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2024-06-25

公立医院改革报告(精选8篇)

篇1: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2016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助-公立医院财务报告

第三方审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资金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

公立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是贯彻医院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需要,是实行医院财务决算公开的要求。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6号)、《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财务报告制度的通知》(青财社〔2014〕2号)要求,开展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工作。

2016年,纳入我市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范围的市属公立医院共计13家,其中综合医院8家,专科医院5家,包括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胸科医院、青岛市传染病院。

2016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40万元,实际执行37.01万元,执行率92.53%,剩余2.99万元已上交财政。资金使用全部用于公立医院第三方审计费用,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符合预算确定的支出用途。

二、专项资金设立及项目绩效情况

我市于2015年设立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费用。设立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1)《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6号)第七十条“医院应当按月度、季度、年度向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2)《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财务报告制度的通知》(青财社〔2014〕2号)规定“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全面审计。财政、卫生部门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所辖市级、县级公立医院财务报告开展年度审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财务报告可参照开展第三方审计工作。上述报表检查工作中,按规定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发生的工作费用,从各级财政安排的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的资金中列支。”

本项目主要实施内容是从市财政部门中标中介库中,由市财政、市卫生计生委联合选择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青岛海晖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委属13家委属公立医院2015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包括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和2015年度收费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2016年对13家市属医院全部进行了专项审计,提报了13份年度财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2份大型设备审核报告。通过第三方审计,核实了医院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财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医院决算公开、医改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真实、全面、可靠财务报告。

三、采取的措施

一是按照《山东省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标准》(鲁价费发[2010]187号)、《关于规范预算评审绩效评价和决算审查付费标准的通知》(青财预评[2012]6号)规定及医院年末资产总额计算收费。二是制定市属公立医院决算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三是会同市财政局从中标中介库中抽取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青岛海晖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2家中介机构具体实施第三方审计,并签署委托协议,确定双方责任义务。四是跟踪督导中介机构进场审计,会同市财政局对中介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认定,支付审计费用。

篇2: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院办公室:

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相关要求及医院实际情况,我科结合自身管理职能认真进行了自查,现简要小结如下:

1、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方面:2012年确定了29个单病种,目前已有 23个病种972人次进入了临床路径管理。

2、医院已于2012年3月开始实行了同级及以上医院检查检验等结果互认机制(详见南医业发【2012】5号文)

3、医院已于2010年开始制定了“志愿者医院服务”管理规定及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参加“送医下乡”、科普日宣传及社区免费体检、咨询等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

4、注重提高医疗质量及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确定2012年为全院“医疗质量安全优质服务年”并认真对照,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医疗安全投诉、纠纷及赔偿低于上一同期。

5、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方面:2012年已确定选派邓志刚等11名业务技术骨干分别到西交大一附院及江苏南通附院进修深造。已制定医院五年医疗业务发展规划并逐步组织实施。

6、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方面:将此项工作列入各科室任务指标并进行考核奖惩,目前检验科已申报拟开展3项新项目,待医院研究审定。

7、及时认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临时性突发任务。

8、制定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重大灾害、事件医疗应急处理预案并按计划开展日常应急演练工作。

9、加强县镇一体化工作,制定有实施方案并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与对口支援单位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并进行了联谊座谈等一系列工作。

10、认真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目前已选派张汉军等三人参加本

定点对口支援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

医务科

篇3: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十八大报告中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社会、个人, 从国家层面上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从个人层面上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八大报告还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同时指出要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由此纵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 可以看出公立医院的核心价值观错位。公立医院发展改革的措施以及方向, 严重违背了平等、公正及为民的原则, 忽视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及其社会责任, 打着非盈利的幌子, 干的却是追逐利益的勾当。公立医院仍然在搞企业化管理, 市场化经营, 把医疗视为产业。医院越建越大, 越来越豪华, 忽视百姓之感受, 加重百姓就医负担;过度医疗成为目前医院医疗之常态, 作为医院的主要创收手段, 成为看病贵的源头。过度医疗掏空了患者的口袋, 恶化了医患关系, 导致了伤医事件的频发。患者或其家属行凶伤医, 一不为图财, 二不为劫色, 只是纠结于医疗费用。频发的恶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 影响了社会和谐,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不符合十八大精神。

其实, 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切断医生之收入与患者付费的直接联系”。目前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均离此要求相距甚远, 近期进行的各种主题活动、专项治理均在回避这个关键问题。要拿出勇气, 直面医院改革矛盾的焦点, 不回避, 敢于碰硬。同时, 也在考验着改革的设计者, 情是否为民所系, 钱是否为民所投, 有没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负责的精神。

篇4: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卫计委杨敬主任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起步迅速、方向明确,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稳妥有序地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做了大量工作,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也指出,目前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逐利倾向依然存在;医保政策和监管能力有待继续完善提高等问题与困难。为了更好地督促和支持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一要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和公共卫生任务等项目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明确补助标准。落实对中医院、精神病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要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发展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相应的财政投入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支出的比重,促进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二要探索建立新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要以公益性质为核心,弱化经济指标考核,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质量管理和社会满意度等指标,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探索推进公立医院院长任期制、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年薪制。三要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对医院内部人员考核要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等挂钩。薪酬应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挂钩。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

二、建立“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一要加强下沉针对性。要把重点放在当地人才培养和医疗业务水平的提升上,尤其要扶持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政策激励,降低双方医院结对的成本,提高地方政府和双方医院的积极性,促进下沉工作常态化、可持续。二要创新合作办医模式。在继续鼓励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合作帮扶的同时,着力引导、支持省市县医院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结成更加紧密的业务关联。同时,探索试行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财物划归县(市、区)医院统一管理的机制,真正实现县乡村一体、省市县联合开展医疗服务。三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大力推行“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要按等级医疗制度核定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在继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落实好分级诊疗的支持制度,推广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方法,加快完善分级诊疗标准和流程,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有序就医格局。

三、认真研究制定卫生改革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一要合理调控公立医院数量规模,优化城市公立医院规划布局。重点加强县及县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研究建设以医疗中心为依托的医疗健康园区。二要适应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认真研究与合理划分基本医疗服务与非基本医疗服务。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与分级诊疗的前提下,适当发展非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医。三要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培养培训,特别要重视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扩大定向委培规模,增加基层医疗力量。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四要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全面促进智慧医疗发展,优化医院管理和就医流程、加强信息互通,方便群众就诊。

四、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医保监管能力。一要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完善医保支付总额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付费方式,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机制。二要建立由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格核定组织,合理确定医药服务价格,理清医药成本和诊疗服务价格。建立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按物价上涨指数,制定控费标准,保障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三要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机衔接的商业医疗健康保险。推进和规范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探索利用医保个人账户历年沉淀资金购买商业医疗健康保险,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

五、完善药品与医疗耗材采购供应机制。一要完善省级网上药械采购交易平台,鼓励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共同体或医联体为单位集中采购与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自主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带量采购,加强集中监管,形成采购主体竞价交易、医保支付标准挂钩与政府监管服务相结合的阳光采购模式,全面实施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二要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扩大和规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品种使用,逐步实现同品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满足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需要。三要建立由卫生计生、物价、人力社保、医疗机构、医药协会、专家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通过谈判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进行合理定价。四是完善准入标准,对省内药械生产企业的创新类优质产品、质优价廉药品的招标准入开辟合理通道,鼓励创新药品的研发和应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配合,形成改革合力。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要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加快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医改综合协调机构,落实必要的人、财、物保障,统筹推进改革。各级卫生计生、财政、发改、物价、编办、人力社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解放思想,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强化创新突破,合力推进改革。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正面典型,缓解医患关系;加大疾病预防及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七、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研究解决的几个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一)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不堪重负,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紧张。(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人才,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较差,群众信任度低。(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流失较为严重,医疗机构人才计划难以实现。(四)新药品招投标制度实施后,部分急需、高效药品短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患者意见较大。(五)民营医院发展较为困难,难以承担起辅助医疗和非基本医疗任务。(六)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压力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大病医疗保险尚需探索,商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

篇5: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在省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了国家医改办的充分肯定。根据国家医改办主要领导的要求,经省政府批准,我市被增补列入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县市,并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改革工作呈现全市整体推进、群众反映平稳、费用控制初见成效的良好局面。受市政府委托,下面我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加强领导,整体谋划

省政府明确将我市列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要求,市政府成立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改革任务。市政府分管领导、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市财政、人社、卫生、物价等部门和全市公立医院负责同志认真学习国家、省的有关政策,积极开展调研,研究制定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改革补偿机制和提升运行活力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市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所列为试点单位。鉴于我市乡镇中心卫生院被列为苏州市二级医院建设管理单位,且非完全实行基本药物的实际;同时,为了医改工作在全市的整体推进,我市将中心卫生院同步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我市的全面实施。

二、落实措施,全面推进

1.制定政策。在准确把握国家和省部署要求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太仓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市人社局、卫生、财政等部门也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的实施意见》、《太仓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和居外人员医疗管理办法》、《太仓市医保定点医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完善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物价、卫生等部门认真测算,确定了我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总体调价规模和调价方案,并经省物价部门批复同意。

2.全面动员。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各镇(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各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等共230多人参加会议。各涉改医院层层进行了动员,并组织学习贯彻相关政策,医务人员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改革,确保了改革的顺利实施。

3.强化宣传。为确保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自20XX年10月起,我市加强了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宣传,市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会同宣传、卫生、人社、物价、广电、报社等部门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并深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背景、政策等进行广泛的宣传,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赢得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

4.加强监测。为保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市医改办和卫生局加强了对实施改革后的公立医院运行情况、主要指标、群众的反映等进行了监测,以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监测反映:今年1~10月,全市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和3.5%,表明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增长;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全市同比下降13.3%,市级医院同比下降15.79%,中心卫生院同比下降11.52%),门急诊病人均次费用和出院病人均次费用的增长得到较好控制(门急诊均次费用全市同比仅增4.1%,市级医院同比仅增7%,中心卫生院同比负增长8.7%;出院病人均次费用增长幅度全市同比下降83%,市级医院同比呈现负增长1.2%,中心卫生院同比负增长1%),住院天数缩短(全市、市级医院同比均缩短0.7天);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市级医院同比增长9.02%,中心卫生院同比增长2.67%),体现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结付制度改革和医院管理效率提高的整体效应,同时也表明了医疗机构对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执行比较到位。

三、多措并举,助推改革

1.主动实施零差价。4月1日(新的医保结算年度起始)起在市级医院、妇幼保健所以及中心卫生院按照《省物价局关于太仓市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主动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按相关规定,实行公开公示。同时,为了切实减轻病人负担,我市对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按低于市级医院的标准核定,并明确市级医院副主任以上专家坐诊普通门诊按普通门诊标准收取诊察费,让利于患者。

2.积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大病再保险”模式全国推广。全面推行“总量预算、总额控制、按月拨付、年度决算”的医保付费方式,通过节约奖励、风险分担,激励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同时,探索建立转外就医病人医药费用的医保合理支付方式,引导病人合理就医。

3.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认真履行政府对所办医院的出资责任,加强财政投入,对中心卫生院的新建扩建实行政府“埋单”,对市一院、中医医院因基本建设等形成的历史债务建立以财政保障为主的多渠道化解机制,分别追加3000万元/年和800万元/年的三年贴息;同时,对因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所减少收入的20%,通过增加人员经费补助予以解决,维护了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

4.实施结对联动。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制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分别与苏州大学附一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对口受(支)援关系,在医院管理、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今年,市第一人民医院有9个科室申报苏州市重点专科。同时,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市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联动、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了结对机构及目标任务,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正在形成,从而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5.加强考核管理。一是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将工作量、费用控制等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下达到科室、小组,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二是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降低。三是加强环节质控,规范诊疗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三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知情同意等落实情况,保障病人的权益,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6.实施卫生信息化。规范开发和应用电子病历,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超声信息系统等,实施市级医院门诊诊疗电话和网络预约挂号,市级医院医疗信息逐步实现数字化,医院内部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了个好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改革的目标和群众的需求与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市级医院病人集聚的情况未得到改变。由于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加上技术水平的因素,市级医院病人集聚、住院难问题仍较突出。有待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逐步解决。

2.药品价格虚高导致医疗费用难以下降。药品实行省统一招标定价后,药品价格的.虚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医疗费用的增长与医保压力的增加仅靠医疗机构的努力难以缓解。建议由政府主导,积极探索在省招标基础上的药品采购供应办法,并将药品价格的下降部分直接让利于患者,切实减轻病人的负担与医保的压力。

3.市级医院因基本建设的负债压力大。市一院、中医医院的新建、扩建,财政虽然予以贷款贴息补助,医院目前仍存在巨大的贷款,且已进入还贷期。依照医院目前的经济状况无力承担,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4.老年人优待政策有待落实。改革前,我市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挂号费,70岁以上专家门诊挂号费减半。改革后,挂号费纳入诊察费项目,不再单设。老年人优待政策如何执行,涉及政策的延续性、老年人的权益、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以及医保支付等,尚待研究解决。

5.中心卫生院的业务量和收入虽然总体上有所增长,但由于调整服务价格后增加的收入低于实行药品零差价减少的收入,医院的净收入下降。建议增加财政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否则有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收入下降,影响职工积极性。

篇6: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按照省、市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根据国医改办函„2016‟55号《关于印发2015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将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总结如下:

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开设病床850张。2012年-2014年,我院未被列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但我院一直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探索。2015年湖北省全面启动了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我院紧紧抓住破除“以药养医”这个关键环节,从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保障机制、强化医保支付管理、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上下联动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医改,取得一定成效。

(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我院于2015年10月30日零时起正式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共调整药品960个品规,其中包括中成药360多种、西药600多种,不包括中药饮片。2015年11-12月,零加成销售药品1014万余元。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真正还利于百姓。

(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我们参照******物价局《关于公布执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襄价费字【2015】132号)文件的标准,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和手术等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其中大型设备CT、磁共振检查下调20%,检验类项目下调15%。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适当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价值的服务性价格,包括诊查费、护理费、31类诊疗费等。在本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我院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共计678项,调增451项,调减227项。

(三)加强医保管理

县医保部门推行总额控制、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我院在医疗服务中通过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出台《控制医疗费不合理增长的管理规定》等措施,使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11—12月医院出院病人例均费用为4665元,其中医保患者例均费用5155元,新农合患者例均费用4454元。两项医保例均费用与2014年同期增幅下降2%。

(四)加强上下联动

分别加入2家三级医院(******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协助、双向转诊诸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在县域内,我们与13家基层医院组建了医疗联合体,采用分区包片办法每季度开展一次巡诊、教学查房、慢性病讲座活动。医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办,设专人负责转诊。医联体内部实行预约转诊一站式

服务,只要与转诊办联系,上转患者可凭转诊单直接到达相关科室;对需后续治疗、康复的患者我们“点对点”下转到基层医院,并提供随访服务。2015年11-12月,从我院转往市级医院病人523人,外转率7.06;从基层医院转诊我院病人为614人,从我院下转基层医院病人为10人。

(五)执行改革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此次医改主要以价格调整为主导,2015年11至12月份因取消药品零差价,导致我院药品收入减少152.14万元,服务性价格调增收入201.97万元,降低大型医疗检查价格调减收入173.68 万元。增减合计实际亏损123.85万元,未能实现填平补齐的目标。原因分析如下:

1、普通诊疗项目未纳入本次******调价范围。省市物价部门确定的物价调整范围包含了其他综合医疗服务项目(床位费、空调费、抢救费、吸氧费、注射费、换药费等),在我市并没有纳入调价范围。因此在测算时我院调价净增额比实际执行要多。如:空调费收费标准与成本差额过大,冬夏两季运行成本高,床位费仅能维持空调成本费;床位费、氧气吸入、换药、注射费等费用未调整。建议进行调整。

2、在实行药品零加成之前,我院一直将药占比控制在较低水平。实行药品零加成后,我院药品所占基数低,纳入补偿80%的基数小,按填平补齐原则,在有关部门测算时导致手术费用调整率与本市兄弟医院低近十个百分点。

3、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采购价统一实行招标价后,药品采购成本却呈上升趋势,患者费用负担增加。

4、部分检验项目,检验试剂成本较高,如果“一刀切”的调价,有些项目的人力及设备折旧都无法保障。例如:做一个血培养原价68元,下调15%后仅57.8元,而买一个培养瓶55元,加上设备折旧和人工费至少20元,成本费为75元,实际上是亏本在做。建议下次分项目调整。

二、财政补偿机制落实情况及医院管理机制的变化

(一)县级财政投入情况

1、县财政对县医院基本预算部分:2012年为269万,2013年为242万,2014年为245万,2015年为285万。均由县财政拨付到位。

2、取消药品零差价后县财政补助情况:从2015年10月30日起县医院执行药品零差价后,县财政对医院亏损部分按20%比例补助,按月拨付到位。2015年11月为63万,12月为59万。

(二)医改给医院带来的变化

1、构建了公益导向的补偿机制。从理顺医药服务价格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节约运行成本入手,建立了补偿保障机制,基本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改革目标。

2、优化了医院的医药费用结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了诊

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院的收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得到了充分体现。医院药占比从过去的32%左右下降至28%左右,而医疗服务收入由原来的68%上升至71%左右。

3、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2015年医院共接诊门急诊病人近3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4.2%;抢救急危重症病人7千余人次,较去年增长1.8 %;收治住院病人3.5万余人次,较去年增长1.4%;完成手术近9千台次,较去年增长9.2%。实现业务收入2.12亿元。新增市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县域内就诊率与改革前同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4、规范了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医改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医德医风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修养和职业素质教育。我院将医德医风考评作为综合目标一个“独立单元”对全院所有科室和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人违反医德医风规定,将导致科室整体利益受损。此举使医院形象大幅提升,医生开大处方、乱检查情况基本消除,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5%。

(三)规范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药品采购全部在《湖北省基本药物中标目录》和《湖北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标药品目录》中选择,通过“湖北省

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网上集中采购,确定了7家商业公司实行了药品集中配送。2015年11-12月份药品采购金额976.81万元,其中网上采购金额830.29万元,集中配送率99%。二是落实优先配备基本药物政策,并按比例配备基本药物。医院常用药品品种有960种,基本药物品种达544种。2015年11-12月份基本药物销售金额523.99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额比例53.64%。

三、关于法人治理结构及医院经营自主权

目前我县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具体措施,待政策出台后稳妥推进。

四、建立积极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建立和完善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了《******中层干部聘用实施方案》、《南漳县医院人员招聘护士管理办法》,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每年进行一次述职测评,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续聘,考核不称职者一律不予聘用。护理岗位全部从社会公开招聘,在工作岗位上实行分层次管理考核。逐步建立起科学分类管理、人才结构合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2、在坚持社会效益为第一原则基础上,建立“以预算为导向”的分配体系和以“运行效率、内部流程、质量安全管理、社会满意度”四个考核维度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不

将创收与科室绩效挂钩,职工按岗取酬,优绩优酬,按服务满意度取酬。主要激励约束指标有:①医药比考核。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后,为每个病区设定了医药比基数,每上升1%扣绩效1000元。②基药比考核。强化基药使用管理,基药使用比例占科室药品比达50%以上,每下降1%扣1000元。③中医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比例考核:落实《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比例。中西医结合科中草药使用比例同比增长10%,每下降1%扣200元。④材耗比考核:根据《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管理规定》考核。⑤转诊比考核。每月与同期对比,转诊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科室绩效5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奖科室200元。⑥严格控制例均费用。借助信息化平台,严格医保农合“目录外用药”比例,严格控制例均用上涨,对违反规定的,例均费超标部分全部进入科室成本,并对当事医生进行经济处罚。通过上述激励与约束机制,职工待遇较医改前提升5%,极大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提升效率和服务能力方面的障碍及破解思路

1、增加财政在基本建设、专科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的投入。要按医改精神将县级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以及县医院债务问题等列入今后改革的重点。

2、解决人员编制不足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医改,大多数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医院现有人员编制与床位编制比例不配套的矛盾日益显现。如我院的人员编制是按过去300张床位核定的490人,随着医院的发展,省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重新核定我院床位为850张。医院现有职工712人,其中正式职工527人,招聘护理人员185人,离退休人员212人。2015年,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向县编委、人社部门提交了重新核定医院人员编制的申请,相关手续正待报批中。

六、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方面

1、进一步明确补偿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铺开,财政补偿机制要建立到位。县级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偿办法》,认真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建议通过三种方式补助。经常性补助。可采取按编制、按床位、定额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医院运行经费给予补助,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由县级财政全额承担。政策性补助。主要是对县级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项目、指令性工作任务等给予补助。专项性补助。主要包括设备购臵、医院基本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等。

2、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元化付费方式改革。要发挥医保差额支付政策对分级诊疗的撬

动作用,合理引导进行分级诊疗。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重新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并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探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要从政策层面对山区县医院人才引进与培养给予倾斜,让实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七、加速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篇7: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报告2

县政府:

按照中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市卫生局转发《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部署

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二是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精神,制定了平利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将改革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县镇一体化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院长公开竞聘》等专项配套方案,为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成了《平利县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设置条件、发展规模、床位标准编制比例、技术准入和行业规范,提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把县医院建成区域性知名医院,综合实力达到三级医院水

平,中医院建成专科特色的二甲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建成*个省级规划化镇卫生院,*个国家级规范化村卫生室。

二、强化保障,完善机制,稳妥推进

建立稳定的财政综合补偿机制,按照“核定收支、补足差额、突出重点、确保发展”的原则,县财政对县镇医务人员工资实行全额预算,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行定额补偿,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采取一事一议办法专项补偿,对化解历史债务、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实行鼓励性补偿,有力保障了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公立医院改革管理运行机制。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理事会、院委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以增强医院行政、业务、后勤运行的透明度为重点,全面推行了院务公开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对医院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和补充完善,形成靠制度管权、治事,规范和约束工作行为。全方位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评议检查,从患者、社会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个层面的满意度测评情况评估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为重点,探索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办法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纠纷赔偿机制,通过统一建立医疗风险基金预备金制度,实行共济互助,提高医疗纠纷赔偿防范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扎实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一步完善了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定员定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全员合同制管理。在全面完善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基础上,今年首次对县级医院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聘上岗,县医院率先将41名骨干人才选拔到中层干部岗位。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制订和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成本核算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中,将职工工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工资,即基本工资、各项津补贴和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另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即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与综合考核结果挂钩发放。

2、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促进了医院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健全内部质量及安全控制体系,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二是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已选定10个西医品种为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规范诊疗流程。三是开展了“三好一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年底前已选定20%的病区作为示范病区,并以点代面,逐步在全面推行。四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

收费管理规定,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五是进一步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六是加快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不断拓宽新技术项目。七是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强化药品采购、储存和使用等重点环节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八是坚持开展便民服务和24小时候诊服务。

3、进一步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县医院投资*余万元完成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人员培训,于今年9月7日正式投入运用。同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现有HIS系统、传染病管理系统、医保系统、新农合系统衔接,实行联网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4、积极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县医院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实施了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的住院楼改扩建项目。新住院楼六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内部装饰装修已近尾声。二期工程附属用房建设前期征迁工作正式启动。*医院门诊楼建成投入运营,住院楼建设开始启动。*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完工,*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开工,*镇卫生院住院楼、**。

5、积极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工作。通过“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6、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属性,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和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工作。

7、积极推行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城镇统筹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按照七个统一管理的托管工作要求,县医院完成了对长安卫生院的清产核资、资产及经营状况审计,建立并完善了一体化管理的人员流动、财务管理办法及各项管理制度。选派主治以上职称卫技人员到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带动了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协助指导卫生院房屋装修改造,流程布局调整,制度建设,各类标识设置和规范化卫生院验收等工作;投资近十万元,完成了长安卫生院房屋的装修改造和科室布局的优化设置,并购置了电脑、药品柜、抢救车等相关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篇8:公立医院改革本质在于政府改革

然而, 什么是政府改革?似乎陈竺部长并没有详细说明。仔细看一看2010年2月11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的确涉及了很多政府改革的内容。但是, 《指导意见》也有不少内容涉及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 (例如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院服务等等) , 与政府改革无关。

如果以体育来比喻, 政府的职能是制定赛事本身的一整套游戏规则并且在某些时候担当赛事的组织者。所谓“游戏规则”, 就是制度。事实上, 社会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学派直接把制度定义为“游戏规则”。众所周知, 如果游戏规则合理, 再加上赛事组织者有条不紊, 那么体育比赛就会精彩纷呈, 而那些竞争实力强者便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而具有一定实力者也有机会爆冷胜出。很显然, 无论是体育赛事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还是组织者, 都没有必要去操心具体运动队伍的实力提升。

同样的道理, 在医疗领域, 政府没有必要操心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改善, 而是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制度建设上。把制度搞对了, 亦即游戏规则合理了, 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能获得极大的好处 (例如声誉和收入) , 它们自然就会像杰出的运动员一样自觉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将政府政策与组织管理混为一谈, 这是当前公共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并非仅限于这次公布的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政府改革林林总总, 一言以蔽之是改革政府与医院的关系。其中, 有金钱关系、行政上下级关系、医院行为的管制等等。然而, 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公布后, 很多专家、媒体和地方主管都把焦点放在了“政府财政补偿”上, 异口同声疾呼“落实”。说白了, 就是向财政要钱。仿佛除了钱以外, 其他都不重要。难怪国际上有研究说, 中国是“拜金主义”最为昌盛的一个国家。

当然, 政府与公立医院的财务关系如何界定, 应该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 这的确是涉及到公立医院最为重要的政府改革事项之一。但是, 制度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些游戏规则的改变, 而是单纯地关心政府是不是砸钱。这显然是弄偏了改革的焦点。谁都知道, 如果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施政制度不改变, 政府砸钱的过程就会变成老百姓的纳税钱打水漂的过程。

除了向政府要钱以外, 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容还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治标;二是治本。“治标”, 指向了公立医院“药价虚高”;“治本”, 指向的是公立医院行政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原则之一。不仅如此, 温家宝总理还特别指出, “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 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二是让教育家办学”。其实, 医疗领域出现的问题, 与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前一个问题, 即药价虚高, 是百姓体会最深的问题之一。于是, 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剑指药品, 大有把医院改革变成药事改革之势。

当然, 公立医院的确存在“药价虚高”的问题。且不说治疗同一

尽管“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 但是却没有政府领导登高一呼, 明确将公立医院行政化列为改革的对象。

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种种乱象之根, 但是百姓体会不到。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对政府一来不给钱、二来又捆住医院手脚的种种政策限制早已心生不满。但是, 对于如何打破行政化以及去行政化之后能给医院以及院长自身带来的好处并不清楚, 有不少院长还担心理事会制度的确立会引入新的“婆婆”, 因此对于公立医院的治本之道其实并不感兴趣。

与此同时, 由于众所周知、似乎也众能理解的原因, 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也不感兴趣。尽管“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 但是却没有政府领导登高一呼, 明确将公立医院行政化列为改革的对象。最近, 国家教育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公布, 其中“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成为新一轮种疾病同类药品, 公立医院大多喜欢选择高价产品, 因为据说是高价产品一般质量较好。这一说法是否成立, 恐怕很多人将信将疑, 而事实上也没有一家像样的机构能对药品的性价比给出哪怕是稍微客观一点儿的说法。老百姓最为不满的是, 同一个厂家的同一种药, 在公立医院买居然要比零售药店贵很多。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或者药剂科主任本能地竭力否认这一点。但是, 如果公立医院的药价不贵, 平价药店哪里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呢?更何况, 老百姓都有病?他们会平白无故地编造故事来诬陷公立医院吗?

公立医院药价虚高是事实, 公立医院没有必要否认这一点。但很多人就此指责医生和院长见利忘义, 还有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市场化。真是笑话。零售药店也市场化了, 那里的职工也想多赚钱, 但为什么药价不虚高呢?各类市场上的价格虚高 (即“宰客”) 现象的确不时发生, 但在大多数领域都是一时一地的现象, 为什么在公立医院中却能常年“药价虚高”呢?

其实, 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公立医院本身, 更不在于公立医院的院长、医生和药剂师们的“见利忘义”, 而是在于政府的管制不当。我多次撰文指出, 造成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 在于政府实施了如下两个没有必要的管制。第一管制招数, 政府对医疗服务本身实行低价管制。这一管制措施堪称铁砂掌,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打出了, 而且在市场经济时期依然是年年不断, 早把公立医院打得气若游丝。为了给公立医院续命, 政府允许公立医院卖药, 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格局。郎中们看病不能养活自己, 被迫要开药店。

以药养医不但没有帮助公立医院重修内功, 反而将其功力引入岔道。说白了, 郎中给病人开方子要收银子, 可是铁砂掌一出, 郎中只能收铜板了。于是, 政府允许郎中们开百草厅。要命的是, 政府担心如此之多的百草厅卖药大赚其钱, 老百姓深受其苦, 于是悄然使出一记无影腿, 即药品加成制度, 规定药品利润率最多只能15%。结果, 这一腿把公立医院踢得走火入魔, 面目皆非, 变成了专卖贵药的百草厅了。

这一记无影腿的后果真是很惨很严重。实际上, 正是药品加成管制搞乱了药价。既然政府规定只能加成15%, 那么公立医院在进货的时候当然会选择高价药。假定一种药有两个进货渠道, 一个是100元, 另一个是50元, 所有脑筋没有灌水的公立医院管理者和采购员都会让前者上量, 后者不上量。当然, 好歹进一些便宜药也是必要的, 一来满足某些患者的需要, 二来可以应付上级的检查。高价药上量之后, 标, 或者少勾标。

面对这样的局面, 政策制定者尚未把政府不当管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又匆匆祭出了“药品零差率”政策, 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此这般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格局终将账面上的15%加成自然会丰厚一些, 但医院并不会依照进货发票上的价和量, 将真金白银全额付给医药公司, 实际上还会向后者要“返点”, 返点率取决于讨价还价。对这种行为, 政府严令禁止, 可是多少年了都禁而不止。“返点”可以以各种其他合法的形式流向医院和医生, 而形形色色的“医药代表”游走于公立医院周围的各种场所 (因为公立医院大多“禁止医药代表进科室”) 。

老百姓最为不满的是, 同一个厂家的同一种药, 在公立医院买居然要比零售药店贵很多。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或者药剂科主任本能地竭力否认这一点。但是, 如果公立医院的药价不贵, 平价药店哪里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呢?更何况, 老百姓都有病?他们会平白无故地编造故事来诬陷公立医院吗?

为了治理这种乱象, 政府祭出了新的一招, 即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可惜这一狠招犹似七伤拳, 不但把公立医院打得气息更岔, 而且也伤了自己。本来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该是政府出资买下一大批常用药, 但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居然演变成“只招标、不采购”, 于是公立医院勾标时也让高价标多多上量, 低价标多多流标。更何况, 由于药品集中招标的价格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公立医院, 因此很多地方的很多药品是越招越贵。当然也有一些无关痛痒的药品会降价, 反正最后公立医院不会勾打破。可是, 零差率造成的亏空明明是需要财政补偿的?如果真掏出银子, 加成没有取消啊?只不过是付账者换了而已。纳税人绕了一个弯子付了账, 结果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纳税人总管如果总是这样花冤枉钱, 减税永无指望, 依靠百姓消费来增加内需永无指望,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也永无指望。其实, 很多地方的领导和财政并非不明白这一点, 也并非没有银子, 他们只是不愿意不明不白地砸银子。不少媒体、专家乃至卫生部的领导都劈头盖脸地指责地方政府没有落实财政补偿措施, 将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不利的责任推向地方, 貌似公正而已。

那究竟如何治标 (即药价虚高) 呢?其实, 出路就在眼前。看看零售药店吧。政府只要设置药品的最高零售现价就行了。实际上, 这种管制措施现在就存在。政府对药品设置的天花板对零售药店也管用, 但零售药店的药价普遍都低于天花板。为什么呢?很简单, 政府没有对零售药店实施药品加成管制。在天花板下, 药店赚多少钱, 那是药店自己的事情。如此一来, 药店自然要想方设法购进低价药了, 流通环节过多的现象在市场化的药店那里绝然不存在。

政府一招就够了, 没有必要手脚并用, 无影腿、七伤拳频出。如果政府对所有药品销售机构 (既包括公立医院也包括民营医院和药店) 都设定药品最高零售限价, 对其他行为不加以限制, 那么公立医院一定会联合起来进行货真价实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想方设法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药品, 绝不会允许进货价虚高, 也绝然不会有兴趣偷偷摸摸地会见“医药代表”。道理很简单, 公立医院药品进货价越低, 它们在天花板下获得更多药品加成的空间越高。在竞争的压力下, 它们降低药品最终零售价的可能性和空间越大。如果医保付费者再想一些办法, 例如对普通门诊用药实施按人头付费, 那么医院的药价和用药量都会降下来。

一句话, 治理药价虚高, 关键在于“取消药品加成管制”, 而不是“取消药品加成”。两字之差, 天壤之别。

上一篇:单位实习生鉴定下一篇:献给妈妈的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