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2024-06-30

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共8篇)

篇1: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2010年,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作为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领域来抓,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把文化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方面,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城乡,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大目标。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重,以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内容形式,丰富资源总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继续推动公共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要以体现公平、增强活力、扩大覆盖面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逐步把工作重点、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二、多出精品佳作,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探索服务群众和繁荣文艺创作的新途径。要坚持重大活动组织与长效机制建设并重,精心组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继续加强对民营院团的扶持,积极落实完善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职称评定和走出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发挥民营院团在繁荣文艺舞台、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们为基层、为群众演出和服务的积极性,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做好转企改制试点企业各项后续工作。将国有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向面上推开,加快省级和地市级演艺院团的转企改制,逐步开展县级院团转

企改制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继续推进全国文物普查和古籍普查工作,实施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保护项目。加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加大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检查和督导力度。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展示与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加强文化遗产宣传展示。

五、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以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贯彻落实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示范效应强、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支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扶持动漫、游戏、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重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切实际的盲目投资、盲目扩张。

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开展多种交流合作方式,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好“文化年”、“中国节”及庆祝建交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效益。

七、以建设体育强国为根本目标,切实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研究探索新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增强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好《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逐步完善我国的竞赛体系,进一步夯实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促进竞技体育门类均衡发展。以体育服务业为龙头,积极推进大众健身、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旅游等产业发展,逐步培育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办好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全面启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各项备战工作。

八、做好文化和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把握“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下一个五年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描绘好未来五年文化、体育发展的蓝图。

篇2: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存在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

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篇3:大力发展内蒙古风力发电事业

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荒漠区域。通过普查和评估, 全区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为1.50亿千瓦, 约占全国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50%, 风能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根据近30年来逐时风速统计资料显示, 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变化幅度为1.3~5.5米/秒之间, 结合风能利用以3~25米/秒的风速作为有效风速数值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基本上适合于目前运行的风力发电机工作范围。其中, 风能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有:巴彦淖尔乌拉特旗风电场和乌拉特后旗、包头达茂旗、赤峰科旗及翁旗、乌兰察布辉腾锡勒及四子王旗、锡林郭勒灰腾梁, 其年平均风速约在8米/秒以上, 有效风速时数可以达到8000小时以上。

2006年,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了《内蒙古“十一五”风力发电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确定了“十一五”末风力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的目标, 规划了6个百万级风电场, 包头巴音百万风电基地 (划分为6个区域, 总规模为6×20万千瓦=120万千瓦, 投资主体包括龙源、华电、蒙能、京能、中电投、山东鲁能、宏腾、金州、金风等单位) 、巴彦淖尔百万风电基地 (规划建设11个风电场, 投资主体包括龙源、山东鲁能、富汇、中电投、天兰、基和、大漠等单位) 、乌兰察布百万风电基地 (“十一五”形成整体百万千瓦大型风电网络, 投资主体包括北方公司内蒙古风电公司、北京国际电力新能源公司、中国华电、大唐集团、龙源电力、国电龙源、弘昌晟、汇德、康佳信、京蒲富丽达等单位) 、锡盟灰腾梁百万风电基地 (划分为6个区域, 总规模为250万千瓦, 投资主体包括北方公司龙源、中广核、国华、大唐、中水建、蒙吉利、国泰能源、天和、永盛等单位) 、赤峰百万风电基地 (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6万千瓦, 投资主体包括大唐、唐能新能源公司、新胜、汇风新能源公司、朗诚瑞风、中电投东北分公司等单位) 、通辽百万基地 (规划开发140万千瓦, 投资主体为开鲁北清河、华能新能源产业公司、辽河油田、华电国际电力公司、北京京源发公司等单位) 。

2007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国宝同志来内蒙古自治区视察和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实际情况后, 在讲话中提出充分利用风能资源, 努力在内蒙古自治区打造一个风电三峡的风力发电宏伟蓝图。乘着国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东风,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区风能资源优势,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 内蒙古自治区的风力发电事业飞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截至2007年底,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并网发电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猛增至98.564万千瓦, 同期增长180.31%, 全区风力发电年累计发电量13.3413亿千瓦时, 比2006年同期翻了三番还多。

预计到2008年底, 全区风电发电装机将超过200万千瓦, 在2007年的基础上将再翻一番。

预计到“十二五”末, 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装机将达到800万千瓦左右, 约占全区电源装机的15%左右, 风力发电的大力发展, 将有效改善内蒙古自治区电源结构, 向国家提出的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电源装机容量应占电源总装机容量10%~15%的口号迈出坚实的脚步, 为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行业科学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受一次性能源逐步减少和枯竭威胁, “十一五”期间, 我国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倡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的口号。结合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内蒙古自治区还是全国范围内风力发电成本最低的地区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在风能资源、土地环保、电网建设、电力装机规模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建设大容量风电基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 妥善解决电网接入、电网运行、安全等问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打造一个风电三峡就不只是个梦想。

大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事业, 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电网建设要逐步满足大规模风力发电装机并网的问题

根据电力行业发展规律, 电网建设投资应稍大于电源建设投资, 使电网设备设施稍优于电源建设设备设施, 以适应电源侧快速发展需求。但是2006年, 全国电力建设投资比例中电源建设投资占全部电力建设投资的60%, 即电源建设投资已远远大于电网建设投资。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投资比例失调的结果是造成平均利用小时数的大幅度下降, 直接影响了电源侧收益。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8年, 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电力行业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 按照国家投资30%、电网投资20%、贷款投资50%的优惠投资政策, 促使电网企业净风力发电并网工作纳入视线, 努力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电源生产单位平均利用小时数处于全国平均利用小时数值之上。

由于风电装机在并网运行过程中存在风力的不可控性, 会造成风力发电具有不同于常规电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 对电网负荷预测精度、调度和运行方式、频率控制、电压调整、潮流颁、电网的电能质量、故障水平和稳定性都产生一定影响。在一个地区风电装机超一定规模后, 会给电网负荷增加压力, 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约束, 一旦风力不足, 就会产生波动, 甚至会突然停发, 给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风力发电应考虑采取多点建设、分区并网的方式推进和发展。电网侧必须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风力发电规划, 针对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发展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规划和建设。第一, 根据百万风电基地需求, 要增加4~5个500千伏变电所, 根据风力发电远距离并网输送不经济的特性, 主干网架要进行延伸;第二, 配套增加部分220千伏变电系统;第三, 增加电网安全设备, 以适应风电发电并网可能会影响电网频率控制、闪变、电压调整、潮流分布、电能质量和稳定性的问题;第四, 加强电网二次系统升级建设, 以解决风电并网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的问题。

二、完善风力发电政策法规

风力发电的社会效益和广义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 具有推广和扶持的价值和意义。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国外的风力发电也是在各自国家的全力扶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 我国应该学习国外风力发电的先进经验, 尽快创建和完善发展风力发电的政策法规。

首先, 建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尽快制订本地区“电源建设中风力发电的比例”, 确保风电在电力“大家庭”中的一席之地。截至2007年底, 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装机占全区发电装机容量比例数2.37%, 即使全部风力发电机组满负荷发电, 也不会对电网负荷及稳定性构成大的冲击。

其次, 为鼓励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 政府应克服困难推行“风力发电不参加调峰”、“以风定电”等优惠待遇。

第三, 决定风力发电投资效益的关键是电价。恰恰在最关键的电价问题上, 目前尚没有一套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促进风力发电发展的“规则”。在原国家计委和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出具当地物价部门对电价的意向函, 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当地物价部门审批电价”。其实这种“一个项目一个价”的作法也不合理, 也很难做到公平。如果投资成本搞高的项目可以有个好电价, 那么谁还会在压缩投资、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这种“鞭打快牛”, 偏袒落后的机制不可取。

三、为风力发电与火电有序发展找好契合点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是传统的火电基地, 截至“十一五”末, 火电装机将超过5500万千瓦, 既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风力发电不稳定性的有力弥补;也是占据电力市场, 与风力发电争抢上网空间的有力竞争。目前来讲, 内蒙古自治区的火电装机无论从上网电价、地方税收、电网效益与安全、项目业主投资效益等方面都有更高的优势, 对风力发电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 对环保设施投资、运行费用的提高以及有限资源价格的上涨, 火电厂发电成本上涨, 利润空间缩水, 可以预料, 风力发电的劣势终会变成优势, 也就是说风力发电事业大发展只是迟早的事情, 迟不如早, 如果能够及早地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最终的赢得肯定与当前的投入成正比。

四、解决好风力发电对电网系统调峰影响的问题

篇4: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新农村;推进;发展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现代化,其中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内涵。因为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积累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图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以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并逐步形成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

1.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文化以其淳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田野上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但从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角度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活,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能得到根本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还很薄弱,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资金投入有限,文化普及率不高,活动形式简单,且发展不平衡;艺术人才大量缺乏,文化市场的培育管理和发展不完善,文化队伍距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差距较大;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尚处于“表面化”状态,文化外延的力度不大。

2.推进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

A.从历史与现实的贯穿主线,去解构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村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农民行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因此我国农村文化动力具有区别于城市的自身特点。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形态代代相传,历久不变,广大农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很明显,农村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到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这种“闭固性的风格”在社会高速发展中产生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因此,我们需从内涵和外延的综合视角,去解构农村文化的发展动力。

其次,文化是复合性、综合性的概念,可持续文化动力是一个可循环的有机整体,除内含文化动力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文化内在张力、文化承载力、文化发展力。内在张力和承载力是文化发展的内涵基础。文化的内在张力和承载力属于两个不同层级,内在张力在文化发展中起基础作用,是一个动态概念,积极的体现文化的宽容度和吸纳能力。承载力则是静态的概念,具有相对确定性和被动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去粗取精、自我发展、能融容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系统,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农村先进文化体系。

再次,文化产生于社会生活,同时也反哺予社会生活。从深层次考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社会发展进程、社会规则的制定等。文化动力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正动力和抑制社会发展的负动力之分。我们应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正动力外发成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使文化负动力转化为协调力,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从文化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究,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持续文化动力。从文化角度考虑,现代与传统之间没有一个楚河汉界,传统与现代确实是一“连续体”。

B.从道德观念的角度去提升农村文化素养,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追求人的生活舒适、精神高尚、促进文化消费,是人类所期待的。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动力。道德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以道德精神为本源的人性“本善”文化,新农村先进文化总是要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来推进道德文化建设。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农村是不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首先应是人性的升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教育农民、培养农民、发展农民,切实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共同建设者,成为文化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者。

C.从形式与内容上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健康的文化活动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和整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有机体,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予以丰富、范围上予以扩大、内涵上予以提升。倡导以娱乐健身为主题的激情广场健身舞活动,引导广场活动往歌唱、戏曲类扩展。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发展祠堂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因地制宜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包括盆景、根雕、绘画、读书、剪纸、泥塑、刺绣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引导乡与乡、村与村开展友好健康的文艺比赛或文化联谊活动,挖掘恢复民俗特色和乡村传统艺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争创地方文化品牌,提高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的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品位,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中小学艺术类教师和民间艺人、文化名人的作用,指导、培训群众提高文艺鉴赏力和活动参与能力,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运用科技进步手段,拓宽文化产业项目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渠道。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依托自然地理景观,围绕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通过策划、整合、包装、推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实现农村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利。创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促进文化力与环境力的整合与和谐。文化发展需要在社会中实践价值,良好的环境是文化实践的条件。农村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保持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D.从政策机制上去加强和保障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确立“文化也是致富工程”的理念,要把“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政策,要从市场需求入手,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采用股份制、项目招标、集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等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应当看到,“重经济、轻文化”的惯性以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地下宗教热”兴起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下乡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进一步发掘文化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属性,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和竞争环境,放宽准入标准,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策划、整合和包装农村文化,活跃农民文化消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篇5: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足民乡近年来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今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突破口,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全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今年投资60万元建成了480㎡的独立的乡文化站综合楼,9月末即可投入使用。从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来5套价值150多万元的健身路径,充实到各村,新一批村级健身广场即将落成。目前,全乡范围有村级文化广场9个,篮球场5个,户外健身场所9处,文化大院4个,乡级健身广场正在建设中。农村文化阵地的发展,为农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是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乡政府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具备条件的村统一购置书柜,分别配备了价值2.7万元的崭新书籍和光盘。目前,全乡有10个建成了“农家书屋”,让广大农民群众汲取知识营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不断推进乡风文明。今年以来,联合各村委会和乡直有关部门举办了红歌演唱会、全乡农民歌手大赛,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举办了全乡拔河 1

比赛、篮球赛、乒乓球友谊赛。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农民群众,活动中都增进了团结,加深了友谊,增强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四是培育壮大农民文化队伍。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业余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有品味,乡政府号召各村根据实际,成立农民秧歌队。这一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既强身健体又玩有所乐,目前,已有5个村成立了农民秧歌队,每当暮色降临,乡文化站和一些村子的文化大院锣鼓喧天,男女老少身着彩妆,手持扇子,伴着铿锵的鼓点,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周围群众闻声而来越聚越多,就连平时那些总打小麻将,踢“小坑儿”的群众,也来凑热闹了,有的尽情地跳,有的专情地看。此时,整个乡村的夜晚一片喜庆祥和。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耍钱”的现象大为减少,打仗斗殴的没有了,社会风气进一步净化。

五是拓展文化活动层次内涵。为了让群众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以乡文化站为龙头,村级多功能文化大院为基础的农村文化活动,逐步成为各种政策信息、科技文化及健康风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把“送文化”发展为“种文化”,使全乡文化在传递文明、服务经济、教育群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乡村文化事业的逐步繁荣,能使农民生活由低级庸俗逐步走向高雅时尚,人民群众越发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

篇6: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第31期

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 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朱玲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四川是多民族大省。近年来,四川省体育局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各族人民身体健康素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和健康娱乐活动,作为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和服务“两个加快”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发展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各族群众参与健身的体育观念和追求健康的价值取向已初步形成,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在追求目标上通过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达到健康、健美和娱乐目的,在开展方式上已经形成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社会体育新格局,在参与形式上已从少数人被动参与转化为全社会自觉主动参加。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2005年以来四川省体育局在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和实施“少数民族健康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在甘孜、阿坝、凉山州帮助创建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所和省级传统项目学校11所;新建(在建)标准体育场地142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65个,并配备了相应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

(二)民族竞技体育跨越发展。在加快推进四川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迈进的历程中,通过积极参加全国和坚持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为国家队选拔、培养、输送了大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北京奥运会帆板比赛项目金牌获得者殷剑就是来自凉山州的运动员。2005年以来,我省民族竞技体育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甘孜、阿坝、凉山州籍运动员在各种比赛中,共获得了2个世界冠军、37个全国冠军、239个全省冠军,来自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裁判员也多次参加了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裁判工作,不仅为四川作出了贡献,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三)民族体育项目创新发展。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充分利用藏历年、彝历年、羌历年、锅庄节、牦牛节、扎崇节、火把节、赛马会、转山会等颇具民族传统风格的节庆假日,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牦牛舞、狮子舞、锅庄舞、骑射、赛马、推杆、角力、摔跤、拔河、射驽、押加、斗牛、斗羊、举重等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已形成了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全民健身和民间娱乐活动的品牌。尤其是通过对一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科学研究、规范提升、完善规则,使之得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部分优势项目已被列为全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或表演项目,深受各地区各民族群众的喜爱。

(四)民族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多年来,四川省体育局坚持以“体彩做强、产业做

大、基地做实、政策做活”为目标,在民族地区体彩发行销售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优惠、设备保障,确保了销量。同时,根据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和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积极支持、配合、鼓励有关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培育和创立民族体育产业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的民族体育产业优势和特色,不断推进了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特别是融民俗、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漂流、滑雪、登山、探险等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已在各大景区逐步兴起,倍受游客青睐,呈现出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五)民族体育事业突破发展。四川省体育局作为国务院第四次、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集体,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要求,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并将此项工作列为了四川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实践,纳入了《四川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我省民族体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指定由社会体育处负责联系和具体指导民族地区体育工作,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始终做到重点扶持、长期坚持、力度不减、逐年增加。目前,我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已具备了承办省级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国家级单项体育赛事的能力,四川民族体育事业正处于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存在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民族地区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各地财政投入不足,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资金有限,用于建设体育机构、维修体育设施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严重不足,后备人才培养和民族体育科研经费更为紧缺。

(二)体育设施落后。民族地区普遍体育场馆严重缺乏,人均体育场馆比例远低于全国(省)人均水平,现有体育设施简陋破损,残缺不全,绝大部分体育场地不标准、不规范,只能进行一般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活动需求。

(三)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民族地区基层体育组织机构基本上为文化、体育、旅游三部门合署办公,专职体育工作编制少、力量弱,缺乏竞技体育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体育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民族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产业发展滞后。民族地区体育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慢。发展体育产业面临政策不健全、措施不完善、宣传不得力、设施不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消费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民族地区体育彩票发行处于饱和状态,大众体育健身行业发展趋缓。

(五)传统项目萧条。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和影响,一些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没有来得及开发就受到巨大冲击,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濒临失传,亟待加强保护、挖掘和弘扬。尤其是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人才力量不强、训练保障系统不健全等诸多“瓶颈”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解决民族体育经费。一是加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将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规划,逐步增加对基层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不断满足开展体育工作的需要。二是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扶持。通

过多种渠道积极申请国家有关部委关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经费,加快促进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体、旅一体化发展。三是认真做好体育对口帮扶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体育局将加大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支持力度,增加体育彩票发行量度和体彩公益金分配额度,继续开展好“体育三下乡”活动,实施好“雪炭工程”、“少数民族健康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体育惠民行动,加快民族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援助。特别是受灾民族地区在体育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广泛争取国家、援建省及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

(二)多辟途径培养民族体育人才。一要加强民族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总体要求,将着力建构体育行政管理人才、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和民族体育科研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逐步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体育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基层体育服务体系和乡(镇)、村(社区)文体活动站(点),为民族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要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由西南民族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立和逐步完善集运动员选拔、培养和集训为一体的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基地(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建立了155个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基地)。同时,各民族地区要结合实际选择具有民族特色和品牌的传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遵循“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竞技体育规律,多层次、多形式地不断发现、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民族体育后备人才。三要开展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训。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社会体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对进一步积极倡导、专业指导、广泛开展、全面普及大众体育至关重要。各民族地区要根据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专门培训大批具有高素质、专业化、高技能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不断壮大和优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队伍。

(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体育运动。一是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建议将部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优势体育品牌项目列入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在各民族之间广泛开展和深入推广,这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密切交往、增进友谊,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二是不断提升民族竞技体育水平。全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是推动我省民族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民族地区体育部门要充分利用积极参加和申办全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提升民族竞技体育方面的导向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不断提升我省民族竞技体育水平。

(四)多措并举壮大民族体育产业。一要借势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大力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对于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其它公益事业发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借助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西昌航天城、卧龙大熊猫基地、海螺沟、四姑娘山、红色旅游沿线、重走长征路线、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香格里拉、稻城亚丁、康定情歌故乡、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品牌效应,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凭风借力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借鉴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我国体育产业正处在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中国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模式运作奥运遗产更是实现了我国体育产业经营方式和理念的深刻变革。各民族地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存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差异极大的现状,必须因地制宜、面对差距,因势利导、缩小差距,精心打造民族体育品牌赛事,全力开创民族

体育产业新领域,狠下功夫挖掘民族体育竞技和表演市场潜力,千方百计增加体育彩票发行量度,科学引导全民体育健身消费;必须树立“差距就是潜力、晚起步高起点”的发展理念,广泛借鉴国际国内发展体育产业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民族体育产业朝着“体育产业国际化、体育资产系统化、体育产业规模化、体育品牌民用化、体育消费标准化、体育产业资本化”方向发展。三要借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实现我国(省)由体育大国(省)向体育强国(省)迈进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是关键。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拟定的关于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性意见有望尽快出台,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正逢其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必须在品牌化、特色化和国际化上做文章,深挖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真正做响品牌;把握体育健身市场需求,真正做大产业,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五)多方努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既是不断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当务之急,更是加快促进四川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仅靠体育部门来完成这项事业资金有限、政策受限、措施单

一、难以保障。建议一:将加快发展和大力扶持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列入四川省及各民族地区“十二五”规划中,由民族工作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制约民族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建议二:在机构改革进程中,民族地区各级体育组织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建议三:单独成立民族体育省级单项协会,专门负责联系和指导民族体育工作。

当前,我省正处于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而繁重。四川省体育局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深刻把握我国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发展要求上,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上,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为加快推进我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篇7: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屏山作为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总数的87.7%,养老保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加上农村经济社会欠发达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压力日趋凸显。为切实化解银发浪潮带来的冲击,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笔者提出以下粗略见解以供参考。

一、屏山农村养老基本现状

据统计,2010年末,屏山总人口30.71万人,农业人口26.93万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户籍人口)370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74%。有9662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农村总人口的36%;1145人享受农村五保政策,集中供养率达到58%;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4938人参保,参保率9.3%。屏山农村养老集中体现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二、当前屏山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我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镇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从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重,且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从上世纪70、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30年中,农村家庭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得到一定控制,致使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这在养老上就表现为赡养系数大大提高,家庭成员面临的赡养风险不能分散,子女的人均养老负担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女面对年老的父母负担明显加重。

(三)社会变迁给家庭养老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村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这不但使得对老龄人群照料资源明显匮乏,同时逐渐造成代际隔阂,进而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同时,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传统孝文化日渐淡化,没有制度的约束,家庭养老传统美德很易遭到破坏。老年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关系不融洽等,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丧偶者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独居现象流行,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加上农村家庭关系较之城市更为复杂,农村家庭一般子女较多,家庭养老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一旦由于家庭关系不融洽而引发家庭纠纷,老年人往往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冲击。

(四)土地的保障作用正在削弱。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本身的发展变化,受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薄弱,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生产经营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依靠土地养老已不再保险。

三、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能否解决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克服其不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善家庭养老制度。

1.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基础。在家庭养老仍将继续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为家庭养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

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文化,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沦丧。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文化氛围。一是重视传统道德、孝文化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一种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和尊老、养老、爱老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利用大众传媒,加大对孝文化的关注力度,通过定期评选“孝子”等活动,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促使群众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我国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当前养老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通过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真正实现定型发展。

4.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在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特性,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工作。可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等特点,指导和帮助农村老年人组建“老年人协会”,让老年人以集体形式参加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棘手问题,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稳步推进新农保,实现农村养老不犯愁。新农保制度的推进,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制定政策,为新农保试点提供好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保障,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应结合全县实际,吸取周边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定参保对象、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障水平等,制定好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及实施细则,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实际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强化宣传动员,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社保政策不够关注或尚存疑虑。加上部分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生、老、病、死有子女管,主动参保意识不强。为此,应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和现实意义,使新农保政策深入农村、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

3.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减轻农民投入压力,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二是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对乡镇、村级建立有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乡镇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参保网络。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科学设置参保、缴费、申领、审核、发放等流程,提供政策咨询、参保登记、待遇享受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强业务操作规范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特点,统一规范各类表、证的设计管理。五是加大便民服务建设。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作用,以服务来促动新农保工作。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切实发挥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三)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拓展保障服务渠道。当前,屏山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受资金、土地、税费等相关政策以及养老公益性的影响,尚未实质开始发展。为应对我县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特别是农村人口养老保障能力薄弱的问题,应坚持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实行分线保障,切实增强保障服务能力。

1.加大公办养老投入,保障农村特殊人群养老。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供养问题,积极探索集中供养新模式,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加大筹资力度,增加供养保障能力。一是对托老在亲朋眷故家中的农村“五保”老人,尽量纳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二是积极探索 “以副养院”的经营模式,抽调懂技术、会管理、身体好的人员种植蔬菜和养殖畜禽,以供给和补充老年服务中心日常生活所需,确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三是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养老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先培训后上岗,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真心实意地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在老人中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实行在院老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通过定期评价养老服务质量,征询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评比老年人最满意的护理员活动,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多管齐下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鼓励进入民办养老机构,缓解公办养老机构压力。一是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供给主体。二是建立连锁集团发挥品牌效应。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好、社会认可度高、具有规范标准管理的养老机构走集团化道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举办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办公楼、厂房、农场等,采取公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一批养老服务机构。

篇8: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一个国家的组织基本形态一般由政府公共部门、私营盈利公司和第三部门非盈利机构三方构成。中国的非营利机构也称为社团、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 近20年来发展很快,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的非营利部门有近170多家, 社团总数达133, 000个, 基金会达到1, 268个, 此外还有大量草根组织或社区组织活跃在基层。但是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不管是与西方国家 (本文以美国为例) 的非营利部门相比还是与本国的综合经济增长幅度相比都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近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05年底, 国家统计局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的数据, 修正了中国GDP的数值,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然而,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指出, 中国的人均GDP还在世界的100多位, 即便调整之后, 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有全世界平均人均GDP的五分之一。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不了均衡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 三农问题形势严峻,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这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要缩减甚至是消除这些不平衡,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政策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 使其通过从事环保、卫生、教育、科研、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 可以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非营利部门的必要性

目前, 中国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 农民问题、失业问题、贫困、医疗等问题比较突出。我国非营利组织面向弱者, 在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福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从再分配机制来看, 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第一次分配, 政府按照“公平原则”进行第二次分配, 第三部门按照“道德原则”、通过募捐和资助活动进行第三次分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构成了所谓“非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从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 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非城镇居民和贫困居民不具备参加保险经济条件。为保障居民的未来生活水平和防范不确定性带来的生活风险, 国家强制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目前这三险几乎覆盖所有的城镇劳动人口, 但是对非城镇居民和贫困人口却束手无策。而真正与迫切需要这些生活保障的人们却恰恰是包含非城镇人口在内的贫困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下, 甚至缺乏生活来源, 刚刚能够甚至是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生产问题。政府部门虽然一直在极力帮助与扶助贫困人口, 但地方政府用于救助贫困人口的资金是有限的, 而且政策上也会受到诸多的约束。在此情况下, 非营利部门对于贫困人口救济灵活、形式多样的优势就显现出来。贫困人口诉诸非营利部门寻求社会帮助的方法就显得十分有效并且是更容易的选择。

(二) 政府组织救助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效应。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特有的二元化结构, 尤其是城乡和地域二元化是直接导致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达到了0.458, 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 并且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要消除这种全面均衡发展的障碍, 国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部门实施执行来调节居民贫富差距。我国是由上到下的政策执行机制, 经过中央的决策, 并一级一级执行到地方, 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贯彻。这种政策执行的时滞效应在目前的体制下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非营利组织的援助过程中, 这种时滞微乎其微, 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 非营利组织在实施决策的效率上是优于政府部门的。

(三) 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落后, 总体供给不足。我国的社会保障从真正建立到现在不过20多年, 虽然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保险知识也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得到普及, 人们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但是对比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面临我国居民对社会保障的巨大需求, 社会保障的发展呈现显著的供给不足,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存在, 增加了社会保障事业的供给, 是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有效补充。

(四) 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 导致私人经济的膨胀。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移, 实行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而货币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于是“金钱至上”的私人经济在我国的大地上蔓延开来。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为报酬帮助他人的非营利组织的大量涌现正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 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人之初, 性本善”的实践的诠释。

(五) 中央集权制导致寻租设租现象存在。我国由唯一执政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存在一定的优势, 但是同时也是导致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设租”和“寻租”的出现破坏了正常运行秩序。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的劳动者,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因此“设租”“寻租”现象在非营利部门是不应该出现的, 维护了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 使本应由广大人民共同享受的利益成果免于在他人的寻租活动中受损。

三、关于发展非盈利组织的几点建议

(一) 国家鼓励民间慈善机构组织的发展, 并且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非营利部门的规范发展。在我国, 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普遍不足。非营利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分化出来以获取民间资源的一个途径, 而不是接受政府资助、受政府的委托去实施项目的工具。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几乎没有给予直接资助, 间接资助也才开始进入起步阶段。无疑, 政府应该给予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减免税待遇, 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非营利事业。但目前中国的偷逃税情况仍然严峻, 会计制度又存在大量漏洞, 一旦为非营利组织减免税开口子, 可以想象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假非营利组织。中国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其信息收集能力、认证能力、监控能力、执行能力, 从根本上遏制偷逃税的势头。这不仅是促进非营利事业的需要, 也是推进其它事业的需要。必须认识到, 即使在行政能力很强的西方发达国家, 借非营利和慈善之名偷逃税也依然存在。中国不能因噎废食, 希望完全消灭偷逃税后再引入对非营利事业的减免税是不现实的。因此, 在制订减免税法规时要慎之又慎, 更重要的环节是法规的实施。

(二) 提高人们的思想修为。加强宣传, 激发群众的爱心, 提高全民的道德意识,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的社会生活给了人民更广阔的视野,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各种信息趋向于全球化, 因此人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把现在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 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而且对陌生人也有高度的防范意识。这种利己思想会淡化人们帮助别人的意识, 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觉醒, 产生足够的向心力来抵挡不良思想的入侵, 让每个人都知道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

(三) 实行全民帮扶, 社区帮扶。在城镇中“社区”这一集体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 以社区为单位的活动也更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且备受人们的关注。可以把社区这一集体形式运用到农村中去:把一个村作为一个单位, 相当于城镇的一个社区。实行社区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帮扶政策, 可以有效地对贫困山村的贫困人口实行救济与扶助。这也需要政府的允许、政策的支持和组织社会救济人员的高度责任心。我们拿社区卫生服务站来做一个对比。假设经过政府的扶持在每一个社区都建立一个实施社区救济的一个分支机构, 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扶贫服务站”, 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不同点。两种服务站都是以社区为最小的服务单位, 既广泛的面向群众又规模适当;但是卫生服务站多少都有些营利目的, 因此较非营利的扶贫服务站来说, 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总的说来就是需要社会救济人员具有相当的奉献精神, 这并不是说工作人员一点报酬也得不到。

(四) 必须建立监督机制, 组织内部自发完善监督, 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仅有3%来自个人捐赠, 这并不是说我国国民对他人漠不关心, 不愿对困难及贫困人口进行援助。经过调查, 仅拿捐赠箱为例说明事实。对捐赠箱视而不见的人们主要因为对资金的去向持怀疑态度。如果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把资金去向信息向社会公开化透明化, 那些有爱心的人们对资金去向有了清楚的了解, 那么得到广大群众基本的信任与肯定的非营利组织在个人捐赠上将获得不少的资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在“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的领域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我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领域存在不协调发展的现状下, 要想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经济状况相适应, 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建立, 充分发挥群众的慈善力量确实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名, 刘国翰, 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12

[2].王名, 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时事出版社, 2004, 9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12

上一篇:拆迁400字作文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