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2024-05-24

阅读指导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一段的文字,2.要求学生能复述自己所喜爱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及故事;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让自己与大师完成心与心的交流,从中有所感悟、收获。当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二、教学步骤

(一)阅读方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初步对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大致内容做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整体把握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精读,从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顺序及从中感悟到得人生哲理等等。

3.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写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4.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

(二)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一段《水浒传》中的文字——《智取生辰纲》选段 1.《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请欣赏《智取生辰纲》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

3.学生复述《水浒传》中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这些人物长得什么样,你还记得吗?(或者使用什么样的兵器)教师引导学抓住书中的有关文字描写来回答。

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三)合作交流

1.再读《智取生辰纲》,找出文中的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来

2.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你看出杨志是个怎样的人?吴用是个怎样的人?老虞侯又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把文中你觉得优美的词、句、段下来,写点批注、心得等,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三、学以致用

1.运用今天所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并做好读书笔记

2.练习检测

篇2: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走进西游记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作者以独特的想象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同学们在课下已经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也看了相关的影视作品,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谁是小小的“西游迷”。(多媒体出字幕:走进西游记)

二、初识名著

1、先来几道题考考大家对这部作品了解得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全书一共有多少回?(吴承恩、一百回)(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谁?(孙悟空)(3)“火焰山”位于我国现在的什么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4)《西游记》中猪八戒和沙僧在天庭各自做过什么官职?(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5)“凛凛威严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谁?(唐僧)

(6)《西游记》这部作品真实的事件原型是什么?(唐贞观年间玄奘去西域取经的事件)

(7)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内容是?(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

2、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三、群英聚会

1、《西游记》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师徒四人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同学们,你心目中的西游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西游记,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唐僧:

(1)生说:玄奘秉诚建大会(出示原文概述,生齐读)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凤音显象化金蝉”简介: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2)提到唐僧,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流沙河收沙僧、趣经女儿国等)孙悟空:

(1)生说: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出示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片段,生读)

猴王出世: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2]。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2)教师:孙悟空是《西游记》的核心人物,他吸收日月之精华,由女娲补天仙石形成。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歇后语: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里,猜猜是什么?(心腹之患)

(3)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孙猴子七十二变——神通广大、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4)我们钦佩孙悟空,不仅仅因为他有奇特的神奇变化和独特的非凡本领,更因为他明辨是非、敢于斗争、积极乐观的品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毛主席笔下的孙悟空吧。《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猪八戒:

(1)生说:八戒大战流沙河 猪八戒义激猴王

(2)师:猪八戒是西游记四个人当中最接近真实的一个人物,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其实就是我们一般人都会有的问题,因此八戒是个非常受欢迎的角色。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从来不含糊,在取经的路上很多战斗都是和悟空一起,尤其是水下的战斗,也是取经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谁能说出几个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3)谁能根据歇后语概述一下关于猪八戒的一个故事?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四、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师: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抽生汇报)

喜欢:

(1)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道西天取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碰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2)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积极进取,永不妥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敢作敢当,充满了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

(3)猪八戒:他忠勇、善良、淳朴、憨厚,吃苦耐劳,斗争勇敢,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4)沙僧:忠心事主,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时,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不喜欢:

(1)唐僧:显得迂腐,善恶不分,处事优柔寡断。(2)孙悟空:急躁,冲动。往往意气用事。(3)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4)沙僧: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2、教师总结:在《西游记》中,作者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奇妙地结合起来。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在一起,化合成兽、人、神三结合的艺术特征。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但都遵循现实中应该有的想像逻辑。所以他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正因为如此,这些人物形象才饱满起来,显示出作者超高的语言艺术魅力。

五、佳句赏析

你认为《西游记》哪一章节写得最为出色?为什么?

1、大闹天宫(第四五六回)很曲折,具有反抗精神。

贼腾云雾,直逼天门。兵列阵横击,贼执棒奋起。须臾,众皆靡。贼因久憋炉内,弃棒于耳,蹲云海中,掣棒出,破门入。

2、水帘洞(第一回)简约而不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好住所。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六、拓展延伸

篇3: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问题串连法

问题串连法, 即要按照教师设计的主问题的先后次第进入阅读角色, 这既是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 也是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孕育。这种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是将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过程。它将有利学生认知的逐步深化, 思维的逐步深入, 情感的逐步升华。

例如, 苏教版四年级 (下册) 《天鹅的故事》。文章由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墙上挂着的一支猎枪引出对天鹅扑打冰面的壮观场面的描写, 表现了天鹅的勇敢与顽强、团结与合作的精神, 启迪人们不要无辜伤害鸟类。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五个问题, 供学生在阅读中参考。⑴俄罗斯老人原来常常喜欢打猎, 如今, 这支猎枪为何束之高阁?⑵在天鹅面临生存危机时, 一只老天鹅挺身而出, 倏地腾空而起, 利用下落的冲力, 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这里表现了老天鹅怎样的一种精神?⑶斯杰潘老人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 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 可是他却把枪挂到肩头, 悄悄地离开了湖岸。此情此景, 如果是自己,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计的三个问题, 按行文顺序, 引导学生由整体感知到重点感悟, 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二.重点突破法

重点突破法, 即从文章的重点语段切入, 突破阅读的难点。这种阅读方法, 可以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

例如, 阅读苏教版五年级 (上册) 《滴水石穿的启示》。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 接着从题目入手, 提出: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将视点转到文章的结尾, 然后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说说文章举了哪三个典型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学生很快从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三位成就显赫的伟人的事迹中, 领悟到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 在前进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战胜困难, 取得成功的)

这种重点突破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迅速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 抓住文章的中心 (题旨) , 并围绕中心讨论文中所选择的材料。这将对于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

三.朗读体验法

朗读, 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的体验, 更是对文本思想感情外在的传达。朗读体验法, 有利于学生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将有声的语言转化为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从而, 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语言的功力。

例如,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文章语言铿锵, 节奏感强, 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音韵美和语言美。这种理解性的朗读, 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感情色彩到具体画面, 再到朗读技巧的体验过程, 也是从语言符号到形象旨趣的感悟过程, 还是培养学生由语感获得到感受美感的过程。例, “狂风卷着巨浪, 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战士们的豪言壮语, 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渐强的语势, 形成了不可遏制的精神力量。从而, 使学生对排比句的作用产生了感性的认识, 对战士们的战斗情怀形成了物我交融的体验。

四.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 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合作的方式, 交流阅读的体会。这种方法在阅读中将会起到取长补短、此叩彼应、博采众长的教学效果。

例如, 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轮椅上的霍金》。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以下问题:⑴课文第8节中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前后的语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⑵霍金在回答女记者的提问时, 为什么强调“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理解中的难点。对此, 笔者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从文章“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 在交流中博采众长。从而, 使问题在整体阅读中迎刃而解。无疑, 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以写促读法

以写促读, 即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用书面表达的方式, 围绕某一中心句, 进行复述性重写。这种方法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起到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

篇4:研读阅读模式 指导阅读教学

一、阅读的重要性和模式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许多学者对阅读的重要性都做出过重要论述。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更大。

对于英语阅读,普遍认为是对文章的语言不熟练,生词太多,语法结构太复杂从而引起了阅读困难。但如果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的阅读是否能正常进行呢?Carrell(1988)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1)即使词汇语法无阻碍,对一篇文章缺乏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同样可能导致阅读理解困难;(2)在思考能力,概括能力未能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即使有文章的词汇语法知识和背景知识,也未必能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因此阅读不是仅仅从字面意思理解。

根据Nutall(1996)理论,阅读的重要目的是理解文章,全面理解文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词的识别;2)辨别单词的派生及其在句子,段落和篇章中的语法关系;3)判断作者意图,理解其思路,对其看法做出评判;4)推断,思考及概括的能力;5)对作品的欣赏。这些方面涉及了阅读的几种模式及其综合运用。在研究阅读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模式的阅读,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为阅读注入了新的生机。80年代初,他们提出一系列较有影响的阅读模式:1)Gough提出信息加工模式(也称“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2)Goodman Smith心理语言模式(也称“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3)Adams等人的图式理论(Schema)等。

二、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1、在语言知识方面: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知识的媒介,而阅读是读者对文字符号的理解,因此自下而上的模式对阅读的正常进行有促进作用。但单一依靠信息加工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是不可取的。

2、文化背景知识方面:读者对世界的认识,人文,历史地理,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多寡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阅读上的错误也呈现系统性,受文化障碍的干扰较多的理解发生在语篇和话语层面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从作者角度准确的理解和体会阅读内容。

3、判断理解方面:阅读是信息处理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读者和文章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读者要与作者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判断作者意图,理解其思路,对其看法做出准确评判。

4、在思考,概括能力和图示理论运用方面:读者与作者交流沟通的同时要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对文章进行评判与取舍。读者通过阅读材料“透析语言”概括总结文章中心,借助思考和运用概括推理能力把下一层图式和高一级图式相汇合,促进读者的阅读欣赏能力。在阅读中如果读者未能激活适当的图式则会造成阅读困难。因此,利用语言学习技能思考阅读材料,利用推理概括能力构建自己的图式,激活高一级图式。

阅读过程涉及到阅读各个方面。从视觉层面到心理层面,从阅读模式到教学法,每种模式描述阅读的一个独特方面。在外语教学中,阅读不能只当作简单被动的字符释义,要注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阅读策略,原有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运用,概括阅读模式理论,利用各种技能,运用推理判断概括能力思考作者的意思和观点,提高阅读能力。

三、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阅读训练中问题的设计

英语阅读最基本的目的是信息提取和加工,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既有低级问题,又有高级问题,既有收敛式问题,也有发散式问题。问题的设计就应注意两个方面:

层次设计。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阅读前问题,阅读中问题和阅读后问题等三个层次问题的特点。阅读前问题要一能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二能唤起学生的背景经验和阅读兴趣;三能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有助于学生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一般说来,读前问题大多是低级问题、回忆性问题和收敛式问题。阅读中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清理逻辑,因而大多是解释性问题和归纳性问题。阅读后问题的目的是检测,不仅有信息提取上的要求,也要有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上的要求,因而常有创造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

时间限制。阅读教学不仅要有准确性要求,还要有速度要求。这既有利于阅读技巧的形成,又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为此,问题设计时要根据不同问题的时间要求明确不同阅读技巧的使用。

在阅读中,学生充当问题的解决者,而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问题情景的设计。为了增加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兴趣度。

2、阅读训练的实施

(1)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高低与阅读习惯有很大联系。习惯是指经过重复练习或不断实践而变得需要的行为方式,要有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则需经过老师的直接点拨。例如:有的学生一面阅读,嘴唇一面动,有甚者还要发出轻微的读声。嘴唇和声音影响眼睛的扫视频率,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妨碍着对材料内容的全面透彻的阅读理解,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加以纠正。

(2)培养猜词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即使是认识的单词也会有新的含义,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不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及短语意思的方法。如:利用关联词在文中的作用进行逻辑判断,掌握生词词义。如:

1.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eir book is not an easy task .

2.P lease turn the knob on the right until you find an FM station that plays good music .

在第一句中,对于生词simplification 的含义,结合构词法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变化:simplification (n. .简化)----- simplify (v. 简化)-----simple (adj. 简单的)。在第二句中,根据turn, on the right ,FM station,music 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教师可引导学生推断生词knob 的意思是a part of the radio that you turn to find a station (旋钮)。再如通过逻辑推理,有时自身的生活经验及普通常识也能帮助词义的确定。

(3)强化学生对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反应

教师要求学生将文字信息与相关表格进行比较,或者转化为数字表格或其它图形;将谈同一件事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或者做笔记,写总结等,这些都属于培养阅读能力的范畴。

(4)注意阅读技巧

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技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这类提高速度的阅读技巧主要有略读和跳读。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扫描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对关键词的掌握去推断句子内容,确定段落主题句,进而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跳读主要用来搜索,确定信息,从而达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可训练学生将所需信息概括为词或词组,以便更为迅速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部分。

(5)训练阅读速度

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过程应从45W/m 到65W/m,逐步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是多读,除反复阅读教科书所例范文外,再选一些课外读物,养成泛读的习惯。

(6)强调读后概括

通篇阅读文章完成后,概括在这里也显示出其重要性,而且现在阅读文章的思考题更趋向于整篇文章含义的理解,作者意图,句子内涵,言外之意的理解和检测,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个单元的阅读课中,引导和培养学生习惯地总揽全文信息,找出主题句和关键句,以及文摘如何围绕主题展开的,归纳出整篇中心思想。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体裁,作者的写作风格及语言风格,正确体会和认识作者的创作观点意图和目的。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

当然,仅懂得如何进行阅读的理论还不够,课堂上仅限的几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阅读的深层次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外自觉主动的阅读。试想每天抽出15--20分钟进行阅读,如果以100w/m 来计算,每天就读了1000个词,再到每周,每月,每年,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因此,教师应当不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有信心,有毅力,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训练。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一味地求“难,多,快”,正如汽车司机在不同场合,要选择不同路线和路面,选择不同速度,做出正确的反应,以达到最终目的地。

参考文献: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英语教学交际论>>胡春洞 王才仁 主编

《英语教学法》李庭芗 主编

篇5: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2、激发学生细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找出读书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指导以后阅读方向。

2、交流展示近段时间读书成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展示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读了不少课外书。前段时间,同学们都作了一个统计,今天我们来作个交流展示吧!

分小组展示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我们要多点细心,精心呵护着每朵将欲盛开的花朵。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都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把握成功的,只要自己比过去努力,就一定要成功,从而对于阅读产生兴趣,充满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阅读。)

二、给自己打分

1.前段时间,沈老师给你们介绍了一位好朋友——《爱的教育》给大家读,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要是让你打个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2.通过大家给自己打分,老师很高兴同学们对自己读书收获了自信。

三、小考题

1.但老师还想进一步确认一下你们的自信,出几道题和大家共享一下《爱的教育》,敢挑战吗?

2.那就让我们进入《爱的教育》读书知识竞答中来吧!

(1)《爱的教育》作者是(),他的国籍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3)()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7)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8)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9)()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10)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3.总结:看,这么多的问题,有些还真难倒你们了吧!看来你们还未真正走进《爱的教育》。

(根据课外阅读经验,许多学生阅读过程都存在两大误区:面对一本小说,只追求故事情节或只在于某个人物有趣好玩,光为消遣而读;另则,读一本书,囫囵吞枣的浏览一遍,过目烟云,没有保存一点有用信息在脑袋中。于是我逆向总结为两点:

1、要教学生懂得读书中的哪些信息?

2、怎么去读书才更有效?通过这个小测验,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读书时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问卷。

师:下面老师就来为你们诊断诊断,大家配合《读书调查问卷》,定能找出毛病所在。

根据根据你真实的读书情况在题尾打√。

1、很想知道结局。()

2、觉得书里的人物有意思。()

3、觉得书里的语言比较有意思,而且能找到身边一些人的影子。()

4、觉得书告诉了自己一些道理。()

5、觉得里面的小标题很特别。()

6、习惯边读边做批注。()

7、在读这本书前查找资料。()

8、经常与别人交流碰撞。()

9、喜欢将书中精彩情节讲给别人听。()

10、读后习惯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学生按顺序完成问卷。

(之后,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看清自己的读书状态。)

五、交流会诊。

1.师总结:同学们读书普遍存在读小说就是追求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觉得有些人物好玩而读。其实一本书可以读的东西很多很多。

(最后,再抛出:读书要读什么和怎么读的指导。整个过程都没有强加给学生什么结论,我自己认为这样设计比较尊重学生心理认知,比较人性化点。)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走进神话世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三、教学准备:学生自读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动画《哪吒闹海》

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

1.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叫《哪吒闹海》它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封神榜》。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

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话——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

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去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重点点评: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哪吒和沉香了,因为他们都很善良和孝顺是孩子们的神。

3.其实啊,刚刚大家说到的故事,有的已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神话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的课外书中还有很多。中国神话那里有?不光我们手里的《中外神话传说》,向《诗经》、《左传》、《国语》、《庄子》、《山海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里都有,神话故事太多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们读过的神话仅仅是神话世界中的一滴水呀!今天我们就借助《中外神话传说》这本书,走进神话世界,更好地读懂神话。

二、品神话,读懂故事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

1.打开目录,同学们会发现《阿里山》和《世界最初的七天》这两个故事之间空了一行。看到了么?分隔的前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后半部是外国的神话。中国部分的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辟地》都读过了吗?谁来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说话训练:读了《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用他的神力,开辟了___,他的___ 变成了世间的万物。)

2.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情节呢?

指名交流评价

3.喜欢神话故事,不能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咱们要想领略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不仅要细细品读字句,有时还要结合文字,展开大胆的想象。

4.教师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一段,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如:轻而清、重而浊。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品读盘古手撑住天地,不让天地合拢的这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感受盘古的伟大。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

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5、总结板书:我们刚才是怎么读这一段的呢?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划下来。

篇6: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宫奉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授课班级:大新中心校七(3)班

内容:《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印发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做适量的读书笔记,提前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呵护和学校的教育,除此之外,还需要阅读许许多多的名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西游记》。谁能讲一个自己熟悉的有关的故事? 请两名学生讲一讲。

二、复习上节课学过的阅读方法 学生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默读、跳读、浏览、精读、诵读、勾画、写批注、做摘抄、写心得等等。

三、班班通展示课件,出示如下问题

1、请复述一下“大闹天宫”的主要情节。

2、在这篇小说中,你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说一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的?

4、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说说你的理由。

四、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班内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1、归纳人物形象

唐僧:是个诚心取经、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贪图酒食美色的高僧,佛教之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劝世救主思想,以及为完成取经使命而义无反顾的、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是唐僧这一艺术形象最主要的性格特征。缺点略。

孙悟空: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是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猪八戒:猪八戒仍是一个功大于过,功劳苦劳都不小的重要人物,他那勤劳勇敢的的优秀品质随着小说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照人的光彩,而他身上存在着的那些庸俗的惰性及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思想,也在与妖魔鬼怪及恶劣环境的搏斗中经受锻炼而逐渐克服掉了,八戒是在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典型,是一个随时代浮沉的人物形象。

沙僧:他是中国古代理想君子的典范,作为艺术形象,他确实比孙悟空和猪八戒逊色,但是作为取经队伍的成员,他却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实干家。概括为五点:

一、自觉的赎罪意识;

二、驯服服从,明哲保身;

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四、秉性善良;

五、世故但不圆滑。观世音菩萨选了四个人,真是绝配,孙悟空一身本领,猪悟能敢于斗争,沙悟净憨厚沉稳,唐僧心地善良,师徒四人经历千难万险,终于修成正果,成仙成佛,我真为他们高兴!归纳塑造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烘托,细节刻画。

五、作业

1、仿照《西游记》塑造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最喜欢的人。

篇7: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大埔一小:李群

指导目的:

1、交流读书方法,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与阅读感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认识海伦 凯勒,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悟她的精神与魅力,对照自己、激励自己、反思自己、鞭策自己并不断改进。

3、通过交流读一本书得到的收获与启迪,激发学生去读更多的书,收获更多的感动与成长,愿意与书交朋友。

4、学习写读后感。指导重点:

1、通过学习感悟海伦的精神与魅力,对照自己、激励自己、反思自己、鞭策自己并不断改进。

2、走进海伦 凯勒的心里,写一篇读后感。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带上海伦 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指导课时:

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故事引入(3`)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呀可皮了,先请看关于她小时候的一个生活小片断:(出示):一天早上,小姑娘玩性大发,把母亲锁在厨房里。仆人们都在屋外干活,母亲被锁在里边足有三个小时。母亲在里边拼命敲门,她却坐在走廊前的石阶上,感觉着敲门所引起的震动而咯咯笑个不停。

看了这则小故事你想把什么词送给她?(淘气包、捣蛋鬼等)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难以掩饰的是她的——得意

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们大家都认识的一个人:海伦 凯勒——一个19个月后就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生活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死一般沉寂里世界里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海伦 凯勒,阅读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揭题、板书),用心去感悟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二、不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快乐——体会她性格上的乐观、开朗(5`)

1、从刚才的小故事,大家不难发现,海伦的童年是快乐的,你还读到哪些她的童 2011年春课外阅读指导课

年趣事?

2、请1~2名学生交流

师: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又盲又哑又聋的海伦对命运不公的怨天尤人,更没有读到她没完没了的感伤和无尽的愁懑,有的只是童心未泯和对生活无比热爱。你能猜她是怎样描述自己的?——(出示)我身上的所有原子都是振动仪。通过房屋到处能感受到振动,我能猜出每天都在发生什么事情。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天的快乐都在她的——脑海里呢!她的生活是快乐的也是充实的!

3、海伦,不一样的童年,却有着一样的快乐!这时你感受到的小海伦是个怎样的人呢?——乐观、开朗、充满活力(板书)

三、了解海伦的生平(2`)

希望同学们遇到挫折时也能拿出勇气,像海伦那样,忘记苦难和不幸,向前看并迈出你坚实的脚步,你同样能收获快乐、收获成功!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海伦的收获。出示海伦生平主要经历:

1887年3月 海伦 凯勒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安妮 莎莉文来到来到她身边。之后,海

伦学会了触摸认识新事物

1888年5月 海伦 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陪同下,前往波士顿析金斯盲人学校进行正

规学习。

1890年春 在霍勒斯学校校长莎拉 富勒小组的亲自指导下,海伦 凯勒学会了用

手指读别人说的话,及动嘴唇来学说话。

1897年6月 参加报考拉德克利夫学院的预试,共9小时,考试全部通过,其中德

语和英语获得“优”

1900年秋 海伦 凯勒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1902年 《我的生活》出版,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海伦 凯勒也因此赢得全世 界的尊崇

1903年 海伦 凯勒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荣誉毕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1908年 出版《我生活的世界》

1924年 发起海伦 凯勒基金会,作为全国和国际关系顾问开始为刚萌芽的美国盲

人基金会募集基金,这项工作成为了她生命的重点。

1929年 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

1931年2月 美国费城大学授予海伦 凯勒“荣誉博士”学位 1932年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海伦 凯勒“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春课外阅读指导课

1933年1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表 1937年 1946年 访问韩国

海伦 凯勒成为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的国际关系顾问,与汤姆斯小姐一起以海外盲人财团代表的身份访问欧洲,游遍35个国家

1955年 出版《莎莉文老师:她心灵所抚养的孩子对她的颂赞》;6月获哈佛大学的名誉学位;获得母校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功劳奖

这些是海伦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的全部吗?不,阅读她的自传你会发现她一生收获的比绝大多数健全的人要多得多。

二、交流读书方法、检查阅读进度(2)

1、当你第一次拿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新书时,你是怎么读的?(看目录、看作者简介、看前言、再从头读;看目录、看作者简介、看前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读)当你读到自己喜欢的语句或精彩部分时,你是怎么做的?(做读书记号、写批注、写感受、摘抄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较好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与阅读中用上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你的阅读更有成效。

2、大家都按自己的阅读计划进行阅读了吗?你都读到哪了? 指名交流阅读进度(可以是页码也可以是故事标题)

三、交流作品,感悟海伦的魅力与精神(10)

从书中你一定了解到不少关于海伦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情景,把你印象最深或最感动的小片断找出来,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跟大家说一说。

1、同桌交流 2、3~5名指名交流

一个无法用耳朵和眼睛去体会这个世界的人,她还能凭借什么去发现生活、享受生活呢?是她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热爱生活

一个善于发现生活的人,他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之处,他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才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当她踏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那一刻,她便对生活又燃起了一分新希望。

态度决定成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面对厄运,我们披荆斩棘,愈挫愈坚、愈战愈勇,一切定能豁然开朗,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1年春课外阅读指导课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师:海伦说(出示):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身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正是这“最自由的心”陪伴着海伦渡过87年无声无光,但却美好而充实的岁月。

从她的身上,你学会什么?——坚强、自信、奉献、乐观、珍惜„„

四、想象作文: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10)

海伦曾这样说(出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去见那些好心亲切的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我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首先我要好好地看看亲爱的安妮 莎莉文老师。在我还是一个懵懂孩童的时候,她来到我身边,向我揭示了外面的世界。我不想仅仅模糊地看到她脸庞的轮廓,而要把她仔细端详,从她的脸上寻找深切的同情和耐心,读懂她眼眸里蕴藏的坚毅。如此,就能把她的面容珍藏到我的记忆里面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学会珍惜做起吧!

假如你只剩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指名说一说

以《假如我只剩三天光明》为题,写一段话,把你最想珍惜的事物及原因写下来,当作第一天的内容,让别人知道这些对你来说是多少重要。

学生写草稿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片断

回去好好想一想,给文章加上开关、结尾,并把第二天、第三天的内容补上,成为一篇读后感。

五、小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灵,让你由懦弱变得坚强,由犹豫变得坚定,由懵懂无知变得深刻广博,由悲观失望变得乐观向上。让书中的每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从中收获一种经历、收获一种思想、收获一份感动、收获一份成长。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人物的评价。

2、通过重要情节的提炼,引导学生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

3、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2011年春课外阅读指导课

二、教学重难点:

提炼书本中重要的情节、语言,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爱”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夏洛的网》这本书大约有10万多字,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本书的内容?

2、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一篇课文、一本书,要抓住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情来说。

3、每本书的封底,都会有一段话,这段话用了较多的语言叙述了故事的内容。以后在选择书本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段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第一章

1、威尔伯的存在和小姑娘弗恩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爸爸一开始打算杀掉“落脚猪”威尔伯,最后决定不杀死它,因为弗恩的话,弗恩说了什么呢?

指名学生读一读弗恩的语言。

“请不要杀它!”她眼泪汪汪地说,“这不公平。” 阿拉布尔先生停下了脚步。

“弗恩,”他温和地说,“你得学会控制自己。”

“控制自己?”弗恩叫道,“这是生死攸关的事,你还说什么控制自己。”泪珠滚滚流下她的脸蛋,她一把抓住斧子,打算把它从爸爸手里抢下来。

“弗恩,” 阿拉布尔先生说,“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落脚猪麻烦大着呢。现在让开吧!”

“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2011年春课外阅读指导课

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他说着,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弗恩回答说,仍旧抓住斧头不放,“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阿拉布尔先生脸上掠过一种古怪的表情。他觉得自己也要哭出来了。

“好吧好吧,”他说,“你先回去,我回家的时候把这落脚猪带回来,让你用奶瓶喂它奶,像喂小宝宝似的。这下子你就会看到,对付一只小猪有多么麻烦了。”

3、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的心情。

4、这段文字让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弗恩?

5、小结:在弗恩眼中,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一样的。弗恩爱护小猪,保护小猪的行为感动了爸爸,爸爸不再杀小猪,从此弗恩就开始用奶瓶喂养起小猪,并为它取名“威尔伯”。威尔伯和弗恩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后来小猪长大了被放到了她舅舅朱克曼家的农场饲养。于是威尔伯遇到了它生命中另外一个恩人:一只蜘蛛“夏洛”。

(三)阅读21章

1、夏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在威尔伯的面前?(威尔伯孤独的时候)

2、出示句子: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

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真诚。

3、当孤独的威尔伯听到了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它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关怀,心中充满了温暖。

篇8: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一、亲自示范, 在课堂中将课文当作最好的读物

为了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阅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阅读, 阅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轻重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 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 更应该通过阅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阅读得平平淡淡, 甚至结结巴巴, 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 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 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 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阅读。只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采用不同的情感阅读

阅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阅读指导。而阅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 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阅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教师来说,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阅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 有表情地阅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导, 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 由于没有遮拦, 显得格外开阔, 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 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 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 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阅读指导。如阅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 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阅读, 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阅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 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 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要的段落要多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 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 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 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 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 然后反复阅读, 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 读出感情来,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 现在光复了, 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 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这句话, 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 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阅读时, 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 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 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 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阅读指导,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 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从而训练语感, 为真正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们教授阅读的时候, 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来依据教材, 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 有目的地指导阅读, 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阅读 (含声调、节奏等方面) 去理解课文, 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 我深深地体会到,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加强感情地阅读训练, 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摘要:阅读在小学的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 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就是“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 注重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上一篇:我让妈妈露笑脸作文600字下一篇: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裴迪,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的意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