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5-27

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用5篇)

篇1: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综合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3-3-28 点击次数:6457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强市,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六个战略重点”和“三大杀手锏”,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双胜利,全市经济实现了“一个高于、两个过千亿”的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初步核算,2003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030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5%,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520亿元,增长20.4%,其中工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12%,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1、10.7和3.2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2152元,比上年增长1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6.8:47.3:35.9调整为15.5:50.5:3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

2003年各县市区生产总值(GDP)完成情况:

按可比价格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潍城区 33.38 5.9

寒亭区 33.00 16.5

坊子区 30.87 15.7

奎文区 28.52 24.3

青州市 101.77 16.2 诸城市 138.35 19.2

寿光市 155.55 17.1

安丘市 76.04 3.8

高密市 88.00 17.5

昌邑市 80.15 13.0

临朐县 53.05 6.4

昌乐县 46.30 13.9

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宏观经济指数年末达136.6%,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达139.3%。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较好成绩,市属企业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2003年,列入市属改制计划的工业、交通、城建、粮食、供销等系统的116户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县域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6712户县域企业,已改制6564户,占97.8%。其中:1480户县属企业94.3%的企业已改制;5232户乡镇村企业,已改制5168户,占98.8%。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一批事业单位改革进入改制程序。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取得新突破。2003年,有4家企业的上市申报材料获中国证监会受理,2家公司获准上市;培植上市资源取得新进展,经省政府批准的股份有限公司占全省全年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28.5%。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2003年,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4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4.0%上升到47.0%;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15.3万户,增长10.7%;从业人员72.4万人,增长18.0%;注册资金295.8亿元,增长38.3%;纳税额48.5亿元,增长29.7%,占全部税收比重62.4%,提高7.0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4亿元,增长131.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8.1%。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要务之要务,中心之中心,重点之重点”来抓,全社会动员,全方位出击,并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2003年,全市共到位市外资金40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9%,完成目标责任制的200%。合同利用市外资金7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4%;全市2003年到位资金项目5382个,其中:工业招商引资项目3873个;总投资过亿元的合同项目114个。

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2003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53.69万人,收缴率达98.2%,全年共为12.4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9.3亿元。参保农民为106万人,收缴保险费3440万元,为6.4万名农民发放养老金1070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达到6952家,职工61.8万人,共向4.4万名失业职工支付失业保险金8449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640多家,参保人员59.5万人,收缴医疗保险费3.5亿元,支出2.6亿元。

二、农业

2003年,全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农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293.6万吨,比上年增加33.3万吨,增长12.8%;棉花产量4.6万吨,增长93.1%;花生产量24.6万吨,增长29%;烤烟产量3.3万吨,增长19.2%。瓜菜产量1353.6万吨,增长5.1%,其中蔬菜产量1160万吨,增长4.5%;水果产量113.6万吨,增长43.8%。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2003年全市造林面积18.8千公顷,年末实有林业用地面积 304.5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09.8亿元,同比增长6.9%;生猪出栏 519.1万头,增长13.3%;家禽出栏 35138万只,下降3.3 %;肉类总产量106.2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38.2万吨,增长0.5%,牛羊奶产量18.5万吨,增长6.8%。

水产品产量略有增长。全市水产品产量58.1万吨,增长7%,其中海水产品52.7万吨,增长7.1%,淡水产品5.4万吨,增长6.3%。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64.8 万千瓦,增长2.2%;农业机械原值48.1 亿元,增长7.1%;农用拖拉机达10 万台。各类适用机械快速发展,主要农机化项目水平稳定提高,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面积增加,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玉米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迈出新步伐。全市农机经营单位达49.1万个,经营总收入33.5亿元,与上年持平,纯收入9.4亿元,增长2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市195.8万农户实现户户通电,949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村数9490个,比重达99.9%;自来水受益村数6189个,比重达65.2 %。全年农村用电量35.5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化肥施肥量(折纯)52.4万吨,增长5.9%。年末耕地面积 673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23.8千公顷,所占比重提高到 77.8%。

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2003年,全市完成村庄规划260个,小城镇规划53个,其中中心镇规划10个,小城镇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全年完成村镇建设总投资42亿元,新建各类建筑680万平方米。

三、工业

工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2003年,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加快改造,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搞活机制,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截止200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97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39个;实现增加值335.4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比上年高9.5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明显快于轻工业。受投资大幅增长的拉动,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9.8%,比轻工业快23.1个百分点。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增长。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增长13.6%;股份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3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增长66.0%。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7.8%,比上年同期提高0.7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统计范围内的230种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173种,占75.2%。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3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64.9

发电量(亿千瓦时)

48.53

1.50

钢材(万吨)

76.40

30.2

水泥(万吨)

459

18.3

焦炭(万吨)48.10 35.4

烧碱(万吨)

12.21

11.5

纯碱(万吨)

110.53

10.4

原油加工量(万吨)86.70 32.8

化肥(万吨折纯)44.37 16.4

合成氨(万吨)

54.81

20.4

农业运输机械(万辆)63.26-2.0

小型拖拉机(万台)

18.89

12.3

内燃机(万千瓦)

1852.7

72.4

程控交换机(万线)

1.88

64.1

合成洗涤剂(万吨)

10.40

22.7

化学纤维(万吨)

11.03 14.4

服装(万件)

1308

226.6

纱(万吨)

22.92 51.0

布(万米)

86141 70.9

印染布(万米)

80897 39.7

原 盐(万吨)634.2-5.8

卷 烟(万箱)

37.54

4.2

饮料酒(万吨)

18.10

37.2

纸浆(万吨)76.91 18.5

机制纸(万吨)112.74 7.2 机制纸板(万吨)42.61 53.1

轮胎外胎(万条)1791.6 24.6

塑料制品(万吨)10.94 31.2

工业技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全市全部村及村以上工业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953项,完成投资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78.3%;建成竣工投产项目1004项,按设计能力计算,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10.6亿元,利税48.8亿元。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224亿元,增长43.8%;实现利润65.0亿元,增长64.5%,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44.8%;实交税金61.5亿元,增长27.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6.3%,提高12.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8%,提高1.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6.9%,提高10.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43次,加快0.3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62%,提高0.7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9%,下降0.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2686元/人,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4.3%,下降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57亿元,增长1.5%。产成品存货81.6亿元,增长22.9%,应收帐款净额117.8亿元,增长20.6%,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9.6 %。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200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1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275.5亿元,增长93.1%,其中基本建设施工项目844个,增长117.0%,投资额124.1亿元,增长144.8%;更新改造施工项目485个,增长53%,投资额107.5亿元,增长71.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21项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6.9%。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迅猛。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1亿元,比上年增长81.7%,其中住宅投资26亿元,增长86.4%。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6.4亿元,增长306.4%;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5.0 万平方米,增加0.3万平方米。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125亿元,增长40.6%;全员劳动生产率63205元/人,增33.8%。实行投标承包工程3920个,增长31.8%,面积1316.6万平方米,增长31.3%,分别占施工工程个数和面积的76.8%、82%。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1.6亿元,其中公路投资10.7亿元。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16.4公里(不含乡村路733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5公里,一级路665.2公里,二级路1904.3公里,三级路1918.6公里,四级路2914.5公里,公路密度达48.0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6.4万部,其中客车8768部(含出租车3301部),货车25756部。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704.7万人,增长0.4%,旅客周转量29.19亿人公里,减少0.6%;货运量6796.9万吨,增长3.7%,货物周转量38.9亿吨公里,增长3.3%。铁路客运量546.2万人,下降18.8%,货运量1348万吨,下降26.2%。水上货运量57万吨,增长50%;潍坊港完成吞吐量282.5万吨,增长19.2%;航空客运量11180人,下降26%。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4亿元,增长12%,信函4630.2万件,包裹37.2万件,国内特快专递76.7万件,国际特快专递3.5万件,报纸1.1亿份,杂志589.3万份。邮政储蓄余额8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9.4%。

电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58.5万户,比上年增长 32.9%,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200万户,增长16.3%。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市场稳中有升,超市和餐饮成为消费的热点场所。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市零售额实现193.9亿元,增长18.6%,县以下农村零售额实现136.3亿元,增长9.8%。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60.7亿元,增长12.7%,个体经济零售额172.6亿元,增长13.3%,私营经济零售额52.8亿元,增长18.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9.7亿元,增长14.6%;餐饮业零售额33.2亿元,增长9.2%。

集市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195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084处,生产资料市场111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61.7亿元。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进口6.17亿美元,增长9.8%,出口16.38亿美元,增长27.8%,其中自营出口9.04亿美元,增长34.5%;三资企业出口7.34亿美元,增长20.3%。按出口国别分,对日、美、欧、韩四大市场出口11.72亿美元,增长21.6%;对新兴市场南非、南亚、澳大利亚的出口增幅都超过了50%。

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729项,合同外资额10.03亿美元,增长158.6%;实际利用外资5.03亿美元,增长94.3%。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66亿美元,外派劳务2537人次,增长49%。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2.15万人次,创汇收入66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670万人次,旅游收入34亿元,分别增长1.3%和4.7%,旅游总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4%。顺利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八、财政金融

2003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0.5亿元,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7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完成9.3亿元,增长17.2%,营业税完成7.1亿元,增长43.6%,企业所得税完成3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支出完成59.2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5.5亿元,增长17.8%;财政总支出项目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2亿元,增长41.4%,科技三项费用完成0.9亿元,增长7.4%;教育事业费用完成17亿元,增长11.5%;行政管理费支出完成8.2亿元,增长17.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2.1亿元,增长16.4%。财政收支相抵,当年净节余56万元,累计净节余4048万元,市本级及14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全市已连续17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贷款增势趋于缓慢,现金回笼增多,外汇业务平稳增长。到2003年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2.3亿元,同比增长14.7%,比年初增加11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07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年初增加70.5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651.8亿元,较年初增加77.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123.1亿元,较年初增加18.4亿元;技改贷款余额3.7亿元,增加1.4亿元;消费信贷发展迅速,贷款余额达到46.1亿元。货币持续回笼,全年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29.6亿元。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产、寿险保费总收入达到21.8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产险实现保费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3.9%;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7.6%。全年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4.5亿元,其中产险支付赔款2.9亿元,赔付率同比增长16.8%;寿险赔付和给付保险金1.6亿元,赔付率同比增长58.3%,有效地发挥了保险业在全市经济发展和安定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九、科学技术

2003年的科技工作积极围绕“科教兴潍”这一战略重点,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三化”战略,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共取得较大科技成果10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80项;专利授权达到905件。

科技计划实施顺利。全年全市共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3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计划项目39项,省级计划项目102项,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无偿经费1751万元,贷款额度3.9亿元,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900万元。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新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8亿元,增长4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0.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新增273家,总数达到1394家,资产总额17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3年,全区完成GDP3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3.9亿元,分别增长38.9%和40.3%,地方财政收入1.55亿元,增长8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亿元,增长187.1%。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新批外资项目24个,实际利用外资1943万美元,增长257%。经国务院批准在高新区设立了潍坊出口加工区,规划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年末累计达59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8.8%,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

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GDP12.5亿元,增长24.9%;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增长14.1%;外贸出口6646万美元,增长134.4%;实际利用外资891万美元,增长35.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7.8亿元,利税4.7亿元,分别增长26.1%、21%、10.1%。潍坊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经济软环境建设“三个重点”,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区完成GDP5.2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4亿元,增长71.7%;外贸出口1830万美元,增长119.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增长201.1%;地方财政收入1497万元,增长36.3%。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共洽谈引进项目90个,实际进区项目77个,总投资51.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5个。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跨跃式发展。2003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新增道路面积407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240公顷,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5.8亿元,竣工道路总长度120公里,总面积170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60公里,新建公共绿地70公顷,高标准新、改扩建了北海路、四平路、人民路等部分城市道路及通亭街、北海路环岛等绿化工程,完成的工程建设总量是往年的5倍以上,成为我市城建史上投资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

环保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外排化学需氧量控制在5.7万吨以下,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控制在14.5万吨和5万吨以下;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1%,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6.7%;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级别为二级,良好率为97.3%。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8万人,在校生4.4万人,毕业生0.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5万人,在校生12.3万人,毕业生3.4万人。在校高中学生17.9万人,毕业生4.4万人,普通高考录取本科人数达到2.27万人,万人比、进线率、重点本科录取人数等七项高考指标均列全省第一位,实现了从教育大市到教育强市的跨越。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397所,在校生136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达到99.8%,初中入学率为99.9%,巩固率达到99.4%;学前教育突破原有局限,逐步向婴幼儿阶段延伸;社区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积极实施“农村百所薄弱小学改造工程”、“市区中小学解困工程”、“农村百所规范化小学创建工程”和“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建成了“潍坊教育信息港”,教育信息化惠及百万学子,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24字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不”工作目标,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抗击非典的伟大胜利。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415所,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66所;医院床位2.0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8103人,其中医生12418人。实施系统化大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到100多处。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潍坊市科普馆已正式开馆;专业文化成效显著,在市以上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共发表、上演、播出各类文艺作品1600余件;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1500余次,参加人员50万人次,极大的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三下乡”活动中,到乡镇演出1000多场次,赠送图书10000余册,送电影进农场、进军营5000余场次;“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和音像市场的整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体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竟技体育方面,我市成功举办了潍坊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有五千名运动员参加了29个大项目的比赛,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最具特色的一次体育盛会;群众体育方面,我市建设全民健身工程总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全民健身点833个,登记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多人,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十二、市场物价

2003年,物价指数全面回升。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及国内投资需求扩张、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物价指数出现恢复性上升。200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5%,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6%,服务项目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类、居住类、烟酒类价格依次上涨3.0%、0.4%和4.5%,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通讯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1.0%、3.0%、1.4%、1.9%和1.4%。扣除食品涨价影响,非食品价格指数下降0.6%。工业品价格呈逐渐回升态势,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7.4%和5.1%。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7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6123元,增长8.6%;年末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24台,电冰箱(柜)118台,洗衣机94台,空调器41台,移动电话97部,家用电脑29台,家用汽车2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21元,增长7.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1元,增长2.4%。

劳动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2003年,在全市35处街道、129个重点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共为2.18万名符合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举办招聘洽谈会341场次,2003年,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8.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全市2024名在中心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与失业并轨。2003年,举办职业培训13万人,技校招生达到11000多人,各项职业技术培训指标均列全省首位。年末在岗职工人数58.2万人,减少1.9%;全年工资总额62.8亿元,增长6.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780元,增长9.5%。

社会福利、城乡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城镇低保人数达到3.9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捐赠工作成效显著,捐助网络不断完善,募集各类款物总价值2100多万元;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各类服务网点发展到2300多个。发行社会福利彩票2.4亿元,筹集福利基金2800万元。筹资82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第二批“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65个项目的建设,全市为老服务设施达到100多处;193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 7200多人;各类民办福利机构已发展到45家,床位增加到2100多张。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机制。据统计,全市出生人口68596人,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2.51‰,性别比106。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847.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4万人。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04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

篇2: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

潍坊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潍坊调查队

2012年2月15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一九五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各项方针政策,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平稳增长,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541.85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2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961.40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1760.9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17亿元,增长11.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5、6.85和3.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8833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6163美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为10.14:55.38:34.48。

2011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67.7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39.1亿元,坊子区91.7亿元,奎文区130.5亿元,青州市402.3亿元,诸城市521.0亿元,寿光市542.4亿元,安丘市197.1亿元,高密市384.5亿元,昌邑市263.9亿元,临朐县162.2亿元,昌乐县19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0.3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60.4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18.3亿元。

第四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130.6%,企业家信心指数125.5%,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5.5个和18.3个百分点,但均在景气区间之内。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9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4.3%上升到54.8%;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33.3万户,增长12.5%;从业人员171.0万人,增长4.4%;注册资金1914.4亿元,增长25.5%;纳税额328.9亿元,增长23.4%,占全部税收比重73.4%,较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836起,死亡386人,同比分别下降15.2%和5.2%。

二、农业

2011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 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4.3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4.2%。

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产,部分经济作物产量略有下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4.3万亩,增长0.4%;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533.7万吨,增长2.1%。棉花产量5.1万吨,减少1.3%;油料产量25万吨,减少7.4%;烤烟产量3.0万吨,增长65.3%。蔬菜产量1129.6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88.4万吨,减少4.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135.3万吨,增长9.9%;禽蛋产量26.9万吨,增长2.6%;奶类产量27.7万吨,减少0.2%。大牲畜年末存栏42.4万头,同比增长0.4%;猪年末存栏450.0万头,增长8.9%;家禽年末存栏12008万只,增长7.5%。生猪年末出栏729万头,增长9.9%;家禽年末出栏49487万只,增长9.5%。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7.2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8%;水产品总产量50.0万吨,增长9.1%。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01万千瓦,增长6%;联合收获机达到2.1万台,增长11%。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702千公顷,机播面积993千公顷,机收面积866千公顷,机耕水平、机播水平和机收水平分别为99%、87%和76%。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41.2%;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同比增长43.1%;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90%。

三、工业

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至201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57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集体企业增长19.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26.2%,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1%,轻工业增长1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77.9亿元,增长28.5%;实现利润总额530.0亿元,增长19.2%;实现利税总额792.9亿元,增长17.1%;实交税金275.5亿元,增长22.2%。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34%。全市饮料制造业、动力机械业、海洋化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造纸包装业、电子信息业六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25.6亿元,增长27.6%。其中,饮料制造业52.4亿元,增长29.5%;动力机械业2000.4亿元,增长19.2%;海洋化工业1557.8亿元,增长35.6%;纺织服装业1330.7亿元,增长29.6%;食品加工业1225.6亿元,增长29.1%;造纸包装业329.7亿元,增长21.2%;电子信息业381.4亿元,增 长38.8%。

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共1109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5.4亿元,增长22.7%;实现利润总额206.4亿元,增长13.3%,实现利税总额267.4亿元,增长9%.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拥有电子信息企业137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9.4亿元,增长46.3%;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增长53.2%;利税总额33.1亿元,增长52.1%。

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27种主要产品产量,有16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化学试剂、大型拖拉机、钢材、钢化玻璃、软饮料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累计同比增长产 品 名 称

原盐

饲料

卷烟 白酒

啤酒

服装

计量单位 万吨 万吨 亿支 万千升 万千升 万吨 亿米 万件

本月止累计

(%)

986.72 489.72 215 6.47 42.70 79.77 41.31 37123.9

-9.64 3.59 0 20.26 13.02 4.27 9.9 3.16 人造板

纸浆

机制纸及纸板

原油加工量

焦炭

纯碱(碳酸钠)

合成氨(无水氨)

化肥

初级形态的塑料

化学试剂

化学药品原药

化学纤维用浆粕

化学纤维

橡胶轮胎外胎

塑料制品

水泥

钢化玻璃

中空玻璃

生铁

粗钢

钢材

万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条 万吨 万吨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173.26 116.86 356.72 750.84 215.99 364.76 92.5 75.74 48.12 247.29 16.54 22.56 25.76 3432.84 39.94 922.66 71.54 60.16 237.75 242.55 646.22

32.02 2.2 14.72 12.01 27.67-0.88 8.34 5.02-16.24 77.70 21.53 16.11-11.48 6.29 13.47-0.88 51.66 24.79 9.02 6.62 33.82 发动机

大型拖拉机

中型拖拉机

小型拖拉机

万千瓦 台 台 万台

12416.02 10860 61003 8.75 44326 41.99 161.13 1.34 4.69 178.15

-10.81 91.77 17.08-0.91 10.36-13.92 24.09 81.08 18.43 3.39 农作物收获机械 台

汽车

电动自行车

万辆 万辆

灯具及照明装置 万套

电子元件

发电量

亿只 亿千瓦小时

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66.4亿元,增长20.6%。1288个在建项目中已有650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82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89个,当年过亿元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12.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4%。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共组织实施了节能量500吨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02个,总投资52.5亿元,项目累计年内可实现节能量93.3万吨标准煤。在抓技改的同时,加大钢铁、造纸、印染、焦炭、水泥等9大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淘汰38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4座,产能160万吨;立窑水泥4座,产能35万吨;焦炉3组,产能 35万吨;落后印染能力2.4亿米,涉及到22家企业的30余条生产线,年内可减少能耗74.1万吨标准煤。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3976个投资施工项目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797个,占总数的95.5%。按产业分类分,一产投资完成101.6亿元,增长19.1%;二产投资完成1068.5亿元,增长20.7%;三产投资完成1433.1亿元,增长25.1%。按区域分,城镇投资完成2090.5亿元,增长26.8%;农村投资完成512.7亿元,增长14.3%。

“九大投入”亮点显现。“九大投入”中,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801.2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0.8%,增长21.4%;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590.1亿元,增长10.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7%;现代农业完成投资79.9亿元,增长14.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1%;文化产业(核心层)完成投资309.8亿元,增长36.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1.9%;节能环保投资381.5亿元,增长2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4.7%;惠民工程完成投资812.8亿元,增长38.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1.2%;高新技术完成投资689.1亿元,增长58.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64.6%;滨海开发投资完成393.8亿元,增长26.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5.1%;镇域产业投资完成1801.6亿元,增长23.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趋缓。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05.9亿元,增长10.4%,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13.0亿元,增长15.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46.6亿元,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1242.1万平方米,下降10.6%。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520.1亿元,增长16.2%;全员劳动生产率18万元/人,增长18.9%。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其中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4744.5万平方米,增长20.5%,占施工工程面积的81.5%。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

交通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9.2亿元。其中公路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港航、客货运场站、管道建设、城市公交等完成投资46.7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694.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4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17.8万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3425辆,载货汽车120153辆,出租车4601辆,其他机动车及拖拉机49395辆。海运船舶结构趋于大吨位、专业化,运力达到80.3万载重吨。2011年,全市道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2.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4.1 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2.2亿吨,货物周转量695.7亿吨公里。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145万吨,货物周转量92.8亿吨公里。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06.9万吨,是我省同类港口中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港口。航空运输完成旅客运送量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5万吨。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110万吨。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亿元,同比增长23.0%。国内函件4381.2万件,增长7.8%;国内包裹19.4万件,增长0.4%;报纸10920万份,增长4.4%。

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59.5亿元,比上年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827.2万户,增长17.4%,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160万户,下降21.4%。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通信光缆总长度113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300G,固定电话普及率17.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9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73.7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38万户,比上年增加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123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8.0%。

六、国内贸易与现代物流业

国内消费市场保持繁荣。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按销售情况分,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贸易企业共实现零售额675.0亿元,比上年增长 25.9%,占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6.3%提高到50.0%。按城乡市场分,城镇零售额实现949.0亿元,增长19.9%,乡村零售额实现400.8亿元,增长11.5%。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17.6亿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2.2亿元,增长14.9%。

流通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全市240家连锁超市与600多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实行对接,23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与12家大型超市、4家五星级酒店实现对接,5家大型连锁企业与1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对接,“农超对接”农产品年最低合同采购量17万吨,采购额28.1亿元。打造放心消费体系,推进“放心早餐”工程,新设 “放心早餐”网点82个,积极建设“放心肉”追溯体系,10家屠宰企业,11家大中超市,2家肉品专卖店实行网格化监督管理,实现了生猪来源可识别、产品流向可查证、质量责任可追溯。

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全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发展到24个,其中,鲁东物流中心进区项目72个,实际完成投资146亿元以上,是全国首批现代物流实验基地之一。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到2319家,其中,“AAA”级物流企业6家,列入国家物流税收政策试点企业6家。

七、对外经贸与旅游

外贸出口突破百亿美元。全市进出口总额14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出口103.7亿美元,增长19.2%,成为全省出口过百亿的四个市之一;进口37.3亿美元,增长21.9 %。按企业性质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8.9亿美元,增长28.8%;集体、民营企业出口55.2亿美元,增长39.3%。按大类商品划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增长30.4%;化工产品出口17亿美元,增长36.7%;纺织服装出口26.4亿美元,增长24.8 %;农产品出口17.3亿美元,增长25.4%。2011年,寿光市、诸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9 个,合同利用外资15.4亿美元,增长32.1%,实际到账外资7.2亿美元,增长0.02%。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1.6亿美元,增长27.5 %。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3631.5万人次,增长22.4%。其中,国际入境游客28.9万人次,增长30.3%;国内旅游人数3602.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旅游总收入315.2亿元,增长27.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02.1亿元,增长27.5%;国际旅游收入2.1亿美元,增长26.5%。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66.8亿元,增长2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3.9亿元,增长25.4%。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完成120.7亿元,增长2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5%。财政总支出完成358.3亿元,增长23.1%。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03.5亿元,增长22.1%。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90.7亿元,增长35.6%,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强农惠农等民生支出186.8亿元,比上年增加4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52.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增长较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支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748.9亿元,比年初增加440.5亿元,增长13.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001.5亿元,比年初增加429.5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97.8亿元,同比增盈30.4亿元。

证券市场较快发展。年末拥有上市公司33家,股票37只,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26亿元。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7家,境外上市公司16家。2011年新增上市公司4家,融资24亿元。境内上市公司年末总市值945亿元。证券公司全年总交易额1392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期货公司全年代理期货交易量262万手,实现营业收入1329万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1年,驻潍市级保险机构由上年的 46家增加到52家;县市区保险机构(含营销服务部)由上年的225家增加到241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3.7%;各项赔给付23.6亿元,增长15.8%;承担社会经济风险11274.3亿元,增长22.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赔付支出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人身险保费收入58.0亿元,比上年降低1.6%,赔给付8.0亿元,比上年增长5.9%。

九、科学技术、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479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43项。科技成果培育迈上新台阶。全市培育优秀科研成果390项,评审出市级科技进步奖150项,95%以上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6项,其中,晨鸣集团的“速生杨高档铜版纸”等2项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整合科技资源,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8项,争取无偿经费3.2亿元,项目、资金数均居全省首位。其中,潍柴混合动力系统开发等2个项目获科技部重大专项扶持资金9700万元;盛瑞传动8AT和歌尔声学智能电声器件项目新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专项,争取资金7400万元。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49.7亿元,同比增长30.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 14 重达到24.93%,比年初提高1.1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总数达到328家;高新区“63513”新兴高端产业工程被确定为全省示范工程。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50家,3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验收,全市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423家,其中省级96家。潍柴动力成为国家级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歌尔声学等6家企业创建了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全市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2家。认定市级孵化器6家,经济区、高新区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潍坊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7家,其中省级4家、国家级3家。高新区生物园等6家单位参与国家综合性新药创制大平台建设,并设立了“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

专利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全市共申请专利8582件,授权专利4923件,增幅分别为31.6%和2.6%,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37件,授权308件,增幅分别为109.0%和52.5%;企业专利申请4642件,增幅64.8%;大专院校专利申请253件,增幅228.6%。开展第二批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全市共拥有市级以上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40个,试点园区2个,山东专利明星企业146家,拥有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质量技术监督和商标注册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山东省省长 质量奖,5个生产基地获得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8家企业获得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251个山东名牌产品,35个山东省服务名牌。全市19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7个产品获山东名牌产品,13个服务项目获山东省服务名牌。全市拥有驰名商标69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18件,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安丘市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标准化示范市。食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组织开展了乳制品等5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和桶装饮用水等3类产品的专项抽查,共抽查产品2283批次。举办食品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会83期,全市941家食品生产企业,3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了履责报告。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查处投诉违法案件640起,对44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进行了处理。

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我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达到114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1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59名,均居全省前列。职业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实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7.4万人,技工院校招生1.5万人。创业平台和引才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潍坊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评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十、城市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拓宽改造北海路,6月底建成通车,11月底全线竣工;玉清街、文化路、清溪街、鸢飞路、玉清街虞河桥全部完工;卧龙街虞河桥主体完成;怡园路、永安路道路工程完成。鲁台会展中心工程主体和钢结构完成,会议中心外围护结构和展览中心屋面完成,管道安装完成65%。虞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展开。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突破。全市开工(含新开工、购买、长期租赁及货币补助)保障房项目30004套,综合开工率达到14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789户、廉租住房659套、经适房4281套、公租房9357套(间),签订棚改货币补偿协议和开工安置房14918户。

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2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覆盖率达85%以上。全市有9个镇、94个村获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村庄建设示范村称号。建设农村连片住房16万户,改造危房1.6万户。农村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0万人,全市饮用自来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5.0%。柏油公路通村率达到99.6%。我市人口城镇化率为47.93%,较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2011 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市环保工作围绕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源达标排放三个目标,将工业COD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84万吨和13.3万吨以内,完成2011年污染减排计划。市区空气质量良好率提高10%,全市6条污染河流全部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六大空气污染片区基本解决空气异味问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二氧化硫去除率达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危险废物安全收贮,处置率达到10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2394.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1%。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年末,驻潍高校共17所,在校学生17.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学生17.5万人;普通高中47所,在校学生17.2万人;初中301所,在校学生31.1万人;小学1015所,在校学生54.6万人;幼儿园1829所,在园幼儿24.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改造学校1381所,改造校舍650万平方米。发放各类学校助学金1.51亿元,受助学生达到17.9万人次。在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中,成绩名列全省第一。

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以“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实践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卫生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95个,其中医院113个,床位41046张,共有专业卫生人员605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221人。卫生机构全年门诊诊疗5174万人次,健康检查299万人次。新农合参合农民总数达到625万人,参合率99.99%,人均筹资提高到250元,基金总额达到15.6亿元,住院和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6.9%和43.7%以上。公立医院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备受各级关注。国务院医改办及卫生部有关领导先后6次对我市试点给予肯定,我市先后5次在国家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全市半数以上镇街文化站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标准,85%的镇街和65%的社区建成文化共享工程规范化服务站点。新建农家书屋2012家,总量达到7678家,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8%,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全年达到10.7万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1181工程”扎实推进,全市共建成规范化公共电子阅览室80个。群众性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 著,全市9个基层文化品牌被评为省级“农村优秀文化品牌”,94个基层文化团队被评为省级“农村文化优秀团队”。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绩,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其中新发现2505处,复查159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创佳绩,又有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名录,有10名非遗传承人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5项。组织开展首届“文化创新奖”评奖活动,评选出首届“文化创新奖”12项。

体育工作成绩突出。我市参加了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一等奖15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71个。年内全市完成审批成立体育类民办非企业65家。体育彩票销售7亿元。不断改善城乡体育健身条件,群众健身蓬勃开展。全年组织体育活动600余次,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累计完成各类规模健身工程634个,建设大型全民健身示范工程1处、街道(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0处、城市社区体育场地51个、户外全民建设基地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60处以及农村社区健身工程30处。搞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年完成1万余人监测任务。

十二、市场物价、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物价水平年内小幅上涨。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4%,涨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10.0%、3.9%、0.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上涨1.4%、0.1%、0.1%、0.3%,居住类与上年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7.1%和8.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8%,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12.4%。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8.2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69.6元,增长9.8%。年末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电冰箱109台,洗衣机92台,空调器99台,移动电话203部,家用电脑88台,家用汽车26辆。城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0.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4.9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8.9元,增长17.3%,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81.6元,增长6.7%。年末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0台,电冰箱94台,洗衣机86台,移动电话188部,摩托车59辆,生活用汽车17辆。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2.9%;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36.5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全市实现城乡就业24.04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完成计划的119.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3万人,完成计划 的134.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3%,低于控制目标0.67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稳有序,城乡就业连续八年实现“双过十万”目标。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8万人,“4050”等困难群体再就业6674人。全面开展就业培训,全市再就业培训2.6万人,创业培训1.3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5.3万人。

社会保险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我市各险种扩面征缴任务全面完成,社保基金总收入超过115亿元,当期结余2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1402元;建立了城镇居民医保大病补偿制度,参保居民一个医疗内的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提高到18万元;失业人员失业救济金由每人每月4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

社会福利工作加快推进。2011年投资5000多万元,改扩建了市社会福利院。在每个县市区建设了1处社会福利中心,在每个镇街建立了1处多功能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福利彩票发行销量达9.8亿元。加强社会救助工作,2011年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40859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16956人,五保户供养率比全省平均高6.8个百分点。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撤村设社区、“城中村”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有9个社区被表彰为“山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先 后慰问优抚对象4万多人次。潍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四连冠”。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82330人,合法生育率97.7%,人口自然增长率3.56‰,出生人口性别比106.6,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到5.5‰以下。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户籍人口877.61万人。据人口抽样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915.53万人。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篇3: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综合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7.8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7964.8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4.9%和3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579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2.4∶33.4调整为13.8∶52.8∶33.4。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06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GDP的5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0.2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721.6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4020.69亿元,增长13.1%。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2%,居住类价格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1.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与上年持平。

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47.6千公顷,增长1.2%;药材播种面积101.8千公顷,增长3.0%;蔬菜播种1246.1千公顷,增长3.4%。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1.8%;大春粮食增长0.5%。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86.6万吨,增长2.9%;烟叶产量27.4万吨,增长10.1%;蔬菜产量3764.7万吨,增长5.3%;茶叶产量21.0万吨,增长12.9%;水果产量808.1万吨,增长5.3%;药材产量41.3万吨,增长6.7%。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增长2.4%;牛出栏增长1.2%;羊出栏增长0.8%;家禽出栏增长7.0%;兔出栏增长5.4%。禽蛋及牛奶产量分别增长1.1%和0.7%。

林业。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193.3千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2.0千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6.7千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7710.0千公顷。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19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9个(2012年新批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0个(2012年新批建3个)。年末森林覆盖率3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渔业。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9.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水产品产量118.9万吨,增长6.0%。

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1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66.8万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0平方公里,累计67702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97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68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94万千瓦,增长7.8%。全年农村用电量156.0亿千瓦小时,增长5.0%。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8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9%。季度审批后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9户,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257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

工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0%,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4%,重轻工业的比为66.8:33.2。“7+3”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0%,增长13.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32.9%;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2.7%;能源电力产业增长9.2%;油气化工产业增长14.7%;钒钛钢铁产业增长10.1%;饮料食品产业增长16.8%;现代中药产业增长1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042.6亿元,增长42.0%。

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0.9%,汽车制造业增长29.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8.9%,开采辅助活动增长27.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2.6%,纺织业增长21.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9.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8.2%,家具制造业增长18.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7.1%,金属制品业增长16.4%。

主要产品产量。在纳入统计的130种重点产品中,有97种产品生产增长,增长面为74.6%。其中,原煤产量增长3.4%,天然气增长2.0%,发电量增长9.9%,铁矿石增长22.6%,磷矿石增长25.7%,成品钢材增长7.3%,水泥增长1.8%,白酒增长14.8%,化学药品原药增长21.4%,汽车增长145.1%,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86.6%。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65.7亿元,增长13.3%。实现利税总额3892.1亿元,增长20.0%。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2142.7亿元,增长22.7%。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559.2亿元,增长11.4%;股份制企业1457.0亿元,增长20.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82.7亿元,增长44.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9.4。

nlc202309040406

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825个。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41.8亿元,增长2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916.1万平方米,增长1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189.9万平方米,增长1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065.1万平方米,增长12.2%。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2.8亿元,增长65.1%;第二产业投资6562.6亿元,增长13.5%,其中工业投资6499.5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投资11013.5亿元,增长21.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61.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全年民间投资96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1.1个百分点。

房地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9865.5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面积6455.9万平方米,下降1.3%。

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771.7亿元,增长14.4%。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实现商品零售额4035.8亿元,增长23.5%。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2.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2%,日用品类增长19.6%,化妆品类增长25.5%,金银珠宝类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0%,家具类增长34.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7.1%。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4亿人次,增长2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9.8亿元,增长34.0%。接待入境旅游者227.3万人次,增长25.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0亿美元,增长26.5%。全省累计出境游客总人数为76.8万人,增长35.1%。其中,前往香港旅游人数为19.0万人,增长47.4%;前往澳门人数为12.9万人,增长51.9%。

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5亿美元,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89家,累计批准9904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98.7亿美元,增长3.6%。落户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87家。年末驻川外国领事机构9家。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32.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新增境外投资企业60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338家。

全年实际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7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2012年新签并履约的国内省外合作项目4748个,到位资金2580.8亿元;往年签约并履约的项目6219个,到位资金5214.5亿元。

全年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出口额384.6亿美元,增长32.5%;进口额206.7亿美元,增长10.5%。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5%;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38.1亿美元,增长7.9%,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3%。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八成以上,其中出口初级产品8.6亿美元,下降5.9%;出口工业半制品52.5亿美元,增长10.5%;出口工业制成品323.5亿美元,增长38.5%。

交通、通信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130.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6%;完成旅客周转量1697.5亿人公里,增长9.1%。铁路营运里程351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334公里;全省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6.1万标箱。

邮电通信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3.2亿元,增长28.0%;电信业务总量620.2亿元,增长13.3%。年末拥有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1789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3749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47万户,比上年减少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498万户,增加698万户。电话普及率76.1%,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5%,移动电话普及率61.1%。固定互联网用户838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3974万户,光缆线路长度83.5万公里。

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税收收入1827.2亿元,增长18.8%。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431.1亿元,增长16.2%。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130.8亿元,比年初增加639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9264.2亿元,比年初增加2603.0亿元,增长15.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560.4亿元,比年初增加3530.5亿元,增长16.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7273.4亿元,比年初增加1395.5亿元,增长8.8%。年末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9438.3亿元,增长20.4%。

保险。年末,共有保险公司69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30家,寿险公司34家,养老险公司3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55家,外资公司14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819.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71.5亿元,增长20.6%;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48.0亿元,下降1.0%。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32.9亿元,增长21.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41.3亿元,增长29.2%,人身险赔付支出91.6亿元,增长12.1%。

nlc202309040406

证券。年末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03家,其中A股90家、H股公司15家(2家公司A、H股两地上市)。全年累计实现融资252.5亿元。其中4家公司首发融资45.2亿元,12家公司再融资207.3亿元。

年末全省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243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全年新增16家证券营业部,8家期货营业部,2家基金公司分公司。

年末全省有证券投资者账户747.3万户,全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2.5万亿元。有期货投资者账户3.1万户,累计实现期货代理交易额7.7万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2.6万所,在校生(学历教育)1579.9万人,教职工9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9.6万人。

义务教育。全省小学8586所,招生101.0万人,在校生560.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3908所,招生98.8万人,在校生304.2万人;特殊教育113所,招生8398人,在校生4.4万人。

中等及职业教育。全省普通高中735所,招生52.2万人,在校生15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630所,招生54.4万人,在校生139.9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79.3万人(次)。

成人教育。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33.0万人;成人中学在校生4.9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6万人。

高等教育。全省普通高校99所。普通本(专)科招生38.2万人,增长8.4%;在校生122.4万人,增长7.4%;毕业生28.7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40个,招生27553人,在校生85626人,毕业生22198人。

科技事业。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2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全年共申请专利66312件,专利授权42220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5487项;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353件,审理结案340件。

科技创新。全省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其中创新型企业1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1154家,其中试点企业387家,培育企业74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1600项,成交金额119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010项。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68个,艺术表演场所45个,文化馆205个,文化站4600个,公共图书馆17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3个。全年摄制电视剧6部,电影故事片11部。

文化遗产。全年新增博物馆4个,共有博物馆14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51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入常态,全年接待观众3597万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0项。

广播、电视事业。全省无线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台158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6.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396.4万户,比上年增加56.1万户。

新闻出版和档案工作。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6种,出版量17.2亿份;出版期刊343种,出版量10816万册;出版图书8720种,出版量22391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20种,电子出版物300种。档案馆247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43.1万卷。

卫生资源。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6073个,其中医院15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742个;床位39.1万张,增长16.6%;卫生技术人员37.9万人,增长7.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2万人,注册护士13.4万人。

卫生环境。新增省级卫生城市2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比上年提高3.0和1.9个百分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提高到60.9%。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98.2%。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31.81/10万、10.2‰和13.3。

体育事业。全年省优秀运动队获世界级比赛金牌13枚、银牌25枚、铜牌3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19枚、银牌4枚;获全国比赛金牌23枚、银牌16枚、铜牌26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8.0亿元,增长13.8%,共筹集公益金10.9亿元。全省建成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所、省级18所,市(县)级业训重点单位3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25个。全省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5700条,当年新建1205条。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74个。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全年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发展项目共计97个,支持资金5.8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2.8亿元和关闭落后小企业补助资金1.93亿元。获得国家节能资金补助4.3亿元。全面完成433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7.18%。

环境保护。全年安排用于污染治理、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等环保专项资金6.2亿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63个,企业预算总投资18.7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补助资金1.4亿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开展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03个,总投资18.2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约1.2亿元,省政府限期治理的100户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32条重点小流域治理全面展开,依法新划定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nlc202309040406

生态建设。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7个,面积90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6%。国家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县24个。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7600起、死亡3493人,比上年减少593起、141人,分别下降3.3%和3.9%。自2001年以来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保持下降态势。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5人,下降14.0%;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20人,下降12.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2.35人,下降11.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3.047人,下降5.6%。

人口

据201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79.73万人,人口出生率9.89‰;死亡人口55.79万人,人口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长率2.97‰。年末常住人口807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15.6万人,乡村人口4560.6万人,城镇化率43.5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支。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工资性收入14249元,增长12.3%。人均消费性支出15050元,增长9.9%。其中,居住支出增长4.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7.6%,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0.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4%。

农村居民收支。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比上年增加872.9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工资性收入3088.9元,增收436.4元,增长16.5%;家庭经营纯收入3004.9元,增收243.2元,增长8.8%;财产性纯收入166.6元,增收26.2元,增长18.6%;转移性纯收入741.1元,增收167.1元,增长2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66.7元,增长14.8%。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8.3%,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增长10.7%,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7.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2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6.8%。

社会保险。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1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577.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8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68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654.4万人。全省181个县(市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展开,参保人数278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7.9万人。

社会救助。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186.2万人,农村低保人数433.7万人,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19元和15元。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率49.6%。按城市低保人数计算,城市医疗年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306元;按农村低保和五保人数计算,农村医疗年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262元。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31.9万张。建立城镇社区服务中心(站)2937个。销售福利彩票59.5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7亿元。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7.5亿元,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00.6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475.2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8∶50.0∶30.2调整为19.6∶50.4∶30.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

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工业增加值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年接待游客5694万人(次),增长29.1%;实现旅游总收入330.9亿元,增长34.0%。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9.8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0亿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3元,增长14.8%。

扩权试点县(市)经济

扩权试点县(市)经济增长较快。全年59个扩权试点县(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90.2亿元,增长13.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8.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327.9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1993.6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6∶52.4∶25.0调整为21.9∶53.5∶24.6,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4715.4亿元,增长16.2%,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7.3%上升到58.3%,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增速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84.3亿元,增长28.6%,实现利润747.8亿元,增长37.9%。接待游客13437万人,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994.6亿元,增长42.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42.9亿元,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9.6亿元,增长16.2%。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704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7370元,增长14.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93.0亿元,增长22.8%。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四川统计年鉴-2013》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省林业厅、水产局、水利厅、农业厅、交通厅、邮政公司、电信管理部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旅游局、商务厅、成都海关、招商局、财政厅、保监局、证监局、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卫生厅、体育局、环保厅、安监局、人社厅和民政厅等相关部门统计。

篇4: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4-03-04 08:12:23

保护视力色:

2003年,全省教育系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以创建新一轮教育强县为抓手,继续落实 “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推进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小学招生52.45万人,在校生340.29万人,初中招生60.72万人,在校生191.94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8.49%、99.85%,均比上年提高。

采取积极措施,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2003年高中段教育共招生59.8万人,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27万人,比上年增加3.42万人,增长12.7%;中职学校招生30.64万人,增加3.32万人,增长12.2%。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所占比例为50.3%,与普通高中招生基本保持1:1的水平。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例达84.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继续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幼儿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全省幼儿园11560所,在园幼儿达117.96万人,比上年增加0.3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0-2周岁早期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同时,2003年选择11个县(市、区)启动“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办学效益继续提高,校际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2003年全省撤并小学1250所、初中92所,小学、初中数量分别减少到7712所、2081所,校均规模小学达到441人、初中922人。

二、加快以高教园区为重点的高校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积极发展

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完成投资70亿元,竣工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六大高教园区完成投资60亿元,竣工面积250万平方米。至2003年秋季,六大园区投入使用的高校34所,累计竣工面积6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42亿元,在校生达到21.5万人。目前,滨江、下沙西区、浙大紫金港、宁波、温州等高教园区己基本建成,下沙东区、小和山园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达72所(含正在筹建的高职学校8所),研究生招生6863人,比上年增长12.3%;在学研究生19269人,增长18.2%,其中:博士生招生、在校生分别为1536人、5144人,较上年增长6.3%和18.8%。地方属研究生教育机构(含高校、研究机构)招生1666人,增长63%,在学研究生3428人,增长50.6%;全省普通本专科招生17.35万人,增长13.4%,其中本科招生8.09万人,增长15.9%;本专科在校生总数达48.46万人,增长23.3%,其中本科在校生25.28

万人,增长25.8%。地方属高校本专科招生16.72万人,在校生45.71万人,分别增长16.6%和27.9%,其中本科招生、在校生分别为7.5万人、22.7万人,分别较上年增长17.7%和30.1%。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76.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适应我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2003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正式成立,使正式成立的高职学校达到34所。高等职业学校招生6.29万人,在校生15.3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30.4%,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地方属高校平均水平。招生生源结构逐步得到调整,招收各类中职学校毕业生2.71万人,增长1.5%;“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2.26万人,增长18.3%。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中高职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子,2003年组建了与我省经济支柱产业相适应的宁波服装职教集团、浙江大港职教集团、浙江商贸职教集团、浙江金融职教集团等4个省级职教集团。

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2003年全省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13所,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2所,这两类院校成为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主体。2003年普通民办本专科招生4.26万人,在校生12.03万人,分别占全省高校招生、在校生总规模的29.6%、28.1%,其中独立学院招生和在校生分别为2.94万人和8.61万人,占本科招生、在校生规模的38.8%、34.1%。

全省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内涵。杭州商学院成为新增博士授予单位·浙江林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温州师范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成为新增硕士授予单位。继续深入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以评估为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最和办学水平。2003年完成了对9所本科院校和19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工作;全省新增本科、高职高专专业220个,其中工科类96个,占43.6%;重点加强100个重点学科、100个重点扶持学科、100个重点专业、130个基础实验室、l00种高校教材和100门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科研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17亿元,增长30%,科研的开展和产学研的结合,激发了高校潜力,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全面开展教学改革,第二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各项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3年继续选拔1465名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9所本科院校学习,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 “立交桥”。实施 “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深化。2003年,我省继续坚持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与、市场引导的做法,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加快学生公寓等后勤设施建设和加强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进井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省新建学生公寓1349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7.6万平方米。高校后勤不断扩大改革范围,在学校卫生保健、附属幼儿园、车辆使用等方面逐步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转变。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

实现从行政性管理向企业化经营、福利性供给向市场化运作转变。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促进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2003年全面实施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9.6万人,在校生达到30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招生、在校生稳中趋降。远程教育本专科招生4.29万人,在校生达10.7万人。130万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其中有88.3万人次报考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全年本专科毕业2.58万人,比上年增长6.2%。

全省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37所,共招生1万人,在校生2.15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生2.94万人,在校生7.26万人。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494.61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0.86万人。

四、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3年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增长7.7%;小学专任教师15.91万人,减少0.1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83万人,增加0.5万人,增长3.3%;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06万人,与上年持平;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2.99万人,增长15%。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继续提高。全省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层次学历此例是近几年来提高最快的一年。2003年全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3.5%、98.1%、96.8%、89%和69.7%,分别比上年提高2.2个、0.7个、1.5个、3.6个和8个百分点。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45.9%和39.8%, 比上年提高12.5个和

9.5个百分点。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研究生毕业占33.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6.8%,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03年师资来源渠道得到拓展。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工作全面启动,全省符合学历要求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经过教师资格认定的人数达到0.66万人。大力表彰优秀教师,2003年全省评选出教坛新秀211人、第十六届“春蚕奖”300人、第十四届“绿叶奖”120人。

五、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符合公共财政特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394.95亿元,增长21.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45%。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80.96亿元,增长19.1%,占教育经费总支出45.8%,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20.17%。

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达5030.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00.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中等职业教育校舍面积779.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03万平方米,增长15.6%;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1690.21万平方米,比上年净增361.71万平方米,增长27.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5.22平方米、普通中学11.27平方米、中职学校11.21平方米、普通高校34.9平方米。

普通中小学藏书11827.96万册,比上年增加671.71万册,增长6.0%;中等职业教育藏书1223.87万册,增加119.27万册,增长10.8%;普通高校藏书3345.66万册,净增349.36万册,增长11.7%。

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高校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12.95亿元、23.83亿元、7.91亿元、35.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86亿元、4.88亿元、2.82亿元和4.28亿元,增长16.8%、25.8%、55.4%、13.8%。

篇5:2003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09-10 1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1年2月28日

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7.8%。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

市场物价止降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1%,居住上涨4.8%,食品中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另外,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11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1274万人,增加260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2000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36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国际收支形势良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利用外资规模较为稳定,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亿美元。外贸顺差有所缩小,全年进出口顺差24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末1美元兑8.2781元人民币,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12个基本点。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在连续几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2660亿元,比上年增收2348亿元,增长22.8%。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62亿元,达到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86.2%,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更快,实现利润2392亿元,增加1.4倍。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6.7%。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比上年提高16.1点,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还不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任务仍相当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针对“九五”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现状,各地区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上升到30%以上。

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受严重旱灾和种植面积调减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46251万吨,比上年减产9%。其中夏粮产量10750万吨,减产9.3%;早稻产量3747万吨,减产8.5%;秋粮产量31754万吨,减产9%。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油料增产,糖料减产。由于国内纺织业生产明显好转,棉花需求增加,市场棉花价格回升,农民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30万公顷,增长8.1%;全年产量4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6%。油料产量2950万吨,比上年增长13.4%。糖料种植面积减少,全年产量7450万吨,比上年下降10.6%。

蔬菜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全年种植面积达147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1%。蔬菜生产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优、新特、精细品种增加。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由于饲料价格较大幅度下降,而生猪价格自1999年下半年回升后,相对保持平稳,波动较小,农民养猪效益提高,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牛、羊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270万吨,比上年增长5.4%。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290万吨,比上年增长4.1%。

林业在国家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加大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力度的情况下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6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7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9.2%。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多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57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3685亿元,增长11.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032亿元,增长10.1%,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集体企业3301亿元,增长7.4%;股份制企业4954亿元,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333亿元,增长14.6%。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9506亿元,增长9.5%;重工业增加值14179亿元,增长13%。产销衔接状况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71%,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发展,工业新产品生产比上年增长26.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装备工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约70%的装备在国内采购,环保设施陆续采用国产装备,金属切削机床比上年增长34.3%,电动工具增长37.1%,冶炼设备增长9.2%,化工设备增长4.4%,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增长6.2%。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成果进一步显现,价格出现稳中有升的趋势,煤炭行业全年大幅度减亏。冶金行业总量控制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钢产量低速增长,价格回升,行业利润显著提高。连续四年亏损的制糖行业通过优化种植区域结构,调整和压缩落后制糖生产能力,共关闭糖厂150家,淘汰生产能力273万吨,实现了扭亏为盈。纺织行业经过前三年的调整,在上年整体扭亏的基础上,2000年实现盈利大幅度增加。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兼并重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国有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工业都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盈利增加,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主要行业,到2000年底已有12个行业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继续增盈。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到2000年底已减少了70%以上。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66亿元,增长7.0%;税金总额358亿元,增长5.4%。施工工程个数为68071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311924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45.8%;施工面积1551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9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3835万平方米,减少89.8万平方米。亏损企业个数9553个,比上年减少134个,亏损面为19.2%,比上年减少了1.3个百分点。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有38种矿产新增探明(预测)储量。其中,石油7.62亿吨,天然气4931亿立方米,原煤14.59亿吨。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站31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83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在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其他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上年增速回落较多的局面,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3284亿元,增长9.2%;集体经济投资4739亿元,增长9.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596亿元,增长9.5%。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更新改造投资5077亿元,增长13.2%;房地产开发投资4902亿元,增长19.5%;其他投资9425亿元,增长7%。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8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5392亿元,增长7.2%;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完成投资7699亿元,增长9.3%;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安排了6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工程,总投资达到131亿元。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加快。全年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分别为14015亿元和54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和13.8%;西部地区投资3943亿元,增长14.4%,分别高于东部和中部6.1和0.6个百分点。

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加快和结构优化。全年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5.0%提高到15.6%。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原材料等的投资比重由4.4%上升到4.9%,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比重由5.8%上升到7.0%。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煤开采1595万吨,天然原油开采1961万吨,天然气开采33亿立方米;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1884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6931万千伏安;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153公里,增建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662公里,新建公路321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62公里,新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2946万吨;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2566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30万公里,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5099万户。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0年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41所,本专科招生221万人,在校生55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772所,本专科招生156万人,在校生354万人。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738个,招生12.9万人,在校生30.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473万人,在校生120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425万人,在校生1295万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全国初中学校招生2296万人,在校生6256万人,初中毛入学率达88.6%。普通小学招生1946万人,在校生1301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3.21%和0.5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5.3万人,在校生37.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44万人。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9642万人次。全国共扫除文盲258万人。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2000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2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5%。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6万人。

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2000年国家组织了28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1329项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101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单位40万个(次),参加人数460万人,达成合作项目14万项。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026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420项,应用技术成果26020项,软科学成果820项,获国家奖励的成果近300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170690件,授权专利10534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7.2%和5.2%。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空间技术取得新成果。全年6次成功发射卫星。

质量、标准化、计量建设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国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5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30个。国家监督抽查了8142家企业235类9705种产品。全国有质量认证机构59个,其中产品认证机构23个,已完成对全国13194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50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069万台件。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087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196项,新制定国家标准605项。全国共有城乡天气预报警报服务网发射站点95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315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34个,遥测台网27个。全国共有927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共获得2070万组海洋数据。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150种,图书364种。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919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33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其中:铁路13624亿吨公里,增长6.1%;公路5973亿吨公里,增长4.4%;水运23061亿吨公里,增长8.5%;民航48.5亿吨公里,增长14.6%。

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218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9%。其中:铁路4488亿人公里,增长8.5%;公路6600亿人公里,增长6.5%;水运104亿人公里,下降3.1%;民航996亿人公里,增长16.2%。

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2亿吨,比上年增长33.9%。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1.79亿门。移动电话户数达到8526万户,比上年增加4197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1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900万户(不含科技和教育网)。

国内旅游保持较快增长,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长假期的拉动作用突出。全年全国出游744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国内旅游收入3176亿元,增长12.1%。

国际旅游稳步发展。全年海外入境游客人数83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外国游客1016万人次,增长20.5%;港、澳、台胞7321万人次,增长13.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2亿美元,增长15.1%。全年出境人数10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 %。其中因私出境人数563万人次,增长32%。

七、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国内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9.7 %,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1110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043亿元,分别增长10.6 %和8.3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2.1%,餐饮业增长17.3%,其他行业下降0.3%。

生产资料市场交易继续趋向活跃,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有所改观。1-11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23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其中批发业增长18.5%,零售业增长11.6%;实现利润总额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倍,其中批发业增长加1.3倍,零售业增长25.6%。但由于企业销售成本上升,毛利率仅7.9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仅增长14.2%。

八、对外经济

由于国内外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鼓励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增长27.8%;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增长35.8%。进出口相抵,顺差241亿美元。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165亿美元,增长18.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94亿美元,增长34.8%;一般贸易出口1052亿美元,增长32.9%,进料加工贸易出口965亿美元,增长28.5%;机电产品出口1053亿美元,增长3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增长50%。在进口中,资源型产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也明显加快,分别增长32.6%和39.7%。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347个,比上年增长32.1%;合同投资额624亿美元,增长5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增长1.0%。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对外签约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营业额113亿美元,增长1.0%;带动出口9亿美元,增长35%。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货币流动性有所增强。中央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5.3万亿元,增长16%;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47万亿元,增长8.9%。存贷款稳定增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8万亿元,增长13.8%,增幅比上年末略有提高。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4万亿元,增长1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3万亿元,增长7.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3.4%。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793亿元,比上年多增加303亿元。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全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包括增发)154 只,配股162只,共筹资1499亿元,比上年增加625亿元;发行B股、H股和红筹股共18只,筹资208亿美元;发行A股可转换债券28.5亿元。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3249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949家增加到1088家,市价总值达到480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全年共发行内债4657亿元,比上年增加642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1596亿元(含外资机构),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9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5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4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7亿元,其中财产险和短期人身险赔款351亿元,寿险给付176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22个,文化馆2911个,公共图书馆2769个,博物馆1373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3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1%,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313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4%。全国有线电视用户7920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03亿份,各类杂志28.5亿册,图书63.5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81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430万卷(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2.5万个,床位31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2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9万人,其中医生208万人,护师、护士127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441个,卫生技术人员21.1万人。妇幼保健机构(不包括妇幼保健院)2598个,卫生技术人员7.5万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4.9万个,床位73.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89.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2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重大突破,夺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列居第三位。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国运动健儿共获得了110个世界冠军;14人2队30次创22项世界纪录;19人37次创22项亚洲纪录;49人11队73次创60项全国纪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2.8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2204个,环境监测人员4万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总数已达213个;全国自然保护区达到122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15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82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9.9%。环境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到年末,已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标准438项。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91.5%,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占98%。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8101个,总投资208亿元。全国537个城市建成了2718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476个城市中建成了2288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12项主要污染物2000年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了10-15%。截至2000年10月底,全国23.8万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33个城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和22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实现了按功能区达标,其中有18个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水环境质量均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其他城市已接近达标。

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三河三湖”(淮河、辽河、海河、太湖、滇池、巢湖)流域5188家重点污染企业中,95%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流域内建成了5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11座正在建设,已建和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占计划建设总数的67%。“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两控区”内175个城市中,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已达102个。截止2000年11月底,“两控区”内排放二氧化硫的4678家重点污染企业,已有3944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84.3%。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国家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水平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4%。由于粮食减产,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减缓。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其中,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1640元,实际增长4%。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1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5亿平方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0408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37万人;有10367万职工和317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4332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12万张,收养84.3万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1万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8101个。全国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701万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8.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3亿元,接收社会捐赠32.7亿元。

――――――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数据未包括在本公报中,分别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

3、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台湾省。

4、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中天然原油开采、天然气开采、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光缆线路长度及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含更新改造增加的能力。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自我介绍通用版下一篇:课题开题报告会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