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06-01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共6篇)

篇1: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城乡居民收入年增9%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速9%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亿斤,城际轨道交通延伸到18个省辖市,每个县市20分钟内就可上高速„„昨日下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廷建现场对《纲要》做了解读。□东方今报记者 董彩红

●要求: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核心

张廷建介绍,《纲要》认真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并进一步强化了五个方面:一是把握主题、贯穿主线,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坚持在发展中调整、提升、转变、增效;二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把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作为《纲要》的核心,充分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相衔接,把这五年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位;三是推进富民强省,围绕富民强省中心目标任务,坚持富民优先,强省为要,推动“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四是构建“三大格局”,即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格局;五是着力“四大战略重点”,即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目标:居民收入年增9%

按照省委《建议》提出的“两高一低”、“五个明显”目标要求,在与国家规划目标初步衔接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体系,主要分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包括28个指标。主要指标包括: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力争实际完成情况高于中部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增速为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千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预期增速为10%以上,高于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比重预期达33%以上,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速9%左右,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下降幅度,均按国家下达的目标确定。●《纲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十项主要任务

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和抓增量、调结构、增后劲的要求,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主要是,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快构建五级城镇体系,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推进城乡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实现城乡面貌换新颜;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柱石;加快产业集聚区及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石;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品质,着力改善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亿斤;以现代畜牧业、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主要是,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着力破解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先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动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加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主要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以构建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坚强电网、信息网、水网和生态系统“五网一系统”,以及初步形成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基本框架为重点,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化郑州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建设,构建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省建设。主要是,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有效利用能源、土地、水和矿产等各种资源,推进工业污染全防全治,加强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突出根文化传承弘扬,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建设华夏文明重要传承区。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中原。主要是,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构建均等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公共安全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主要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财税、投融资体制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及要素市场发展,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效,逐步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主要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持续开展开放招商,积极利用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保障:五个方面进行保障

为确保“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实现,《纲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土地和环境保障能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等。

特别是强调要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约束作用,明确把《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并纳入各市、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和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篇2: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豫政 “2011”3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00亿元,比‚十

五‛末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增加到3500美元,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293.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81亿元,年均增长20.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00亿元,比‚十五‛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00亿元,年均增长18.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及制成品200亿公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全国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畜牧和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金融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35家;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4.73万件,比‚十五‛末增长3.4倍。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淘汰水泥、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落后产能分别为5833万吨、37万吨、620

万吨、22万吨,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成运行,累计新增节能能力1300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3.8%和17.6%,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减排任务。

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原城市群的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一批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之间快速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城际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城以上城市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达到69个。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郑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晋豫鲁铁路通道河南段和郑焦、郑开、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5000万千瓦,电网薄弱环节得到改善,输配能力进一步增强;西气东输二线河南段建成通气,油气长输管道突破6000公里,炼油能力达到1000万吨;南阳核电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风电等新能源工程建设明显加快。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50万亩,防洪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得到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面积达到5270万亩。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产权多元化,企业战略重组和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功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断壮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45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全省60%的县(市、区)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和科技、文化、教育、交通、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落户郑州,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成功引进富士康等一批重

大产业转移项目,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预计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713亿美元,是‚十五‛的2.8倍;累计利用省外境外资金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是‚十五‛的5.8倍。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016.8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9%和9.6%,分别高出‚十五‛4.9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分别达到648.4万人和80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937万平方米。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9.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分别达到89.08%和2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了河南省艺术中心、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持续、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特别是我省持续、延伸、深化和拓展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势头正在显现,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属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2010年 年均增长(%)2010年 年均增长(%)预 期

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7000 10 22700 12﹒8

人均生产总值(元)18100 2345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900 11 1381 20﹒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8810 累计33950 15 16500 累计54600 30﹒4 5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累计450 累计648﹒4

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累计750 累计806 城镇登记失业率(%)5以内

3﹒38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7 86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50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60以上

60﹒5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5 35 城镇化率(%)40左右

39﹒5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1﹒5 0﹒95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9 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 89﹒0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 23﹒7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52 0﹒5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 73﹒8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60 177﹒9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累计110 15 累计199﹒8 38﹒4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735 8 15900 9﹒6 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840 6 5500 9﹒9 约 束 性 指 标 2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880 10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96﹒5 年末总人口(万人)10100 6﹒5‰ 10018 5﹒07‰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75﹒82 791﹒47 27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2005 年价格)

累计-20 累计-20 2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66 49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减少(%)

累计-14 累计-10﹒8 累计-17﹒6 累计-13﹒8

林木覆盖率(%)26 28﹒47

注:1﹒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由于国家2007年畜牧业普查大幅调低了畜牧业产值,当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值比重仅34.2%,低于2005年40%的基数,致使目标值未能实现。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区域经济格局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我省市场、区位、资源、劳动力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我省更好地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抢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机遇,提升发展层次。二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我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我省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有利于我省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五是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潜能,汇聚强大合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三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四是改善民生难度巨大,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

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内需主导、外需拓展、‚三化‛协调、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第一要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程,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增效,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传统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按照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目标,围绕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四大战略定位‛,以解

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扩大开放,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战略支撑,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力争五年彰显优势,到2015年,全省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在密切东中西联系、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突出富民优先、强省为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根本着力点,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基础,把创业创新作为实现途径,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第二节 战略重点

贯穿主题主线,实施总体战略,推进富民强省,‚十二五‛时期需要突出抓好的战略重点是:

———着力扩大内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同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调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改革开放。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推进开放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提升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变、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高地。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等领域,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事,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使发展成果

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第三节 战略布局

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的沿京广、沿陇海经济带,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以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为发展轴,以轴线城市为依托、其他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强城市群内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构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

(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构建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格局。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依托山、林、河、田等资源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第三章 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奋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优势得到彰显,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指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专栏2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年均 指标 类别

目标 增长(%)属性

一、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700 9以上 预期性 国家 2 人均生产总值 元 23450 38000 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450 15 预期性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 亿元 2293 1381 3700 2250 10以上 预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7﹒9累 计713 450累 计1610 20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 亿美元 62﹒4累 计199﹒8 155累 计560 20 预期性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28﹒1 33以上

预期性 国家 8 城镇化率 % 39﹒5 48左右

预期性 国家 9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

生产总值比重 % 0﹒95 1﹒6左右

预期性 国家 10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0﹒4 1 预期性

国家

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791﹒47 791﹒47 约束性 国家 1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49 34﹒3 累计-30 约束性 国家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系数

0﹒57 0﹒6 预期性 国家 1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

消费比重 % 3﹒8 5 约束性 国家 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2005年价)吨标准煤

累计-16 约束性 国家 16 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2005年价)吨

累计-17 约束性 国家 17 主要污染 物排放减

少 化学需氧量 %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二氧化硫 %

氨氮 %

氮氧化物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22﹒19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1﹒29

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全省总人口 万人 10018 10379 7﹒1‰ 以内 约束性 国家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38 5以内

预期性 国家 21 五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 万人 累计648 累计500 预期性 国家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人数 万人 1057 2100 约束性 国家 23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 率 % 96﹒59 97 约束性 国家 24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 万套

累计 200以上

约束性 国家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500 8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元 15900 24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7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约束性 国家 2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3﹒7 36﹒5 预期性

• 注:1﹒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0年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2015年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

• 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约束性目标待与国家衔接后,以国家确定的目标为准。

第二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着眼于抢占未来制高点与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自主创新、承接转移、集约集聚、改造提升和龙头带动,抓增量、调结构、增后劲,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主导

地位更加突出、原材料工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形成10个以上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和100家以上超百亿的企业集团。

第一节 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选择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支撑条件最优和见效最快的领域,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加快承接产业链式转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15年,装备制造、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2万亿元,轻工、建材产业分别超过万亿元,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分别超过5000亿元,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65%左右。

汽车产业。扩大整车规模,积极发展专用车,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推动整车与零部件的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依托郑汴新区,加快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推进郑州日产公司、郑州海马公司、郑州宇通公司、开封奇瑞公司、恒天重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优势汽车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新车型开发,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形成经济型轿车、轻型商用车、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四大系列优

势产品,发展成为中西部汽车制造和服务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专用车,扩大冷藏车、工程养护车、特种运输车等优势专用汽车生产规模,依托有条件的市推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整车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

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龙头引领、配套协同、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下一代网络技术及服务等产业,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地。加快实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播放器、半导体照明、光纤交换机、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富士康IT产业园建设,提升配套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以郑州、漯河、鹤壁、南阳市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壮大整机产品规模,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依托许昌、平顶山市,加快中原电气谷建设,实施智能电网产业园、高压开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超特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壮大提升洛阳动力谷实力,扩大重型装备、现

代农机、工程机械、大功率柴油机、精密轴承等产品竞争优势,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南车集团洛阳轨道车辆项目建设,壮大站台设备、盾构设备、施工设备等关键装备规模,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基地。加快建设煤矿机械、起重机械、防爆电气、空分装备、数控机床、矿山安全装备等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一批主营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食品工业。强化原料基地、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工程,提升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推进主食工业化,做大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烟酒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双汇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郑州综合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一批超500亿元的食品产业集群,把我省发展成为食品工业强省。

轻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沿海产业链整体转移,加快推进格力电器产业园、美国纬伦制鞋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郑

州家电、周口制鞋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优势品牌和产业基地,形成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千亿元产业。

建材工业。抢抓城镇化加快推进机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积极引进沿海家居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化学建材、高档石材、石膏轻质复合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壮大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等优势产品规模,培育安阳和鹤壁陶瓷、焦作塑料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国重要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干法旋转窑水泥生产线,突出发展水泥制品,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重组整合、精深加工、降本提效,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优化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壮大中增创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兴服装产业基地。到2015年,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

化工产业。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促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工基地建设。突破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实施

百万吨煤制烯烃及乙二醇工程,积极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品,形成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产品结构,把甲醇产能优势转化为甲醇深加工产业优势,建设豫北、义马和永城现代煤化工基地。提高盐化工规模化深加工水平,实施百万吨聚氯乙烯、百万吨尼龙化工工程,积极发展聚氯乙烯型材、工程塑料等精深加工产品,拉长盐化工产业链条,建设平漯、焦济、濮阳、南阳盐化工基地和平顶山尼龙化工基地。推进洛阳石化新增千万吨炼化和商丘千万吨炼化项目建设,积极发展PX(对二甲苯)、PTA(对苯二甲酸)、聚酯及其深加工产业链。

有色工业。发挥铝工业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煤电铝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铝加工集群发展,弥补能源成本劣势,建设国内领先的铝深加工基地。依托电解铝骨干企业,推进大型自备机组建设,参股煤炭企业,突破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铝加工技术瓶颈,发展轨道交通、电子、汽车等领域高端铝加工产品,形成完整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国内外深加工企业,推动铝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电解铝、铝合金和铝加工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高起点发展镁合金板带材、高精度铜板、专用铜管、钛板带及换热器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钨钼加工和铅锌合金比重,加快济源铅锌加工、鹤壁镁加工和洛阳钨钼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钢铁工业。加快骨干企业与国内大型钢铁集团的战略重组,弥补原材料供应短板,推动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组

建产业联盟,实现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推动骨干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改造,突出精品化和差异化,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扩大专用宽厚板、优质棒线材、汽车用钢、精密钢管等优钢系列品种,加快建设安阳优质钢和舞钢宽厚板基地,形成‚高、特、专、精、深‛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

纺织工业。强化设计创意、品牌塑造、营销网络、产业配套,突破织、染等瓶颈制约,壮大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规模。突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优势服装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自主服装品牌,建设成为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和销售中心。大力承接中高档面料和服装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品牌服装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有条件的纺织产业密集区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棉纺织产品结构,扩大高品质纱线产品比重,增加纯棉针织品、服装及装饰面料的品种和规模。扩大粘胶、氨纶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规模,积极发展医卫、汽车和工程用纺织品。第三节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强力推进产业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集聚,跟踪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

保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先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示范运营促发展,培育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和电动乘用车产业化,发展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建设郑州电动汽车整车、新乡和三门峡整车及电源、洛阳动力电源系统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展郑州、新乡等市的公共交通电动汽车示范线路运营,重点实施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力争在动力电池领域率先突破。

生物产业。加快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加快郑州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新乡、焦作、周口、驻马店、南阳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新型疫苗及高端血液制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扩大竞争优势。

新能源产业。巩固提升多晶硅产业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推进生物质能源、风电及核电设备产业化,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突破纤维乙醇产业化技术,建设南阳新能

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万吨级多晶硅、百兆瓦级薄膜及晶硅太阳能电池、万吨级纤维乙醇、生物柴油、风电、核电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材料产业。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加快发展高强轻型合金、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大力发展超硬材料、特种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开发芳纶、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加快生物医用、纳米等前沿新技术材料的研发。加快建设洛阳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鹤壁镁合金、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钼钨合金、钛合金、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特种纤维、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电解槽不停电检修、低温余热发电、高效电机、大型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新型含氮废水处理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成套装备和产品。提升有色金属、电力、造纸、医药等行业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咨询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加强对先导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

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第四节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软件服务企业,组建行业信息化创新联盟,开发、推广行业关键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发展嵌入式电子产品,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重点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到2015年,全省7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和100%的大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比重显著提升。

第五节 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国家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机遇,推动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和南阳等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支持焦作、灵宝等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积极推动濮阳、鹤壁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资源开发补偿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3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实施‚3422‛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即着力提升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竞争优势,规划4000个左右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着力培育20类高加工度产品,引领支撑工业强省建设。

高成长性产业。规划建设22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超特高压电气装备、工程施工机械、现代农机、精密基础部件、绿色食品、家用电子电器、高档纸及包装印刷、家具厨卫用品、皮革皮具、塑料制品和节能环保建材,新增10万台套成套装备、20万台大中马力农机、120万辆汽车、400万吨高低温肉制品、150万吨速冻米面制品、350万吨果蔬饮料、1000万台家用电器

等生产能力。

传统优势产业。规划建设8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甲醇制烯烃和乙二醇、石油深加工、聚氯乙烯深加工、高端石化产品、高效化肥、有色金属深加工、优钢特材、品牌服装和精品面料,新增200万吨煤制烯烃和乙二醇、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聚氯乙烯及加工、300万吨中高端铝加工、7亿件品牌服装等生产能力。

先导产业。以动力电池及材料、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生物育种、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新型功能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投资3000亿元,实施800个重大项目,突破2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50个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100家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先导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第二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第一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等功能园区;建成郑州新郑综

合保税区,拓展完善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建设完善一批运输枢纽场站、物流通道、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内陆‚无水港‛,初步形成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行业物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及配送网络建设,建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郑州为枢纽、各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区域一体化物流发展格局。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地区总部和区域分拨中心,支持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推广物流先进技术、标准和营运模式,加快运输型、仓储型等传统物流业态改造升级,培育50家规模较大、业态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旅游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大板块、大品牌、大集团战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新型旅游产业链。突出培育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山地度假和乡村游憩四大旅游产品板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整合提升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古都大遗址群和根亲、功夫、禅修等文化体验功能,打造文化河南旅游品牌和新型文化体验游产业链。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企业搬迁,开发建设集购物、美食、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区,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依托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水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展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山地休闲度假区。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突出特色,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生活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游。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黄河文化生态游,着力培育自助游、商务游、养生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主要景区旅游通道,建设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与主要景区高效对接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景区通行、停车、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能力。建成省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与国内外龙头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合作,建设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旅游营销网络。积极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骨干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2015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突破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翻一番。

金融业。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地方及涉农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和跨省、跨市经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

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为单位设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产品,新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120家以上。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发展,争取设立分支机构20家以上。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网点布局,在市和经济发达县(市)设立分支机构30家以上。进一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争取设立地方保险法人机构,做大做强中原证券公司,支持中原信托公司、百瑞信托公司发展,壮大投资集团、交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发展融资租赁、财务公司。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积极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翻一番以上。

房地产业。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调节,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鼓励发展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大规模增加保障性住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努力满足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完善房地产开发服务和物业服务体系。结合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中小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

炒作投机行为。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支持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数字内容和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郑州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推动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业,打造食品、医药、汽车、机械装备、花卉等知名会展品牌,完善配套服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会展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不断提高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水平。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创新经营模式,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优化商业网络布局,重点建设50个中心城区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支持城市农贸市场生鲜品超市化改造,建设完善覆盖农村的连锁商业网点。加快新建或改造一批跨区域大型综合性及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知名自主品牌和老字号商业、餐饮、住宿企业连锁扩张。大力发展客运服务业,发挥网络枢纽优势,提升增值效益。

第四节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完善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扶持政策,实行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加大劳动密集、技术先进、节能减排、便民利民等服务业税收优惠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深化服务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工业企业内部服务业剥离改革,推动服务业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大服务业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大力承接国外和沿海服务产业转移,吸引世界服务业500强企业来豫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国际服务产业链。建立完善吸引、留住和用好服务业人才的长效机制,增强我省服务业发展智力支撑能力。专栏4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

物流业:重点建设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商丘豫东综合物流园区、周口水运港口物流园区等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和双汇冷链物流中心、郑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华润爱生医药冷链物流园、国药控股河南物流中心、美的物流园、格力电器物流配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华丰钢铁物流园区、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郑州花卉综合物流园、鹤壁煤炭储配园等40个食品冷链、医药、家电、邮政快递、钢铁、汽车、花卉、煤炭等专业物

流园区及分拨中心。建成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

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嵩山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城、龙门文化旅游园、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园、宋都古城产业园、中华姓氏文化园、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芒砀山汉文化产业园、轩辕圣境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焦作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文化体验游项目;宝天曼、白云山、老君山、鸡公山、云台山、尧山及大佛文化旅游景区等山地度假项目;航空运动体验游;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环球美食城、花木之都旅游生态园等都市休闲游项目;以乡村生活体验、农业采摘、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300个乡村休憩游项目。第三章 发展壮大建筑业

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等工程类建筑企业,积极发展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钢结构、装饰、消防、防腐等新兴专业建筑企业。鼓励骨干企业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专业施工能力,拓展地铁、桥梁、隧道、重化工等高端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一批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加快向技术公司、专业公司转变。推动建筑业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建筑业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篇 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撑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一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

完善城乡开发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新格局。增强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坚持集群、组团式发展,构筑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提升中小城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中心镇,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

件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乡镇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周边农村生产生活的社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人口900万人以上,其中中心城市和县城占80%左右。第二章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18个中心城市纳入中原城市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强化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促进组团式发展,带动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郑州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高端产业集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坚持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通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进一步凸显对中原经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到2015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0%,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成为全省发展的重心。深入推

进郑汴一体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两市电信、金融等公共服务对接,实现电话号码区号统一、银行服务同城,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在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许昌之间,形成‚两干三城‛快速交通网,实现郑州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

提升沿陇海和沿京广发展轴经济实力。依托陆桥通道,强化郑州、洛阳、开封的重要支撑作用。发展壮大郑汴洛工业走廊,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强化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依托京广通道,增强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钢铁、食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沟通南北的发展轴。

推动其他城市加快发展。支持其他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产业特色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传导作用。发挥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周边的重要作用,依托出省通道,拓展对外联系。提升商丘、周口等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增强南阳在豫鄂陕交界地区、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信阳在鄂豫皖交界地带的影响力,凸显安阳、濮阳、焦作、济源等

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作用,密切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市全部进入大城市行列,基础条件好的成为特大城市。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

顺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城市特色,建设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城市。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完善城区路网,打通主要交通阻塞点和断头路。实施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畅通工程。推进中心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鼓励大中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地下停车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统,加大公交车辆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比率。加快郑州、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市现有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加快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配套电网建设和老城区电网改造,推进有条件的城市实施电网入地工程。支持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县

级中心城市建设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地下管网建设与管理,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配套建设市政消防栓和地下公共管沟。加快城市积水点改造,加强城市防洪、消防、抗震、人民防空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收水范围;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扩能增效及升级改造工程,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人口大镇再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市中水回用和污泥处臵设施建设,到2015年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臵。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在有条件的市,利用大型水泥生产线开展垃圾焚烧试点。加强城市生态水系和城市防洪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在中心城区外围结合城市防护林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绿地。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镇教育投入,优先保障依据城镇规划布局调整的中小学建设用地。城市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满足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入

学需求。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200万套以上。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街区)改造为重点,五年内完成大中城市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城市及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地址遗迹等资源保护,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整合城市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资源,尽快建成一流的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空气噪声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转变。专栏5城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力争到2015年年底,全省城市新区完成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亿元左右。

城市综合交通设施: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立体过街通道建设,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换乘枢纽、公交港湾、停车场等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着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

城镇供水设施:全部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推进现有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左右。城市供热、供气管网:加快燃气管网建设改造,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水设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网络;全面推进市建设中水回用和污泥处臵与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雨水系统建设与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500亿元左右。

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已建成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

城市生态设施:实施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工矿废弃地和煤矿塌陷区改造,加快城市绿地、风景林地及生态林带建设。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推进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建成郑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开工建设洛阳城市轻轨,五年

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第四章 加快建设城市新区

把建设复合型城市新区作为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三次产业复合发展,功能复合构建,‘三化’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突出经济、人居、生态复合功能,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城市新区布局组团化、功能现代化、产业高端化,把城市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

加快郑汴新区建设。实施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加快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白沙、九龙以及汴西等组团建设,完成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区和白沙职教园区等开发建设,建成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港交通枢纽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5年,郑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人口达到270万人。

推进洛阳新区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动力机械、大型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和精品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带动人口向新区集聚,到2015年,洛阳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

亿元以上,人口达到110万人。加快推进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试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人口集聚,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成为承接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和新型城市化的样板。第五章 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

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动要素资源集中配臵,完善投融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土地整理储备平台,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240万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建成一批功能定位明晰、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产城互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项目高效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铝精深加工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电池、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承接服装、家电、制鞋、陶瓷、家具、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100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统筹现有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完善配套产业集聚区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增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迁村并点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向城镇社区转化,完善户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力争到2013年产业集聚区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推进集约节约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确保市建成区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国家级开发区、县(市)域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省级开发区的投资强度标准。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评价结果与下土地利用指标直接挂钩,创建一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集聚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关闭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不达标企业,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合理布局、以热定产,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

热电联产机组,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区。

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产业集聚区要素聚集、自我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强化管理体制创新,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各项改革,扩大县域产业集聚区管理权限,形成统筹、高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鼓励产业集聚区按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加快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采取综合考核、竞赛晋级、政策挂钩、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第六章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篇3: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1.1 主导产业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

主导产业是指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的产业或部门。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环节, 它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的面貌。

主导产业在产业系统中处于主要支配地位, 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工业化的重心及发展阶段,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主导产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 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主导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具有较强的关联作用, 在产业发展中起着前瞻、旁侧和回顾效应。第二, 主导产业的优化作用。由于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 代表着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趋势, 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 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1.2 主导产业的特征及其选择标准

经过国内外几十年来的研究,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具有以下特征:①从供给方面看, 它具有较大的生产发展潜力, 生产率上升速度或技术进步速度较快, 一般为反映技术进步方向的新兴产业, 将具有较高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增长率;②从需求方面看, 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需求收入弹性高,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③从产业间的关系看, 它一般具有较强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度, 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带动能力;④从产业的性质看, 经过充分发展后它将成为地区支柱产业,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⑤从历史的角度看, 主导产业部门随技术、市场、资源等因素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动, 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群;⑥从国情、区情的角度看, 与本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相结合, 在类似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系统。

主导产业选择是主导产业研究的核心, 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从不同的研究角度, 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①从生产发展潜力角度, 提出了生产率上升基准, 可以用技术进步率来衡量;②从需求角度, 提出了收入弹性基准, 可以用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③从产业间的关系角度, 提出产业关联度基准, 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④从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角度, 提出了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基准, 用区位商等指标来衡量;⑤从主导产业的历史更替角度, 要借鉴工业化先行国家的经验;⑥从国情、区情的角度, 要优先选择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产业。

2 “十二五”期间河南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2.1 “十二五”期间河南所处经济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也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2.1.1 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转变

从发展阶段来看, 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从经济体制来看, 正处在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

2.1.2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河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会逐渐拉大;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 第一产业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大幅度上升,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消费需求显著升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社会消费结构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人们对休闲、教育、文化、医疗保险的消费日益增加, 但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分配差距、社会服务享受的差距等问题突出。

2.1.3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经济利益的分化引起社会阶层的分化, 不同利益集团和社会多元化主体加速形成。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 最终要落实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上。如何协调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如何防止和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性问题。

2.2 “十二五”期间河南工业化发展阶段

从1993年起, 河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进入重工业主导工业化阶段;从2000年起, 河南进入重工业发展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将大体持续到2015年左右。在这一期间, 河南产业结构仍将呈现出重型化趋势, 能源、原材料、机械装备工业等重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等高加工度的加工装配工业将有较大发展而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获得较快发展并向主导产业转化, 全省将形成轻纺、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加工工业和传统装备工业、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等资本密集型的高加工度工业两大支柱产业群, 形成汽车和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新型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食品工业等支柱产业。据测算, 到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将呈现二、三、一次序;二、三产业劳动力将达到或超过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轻重工业结构中, 重工业比重达到60%以上并将逐步稳定下来;全省整体上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整个“十二五”期间, 全省将处于产业转型时期。

3 “十二五”期间河南主导产业的选择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产业发展要与工业化中期阶段相适应, 并为向工业化后期转变奠定基础, 将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培育为河南“十二五”期间的四大主导产业。

“十二五”期间, 河南将处于由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向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过渡时期, 并将为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奠定产业基础, 过渡性的历史定位决定了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和时序叠加性, 传统工业化不同时期的支柱产业并存, 传统工业化时期与传统信息化时期的不同主导产业叠加, 形成既能推动传统工业化进程又能促进现代信息化进程的, 由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组成的既先后递演又有机结合的梯状主导产业群 (主导部门综合体) 。

将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培育为主导产业, 是河南“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要求。食品工业一般是工业化初期的主导产业, 河南省食品工业在全国比重大 (区位商高) 、市场前景较好 (需求收入弹性较大) ;后向带动能力强 (影响力系数较高) , 有利于发挥河南省农业大省的优势, 食品工业的某些部门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能充分发挥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 河南省工业化水平存在多层次性, 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 也给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

装备产业是传统工业化中期的主导产业, 现代装备产业以传统的机械工业为基础, 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延伸;以属于第二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为核心, 向上游延伸到属于第三产业的装备研发业,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产业提供“母机”的重任;装备产业与其上游产业冶金工业 (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在河南主要为有色金属工业) 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组成工业化中期的一个主导产业群;装备工业更新改造后其一部分可形成高加工度工业——加工装配工业, 成为工业化后期的主导产业, 从整体上看现代装备产业是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均能起到主导作用的具有弹性的一个产业群。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时期以及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时期的主导产业, 承担着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三次产业、改变整个产业结构和社会面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历史重任;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既包括属于第二产业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又包括属于第三产业的信息服务业 (软件和系统集成、通信运营业等) , 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融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群。

现代住宅产业是指以房地产开发经营 (最狭义房地产业) 为核心, 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家居装修等房地产伴生行业 (以上为第三产业) 所组成的房地产及其伴生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属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所形成的融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群, 现代住宅产业一般可作为工业化中期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装备产业、住宅产业相结合, 形成了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都能起到主导作用, 又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 能起到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作用的主导部门综合体。

从河南具体情况来看, 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具有高于其他产业的较快的增长速度, 经过一定时期发展从产出上看已经居于支柱产业地位, 对河南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的主体和核心——食品加工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在整个河南产业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 在不同的产业链条中能起到极大的前后向带动作用;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尤其是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进步性, 不断与最新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生产函数, 其增长并不简单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 而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较快增长。河南食品工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和住宅产业的以上特性已完全符合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被定为河南省的主导产业。

4 促进河南省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选择和培育,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培育主导产业, 通过政府扶持促进主导产业更快发展, 带动河南省顺利实现产业转型的历史性任务。

4.1 优化培育主导产业的体制环境

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要做到:一是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创造制度环境, 打破地方产业分割, 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 为主导产业在合适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创造条件;二是改进政府的产业管理方式, 不断加大依法治理环境的力度, 切实规范政府、企业行为, 确保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政府在主导产业发展中的信息指导和服务, 建立有效的执业标准和监管机制, 加强监管, 实现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四是通过各类中介组织给主导产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4.2努力培育主导产业体系

围绕主导产业, 努力拉长产业链条, 培育配套产业, 形成主导产业体系。一是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以食品、装备、信息和住宅等主导产业为核心,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前瞻和回顾效应, 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 带动整个产业系统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为其服务的配套行业和服务业, 促进主导产业更快发展, 充实地方产业门类, 带动地区经济繁荣。

4.3实施主导产业扶持政策

通过主导产业扶持政策, 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一是根据河南省工业化进程, 明晰产业转型方向, 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序列;二是对主导产业采取倾斜扶持产业政策, 选择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 使主导产业获得较快发展;三是对主导产业进行资金扶持, 建立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信贷担保基金, 对主导产业领域企业融资优先扶持;四是吸引国内外、省内外资金优先投入河南省主导产业, 对新办企业实行财税等优惠;五是制定产业技术政策, 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以政府投入推动主导产业领域公共技术的开发,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4.4优化主导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形成合理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 形成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有一定产业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在主导产业领域继续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大企业重组、改造中小企业, 以资本为纽带发展集团, 争取在全省形成几家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过百亿的大企业集团;消除体制、政策、观念障碍, 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促进具有产品、技术、市场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为大中型企业, 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充分发展、不同行业有所区别的企业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2) .

[3]张大松, 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3 (2) .

[4]关爱萍, 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 2002 (12) .

[5]杨戈宁, 刘天卓.区域主导产业概念辨析及选择指标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 2007 (2) .

篇4: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有些矛盾甚至还非常尖锐,比如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加大;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才大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沿海地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增强创新意识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企业、政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创新意识。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大统筹利用创新资源力度,提升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网络化协同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鼓励企业运用网络平台集聚对接社会创新资源,建立首席技师、工匠工作室等机制,带动职工投入制造环节创新,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凝练一批具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创新示范应用。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实施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引豫”工程,才能将创新与发展的焦点聚集到“人才”这个关键环节,让人才聚汇如海,聚指成拳,形成合力,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中,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拥有这样一群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技人才,才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综合性和专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推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全程信息化。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鼓励公共服务机构与民营、外资品牌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培育独立于公共服务体系以外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依法维护创新创造者的合法权益,弘扬创新精神,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褒奖。

(三)抢抓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河南省要抢抓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供给侧改革,推动新经济的成长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新旧动能的转换,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经济资源存量而言,河南省企业工业增加值达53375.74 亿元,居中部省份首位。丰厚的经济资源存量和相对宽松的金融商业环境为河南省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要抓住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以及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河南省地处中国腹地的地位优势和交通运输的枢纽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构建东部上游企业产业聚集地,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河南省固有的后发优势,从而大幅提高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迈进创新型省份。

(四)倡导创新创业精神,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积极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培育创新创业群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推动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创业者、博士后科研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业者等为重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奖励,培育一批创客。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训练营等。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投资购并小微企业,支持内外部创业者创业,增强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的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拥有国际领先成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来豫孵化和创办企业。树立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保护企业家精神,宽容失败,包容创新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挑战,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五)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打造区域核心创新载体

建立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区域和产业创新枢纽为支撑的创新载体体系,形成集群创新效应。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示范区作为引领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统筹创新空间布局,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着力打造全省创新增长极和创新公共大平台。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郑洛新三市合作共建、其他省辖市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重点在科技金融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创建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努力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开放创新技术转移集聚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示范引领全省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提升。

(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河南省在实施创新发展驱动中,应坚持区别对待、分业施策,以产业链延伸为主攻方向,推动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和高端化发展,积极推进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推动产业重组和产能转移,积极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稳妥有序处置特困企业,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载体,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重大突破与进展评估研究”(2015B035);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6240041049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6—gh—252)的阶段性成果】

篇5:河南十二五规划专题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

腾讯微博

开心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QQ空间

人人

豆瓣

白社会

Digg MySpace Yahoo!Buzz Linkedin Mixx

[提要]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建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

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郭庚茂

(2010年11月17日)

相关新闻:

建议推动中关村自主创新(一招一市)

央行官员建议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天气暖和市民建议停暖 热力公司担心增加成本

杭州市委昨原则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明年立法项目收到市民建议213项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卢展工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建议》稿。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前,广泛征求了各省辖市、各部门党委(组)、省级老同志、十七大代表和省八次党代会代表的意见,听取了省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建议》经这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这是《建议》的一个重要判断。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推进“两大跨越”,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建议》用“五个跨上新台阶”概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即: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城镇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同时,还总结了文化强省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这五年的重大成就,是我们在面临诸多矛盾问题和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情况下取得的。“十一五”前半期,针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一时期,我省经济粗放的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逐步显现。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上述矛盾加速暴露、集中凸显,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内部固有矛盾和外部不利因素的相互交织、双重叠加,使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呈现出“来得迟、走得慢、影响深”的特点。面对严峻挑战,我们一方面立足当前沉着应对,全力以赴战危机、保增长。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8511”投资促进计划,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和大招商活动,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等,打出了应对危机的“组合拳”,最大限度减轻了危机的不利影响,迅速遏制了经济下滑,有力推动了经济回升向好。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千方百计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性载体作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互动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在推动我省发展上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科学的谋划影响深远。我省“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准确判断和把握面临的形势,对于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全面深入分析了我省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存在的有利条件和突出问题。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十二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面临难得机遇;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争取政策支持面临难得机遇;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发挥后发优势面临难得机遇。从自身发展看,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基础比较坚实,发展要素比较优越,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内在动力不断释放;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使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有利于发展优势和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很复杂,但机遇大于挑战。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机遇稍纵即逝。今后五年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二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期。我省经济实力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多数人均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仅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与中部一些省份相比也不容乐观,民生改善程度与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特别要看到,近年来各地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发展保位争先的压力明显加大。今后五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大台阶,大幅度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三是“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层次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经济开放度低。特别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尽管我们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明显化解,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中部地区还比较靠后。今后五年在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内生动力上实现重大进展,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基于对我省实际和面临形势的把握,《建议》提出了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是中央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的,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我省情况看,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更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发展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省和欠发达省份来说尤为重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要靠发展,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要靠发展,在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要靠发展,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我们所说的发展,不是片面强调增长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我省发展到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难以提升竞争力,就难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此,《建议》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五个坚持”。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认真贯彻落实。同时,我省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双重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和转变的关系。《建议》从我省实际出发,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做到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新形势新任务下,在梳理和提升我省发展好的思路基础上,确立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关系我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我们结合谋划“十二五”发展,组织动员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赢得了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形势的要求、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我省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议》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十二五”时期,全省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起好步、打基础,力争五年彰显优势,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区域。

《建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次提出了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把富民强省作为中心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省的具体实践。更加注重富民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大亮点。我省人口基数大,人均财力有限,生均教育事业费、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均居全国后列,就业压力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改善民生任务尤为繁重。进一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凝聚发展力量、激发发展活力的迫切需求。富民有“蛋糕分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没有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发展,富民就失去了依托。《建议》提出必须坚持富民优先,通过提高技能、扩大就业、鼓励创业、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必须坚持强省为要,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形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增强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

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用“五个明显”概括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需要重点说明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建议》提出的我省“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做到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相衔接,与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二是明确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两个高于”的目标,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的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根据对历史数据和未来趋势分析,这一目标是可行的,但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全省上下付出艰苦努力。三是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富民强省的中心任务更加突出,并且有了具体考核标准。《建议》提出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将根据《建议》确定的目标,提出包括少数约束性指标在内的具体指标,提交省人大审议。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了专门阐述。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就业难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愿望就会落空。《建议》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河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把速度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必须处理好保持发展速度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建议》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对经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扩大内需,建立消费投资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我省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长期存在。2000年至2009年,我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3.7%上升到85.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81.9%下降到22.7%,出口贡献率长期偏低。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难以保持下去。《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破解消费需求扩大、投资稳定增长的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一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稳定、最长久的力量。从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城乡居民收入连年较快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扩大消费需求具备了基本条件。《建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综合采取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强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等措施,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鉴于我省的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既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支持创业等方式持续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通过加快城镇化促进生产和消费。二是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投资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主导力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不优化,经济结构就难以调整,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就难以保障。必须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注重优质高效低耗产业发展,引导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发挥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建议》还特别强调,要积极寻求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结合点,努力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我省依托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工业,已成为新兴工业大省。但我省工业大而不强,多数产品集中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建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强化战略基础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我省优势产业主要在能源原材料领域,多年来一直是“当家”产业和“吃饭”产业,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主要力量。但也存在着产品低端、生产粗放、低效高耗等问题,必须加快改造提升。《建议》强调,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要加快向高质、高端、高效方向发展,突出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改造提升和产业集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加快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精深原材料工业基地、优质名牌消费品工业基地和食品工业强省。二是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关系着产业发展的未来。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国内不少地区纷纷把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我省在新能源汽车、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突破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我省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和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制约。在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建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四是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快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保持河南交通优势是我们始终不能放松的战略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多种方式紧密对接、便捷换乘的交通网络。五是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是我省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综合性全局性举措,是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从这两年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但也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建议》提出,要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锲而不舍地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面增强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和作用。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09年底,我省城镇化率为37.7%,比全国低8.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可以说,做好了城镇化工作,就抓住了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结合点,能够举纲带目、带动全局。《建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推进,构筑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当今区域的竞争,突出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将全省18个省辖市纳入中原城市群,强化中心城市带动,对于整合我省各种资源、发挥集聚复合效应、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从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建设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联动发展、壮大地区中心城市、支持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二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我省县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0%左右,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考虑到农民到县城落户的成本比到大城市低得多,而且人文环境相近,进城农民有较强的归属感,要把县(市)城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三是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建议》提出,把加快城乡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房地产业是工业化中期的主导产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全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建议》对积极推进我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省份来说,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要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最关键环节。《建议》对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内容作出了部署,并明确提出,逐步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6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解决“三农”问题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艰巨任务。《建议》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是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我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既要立足自身解决好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又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是头等大事、政治责任,任何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着力实施科技支撑工程,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我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出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本出路在于走农业现代化道路,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我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推进扶贫减贫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我省农民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增收仍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农民增收难,主要原因仍是技能素质低、转移就业率低、务农效益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必须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化形式,继续促进农民务工转移,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时,《建议》还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我省人均耕地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石油已消耗三分之二,天然气已消耗一半以上,煤炭资源已经从净流出变为净输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将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议》从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省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里,重点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生态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推进生态省建设,是我省应对资源环境严峻挑战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迫切需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认真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强生态地区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固碳能力。持续减排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坚持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近年来,我省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威胁和危害呈现上升趋势。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十二五”时期,要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力气,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科技、教育和人才是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区域竞争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建议》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河南,对科技、教育和人才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的有利机遇,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平台,构建创新载体,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努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富民必须重教,强省必先强教。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议》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住当前劳动力格局变化的有利机遇,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职教基地。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中原兴。建设人才大省是崛起之基、转型之需、竞争之本、创新之源、执政之要。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关键环节,制定重大人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加快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

(二)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文化是我省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支撑。《建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河南形象的提升、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动力的增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具有公益性、经营性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重属性和功能。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三是大力弘扬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要有效整合开发中原文化资源,打造中原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中原文化研究,提升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层次,努力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中原建设。近年来,我们围绕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加大公共支出,改善公共服务,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由于历史欠账多、财力有限等因素,民生改善的任务仍然艰巨。《建议》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管理、平安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这里,我重点说明三点。一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省面临着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的就业压力。据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都在220万人以上,农村还有将近10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建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强化就业服务,注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充分就业。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是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增长。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安排使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既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收入水平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议》提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三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和全国一样,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议》强调,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建设平安河南。

五、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河南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建议》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内陆省份,我省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不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议》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这里我强调三点。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近年来,我省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但要看到,经济调控调节的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两转两提”为重点,以健全制度为根本,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制约因素还比较多。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策、体制和投资环境,推动全民创业,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以资源性价格改革为重点推进价格改革,在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使各类要素价格能够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全方位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作为经济外向度低的省份,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把开放作为“一举应多变”的全局性举措,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调整,通过扩大开放加快培育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力发展、借势跨越、加快崛起。《建议》明确提出,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从世界历史发展看,经济危机必然带来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境内外产业加快转移的大潮。据专家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5年左右完成。我们必须抢抓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来抓,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的主要承接载体作用,健全推进机制,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着力企业集群式引进、产业链接式转移,通过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地承接转移,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增长板块。二是增强出口带动能力。虽然外需在我省所占份额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外需,而要更加积极地拓展外需。特别是要看到,承接产业转移,将对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坚持出口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基本导向,培育出口主体,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规模和水平。同时,《建议》提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源资源和劳务合作。

《建议》还阐述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以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重大任务和保障问题,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作风,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实现《建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0年11月30日08:53

来源:《河南日报》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1)“十一五”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生产总值由1万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到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由不足1000亿元到突破2000亿元;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由800亿斤到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五年均创历史新高;城镇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率比“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全面展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每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的时期。同时,文化强省建设、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我们持续、延伸、深化和拓展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构想,在全省形成了广泛共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势头正在显现,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经过不懈努力,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科学的谋划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应对。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助外力、提升发展层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重视推进城镇化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潜力、拓展发展空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发展压力明显加大。

从自身发展看,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裕、素质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内在动力不断释放,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使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区位、市场、资源、人力、农业、文化等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有利于更好发挥优势、汇聚强大发展合力。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特别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型任务艰巨;就业压力大,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缺口大,社会矛盾较多,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经济开放度低,深化改革开放任务艰巨。

综合判断,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适应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对于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程,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统筹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各方力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切实做到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努力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十二五”时期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起好步、打基础,力争五年优势彰显,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

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必须坚持富民优先,通过提高技能、扩大就业、鼓励创业、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必须坚持强省为要,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形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增强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

(4)“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相衔接,与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提高,城镇化率接近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实现翻番。

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原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河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较快的速度必须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处理好保持发展速度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消费投资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综合采取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强预期、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逐步提高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大财政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使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完善实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鼓励居民合理扩大消费。健全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

(6)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投资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必须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和规划指导等多种手段,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倾斜。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多种金融工具服务民间投资的作用,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

(7)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有机结合。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城镇化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的作用,促进投资和消费协同增长。在住房、汽车及旅游、文化、信息等消费升级领域,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完善并重,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和投资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主要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强化战略基础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8)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突出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改造提升和产业集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要增强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有色、化工等产业要向集约化和精深加工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精深原材料工业基地。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纺织服装制鞋业,提升品牌化、规模化和吸纳就业能力,建设食品工业强省和优质名牌消费品工业基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节能减排环保。坚持质量兴省,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和提升建筑业。

(9)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产业为突破口,弥补产业短板,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集聚,培育支撑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跟踪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突出作用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以承接产业转移、培育龙头企业促进集群发展,迅速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加快发展金融保险证券业,健全壮大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和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培育古都、功夫等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发展山水休闲旅游,促进旅游和文化互融共进、共同发展,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发展信息、商务、科技和会展服务,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以制造业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域。大城市要突出发展服务业,主城区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1)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快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产业保障和支撑能力。加快民航发展,着力推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和支线机场建设,巩固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地位,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干线通道和城际铁路网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化干线公路和城乡公路网,发展内河航运,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公路快速通道建设为支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以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1小时交通圈。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稳定煤炭产量,加强电源、电网和油气管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加快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受水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在继续加快重点河流治理的同时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水库建设步伐,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强化水利支撑保障。

(12)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功能,完善集聚机制、积累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等保障能力,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承接集群式、链式产业转移,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做强一批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基地,做优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做精一批充满活力的特色园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搞好生产和居住功能分区,实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13)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数字河南”。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软件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城镇化滞后是我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症结所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加快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构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4)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坚持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强化中心城市带动,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加快郑汴新区建设,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区。发展壮大地区中心城市,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推动集群、组团式发展,构筑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联系,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支持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形成我省周边重要战略支点。

(15)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把县(市)城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统筹协调城区发展与产业集聚区发展,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达的县(市)要强化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发展水平,实现率先发展。中等发展水平县(市)要强化产业支撑,实现赶超发展。经济欠发达县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跨越发展。推行扩权强县改革,逐步加大对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16)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把城乡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确定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按照复合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及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搞好城市设计,避免形成新的城市病和城中村。加强城镇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地址遗迹等资源保护,突出特色,提升品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适时稳妥推进城乡区划调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宜居城市。建立和完善城市开发建设、城建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创新管理手段,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调节,调整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房地产炒作投机。

(17)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支持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的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其他乡镇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中心。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户籍改革力度,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突出问题,逐步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依法妥善解决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问题。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事关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大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重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8)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加快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健全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加强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

(1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蔬花卉园艺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全国优质安全农产品核心产区。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努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培育农产品品牌,扩大农产品出口。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重点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大宗农产品物流、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规范发展农资市场。

(20)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电网、公路、沼气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加强农村薄弱高中建设,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减少贫困人口。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安排重点向老区倾斜,着力改善老区交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加快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21)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鼓励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切实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化形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22)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建宅基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县域全覆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加大对信阳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支持力度。

六、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决定性因素。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南,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2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平台,构建创新载体,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努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培育壮大一批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加快发展企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大力发展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器,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健全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评价奖励机制。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弘扬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24)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长效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住当前劳动力格局变化的有利机遇,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职教基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加大省部共建力度,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突出抓好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5)强化人才支撑。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育引结合、汇聚人才的方针,制定重大人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加快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充分发挥省内人才作用,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积极利用省外人才。切实加强人才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逐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着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强化资源节约。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察、保护、合理开发。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动员全民节能。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强水源地保护,强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大幅度提高建设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

(27)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完善法规和支持政策,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广清洁生产。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循环式生产,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

(28)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排污权交易体制创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和修复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以及河流、湖泊等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建设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大力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固碳能力。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强水土保持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强化监管,严格防范环境风险。突出抓好工业污染防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物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持续减排。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继续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完善费用征收机制。

(29)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八、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

文化是我省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努力形成优势彰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新局面,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0)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河南人的“三平”精神,积极宣传和维护“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形象。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3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服务,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促进文化向基层延伸。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扶持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方式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改制重组。积极推进省级和国家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32)大力弘扬中原文化。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开发中原文化资源,打造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振兴豫剧等传统剧种,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抓好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珍贵古籍和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加强中原文化研究,推进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中原建设

民生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幸福安康。坚持着眼根本利益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统一,创新社会管理与提升公共服务相结合,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3)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推动各种形式灵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执法,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增长。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5)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面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省级调剂,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手续,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异地可接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移民安置和对口支援工作。

(36)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完善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与协作格局。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现代中医药产业。加强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

(37)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推行优生优育,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38)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化社会管理法规、体制、能力建设,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提高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村(居)民自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依法依规发挥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建立科学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

(39)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城乡技防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平安建设责任制和维护稳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0)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为重点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加强社会监管,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开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

(4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经营业绩考核。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4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改善政策、体制和投资环境,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投资公共服务领域。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加强创业指导,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金融、技术、人才和信息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43)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在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继续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加快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大做强。抓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打造中部地区产权交易中心。加快理顺基础产品价格,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标准。健全价格听证制度。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加大对省外、境外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组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

(44)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深化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和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充满活力的发展和运行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十一、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5)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重大机遇,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水平,借用外力加快发展。坚持以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建立健全政府、中介和企业协同促进机制,努力实现企业群体式引进、产业链接式转移,培育形成一批外资密集、内外资结合、带动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板块和产业集群。引导外来资本投资我省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鼓励外来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严格控制引进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产业升级同步。重点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央企以及外省大企业、大集团,深入推进省部合作,实现重大项目的聚核效应。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化招商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制度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服务效率和水平。

(46)增强出口带动能力。坚持出口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基本导向,培育出口主体,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巩固和提高传统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着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引进出口型项目,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增值链。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出口促进机制,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努力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出口产业基地。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大通关机制,加快建设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无水港”。

(47)开展能源资源和劳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矿产、农业等资源合作开发。支持电力、水泥、钢铁、纺织、有色等行业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推动从分包向总承包发展,由工程承包向资本运营和直接投资发展。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不断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十二、凝聚全省人民力量,奋力实现“十二五”规划

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48)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做到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内在的活力、合力和运作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创新选人用人办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9)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深入实施依法治省,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建设法治河南。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发展“双拥”成果,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50)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做到一切为了群众,自觉尊重和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制度,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实践中来。

(51)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性开展工作。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具体求突破、求深入、求落实上,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放在实施项目带动上,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尽可能转化为项目或工作方案,以具体抓手推动落实。坚持求实求效,真抓实干,在发展中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加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效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研究问题、推动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全社会树立起恪尽职守、为民负责、清正廉洁的形象,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氛围。

(52)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大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完善投资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

篇6: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 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 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省优质粮食比重显著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1%、82%和94%,分别比2005年增长9.6个、14.6个和18.2个百分点。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97%、75%。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农作物加快向适宜地区集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56.1万亩,比 2005年增加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90万亩;果园、茶园、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82.9万亩、97.7万亩、125.9万亩和182.8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长9.3%、96.9%、14.5%和35.4%。

3.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年底全省各级龙头企业达到62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9家、省级龙头企业562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594家、超30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12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万家,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总值148.6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万家,面粉、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5多亿公斤、70多亿公斤和30多亿公斤,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线开工,燕山水库建成并发挥效益,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 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有望近期开工,沙颍河、涡河、小洪河治理基本完成,378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全部完成,远超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90座建设目标。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85万亩,建成高产稳产田207万亩,实施了3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50万亩。林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5年内造林2275万亩,建成林业生态县10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2.19%,比2005年增长 4.42个百分点。

5.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81个,交易总额817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19个、超1亿元的市场14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22个县(市、区)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在198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立了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三级四层”(省、市、县三级,省、市、县、基地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33个农业县(市、区)的信息网站及1686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覆盖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户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5%和90%以上。

6.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推进了林权制度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明晰集体林产权5770万亩,占总面积的85%。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分别在信阳市和新乡市设立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合作组织、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鹤壁、济源、舞钢等7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200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由3261.03元增长至5523.73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超过“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4%下降到 2010年的37.2%。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在2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4.2%,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解决了17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44万户,完成42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总体判断, 今后5年我省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功能进一步拓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

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增收能力。四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五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内在素质。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决策,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我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中原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长远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必须把农业和粮食作为首要任务,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

一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64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3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

四是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山东等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

五是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六是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一些地方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贡献率仍然较低。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加快提升,积极构建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新台阶。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

(3)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

(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3.农村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

(1)森林覆盖率达到24%。

(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4)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将稳定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乳品、花卉园艺、林产品、蔬菜、棉花、油料、水产、中药材、茶叶十大高效农业产业链条。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 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实现粮食耕种收一体化、标准化作业。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业,依托三全公司、思念公司、白象集团、金苑公司、海嘉公司、莲花集团、天冠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终端面制品,拓宽玉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壮大速冻食品加工产业。振兴豫酒,以宋河、杜康、金星等知名品牌为重点,扩大优势中高端白酒、啤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饲料产业,加强小麦型配合饲料、新型饲料酶制剂、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等的研究开发,重点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为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首要的粮食加工强省。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我省靠近国内主要粮食消费区的优势,大力建设连接东西南北的便捷粮食物流通道,大幅度提高粮食及制成品输出能力。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粮食流通企业,建成5个产值超20亿元,具有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交易、精深加工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粮食现代物流园区, 建设12个市级粮食物流中心、109个散粮汽车运输物流节点和周口市5000万公斤散装码头,将全省粮食物流散化量占总粮食流通量的比重提升至80%,确立我省在黄淮海地区小麦输出通道上的主导地位和郑州在国家粮食物流体系中的中心枢纽地位。

2.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认真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坚持 “提猪、扩牛、壮禽”的方针,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大力调整畜牧业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相对集中的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产品4000亿元产业链条和优质乳品500亿元产业链条。到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40万吨、460万吨和620万吨以上,确立我省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的地位,推动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 奶业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步伐,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建设奶牛专用牧草生产基地。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扩大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实施一批大型畜产品加工项目,提升全省肉制品、乳制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肉类加工规模,推进传统中式肉制品现代化改造和工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主导产品,积极开发新型高端肉制品,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肉羊加工能力500万只。提升奶类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快提高奶酪、黄油为主的奶制品精深加工能力, 重点建设年加工能力50-100万吨的乳制品生产项目。提高蛋品深度加工能力,重点发展液态蛋、蛋白粉、蛋黄粉、核黄素、卵鳞脂等加工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开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推进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大力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一批生鲜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使用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域运输。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到2015年,力争新建冷库270万立方米以上,肉类的冷链利用率达到40%以上,发展壮大2—3家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初步确立郑州全国重要冷链物流中心的地位。

3.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花卉园艺、林果、蔬菜、茶叶、中药材、油料、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打造优质蔬菜、优质棉花2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林产品1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油料、优质茶叶5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水产、优质中药材、花卉园艺产业200 亿元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将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着力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2015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 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和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油料加工在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棉花加工以纯棉针织产品为重点,积极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扩大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林业加工以林板家具和林浆纸为主,实现年生产人造板1800万立方米、家具160万套、竹藤柳条编织8000万套。果蔬加工在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同时,扩大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等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开发果蔬功能产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新型果蔬加工产品。提高花卉精深加工能力,促进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

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物流销售网络建设。以创建品牌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等形式自建销售网络,同时积极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终端销售商共赢合作,发挥国际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带动作用。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集冷链物流、国际中转、多式联运、区域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综合物流园区,改造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和鄢陵北方花木交易中心,建设八大市级花卉分销、转运及交易中心,促进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

专栏1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1.粮食产业万亿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 万亩,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00万亩。加快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专用面粉、速冻食品、多口味饼干等大众食品的生产规模和饲料、酿酒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食品,力争使粮食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2.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万亿工程。

(1)优质肉类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5000万头生猪、1000万头肉牛、8亿只肉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优质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

(2)优质蔬菜全链产业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26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00万亩。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大蒜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蔬菜总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60万吨以上。优质蔬菜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3)优质棉花全链产业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优质棉花基地县。以纯棉针织产品加工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为发展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提供支撑。培育一批现代化先进棉纺骨干企业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优质棉花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4)优质林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板家具产业,加快发展林纸产业,大力开发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产品。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5)优质油料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县。进一步壮大花生、菜籽油、芝麻精深加工产业,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优质油料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6)优质乳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30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奶牛专用饲料基地。在沿黄地区、豫东和豫西南地区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重点支持日处理原料乳300吨以上的大型乳品企业,鼓励开发乳清粉、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产品。优质乳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7)优质茶叶全链产业工程。发展210万亩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茶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建设郑州、信阳、南阳市3个省级茶叶展销展示中心。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8)花卉园艺全链产业工程。建设250万亩花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花卉精深加工,扩大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规模。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花卉园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9)优质水产全链产业工程。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沿黄、沿淮、沿淇河水产优势集聚区。支持名贵鱼种的引种开发和加工出口。培育一批特色水产品牌。优质水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10)优质中药材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焦作四大怀药、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封丘金银花、济源冬凌草等中药材品牌。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1.加快水利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为主体,由水库、灌区、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重大洪水控制工程、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蓄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建成沁河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型以上病险水库和 21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加快贾鲁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争取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和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00万亩。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利用外资项目,开始治理淮河流域其余重点平原洼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渠系配套。建立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移民工作。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统筹城市生态水系用水、工业及产业集聚区用水、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建设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实现“丰蓄枯用、常蓄急用”。加快国家规划的中型水库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专栏2 “十二五”时期重大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干线工程。全面建成河南段731公里总干渠,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16.5万人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配套工程。向我省11个省辖市的43座城市、48个受水目标提供生活、工业用水,新增城市年供水量29.94亿立方米。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总库容3.17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沁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出山店水库。位于信阳市境内浉河区淮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74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安徽省王家坝以上淮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保护下游220万亩土地及170万人口的安全。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对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灌溉面积126.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2.1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239万立方米。

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治理淮河流域洼地面积8636平方公里,包括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和维修加固及新建扩建桥梁、涵闸、提排站等建设内容。

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268座存在隐患的中型和小(Ⅰ)型、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贾鲁河等14条重要支流和2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我省防洪除涝体系。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完成13座大型、199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以秋粮机械化为突破口,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秋粮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高效低碳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项目。2年内完成89个县(市、区)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业机械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努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系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人工增雨消雹系统、气象信息处理及保障系统,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成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新建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工程。到2015年,基本建成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人工增雨(雪)消雹有效控制面积增加15%,年均增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破解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和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达到全国前列。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扶持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30个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团队,将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省、市、县级农业院、校、所协作的科研、推广体系,集合我省高校涉农重点学科科研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创新,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微生物、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循环农业、农村民生科技等领域,力争研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集成一批技术成熟度高、风险小、易操作、成本低的技术,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示范乡(镇)、村建设以及农村科技培训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十二五”末,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强省。

2.重点实现种业发展新突破。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种业产业,确立我省良种选育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资源保护、良种创新、引进培育、产业化开发”的方针,尽快将我省的科研与品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珍稀品种保存和地方品种标准样品保藏体系。加快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建设高科技生物技术育种园区1个、农作物种子南繁科技园区1个,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力争在近2—3年内完成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遍,持续增强我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种业科研资源, 依托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周口、商丘、漯河、驻马店、信阳、南阳、新乡、鹤壁、温县等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农科院(所)、种业公司等,组建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新建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8个,使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总量达到12个。建立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鼓励种子企业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监督监控和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标准,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出场有证明、产品有标识、部门有监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生产基地速测室,确保基地售出的农产品质量;推进使用包装标识,落实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培育一批农资连锁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快速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设完善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省辖市检测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县级检测服务站为基础,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合,以基地、超市检测员速测为补充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逐步扩大检测品种和检测数量。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稻区为重点,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15个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实施30个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强化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控制,大力发展节药、节肥农业,加大沃土工程投入力度,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成熟的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清洁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率低消耗、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到“十二五”末,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显著减缓。

专栏3 “十二五”时期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通过抗旱基因、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获得在抗病虫、抗环境胁迫等重要性状上具有突破性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抗逆性农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选育研究。发挥育种技术优势,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攻关力度,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超高产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的专项研究,使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良种在近2—3年内更新换代一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联合攻关研究,每个作物组装集成适应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2—3套,在基层农科院(所)建设农作物栽培技术实验室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检疫技术研究。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针对我省重大病虫致害成灾和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展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耕地分区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体系研究;开展耕地质量分等定级与生产潜力评估;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和数量,建立数据库;研究集成耕地质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并大面积推广。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

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重点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村产业工人的培训。

1.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力争5 年内培训新型农民14万人,新获得绿色证书的技术骨干农民50万人。

2.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创业、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同时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引导性培训,力争5年内培训农民100万人。

3.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全免费培训试点基地和一批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培训学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5年内完成培训100万人的任务,其中20万人接受2年以上的“金蓝领”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半年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引导性就业培训。

4.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充分开发省农业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三农”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科技、气象、粮食等涉农服务网络,搭建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农业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推广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到2015 年,力争使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重点推进分子、杂交制种,加快培育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积极培育肉牛、猪等畜禽新品种;大力培育优质高产木本粮油品种,重点对以菊芋、黄连木、油桐等为对象的生物能源品种进行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油料、生物能源等品种的种业中心。

加快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围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新型动物疫苗。重点推进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生产。大力推进生物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和仿生物合成农药发展。重点发展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用生物技术农药等绿色农用产品和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大力发展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

建立生物农业创新开发体系。支持建设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新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2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现代生物农业企业,力争使郑州生物农业产业基地产值超50亿元,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农业的核心区,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设立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级示范区。

2.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以提高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核心,推广畜禽集中养殖、生态观光农业两类特色园区发展模式,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工作,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气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推出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便于使用的沼肥产品和技术,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 延长沼气产业链条。到2015年,力争全省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沼渣、沼液实现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拉动,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不断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产气、积肥同步和种植、养殖并举,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径流,促进水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全面节约用水,推广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对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完成淮河、海河流域主要水功能区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选择5个以上地方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试点。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使基本农田由小块变大块、零星变整体、低产变高产。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加强对被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4.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建设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 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年内新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4%以上。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 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 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35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工作,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有序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5年内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4 “十二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12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结合中原城市群、黄淮海平原和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的不同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防护、景观美化、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以都市农业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生态绿色农业区为增长极,以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为增长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同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一)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农业区

拓展农业衍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功能的城市服务型农业,实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对都市农业进行分层布局。在城市市区,以优化环境、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服务城市为目的,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会展农业、森林公园等。在城市郊区,以生产、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为重点,重点发展绿色蔬菜、高档花卉苗木等精准设施农业,结合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发展集自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鲜活、半成品等食品产业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重点建设郑州食品产业基地和雨润郑州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扩大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规模。

(二)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规模高效农业区

这一区域以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精深加工链条的无缝对接为目标,重点提升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力拓展产品加工深度和资源利用深度,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95个粮食主产县、51个棉花大县、40个油料大县、69个生猪大县、52个奶业大县、30个肉禽大县、20个蛋禽大县、15个水禽大县,并吸引粮食、油料、肉类、禽蛋、饲料、酿酒、棉纺等方面的精深加工能力向该区域集聚,努力把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成为国家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大宗农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在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区

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从编制生态绿色农业区建设的专项规划入手,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突出抓好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优质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30个肉牛养殖重点县、47个肉羊养殖重点县、54个优质林果重点县、23个茶叶重点县、20个中药材重点县、20个食用菌重点县、24个桑蚕重点县,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生产加工基地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商和物流网络的结合,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外销,实现农业增效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依托已批准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设50个左右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加快建设郑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尽快发挥其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先导示范区内,通过整合投资和产业融合,建立以规模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物流节点为主的全链条、全循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结合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人口、土地、村镇逐步集聚,到2015年,力争使先导示范区的产业规模均达到200亿元左右,成为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试验区和示范区。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优化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根据畜禽养殖、经济林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不同农业形态的特点,重点推广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三类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逐步形成适应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联合和合作,扩大基本生产经营单元的生产规模,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确立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帮助建立民主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到2015年,逐步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培育成为全省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2.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农业企业优化组合、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我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营销策划中心,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600家、超10亿元的50家、超100亿元的5家、超500亿元的2家、超1000亿元的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0亿元,显著缩小与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差距。

3.全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业态。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粮食、冷链食品、花卉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便民连锁超市,推动“农超对接”,鼓励国际大型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农产品产地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积极推进新品种上市步伐,强化郑州的全国农产品价格、交易和信息中心地位。

(二)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改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环境

1.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

2.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通过创新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加快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省县域的全覆盖。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发更多农业产品交易品种。探索建设农畜产品中远期交易现货市场,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大枣、玉米、山药进行中远期现货交易。

3.建立农业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推动已上市涉农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再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适时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指导龙头企业利用融资租赁工具,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信托公司针对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项目发行信托产品。

4.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5.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全面开展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市场、劳动力和区位优势,强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与世界知名食品企业、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内外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支持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以畜禽产品为主的传统大宗农产品出口,扩大名特优新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输出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到国内外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流通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年均增长35%。

(四)加强投入和项目管理,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农业大县的人均财力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项目主体,打造投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一些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考虑、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放资金,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的资金和项目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上一篇:我的好伙伴初中作文550字下一篇:心理测量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