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2024-07-03

国企改革发展成就(精选6篇)

篇1: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意义和经验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许多宝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新情况新挑战,有许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破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亟待加快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决定》,对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决定》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是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废除了人民公社,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二是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0032亿斤,总产增长了64.6%,亩产增长了88.7%,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三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繁荣兴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四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公共事业加快发展,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明显增强,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优先实施,8亿多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覆盖整个农村,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五是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

生产力,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二是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决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二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些经验,不仅是对以往党领导农民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切身体验的理论升华,而且是指引我们在新形势下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篇2: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春秋,中华大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这届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我认为城市建设也应该往人文城市、科技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

广西南宁市最近几年,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实施“十一五”的规划,加快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的建设。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经济上

东盟博览会,二会一节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59周年,一年一度的广西“两会一节”即将隆重开幕,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也越来越近,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稻穗橙黄,八桂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喜庆的气氛。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全面提高对内对外的开放水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北部湾地区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做好。要把北部湾建设成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基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成为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广西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率先发展的先行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要以开放合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区。坚持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要注重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岸线、矿产、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重视技术创新,形成高起点的产业发展结构,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形成通达的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大力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沿海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产业结构;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要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同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的建设。国内区域合作要立足华南,联合西南,面向东南,以加强广西与广东合作为重点,积极承接珠三角和粤港澳地区产业转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推进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经济区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深化财税、投融资、户籍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形成合理有序的国土开放格局。要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和统筹协调,调整完善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和安排项目,建立整体优化、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广西沿海地区海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也非常发达,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在发展的功能定位上应该各有特色、各具优势,产业和项目布局要各有侧重,突出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都一个样。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区位优势,面向两个市场,突出抓好有色金属、汽车、机械、制糖、钢铁、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在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建设石油化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新型优势产业基地,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特别要强化现有工业园区项目的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推动工业集中布局、集聚增长、集约发展,在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优先发展对经济社会有带动作用的产业,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应用的力度,重点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环保、现代中医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形成一批充满创造活力和发展生机的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会展经济等生产型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住房保障、社区服务、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生态环境是优势,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要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和安排建设项目,建立整体优化、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加快建设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围绕把广西建设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和合作平台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实施公路、铁路、港口、航道航线和管道发展规划,特别要推动连接东盟国家的高等级公路和航空建设,加快建设与周边省份连接的铁路,尽快形成广西各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广西河流众多,洪涝频发,确保水利安全的任务很重。要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江河流域的防洪控制性水利建设,不断提高防洪调蓄的能力;加快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推进一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管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解决重大工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缺水城市的用水。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深度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核电等新能源,建设安全可靠的输配电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第二、建设上。

南宁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及时提出了“巩固珠三角、拓展长三角”的东部产业招商战略。南宁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起当地工商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南宁市与长三角城市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南宁市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对接北部湾经济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五象新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南宁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等四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2、铁路建设项目,包括南广快速铁路、柳南城际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海城际铁路、南昆铁路增建新线等项目。新建两条城际铁路,柳州和南宁之间将建起一条超高速铁路。广西还将建设南宁至钦州北海城际铁路。南广快速铁路也计划在明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拟定的线路走向为:起点南宁,沿线经黎塘、贵港、梧州、肇庆,终点到新广州,线路全长559公里,其中广西段256公里,南宁市范围内20公里,西端在黎塘西站接入柳南铁路。工程总投资约383亿元。广西区境内建设工期预计为4年,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后,走铁路从南宁到广州,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南昆铁路扩能改造。广西还将对一些既有铁路进行扩能改造。目前已经立项的有南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2、公路建设项目。广西投资121亿元加强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西两条高速路预计11月底通车,向50周年大庆献礼。计划年内建成通车的岑溪至兴业、全州至兴安、桂林至阳朔、钟山至马江4个高速公路项目,力争今年开工建设的桂林至三江、阳朔至鹿寨、玉林至铁山港、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也正按照既定的目标加快推进。

3、广西加快推进通往越南通道建设。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防城港至东兴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中越东兴北仑河二桥、龙州水口河二桥前期准备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通往越南的“两路”(南宁-友谊关-越南河内,防城港-东兴-越南芒街-海防-河内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连接越南等国际道路运输线路跨越边境省市不断向内地延伸

第三、金融上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概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以及首府南宁市,该区域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595公里,其中可作深水岸线规划建设的162公里:海域总面积l2.93万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个区域的经济金融可以概括为:规模较小、速度加快、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经济运行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工业生产、投资、金融的增长速度居广西的前列。(一)工业生产和投资提速、产业结构改善。初步形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热潮,带动了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二)区域内存贷款和信贷资金运用程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随着重大项目的落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广西各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新的投资热点和发展亮点。说明区域内信贷资金运用程度相当充分。(三)金融合作与开放程度在局部有所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邻近东盟,近年来在与越南的金融开放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对积极发展广西中越边境贸易、扩大两国问国际交往、促进两国开展全方位的金融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中心应当说是以南宁为中心,以北部湾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为依托,有外资银行参与的区域性金融体系。目前南宁已初具中国与东盟这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雏形,南宁不仅是广西的首府,更是中国与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而且南宁已开辟了东盟使馆区,目前已有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在南宁设立了外交办事处。南宁金融业也是如此,是广西金融的首脑机关所在地,金融体系齐全,金融服务完善,电子化水平较高,随着经济区的发展,南宁在这个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会凸现。

第四、工业

1、制糖工业。广西的制糖工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西的蔗糖产量占中国糖产量一半以上。广西制糖工业产业链较长,蔗渣造纸制板、糖蜜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及提取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电力工业。2005年发电量446.04亿千瓦时。到2010年,全区境内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56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将逐步建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3、机械工业。广西的机械行业拥有11个分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玉柴机器股份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车用内燃机生产企业,柳州建筑机械总厂是全国最大的预应力机具生产企业,柳州工程机械股份公司是全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空气压缩机、机床、农业机械也有相当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国外。

4、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广西正在着力培育壮大的支柱产业,2005年汽车产量38万辆。中国一汽、上汽、东风三大国内汽车集团,以及美国通用、韩国雷诺等国际汽车大公司已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以柳州、玉林、南宁、桂林市为中心的汽配工业正在逐步形成,汽车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

5、铝工业。铝工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2010年广西将形成年产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加工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6、医药工业。广西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已生产单列统计的中药产品13个剂型410个品种,其中国家新药1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5个。西瓜霜、金嗓子喉宝、骨贴通等一批优秀品牌已经形成,云香精、鸡骨草胶囊、花红药剂等中成药具有特殊疗效,有的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目前,广西的医药企业已基本完成GMP改造,并努力推进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研究与基地化种植。

7、食品工业。广西品种繁多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海产品、蔬菜、海产品、特色经济作物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目前已形成黑五类食品、梧州冰泉食品、柳州金嗓子、象山牌罐头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广西罐头产量名列全国第三位。

第五、军事上近代广西边境口岸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与军事战争因素有着直接的或间的关系。广西还将投入数十亿元打造航空网络,在自治区内形成连接国内主要城市和东盟、日韩、欧美等国家重要城市的航空网络,而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扩建后将成为这个航空网络的重要组成。

第六、教育

1、“两基”工作取得成果

2、素质教育得到重视

3、教育经费增加 办学条件改善。

4、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

五、师资队伍素质稳定,素质有所提高。

5、招生工作显著广西七厅局将联合开展教育收费检查 严查乱收费。

感想、体会

一、思想大解放促进事业大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对我们广西抗灾救灾工作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广西要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这既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又是对我们的极大鞭策,对推动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实现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必将为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将促进广西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

二、以推动经济大发展来破除思想障碍

1、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

2、大力搞好工业集中区建设。

3、人大应站在解放思想的前列。

4、要解放别人,先要解放自己。

5、“东靠西联,南向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以大合作促进大发展。

6、用开放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加速构建国际大通道。

7、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能源紧缺问题。

8、努力把沿海沿边地区建设成为开放度更高、政策更灵活、投资贸易更加便利的地区。

9、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注意引导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

篇3: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谈农业问题,标志着我国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的高潮。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提出质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飞跃。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大搞工业、军事,加强进出口贸易,快速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便于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事实证明这一切固然重要,我们却更不应该忘记农业在国家稳步发展中依然起着全局性作用。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忽略农业往往会导致整个经济出问题。农业基础不牢固,国民经济又如何稳定?现代化建设虽然会降低农业的比重,但是却不会使农业的地位和作用降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共同的小康,农村不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全面进步,我们所得到的小康社会,也就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的力度不但不应该减小,反之农业的发展仍应加强。

回首过去的三十年,农村的改革过程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今天再次加大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展现出广大农民无限的创造力。

从小岗村农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广西的宣山合寨村的农民第一次使用民主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委会,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冒出的乡镇企业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民三大历史性的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在农村改造中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劳动力、资金、热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农村改革中去,更体现出了广大中国农民蕴含的潜力和智慧。

1978年到1984年,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农业改革。把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作为一个切入点,在“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基础上建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村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短短几年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从局部扩展到全国各地。农民真正地成为了主体,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上的积极性,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谱写了人类消除贫困的崭新篇章。

1985—1991年间,中国农村进入到了改革成功、效率提高的阶段,把农村改革引领到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革外部环境的更高层次。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对市场的全面探索,全面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产品的流通体制、农产品市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农业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农村的改革逐步走向市场化。这一期间我们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如资金紧缩、市场疲软等无法预料的困难,使农民的收入进入了改革以来的徘徊期。这一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改革创新都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具备面对和应付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准备。

1992—1998年间是中国经济的又一轮高速增长期。邓小平于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和同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农村的改革也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市场取代了计划。在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上,市场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期间,通过用立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时期,使我国农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农村经济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1999年至今,农村改革的重点逐渐改变到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阶段。农村综合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的重点。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的平衡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改造的热点问题。从取消各种农业税,使得农业进入无税时代,从而减轻了农业的负担,到改革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体制,使农业进入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空间以及推进城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改革。对粮食体制改革,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上做了深入的工作。我国的农业发展,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真正意义上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功。

过去的三十年,记录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历程,期间农村的体制和机制发生的变化是彻底的。市场取代计划在农村的发展中逐渐起了主导作用。农业发展的手段和环境日复一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大,产生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业的竞争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个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是成为了我国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

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整个中国的科技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国家想要平稳进步,发展农业依然应该是所有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为了我们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让大多数农民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农村的全面发展。而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不能得到改善,发展就永远不可能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农业。而今天的农业该如何发展,我们应该提早做出详细而缜密的规划,这样我们的前途才会充满光明与美好。

首先,还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虽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但农业永远是一种不可代替的产业,没有农业社会就没有保障,现代化高科技也好,超常规武器研究也罢,没有什么产业可以离开农业,农业永远是一切产业的基础。

其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上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农业必须遵守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等要求,面对全国粮食生产局面依然严峻,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形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必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如何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使农业生产基础提高,设备条件改善,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的市场竞争力,应该上升为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民的权益、农民工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未来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之路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出一条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农业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应该处理好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篇4:改革成就发展梦 创新催生动力源

谋改制 新公司实现新跨越

加快企业改制,是老企业得以焕发新生的根本原因,也是随后几年企业生产经营得以稳步增长的关键所在。2007年12月28日四七一厂实施债转股后组建的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庆典仪式。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企业债转股工作就此圆满完成,意味着企业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

公司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股份制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现了由“工厂制”管理向“公司制”管理的有序转换。将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年度财务预算、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薪酬制度改革等涉及公司重大生产经营事项均提交董事会决策,总经理部负责具体执行,实现了决策层与经营层的分离,完成了企业法人治理的结构转型。

在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公司注重夯实基础管理,从人、财、物入手,抓住成本控制、资金支出、生产资源调配、物资采购、货款回收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注重内部挖潜,使企业的资源有效地按照企业生产过程配置,保证了资源在生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主辅剥离、辅业改制的政策,原子弟学校从企业剥离整体移交到地方政府管理;卫生所、劳服公司等辅业系统单位也相继通过转变经营机制,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有效借助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其朝着项目管理型企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运作,建立了业务网络,实现了其业务的快速扩张。

目前,因宝兰客专兰州东川铁路货运中心项目建设,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政府对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兰州基地的征拆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阶段,该项目规划占用公司家属区部分区域这一契机,把项目拆迁工作和后勤系统的改革改制结合起来,开展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研究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为下一步的拆迁补偿做好前期准备。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公司后勤系统一揽子解决,也是改善职工居住生活条件的一次良机。

6年来,中核动力经历了改革改制后的一次次磨练和挑战,生产经营稳步提高,2008年至2013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达7.4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7.662亿元,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积极顺应国家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形势,服务国家能源建设战略,以能源动力设备系统集成为主导,积极发展核安全设备制造、工业锅炉制造业务,成为西北最大的能源动力设备系统集成供应商,实现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始终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使“中核动力”成为能源动力设备制造的国内知名品牌。

聚资源 拓市场树立新优势

储备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及资质资源,是新公司组建以后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中核动力”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迈出的关键一步。

A级锅炉制造许可证是锅炉行业的最高资质等级证书。2007年,中核动力在企业改制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顺利通过了国家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对企业申报锅炉生产制造许可证升A级的评审,从而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具有A级锅炉生产资质的企业。

公司具有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资格,几年间又陆续取得了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及国防三级计量资格证;取得钢结构制造许可证;开展了D1D2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有效期延续申请工作;通过了中核集团合格供方评审等。这些重要资质顺利延续,为公司开拓市场,保持行业领域中的优势地位,提高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和2011年,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兰州市“百强”企业,是市政府确定的“政务直通车”服务单位。

公司还在风电塔架制造领域,先后为宁夏贺兰山发电集团、大唐甘肃玉门风电有限公司、华能发电集团、华电集团制造了由西班牙Gamesa公司、丹麦Vestas公司、德国Nordex公司设计的850KW65m-1500KW80m风电塔架150多台(套),在西北风电设备制造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地位。

调结构 多元化构建新格局

制造行业有句话:“今天不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中核动力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不断地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产品多元化生产与销售格局。

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结构调整,中核动力结束了以锅炉产品为主的单一产品时代,形成了目前锅炉、核电、非标及钢结构多种产品生产格局。

公司还致力于从低端到高端调整,从单向向整体调整,从“傻大黑粗”向精细化调整。在锅炉制造、核电设备、非标及钢结构制作等领域多元发展同时,重点突破,从最初只能制造小吨位燃煤锅炉发展到目前能制造最高压力2.5Mpa,最大容量达到100T/h的各种燃煤、燃气工业锅炉。先后设计开发了100多个型号的燃煤、燃油气锅炉、水煤浆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十多种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公司还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锅炉市场方面:锅炉产品作为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畅销西北地区,远销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蒸汽锅炉还曾出口蒙古和缅甸,成为省内唯一的出口锅炉生产厂家。多年来,公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兰州军区的定点供货单位。近几年与青海盐湖集团、兰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等领域开辟和建立了新的客户关系;在天然气和氢气混燃式锅炉、水煤浆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新产品上取得订单,丰富和扩大了锅炉产品销售种类;公司还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性机遇,着力开发燃气锅炉市场。尤其在新疆地区“煤改气”工程中,中核动力向该区域生产销售了6台当时西北最大吨位的锅炉产品—100吨燃气锅炉,其市场占有率约占2012年-2013年在新疆实施完工的煤改气项目总蒸吨数的10%。

核电市场方面:自2007年企业在核电市场实现“零”的突破以后,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经过不懈地努力,核设备制造市场得到了稳定、快速推进。在核电市场开发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与阿尔斯通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美国颇尔过滤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德国MTU公司、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核设备制作合同或达成合作协议。在稳固原有市场基础上,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福清核岛小容器设备供货合同,与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签订了消防专用设备配套罐体供应合同,与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氦净化及其辅助系统过滤器类设备供货合同,还开辟了清华大学、陕西柴油机有限公司、山西柴油机有限公司、华能、华电、大唐、405等市场,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或达成合作意向。

非标市场方面:2010年中核动力成功承揽了兰州市七里河黄河大桥改造项目钢箱梁的制造任务,在短短120天工期中,完成了钢箱梁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试拼装、防腐、涂装、运输、拼装、箱间横梁及附属件制作拼装等一系列工作,以优质的产品如期交货,得到了业主和市政府的由衷赞许。公司乘热打铁在2011~2013年成功制作安装了15套兰州人行天桥钢结构项目。兰州西柳沟立交桥钢结构项目也正在紧张制作过程中。这些项目的制作均拓宽了企业在桥梁钢结构方面的业绩,在市场上赢得良好的口碑。

锅炉、核电、非标钢结构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变了企业的市场形象,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新厂 补短板开辟新天地

由于历史原因,中核动力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周边区域经济也不发达,阻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当然,这样的困难并不能难倒励精图治、深谋远虑的中核动力人。

南京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厂项目是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建设国内一流核电设备制造基地,是实现核电建设产业链延伸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地处江苏南京江宁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为4个亿,总占地面积301亩,分两期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彻底改变目前中核动力发展面临的窘迫局面,开辟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对实现中核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南京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已进入生产运行阶段,构建和完善了分公司组织运行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制定完善了分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公司正在积极完成包括ASMI、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安全标准化达标、保密资格认证、A1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军标计量认证、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等取证换证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领域。

识危机 抓机遇谋划新突破

实现军工市场的突破是利在当前,惠及长远的重大战略调整。这就要求公司不但要在硬件方面进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公司的软实力,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职工的文化素养。

第一,从公司的战略角度讲,要重点开发核电和军工产品领域,尤其是军工产品。这一领域市场开发可以按照“搭船出海—借船出海—造船出海”的思路分步骤有序推进:第一步,要与相关军工任务业主建立合作关系,努力打入军工市场,跻身军工产品任务分包方行列,并不断提高专业分包能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第二步,实现与承担军工任务的国内优秀设计企业(如中船重工719所)和相关设备供货厂家的合作,借助对方的核心技术或产品,取长补短,实现资源整合;第三步,从承接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军工业务向技术含量高、管理先进和融资能力强的军工任务方向转型升级,从而逐步全面实现由“搭船出海、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华丽转身。

第二,锅炉产品是中核动力的传统优势产品,也是目前企业的主要支柱型产品。因此,不但要巩固目前的市场地位,而且还要在锅炉的技术和研发方面进行延伸。

第三,中核动力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开发非标钢结构产品领域,这是个短平快产品,资金回笼快,可以作为生产任务的补充和今后两年实现产值有效突破的方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核动力发展要“走一步、看三步”,不能固步自封,只顾眼前,要有感知市场需求趋势和走向的超强嗅觉和把握机遇的超强掌控力。

篇5: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新中国科技艰难的拓荒者 ,李四光、华罗庚、吴阶平、钱学森、邓稼先。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说:“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就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科技、国防军事科技、信息科技、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

一、农业方面

(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迄今累计增产稻谷6亿吨。六七十年代的国力展示,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

(2)转基因技术的引入为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的反季栽培带来了福音

二、生物医药科技

(1)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这是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产品,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比准上市的基因治疗制品,开创了肿瘤基因治疗的新局面。(2)生物科技的突破,不仅初步改变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还带动形成了近600亿元的现代生物。

(3)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克隆猪。

三、国防军事科技

(1)军事科技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工程技术,亦称国防科技、军事科技。他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极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

(2)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简言之,我国在军事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议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信息科技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有线电话、无线电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将单分子化学与单个原子和分子的磁性研究结合起来,利用单分子选键化学首次实现了磁性离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新的广阔前景。此项研究工作是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吸附于金表面的单个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选键化学“手术”,成功“剪裁”了分子外围的氢原子,并使其与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通过这一方法对单分子实现了精确的 “手术”操纵,调控单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由此改变中心钴离子的自旋态,成功实现了对钴酞菁分子磁性的控制。

四、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

(1)动车、轻轨、地鉄、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航空运输的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航天工程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发射成功(3)2008年9月25日至28 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4)2011年11月1日5时58,神州八号发射

(5)2012年6月2日18时37分,神舟七号发射,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员载入天空。

(6)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神州十号发射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时至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综合的体现。30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全球最快的增长。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不足4千亿元增加到24.9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9.8%,增长14倍。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不足300美元提高到2480美元左右。从人均国民总收入看,我国在世纪之交已跨过低收入国家的门槛,现已稳定地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一员。

二、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8~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2%和7.1%。在改善民生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面积地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基本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农村,通过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如《八七扶贫计划》、《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使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左右下降到2%。在城市,通过制度建设和增加资金投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可以覆盖2000多万城市居民。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直接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不少产品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钢产量、发电量和谷物产量分别由世界排名第五、第七和第二跃升为世界第一。这也使我们告别了物资短缺时代,从卖方市场走上了全面买方市场,也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和农副产品生产大国。

四、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一般来说,经济的成长尤其是大国经济的成长,都伴随着第一产业产出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出比重的上升。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明显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78~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8.2%下降到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3.9%上升到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不大,仅上升0.7个百分点。

五、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其水平的高低通常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在1978年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逐步调整完善了关于城市化的方针政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技术合作。30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地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体系。进出口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增长105.3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6.3%。2007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8亿美元,已连续10多年排在发展中国家首位。

六、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篇6:国企改革发展成就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1979-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上一篇:用心传承文明下一篇:2015年环境教育活动总结