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

2024-05-28

全日制工程硕士(通用8篇)

篇1:全日制工程硕士

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要求的说明

按照目前研究生院的要求,招生录取以全日制工程硕士身份进校的,培养过程及学位授予均按专业学位的要求培养和授予学位,除了后续的例外情况。

一、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过程差别如下:

两者的培养方案不同,详见系主页——教育培养栏《2011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2010版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课程差异

工程硕士的公共必修课中有门《专业英语》,不能用学术硕士的英语课替代。学术硕士的学科群基础课《实变与泛函》、《组合数学》目前不作为工程硕士的专业基础课,以后可能会修订培养方案。

2、实践环节差异

学术型硕士不要求有实践环节,工程硕士必须有半年至一年的实践环节,可以在校内和企业实习。

3、学位论文环节差异

学术硕士暂不要求中期检查,工程硕士要求有中期考核报告。

4、学位申请材料的差异

工程硕士有专用的《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表》、《学位申请书》,且表格中均有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签字、签意见栏,所以校内导师必须给学生找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导师(企业中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若为研究所的导师,职称应为工程系列的)。

工程硕士学位申请时必须提交应用单位加盖公章的《论文成果应用证明》,此项可以发表与学术型硕士标准同的小论文替代。

二、工程硕士转变身份的例外情况

本校推免到博导的工程硕士,因当年抽签成为工程硕士,入学即可按学术硕士培养方案培养,2年后转博,即转变为学术型博士。

其他工程硕士只有转博后才能改变身份。目前工程硕士转博机会很少,因博士招生指标很少,每年每个博导只可保证招1个博士。按照研究生院规定,若导师招工程硕士转博,就只能招1个,不能招第二个博士。建议有意向转博的学生,先完成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学术硕士培养方案要求的课,为转博做准备,或转博后按照学术型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要求补修课程。

篇2:全日制工程硕士

北京考试报讯 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招办获悉,该校的`材料工程等10个工程硕士领域今年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据介绍,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工程领域包括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航空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航天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等。

篇3:全日制工程硕士

南华大学于2006 年获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学校在该领域最早开展铀矿山通风与辐射安全、核电安全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形成了以铀矿冶通风与辐射安全、气载放射性安全监测技术、核电站安全人因工程、核电建设安全技术管理等具有核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拥有“国家核应急教育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该专业领域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学校还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每两年联合培养40 名左右的安全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近年来,学院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5]。

二、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流程,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6]。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其中培养目标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着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研究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处于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7]。本学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前后经过两轮的修订和优化,修订过程中主要调研了兄弟院校的做法及结合了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使该目标能满足国家和行业需求,特别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南华大学对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要求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生产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火灾与爆炸、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现代生产企业以及各类安全机构服务。

第三,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拥有扎实的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多种能力:(1) 有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 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安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 有进行安全系统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4)有根据安全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5)有多种安全科技训练的综合能力;(6)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7) 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深层理解;(8)有很强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外语能力;(9)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知识;(10)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实现以上全部10 项能力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大部分要求,或者在培养过程中要求相关方注意培养学生以上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经过两轮的修订,形成了如表1 所示的课程设置。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低于32 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必修,不计入总学分。总体上来说,课程的设置较好地体现了南华大学的核特色。

注:1.选修课每年根据学生的实际选课人数进行确定,选课人数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则不开课;2.本科补修课针对本科阶段非安全工程专业而设置,即面向跨专业考研的学生。

此外,学院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以丰富研究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作了“台湾核电发展与核专业人才培养”、“改变观念,夯实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铀矿通风技术体系”、“大气扩散物理模拟技术与进展”、“人因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概述”、“铀矿开采中的辐射安全”和“安全核能源的发展与可替代前景”等学术讲座,这些学术讲座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进一步彰显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办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导师),文中没有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讨论和研究。

在近年来,安全工程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先后从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和培养了数名安全工程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如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核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博士。安工系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超过80%,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接近50%。毕业于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博士加入可以优化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队伍,增加师资的多元性,改进教学效果。

在校内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学校在岗位津贴的评聘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导师有一定的要求,学校的关键岗位中的第九级、第十级岗位都要求是硕士生导师,且必须领衔指导一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安全工程系先后有四名年轻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进一步充实了导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8]。安全工程系近年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中核272 有限公司、中建一局等,经费由学科建设平台经费进行资助。近年来,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七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六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五位教师取得高、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核272 有限公司、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和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十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近年来指导十余名硕士毕业,成效显著。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院建设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与中核272 有限公司建设的“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AP1000 建造安全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与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年来,有10 名学生在基地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且情况较好。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的论文情况如表2 所示。

三、成效

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表现在:

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优化,能满足国家发展和核工业发展的需求。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明显的核特色,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对课程体系形成有效补充。第三,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硕士点办学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目前,安全学科领域现有教授10 人,副教授18 人,硕士生导师15 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20 多项,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近30 项,年均科研经费600 余万元。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0 余篇,出版专著6 部。第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地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系统内就业渠道拓宽。2014 年有2 名学生分别就业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2015 年有3 名学生分别就业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深圳凯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核电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四、建议

第一,文中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进行改革。

第二,结合学校的核特色,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外实习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三,该学位点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工作:(1)课程库的开发与建设;(2)实习基地的拓展与巩固;(3)提升导师的科研能力,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培养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筱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

[2]杨国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浅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

[3]崔华华,刘信鹏,施晓娟.权力制衡理论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重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

[4]李向阳,蒋复量,旷梅华等.“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5]蒋承,罗尧.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

[6]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7]杨秋波,陈金龙,王世斌.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生成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篇4:全日制工程硕士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地方高校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0-),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黄琳(1979-),女,江西宜春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0101、200902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19-0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于2009年设立的新的专业学位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的总体办学特色

石家庄铁道大学创办于1950年,现有学科设置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办学层次以本科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优秀,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主持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科研工作重点服务于工程建设,完成的重大课题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学校的办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为国家铁路工程建设输送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在京九铁路、南昆铁路、朔黄铁路、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有4万多名毕业生担负着重要的工作。

大学的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方面,石家庄铁道大学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为积极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与董事单位密切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实践。自2005年开始招生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现已获得10个授权领域,覆盖了学校所有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专业,现有学科设置下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完善,累计招生1215人,已授予学位273人。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223人。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成果

1.建立了优秀的导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导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研究生教学的成败。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建立健全了校内外双导师制,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相关工程领域的专家,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尽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目标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学生只有首先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指导其实践工作。因此,学校对校内导师的选聘,首先要求其必须具有扎实的工学理论功底,并指导过学术型研究生,熟悉研究生教学和培养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过大型工程的技术服务工作。对于工程经验有所欠缺的年轻教师,学校尽可能提供机会使他们进行工程实践,尽快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工程硕士校内、校外导师队伍规模已近400人,另有校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200人,导师及教师队伍的规模与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相当,基本了满足培养环节对教师的需求。

2.设置了专门的课程体系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实践等五个模块。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重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工程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尽相同,由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转移到强调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及知识的具体运用;专业技术类课程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职业素质课程包括行业讲座与职业道德、管理类、知识产权、人文课程、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3.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落脚点是实践研究,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充分利用与董事单位的天然联系,大力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学校已在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各铁路运输局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 20余个,充分保障了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顺利展开。

除与大型企业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提倡导师自主开发实践资源,充分利用面向应用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展开多层次的科研合作,吸收工程硕士参加科研实践,让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企业解决了工程中的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实现了企业、学校和研究生的三方共赢。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践平台的同时,也注重整合校内的科研生产平台,不断提高层次、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已建成的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为工程硕士的实践提供支持。

4.强化了实践研究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和重点组成,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虽然目前在国内没有直接经验可供借鉴,但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多年本科层次办学的基础上逐渐探索了“3+1+1”培养模式,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在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本科阶段“3+1+1”培养模式为基础,将教学成果进一步在工程硕士教育方面深入探索,提出了本硕贯通的“3+1+1+1”培养模式,即本科课程学习3年,研究生课程学习1年,企业专业实践1年,研究生论文设计1年。

校内学习过程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重点建设了案例丰富的案例库,学生可实时查阅、学习、研究,设置开发了项目研究型和实践训练型课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要求每个工程领域开设3门特色课程,另由校外教师开设2门专业技能课。充分利用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多年来坚持组织举办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竞赛,积极引导工程硕士研究生参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5.逐步探索了管理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学校设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培养方案的审定、质量保障体系和培养机制的确定。研究生学院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公共课程教学安排、培养质量监控以及学位授予;具体的专业教学安排和培养过程管理由所在专业学院具体负责。学院设专人负责专业学位管理,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主管院长负责,重要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

目前正酝酿成立“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隶属校董事会。委员会根据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共同制定各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商讨、协调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施方案。董事单位提供企业人才需求、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参与专业课程授课、参与学生工程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评价,参与学位论文的评价。同时,建立良好的机制和平台,把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校园,参与授课、指导实践。

三、结语

通过不断努力,学校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应国家要求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加快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的号召,学校将继续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2]何跃,张伟,郑毅.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

[3]季永,曾因明.中国特色麻醉学研究生开放式教育模式新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责任编辑:麻剑飞)

篇5:全日制工程硕士

我今年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流工程硕士的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很不错,估计考上没有问题。今天我去科大的物流工程硕士的学生宿舍实地考察了一番。他们对我说中科大的物流工程硕士的师资力量很缺,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大多是博士或博士在读。他们对未来的就业也很迷茫,有很多人有“混文凭”的想法。

备考期间,我看了您的不少帖子,觉得您对物流方面很有研究。我不知道物流工程硕士应该如何读。所以,向您请教物流工程硕士读书期间应该如何?有什么建议?

您的只言片语我也会倍加珍视,谢谢!

篇6:全日制工程硕士

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特点 1.学习方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学制2.5年,其中,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研究和实习、实践工作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2.课程设置。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并侧重应用性课程;突出案例课程和实践课程。3.实践环节。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4.实行导师负责制。校内、外双导师培养,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入学条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初试成绩达到相关专业复试线的工学各专业考生; 2.能够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3.身体健康。

四、招生人数 2009年我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500人(不包括软件工程硕士),招生的学院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技术物理学院。

五、复试录取办法各学院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标准。按学校下达的各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规模,按照120%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六、收费标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费执行统一标准,即9600元/人•年。

七、奖助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按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八、在校待遇全日制非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享受公费医疗,其它待遇与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相同。

九、授予证书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获得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并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篇7:全日制专业硕士解读全集

从09年开始,我国开始了一类新型硕士研究生的大型“扩招”,这种硕士研究生被叫做全日制脱产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该类研究生的扩超过于唐突,根本就没有得到及时适量的宣传,不仅广大考生对专业硕士一无所知,甚至研究生导师们都不太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该类研究生已经是第三年招生,大家对它的认识已经开始有所了解,但是网上可查的资源仍然有限,广大考生,甚至不少老师仍然对它知之甚少。本人搜集了大量的有关专业硕士的资料,现在已经基本理清思路,形成了对专业硕士比较客观和全面的了解。以下我将具体分项说明。

1.什么是全日制专业硕士

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百度百科找到比较全面的答案,在此只简单阐述一下。专业硕士源于欧美。。。其实在09年前大家就已经接触全日制专硕了。一是在报考国外的硕士的研究生的时候,会面临RESEARCH DEGREE 和PROFESIONAL DEGREE的选择问题,后者翻译过来,就是专业硕士。二是有几种大家都很熟悉的说是种类09年前已招生,如MBA,法律硕士等,这些其实也是专业硕士。

2.为什么要“扩招”全日制专硕

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十几年以前的中国,名牌本科学校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去一般本科学校教书,而那时的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够顺利进高校。原因很简单,一是那时高校师资当中本科毕业生居多(那时研究生招生规模小),研究生自然占优势。二是刚好赶上本专科大学生扩招,需要扩充师资。那时候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为了填补高校的人才缺口,提高高校师资水平。而现在,本专科扩招之后,研究生的扩招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而高校的师资也在好几年之前扩充完毕,一般的本科高校在老师方面有余无缺,招人方面基本上只要领头羊。但是,研究生却依然在无休止的扩招,规模猛涨十倍左右。近几年,硕士毕业生当中只有极少数能够进入高校担任科研和教学工作,但是培养的模式却一直没变。也就是说近些年,国家花了大量的精力培养出一大批最后失去了方向的人才。这样子纯属浪费国家资源和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

其实这类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出现过,我国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现的晚些而已。欧美的解决方法是,改革培养方式和方向。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不仅仅只有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许多其他岗位也有广阔的需求。而事实上,那些过剩的研究生们被证明在其他岗位上也有一定优势,只是,这种优势未被充分挖掘。于是,决策者们便对硕士生进行分类:一类保持原有的培养方式,以科研教学为目的,取名为学术性硕士(或者科学型);另一类调整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以非科研教学的职业教育为目的,取名专业型硕士。而类似的问题在我国渐显突出时,决策者们采用了现成的方法。

一开始,只在少数几个专业开设全日制专硕,如MBA 和法硕等以及教育方面的在职专业硕士,但是后来随着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09年决定彻底学习西方的经验。

原来的硕士生,如今我们称之为普通硕士,简称普硕。09年国家决定把参照欧美经验,把原来的普硕分成两个类别,一类是学术型硕士,维持原有的培养方式;一类是专业硕士,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原有培养方式。国家计划2015 到2020年之间让中国的专业硕士比列达到70%,接近欧美,让中国的研究生体系健康发展。

如今,该改革已经实施两年多,涉及三届考研学生。09年时,专业硕士由于是新事物,而且宣传力度不够,几乎没人报考,但是够资格的学校都被强制性要求划出一定比列用来招收专硕。于是,上了学校学硕复试线的,排名靠后的,就被调剂到了自己根本就没听说过的专业硕士了。这是第一批被要求吃螃蟹的人。他们很不幸,因为一切太过仓促,各个高校没有做好准备,各项政策也没有得到落实。他们不仅没拿到奖学金,学校招收了他们之后,根本

也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他们被戏称为小白鼠——实验的牺牲品。

2011届,专业硕士继续扩招,但是报考的人数也猛增,较好的学校的专业硕士都能够招满人,而名校的专业硕士更是挤破了门。许多学校的专业硕士就算没招满也不招收学术性硕士的调剂生了。不仅如此,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也纷纷开始将专业硕士纳入学校高材生的推免计划,不少学校也开始将专业硕士纳入了公费和奖学金计划,如今,第一届的培养计划已经结束,也就是说,有了必要的培养经验,而各项政策的落实也使得专业硕士开始健康成长。以下是研招网上提供的2010年34所自主划线高校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学术型专业型

清华大学18501200

北京大学30001700

浙江大学35401170

上海交通大学27001600

南京大学23501150

复旦大学210013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001500

中山大学29901560

华中科技大学42101920

武汉大学40701900

吉林大学45501350

中国人民大学22201110

大连理工大学2550750

山东大学310012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22861

哈尔滨工业大学3311909

南开大学2240770

天津大学2560880

北京师范大学1860910

中国农业大学1500380

同济大学26001560

北京理工大学2102734

湖南大学24001080

中南大学29001300

华南理工大学25501040

西北工业大学1873527

重庆大学2970830

四川大学39001400

东南大学2400900

兰州大学18601090

东北大学2190560

厦门大学23001000

电子科技大学2470780

西安交通大学2550900

2011年在2010年的基础上更是划出大量的名额扩招专业硕士,现在专业硕士占全日制硕士比列40%左右,离70%的目标已经不再遥远。

综合以上文字和数据,专业型硕士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所谓的专科研究生,三本研究生。专业型硕士只是原来的普通硕士被一分为二后的另一个部分,而且将来会是主要部分。由于本科的扩招,研究生的扩招是必然的,然而学术型硕士反而被压缩,这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原来的普通硕士制不改革的话,现在在读专说的人事实上会在读谱硕。尤其是09届的,他们很多是上了学硕的复试线,被从学硕调剂过去的。没改革的话,他们读的也是学硕。

所以,曾经网上的一些学硕攻击专硕或者专硕故意抬高自己的帖子,全是瞎扯蛋。他们不知道专硕和学硕其实是一个母亲生的,相煎何太急啊。

09届那些第一批吃螃蟹的小白鼠们,实在是可敬啊。希望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这些可敬的小白鼠们真的是受惊够了。他们是学硕的兄妹,我们应当祝福他们。

3.专硕可以考博吗?

好像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改革后专硕的方向是直接就业的,而学硕的方向是读博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是,有人会说,我本来想就业来着,可后来又改变主意了。那我还可以考博吗?

大家也许不知道,考博只要有学士学位就可以报考了。专硕是能够获得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怎么可能不可以报考呢?有些高校要求有导师推荐,于是有人又开始担心了。这个问题是在职硕士要担心的,因为他们当中很多没有导师。但是全日制专硕是导师制的,推荐自然也就是没问题了。所以,读专硕的自然可以考博。

但是在读博方面,学硕和专硕是有差别的。学硕可以直博,研三是自己联系导师,他要你的话就不用考试直接去读就是了。好多人自己的导师同时也是博导,读完硕士直接跟老师说声就可以继续读博。但是专硕却不可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专业硕士一般只要读两年,二学硕要读三年。如果专硕可以直博的话,那研二就可以直博了,这比学硕要早了一年。如果读两年专硕后可以直博,那么还会有谁去选择要花三年时间的专门为读博设计的学硕呢。

所以,专硕是可以考博的,但是专硕不可以直博是合理的。

4.为什么有的学校专硕不设奖学金,学费还挺贵。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这个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09年第一届的全日制专硕除了部分二类本科院校外,一般的专硕都是自费的。大家想想,学校的经费是国家拨下来的。经费不够的话,就得有选择性的分配。09届的专硕基本上是学硕中分数较低的被调剂过去的,他们考的题目和学硕一样,但是分数却相对较低所以他们没有奖学金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对学硕就太不公平了。

有些学校专硕至今仍然没有奖学金,这实际上是考虑到另一点。这点往往也是参照欧美的体系。专业硕士方向职业化,所以,他们毕业后在经济上会有优势,而学硕是纯为国家贡献青春,毕业后也得站讲台,蹲实验室,经济上他们会占劣势,所以国家得补贴他们。所以欧美国家的诸如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硕士也都少有奖学金。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点在中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所以,为了鼓励专硕,许多学校还是会为专硕设立奖学金制度。

最后有一点,那就是,研一课基本上完后,研二时专硕可以由学校推荐去单位实习,实习一

般都是带薪的,而且薪水可观。但是学硕的却只能够跟老板(导师)做学术,做项目。每个月老板只会给你少得可怜的补贴。更要命的是,专硕可以比学硕早一年毕业,同样的发两证,那么第三年专硕的毕业生能在学硕还没毕业前赚几方水。如果专硕的奖学金和所有补贴都和学硕都一样的话,谁还愿意去做学术呢。所以,为了“公平”,有些学校干脆取消专硕的研究生补贴。虽然说是为了公平,但是本人认为不能够走极端。各高校应当补贴部分专业硕士的学费和生活费,因为比如学前教育之类的专业不能像有些软件工程硕士那样实习时拿五六千一月的工资。

5.名校的的专硕和普通本科的学硕我该选择哪个呢?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单从就业反面来看,名校的专硕会更有竞争力。随着社会对专硕的了解和报考专硕的人数的增加,专硕的含金量自然就高了。这样的话企业就不会看你读的是专硕还是学硕,就算在乎,进企业专硕反而会更受欢迎,因为你拥有更多的实战经验。所以,到时候,公司在乎的是你的学校的名气。同样能力的普通学校的学硕和名校的专硕,理智的企业会选择后者。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考博进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话,那就应该选择普通本科的学硕。因为学硕能有大量的时间花在学术理论上,而专硕基本上只读一年书,后面一年主要是实习,重的是技能而非学术理论。况且两者基本上都没有直博的可能性。所以,还不如读谱本的学硕,踏踏实实的学好理论,争取考博时多捞点分。

另外,从暂时的经济状况来看,也要区别对待。因为一般的普本学硕都是公费的,而许多名校的专硕要学费。但是单从这点来考虑,又会牵涉到经济效益的远景和近景的问题。如果想进企业等,但是又没钱去读专硕,从远景考虑的话,能借到钱,就去读专硕吧。所以,这是个没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

6.我想读专硕,但是又没有钱,该怎么办?

篇8:全日制工程硕士

一、目前工程硕士培养中的普遍问题

1. 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比较晚, 学生对于专业学位教育的认可度不是很高, 导致专业学位尤其是我校正在大力发展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存在生源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现状。典型事例表现在:报考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生大多来自三本院校和一些考研专业户, 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专业技能比较低、整体素质普遍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加强学校、学院层面的宣传力度外, 同时还可以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依此吸引本校或外校中等成绩以上的毕业生报考, 提高专业学位第一志愿报考率。同时, 还可借鉴职业院校“就业为导向”办学思路来进行宣传、培养。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招生计划与招生方案, 聚焦企业需求与发展, 量身定做他们需要的学生。可选择的途径如采取“订单+联合”的培养模式进行宣传、招生。

2.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工程硕士课程设置, 是在参考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 很大一部分课程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一致, 教学大纲也基本相同, 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偏理论教学, 没有突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教学特点。由以上现状总结, 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适度化。要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构建合理的理论教育课程。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综合素养和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不断创新课程体系。第二个方面是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达到既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又加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 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 采取讲授、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充分发挥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老师 (可聘请企业中技术专家来学校进行授课) 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案例教学。再次, 必须突出实践教学模块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教育中的重要模块, 我们要保证校内、校外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生产实践技术运用并且培养其创造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深入落实、完善“双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我们必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刻思考,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就是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学术含量, 又有明显的职业背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的导师要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 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而校外的导师则以培养技能, 指导实践为主, 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校内外的导师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共同承担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责任。然而, 实施并不尽如人意,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校外教师选聘困难、校企之间导师合作机制不完善、校外导师“有名无实”等现象。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了解企业对学校的技术需求和合作需求, 真正做到服务好企业发展这一方针政策。通过签订“产、学、研”双向合作协议, 校内教师走出去多服务企业, 校外专家多走进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利。另一方面作为高校要建立来自企业的校外导师库, 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广纳本行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与学校长期合作的校外导师。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凭优厚的待遇吸引人, 凭优良的条件留住人。第三方面是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导师管理制度。制度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良性发展的前提。学校层面应建立导师选聘、教学管理、导师酬劳、教学考核监督等制度。通过制度来确保专业硕士导师队伍的质量、教学授课的质量, 最终保证培养质量。同时, 学校要积极打造校企导师的沟通平台渠道, 以便两位导师各凭所长, 共同探讨研究生的培养以及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等。第四方面是要明确校内外导师各自的职责。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学术前沿、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等偏理论的指导, 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际问题、实践操作等偏实践的指导为基本原则, 因为只有两位导师通力协作, 才能使研究生能够将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并在实践生产中加以解决。最终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合格工程硕士毕业生。第五方面是要加强对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的业务培训和管理, 实行相应的导师遴选和考核的动态管理方式, 对校内外导师的师德、课堂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成果、实践教学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措施, 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

三、加强校园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课堂, 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1. 利用学校、学院资源, 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

通过与学校、学院的友好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此平台上还可与共建单位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合作。学校教师可利用企业委托科研课题来为学生选题;企业导师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给学生拟定课题;通过工程硕士这根桥梁,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最终使学生成为合作的受益者。

2. 各专业领域可利用学科资源, 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各专业领域可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资源整合建设成为校内实践基地。

3. 将导师的横向项目作为载体, 促进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教学。

通过导师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学生参与横向项目并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促使学生以分散的形式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 就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以期达到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要求。

上一篇:五年级梗概作文350字下一篇:性病艾滋病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