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2024-06-26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通用9篇)

篇1: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个体的评价,评价更为公平、公正和全面,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学校课程评价和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策略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92-011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尽管表现性评价具有实施费时费力的明显不足,当前在我国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推广度、实施度及落实度都不尽人意。但事实上,简要来讲,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新课改的实施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正处于身也发展关键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的初中生们,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方面的关注(如学业成绩),而应多角度关注、多方面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长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师生及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标准》的“实施建议”版块给出了详细的评价建议,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即应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数学学习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他,评价重心也转移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非最初的检验学习结果(即数学成绩)。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性,在完成实际任务时,随其具体内容的不同,其评价标准也会有一定的不同,并非一成不变、不可更改的。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多维性,能够较为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不至于太过片面。同时表现性评价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结语,有利于消除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

1.2 当前教师培养模式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当前,多数学校都会利用暑假期间对在校教师进行再培训。通过送种集中培训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更新教育理念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们的综合素养。同时,随着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表现性评价的传播度与应用度正逐渐加大,这些都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1.3 大众的认可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给予实施便利

1.4 教材编制与考题设计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充足条件

作为一口逻辑严密的自然学科,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是定义、定理及运算规律的简单记忆,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际生活应用题被编制于初中数学教材中,同时开放性试题在中考考题中的设计比例正日益增大,促使教师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越来越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这些都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充足条件。

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几点策略

(1)认真研究学生的身也发展规律,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任务。同时,基于学生所处年级、所在学校的不同,在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必须重视这种差异性,依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任务。例如,对于初中生,教师可制定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任务,当然难度要适中,测量等侧重考察计算能力的简单任务为主。

(2)考虑到一些表现性任务往往较为耗时,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教师在设定表现性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实施时间过长、参与人数过多的任务。良好掌握代数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意识。

这是一道有关不等式知识的拔高训练题,在学习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和老师对于常见不等式证明方法的讲解之后,考察学生对于不等式证明方法的掌握情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证明中,分析法、比较法、换原法、反证法等方法常被用于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本题具有一题多解的特性,能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对于考察学生对于不等式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十分有益。

(3)向学生讲解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大致实施流程,让学生对表现性评价体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实施表现性评价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大致实施流程,让学生对表现性评价体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时,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一定深度的思维活动,真正体现其真实能力。

篇2: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课程教学;营销策划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是高职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营销策划”作为一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实用性非常强,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营销工作中所需的分析、判断、策划的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在多年从事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发现,由于存在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过分注重书面考试分数,偏重书本客观知识的考核等问题,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成长过程进行动态评价。[1]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采用一种既能适应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又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技能提升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2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篇3: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一、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表现

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特点是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 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可以说, 表现性评价就是给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一个过程。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为例, 教师在做课堂引导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是怎样应用透镜的原理在胶片上留下影像的呢?我们先来尝试看看照相机的原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拆卸照相机、观察照相机的结构、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学生在动手研究照相机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联想和尝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表现性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必须应用在学生的表现中, 教师要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各种评价, 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物理知识。

二、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给予学生引导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果教师不能即时给予学生引导, 学生可能将会产生学习挫折感, 继而放弃实践。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实践时, 要用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引导, 帮助学生渡过学习的难关。

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 让学生拆卸照相机为例, 部分学生看到照相机的复杂结构, 立刻便产生了退缩的心理, 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不能了解照相机的影像原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 假设撇开电力学的结构, 单从物理结构来看, 照相机的结构分为哪几个结构?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发现照相机的原理颇似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能够证明这一推测呢?学生决定利用手中的材料,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在学生制作照样机前,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材料可对应照相机哪个结构?在制作的时候, 应该最先制作什么, 然后制作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 认为首先要用硬纸板做一个照相机的壳子, 该壳子必须得是黑色不透光的颜色。其实, 在制作完盒子以后, 要在盒子不可拆卸的一面挖一个很小的洞……

学生在一边观察照相机的结构特点, 一边动手实践操作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地引导。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给硬纸壳开洞, 洞开多大才合适呢?用什么样的物品取代凸透镜的功能呢?在表现性评价中, 教师一边给予学生引导, 一边给予学生评价, 是这种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只有利用边引导边评价的方式,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渡过学习的难关, 最终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践的全部过程。

初中物理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 要注意在评价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突破难点, 完成实践全过程。

三、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给予学生激励

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 要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这个激励的过程可以分成几种形式, 现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的时候, 可用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口头语言给予学生激励。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照相机影像原理时, 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 他们可能不愿意动手实践。教师可用期许、鼓励的态度给予学生激励, 让学生愿意尝试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可用口头语言给予学生激励,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拿哪件物品取代凸透镜的功能时, 学生考虑到使用铝箔纸,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铝箔纸如果滑动, 那么它就不能起到成像的作用, 为此, 必须将铝箔纸固定。学生仔细地思考过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便能将铝箔纸固定在纸箱小洞的两倍的距离。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观察得非常仔细, 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了解得非常透彻。学生的实践完成以后,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态度、学习成果、学习创意等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 这种评价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到这一次实践学习的情况, 引导他们找到知识结构需要完善的方向。

篇4: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这也是师生间进行交互与沟通的一种有效模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教师往往会过度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反而会忽略,这种评价模式显然不太科学合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观念,在给予学生学习评价时要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表现,并且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

一、对于评价标准的合理设定

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首先应当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让评价过程能够更为高效的基础。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采取更为高效的教学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凸显新课程的教学背景。在给予学生教学评价时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展开,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当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要帮助学生发现过程中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才是表现性评价应当有的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找到自己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更正自己认知上存在的一些偏差,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构建。

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打击学生,而是帮助他们清楚认识自己,及早地改掉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陋习。以“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这是一块大的知识点,学生在知识领会上首先要区分三角形的类型,紧接着熟记它们每一种的特征,这样才能够在求证三角形以及做关于三角形的计算题中轻松自如。这块内容对学生一些能力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学生对于一些核心知识点有良好的识记,再者是思维灵活,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关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且及时纠正学生一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启迪·语文园地二、遵循开放性的评价原则

表现性评价应当遵循一些评价原则,首先,教师应当让评价过程遵循开放性原则,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应当是简单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成果的评价,而是应当转换为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思维习惯的引导。在处理一些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时教师更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启发,透过有效的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让大家的思维能够更加灵活,能够很好的对于各类问题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自身的学习能力。比如求证两直线平行时通常有三种方式: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有的学生对同位角敏感,有的同学对别的角敏感,他们的解题思路各有千秋。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好的学习表现,并且可以鼓励大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分享。他们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弥补,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维。再者,知识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确定了是同位角,证明这两个角的大小一样,内错角亦是如此,同旁内角则是两角之和为180°。在求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确定三角形的类型上同样也可以应用。只有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表现才能够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思维思考问题,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其分门别类,更重要的是这会很好的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表现性评价同样应当关注于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点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其实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已经比较好,但是,在碰到很多实际问题时却表现出种种障碍,尤其是在考场上,学生很容易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状况。究其原因,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缺乏,或者是自身知识应用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表现性评价时要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特殊函数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一块内容,这里面需要识记的小知识点很多。这类问题通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分值不高,但是题量大,学生通常需要在很少的时间做完选择题。在遇到特殊函数的问题时不能以常规方式做题,而是应当结合平时的一些做题规律,这样做题就会又快又准。但是函数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让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全记住不太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构建学习信心,并且培养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解题技能自然会有显著提升,即使是碰到复杂的特殊函数问题也能够想到一些巧妙的解题方案,这边是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锻炼。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好的评价方式,要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构建。首先,教师应当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让教学评价能够更好的展开的基石。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应当遵循开放性原则,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灵活的应用学过的知识。此外,表现性评价同样应当关注于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文婧.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于湛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

篇5:活动表现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新型的评价方法,它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落实“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有效方法。

一、活动表现评价的作用与特点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求学生实际完成某种任务或一系列的任务,如编故事、演讲、做实验、操作仪器、辩论、调查、实验设计、制作概念图等,从中表现出他们在理解与技能上的成就。也就是从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强调将理解与技能应用于真实世界情景中的真实问题。其根本特点是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测量出学生的行为表现。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给学生排位次,贴标签;活动表现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因此,活动表现评价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成为测评的重点,过程与结果并重,凸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在评定中既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活动表现评价方式因为提供了最大的表现舞台,使每一个同学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由此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生欣赏自己的成果,并因此增强自信心。它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通过课内外的活动表现记录,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课外的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纳入到评价的视野之中。当学生认识到纸笔测验的分数不再说明一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质量。

传统的纸笔测验侧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进行评价。但对学生在探究能力、实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则更需要通过学生的活动表现来做出评价。与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活动表现评价至少可有下述三个优点:涉及较高水平的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促使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让学生表现出创造、设计或做某些事情的能力。

二、活动表现评价的实施原则与方法

斯塔佛比姆(D.L.Stuffebeam)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教育评价的标准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与实践的评价形式,它的价值取向应与新课程的理念相一致,实现从双基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科学素养取向的转变。在活动表现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明确目的,讲究方法,注重实践,确保评价的有效实施。

1方向性原则。朝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是选拔、诊断、教学、管理、还是促进、发展;被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个体还是群体;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什么方面的发展;评价的项目是单项还是综合;是追求惟一标准的绝对评价还是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是认知性评价还是对科学素养的评价,„„这些都是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评价的目标应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评价的标准偏离正确的方向时,评价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干扰、破坏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性原则。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对评价的定义是:“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从本质上看,活动表现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其评价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结论,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评价活动中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不能体现教育性原则,评价活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

3客观性原则。评价主体必须尽可能客观地了解评价对象,在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的判断。评价过程中,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的各个方面,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从全局的观点来评价局部问题,评价的结果就会更加客观、公正,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交流功能,使被评价学生的信心倍增,奋发向上。

4主体性原则。这是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对被评价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出判断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理性评价和实证评价等。以质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主要以描述性方式呈现。

三、活动表现评价的应用与实施

活动表现评价的应用体现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有学生的活动,就有活动表现的存在,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辅导、实验和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阶段性总结等。对这些活动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交流、小结,老师评价,建立评价档案袋等形式,达到评价的诊断、发展与激励功能。

1课堂活动表现评价。课堂活动表现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设计、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合作精神、总结交流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整体活动表现记录评价表,每堂课让学生谈谈收获,及时反馈,先让学生自己确定,应该选取课堂的哪些方面作为评价项目,并让学生自己确定评价标准。比如,积极发言,想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静心听取别人意见等等。就大家公认的有助于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方面,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写一个评语;学习小组通过集体评价给每位组员一个评定;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给每位学生一个评定。当然,也可以量化成分数,乘以一定的权重,得出总体评价值。该项评价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和评价、来自教师的观察和评价这样三个方面。在相互对比、评价中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少一些知识传递,多一些激励思考,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选择和决策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暴露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活动表现评价将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养,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评价效果。练习辅导评价。课后学习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学习笔记的形式,记录学习内容、自己的认识等,如知识性内容学习中学生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和资源;课后感、实验报告、单元知识总结、学习状况分析;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认识的改变等。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采用分组互评作业的形式,经常组织组员互相交流讨论学习状况、交流学习笔记,进行自我评价并评价他人的学习笔记;小组长定期检查,修正内容及评价结果;教师定期抽查,做出评价。作业!小测验可由学生写评语(包括优点和错误原因分析),并修正自己每次做错的题目、错误的原因分析,教师抽样重点反馈,并实施整体和个人定性评价。实验和实践评价。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为解决内心的疑问而开展的实验或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学生完成方案后,老师审查评定。然后让学生按照可行的方案,去开展实验或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评价,或对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写出记录报告根据记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基础上,给学生恰当的反馈,予以激励和促进。这样的评价,由于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关注的不完全是能得多少分,而是能否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解决自己的疑问。

4探究性学习评价。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因此,活动表现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准备实验探究方案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验探究活动表现评价中,学生互相评价探究方案的优劣,提出意见和建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能力体现一目了然。探究性学习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这种自由发挥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对不同处境和需要的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促进了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利于把评价变成一种学生愿意参与、积极参与、充满乐趣、有潜力就可以发挥、有能力就可以创造有个性就可以张扬的一种教学活动。

四、活动表现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设想 评价工作面广量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对学生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或方案,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勇气;对其中不完善、不成熟的部分要积极引导其质疑,帮助其解决;对其中合理、有新意的部分,要及时反馈表扬,并引导其探索。因而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考核过程中的工作量大,需要教师集体合作进行评价设计,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由他评向自评!互评的转变。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培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活动过程评价,教师要面对很多学生,这可能带来主观随意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全面性。因此要注重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活动记录中应该有学生的原始记录,以供确认,结合课堂的真实观察,及时评价。因势利导,不拘泥于形式。在确定学生的活动表现时,以学生各方面的相对值为基准展开评价,对学生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在相互对比、评价中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不强调把各种表现都变成量化的成绩、对学生施加过重的压力。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开展学习和评价,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平时的发言、探究性的小论文、小发明、小创作等。平时的评价中效度是主要的,信度是次要的。

篇6: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4.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2.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3.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4.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5.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

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评价项目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内容 对象明确

视角独特

写作结果

材料真实 发散合理

评价维度

列纲起草 表达 详略得当 语句生动 词汇丰富

修改加工 文面 书写美观 格式规范 标点正确

感悟真切

每个评定维度又分为 3 — 0 四个分数等级。具体描述如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项目及评价维度描述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3.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2.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写作素材。

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搜集写作素材。0.没有搜集写作素材。列纲起草

3.能够根据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构思立意。2.能够根据构思立意自觉列纲起草。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列纲起草。0.没有列纲起草的过程。修改加工

3.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2.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作文,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0.没有修改作文的过程。

写作成果

内容·对象明确

3.写作对象明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2.写作对象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写作内容。1.写作对象不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0.选择写作内容时没有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内容·视角独特 3.能够选择独特的写作视角呈现写作内容。2.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1.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但在行文中表现不明显。0.没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内容·材料真实

3.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有细节,描写景物特征明显。2.写作内容真实,叙事清晰,描写角度明确。1.写作内容比较真实,叙事完整,有描写。0.写作内容不够真实,叙事不完整,没有描写。内容·发散合理

3.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内容丰富且发散合理。2.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内容 1.写作内容有所发散,但发散不够合理。0.就事论事,写作内容没有发散。内容·感悟真切

3.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2.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

1.情感真实,能够借助别人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0.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表达·详略得当

3.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1.能显现出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0.写作顺序不合理、详略不得当,表达不清楚。表达·语句生动

3.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2.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1.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通顺。0.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不通顺。表达·词汇丰富

3.词汇丰富,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2.词汇比较丰富,能够选择表达准确的词语。1.词汇不够丰富,但用词准确。0.词汇贫乏,词不达意。文面·书写美观

3.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2.文面整洁,汉字书写规范。1.文面不够整洁,汉字书写正确。0.文面凌乱,汉字书写有错误。文面·格式规范

3.标题位置正确,分段符合要求。2.标题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分段。1.标题位置不正确,段落划分不准确。0.标题位置不正确,没有分段。文面·标点正确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0.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

五、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虽然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全面,但不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评价标准是外在于评价者并要求评价者接受的社会要求,这种接受过程在以他评的方式进行时,由于认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评价标准内化的过程变长。而通过自评,可以通过评价实践加深领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变成自我接受的准则,加速评价标准的内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另外,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是在分析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是一种期待性的评价标准,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评价标准的导向性,期待更合理、更有效的写作策略的出现,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阶段目标。

评价过程是学生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与整个写作过程紧密联系。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大都在写作后进行,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跟着车头走的车厢”,如果学生一开始脑子里就有评价的概念,他们就能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探讨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方案的评价流程如下。

(一)公布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

(二)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三)作者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共同完成“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

评定项目

评定维度

作者评定 小组评定

老师评定

搜集素材

写作过程

列纲起草

修改加工

对象明确

视角独特

材料真实

内容

发散合理

感悟真切

对象明确

写作成果

详略得当

表达

语句生动

词汇丰富

书写美观

文面

格式规范

标点正确

注:评定分数在 3 — 0 之间,根据评价维度确定。

(四)整合报告单相关数据,返回评价结果报告单。“初中写作表现性评价”反馈报告单

评价项目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写作过程

篇7: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创设教学氛围,促进知识生活化以及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断发展,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装备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36-02

前言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学也逐渐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改革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过去往往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单向传输,没有真正调动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互动。而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地进行传输,改革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上推动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展,也为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信息技术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框架,从而真正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教学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装备的优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会更愿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付出自己的努力,更认真地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浓厚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充分调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氛围创设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问题,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乐趣,他们才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对初中思想品德学习付出更多努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氛围创设的方式,让初中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如同“润物细无声”一样,让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兴趣[1]。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呈现内容,让课前导入更为丰富,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投入课堂中。比如在讲述“民族精神”时,在过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传统历史故事讲述的方式,但是这些传统历史故事相对缺乏生动情节,而且距离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也相对比较远,所以学生往往代入感并不强,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非常抽象的事物,无法真正打动他们。自然而然,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度没有被有效带动起来。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具备吸引力。比如将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或者让学生看如《超级工程》等纪录片,见证中国在崛起时的震撼和气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是实际存在的,避免学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十分抽象且模糊的。

再如对“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在讲授这方面内容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电子幻灯片,让学生看到当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之后,很多环境问题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于世界出现全面危机。比如树木被乱砍滥伐之后,沙漠化日趋严重,对整个地方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动物也无家可归。这样一系列的场景,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进行口头讲述,可能会相对抽象,学生也不容易在课堂上进行理解;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出相对浓烈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学生也容易形成固定认知,最终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地学习有关知识,课堂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拉近教学距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一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也具有一定的理论特征。初中学生对于社会有渴望认知的特点,而纯理论知识相对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层面的发展,制订符合学生综合情况的教学计划,并且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成为主导者,带动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因此,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培养出一种敢于提出质疑并且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比如在日常讲课过程中,讲述到“环境保护”部分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对最近比较热门的环境话题进行探究。比如西部地区出现的沙漠化状况,或者全球出现的气候反常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拉近教学距离的话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了解这些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时候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补充,就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各种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议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有效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非常好地补充了教师在板书、口述方面的不足,能够让学生及时联系其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更具备感染力,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倾听,甚至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探究,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得到更为充足的锻炼[2]。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教师与学生沟通新平台

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实际上就是在教师日常指导之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并且教师可以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和学生进行自由交流,以网络信息平台等形式,形成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新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空中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于思想品德课程中具体知识的见解,教师则是和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鼓励学生主动交流。信息技术让学生习惯采用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符合当前的应试文字表达训练的要求。而且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生完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需要援引相关材料进行佐证和说明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更快速地将相关的内容整合之后放在信息技术沟通平台上。这样,学生和教师在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上能够更快速地交换彼此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知识交互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让学生依靠信息技术沟通平台,更热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终形成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减轻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负担[3]。因此,信息技术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而言,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发挥出非常良好的作用,值得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多个方面加以开发和运用。结束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学生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避免喧宾夺主,要坚持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知识主体,注重教学信息的选择和编排合理性,并且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辅助手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并且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视听结合等多元模式,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总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为初中思想品德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篇8: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学表现性评价,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数学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表现性评价 (performance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与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推广.简单地说,表现性评 价指的是 通过客观 测验以外 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表现性评价就是指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思考数学 问题、解决数 学问题过 程中的具 体表现,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各项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定,在肯定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全面的发展.

数学表现性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其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都更加开放,能够更真 实的表现 学生的综 合素质及 能力.通过数学表现性评 价,不但能够 更真实的 反映学生 的真实水平,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能 力的把握,能够以此 为基础制 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二、利用数学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真实能力进行评价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已经逐步被现代教育肯定与认可.多元智能 理论将人 类的智能 分为八大 类,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综合能力是由这八 种智能共 同决定和 影响的.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教师意识到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就需要对学生的真实能力进行把握,需要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评价.此时,教师就能 够在初中 数学教学 中利用数 学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就是 要在初中 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并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教师组织 学生通过 小组讨论 与交流探 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条件.此时,教师必须明确的是,数学表现性评价并不仅仅以学生的最终的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其关键之处应该是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此时,教师的身份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评判者.

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具体地说,部分学生虽然在数学学习中拥有一定的困难,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提出值得参考的观点,但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挥组织作用,能够确保小组中的学生发挥出各自的能力和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此时,教师应该认同学生的组织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

三、利用数学表现性评价实现分层教学

与此同时,在多元智能理论理念的支撑下,教师已经开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正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立足于不同学生的背景、基础和能力,提出划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获得真实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数学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对学生的能力、基础有真实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制定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为实现分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分层教学的开展步骤来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闭卷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看到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层,这种分层的方法并不科学,通常导致分层教学法难以顺利开展.

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如上文述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应该成为教师对学生划分层次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同一层次学生之间才能相互促进与推动,使分层教学法得以实施.此外,教师要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有对学生进行数学表现性评价,才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能力,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共同发展.

四、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从本质上说,数学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评价不断发展的产物.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于笼统,评价的方式与手段也过于落后和单一,导致教学评价的真实效力难以发挥.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总结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有效率.同时,教师也能通过教学评价 给予学生 关怀与慰 藉,能够调动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树 立学习信 心,进而更主 动积极的 进行数学学习.

篇9: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学;表现性评价;初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43-01

表现性评价是教学中的改革亮点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学习成绩为主,这样给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甚至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除此之外,对于一心扑于学习的学生,难免产生误导,只知读圣贤书,不闻天下事。更甚者,将来空无一技之长。而表现性评价则弥补了这一弊端,它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包括非智力因素在内。根据新课标,教师应该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高成绩,很正走进学生的世界里,了解他们优缺点,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弥补他们的不足,从而实现教师的价值。如何才能让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一、从实际出发

学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比如有的同学弱项是几何,有的同学的弱项是数,应该在他们的难点处着重讲解。关于数,需要学生细心,几何要求的是熟练的基础以及空间感,从这两个大知识点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哪方面能力的不足。

了解了学生才可以定自己讲课的重点,有效安排自己的讲课时间,惠及大多数学生。

二、评价标准的设定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打击学生,而是帮助他们清楚认识自己,及早地改掉陋习。在初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细心,大多是理论知识,理解了,学会如何应用了,就可以轻松做题,但是粗心会让自己前功尽弃。此外,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在肯定他的长处的同时,也要恰当地指出不足,鼓励其积极发展。

比如三角形,这是一块大的知识点,首先要区分三角形的类型,紧接着熟记它们每一种的特征,在求证三角形以及做关于三角形的计算题中轻松自如,这块内容对学生要求很高,首先要求学生的记性好,再者是思维灵活,能够把理论应用到题中,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去。

三、公平性

老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信心、有希望成为优秀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在方方面面感染到自己的学生,才会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开放式

开放式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不一样,这样他们各自的想法各有特点,在如今缺乏创新型人才,保护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要从小抓起,尊重学生的每一种思路。在教学讲解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还教育他们学会知识的分享,增强团体意识。

比如求证两直线平行,有三种方式: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有的学生都同位角敏感,有的同学对别的角敏感,他们的解题思路各有千秋。他们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弥补,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维。再者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确定了是同位角,证明这两个角的大小一样,内错角亦是如此,同旁内角则是两角之和为180°。在求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确定三角形的类型上同样也可以应用。这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思维思考问题,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将其分门别类,在解题方面不再发愁,更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在实际中,当自己面前出现两条路,我们可以根据所学选择最短的路,如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过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垂直直线,这是最短路线。

五、选择题

在每个学生的理解里,选择题是送分题,其实不然,选择题比其他大题更不容易得分,选择题要求学生很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在做题过程中要有分析思考、计算等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比如求解二元一次方程式,首先要化解成一般式ax2+bx+c=0,再确定判别式,计算b2-4ac,若其大于或者等于零,则有解,代入固定公式求解,反之无解,这个要求学生熟记公式,再者就是心态,时刻能够做到认真细心做题。有的同学求出无解,但是按照常规思维觉得不可能,反而去选择错误的答案,出题者正是抓住考生的谨慎心理,这同样告诉学生们要大胆做题,相信自己,对自己保持信心。

特殊函数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一块内容,这里里面需要记得小知识点很多,选择题分值不高,但是题量大,学生只能在很少的时间做完选择题,遇到特殊函数不能以常规方式做题,而是采用平时的做题规律,这样做题就会又快又对。但是函数内容杂,知识点多,全记住是不可能,这就要对学生平时多做题,所谓熟能生巧。

六、团队合作

在中学教学中有统计这块知识,教师可以安排下任务,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做调查统计,比如调查某一个城市一个月的气候情况,教师可以事先制定出具体的评价量表,随时关注他们的发展情况。

这一措施一方面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团队精神。根据他们最后交的结果来对他们进行评定,比如:做事态度、方法策略、团队相处情况。

七、持续性

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学生每天写数学日记,记录每天的数学心得,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每天都有新收获,并且方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及时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表现性评价不是忽略了学业,反而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全面发展,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全面地、出色地发展,成为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 马忠林主编;魏超群编著.数学教育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人员物资车辆管理制度下一篇:最好的礼物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