校外企业实训内容缺乏教材。现今,高职院校普遍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教改项目,校外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校外实训开始之初通常由企业专职技能型人才为学生讲授实训课程,由于教改项目开展不久,所以校外实训教材还是一个空白,而事实上学生接触的实训内容与之前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差距较大,更需要有文字说明的实训教材来辅导,因此,编写紧扣校外实训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尤为迫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改革方案

2.1 构建基于实训教学体系化建设的校本教材。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给高职院校提出了崭新的教学思路,现今,各大高职院校都纷纷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本科教育实现错位化发展。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此契机下提出了“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思路,构建了“校内分层次,校外分方向”的实训教学体系,以此为蓝本构建全新的系统性实训教材,编写新的实训校本教材,零散的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实训中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方便学习。根据校内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训安排,校内实训环节主要安排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和“人力资源实训”以及“ERP企业流程实训”和“物流管理实训”这四个环节,分别培养学生的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和人、财、物的控制能力,从而系统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见表1)

2.2 深化校企合作,教材增设校外企业实训部分[2]。“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这是现今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迫切要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近几年来为了深入发展校企合作,与众多企业进行交流,现有的校外基地主要有:浙江十足商贸有限公司、安徽采蝶轩蛋糕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和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既有生产型企业也有连锁贸易型企业,既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基层管理能力,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流程,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商贸类企业的了解,培养学生门店管理的经验,了解门店运营流程,熟悉各岗位职责,具备创业意识,双管齐下,把学生培养成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见表1)

校外实训时,企业除了每年接受学生参观、考察,直观感受企业管理外;还要在实训中由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充当师资,为学生讲解企业工作的流程和业务,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训效果,这种与课堂理论完全不同的新知识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在教学中,长久以来一直缺乏实用的配套的教材,企业的培训手册并没有体现学校的实训教学目标,也不完全适用,因此急需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开发配套的校外实训教材,使实训教学真真切切的落到实处。

篇3:浅谈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教学改革

一、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一方面脱离实际的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因此, 实训教学的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选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比盲目追求高难度的教学内容更为实际。因此,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下功夫。

1. 掌握基本的概念以及原理

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要会计专业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 这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一线的财会知识, 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对于借贷关系以及会计账户之间的联系要有足够深入的认识, 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指导, 而不是纸上谈兵。我们认为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 可以将《会计基础》作为首先学习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对会计专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 《会计基础》的教学不能够停留在理论化教学的阶段, 而是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地分解与穿插, 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掌握理论。

2. 在实训过程中不断提升实务技能

会计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好会计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例如凭证、账簿的填写等。因此,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 就应该开始实训操作, 但是这种操作不是脱离理论的操作。《会计基础》仍旧可以作为实训中必要的参考内容。安排必要的课时, 进行企业模拟账务的处理, 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技能, 对于会计工作的流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3. 熟练实训的流程, 加速教学模式的创新

掌握实训操作流程是实训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必须在课时上予以充分的保障, 同时也要反复地开展相应的训练。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必须有所突破, 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够按部就班, 这样容易形成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从而失去的实训的特色。具体的工作中充满了各种突发的时间, 只有让学生产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才能够达到实训的目的。同时, 实训教学为教育与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学生与教师有了更多的互动。在这个平台上, 可以增加一些课堂教学中没有的教学内容, 例如企业财务实际的操作案例。这样可以提高实训教学的含金量,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提升其思考能力。实训教学还可以增加情境化, 例如将一些具体的问题, 变成一场招聘面试活动,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应变能力的机会。由此可见, 实训教学应该是综合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记忆上。

二、加强师生沟通, 形成教学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交流活动。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在学, 同时教师也在学习, 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产生一种极为亲密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药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教材上所没有的实务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而言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的。要做好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 对于实务工作有着深入的认识, 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专业技能, 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仅仅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 会计专业本身是实务型专业, 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实干的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突显出其实务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毕业时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会计专业的教学不应该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 而是应该以实训为主。

在实训的过程中, 可以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挂钩, 将会计资格考试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从而顺利就业。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以将中继财会的课后作业与会计资格考试的练习联系起来, 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题库, 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 让学生形成应对考试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技能证书对于学生通向职业之路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忽视相关的内容。

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非常大, 而目前的教材缺乏及时的反馈, 所以在选择的教材的时候, 一定要显示出及时性。但是, 目前缺乏专业的教材编写机构, 因此学校应该与企业加强合作, 将一些实务操作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实训教材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材, 应该由学校根据教学情况自行编订。这样才能够确保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五、设置科学的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应该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与科学层次, 我们认为科学的实训课程可以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在会计基础课程4-6个课时之后, 可以开始实训练习, 实训的时间基本上安排在课程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用一些较为简单的企业模拟账套, 让学生对于会计账务凭证的处理与会计凭证的登记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时可以安排中级财务会计的实务操作。理论与实践应该保持同步。可以安排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同时担任实训教师, 这样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与进度。

第三步:安排会计手工模拟实习训练, 可以采用企业常用的账套, 进行账务处理实训活动。同时, 创设企业账务处理的情境, 让学生的操作更加具有真实性与有效性。实训结束完毕后, 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大型企业, 或是会计事务所实习, 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六、结论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只有通过教学改革, 才能够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学活动应该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

摘要:高职会计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教学目标, 会计实训教学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就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韵琴.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6) [1]吴韵琴.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6)

篇4:对成本会计实训教材改革的思考

摘 要: 会计教育是一种技能型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一套优秀的实训教材是实现这一教育的手段之一。成本会计的教育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实训于一体的专业课教育,这门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技能性将会更强,更系统,更综合。成本会计不仅仅需要系统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强有力的实践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将成本会计知识真正学到手呢?它需要一本有深度、有广度、有新度的实训教材。但就现在的教学情况看,与之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却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革。

关键词: 成本会计 实训教材 改革思考

一、成本会计实训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一)成本会计知识的更新急需一本好的实训教材。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处于不败之地,其竞争方式是降低产品成本,控制成本费用。所以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学生期间学生的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就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岗前模拟教程。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端产品的陆续研发,成本会计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成本会计急需一本与时俱进、反映成本会计最新手段最新技术的实训教材。

(二)成本会计知识的系统化,综合化急需一本好的实训教材。

因为成本会计教材是按照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编制的,而按照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成本核算和成本计算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核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期间特别容易混淆和忘记,或者掌握得支离破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急需一套好的实训教材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这本实训教材中就能清楚地掌握成本会计各种方法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

成本会计就是一个资金运动的过程,是一个费用归集和整理的过程,各项数据之间有严格的承接和钩稽关系。现在的实训教材中的各个实训单元或模块的内容是割裂开来,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生完成所谓的实训后,对数据的来龙去脉,对成本的核算流程,对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仍然没用概念,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还是凌乱的、破碎的,缺乏系统性。

(二)缺乏实践性。

因为学生不能真正走入实际的企业,只有通过实训教材上所反映的内容了解企业,感知企业,所以要求成本会计实训训内容更具实践性、仿真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设计的实训内容在实践性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与实际生产情况脱离较远。另外,有些实训资料与财务会计知识脱离太多,各种各样的原始数据只重视成本会计而忽视财务会计,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相分离是教学中的最大败笔。

三、改革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思路

(一)选取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

为增强案例的仿真性,方便介绍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必须选择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

(二)案例应具备综合化,要融入财务会计的内容。

真实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会计人员面对的资料是庞杂的,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原材料领料单,职工考勤记录,固定资产卡片或登记簿,水电费通知单,是必需的,同时还要有投资业务,筹资业务,日常生产管理的业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成本会计是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三)教材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应该先从回顾在课堂上所学的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入手,为进入案例实践做理论准备。然后从简单的品种法开始,逐渐引出复杂的分批法和分步法。

可参考的案例:某企业有两个辅助车间(供水车间和供电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要求:两个辅助车间的生产费用按交互分配法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分配,乙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法分配。

本月发生如下费用:(1)本月发生材料费;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2000元,提供供水劳务领用材料1000元,提供供电车间领用材料2000元,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000元。(2)本月发生工资费;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的工资5000元,生产乙产品工人的工资6000元,提供供水劳务工人的工资4000元,提供供电工人的工资3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4000元。(3)本月发生机器的折旧费;供水车间1000元,供电车间2000元,基本车间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2000元。(4)本月发生报纸杂志费;供水车间1000元,供电车间2000元,基本车间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2000元。其他费用略。

因为历来的成本会计实训都是比较简单,只选用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资料过于简单,对学生掌握知识不利,不妨用这个思路试一试。另外,还可以选用甲产品按品种法核算,乙产品按分步法核算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凤宇.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手段的研究,2013.

[2]程志刚,张力.案例教学在《成本会计》教学的应用,2012.

篇5: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加强技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30(12)分类号:G71关键词:实践经验 管理会计 工学交替 项目导向

篇6:高职实训课程改革体系

1.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

1.1高职实训存在的不足

实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技术,核心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对企业需求调研不够,对技能实训的特点研究不够;对技能实训课程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与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技能实训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实训内容和设备的技术含量较低、实训力度和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上,重复性单项训练多、体现工作实际的综合训练少,严重地制约了对学生现代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到企业后上手慢、适应期长,不能很快地达到企业的技术要求。

1.2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

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②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③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④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⑤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⑥供求的总体不平衡

⑦结构性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

⑧不能零距离上岗---知识陈旧,软技能与硬技能都不行

---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有问题

⑨有业不就、主动失业---学生择业观有问题

---职业指导课没开好

⑩无业就消极等待---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

上述就业困难中,有4个与实训课程有关。如果这些实训课程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制造大量的新失业者

1.3课程改革的意义

上述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带有普遍性,对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有重大影响,因此,进行高职实训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也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创新课

题。若能成功地完成该项课题,不但可以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实训教学的若干难题,也可为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2.1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实训为构架,形成有技能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涉及实训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要求接轨,与就业结合。

2.2项目教学组织方式与实训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确定以项目任务为主线,构建项目技能模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实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指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2.3实训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3.1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目前,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出现层次上的严重混乱。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不仅严重的影响到课程开发,而且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培养目标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实训课改时必须要明确的!

3.2实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引领型模式来建构。

3.3实训项目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紧迫心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促使许多院校、教师开始经验性地探索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而在这些改革中,最具广泛性的就是项目课程。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进行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探索,并形成了项目课程的不同实施模式。有的院校采取的是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有的院校采取的是用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这比前者明显进了一步。有的院校采取的则是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这又进了一步。

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针对项目课程的这一发展趋势,以及实训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在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促进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更为顺利地进行。

3.4实训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有别于建立在学科课程基础之上的附属式项目课程。

3.5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另外,教师只有参与实训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应当是,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如寒暑假、周末)承担实训课程开发主体任务。但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尚存在不少机制上的障碍,比如对其工作量核算不足,成果不能用于评职称等等。这必然影响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3.6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

为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我们将领导听课、督导听课、教师相互观摩、教学研讨和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制度化,多渠道听取教学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7建立实训教学保障体系

在实课程改革的探索中,课题组提出了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由实习教师、实习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有机构成的观点。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中,教师、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是相互补充、循环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每一项要素的改进和提高,都可带动其他要素的同步提高,从而带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整体提高。这些都为实践教学研究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这个观点成功地用于数控车床实训车间的建设实践中,使实训室自觉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文件体系;开发和装备了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设施;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管理手段;锻炼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训保障体系。

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90年代的课程改革是从上往下的,而这次课程改革是从下往上的。

篇7:改革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一、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的比例现代的生产设备中,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台加工中心的操作,就可能涉及到车、铣、磨、钻及设备维修等多个工种;一条生产线就可能包含着压力加工、机加工、金属热处理等多种工艺;传统的学科、工种与计算机日益融合,CAD/CAM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日益普及。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课题的开发或者产品的生产,指导学生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

近两年来,我们在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进行了复合型实训的试点工作。学生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后,老师分组布置复合型实训课题。考虑到课堂教学中重于理论分析的特点,我们降低了模具结构设计的难度,主要选取了工程结构较为典型的工件,要求学生从工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入手,独立完成模具结构设计,用Auto CAD绘出模具总装图及各非标准件零件图,并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经老师审核后,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对于一般的结构零件,要求学生用普通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加工;对于要求较高的成形零件,则要求学生预先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使用Master CAM软件)或线切割加工程序,在我院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工件的热处理工序则按要求在实训中心的热处理车间完成。全部零件加工后,再对模具进行装配,然后试模。经过这样从设计到制造的训练后,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实训的作用和意义。从近两届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信息表明,经过以上复合型实训的学生,在工厂的适应过程比其他学生快了3~5个月,大多数学生(尤其在沿海)很快就被委以重任,独挡一面。

二、实训教学要有效益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我院的实习工厂其前身是长沙第三机床厂,目前的主要产品是液力偶合器,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每年上学期及暑假期间,均组织毕业班的学生进厂顶岗实习。在一线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指导下,不但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设备管理等,还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承担了偶合器叶轮、输入及输出法兰等零件的毛坯制备与机械加工,以及偶合器的装配等部分生产任务。另外,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还组织学生为学院制作了近千套钢床架、蓝球架、电视机柜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三、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我院自1997年12月被国家劳动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后,就明确规定,各工种的实训教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譬如焊接实训,我们就根据要求对学生安排了如下课题:水平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立焊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横焊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管??管对接全位置焊、管??板对接全位置焊等。通过这些强化训练,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焊接的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5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四、实训教学要有针对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是区域性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区域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近年来,针对沿海地区急需懂得现代制造技术、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情况,我们专门组织机制、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培训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的操作及Master CAM,PRO-E软件等实用软件的使用;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才的急需,我们组织电气系学生进行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实训;针对高层建筑对机电维修人员的素质的更高要求,我们组织机电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电梯的安装、调试及检修训练。这样,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拥有岗位,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篇8:浅谈高职高专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导致会计人才需求数量剧增,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掀起了“全民办会计教育的局面”, 但却把中国会计教育引入了一种无序竞争的境地。经济类院校会计专业大规模“扩招”, 非经济类院校如理工类院校也纷纷办起了会计专业, 一些民办高校、夜大、函授等也相继开设会计专业。然而, 一方面, 很多手持会计专业文凭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 很多单位又挑选不到满意的会计人才。这是一个余缺怪圈, 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又没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原因何在?

1. 某些学校会计专业是会计课配置的“大拼盘”。

很多学校纷纷开“会计专业”, 误认为开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十几门会计课程, 会计教育就完成了, 根本不进行会计实验教学, 理论与实践脱节, 把会计知识拼凑在一起灌输给学生, 再通过一张“试卷”去考学生。

2. 会计实践走“过场”。

会计专业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上。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较高的理论修养;第二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第三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会计实践的内容, 但会计实践是走“过场”:简单填写一下凭证, 登登账页, 或者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财务科去看看, 这远远达不到会计实验教学的目的。

3. 会计实验教学缺乏敬业教师。

会计实验教学是专业性、操作性都十分强的一项复杂工作, 而上会计实验课, 首先需要为同学编制会计实习案例, 印制实习材料, 购买真实的凭证、账页……每人一大堆, 分配起来很辛苦, 讲课也很费劲、很麻烦。同学们初见到各种生疏的发票、单据、税票、账簿、账页, 无从下手, 什么都不会, 实验教师要耐心讲解, 因此从事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敬业精神。

二、加强会计实验教育的重要性

要确立会计教育资质、规范会计教育市场, 就要把建立会计实验室、建造会计实验室的“软环境” (如实习案例、实习教材、实验手段等) 作为必备条件, 理由如下。

1. 会计实验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

会计课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强, 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处理实际问题技能的学科。学生仅是通过学习教材的专业理论知识, 很难全面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教学, 才能使学生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2. 会计实验是会计理论与实践全面、迅速结合的有效方法。

当前, 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务实”, 一旦被招聘就要求立即从事工作。因此, 开设会计实验课, 通过模拟、仿真的财务课资料学习操作, 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快速地掌握各部门生产经营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

3. 会计实验提高了教学效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4. 会计实验是检查会计专业学习的手段。

传统的考试模式是一张试卷, 而且考试的试题对那些实践性、主观性较强的内容往往回避了, 而恰恰这些回避的内容才是实际当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内容。因此, 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太适用于检查会计课的学习效果, 而应把会计实验作为考核会计学习的一种手段。

5. 会计实验有助于毕业生就业。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败。会计教育必须要重视会计实验教学。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要接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 所以, 教学内容的选择、程度的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高职高专会计实训改革建议

1. 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掌握。

这是进行手工实操时的基本要素, 尤其是对会计账户, 不但要了解借贷关系, 还要懂得会计账户之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懂得对账户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课程知识。在教学计划中, 《会计基础》课程放在第一个学期进行学习, 从时间和效果来看, 是必须的和有效的。只有起步基础打好了, 才能在未来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同时, 这又反映《会计基础》课程在会计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 它是会计知识的起点, 学得好与坏, 将直接影响未来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 本课程是开启会计之门的钥匙,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将这把钥匙传授给学生, 更要教会学生怎样用好。

2. 实训操作的技术要不断得到学习和锻炼。

会计实践操作的基本技术应该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掌握, 如简单的凭证、账簿填制。可以让学生在学完《会计基础》课程后马上进行集中实训操作, 安排课时进行企业模拟账务的简单处理, 教他们凭证、账簿填制, 掌握会计凭证账务处理流程, 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使学生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 通过这样3年不间断的学习, 实践操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3. 学生对实训的操作流程掌握要熟练, 教师对教学要不断改革创新。

实训的操作流程是实训课基本要掌握的, 必须给予一定的课时, 让学生熟练掌握。要突出本课程的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有突破, 这样教学才会有进步、发展。在实训课教学中, 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搬照做, 就容易形成这样的课堂教学:课前布置任务、课堂进行操作、下课前讲操作答案, 这样的实训课过于形式化, 失去了实训特色。实训教材是一个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根据课堂内容, 加一些企业财务实际操作的案例, 或者给予案例分析, 让学生感受到实训课真有“实践”的含金量。这种灵活的课堂学习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从教学来看是具有成效的。

4. 善于与学生沟通, 实现教学互动。

教学是人与人的互动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亲近感的有无、程度, 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很难想象, 有隔膜的双方会乐意接受对方的思想、要求等。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插进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及到, 但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又常用、实用的知识, 让学生感觉到, 教学内容是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最新的,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平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 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及时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难题。毕竟, 人非草木, 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能激发教学双方的热情, 实现教学的互动。

5. 侧重技能传授, 实现与社会有效对接。

会计政策经常有变化, 如何将最新的知识提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提高教学质量, 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但应掌握一定程度的文化、理论知识, 更应熟悉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 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时充满自信。但作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一门课程, 不应该总是沿用单一课堂讲授和操作的形式, 应该实行“走出去, 请进来”的教学模式。要在学校内建立功能齐全, 具有企业环境的会计实训操作实验室;还应该与公司、企业单位建立持续、长久的教学基地, 让学生能有机会接受到实践锻炼, 感受真实环境, 熟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并能熟练操作, 最终实现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 使我们的毕业生毕业即就业, 一上岗就能操作。

衡量技能的标准是技能证书, 在会计从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考试中都有会计实务 (初级) 这门考试内容, 为了让学生获取更高的考试通过率, 可以大胆地与会计资格考试结合, 将会计资格考试的一些知识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比如, 可以将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后作业与会计资格考试的练习题联系起来, 编一套中级财务会计与会计资格考试内容相融合的题库, 交给学生作为作业或者练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相关的技能证书是学生们通向就业道路的敲门砖,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工夫、苦工夫,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服务。

6. 教材内容与知识更新变化要同步。

会计政策变化快, 而教材的变化频率一般比较慢, 如何将新的会计准则和一些具体操作融入到教材中, 是我们选择教材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 编写适合教学、与企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紧密联系、紧跟会计政策变化的实训教材才是最终的目的。为此, 应未雨绸缪, 从师资、人员组织方面尽快确定编写小组, 为编写实训教材做好准备。

7. 科学设置会计实践教学课程。

会计实训技能的学习和锻炼, 可以通过会计实训课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得到加强。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 可以将会计实训课分成三步走。第一步, 是在会计基础课安排4—6个课时进行会计实训训练, 训练时间放在课程学习完毕后进行, 用一套简单的企业模拟账套, 让学生初步接触会计账务凭证处理和会计凭证的登记。第二步, 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中级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课, 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 为了方便教学安排, 由上中级财务会计课的老师兼任中级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课教学,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的目的, 每周安排两个课时进行实训教学。第三步, 安排会计手工模拟实习操作, 采用工业企业模拟账套, 进行全盘账务处理。为了保持学生在操作时的独立性和连续性、营造企业账务处理的气氛, 建议本次实习进行集中式实训。待实训完毕, 下一步就是推荐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定岗实习。目前的实习单位主要为会计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单位都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也比较愿意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市场的需求, 才有更强的社会竞争能力。

通过这三步走, 使会计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始终紧密联系, 使会计学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有配套的实训教学, 从而适应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大门也向我们开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 高职高专会计实训教学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大工夫, 要让学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 在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 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会计核算, 从而加强强化训练,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篇9:浅谈改革高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论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实训教材 体系化 改革

随着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项目的深入开展,各高职院校实训教改工作也全面开拓,配套实训教材的同步成为其中的一个掣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根据近几年实训教学的经验提出实训教材的改革方案,为实训教学改革建设抛砖引玉。

1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现状

1.1 实训教材种类繁杂,但很难具有普适性[1]。工商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涉猎的管理内容复杂而全面,各个高校实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而各种实训教材比比皆是,有创业类的实训教材比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系列教材《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教材》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创业综合模拟实训教程》;也有模拟企业经营的实训教材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工商模拟市场实训》;还有管理单项实训教材,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实训》;当然,最多的还是配套电子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的相关教材,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教程》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指导教程》。这些教材各有其特色,但从实训目标、课时安排以及课程设置上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校的要求,为了对外公开发行,实训教材必须保证通用性,在内容上难免广而全,这就使得教材难以具有针对性,不可能有适合所有学校的实训教材,这就是为什么众多的实训教材销路不畅的原因,学校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训要求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实训教材。

1.2 实训教材与实训课程内容契合度低。如此众多的实训教材,教学中当然可以选取较为合适的几本来满足需要,但常常会出现为了适应教材内容,改变之前实训教学目标、调整实训课时的情况,或者只选取教材中一小部分内容实训,其他的内容以学生自修等方式来妥协,这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实训课程设置来配合实训教材,而不是让教材来契合实训课程,本末倒置,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专题实训教材偏多,综合实训教材偏少。工商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多元化,大部分的实训教材只是针对其中的某一个项目撰写的专业实训教材,而要开展多种实训就必须购买众多的实训教材,事实上,高校开展实训教学的课时有限,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有一个时长三个月的实训周期,其中校内实训一个月,校外实训两个月,校内实训要进行四个项目: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人力资源实训、ERP实训和物流管理实训,这几个项目分配课时并不相同,多则十天,少则五天,如果要分别配套教材,学生的负担过重,所以长久以来没有给学生配套教材,只由教师上课讲解实训内容,学生常常实训前感觉茫然,实训后也没有复习依据,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各个高校在开展实训时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适合高校具体实训安排的综合性教材。即使有部分教材在内容上编排的较为全面,但也未必能适合所有高校的实训课程设置。

1.4 校外企业实训内容缺乏教材。现今,高职院校普遍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教改项目,校外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校外实训开始之初通常由企业专职技能型人才为学生讲授实训课程,由于教改项目开展不久,所以校外实训教材还是一个空白,而事实上学生接触的实训内容与之前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差距较大,更需要有文字说明的实训教材来辅导,因此,编写紧扣校外实训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尤为迫切。

2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改革方案

2.1 构建基于实训教学体系化建设的校本教材。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给高职院校提出了崭新的教学思路,现今,各大高职院校都纷纷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本科教育实现错位化发展。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此契机下提出了“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思路,构建了“校内分层次,校外分方向”的实训教学体系,以此为蓝本构建全新的系统性实训教材,编写新的实训校本教材,零散的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实训中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方便学习。根据校内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训安排,校内实训环节主要安排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和“人力资源实训”以及“ERP企业流程实训”和“物流管理实训”这四个环节,分别培养学生的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和人、财、物的控制能力,从而系统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见表1)

2.2 深化校企合作,教材增设校外企业实训部分[2]。“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这是现今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迫切要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近几年来为了深入发展校企合作,与众多企业进行交流,现有的校外基地主要有:浙江十足商贸有限公司、安徽采蝶轩蛋糕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和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既有生产型企业也有连锁贸易型企业,既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基层管理能力,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流程,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商贸类企业的了解,培养学生门店管理的经验,了解门店运营流程,熟悉各岗位职责,具备创业意识,双管齐下,把学生培养成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见表1)

校外实训时,企业除了每年接受学生参观、考察,直观感受企业管理外;还要在实训中由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充当师资,为学生讲解企业工作的流程和业务,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训效果,这种与课堂理论完全不同的新知识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但在教学中,长久以来一直缺乏实用的配套的教材,企业的培训手册并没有体现学校的实训教学目标,也不完全适用,因此急需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开发配套的校外实训教材,使实训教学真真切切的落到实处。

2.3 增加实训教材与实训内容的配套性,提高利用率。长久以来,实训教学并不是缺少实训教材而是缺少适用的实训教材,设计并编制完全契合学校教学要求的实训教材是实训教改进程中一个关键的评价指标。编写教材并不难,难得是编写完全配套,利用率高的教材,不是要编写完了、成果总结了,就束之高阁的教材,而是要让学生在整个实训教学周期都必须要频繁使用的一本理论指导和文字说明。并且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教材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不断深化的实训教学改革,增加利用率。

3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3.1 必须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3]。实训教材的改革是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为蓝本的,如果不能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也难以保证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做好与企业的合作与共建。首先,对企业的实训教学必须做到全程监督,要求企业与高校共同设计实训内容、编订实训教材,不能将实训做成无偿提供学生廉价劳动力的简单操作培训,背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在实训教学中创建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契合度高的人才,做到校企双赢,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

3.2 增强实训教材内容的仿真度。实训教材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与实训教学要求的契合度,更要增强与企业管理实际操作的仿真度。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历来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难点,其根源就在于难以复制或模拟企业经营的真实场景,众多的沙盘教学软件虽然竭尽所能的仿真企业管理环境,但与真实企业管理环境还是有很多差别的。各类沙盘软件也有各自不同侧重点,不可能把企业整体经营全盘复制,因此不能全部依赖于各种电子模拟实训教学,还需要设计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来丰富、完善实训内容,增强仿真度,因此构建系统的实训体系,增强实训教材的仿真度是教材改革的难点。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材的仿真度和契合度,增强教材的适用性和体系化,为广大高职院校培养多方向、多层次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展.秘书实训教材建设评析[J].秘书,2012年12月:12.

[2]陈慧玲.物流档案管理实训课程改革探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6月:127.

[3]管永权,金榜.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年9月中:154.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高职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改革研究”(GZYLX201113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2sjjd06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研究”(2012SQRW229)。

上一篇:摄影测量考试复习题下一篇:美国文学论文英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