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2024-06-20

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共8篇)

篇1: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一.2012两会观察:大力发展智慧(数字)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具有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效协同、精准管控、创新应用、和谐发展等方面特征,其充分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起步,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中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代表地区一:广西

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和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推进中国电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工程。建设完善南宁软件园、桂林国家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柳州信息产业园、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等6大产业基地及支撑平台。加快实施“两化”融合项目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千百工程”,确保信息化应用企业达到100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达到100家。

代表地区二:河北

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构建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大格局。积极探索“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重点做好数字规划、数字城管、数字住房等工作,推进各系统的整合对接,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放开环卫保洁、市政养护等作业市场,提升市政公用服务质量。

代表地区三:浙江

围绕健全高速信息网,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促进“三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宽带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实施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积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对接”,降低物流成本,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二.2012两会观察: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发展与电子监察建设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实行政务公开与电子监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形式,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动,使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为此,各地都把政务公开和电子监察工作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来抓。

代表地区一:湖南

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动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合理确定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解决审批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等问题。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监察

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网上监督,重视网络民意,建设好各级政府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

代表地区二:贵州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代表地区三:江西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落实.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和规范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坚持务实为民,推进服务政府建设。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提高“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水平,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政务信息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三.2012两会观察:深化政务公开 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

2011年,我国可谓是加大了对于财政公开的力度,国家层面对此发布了诸多的政策和要求,以助推财政预算公开的透明度。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再次要求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各部门要逐步公开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经费支出。

代表地区一:北京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成立了市旅游委、市医院管理局、市预防腐败局,调整市城管执法局隶属关系,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审计结果公开力度。

代表地区二:陕西

进一步健全政府科学决策机制,定期清理政府规章和文件,继续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行政性收费行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继续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过错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履行职责,努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拓宽公开的范围和项目,全面实行政府部门预算公开,继续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代表地区三:广东

推进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预

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探索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投资方式参与大型项目建设。继续推动农信社市场化合作和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村镇银行,推广扶贫贷款。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积极发展保险业。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新机制和金融风险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制定省级政府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四.2012两会观察:重视网络舆情 积极运用政府微博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需要各级党政干部密切关注,也需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微博是WEB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是最为短平快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它拥有其他应用无法比拟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公众的特性。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务微博本身自然也具备着微博的这些特性,同时政务微博是政府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它承载的功能和使命与其他性质的微博又存在不同之处。目前微博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而微博也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代表地区一:山东

努力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换届后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任职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重视网络舆情,了解包括“微博”在内的社情民意。

代表地区二:上海

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依法、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府信息。推进政府部门可以公开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各类基础政务数据对社会开放。积极运用政府微博等新媒体,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大力推进公共资金透明运行。细化政府预算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认真做好部门决算公开,积极推进部门“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公开,逐步做到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的都向社会主动公开。加大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力度,推动财政专项资金的市级、区县、街镇联动公开,实现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深化审计公开,只要不涉及国家和商业秘密、不影响安全稳定,重点审计项目计划和所有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整改报告、部门预算执行单项审计结果、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全部公开。

代表地区三:北京

开展网络实名制试点,开通了“北京微博发布厅”,制定实施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规定。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作,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街一品”特色渐次形成。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建筑修缮工程稳步推进。发布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首都国际体育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篇2: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赵 斌

2007年第1期 ——社会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近年来,十堰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目前,十堰城区已建立2个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1300多名,服务人口40余万。张湾区、茅箭区先后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张湾区同时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各县市也从实际出发,积极在城关地区举办试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3个,覆盖人口47万余人。实践表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直接给广大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实惠的医疗消费,同时也对整个城镇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卫生资源的整合与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

过去,十堰城区市区两级和驻市的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在同一区域交叉重叠设置,拥有三级甲等医院4所,二级综合医院5所,一级医院2所。一方面卫生资源条块分割,在总量上趋于过剩,利用不充分;另一方面群众就医主要集中在大医院,既不方便、又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就医需求。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之初,我市即着手整合卫生资源,编制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调整城市卫生工作重心,把社区卫生服

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心下移到社区。二是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优化卫生资源结构。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两所区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东风公司21个专业厂卫生所转办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部分民营个体医疗机构转办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是鼓励引导多渠道投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民营个体补充的原则,采取政府给予一定投入和以奖代补,企业医疗机构、市区属医疗机构投资改造转办,民营医疗机构转办等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仅缓解了政府短期内大量投资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卫生资源的结构。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城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过去,城市公共卫生的基础性任务一般由综合医院承担,职责不明确,网络不健全,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的形成,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自然形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培训和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预防、保健、中医药三进社区,形成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经过几年的建设,社区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成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力量。特别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了贴近居民的优势,在健康教育与卫生知识普及、指导居民消毒通风、监测管理发热病人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和优化

社区卫生服务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群众需要为导向,大力转变社区医疗的服务模式,以良好的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为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打开了局面。首先是提供快捷方便的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布点,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减少了就诊挂号等繁杂环节和程序,病人随到随诊,极为便捷。第二,提供主动式的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医生改变坐堂行医的传统医疗服务方式,深入千家万户上门巡诊,应诊、急诊随叫随到。第三,提供全程连续的社区医疗服务。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体检,进行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发现病人及时提供诊疗服务,治疗期间送医送药、连续观察,愈后指导康复、定期复检。第四,提供了多层面的社区医疗服务。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对其家庭成员进行疾病防治与护理等卫生知识教育。社区卫生全新的服务模式给广大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

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居民的医疗费用

政府统一构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合理规划布点,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减免税费,减轻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负担;组织动员大型医院人员进社区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业务建设;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城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定点单位,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市、区财政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助。这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的举措,保证了社区卫生机构能以有效、便捷、低廉的卫生服务,回报社会,惠及社区居民。减免挂号、注射、诊断、出诊、处置等费用,对诊疗和药品费用进行限价,从整体上控制了城区医疗费用的增长;适应居民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为居民免费煎制送服,免费使用康复器械,直接降低了医药费用;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病人合理分流,减少了小病大治、大病延治造成的不合理费用,等等。近几年来,十堰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量稳定增长,已占城区门诊总量的29.4%人均门诊医疗费用保持平稳近期抽查为57.8元/例,大大低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11元/例,住院费用每床日144.23元也大大低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每床日381.48元有效控制了医疗消费的快速增长,明显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城市社区综合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直接联系居民、沟通政府与居民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方面,政府及社区都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建设规划,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在社区建设中,卫生部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使卫生服务率先进入社区,深受社区居民的热情支持。基层街道、社区居委会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推进社区文化场地、休闲娱乐场地与设施建设、治安设施建设、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卫生保洁设施建设,促进和带动了社区综合建设。此外,社区卫生服务还承担着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等职能任务,通过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进而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去年,十堰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

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十堰市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从三个方面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强化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政府把解决城市居民就医上学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大事实事来办,在增加

卫生投入的同时,调整投入结构,财政投入向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倾斜。就发展卫生事业而言,政府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导向,使卫生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实现了从建设大医院解决单一的就医问题向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上的转变,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二是实现了从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的转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区域内大型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整体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的医疗中心,成为本市社会事业发展的亮点。三是实现了从注重效率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转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提高了政府办卫生的公平性和覆盖面。

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城市卫生改革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改变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结构和数量,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使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增强宏观调控卫生资源的能力,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学管理,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政府集中力量办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放开搞活,增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活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政府引导和控制卫生物价,合理调整物价结构,总量上控制卫生物价的过快增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了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整和结构优化,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富裕人员、不适应原岗位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部分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问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了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良性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篇3: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探

纵览今日之中国, 经济的高速发展已进入到产业转型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増大, 同时也造就了能源危机, 污染了生态环境。而经济要可持续发展, 触角势必要伸向环保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文化资源。中国的产业形式要从产业曲线“U”形的底端, 也就是粗放型的三高一低劳动密集型的全球加工产业转向“U”形曲线的两个高端发展, 也就是向服务业和高端创新型产业发展, 如设计、动漫、广告等。目前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原来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向信息化进程转变, 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让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一个主要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 文化发展呈地域化发展特点。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文化的差异使地域的差异显得独一无二, 各具个性, 独具价值。弄清每个地域的文化特性需要“近水知鱼性, 隔山识鸟音”, 吃透地域文化, 然后灌注到战略理念中, 使之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因此, 要使中小城市的文化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首先要给中小城市的文化产业以正确定位。现阶段只有大城市才是文化生产创意中心, 而广大中小城市则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边缘地带, 是增长极的外围。这种现状决定了中小城市既不是文化生产中心, 也不是生产要素集散中心。这就决定了中小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 大可不必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末端和下游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优化产业结构, 精心选择突破方向。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综观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 越是社会不稳定、人心不安定的时候, 文化产业越要担当主角, 发挥出它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和逆势而上的特点, 并能够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 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提振信心、凝聚人心、安抚人心的重要作用。金融危机直接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 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在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下, 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的信心、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作为文化产业部门, 就应该多生产加油鼓劲的文化产品, 多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从而让人们充满希望和信心, 战胜和渡过金融危机。中国文化产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低估,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中小文化企业流动资金少、市场份额小、产品单一、对上下游产业依赖度高的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主要表现在高端文化消费减少, 传统媒体广告锐减, 中小文化企业举步维艰。在演艺市场, 流动资金少、规模小的剧团、剧场也已呈现萎缩态势。

第二, 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袭, 坚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作用。意识形态的渗透从来都是伴随经济渗透而来的。应对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必然会加强合作与交流, 深化沟通与协作。但是, 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 合作与交流也必然会让西方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长驱直入人们的心中,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直接的冲击。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必然要做大做强我国的文化产业, 要让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能够发声, 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第三, 金融危机凸显文化的心理抚慰、精神激励功能, 进一步刺激了大众化、娱乐性文化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 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增大, 更需要精神寄托、心灵慰藉, 更需要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各种轻松愉快、价格适中的文化消费将更受欢迎, 电影电视、娱乐演出、音像制品、网络游戏等, 只要内容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艺术上精益求精, 消费需求都有可能上升。

实际上, 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已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并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还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特点, 十分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但是, 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比, 中小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些地方政府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尚未真正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一些优惠政策要么过于原则、难以操作, 要么条块对接不够、难以落实;文化产业发育还不成熟, 规模小、档次低, 缺乏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原创性和产品深度开发不够, 产业链条短, 附加值不高;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未消除, 政府职能转变不够, 企业改制不彻底;专业人才匮乏日趋严重, 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少、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文化消费需求, 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文化产业管理的工作机构需要进一步健全。当前, 中小城市多已成立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机构, 但是, 多数没有常设机构, 造成文化产业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不强, 还不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

2.投入不足。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尽管发展较快,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底子薄, 尚无力从事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以及参与各类项目推介、产品展览等活动, 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 急需政府财政的支持和扶持, 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发展环境。

3.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多数文化企业特别是民间工艺品行业等依然处于小规模、作坊式、低水平的初级生产阶段, 深加工不够;另一方面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缺乏新思路、创新意识不够、宣传包装不足, 绝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都还是原生态的展现, 产品的知名度低、附加值小, 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4.政策体系不完善。当前, 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但是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还不配套、衔接不够紧密, 有的政策本身规定得就不具体、不明确, 操作性不强, 造成实际工作中一些优惠政策不易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形态, 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处于起步、探索的发展阶段, 许多问题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另一方面, 关于促进其发展的政策都处于文件的层面, 还没有像其他行业的政策那样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

中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困难无非是人才匮乏和文化资源短缺的矛盾, 因此,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文化产业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我国中小城市人才匮乏, 高层次人才比重低, 这种现状使得人才成为制约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笔者以为, 要从战略高度、从产业兴衰高度重视人才问题, 将培养人才当做振兴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的第一要务。除了用好本地已有的文化产业人才外, 还要在“巧用”上下工夫。

第一是巧用民间人才。每个中小城市总能找到几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 他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如果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以包装、打造, 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将大有可为。

第二是巧用闲置人才。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闲散劳动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后备军。这方面已有成功的先例。比如, 河南省策划的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其演职人员大部分是当地村民。到剧组做群众演员已成为村民的第二职业, 他们晚上参加演出, 白天可以照常生产, 不仅增加了收入, 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而且找到了文化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第三是巧用其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 人才应该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有独到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但文化人才并不神秘, 他们与其他产业人才在许多方面有着共性, 文化企业的营销策划、经营管理、资产运作与其他产业也有着共同的规律。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 如果一时找不到专业人才, 也可以通过人才嫁接, 即“借用”其他领域的企业家、经理人, 经过一定的培训, 把他们充实到文化产业中去。

第四是巧用外域人才。科学地利用外脑, 能大大弥补人才的不足。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实现智力逆向流动, 力求使大城市的高端人才、专家学者参与到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来。

针对文化资源有限的矛盾, 笔者认为中小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文化资源, 为我所用。

一是要善于小题大做, 扬长避短。形成“公司+文化专业户”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大多数中小城市的文化资源都规模小、可产业化程度低, 这就需要经营者有一种小题大做的本领, 将分散的民间工艺加工联合起来, 对传统民间工艺实行精品化、系列化开发包装推介, 初步实现由个体形式的自生自灭到靠公司的力量发展壮大传承的局面, 使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产业优势。比如, 三门峡市卢氏县豫西刺绣艺术中心生产的双面绣品市场好, 现拥有固定及松散员工100多人。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从事剪纸的有近500人, 剪纸产品5000多种, 年收入达30多万元。义马田丰麦秆画工艺厂集生产和装裱于一体, 开发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等系列作品, 在省内外有了一定市场。渑池仰韶手工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黛眉斋”牌老土布, 吸纳250多户农民参与其中, 年生产3万套产品, 产值300多万元。还有散布于全国各地的画虎村、魔术村、剪纸村、唢呐村、腰鼓村等, 都是各中小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小题大做、靠专业化取胜的典范。

二是要善于就地取材, 点石成金。将非文化资源通过渲染、改造, 转化为文化资源, 就是一种点石成金的本领。具备了这种本领, 也许你会感叹周围的文化资源竟是想象不到的丰富。比如有个城市原来是工矿区, 产业转移后留下许多闲置无用的矿井, 当地领导利用它们硬是搞起了矿山文化游, 红红火火。竹子多的乡村适宜发展竹制工艺品, 柳树多的地方搞柳编, 盛产玉石不妨专注玉雕、石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是发展中小城市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是要善于无中生有, 珠联璧合, 在发展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方面作出新的尝试。中小城市文化资源的特点是零星、分散、聚合性差, 因此, 资源的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在确实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资源的中小城市, 则宜另起炉灶, 实现资源零的突破。比如某中小城市原本缺乏可以用来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 当地领导想出一招, 广植桃树上万亩, 绵延数里, 蔚为壮观。桃子作为水果获得了第一层收入。接着举办桃花节, 发起桃园风情游, 组织桃花摄影大奖赛, 一鱼多吃, 形成了一个效益可观的价值链。再比如, 三门峡市仰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不断拓宽产业链, 开发了仰韶彩陶艺术品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黄河观赏石十大类60多个品种, 产品销往北欧等, 去年与北京雷子乐笑工厂联合策划创作的话剧《彩陶女嫁仰韶郎》, 在总政八一剧场上演, 不仅为传播仰韶文化、提高彩陶产品知名度发挥了助推作用, 而且拓宽了市场, 增加了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 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在论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时,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这样说过:“文化创意产业是第四产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当今时代,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文化‘软实力’, 归根结蒂是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破解要素和资源制约, 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中小城市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有力抓手, 面对人民群众空前旺盛的文化需求, 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文化市场, 中小城市唯有迎难而上, 才能更好地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祁建:《破解文化产业的“纽扣”现象:金子卖出铜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6-12。

[2].曹建文:《文化产业纽扣现象该如何破解》, 光明日报, 2009-6-18。

篇4:大力推广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

反观国内,近年来,PPP模式也开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行其道。这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通过PPP模式,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既可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能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运营效率。当前,财政部已经公布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800亿。各地方政府也纷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PPP项目建设的热潮中来,其中不乏标杆性质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银川在全国率先采用PPP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银川,是首批将PPP模式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的城市之一,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

据了解,银川从顶层设计入手、伞局规划,分三期建设大数据中心、4G城市网、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10人系统13个了模块。通过创新的“一云一网一图”架构,最大限度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行政化创新、城市立体化管理、民生精细化服务、产业融合化发展水平,在大数据共享深度、行业应用范围、建设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创下多项行业第一,成为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者。同时,银川在国内首次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的创新PPP商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成为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

目前,银川“智慧城市”建设正稳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已经上线试运行,智慧政务“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开发进展顺利,大数据中心主体封顶,13个子系统具备场外施工条件。下一步,银川将打造一个上市平台,实现智慧银川产业的整体上市,衍生出新的产业链。一是加快13个子系统的同步施工。中兴智慧产业公司与智慧产业研究院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倒排时间表,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了按进度完成项日建设并投入运营。二是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要上线运行。日前空中航拍、街景采集、软件部署等相关工作已经完成,并已建成投用高德地图,实现城市空间地理三维图形化直观展示和智慧银川的全景展现,为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仿真决策。

2014年,在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及lDG国际数据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银川一举获得了“2014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与“商业模式创新奖”两项大奖,提供了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参考样板。

上海加紧探索PPP模式建设步伐

在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产业应用不明晰、巨额投入难持续等矛盾始终困扰着政府和企业。记者调研发现,上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以市场化、专业化机制推动智慧城市从“云端”落地,有效助推“创客”“互联网+”等创新转型。

正在建设的上海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是首个使用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肿瘤医疗机构,也是上海市政府投资公共建筑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试点项目。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这一项目有望节约成本5%-10%,真正实现智慧城市从“云端”到应用。

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正在与业主、分包商、施工方等“云端”协同作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嘉军说: “中国建筑工程的特点是规模大、造型复杂、工期短且修改频繁,由于实施主体不一致,工程需要反复修改返工,导致巨大的浪费。而运用BIM技术,设计方案全部数据化、可视化、透明化,所有的工程参与方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工作,建筑、管线、机电等不同的模型可以反复碰撞检查,形成最终统一的数字模型。根据国外经验,工程综合成本最高可以降低约20%。”

而支撑这一高效l办同体系的,是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设计云”平台。上海现代设计总工程师王国俭告诉记者,实现BIM设计除了需要大量昂贵的设计软件,对电脑硬件和带宽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企业自己投资至少需要几千万元。而通过租用斐讯通信的“设计云”平台,工程师使用普通的笔记本电脑、PAD和手机就能在云端高速处理设计模型,响应速度甚至比本地调阅还快,不同的项目参与方之间可以随时沟通,而任何方案的修改都会由系统自动发送邮件给相关参与方。施工方在工地现场发现问题,工人用手机拍照就可即时上传给设计方作出修改。

记者采访发现,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搭建的智慧城市平台,让“创客”“众筹”等创业创新有了低门槛的舞台。创业者无须购买昂贵的设计软件和设备,只需要在斐讯云平台按需、分时租用,就可以低成本启动创业项日。未来随着电子签名、认证体系的发展完善,更多中小设计者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传上云端,远程、众筹完成项目,不仅有助于实现大量就业,也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nlc2023090323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平说:“通过PPP模式的运用和创新,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平台,有助推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新。”

目前,斐讯通信已经与8个城市签订了200亿元的智慧城市框架合同。“一方面着眼于顶层设计,做城市运营平台和数据平台搭建,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管线等;另一方面整合各行业垂直应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斐讯通信首席执行官郑敏说,“我们普遍采用PPP模式,政府用项目未来的收益作为资金投资,可以用l块钱撬动100块钱,大大降低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本和政府债务负担。”

PPP在政企磨合中开拓前行

作为刚引入我国智慧城建的新模式,PPP当前正处于政府和企业的磨合阶段,在探索出一些成功案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阵痛和个别“败笔”引发业界关注和思考。

“由于大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无沦精力、资金还是技术投入都非常大,加上建设周期长,收益慢,对未来的风险把控有限,使得中小企业无力参与、望而却步。”正坤智城(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表示。

“我对PPP感受还不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总经理李磊对记者坦言:“觉得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责任界定是不明确的,模式也没有标准化,所以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

PPP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煜认为是不需要的。他说:“不同的合作主体所选择的模式是不同的,一味地强调统一标准,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出现‘干城一面’的尴尬局面,抑制个性化,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但在PPP项目中仍然需要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如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划分与平衡等等。”

宋煜同时指出,“PPP在很多政府眼中仅仅是权宜之计,所以在政策制定和具体执行上往往前后两种态度”,“参与企业也存在夸大其词、盲目推进等问题。在前期洽谈阶段,由于企业对城市需求了解有限,提出的方案往往内容过于宏观,目标过于理想,细节考虑不周,风险把控能力不足,这就为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埋下了隐患。在建设运营阶段,企业由于不了解政府决策与协调的难度,对政府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期望过高,双方在认识、沟通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这也使得PPP的成功遥不可及。”

“客观上智慧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也是导致政企在PPP磨合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双方对智慧城市达到的目标并没有清晰认识,如何平衡公共性和商业性服务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缺失和不足,需尽快跟进。”宋煜最后表示。

记者手记

让PPP模式护航智慧城市建设

有分析人士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传统的依托财政及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这种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建设。在此情况下,PPP模式被寄予了厚望。

PPP的含义,直译过来就是“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合作”,但从我国的国情角度出发,我们推进的PPP是政府与各类社会资本的合作。众所周知,一个理想的PPP项目,应该是双方合作,三方共赢,即在合作的公私双方之外,作为第三方的公众也应成为合作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一点作为预期和保证,那么这个项目形象再光鲜、公私双方合作得再亲密愉快,也是不成功的,而这正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不谋而合。同时,纵观我国的智慧城市PPP模式,虽然有了一些标杆性质的建设项目,但由于该模式在我国的推进仍在探索阶段,一些方面还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法律环境不完善、配套设置不完备等问题,需要认真借鉴国际经验,取长补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范推进,从而构筑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PPP模式。

篇5: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书

应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作为节能减排、防止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好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人车和谐的道路体系。

代表建议:确定发展公共交通在全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采取公共交通使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体现“公交优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篇6: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应城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民增收效果好

近年来,应城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传统农业加快向板块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积极打造全国糯稻生产第一市,创建全省畜牧生产大市、创建全省水产生产大市。目前建成全国最大的籼糯生产县市,全省水产先进单位,家禽存笼和禽蛋产量分列全省前二位。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27元,增长18.5%,位列孝感市第一。

篇7:未来城市的发展:绿色+智慧

4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通知的形式印发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将是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发展总体目标为:到“十二五”期末,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

在理念导向上,倡导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理念,以人为本,以维护城乡生态安全、降低碳排放为立足点,倡导因地制宜的理念,优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全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行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性能。在目标选取上,发展绿色建筑与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同步,促进技术进步与推动产业发展同步,政策标准形成与推进过程同步。在推进策略上,坚持“先管住增量后改善存量,先政府带头后市场推进,先保障低收入人群后考虑其他群体,先规划城区后设计建筑”的思路。《规划》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房、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着力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老旧城区的生态化更新改造五大方面。

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新产品博览会上说,近5年,我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仇保兴说,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仇保兴指出,要把住绿色建筑质量关,第一,加强评价标识机构、专家、测评机构监管。第二,要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第三,加强社会监督。第四,完善绿色建筑的补贴和处罚机制。在补贴机制方面,绿色建筑财政补贴要使业主和消费者能够分享,具体可以通过财政补助、减免契税、维修基金、物业费减免、直接兑付等方式。政府投资的绿色公益型建筑要补贴给建设单位(业主),鼓励业主主动要求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第五,要培养绿色建筑的物业管理。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从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构建绿色物业服务体系等。让城市“智慧”起来

此前,1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在各地初审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的综合评审。经研究,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90个城市(区、镇)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通知》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拉动内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各地要以创建智慧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通知》要求各地应结合相关规划实施和自身特点,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种渠道、多元投资的方式,开展试点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试点所在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并会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2012年7月19日,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会上作了“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发言。仇保兴指出,应从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第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系统谋划城市的发展。第二,从有效的可执行的角度来分析,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可执行、可落实、可检验、可考核。其中,必须关注并解决产业、民生、环境、行政、资本这5个问题。第三,要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思考,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说,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潮流和趋势就是信息化,特别是当前新一轮信息通讯技术变革甚至是革命正在全面展开,以云计算、物联网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转变,它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技术发展演变的背景,是一个全方位的变革转型升级。从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至少有几点根本性的转变:第一,信息化跟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会进一步地深度融合,会更进一步地面向现代化的需求全面展开;第二,在理念上,从过去数字城市的建设把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建设对应互动发展,进一步引向把人脑智慧的作用进一步和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融合互动,增加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世界和谐发展的能力;第三,在应用上,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原有的每一项应用,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种应用大集成、大整合和基于集成上的全面创新,在各种应用中,增加人智慧的因素;第四,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从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转型,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转向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向人的智慧的开发利用;第五,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熟的信息技术;第六,要建设更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像建设泛在的、融合的、智慧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中国梦城市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不长的时间内连发两个指导性文件,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已经格外清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做了题为“理想城市”的演讲。他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什么是新型的城镇化?它应该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它一定是绿色的、低碳的、生态的、智慧的、宜居的。

李迅说,中国的城市发展要实现四大转型:增长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工业文明的褐色发展转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发展;发展方式上从过去的线性发展转向循环发展;城乡 空间要从过去无序的摊大饼、蔓延式的发展,向紧凑、集约、有序、均衡的方向发展;发展模式要从过去英美模式走向中国模式,就是科学发展的新型化城镇化模式。

在本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中国万通“立体城市”的概念再次被提及,它所倡导的绿色低碳全新理念得到李迅的肯定。“立体城市”是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新型城市建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至10万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它有六大规划理念: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

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用“微循环、正能量”来概括立体城市。他强调,立体城市将充分体现生态、科技和文明等特色,实现微规划、微产业和微管理的有机结合。微规划就是从生态、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充分考虑绿色、节能和低碳的要求,表达立体城市对自然的尊重;微产业则是要让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和都市农业在立体城市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微管理就是引入社区自治的理念,充分运用新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郝杰斌用数据加以说明,立体城市只占同样规模的平面城市约1/7的土地,节约58%的城市用水,降低41%的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和89%的不可降解垃圾填埋量。

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瑛介绍了“天空城市”的独特意义,“天空城市”有点儿类似万通“立体城市”,该设想是把所有的城市功能汇集在一个建筑里。天空城市是利用最高的建筑科技、最高能源效率、最高空气品质、最高土地效率,让人得到最高生活享受,真正由科技创造品质。她说,郭沫若先生有一首诗叫《天上的街市》,而“天空城市”完全可以把那样一个飘渺的空中街市变为现实。

篇8: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 城市已经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 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 发达的交通, 集中居住的条件, 以及优质的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 城市为人类提供了更高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应看到, 城市人口集中, 交通、建筑、采暖、照明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大量的能源, 同时工业生产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 城市能源消费已经超过全球能源消费的70%。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能源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能源不仅提高了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而且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 维持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城市能够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维持城市实力的稳定上升。中国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城市能源消费国。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面临着能源结构不尽合理, 能源效率低下, 能源安全保障程度较差等问题, 并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知道, 城市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地球的能源储备毕竟是有限的。开发新能源和节能, 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绿色经济是以低碳、环保、低能耗、高效益为主要特征, 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 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根本, 并逐步为人类社会所认同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可以说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同时又保障经济发展的一种平衡式经济发展模式,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发展清洁能源和新型能源, 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 积极优化能源结构, 才能确保绿色发展。

当今时代, 人类在享受物质生活繁荣的同时, 也渐渐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 人类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让自然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特别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 我们终于认识到, 全球携手, 合作共担, 绿色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绿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城市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如何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新课题。

产业结构和能源供给是很重要的城市支柱, 在各国的发展经验和历史反思中, 人们似乎越来越清晰的找到了一条路——立足绿色能源构筑绿色城市。从德国的弗赖堡到瑞典的马尔默, 再到巴西、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 人们看到各具特色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 它们为克服以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病”提供了思路。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绿色让城市更美好。绿色, 首先是一个环境问题, 但是从根本上来讲, 它也是一个能源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强劲的今天, 绿色能源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绿色能源是建设绿色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把二氧化碳降下来, 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逐步取代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绿色代表生命、健康、活力, 承载人类的历史文明, 也承载着人类的未来, 所以, 绿色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主要目标, 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要控制, 资源要高效的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绿色城市需要在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 尽可能低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 合理的规划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 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然, 建设“绿色城市”不能仅仅局限于环保方面, 更根本的是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方式等的变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危机, 我们应该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应对两个危机的重要手段, 并以此来建设我们的绿色城市。

虽然中国在建设可持续、绿色城市方面很有优势, 但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 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 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材、化工等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 城市绿色发展面临着能源消费模式所带来的挑战。虽然现在中国城市人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能源消费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方式上与西方人基本相似。但是, 如果这部分人的能源消费模式变成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模式, 那么, 中国构建绿色城市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能源体系包括能源资源体系、生产体系、加工转换体系、运输体系和消费体系等5个方面。而我国城市侧重于能源消费体系。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动、技术发展, 直接支配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多目标决策。由于人文环境对能源的依存性, 加上我国城市能源的严峻供给形势, 我国城市能源清洁化、绿色化发展十分必要。在影响我国城市能源效率的诸多因素中,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资源区域性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很重要, 因此, 我国城市应走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 以城市能源体系绿色化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加快技术进步, 并加强区域性能源合作, 构筑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使我国城市在低能耗、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中健康发展。

城市发展离不开能源的绿色利用, 发展绿色能源大势所趋。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 是环境保护和良好生态系统的象征和代名词。它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 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 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 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可再生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 对增加能源供应,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胡锦涛主席曾指示国务院对发展替代能源作出了总体部署, 国务院指出, 在发展替代能源中要按照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 以可再生资源代替化学能源的方向, 逐步提高可替代能源在可再生资源的比重, 为提高利用清洁能源做保障。

《中国统计年鉴》将我国能源结构分为4大类: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在这4大类中, 煤的含碳量最高, 原油次之, 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度只有煤炭的60%。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属于无碳能源。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 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 是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尽管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是, 由于受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能源结构调整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 必须处理好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实施清洁生产, 将煤炭转化为较高效和绿色的能源是我国城市目前最直接可行的碳减排途径。同时立足于现有能源体系内资源供需关系的主动配合, 使能源消费绿色化。绿色能源的供给, 关键是有绿色技术的支撑, 我国对绿色产业、技术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税和金融信贷政策, 最大限度地发展“零排放”的绿色能源, 并加强节能减排的立法监管, 为绿色城市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支撑。

城市绿色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是能源, 要求能源结构更加合理。它不仅要求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而且要求大大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改变过去单一的碳基能源结构, 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缓温室效应。绿色城市的能源目标是要实现“3D”, 即减少需求、使用低碳能源、分散产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更好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走上了城市建设的舞台。绿色能源革命包括5个部分:第一是智能电网;第二是绿色信息革命;第三是绿色交通化和运输;第四是绿色节能建筑;第五是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是绿色城市最佳的发展方向。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能源已成为越来越被重视的新兴产业, 可再生能源成为城市绿色发展中具有重大、长远意义的一项议程。

构建城市绿色能源支持体系是我国城市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需求, 是事关城市前途命运的大事, 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创建绿色能源体系, 我国城市必须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以绿色能源为支点, 着力推进能源结构新型化,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重点培育新能源发电装备、太阳能光伏配套产业及半导体照明产业, 让绿色的新能源、新技术和新装备助推转型发展。建设绿色城市, 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节能建筑, 完善节能建筑政策法规和标准, 大力推广节能建材和设计, 减少建筑物建造、装修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推行绿色交通,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争取相应的国际支持和援助。倡导绿色化生活, 通过宣传教育和经济激励, 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和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习惯。能源供应体系的绿色发展转变, 使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跟随转变, 这样方能支撑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的活动, 优化能源结构, 推进能源科技发展, 积极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满足当代人能源需求的同时, 计划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体系, 加强对能源战略、能源结构、能源布局、能源政策、能源价格, 以及国际能源合作等一系列重大能源供应体系问题的研究, 确定城市能源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科学地制定能源供应体系战略、政策、法规来具体指导我国城市能源体系的绿色有序发展。完善新能源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 通过国家补偿机制有效规避新能源发展中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进行融资建设, 尽快构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以绿色能源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以绿色能源贯通城市发展的“血脉”。

总之, 世界正面临着环保和能源危机, 为了把危机变成转机, 发展绿色能源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 绿色能源既可以解决环保和能源的危机, 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最好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城市发展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城市的转变, 将是向使用绿色能源方面的转变, 孕育出方兴未艾的绿色能源时代。

实施清洁生产, 将煤炭转变为较高效和绿色的能源是我国城市目前最直接可行的碳减排途径。

上一篇:大学生学生会活动策划书模板下一篇:我和我的小宠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