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2024-06-29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精选8篇)

篇1: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一、关于和谐社会

(一)关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和谐,“人人有饭吃”谓之“和”,“皆有言论自由”谓之“谐”,这是和谐的拆字法解释。从内涵方面讲,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以此来衡量,要构建的社会和谐,就应该让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健全、稳定有序。具体讲,就是要在我们身边创造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通俗的说:一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二是通过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三是通过营造优良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四是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五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创建和谐的实践问题

首先是统筹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确保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另外还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包容、感恩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氛围。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很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动物们并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亡。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那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喜欢闻到混浊的气味,看到自己的粪便才感到安全等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组织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进行多元管理。也就是说,不能单纯的依据头脑中的常识来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必须要统筹相关知识,把握不同个体的喜好,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构建在一定空间内的和谐环境。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应抓住三个着力点:

1、理论灌输。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灌输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通过灌输党的基本理论来武装人们头脑,占领思想阵地,对社会实践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另外,马列毛邓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统一,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思想保证。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我们的职工需要尊重和理解。只有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经历、心理和动机,才能进行有效思想引导。前阶段利益因素引发的富士康、本田等企业的职工突出矛盾,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为人本,倾听职工诉求不仅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对广大职工的思想感情问题。只要领导关心职工,职工就会关心企业。所以,要站在工作对象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职工,这样才能使职工群众保持良好心态,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创造有利条件,为建设和谐企业营造良好氛围。

3、和谐团队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各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点是把工作团队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和谐团队,包括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等和谐团队。学习型领导班子是和谐团队的榜样和楷模,只有领导班子和谐才能有和谐的团队,因为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学习型班组是和谐团队的基础,要通过班组加强成员沟通、增进人员感情、提高技术水平、发挥员工智慧和才能、关注员工心理需求,同时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和困难,调动员工积极性。学习型员工是和谐团队的细胞,激活细胞,才能增强和谐团队的活力。要引导员工建立积极向上的个人愿景,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提升素质;要激励先进、弘扬正气,树立良好内部风气;要建立激励机制,让职工各显其能,体现自身价值。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基础保障。

(三)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我们所做的工作

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主线。一是由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牵头,宣贯、调研《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努力抓好刚性条款的落实;三是建立工资集体协议,并将其纳入第六轮集体合同;四是依法科学维权,加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五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将关心职工精神生活、身心健康纳入工会正常工作,通过组织文体活动、改善文化活动环境、组织团购房、组织职工及职工家属进行健康查体等方式关注职工生活。集团公司先后荣获省市首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今后,我们要通过制度规范和企业文化建设多种渠道来夯实这个基础,始终保持港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关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俗说就是让职工明白怎样做对企业有利,而且都自觉自愿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头脑

里牢固的“观念”,进而反作用于职工行为。下面我想谈一谈企业文化的形成环境和具体作用。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生成企业文化的产生有着特定历史因素。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管理学经典之作。它的产生代表着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生产力发

展,新型办公工具如互联网的普及使企业日常管理规则发生一些变化,劳动工具的变化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二是劳动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脑力劳动者人数相对增长,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感情尊重、人格尊重;三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的需要满足层次攀高,企业必须制定适合现代人的管理方法;四是竞争加剧,企业必须提出符合需要的创新、服务、信誉等价值观念,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五是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让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土壤和条件,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上方面的改变都会引起企业文化内容的改变,也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因地因时因人而变的,包括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包括先前我在集装箱公司时,企业文化由初期的“团结、协作、拼搏”到第二阶段的“抓学习、讲认真、练本领”,又到后来的“守时、守信、守约”,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又提出了“孝诚谦恭忠”的理念,在企业经营方面提出“见缝插针+钉子精神”。这些内容的转变都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形成的。

(二)关于企业文化的作用

首先是导向功能,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和企业目标的指引两方面;其次是约束功能,通过完善有效地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再次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四是激励功能,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心和支持会让职工感到受人尊重,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会让职工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说到这里,我想谈点个人想法。其实再落后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渴望,也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意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发现他、改变他的通道。有的时候,仅仅是偶然调换一下工作岗位,或是领导给予一次恰当的赞赏,无意之中就会把那个人内在的潜能释放出来,变成社会中的动力元素。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谈到处理不称职员工的时候,表示不盲目学习西方那种简单的辞退法,而是交给人事部门,寻求其他安排渠道。这样做,正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并积极为其寻找和搭建发挥自我优势的平台,这无疑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第五是调适功能,通过该功能科学地调处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最后是辐射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一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三)关于我们的实践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为港口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工会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集团工会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创新型职工”为载体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不但在实际中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同时与前面提到的和谐企业建设息息相关,是和谐企业建设三个着力点中和谐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列活动中,一是以提升全员技能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武基础上,举办覆盖全港各岗位工种的大型技能竞赛和技术展示活动,同时组织参加并承办省港航系统“百名”、“十佳”技能竞赛和市万名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两年来,共培养选拔技术能手39人,4名职工被评为烟台市首席工人技师,6名职工破格晋升高级工,4名职工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21名职工被授予全省港航系统“十佳”能手称号。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先模人物选树工作,推荐职工参加“金锚奖”、“烟台市五一奖章”、“工人先锋号”、省“富民兴鲁”奖章等荣誉的评选,成果显著。三是在全港大力开展“五心三力”教育,推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全员开展树立“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包容心和感恩心”,增强“领导亲和力、企业吸引力和员工向心力”教育活动,与培养职工“三感”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发挥集团十个文体协会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三、关于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都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同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最近,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

这个通知的背景是上半年部分合资企业劳动关系紧张,出现了富士康员工跳楼和本田企业员工罢工等一系列事件。《通知》指出,要督促企业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我认为,体面劳动就是要尊重职工、关心职工、维护职工的物质和精神权益,具体到企业管理层面,就是要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一切都是构建和谐企业、创造团队和谐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要推进企业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把企业的民主和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中的大民主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人民民主与执政党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将执政党置于人民民主政治中。共产党一党执政民主化是人民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需要民主政治做保障。宪法规定,中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这个民主政治的两大支柱。只要这两大支柱都坚强有力,平衡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就将顺利进行。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党的领导而忽略人民民主,就会出现不民主现象,专制与独裁,腐败等都是民主监督缺失的必然产物。如果出现了这种不和谐的情况,那么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民主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事情。

(三)关于我们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集团在推进民主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集团党政和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理念,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基层民主管理根基。全港普遍健全和完善了职代会和四级民主管理网络体系,按照制度要求,将企业重大问题和事项全部纳入职代会审议监督范畴,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近两年,我们举办了不同层次的职工代表培训班,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推进企务公开方面,集团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普遍公开了企业生产经营、招标采购、劳动工资、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和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通过推行企务公开、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有力推动了集团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开展。集团公司被评为烟台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纪少波总裁被评为先进个人;被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依靠职工办企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周波董事长被评为先进个人。

现在,集团公司正在侧重从班组建设方面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自下而上推进民主管理各项措施制度落实。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民主管理的实现将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和必要环境。当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还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在加强企业民主监督方面,监督机制不健全,制度措施落实不够,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并逐步改善。

篇2: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积极倡导和谐理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李永文

上海综合保税区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承担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区内的市政道路、桥梁、市政公用管线、海关卡口、隔离网片、雨污水泵站、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的日常养护工作。公司秉承“以人为本、文德兼治”的企业宗旨,奉行“求真、务实”的企业精神,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模式,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体系认证,制订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及快速有效的应急方案,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至诚至善的工作态度,提供专业服务和应急响应。

市政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教育、管理、培养员工,努力培育一个和谐、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融洽和睦的氛围,达到了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最高原则,和谐包含有两个最主要的层面: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1

建设和谐企业,也就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这两个重要主题的契合点。从宏观上讲,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优化“生态环境”。对企业自身而言,创建和谐企业也应把着重点放在建设和改善企业内部的自身生态环境上。只要企业内部的“人和”,就能创造出一种团结力量、竞争力量和创造力量,因为人和的力量最伟大。和谐能创造出一种融合、协调、促进人文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凝聚在作为个体和作为集体的人的身上,就是人文的力量。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倡导和谐理念”,围绕着“和谐”这一中心,本人就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公司发展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持“和谐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和谐”的理念,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主人。“以公司为家”在当今应该不仅仅成为员工的责任心的写照,更应该反映出每名员工在企业的主人公地位。应当“按经济人对待员工,按社会人关心员工,按文化人培养员工。”尤其在社会高速发展,体制深刻变革的今天,更应让每名干部职工有稳定和归属感,体味成长与关爱,收获并分享物质与精神财富,使公司与员工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发展共谋,风险共系,利益共享,兴衰相关,荣辱与共。市政公司发展的目标是“成为值得依赖的市政养护服务专家”,“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决定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所建设的市政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一个是非分明的价值取向。在构建市政文化工作中,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环境,要注重促进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这种促进不应是简单的教诲引导,应该从大环境着手,营造出适合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员工自我实现的氛围,从上到下明确发展目标、价值理念和工作理念,增强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团结向上、持久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

二、坚持“培育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文化是公司的生产力,在工作中要培育适应公司发展的文化体系。在文化创造新世界的今天,首先,要通过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功能,把公司的服务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这也是公司树立全新的理念,履行好新的职责的现实需要。其次,在建设公司文化中,要着力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公司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要重视环境对员工心理的影响作用,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创造人人都能成才的学习环境。一个没有学习力的组织,即使获得了人才,但却不能给人才创造出适宜的学习提高条件和环境,这样,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变成庸才,学习型组织则把自我超越作为创新的先导,并把这种自觉行动融入到每个岗位,使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实现员工的不断自我超越。公司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员工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实现从线型思维向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

三、坚持“人性管理”,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保证

内部管理,管理的要素是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的主体也是人。所谓和谐之道,是平衡,更是统一。市政公司承担着日常大量的养护工作任务,因此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种铁的制度是公司的刚性,没有这种刚性,市政公司难以规范有序运转。而和谐正是公司的柔性,没有这种融合,员工就会缺乏忠诚度和工作热情。如果有了这样的和谐之道,公司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应当更新管理观念,在健全、落实、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培植尊重、关心、友爱的管理氛围,发扬民主管理。要结合公司文化的建设,使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成为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产生合力,使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自觉服从、服务与管理要求和管理目标。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一切管理都要围绕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留住人而开展。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一切要“以人为中心”,承认员工的需要,尊重员工的个性,重视员工的存在,开发员工的潜能,规范员工的行为,鼓励员工的创造,不断增强创造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有利于公司发展、绩效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使每位员工在不同层面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在管理上,公司从长远角度出发,我们通过了并实施ISO体系管理。

四.坚持“公平公正”,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

经济学关注的是效率,强调优先发展。社会学关注的是公平,倡导协调发展。公司不仅要对外拓展,也要对内亲和,既要注重整体的绩效提高,也要注重员工个体的发展。企业文化要成为绩效的导向。建立与工作业绩密切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几年来,我们做到了表彰先进、关心弱者等,在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上创新,创造了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增强亲情感和归属感,创造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员工有一种成就感、知足感和责任感。

由于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坚持“公平、公正”上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得好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否则则影响工作,因此在员工收入、福利、评选先进等方面,都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大家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之中。

五、坚持“团结协作”,是凝聚员工队伍的手段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作用定位于能使其组织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种凝聚力和影响力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层面,还通过公司这个团队的掌舵者,把团队精神力量体现出来并作用于整个团队的运作。作为团队的组织者,首先,要健全一种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为员工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工作氛围。其次,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培养员工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形成分工不分

家,互相支持的工作习惯;第三,相信每一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能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但要破除个人主义,把团队成员的力量凝聚到同心协力的行动上和甘苦荣辱的感受上,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第四,尊重每一位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别差异性。用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去处理个性差异,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这有利于全体员工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创未来。我们充分运用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多次完成了应急性的保障工作。

如,2005年8月4日,台风“麦莎”袭击上海,公司的共产党员、全体员工在防台工作中,全力以赴,身先士卒,积极投身到防台第一线。在保税区的每个角落里都能见到领导和员工在一起一次又一次排除险情,正是由于大家坚持团结协作,完成了任务。做到了雨停路干,风停路净,确保了保税区一方平安。

六、坚持“传统美德”,是企业诚信文化的规范

建设和谐企业,应当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即:“诚信”,对我们而言,诚信有其特别的含义,是公司各项制度的道德基础,也是每个市政员工的基本操守。所以,必须强化信用制度、信用文化、信用监督,形成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让诚实守信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公司才能更健康地发

展。诚信的目的和归宿就是和谐,就是追求建立协调、统一、友善的人际关系。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相处和共事关系。我们多次开展“一日捐”“送温暖”“送关怀”等活动,体现了大家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美德。

如,公司一员工在家由于煤气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本人大面积三度烧伤,公司党工联合倡议为其捐款,每一位员工都积极参与,包括临时工,大家的爱心感动着伤者和他家人,伤者家属特意写来感谢信,送来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意。

总之,公司的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其目标是培养员工对公司产生忠诚感和责任感,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几年来,公司通过抓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出了一批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养护工,公司曾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单位”、“一级党支部”、“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达标企业”,浦东新区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和谐企业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建设公司文化以及如何建设和谐企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还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上下同心,长期努力,不断实践,努力探索。

篇3:以和谐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 并且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 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凝聚员工共同奋斗的向心力。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 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 用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引领企业和谐发展。

一、和谐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 虽然不是最直接的因素, 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产品的优劣、服务的好坏、决策的成败, 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进步思想、理念、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从来都是企业成功成长的内在动力。没有和谐的企业文化, 就没有和谐企业发展的根基和方向。构建和谐企业, 既包含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又需要和谐的企业文化引导和支撑。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的企业文化基本内涵是:

1. 和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人的作用, 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为了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才能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因此,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 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满足人对基本物质利益的需求, 让全体职工从企业发展中得到实惠。

2. 和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经过深刻反思后得出的科学认识, 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还有不少人和企业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 相当数量的企业耗能高, 收入增长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因此, 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过程中, 必须正视在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约资源, 节能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企业。进一步处理好企业发展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的企业发展模式。

3. 和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一种讲究民主法制的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企业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仍有不少不和谐的成分:有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形同虚设, 企业的管理层为所欲为, 企业员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等等。因此, 要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 必须加强企业的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完善厂务公开制度, 充分保障企业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受益权等合法权益, 凡是有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公司董事会都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代会联系会议讨论方案, 征得职代会通过决定, 并向职工公开, 接受广泛监督。

4. 和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一种讲诚信的文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企业诚信是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现阶段, 我国的一些企业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违反劳动合同, 缺乏对职工的诚信;以次充好、广告虚假, 缺乏对消费者的诚信;不能履约甚至搞经济欺诈, 缺乏对客户的诚信;财务失真, 偷税骗税, 缺乏对政府的诚信等等。因此, 加强诚信意识, 建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 这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要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依法经营、道德经营的理念, 在经营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坚持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 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环境的和谐, 取得双赢或多赢,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5. 和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一种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的文化。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 只有公平了才有效率, 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职责。立足于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的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努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氛围。对于旧有的不合理体制必须逐次打破, 制定新的、更为科学的考核办法, 根据岗位、能力、贡献, 建立新的工资、薪酬制度, 实行多种分配形式, 为员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整体的积极性, 创造人力资源价值, 使企业不断涌现创新成果, 在激烈的生产竞争中不断壮大, 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二、坚持用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和谐发展

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 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 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企业自己的经营环境, 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一定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 企业管理者要努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坚持用和谐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的和谐发展, 使构建和谐企业的整个过程展现出应有的文化魅力。

1. 强化引导功能, 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 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对广大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 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奋斗目标。二是加强优秀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培育。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企业内部形成有行业特点的、切合企业实际的荣辱标准, 教育员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人和”“信用”等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树立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真的和谐思想。摆正个人与社会、与企业、与他人的关系, 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和心态。三是要坚持先进的典型培育, 通过先进典型的出色成绩、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 向员工昭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格修养方式,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和贡献。

2.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构建和谐企业打牢群众基础。

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 是企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自己的领导才能、主观创意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融为一体, 和谐相处, 才能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要给予员工以希望, 为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营造成长的摇篮,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上。要尊重人的价值, 珍惜人的生命, 关爱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改善劳动条件,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让各级管理者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责任,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安全生产上。

3. 强化整合创新能力, 为构建和谐企业激发生生不息的活力。

当前企业整合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阶段的必然, 有效整合内部资源使企业真正做强, 有效整合外部资源使企业真正做大。企业整合的成败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整合, 要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的文化倾向或文化要素进行有效的整理整顿, 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 必须不断破旧立新, 实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没有人才, 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企业要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秀的人才总想跳槽而去。员工的欲望不断增长和薪酬的相对稳定, 决定了仅仅依靠物质的激励是不可能实现留住人才的愿望的, 根本的还是要确定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和分配机制更有利于留住人才, 而这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要积极创建和谐的学习型企业, 学习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批评, 敢于突破常规, 善于把变革甚至危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

4. 强化规划发展战略的本领,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行动纲领。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确立战略方向、战略步骤、战略思想和战略节奏。战略属于企业文化范畴, 它不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 而是关于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的灵魂和纲领。和谐的企业文化, 必须具有很强的规划发展战略的本领。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企业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质量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在企业战略布局和战略设计上要体现和谐要素, 一方面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创新发展、和谐安全, 一方面要解决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员工利益之间矛盾, 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结合起来, 同步谋划, 同步推进,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和谐创造, 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标。

篇4:用和谐文化助推和谐企业建设

和谐企业文化与和谐企业的关系及建设和谐企业的意义

和谐企业文化、和谐企业的含义。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文化只要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即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就是和谐企业文化。所谓和谐企业,是指企业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能够按照上述总要求进行运营的企业。

和谐企业文化与和谐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和谐企业是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而和谐企业文化则是和谐企业的精神向导和支撑。根据这种关系,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一是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谐企业建设的方向,巩固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二是可以进一步完善治理企业的方针政策,促进企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可以有效地调节企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和睦的秩序。建设和谐企业的内容和范围大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和谐企业建设可以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打好基础,有利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础。同时,企业也是工人阶级高度集中的地方,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领域。尤其是作为机械行业企业,更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主要来源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谐企业建设。

企业不和谐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和谐企业建设来解决。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还在于目前不少企业存在不和谐现象。如劳动关系不顺,企业不重视履行社会责任,重效益轻环保,企业经营者不关心员工和股东利益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影响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必须通过和谐企业建设努力化解。

构建和谐企业,有利于理顺企业的各种关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中国二重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做法是:在强化企业员工和谐意识的基础上,以实现班子和谐为关键点,提升班子领导和谐的能力;以实现企业发展和谐为中心点,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实现产品结构和谐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实现经营生产运行机制和谐为支撑点,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以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和谐为结合点,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为根本出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永久动力。

建设和谐企业的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六项原则:和谐企业建设在贯彻落实六项原则的同时,还应突出强调以下几项原则。

国企和谐贵在职工当家作主。有的同志认为,构建和谐企业,重心在基层,作为国有企业,保证企业职工当家作主乃是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思路。这是因为在《决定》中,无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看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看,或是从构建和谐社会总的要求看,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而从企业现实状况来看,离开了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离开了企业主体的主人翁精神,和谐企业建设就无从谈起。目前,影响国有企业和谐的主要因素就是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尚未完全得以实现。为此,国有企业的重大事项要向职工公开,要保障职工对企业改革的参与权,要让职工分享改革成果。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已成共识,但以人为本还有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为了构建和谐企业,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应该相互为本,重点是企业领导要以职工群众为本。同时,除了以本企业职工为本外,还应该包括以企业的用户以及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为本。如投资者、债权人、生产经营要素供应者、竞争对手、有关社会管理者、中介人等等。在探讨和谐企业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时,还有的同志认为,以人为本还有一个以人的什么属性为本的问题。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不能把人看作只是生理需求的自然人,而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强调职工的理想信念。因为人的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存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中普遍缺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利于在企业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在和谐企业建设中,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企业建设。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行人本管理,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其次是要全面建设和谐企业,包括和谐企业建设的范围和方式等都必须全面。再次是要重视和谐企业的协调性,注重协调好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第四是和谐企业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性,防止“一阵风”。第五,和谐企业的构建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是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

要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和谐企业全过程都处在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之中,保证和谐企业建设顺利、健康、科学、可持续地进行。因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企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具体到企业中,就是要动员全体员工一起建设和谐企业,同时要让全体员工都能及时得到和谐企业建设带来的各种实惠,以调动企业员工建设和谐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和谐企业的方式与途径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思想工作要向企业职工宣传构建和谐行业与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和谐文化建设,为企业营造和谐氛围。在如何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上,与会同志提出了许多从企业实践总结出来的好经验或好思路。比如,中国一汽把人的思想观念当成生产力和竞争力。认为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时代感、敏锐性、亲和力,通过不断优化思想资源配置,来体现企业个性、适应形势要求、可保障企业目标实现的思想流、资金流、信息流融为一体,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保证了和谐企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党内和谐指导和谐企业建设。因此,和谐企业建设首先要从抓党内和谐入手。有的同志认为,就企业目前的现状来讲,搞好党内和谐的关键在于扩大党内民主。因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扩大党内民主,使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主人,才能化解党内各种矛盾,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怎样做到党内和谐的问题上,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创造了“党员岗位承诺”的经验,即把党员义务作为承诺内容,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收到实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开展的“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颇有特色:一是“任务分解”,体现目标性;二是“服务为本”,体现主动性;三是“多方参与”,体现群众性;四是“强化沟通”,体现专业性。此外,企业还为基层党支部提供活动资金等。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的经验是:党支部书记要配强,角色要求突出“精”。党支部工作要找准切入点,作用发挥要突出“实”。党支部工作方法要创新,形式新颖突出“活”。此外,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党日创新方案立项”活动也是很有新意的做法。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许多同志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企业作出很大贡献。其主要表现是能够缓解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例如,分配不公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节约资源问题、员工地位问题、劳动关系问题等等。因此,在制定构建和谐企业的规划时,要同时制订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计划,将二者融合起来,以保证和谐企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大家一致认为,和谐企业文化不仅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而且通过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当前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要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精神,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企业虽然是基层经济单位,强调经济效益,但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企业中的党员干部,教育职工,激发活力。增强职工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在如何加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不少企业介绍了经验和思路。广西柳工集团公司党委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建立各级文化建设机构。一是成立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总裁为副组长、公司高层领导为成员的柳工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柳工文化建设工作的决策、领导、监督与评价,并设立柳工文化建设办公室,专职专员负责组织、推进柳工文化落地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公司各部门、各事业部、子公司、生产厂相继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正副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组,并安排专人与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对接;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制定各阶段的重点、项目、步骤、进度和评估标准,并接受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的指导、监督和评价。其次,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将企业文化培训纳入整体培训体系中。再次,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考核、培训机制,把文化建设的考核纳入柳工绩效考核体系中。最后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宣传贯彻氛围。

在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上,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同志认为,制度与文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制度是规范、约束人;文化是教化、引导人。文化与制度是永远并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在管理的初级阶段,制度的特征更明显些,比重也更大些;在管理的高级阶段,文化的特征则更明显些,比重更大些。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促使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化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确立遵守制度的管理理念。二是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三是建立组织推动保证体系。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和经济工作相结合。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的同志认为,为了建设和谐企业,应该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统领企业管理。这既是企业创新的选择,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外合资企业和谐建设途径。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创造了建设和谐企业的好经验。该公司为了保证劳资关系和谐,从1999年3月至2007年4月,劳资双方先后五次协商签定(续签)《集体合同》,同时大力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从2001年8月起开创了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由中日双方的总经理、工会主席轮流接待员工,面对面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员工的投诉,向员工宣传解释企业的决定,解除员工的疑问。2001年公司还建立了改善提案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工作、改善、参与、监督劳动条件的持续改善活动,从而化解了许多劳动争议,避免了劳动纠纷事件的发生,使中日双方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赖不断加深。该公司工会还赴日本本田介绍了广本工会促进企业和谐的经验,引起日本本田工会的浓厚兴趣。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采用“小(规模小)、快(时间短)、灵(灵活)”方式开展党务工作的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正确处理影响企业和谐的各种关系。湖北三环集团公司的同志认为,建设和谐企业:一是要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协调机制。二是要发展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牢记“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的精神。三是要发展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使企业员工和谐相处。四是要发展和谐的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的经验则是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五是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江铃汽车集团公司针对日薪制(以日薪为计酬标准,按照实际工作日每月进行支付的一种短期用工形式)这种新的用工形式,积累了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丰富经验。该公司始终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两次下发关于发展日薪制员工加入工会的有关文件,使全部日薪制员工加入工会。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公司还把有关日薪制员工享有的生活与劳动保障条款编进《职工劳保法规手册》,使日薪制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和谐。

把和谐企业与和谐行业建设结合起来。有的同志认为,和谐行业与和谐企业既是包容关系,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机械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建成了和谐企业,才能有整个机械行业的和谐;反之,整个机械行业和谐了,也有利于机械行业企业的和谐,因为它可以为构建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当前,要深入研究和谐企业与和谐行业之间的关系。机械行业每个企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要主动与和谐行业的构建联系起来,找到本企业的和谐与本行业的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同时,为构建和谐行业作出贡献。同时,作为中国机械行业的有关部门和学会、协会、研究会,也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制定构建和谐机械行业的规划,以指导行业内的和谐企业建设。

从我做起、从自我心理和谐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少同志认为,构建和谐企业是全体企业员工的共同责任,只有在企业党组织领导下,每位企业员工都积极努力,才能实现和谐企业建设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位员工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我心理和谐做起,围绕和谐企业建设目标贡献力量。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党组织负责人,理应率先垂范,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不仅要当好和谐企业建设的计划制定者和宣传者,更应该当好和谐企业建设计划的执行者和行动者。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从长计议,但必须从现在做起,不能等。要结合企业实际,量力而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构建目标,并及时付诸构建行动。

篇5:电力业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经验材料

发电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现装机容量为1020mw,是湖南第一个百万级火电厂。二十年来,发电厂先后获得原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电厂、双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集团公司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各种荣誉奖牌80多块。同时,是湖南电力系统第一家通过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与证书的发供电企业。

多年以来,发电厂始终把“和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早在1987年#1机组投产前夕,就在全厂上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耒电精神”大讨论,提出了“团结拼搏务实,争创一流企业”的耒电精神。初,在厂部务虚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并将打造“和谐耒电”写入了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的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在同心文化以及湘军文化的指导下,耒电人结合实际,制定了《构建和谐企业规划》,把“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诚信感恩的做人准则,协同高效的团队精神”作为和谐企业创建的目标,立足于把耒电建设成为“生产安全、生活安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企业。

一、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实现团队的心灵和谐,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把倡导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作为创建和谐企业的动力。

一是倡导“共生共赢”的利益观,培育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始终秉承“企业靠职工振兴,职工靠企业致富”的生存理念,培养员工以厂为家、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二是倡导“和而不同”的矛盾观,培育员工“求同存异”的团队精神。我们始终倡导“和而不同、尊重差异、重视沟通”,在处理矛盾时,既讲原则,又与人为善。

三是倡导“环境即生命”的生态观,培育员工与自然、与社会共利共生的协和精神。我们始终倡导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培育员工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

四是倡导“相互包容”的融合观,培育员工“宽容处事、宽厚待人”的理解精神。我们引导员工强化包容意识,倡导宽容的心态、“尊贤而容众”的胸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二、突出和谐主题,做好和谐文章

建设和谐企业,关键在建设。多年来,我们突出和谐主题,努力从六个方面做好和谐文章。

(一)建设和谐班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我们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载体,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厂长书记“换位思考”原则,一把手“总揽不独揽、果断不武断、集中不集权”,一班人“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争事不争权”的原则,形成了优势互补、务实和谐、勤政廉政的工作局面。近四年来,厂领导班子在职代会接受的民主测评中,优秀率均达到了100%。领导班子的和谐带动了中层及全厂职工的和谐。和谐出电量、和谐出干部、和谐出人才,我厂先后培育和输送了厂(处)级及以上领导52人,中层领导213人,在系统内有影响的专门人才10余人。

(二)稳定安全生产,实现人与设备的和谐

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为了员工的家庭幸福,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厂着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一是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安全每秒,幸福一生”的安全文化理念,促使广大员工增强对安全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二是加强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养和安全意识,使员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及岗位操作技能;三是突出人本管理,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从而促进企业的本质安全。、发电量连续突破60亿大关。截止10月底,我厂已完成电量46.66亿千瓦时,提前65天完成分公司下达的发电任务。1~10月,4台机组实现了无非停、无异停,设备利用小时连续三年居湖南统调电厂之首,创一流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三)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

篇6: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对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提高学习能力的思考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由于金融危机在全世界扩散,公司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要实现公司确定的发展目标,对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往往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企业里,竞争力是指资本、产品、设备、资源等要素,还包括相对应的管理结构、文化理念、职工素质等。竞争力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精神层次的感召力,把团队相关资源要素整合起来,形成核心能力。我理解,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实力应包括以下几种:凝聚力与向心力、承受力与适应力、执行力与能动力、学习力与创新力。学习力是具备、提升其他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企业发展和职工学习的关系。

近些年来,公司持续深入开展 “创建知识型组织 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这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动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调动和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推动公司全面进步和谐发展。企业有序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培训,尤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学能力,才能促成以文化教人,以文化塑形,以文化育魂,通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

于形,把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建共享、相互促进、和谐共赢的局面。

(一)、目前职工队伍学习的现状。

公司充分利用一切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建立、健全包括培训、轮训和脱产学习等在内,学习与应用紧密联系的一整套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努力构建全企业、全方位、全人员的大教育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职工学习提供条件。职工队伍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不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一线职工都希望公司和厂里能够多提供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机会。目前公司发展很快,各类项目建设也很多,各类人员也都希望能在实践当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特别是计算机、电器、机械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求,希望能有一些参观、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这些都表明职工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顺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绝大多数职工已经有了一定的紧迫感,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愿望十分强烈。

(二)、职工学习存在的问题。

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围绕公司国际化经营和进入新业务领域如何拓宽培训渠道的问题,职工职业技术教育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部分管理

制度不够完善,科学性、严密性不强,管理中还存在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些部门履行职责不主动,节奏不快,满足现状,考核不力,监督不严,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部分职工没有把学习放在应有的位臵,还没有认识到“知识恐慌”的危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引导;部分职工学习盲动性大,对学习的理解片面化,单一追求学历教育,学习方式单一,只能认定书本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学习的实效性不强,难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职工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在工作岗位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中,更应当看重个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的形式也应当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参加系统的技能培训,也包括日常工作实践的总结和积累;学习的内容不仅是专业知识、操作技巧,还应当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等。我厂制定出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办法》以来,组织了多次“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训。38.4%的职工认为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提高个人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50%的职工认为有利于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想做一名“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在参与生产实践中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学习,才

能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加强管理、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益、搞好服务等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胜人”得于实力,“自胜”源于素养。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是知识时代每个企业职工都应该面临的“课题”。职工在学习中,必须把“务实”、“管用”作为根本的要领,特别需要加强对“学习”认知理解,提高认知水平。学习与实践就好比是两扇隐形的翅膀,偏废一方都无法充分展示个人的素质。

三、职工应通过学习提高的五种能力。

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学习是一个漫长甚至枯燥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具备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秉性,才可能有所收获。其实,学习不但是企业发展对职工提出的要求,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讲,每个人都需要塑造自我,使自己的思维、知识、技能结构日益丰满、综合素质逐渐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需要我们职工善于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性的学习不但是指知识层次的更新,更为注重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我认为职工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重锻炼以下五方面的能力:

(一)、善于接受新观念的能力。现代企业的职工,不仅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还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终生

接受教育的观念。终生学习是一个进步的教育理念,意味着让学习陪伴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二)、有意识的增强自制能力。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需要我们用理智控制自身行为,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进度,不能心血来潮的“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应主动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情趣,逐步形成习惯;

(三)、提高应变能力。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能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境界,形成接受新事物快、头脑清楚、反应灵活的良性循环,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可以迅速判断、敏捷处理;

(四)、激发自身研究、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职工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在“表面现象”和“传统对策”前止步,努力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认识和结论,并能提出新颖、便捷的解决方法;

(五)、加强沟通、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学习不但是一个自我完善的途径,同样也是一个交流认识和经验,相互借鉴切磋的过程,交流离不开准确、恰当地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通过讨论,可以与他人进行沟通,力争达成共识。

职工个人的学习与企业学习氛围的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优秀企业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粘合剂,通过培训渗透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树立共同的理想,爱岗敬业,忠于职

篇7: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论文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

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8: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学习材料

第一,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 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 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 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实质是一种优选和创造, 在借鉴其他企业诸如节俭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忠诚敬业、严格训练的事业精神、名牌意识, 不断开拓和创新进取意识, 以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相一致的精神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近年来, 巴陵石化公司注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凝聚塑造倡导个性鲜明的经营管理理念, 如:“居危思进、超越自我”的企业核心理念, “本色做人, 出色做事”的核心行为准则, “我与巴陵石化一起成长”的团队精神, “最紧迫的是效益, 最关键的是改革, 最根本的是发展, 最重要的是稳定”工作理念, 等等, 为推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力量, 成为引领公司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灵魂旗帜, 是我们企业弥足珍贵的财富。下一步, 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 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 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用共同愿望凝聚全体员工的团队合力。

第二,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的关系问题

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当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因此,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强化管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做精做强、领先同行”的奋斗目标,认真抓好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进行标杆管理。要立足于超常规,立足于长远和全局,立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来思考问题。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制度执行力,加强细节执行在基层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管理干部责任目标考核力度,加强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职代会民主管理职能,加强厂务公开和职工代表民主监督职能的充分履行,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建立基层单位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每一天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细化量化考核。实行精细化管理,形成动态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精细化管理公开栏和宣传栏。所有考核全面量化,与职工个人收入直接挂钩,按照安全、质量、生产任务、职业道德行为做好工资奖金的分配,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近年来,巴陵石化公司在推进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制度方面迈出了大步,干部人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技能考核鉴定制度、特人特薪制度等等,都是围绕提升精细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而实施的,并已取得相当实效。笔者所在的巴陵石化供排水事业部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并将其精髓和内涵部分融入到生产管理当中,发挥了其独特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取水车间创建的《生产管理考评体系》,生化车间创建的《千分制考核办法》,都融会了以人为本,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等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了自身富有特色的岗位警句与口号,如取水车间针对一泵房岗位提出了:巡检勿忘三件宝、听闻查摸全靠它;一泵房安全最重要,排污正常是关键;生化车间针对配水岗位提出了:心有成本,手控节约。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生产管理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炼和提升,是生产管理的精神支柱。

第三,处理好企业领导和员工积极参与的问题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古语有云: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事。再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再好的企业管理思路,不实施亦是纸上谈兵,难收其效。因此,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企业文化创建及参与意识,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科学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在企业文化的创建和推广中,还需要靠“执行力”来传承。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领导不率先垂范,不身体力行,就好比车头失去了内燃机动力,单凭再多的车轮也开动不了火车。

第四,处理好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的问题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部分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升华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借鉴兄弟企业先进单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丰富创建体系。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路径依赖”,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先进和管理经验。因此,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企业的特点,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取其精华,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着力抓好企业文化的升华发展。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建设新亮点,向着“员工高素质、管理高境界、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位”的目标迈进。

第五、处理好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稿:《规范行为习惯-从点滴做起》下一篇:先进教师主要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