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23-02-09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一方面国民收入日益提高, 另一方面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乡村风情和农业活动对新生代市民越来越具有陌生感和吸引力, 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 以自然感受为追求, 以城市生活为实质, 满足了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同时, 乡村旅游为衰退的乡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活力。

2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70%以上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地区。全省共有大约4.8万个行政村, 农村地域广袤, 自然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民风民俗淳朴, 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 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文化、区位和交通优势。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从简单的农家餐馆的形式发展到观光、游乐、餐饮住宿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3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来看, 河南省乡村旅游地大多为城市旅游线路的附属品, 注重短期效益, 在网络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有些地方的乡村道路有待整修, 沟边公路没有加围栏或是围栏不够高, 没有规范的车辆通行标识和停泊管理场地。家庭旅馆式的餐饮和住宿建筑多为民宅就地改造, 卫生性、安全性、舒适性都得不到保障。这些方面都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热情。

3.2 景点开发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 缺乏全面规划和设计。各地乡村旅游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重复建设严重, 缺乏新鲜感和创新性。各景点地域分布散乱, 使得游客统一组织线路难度大。这使得各地的乡村旅游景点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1]。随之而来的是恶性竞争, 经营风险加剧, 经济效益下降, 同业共生性差。

3.3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大多处于粗放型经营和管理阶段, 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从各地乡村旅游经营项目的现状来看, 大多实行的是家族或家庭式管理和经营, 从业人员多为从田间地头走出的乡村农民, 人才引进、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整体和长远的战略规划, 各地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大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经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侵犯游客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营销人员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服务意识、接待能力亟待提高。

3.4 旅游产品和模式单一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业观光、农家餐饮和农产品采摘为主, 仅对低层次的物产资源进行了开发, 未能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和综合利用, 导致景点的文化品位不高、参与性不强, 吸引力和顾客黏性不足, 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过于依赖特定的农业特产, 使得乡村旅游难以摆脱农业活动的季节性影响。例如草莓园、樱桃沟、月季园等景点到了相应的采摘期或成熟期, 游客纷至沓来, 使得当地的餐饮住宿都供不应求, 交通拥堵, 一度超出景区的顾客承载能力。但是短暂的成熟期过后, 却是漫长的寂静和等待, 景点门可罗雀, 大量资源闲置。

4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旅游地的电力、通讯、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提高乡村生活和旅游的便利性。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 加强消防、卫生、治安等综合治理和停车、厕所、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2], 提高乡村旅游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加大村容镇貌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 加强乡村水域的污染治理力度, 全面改善旅游村镇的生态环境。

4.2 科学规划和管理

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学习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 充分利用省政府实施的“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有利政策和机遇, 结合实际, 突出资源特色, 以区域旅游产品打造、线路整合、设施完善为重点, 编制本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3]。形成一批具有河南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和较高知名度的乡村旅游品牌, 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3 强化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部门和经营者要协同合作, 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经营模式。通过网络培训、微课教育、实地考察、上门指导、结对帮扶等方式,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培训。各地旅游开发和经营者要有人才意识, 加强和各大院校的合作, 吸收、培养专业、先进的旅游管理和从业人才。

4.4 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当前全国乡村旅游模式和产品基本雷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 实施差异化和创新性发展战略迫在眉睫。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 结合新时代游客的需求, 推出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主题。将先进的玻璃温室、营养液栽培等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去, 提高观光农业的新奇性和独特性。把生产的农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提高农产品的开发和包装档次, 扩大商品种类, 赋予商品地方特色和品牌意识。尊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劳动特点, 不过度关注经济利益, 挖掘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创新性地开发出各种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主题和项目。例如:将农地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种的假日农业生产地的旅游模式[4];因地制宜地开发滑雪场、温泉馆、露营场等。

摘要: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旅游的新选择。河南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应该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整合营销, 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关键词:河南省,乡村旅游,农家乐

参考文献

[1] 廖斌.广州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2 (5) .

[2]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1 (6) .

[3] 杨靖, 夏祖萍.生态观光农业内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7) .

[4] 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J].中国园林, 2007 (5) .

上一篇:战略加管理成就明星企业下一篇:网络异常流量检测与处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